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
10个缩句

1、一条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快地跑来跑去。
【答案】一条小狗在跑来跑去。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答案】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答案】这是大楼。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答案】灯照耀着建筑。
5、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答案】我们看到了细菌。
6、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答案】钟声在回荡。
7、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答案】牧草地上盛开着野花。
8、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答案】工人师傅把口钻机安装好了。
9、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答案】小松鼠在蹦来跳去。
10、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答案】灯亮了起来。
一、什么叫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子, 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而且不能改 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 的:
1.抓住主干来缩简。 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
么怎么样?”缩写句子。例如:可爱的小姑 娘在操场上踢毽子。这句话就是讲“谁”— —对了,“小姑娘”,“干什么?”——是 的,“踢毽子”。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 为“小姑娘踢毽子。” 又如“铁球同时从高 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对, “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
一、什么叫缩句?
三、缩句练习(学生口头缩句)
1、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2、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3、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
答案:蝴蝶飞走了。 我们游泳。 人们呼喊起来。
2、“的”“地”前面修饰成分都删去,“得”后 补充说明成分也删去。 3、“着”、“了”、“过”要保留。 4、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 要保留。 5、数量词语照样删。如“校园里有一座塑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 缩写为“校园里有塑像。” 6、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 7、句子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 留。
缩句的例子20个简单点

缩句的例子20个简单点缩句是语言运用中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它是指通过缩短语法结构、减少词汇量、省略主语等方式简化句子,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明扼要。
缩句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20个简单易懂的缩句例子。
1.原句:你方便看一下这个文件吗?缩句:方便看下这个文件吗?2.原句:我想请您来参加我的生日宴会。
缩句:请参加我的生日宴请。
3.原句:他白天在公司,晚上回家休息。
缩句:他白天在公司,晚上回家。
4.原句:这个视频看起来很有趣。
缩句:这个视频很有趣。
5.原句:这部电影被评为今年最佳影片。
缩句:今年最佳影片。
6.原句:明天早上十点在会议室开会。
缩句:明天十点在会议室开会。
7.原句:我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泰坦尼克号》。
缩句:昨天看了电影《泰坦尼克号》。
8.原句:我从八点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
缩句:八点开始工作,下午五点结束。
9.原句:你是否正在考虑这个问题?缩句:你考虑这个问题吗?10.原句:我认为这个建议很有用。
缩句:这个建议很有用。
11.原句:他为了参加比赛,每天早上都练习跑步。
缩句:为了比赛,每天早上练习跑步。
12.原句:我昨天花了一百块钱买了一本书。
缩句:昨天花了一百块买书。
13.原句:他一边吃饭一边跟我聊天。
缩句:他吃饭时跟我聊天。
14.原句:我听到一声响后,就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在路边哭泣。
缩句:听到响声,看到小男孩在路边哭泣。
15.原句:她穿了一条蓝色的裙子。
缩句:她穿了蓝裙子。
16.原句:我昨天因为感冒请了一天假。
缩句:昨天请了一天病假。
17.原句:这个问题经过深入讨论后决定不在会议上讨论。
缩句:不在会议上讨论此问题。
18.原句:这次旅行我们去了北京、天津和上海。
缩句:旅行去了北京、天津和上海。
19.原句:他把一张名片递给了我,上面写着他的电话和邮箱。
缩句:递给我名片,上面有电话和邮箱。
20.原句:我已经安排好了所有的工作。
缩句:所有工作已经安排好了。
缩写句子30个

缩写句子: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州桥。
缩句为:李春设计了赵州桥。
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缩句为:飞机飞行。
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缩句为:眼里闪着泪花。
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缩句为:我们探索奥秘。
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案。
缩句为:焰火构成图案。
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缩句为:我养成了习惯。
他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缩句为:他学习知识。
一群水鸟正在吞食漂在水面上的菜叶。
缩句为:水鸟吞食菜叶。
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
缩句为:太阳升起。
在祖国南海湛蓝的海面上,撒着几十个绿宝石般的珊瑚岛。
缩句为:海面上撒着珊瑚岛。
小井的周围有许多小树。
缩句为:周围有小树。
金色的阳光照遍了美丽的田野。
缩句为:阳光照遍了田野。
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
缩句为:草地上有痕迹。
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缩句为:山挡不住风。
小明匆匆忙忙飞快地向学校跑去。
缩句为:小明跑去。
学校操场北边的墙上满是嫩绿的爬山虎。
缩句为:墙上是爬山虎。
小方说,不行,他的字写得不够好,他觉得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
缩句为:小方说让小宇去比赛。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缩句为:风摇撼着梧桐树。
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缩句为:松树发出光彩。
我们在教室里听到窗外一阵阵的欢呼声。
缩句为:听到欢呼声。
缩句的例子

缩句的例子
1、她的泪无声无息地淌了下来。
缩句:泪淌了下来。
解说:最短形式为什么怎么样“无声无息地淌了下来”,去掉形容词
即“淌了下来”。
注意,“了”、“着”、“过”、“都”在句中不得省去。
2、一下课,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奔向了操场。
缩句:同学们奔向了操场。
解说:最短形为谁干什么,“同学们”短句不能再缩;“不约而同地
奔向了”,去掉形容词即“奔向了”;“操场”没法再缩。
3、今天晚上下起了一场大雪,蒙盖住了我身后的一座高大的木屋。
缩句:大雪蒙盖住了木屋。
解说:最短形式谁怎么样,谁就是“大雪”,“蒙盖住了我身后的一
座高大的木屋”,去掉量词、形容词即“蒙盖住了木屋”。
(本题较难)。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如“这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
工程”这句话中,“在世界历史上”作状语,要删掉。
“气魄宏伟”是修
饰词,也要删掉。
“伟大的”作定语,但在此句中是必要成分,要保留。
所以缩为“这工程是伟大的工程”。
缩句(带答案)

缩句(带答案)
25、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 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答案:雪花落下来。
缩句(带答案)
26、一位七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老 人从屋里走出来。
答案:老人走出来。
缩句(带答案)
26、威武的长江舰停泊在灯火辉煌 的武汉码头上。
答案:长江舰停泊。
缩句(带答案)
27、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 茂盛的榕树。
缩句练习
缩句(带答案)
缩句的方法:
1、 缩句,就是去掉“枝叶”,保留“主干”。在缩句时, “…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 2、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 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
3、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缩句(带答案)
答案:工人参加大会。
缩句(带答案)
13、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 答案:叔叔到了北京。
缩句(带答案)
14、我笑得流下了眼泪。 答案:我笑。
缩句(带答案)
15、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 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答案:刺猬缩成一团。
缩句(带答案)
16、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 一张破帆。
答案:桑娜补帆。
答案:他盯着同桌。
缩句(带答案)
9、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 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答案:我散步。
缩句(带答案)
10、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 上游泻下来。
答案:水泻下来。
缩句(带答案)
11、一望无垠的大海里漂着一只白色 的小舟。
答案:大海里漂着小舟。
缩句(带答案)
12、身穿整洁服装的工人叔叔一起 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
缩句大全六十句

缩句大全六十句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答案:小红看着书。
2.慈祥的爷爷在河边钓鱼。
答案:爷爷钓鱼3.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答案:工人在劳动。
4.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边补一张破帆。
答案:桑娜补帆。
5.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答案:燕子休息。
6.弯弯的月亮像只小船。
答案:月亮像小船7.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掌声。
答案:爸爸听到掌声。
8.我们班里的“淘气鬼”赵英俊把教室里的花盆打碎了。
答案:赵英俊打碎了花盆。
9.利箭紧贴飞行着的火箭飞船。
答案:利箭紧贴飞船。
10.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答案:奶奶打水。
11.生活在海洋中的鲸鱼是哺乳动物。
答案:鲸鱼是哺乳动物。
1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答案:灯照耀着建筑。
13.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从树上掉下来的。
答案:小麻雀是我掉下来的。
14.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答案:夏天天气热。
15.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答案:松鼠蹦来跳去。
16.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答案:小麦长势喜人。
17.在没有炉火的情况下,我们很快就冻得直哆嗦。
答案:我们冻得直哆嗦。
18.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答案:脸上出现了痛苦。
19.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完成了制作风筝的工作。
答案:我们完成了制作风筝的工作。
20.两旁地里的小道上三三两两有人在走动。
答案:人在走动。
21.八路军的一个通讯班悄悄地开进了雾气笼罩的山林。
答案:通讯班开进山林。
22.铁人一把举起了抱着玩的小娃。
答案:铁人举起了娃。
23.鬼子不断察看学堂的每一个人。
答案:鬼子察看人。
24.天上的星星怕冷的钻进厚厚的云絮里。
答案:星星钻进云絮里。
25.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答案: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友谊。
26.他把我漂亮的水杯带回来了。
答案:他把水杯带回来了。
27.大熊猫贪婪地吃着树叶。
缩句

缩句1.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缩句:燕子像音符。
2.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缩句:目光望着天安门。
3.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
缩句:总理关心同志。
4.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缩句:运动员跑。
5.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缩句:发现是结果。
6.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
缩句:他上学去了。
7.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缩句:邱少云一动不动。
8.“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缩句:老人想。
9.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缩句:草地上有杨柳。
10.老师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缩句:师生热泪盈眶。
11.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小燕子休息)12.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奶奶打水)13.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天气热)14.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钱塘江罩着雾)15.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小松树跳)16.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小鹿欣赏影子17.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草地盛开鲜花)18.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太阳高高挂天空)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小燕子休息)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奶奶打水)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天气热)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钱塘江罩着雾)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小松树跳)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小鹿欣赏影子绿油油的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草地盛开鲜花)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
2、北方的天气太冷了。
——天气冷。
3、学校里的学生认真地把教室的桌子擦干净。
——学生擦。
4、他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他瞪她。
5、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人民是动力。
6、美丽的草原是牧民们心爱的家。
——草原是家。
7、各们好心人来帮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找出“主词”“谓词”“宾词”,即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主——老奶奶;谓——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着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主——小绒球;谓——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缩句要点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
”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
”若缩成“赵老师上课。
”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
”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
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
”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
”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莫非他想睡吗?”怎样缩句缩句有两种情况: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
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缩为:“表演结束”。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
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1.否定句中的否定词。
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
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
“不”必须保留。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如:他把我漂亮的水杯带来了。
缩为他把我的水杯带来了。
把修饰词去掉,谁:他,干什么:把我的水杯带来了。
3.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缩句的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
“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
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
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如:“这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工程。
“这”复指成分,删掉;“在世界历史上”作状语,删掉。
气魄宏伟的”“伟大的”作定语,但在此句中是必要成分,要保留。
所以缩为:气魄宏伟的工程是伟大的工程。
补充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
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造句的步骤1.体会词义。
想一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以及适用的范围等。
2.搭配扩展。
如用“倒映”、“茫然若失”造句,可先搭配成“倒映水中”、“感到茫然若失”,这样就确定了这个词的基本用法。
这两句分别扩展成“树木倒映水中”,“我们感到茫然若失”。
这就搭起了句子骨架。
有了骨架,就保证了句子基本正确。
3.加工充实,有些句子有了前面的工作就行了,而有些句子,还需要增加枝叶才能成为好句子。
4.检查修改。
修改病句小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病句有以下八种。
同学们修改病句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体现了三种水平。
下面举例说明。
病句:同学们都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第一种改法:把“良好习惯”改为“信心”,这种改法改掉了“树立”和“习惯”搭配不当的毛病,却出现了“爱护公共财物”和“信心”搭配不当的新毛病。
第二种改法:把全文改为“同学都爱护财物”。
这样语句通顺了,但是删去太多,使原句中强调“良好习惯”这个意思没有了。
第三种改法:把“树立起”改为“养成”。
这种改法既改了毛病,又保持了原意。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求是: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来句式。
缩句相关编辑句型句式与句意1.句型和句意“当时,你正在读英语。
”这是告诉人们一件事,叫陈述句。
“你快去读英语。
”这是对人提出要求。
叫祈使句。
“你的英语读得多流利啊!”这是对人发出赞叹,叫感叹句。
“你为什么不去读英语?”这是提出问题,叫疑问句。
不同的句型,表达的意思不同。
2.句式和句意。
(1)引述和转述。
如:妈妈说:“我给你买了一本好书。
”妈妈说,她给我买了一本好书。
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前一句中直接引述了妈妈的原话,而后一句转述了妈妈话的大意。
两种句式中,标点的用法和人称是不同的。
两组中两句话的语序都不同,但对句子意思的影响是不同的:前一组两句话完全相同,后一组两句话的意思不全相同。
(3)肯定和否定。
如:“这样做是对的”。
这是肯定。
“这样做是不对的”。
这是否定。
还有两种表示肯定的说法:“这样做不会不对”。
“这样做难道不对吗?”运用修辞方法1.同类相比是比较,异类相比是比喻。
(1)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农民一样往里冲。
(2)工人们愤怒极了,像山洪一样往里冲。
第一句中的“工人”和“农民”是同类,读者只能了解到农民在往里冲,工人也在往里冲,他们的行动是一样的,但无法从农民往里冲中想象出工人往里冲的样子来。
这叫比较,不是修辞方法。
第二句中的“工人”和“洪水”不是同类。
这里只取其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的气势这一相似点,使读者可以借助山洪暴发的形象,想象出工人往里冲的样子。
能由甲类提供的形象,引起对乙类的想象,这才叫比喻。
2.直接描写作夸张,借助比喻作夸张。
(1)桃花潭水深千尺。
(2)燕山雪花大如席。
这两句诗都对事物(潭水,雪花)作了夸大,但同是夸张,方法不一样:第一句用数字直接夸大,后一句是用比喻的方法进行夸大,这是说第二句里含有两种修辞方法:夸张和比喻。
夸张是目的,是主要的;比喻是手段,是次要的。
如果要问这种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夸张、比喻”是对的,只答“夸张”也是对的。
而只答“比喻”就只能算对了一半。
另外,对事物缩小,也叫夸张,如“那是个小城市,只有巴掌大一样的地方”。
3.明知故问是修辞,不知而问非修辞。
“现在几点钟了?”提问者确实不知道才提出问题,希望得到答复。
这是一般的疑问句,不是修辞手法。
说话的人心里明明白白却故意不明确说出来或者不一下子说出来,而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他根本不求别人回答,这才是修辞手法。
它们有两种,一种叫反问,一种叫设问。
4.答在问中是反问,答在问后是设问。
(1)你这样不讲文明难道对吗?(2)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第一句的答案在问话中,不用回答,是反问。
第二句虽提出了问题,但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自己回答,这是设问。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之分。
只要弄懂了句中的关键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表层意思就理解了。
深层意思是潜藏在文字里的意思,它是在弄懂了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代背景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出来的。
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句子扩写方法编辑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