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甲烷说课稿(通用5篇)

高中化学甲烷说课稿高中化学甲烷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甲烷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甲烷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烃作为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又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了一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甲烷的结构特点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④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实验、模型、图片、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②通过讲授、讨论、自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和比较,类比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②通过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和难点甲烷分子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二、说教法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自主,相互合作,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及时对比、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
即:板块一: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二: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
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高中化学教案优秀模板甲烷

高中化学教案优秀模板甲烷科目:化学年级:高中课题:甲烷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与性质;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3. 理解甲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实验装置;2. 实验原料和仪器;3. 相关文献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甲烷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甲烷的兴趣;2. 列举一些与甲烷相关的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讲解甲烷的结构与性质(15分钟)1. 展示甲烷的分子结构,讲解其化学式和键结构;2. 探讨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加深对甲烷的认识。
三、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天然气提取和化学合成;2. 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四、讲解甲烷的应用(10分钟)1. 探讨甲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课堂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2. 就甲烷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甲烷的知识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甲烷的结构与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引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甲烷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甲烷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甲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甲烷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及分子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对实验中安全操作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
1. 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实验室中安全操作。
三、教学难点:
1. 甲烷的制备方法的操作技巧;
2. 实验室中的实验安全。
四、教学内容:
1. 甲烷的性质:无色无臭、易燃、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 甲烷的制备方法:碱金属与卤代烃反应、还原性杂环化合物与碱金属反应;
3. 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引出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学习:展示甲烷的结构式、分子式,并讲解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实验室进行制备甲烷并观察其性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教学资料:
1. 实验室设备:烧瓶、燃烧瓶、管道、管夹等;
2. 实验试剂:碱金属、卤代烃等。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保持安静并注意操作规范;
2. 燃烧时保持距离,注意安全;
3.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甲烷为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保障学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掌握甲烷这一化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技能。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特点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甲烷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甲烷的结构、制备和应用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互动性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甲烷模型或图片3. 甲烷制备实验器材4. 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五、教学内容1. 甲烷的发现和命名2. 甲烷的结构特点3. 甲烷的制备方法4. 甲烷的化学性质5. 甲烷的应用领域教案内容:一、甲烷的发现和命名1. 介绍甲烷的发现过程,如斯帕拉捷、舍勒等科学家的贡献。
2. 讲解甲烷的命名规则,如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甲烷”、“乙烷”等。
二、甲烷的结构特点1. 展示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甲烷的五个原子组成。
2. 讲解甲烷的空间构型,如正四面体结构。
3. 分析甲烷的键角和键长,如碳氢键的键角约为109°28′,键长约为1.09 Å。
三、甲烷的制备方法1. 介绍实验室制备甲烷的方法,如伍德合金法、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反应等。
2. 讲解工业制备甲烷的方法,如天然气、煤矿瓦斯等。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1. 点燃甲烷,观察其燃烧现象,如火焰颜色、热量释放等。
2. 介绍甲烷的氧化反应,如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碳和水。
3. 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如与卤素单质反应卤代烃。
五、甲烷的应用领域1. 生活用途,如天然气作为燃料、化工原料等。
2. 工业用途,如合成氨、制造碳黑等。
3. 科学研究,如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新型材料等。
六、甲烷的物理性质1. 介绍甲烷的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2. 讲解甲烷的溶解性,如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3. 分析甲烷的稳定性,如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一、甲烷概述甲烷是一种简单的烷烃,化学式为CH4。
它是碳氢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甲烷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下是易燃的。
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结构。
二、甲烷的制备1. 实验一:甲烷的制备与收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甲烷的制备方法及收集过程。
实验原理:甲烷可以通过甲醛和碱金属的水合氢氧化物(如NaOH)反应来制备,同时通过反应管进行收集。
实验步骤:(1)将甲醛溶液和NaOH混合在制备瓶中;(2)通过反应管收集产生的甲烷气体;(3)观察观测气体产生情况及收集结果。
2. 实验二:用木钠还原氯甲烷制备甲烷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甲烷的制备过程,了解木钠与氯甲烷在酒精中反应产生甲烷的原理。
实验原理:氯甲烷与木钠在酒精中反应生成甲烷气体。
实验步骤:(1)将氯甲烷与催化剂、木钠、酒精混合,并置于反应瓶中;(2)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3)收集并观察产生的甲烷气体。
三、甲烷的性质1. 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呈火焰蓝色。
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一种轻于空气的气体。
2. 化学性质:甲烷在空气中容易燃烧,产生氧化碳和水。
甲烷也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甲烷、二氯甲烷等卤代烃。
此外,甲烷还可以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四、甲烷的应用1. 行业应用: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烹饪等领域。
天然气燃料具有清洁、高效、环保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2. 化工应用:甲烷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是许多化学合成、变性、氧化还原等反应的重要原料,也用于生产一些有机化合物。
五、甲烷的安全注意事项1. 气体收集: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处理甲烷气体时的安全问题,避免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2. 实验操作:进行甲烷实验时,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甲烷的基本概况、制备方法、性质特点和应用领域,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甲烷》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化学《甲烷》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进而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内因、外因辨证关系”等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很多种物质,比如碱金属元素、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触过另外一类物质,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
前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
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种有机物-《甲烷》。
《甲烷》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的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教科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
教材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包括结构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甲烷的氧化反应和甲烷的取代反应以及甲烷的受热分解。
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接下来学习的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在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化学以及有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且在高一化学中已经学过物质结构的知识,如共价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
甲烷的另一名称“瓦斯”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名词,因此,学生对此物质会有些经验基础。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课题:甲烷教学内容:甲烷的性质和应用学科:化学年级:高中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3. 能够分析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难点: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气体收集瓶、试管、气体洗瓶等。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等。
课件、教案、实验操作说明、知识点总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 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出甲烷这一主题。
二、理论学习(20分钟)1. 环顾本课的内容,介绍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讲解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包括天然气中的甲烷、工业中的甲烷制取等;3. 分析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操作:以制取甲烷的实验为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2.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课堂讨论与总结(5分钟)1.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甲烷的制取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2.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甲烷的制取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学生展示了对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的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甲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甲烷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1. 知识目标: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甲烷的实验室制备及其反应机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含碳物质?它们是如何产生的?(2)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甲烷。
2.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密度比空气小。
(2)甲烷的化学性质:易燃、不易氧化、不易被还原。
3. 讲解甲烷的制备方法(1)实验室制备: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反应,生成甲烷。
(2)工业制备:天然气开采、油田伴生气、生物质气化等。
4. 讲解甲烷的应用领域(1)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
(2)化工原料:合成氨、甲醇、氯甲烷等。
5. 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制备甲烷,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原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反应生成甲烷。
(3)实验步骤:①称量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②混合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③加热反应,收集甲烷;④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 课堂小结(1)回顾甲烷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2)强调甲烷的易燃、易爆性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7.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查阅资料,了解甲烷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甲烷有了全面的认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本一邢玉林 1107015140
教学设计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
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
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
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
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
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CH4
[展示]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
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预期回答:颜色、状态、水溶性及密度(比空气轻)等。
[板书二、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1.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3.如何设计上述实验?
[探究活动]根据以上预测,分别设计甲烷能否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氧气、氯气反应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设问]1.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2.如何定性检验甲烷的产物? [学生活动]上台板演:CH 4 + 2O 2→CO 2+2H 2O
[板书]2、化学性质
⑴甲烷较稳定,不与水、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⑵甲烷的氧化反应: CH 4+ 2 O 2 →CO 2+2H 2O
[过渡]甲烷除了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外,还会在光照情况下跟氯气反应。
[演示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边引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边提示学生在观察重点实验现象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讲授]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部分的关键词,
[投影]电脑模拟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的动画
[板书]⑶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 4+Cl 2 → CH 3Cl+HCl
[提问]CH 4与Cl 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种产物最多?
[学生活动]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随堂巩固练习
[投影]甲烷的三点利用及图片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和热解反应。
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
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
2、
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光 点燃
点燃
八、板书设计: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CH 4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燃烧
点燃
CH 4+2O 2===CO 2+2H 2O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 4 + Cl 2 → CH 3Cl + HCl
一氯甲烷
CH 3Cl + Cl 2 → CH 2Cl 2 + HCl
二氯甲烷
CH 2Cl 2 + Cl 2 → CHCl 3 + HCl
三氯甲烷(氯仿)
CHCl 3 + Cl 2 → CCl 4 + HCl
四氯化碳
3. 受热分解 CH 4 → C + 2H 2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高温 光 光 光 光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