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合集下载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出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

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B;A【解析】【分析】(1)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与自己相处的前提”,谓语动词是“是”,宾语应为“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这个句子一面对两面,应该删去“能否”。

(3)“充实”是“使内容丰富”的意思,应该是先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丰富自己。

故选BA。

故答案为:⑴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⑵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⑶ B;A【点评】⑴本题题考查的是语法知识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对结合题意,仔细辨析,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且要会运用。

⑵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词语意思的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2.从今年4月起,长春市推出“百名重庆美德少年”展示活动,此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精选案例)书法是戴敏的一项特长。

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待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

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

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各方声音)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上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

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

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

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时间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

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语文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语文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语文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含答案 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黄海中学准备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你参加并达成任务。

(1)【活动一:口号我设计】为了创建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口号。

(要求:起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活动二:通知我来改】学生会制定了一则通知,请指出下边这则《通知》的两处错误。

通知我校将在本周五下午 3 点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准时参加。

此致敬礼学生会2018年12月18日(3)【活动三:图表我研究】下边表格是在报告会上显现的,请用简洁的文字分点归纳表格中的信息。

“改革开放 40 周年”成就检查表项目粮食总产量(万吨)国内生产年份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年份1978 年30476. 53678. 7102017 年66160. 72820754. 32(根源:国家统计局)【答案】( 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乏地址;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停提高。

【分析】【剖析】( 1)紧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呼吁力,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 2)“通知”一般包含标题、称号、正文、落款等。

① 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假如事情重要或紧迫,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迫通知”,以惹起注意。

② 称号: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洁、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号,直起正文。

③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址、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签字,一行写日期。

依据通知内容可知,通知中少了报告会的地址。

“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请安,不可以用于通知中。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

”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5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汉江”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答案】(1)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2)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解析】【分析】(1)这道题分别抓住“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即可概括出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写作时,要紧扣材料中汉江与华夏子孙,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来写。

同时注意运用修辞。

如汉江如一条纽带,维系着华夏儿女,让炎黄子孙血脉相连。

故答案为:⑴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⑵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语句,抓中心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读懂要求,注意紧扣材料和修辞的运用。

2.辩论赛,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

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要靠自我约束”。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让我们认识了不少这样的“第一等人”。

学校开展了“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

(20字以内)(2)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左右)。

【答案】(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解析】【分析】(1)首先要仔细观察没画,探究画面富意。

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工匠精神”“中国品牌”揭示了漫画的主题。

然后注意公益宣传语的要求,语言简明,具有感染力。

(2)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⑵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

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四书”包括:《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孟子》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大学》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中庸》”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2)示例一:《中庸》论述了儒家人性修养,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例二:《中庸》是为人处事、人性修养的一面镜子,端正着人们的行为。

【解析】【分析】(1)认真阅读这段话,可知这段话分别讲了四书的主要内容,文段最后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可把这句话压缩到30字以下即可。

(2)《中庸》是一本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可从“修养”这个词进行生发联想,如可以把他比作一面镜子,一个心灵的导师等。

故答案为:⑴“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⑵示例一:《中庸》论述了儒家人性修养,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例二:《中庸》是为人处事、人性修养的一面镜子,端正着人们的行为。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

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因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皮影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皮影戏种类多样、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入选“非遗”代表名作录。

(2)示例一:皮影戏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源远流长的历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示例二:皮影戏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些关键词句:“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再将这些要点进行加工即可。

(2)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内容”“用上一种修辞方法”来描述皮影戏。

因此,回答时需要先从材料中找到皮影戏的特点,再用修辞将它生动表述出来。

比如皮影戏“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再如“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故答案为:⑴皮影戏种类多样、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入选“非遗”代表名作录。

⑵示例一:皮影戏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源远流长的历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示例二:皮影戏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关键语句,组织语言要简洁。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家住四平的舅舅要带表弟到吉林市游玩,他们计划参观吉林市博物馆中的陨石博物馆。

下面是“吉林市博物馆”公众号上的相关页面。

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任务。

(1)舅舅在微信上告诉你,他要带身高1.1米的表弟参观吉林市博物馆陨石博物馆。

请你帮他在网上预约两张11月4日的门票。

你将如何回复舅舅?(2)预约成功后,请你给舅舅写一个参观提醒。

【答案】(1)围绕“11月4日是周一,博物馆闭馆,不能去参观;表弟身高不足1.2米不需要买票”回复即可。

(2)示例:①携带身份证。

②参观当日选择9:30、10:30、13:30、15:00四个时段进行参观,有讲解。

③提前15分钟到票室取票。

④陨石馆内灯光较暗,要陪同表弟一起参观。

⑤不可触摸陨石。

【解析】【分析】(1)认真观察图片,把舅舅要参观的时间和表弟的身高与图片进行对比,然后把对比后的信息用微信的形式回复给舅舅,注意要把意思表达清楚,语言要连贯、得体。

(2)认真观察图片,把参观时需要带的东西、参观的时间、取票的时间、参观陨石博物馆应注意的事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故答案为:⑴围绕“11月4日是周一,博物馆闭馆,不能去参观;表弟身高不足1.2米不需要买票”回复即可。

⑵示例:①携带身份证。

②参观当日选择9:30、10:30、13:30、15:00四个时段进行参观,有讲解。

③提前15分钟到票室取票。

④陨石馆内灯光较暗,要陪同表弟一起参观。

⑤不可触摸陨石。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答题时认真观察图片,然后把观察对比后的信息用简洁的、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述。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2.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综合性学习。

(1)某校文学社将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讲座。

这几天,大家正抓紧时间阅读王先生的代表作《天地有节》。

文学社楠楠对艳艳说:“我从小琪那儿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她。

”第二天,艳艳见到了小琪,对小琪说:________。

(2)讲座在学校书吧举行,书吧门口有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

(3)讲座开始前,请你作为文学社代表作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4)下面是某位同学以文学社名义起草的致王先生的感谢信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多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

(找出原文即可,不要求修改;每处不超过4个字。

)您讲的内容很有趣味,态度也很和蔼。

特别是您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一些同学听完讲座,都觉得挺不错的,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

【答案】(1)“小琪,楠楠让我告诉你,她从你那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她会抓紧看,明天一定还你。

你不要着急。

”(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3)同学们:书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可以倾听她的声音,也可以向她述说你的收获;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与书为友,与写作结缘?今天就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给我们辅导辅导。

下面请大家以热烈掌声欢迎王先生给我们开讲!(4)①态度和蔼;②较高水平;③海阔天空。

【解析】【分析】(1)这是一道要求转述题,答题的关键是人称的变化,要把“我”变成楠楠或她,把“你”变成“我”,把“她”变成“你”,另外要注意把话表述清楚,要有礼貌,语言要简洁、连贯。

如:“小琪,楠楠让我告诉你,她从你那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她会抓紧看,明天一定还你。

你不要着急。

”(2)注意书写时要用楷体字写,要求正确、端正、整洁、美观。

(3)开场白首先要有称呼,然后要围绕讲座的主题(书)说几句话,可以说对书的理解,也可以说书的作用等,接着要转入今天的讲座,最后要有欢迎王先生开讲的话语。

注意语言要连贯,中间的话要有一定的文采。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4)这段话是致王先生的感谢信,其主题是表达对王先生的感谢和赞赏,答题时只要能从中找出不恰当的地方即可。

如“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这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于此语境。

从一个学生的视角来看,“较高的水平”运用不得体,应为“很高水平”。

“挺不错的”也不恰当,可改为“受益匪浅”。

“令人钦佩”这个词用得比较突兀,与前后文衔接不好,应该为确实令人钦佩。

“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脱离了感谢的主题,应删去。

故答案为:⑴小琪,楠楠让我告诉你,她从你那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她会抓紧看,明天一定还你。

你不要着急。

”⑵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⑶同学们:书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可以倾听她的声音,也可以向她述说你的收获;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与书为友,与写作结缘?今天就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给我们辅导辅导。

下面请大家以热烈掌声欢迎王先生给我们开讲!⑷ ①态度和蔼;②较高水平;③海阔天空。

【点评】⑴本题考查转述语言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转述的内容,把人称用正确。

然后要把话说清楚,完整。

⑵此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书写汉字时,要求用正楷字书写;要保证绝对正确;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要考虑标点符号。

⑶本题考查设计开场白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答题时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⑷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

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准对象,把握分寸;②适应场合,恰当用语;③注意遣词,谦敬恰当;④把握语体,用语准确;⑤认清文体,注意差别。

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央广网鄂州12月3日消息(记者张毛清鄂州台记者廖靖飞) 12月2日上午,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早上8:30,鄂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凤凰广场鸣枪开跑。

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挡不住运动员风雨无阻的脚步,也挡不住市民支持比赛的热情,他们在赛道旁拿着国旗为选手鼓劲加油。

比赛项目分为半程马拉松、微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

三个项目比赛总用时约为3个小时。

参赛选手中,近七成选手选择参加迷你马拉松,充分展现赛事重在参与、全民健身的宗旨。

该赛事吸引包括山东、河南、湖南、江苏、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选手11000多人参加,更有4名肯尼亚选手不远万里前来参赛。

半程马拉松线路经过武昌门、孙权广场、西山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鄂州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都市景观,都浓缩在这21公里多的赛道中。

来自河北承德的小伙子杜士洋获得半程马拉松比赛冠军。

(1)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3字)(2)赛事活动方案经媒体发布后,在荆楚网鄂州论坛上博得一片叫好声。

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层面分条表述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

(3)作为鄂州市的一名中学生,要为比赛冠军杜士洋送上赞美和祝福,你怎样说?【答案】(1)鄂州市举办首次城市马拉松赛(或:鄂州首次举办城市马拉松比赛、湖北鄂州首次举办马拉松赛)(2)①可有效提升古城鄂州的知名度(或扩大城市影响力);②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提高鄂州市民的健身意识(或促进鄂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③能推进鄂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④能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功能,宣传鄂州旅游资源,放大综合效应,促进经济繁荣。

(3)示例一:杜士洋哥哥,你像一匹千里马,完美展示势不可当的实力;你以顽强拼搏的斗志,战胜所有对手;你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鄂州“半马”比赛的首个冠军。

我衷心地祝福你,祝你在今后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铸辉煌!示例二:杜士洋哥哥,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祝你以后能获得更多的冠军!【解析】【分析】⑴可提取导语“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一句分析压缩,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⑵通过“充分展现赛事重在参与、全民健身的宗旨”等句,即可推断出这次比赛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提高鄂州市民的健身意识。

再如通过“半程马拉松线路经过武昌门、孙权广场、西山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鄂州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都市景观,都浓缩在这21公里多的赛道中”等句,即可说明能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功能,宣传鄂州旅游资源,放大综合效应,促进经济繁荣。

同时举办比赛本身就有助于提升古城鄂州的知名度。

⑶要求为比赛冠军杜士洋送上赞美和祝福。

这是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构思内容组织语言时,要考虑到“作为鄂州市的一名中学生”这一要求。

所表达的内容应包含以下信息:称呼(注意题干“比赛冠军杜士洋”),描写夺冠的风采,赞美之语,祝福之词。

语言要符合中学生的身份特点,热情洋溢,真诚文明。

故答案为:⑴鄂州市举办首次城市马拉松赛(或:鄂州首次举办城市马拉松比赛、湖北鄂州首次举办马拉松赛)⑵①可有效提升古城鄂州的知名度(或扩大城市影响力);②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提高鄂州市民的健身意识(或促进鄂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③能推进鄂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④能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功能,宣传鄂州旅游资源,放大综合效应,促进经济繁荣。

⑶示例一:杜士洋哥哥,你像一匹千里马,完美展示势不可当的实力;你以顽强拼搏的斗志,战胜所有对手;你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鄂州“半马”比赛的首个冠军。

我衷心地祝福你,祝你在今后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铸辉煌!示例二:杜士洋哥哥,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祝你以后能获得更多的冠军!【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

答题时应注意,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

⑵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⑶本题考查辨析语言是否得体。

答题时应注意,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解析】【分析】(1)解题时,围绕文本所写的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采用层意合并的方法,即将层意的核心内容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来作答。

(2)阅读文本内容,理解“风”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运用修辞对“国风”进行描述即可。

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⑵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解答这样的题,必须要在感知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

⑵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的表达关键在于平时,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多练习,多参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这样的题就非常容易了。

4.阅读下面文段,根据内容完成小题。

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耿耿于怀,(),与其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从容淡定的笑对人生。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①亮丽的色彩②昂扬的旋律③精彩的细节④忧伤的音符⑤乏味的字眼⑥灰暗的色调(1)文段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一个成语是()A. 一蹶不振B. 怒发冲冠C. 萎靡不振D. 杞人忧天(2)把节选的6个短语,依次填入这段文字横线上,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①②③⑤④⑥B. ③⑤④②⑥①C. ①③②④⑤⑥D. ③⑤②④①⑥【答案】(1)A(2)D【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