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尽磨难、初心不改--韩愈其人初探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名校】好题汇编——古诗文默写【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名校】好题汇编——古诗文默写【答案】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君子好逑。

(《关雎》)(2)蒹葭苍苍,。

(《蒹葭》)(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6),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出暗淡悲惨的氛围,烘托诗人凄恻愁惨心境的句子是:,。

(8)白居易《卖炭翁》中以设问修辞,反衬出“黄衣使者白衫儿”行径之恶劣、后果之严重,给老翁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之深的句子是?。

2.回眸经典,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整理表格。

主题词古诗文诗句作者及出处自由水击三千里,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大道之行也,②。

《礼记·大道之行也》⑤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④》夜久语声绝,⑥。

杜甫《石壕吏》苦难可怜身上衣正单,⑦⑧《卖炭翁》⑨,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坚守⑩,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古诗文默写。

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

面对离别,①“海内存知己,”,那是王勃别离的乐观豁达;②“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那苦恋的女子失落惆怅的叹息令人为之动容;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字里行间流露着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感怀;白居易对卖炭翁的细致描摹④“可怜身上衣正单,”,抒发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而孟浩然心怀希冀,借鱼来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⑤“ ,。

”太空浩茫,岁月悠久,吟杜甫的《登高》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落寞悲壮的情怀;庄子于天地之间追求自由的精神,⑦“水击三千里,,。

”4.古诗文默写(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2),不必藏于己。

(《大道之行也》)(3)室中更无人,。

(杜甫《石壕吏》)(4),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6),只有香如故。

浅析韩愈——精选推荐

浅析韩愈——精选推荐

浅析韩愈 引导语:韩愈是我国古代著名诗⼈,总结韩愈的⼀⽣,是刻苦学习,忧国忧民,⾃强不息,勤奋著述的⼀⽣。

为我们树⽴了良好的风范,⾄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韩愈求学,刻苦⾃励,奋发进取。

⽤他⾃⼰的话说,是“鸡鸣⽽起,孜孜研读” “⼝不绝吟于六艺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五经之外百⽒之书,未有闻⽽不求,得⽽不观者”这种刻苦⾃励,奋发进取的求学精神,⾄今仍是我们对青少年进⾏励志教育的好典型。

第⼆,韩愈当官,遵守官德,⼀⼼为民。

他关注国家安危,关⼼民⽣疾苦,凡有机会反应问题的,不管上级意图如何,都敢讲真话不讲假话,敢报实情不弄虚作假。

他被贬阳⼭县令和潮州刺史,都是因为他敢讲真话,敢报实情,忤逆圣意,得罪权贵⽽招致的。

韩愈虽⾝处逆境,仍以济世利民为⼰任,扎扎实实地为百姓兴利除弊,做实事,谋实惠。

⼀般说来,被贬官员如同罪⼈,不会积极参政,韩愈却不然,到潮州后,⼤⼑阔斧连续为百姓做了四件好事。

⼀是驱除鳄鱼。

潮州有⼀条江名为鳄溪,因为江⾥有很多鳄鱼,经常吃过江百姓。

韩愈为百姓驱除了鳄鱼。

⼆是兴修⽔利,推⼴北⽅先进的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下令奴婢可⽤⼯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由,不抵者可⽤钱赎,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建学校。

因为潮州为当时的偏远之地,多数⼈没有⽂化,对兴办学校缺乏认识,都不愿投资教育,为此,韩愈⾃⼰掏钱,也坚持办学。

在韩愈没来潮州之前,潮州只有三个⼈考中了进⼠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考中进⼠的就达172名。

韩愈任潮州刺史⼋个⽉,驱逐鳄鱼、为民除害;兴修⽔利,排涝灌溉;请教师,办乡校。

使潮州民众得到礼仪教化,成为礼仪之邦。

其政声官品给潮州⼈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们建起“韩公祠”,将祠前的鄂溪⽔改名为“韩江”,祠后的⼭称做“韩⼭”,以表达对韩愈的崇敬和纪念。

韩愈在潮州有“治潮⼋⽉,享誉千载”之名。

为官者,官德如何,⽼百姓的眼是镜、⼼是秤、⼝是碑,韩⼭、韩江、韩公祠,就是最好的鉴证。

韩愈进学解赏析

韩愈进学解赏析

韩愈进学解赏析引导语:《进学解》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出于此文。

进学解唐韩愈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

韩愈生平与创作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

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根底上,加以创新和开展,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著名的文章。

一、生平经历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今属辽宁〕。

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

但其“三岁而孤〞,由其兄韩会抚养。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可能与韩会的抚育有关。

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李白称他“文章盖世〞。

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

〞由此看来,韩愈既出生于官宦之家,叔父与兄又都以文章名世,这样的门第对于他后来的趋向有一定的影响。

韩愈时,家道已中落,而且韩会早死,韩愈随寡嫂颠沛流离,?祭郑夫人文?云:“就食江南,零丁孤苦。

〞韩愈二十岁时,赴京师求官,又曾“穷不自存〞。

韩愈初到长安谋考进士,在?答崔立之书?中说:“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

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缺乏,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

乃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

仆诚乐之,就求其术。

〞但此后举进士,三次落第,终于寄食于人。

直到贞元八年〔792〕,韩愈二十五岁,始中进士。

这次考试,由陆贽主考,梁肃、王础为佐,号称得人。

“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除韩愈外,还有李观、李绛、崔群、欧阳詹、王涯、冯宿等,“皆天下之选〞。

韩愈此后又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前后三年,终于落选。

此后,韩愈便上书宰辅,以求闻达。

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内三次上书,竟无消息。

于是离开京师,到地方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

直到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

韩愈进学解赏析

韩愈进学解赏析

韩愈进学解赏析韩愈进学解赏析引导语:《进学解》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出于此文。

进学解唐韩愈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关于韩愈高二作文

关于韩愈高二作文

关于韩愈高二作文关于韩愈高二作文1温暖的春天,总是那么不耐烦。

刚进入三月的门槛,我再也受不了自己的脾气了——一时花开柳落。

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整个地球变得温暖。

但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春天,更像热浪般的夏天。

北方的春天总是那么冷。

四月了,还是那么冷漠——北风呼啸,千里冰封。

一场大雪呼啸而过,整个世界都穿着便衣。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春天,明明是寒冷的冬天。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春天,便算故乡。

当时是三月,风还很冷。

温度计显示现在还是冬天。

但是感觉越来越强烈:“春天来了!湖面上薄薄的一层冰好像已经融化掉了,而且好像还更多。

人工岛上,草好像还没发芽,但远远看去,是一片绿色。

呵呵,这就是大诗人韩愈写的:“草看起来近,但什么也不是”?运河两岸,柳树没有枝条,却长出了嫩芽。

远远望去,是一种淡黄色——这种黄色,但在昏暗的灯光下,却流露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中午,薄冰融化了。

暖风悄然吹过,造成一串绿色的微波。

而蓝天白云,倒映在明澈的湖水里,仿佛把这世间所有的那份冷,所有的那份冷,都割了出来。

然而到了傍晚,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寒冷的冬天又要咆哮了。

北风像利剑一样,再次刺痛了我的脸,天空依然是蓝色的,但又增添了一丝灰色。

再加上广阔的红色夕阳,世界似乎又沉睡了。

这是我家乡的春天。

好像来过,好像还没有。

这种边缘政策,既真实又虚幻,带来的是一种温暖的国度,也不是北方曾经有过的美感。

它来了,但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一部分朦胧,这一部分自然,这一部分女性化,这一部分优雅,让人没有理由不去寻找她,问候她,赞美她,以更快乐的心情娱乐她。

这是我脑海中的春天,如果我们若即若离,既真实又虚幻。

关于韩愈高二作文2有一个人,他官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引领了古文运动,亲手提携了多位著名诗人,如李贺、贾岛、孟郊等,此外,他还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写得一手好散文。

他就是那“文起八代之衰”的大诗人——韩愈。

我要说的,不是韩愈的作品有多好,而是他这一生颠荡起伏,丰富多彩。

韩愈简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韩愈简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韩愈简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

韩愈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文人,一生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似乎从来也没有甘心穷则独善其身的地位。

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

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

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韩愈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文人,一生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似乎从来也没有甘心穷则独善其身的地位,虽然遭到被贬山阳令和潮州刺史等几次重大打击,然而并不灰心颓废,报国之志不减,仍然关注人民的疾苦。

2、韩愈既有非常伟大的超乎常人的一面,又有敢于为天下先,敢于言常人所不敢言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伟岸气节。

如谏迎佛骨,说服王庭凑之举,均为彪炳千秋史册的伟业。

韩愈性格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始终态度不变。

3、韩愈的政治品德,是儒家师徒的基本内容,使其成为一代师表,其在文学和哲学上的成就及才华使其教育思想大放异彩,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前导。

其教育思想流传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学习、研讨与借鉴。

韩愈有哪些文学作品1、师说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

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而韩愈代表作品最有名的毫无疑问是《师说》。

拜读韩愈的三为人生

拜读韩愈的三为人生

拜读韩愈的三为人生撰稿陈德俊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尊“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生于公元768年—824年,一生坎坷多难,公元792年登进士,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公元803年因论事被贬至阳山中书舍人等职。

公元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

公元1078年,追封“昌黎伯”,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并入祀孔庙。

(一)为人韩愈出生于官宦人家,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地方为官,韩愈在世仅五十七年,在这短短的人生岁月里,纵观他一生的为人、为官、为文的三为人生中,不愧为我国自唐宋以来最杰出的文人之一。

韩愈在三岁时其父韩仲卿曾任秘书郎不幸逝世,由其兄韩会收养,自念是孤儿,就在他被兄嫂收养后不久,韩会又不幸病故,年幼的韩愈,为避安史之乱,只得由寡嫂郑夫人抚养,过着颠沛流离的贫困生活。

在现实的磨砺下,促使幼小的韩愈早熟早慧、悟及人生。

为改变贫困的处境,他自忖:必须刻苦学习,无需别人嘉许勉励。

他七岁读书,言出成文,十三岁时就写出对世事评论的文章,令他人刮目相看,初现他日后成材的端倪。

公元786年,韩愈只身前往长安,投靠名将马燧被垂青任用,为报知遇之恩,曾作文《猫相乳》以感其德。

公元792年,他第四次参加科考,终于登进士,随后不久,韩愈又返回长安,两次参加吏部的宏词科考(高一级)均以失败而名落孙山。

在这期间他曾三次致函宰相,希望得以重用,均未接回复。

公元796年7月,韩愈受宣武节度使董晋的推荐,任宣武节度推官,在这三年期间,他曾指导过唐著名文人李翱、张籍青年的学习,同时他也极力宣传自己的散文革新主张。

公元799年2月,董晋病逝,为报董晋的知遇任用之恩,韩愈亲扶董晋的灵柩长途护送至洛阳。

就在韩愈离境刚走四天,因宣武军内部兵变,后遭平叛。

由于韩愈提前离开,幸免杀身之祸。

命运多舛的韩愈,刚步入社会不久,险遭大难临头。

同年秋,韩愈受徐、泗、漓三州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后受张建封之派,前往长安朝政(面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尽磨难,初心不改-----韩愈其人初探
十师北屯中学鞠伟
教材分析:(本课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马说》课外第首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九年级下册第首课外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合学生在初中阶段做学韩愈的一诗二文(《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相关史料,加深学生的韩愈的理解。

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理解选文的情感,和朗读指导,加深对韩愈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学习韩愈“失意而不失志”、“历经坎坷,不改其志”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赏析重点的句子,理解韩愈的情感,读出句子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韩愈生平资料,学生熟悉马说,了解《左迁至蓝关侄孙湘》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大意。

一、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就一起去了解一个人。

上课之前先做一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
PPT出示:后世对他的评价: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

刘禹锡
他领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被后世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这个人就是韩愈。

我们一起走进韩愈。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少年的韩愈是一种怎样人生状态呢?
二、少年刻苦求学
男生齐读: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仲卿,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旧唐书韩愈传》。

同学们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我呢?
学生答:幼年的韩愈身世可怜,这种苦难的生活给了韩愈很大的锻炼,同时也增加了他刻苦求学的决心和动力。

师:是呀,后来韩愈也曾写出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治学名言。

{设计意图}
三、青年怀才不遇
(衔接语)刻苦学习的韩愈在25岁时,一举中的,考中进士。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的韩愈,是否可以一展抱负,韩愈的仕途是否从此就一路坦荡了呢?
《马说》“原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这篇文章大家并不陌生。

在这篇文章里抒发了韩愈怎样的情感?
明确:让我们再次感受韩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本文的主基调悲愤,但每一段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每一段应怎样读。

明确:第一段,读出对伯乐不常有的渴望,对千里马不幸命运的出痛惜情感
第二段,揭示了千里马埋没的具体原因。

请女生读第二段,读出愤激之情。

第三段,读出愤懑和嘲讽地语气。

男生齐读第一段,读出渴望,痛惜之情。

女生齐读第二段,读出愤激。

注意否定词“不”和排比句和问句。

全班齐读第三段,读出愤懑和嘲讽地语气
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发现人才的人,抒发了韩愈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那千里马和伯乐谁更重要呢?
补充:(除此之外,在韩愈的不同作品中,也多次透露伯乐对于人才的重要性)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走过冀北的郊野,马群就空了。

那冀北的马在天下是最多的,伯乐虽然擅于相马,又怎么能够使马群为之一空呢?解释的人说:“我所说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

伯乐识马,遇到好马就把它挑了去,马群中没有留下好马了.
“伯乐之厩多良马,卞和之匮多美玉”——《送权秀才序》
“伯乐一顾,价增三倍”——《为人求荐书》伯乐回头看一下,他的价值就增加了多倍。

(4)韩愈希望统治者怎样做才能改变千里马的命运呢?发挥人才的作用呢?
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斯可展布其材。

《古文观止》
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上张仆射书》
虽怀才不遇,仍然发出“有忧天下之心”的呐喊,不会遁迹山林,后辗转依附于一些节度使,想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30--49岁韩愈虽仕途坎坷,但他在贬谪期间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他广收门徒,发现并提携了孟郊、张籍、李贺、贾岛等诗人。

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和柳宗元号称韩柳,和孟郊号为韩孟诗派,在思想、文章、诗歌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衔接语)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经过岁月的洗礼,51岁的韩愈,他的人生际遇又会如何呢?
四、暮年壮怀激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诗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1、元和14年,唐宪宗命人从法门寺迎佛骨如供奉,韩愈上书《论佛骨表》极言其弊。

触怒宪宗,被贬潮州。

2、湘,韩愈侄韩老成的儿子,韩湘子。

3、蓝关,陕西蓝田县东南。

潮阳:今广东潮安。

4、瘴江边。

岭南河流,旧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生病。

(1)品读诗歌,领会诗情:
师读本诗,介绍背景,同学们,注意句读和读音。

生自读,结合老师给出的解释。

理解诗意。

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词语(可以从画面、重点字词等角度)写一写
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英雄失路的悲叹凄楚难言的悲愤(2)纪晓岚评价此诗“语极凄切,却不哀飒”
语极凄切:“朝奏夕贬” “路八千”
“衰朽残年”
“家何在” “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
不衰飒:景“云拥雪横” 境界雄浑气势磅礴
情凄凉、激愤之情。

(PPT)贬潮,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

他治潮八月,政绩昭彰:驱鳄鱼、兴学、勤农、释奴。

特别是启用贤士,兴学育才一节,对潮州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故为潮人历代传诵、景仰。

潮州的笔架山因之改称韩山,山下鳄溪改称韩江,潮州山水俱姓韩。

在左迁这首诗里,韩愈的人生落到底谷,这一年韩愈已经51岁了。

韩愈一生活了57岁,我们再看他56岁即将走向人生终点时所写的一首诗
五、终点春光无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生齐读这首诗,这首诗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写的景美不美?
美在哪?首句运用比喻写出了春雨初生,雨的细密,滋润,尾句和盛夏做对比,突出了对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早春的喜爱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此美景是诗人情感的外放,托射出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人生终点,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积极的韩愈。

生齐读本诗,读出乐观之态。

刚才,对韩愈其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韩愈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请大家动笔为韩愈写一段墓志铭。

(提示可以结合韩愈的生平经历)
【韩愈失意不失志】少年勤奋求学壮年怀才不遇,你是一匹千里马,驱鳄、兴农、选才,大唐的山山水水,留下你光辉的足迹。

五十七载人生路,韩公美名世代传。

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新唐书.韩愈传)
韩愈死后,谥号“文”谥法曰经天纬地、勤学好问,慈惠爱民,从祀孔庙。

同学们,韩愈的一生是一部大书,韩愈其人,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韩愈一生创作了380多篇古文,359首诗歌,我们今天领略的只是凤毛一角,对于
深刻、全面认识韩愈还远远不够,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韩愈的其他作品,加深理解。

作业:课外阅读《师说》或《祭十二郎文》
最后,韩愈治学的名言送给大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希望大家勤奋学习,学习韩愈的精神,像一匹千里马,一马当先、龙马精神、马到成功。

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
勤学刻苦
怀




春光无限怀

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