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及馆藏介绍

合集下载

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实习报告

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实习报告

三星堆博物馆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这是一座以三星堆遗址为核心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馆内收藏和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充分展示了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此,我将以此次参观实习为契机,对三星堆博物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二、三星堆博物馆概况三星堆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

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3公顷,馆区包括一号展馆和二号展馆。

第一展馆是综合馆,陈列金、铜、玉、石、陶等类文物;二号展馆是青铜专馆,包括序展厅、众神之国(各种青铜器面具的展示)、千载蜀魂(三星堆的精髓文物的展示)、三星永耀(大事纪及三星之谜)四个部分。

三、实习内容1. 参观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的综合馆和青铜馆。

综合馆展示了各类文物,包括家居用品、陶器、石器和玉器等。

这些展品让我对古蜀人的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青铜馆则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

这些精美的文物让我感受到了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文物了解在参观过程中,我还详细了解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过程和考古价值。

三星堆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

其文化堆积距今约4500-2800年,面积达12平方公里。

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古蜀国都城遗址,年代约为商代。

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古蜀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3. 博物馆管理在实习期间,我还对三星堆博物馆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了解。

博物馆采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此外,博物馆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出境展览
三星堆博物馆注重与国际间、馆际间的展览交流与合作。三星堆文物曾先后出展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 内十几个博物馆举办了特展。
特殊展览
“雒城风华——广汉文物精华展”: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一楼展厅,面积约900平方米,共有展出文 物137件套。
“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物展”: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特展厅,展示面积400平方米,为国内以“南 方丝绸之路”为展示线索的较大规模专题展览。
文物有:国宝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神树纹玉琮; 2021年6月从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发掘出的完整金面罩,宽约28厘米, 高约17厘米,净重约97克,是3000多年前古蜀人将金料附着在铜人像上捶拓而成。
2021年12月18日下午,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正式开馆,金面具、玉琮、撞脸“奥特曼”“诸葛 亮”的青铜小人等新出土文物在这里展出。
展览陈列
基本陈列 出境展览
特殊展览 文物修复馆
基本陈列
《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综合馆
综合馆展厅(3张)综合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 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该馆以三星堆遗址全景挂屏为主体展品,以神坛底部 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
馆藏文物
馆藏文物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 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重要活动
重要活动
非洲代表团访问2014年1月20日,百科三星堆数字博物馆上线仪式在三星堆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四 川省内博物馆代表、媒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解读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解读

消失与复活——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津博物馆,我是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走入神秘的古蜀王国,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探宝之旅。

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发掘是20世纪和新世纪开篇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石器、象牙等,内涵深邃、风格特异。

此次展览也是天津博物馆在本年度引进的一次高规格外来展览,各位观众能够足不出户欣赏到我国古蜀文化的发展脉络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展览将展出156余件珍贵文物,全程展线分为三星伴月和金沙遗珍两大部分。

请大家随我首先来近距离观赏一下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神庙秘宝。

诗仙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在中华文明演进中,古蜀王国确实像障碍重重的蜀道一般始终为神话传说所遮蔽,难以还原真实面目。

直至1929年春,广汉农民燕氏父子在劳作中意外发现了一坑数量庞大的精美玉石,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无心之举竟拉开了持续近八十年的三星堆考古序幕。

(结合有关发掘现场的展览图片进行指示)标注“*”为重点讲解器物(器物尺寸以厘米为单位)第一部分三星伴月——三星堆古蜀王国神庙秘宝序厅部分:铜立人像*高262,人像高172,底座高90,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这尊铜立人像通高达2.62米,由人像与底座两部分组成,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现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精品。

立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与底座两部分。

人像浓眉直目,高鼻阔嘴,肃穆中带着威严和刚毅。

头戴饰有兽面纹和回形纹的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内衣后裾下垂如燕尾。

衣服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肩佩方格纹带饰。

人像双臂抱握于胸前,双手环握中空。

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铜立人像基本采用写实手法,其高矮、比例及动作均与真人相仿,但人像的眼、耳、手部较为夸张,可能是借此来强化其超凡的能力。

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

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

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哎,你知道吗?最近我去了趟大运河博物馆,那可真是一趟穿越古今的奇妙之旅啊!特别是三星堆那些文物,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心里头那个激动,简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一进门,我就被那巨大的青铜大面具给镇住了。

那玩意儿,简直就是古代版的“钢铁侠面罩”,只不过它是青铜做的,还锈迹斑斑的,但那股子气势,简直了!听说这面具还上过春晚呢,当时一看就觉得特别眼熟,现在亲眼见到,更是震撼得不行。

它的宽颐广额,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线条流畅得就像艺术家精心雕琢的一样。

特别是那粗长的眉毛,扬起的样子,好像随时都要跟你对话似的。

再往里走,金面罩也吸引了我的眼球。

这金面罩,简直就是古蜀人的“土豪金”啊!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圆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威严又神圣。

你能想象吗?这金面罩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看着它,我仿佛能感受到古蜀人对金器的那种深深热爱和精湛的手工艺水平。

还有啊,那个铜神兽也是让我印象深刻。

那家伙,个头儿大得吓人,站在那儿,颇有几分王者风范。

它的造型独特,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看着它,我不禁想,古蜀人到底是怎么想象出这么奇特的动物来的?他们的脑洞也太大了吧!当然啦,三星堆的文物可不止这些。

像那个铜太阳形器,形状就像个方向盘似的,看着就挺有意思。

还有戴冠纵目青铜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上还铸有夔龙形额饰,看着就让人觉得神秘莫测。

据说这纵目面具跟古蜀王蚕丛或者神人烛龙有关系呢!古蜀人把它用于祭祀,成为他们朝拜的对象。

除了这些大件儿,还有一些小玩意儿也挺有意思的。

比如铜跪坐人像、陶猪龙等等,每一个都充满了古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看着这些文物,我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神秘的古蜀国去亲眼见证他们的辉煌与繁荣。

总的来说啊,这次大运河博物馆的三星堆文物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那些精美的文物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还让我对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文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陶高柄豆1980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46厘米、圈足径16.8厘米、豆盘径17.98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高柄豆上部呈盘状,中部为管状的豆柄,中空,与喇叭形器圈足相通,圈足上刻有一眼睛符号。

高柄豆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

高柄豆通常较高,最高者近一米,席地而坐的古蜀人,将盛滿食物的高柄豆拎来拎去,随意放置,拿取食物非常方便,是一种设计巧妙的实用生活器皿。

这件高柄豆的圈足上还刻划着一只眼睛,三星堆文物中,眼睛的图案十分普遍,可能代表着某种特殊的含义。

陶高领壶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33.5厘米、底径5.2厘米、口径13.4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敞口,高领,领部长度约占整器的一半,朿颈,圆肩,腹部往下逐渐内收。

陶高领罐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早在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中即已出现,出土数量众多。

是一种盛水或盛酒的容器。

陶盉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34.1厘米、宽21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器顶有一半圆形口,一侧有一管状短流。

器身宽胖,一侧有一宽鋬。

有三个中空的袋状足与器身相通,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升火加温。

陶盉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物,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盉,可能受到了二里头文化的影响。

三星堆早期的陶盉形制器身较修长,足较粗,较晚者体矮胖,足较细,且有实心足尖。

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陶尖底盏、陶器座1986年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尖底盏直径13.3厘米、高4.6厘米器座直径6.3厘米、高1.8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尖底盏为夹砂陶,内侧黑褐色,外侧黄褐色,局部黑色。

圆唇,圆弧壁,内底平缓,底中部略呈漏斗状外凸,外底呈在锥状。

陶器座为夹砂黑褐陶,朿腰,圈足方唇外叠.。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未解之谜
•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 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 不可思议。
大立人青铜像的头 顶花冠的正中,有 一个圆形的代表太 阳的标志。从它所 在的位置看,这个 大立人像也许就是 代表太阳神在行使 自己的职能,也许 他本身就是太阳神 的化身。这是太阳 崇拜的直接表现。
• 青铜太阳轮
• 青铜太阳轮形器恐怕是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具神秘性的 器物,大多数人们认为它是"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 装饰器物",也有人认为它是与古骆越文化之花山壁画 中的太阳轮图形极其相似。然而众所周知,自然界和人 类都喜欢"对称",因为对称不但美观、稳定,而且简洁。 制造四道、六道、八道或十二道芒的饰物不是更美观简 洁吗?为什么三星堆人要舍简求繁?要知道,在测量技 术还很落后的时代,要将圆周等分成五等份该是多么困 难的事。或许又与骆越文化中大自然的三界观演变为五 行观,即人们常说的“三界五行”“超出三界外,不在 五行中”等成语的文化根源。
•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 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 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 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 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 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 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 有高达3.96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 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 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浦东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

浦东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

浦东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浦东博物馆三星堆文物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浦东博物馆里那些超酷的三星堆文物呀!
一走进博物馆,那氛围立马就不一样了。

我记得我当时看到那些文物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就说那个青铜面具吧,哇塞,那造型可太独特了,眼睛鼓鼓的,感觉像是在瞪着你呢,好像在说:“嘿,看啥呢,没见过这么酷的我呀!”我当时就忍不住笑了出来,心想这古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还有那个青铜神树,高高大大的,树枝就像伸展开的手臂一样,上面还有好多小鸟呢。

我盯着它看了好久,仿佛能感觉到它在向我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展馆里,我还遇到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这些文物,那兴奋的样子特别可爱。

其中一个小朋友指着一个文物问他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耐心地给他解释,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又跑去看其他的了。

我想,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吧,能让不同年龄的人都沉浸在历史的海洋里。

看着这些三星堆文物,我仿佛穿越回了几千年前,看到了古蜀人的生活场景。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这些精美的物品,真的太了不起了!我在那里逛了好久,都舍不得离开呢。

总之啊,浦东博物馆的三星堆文物真的值得大家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那份历史的厚重和神奇。

相信我,你一定会被它们深深吸引的!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去好好欣赏一番呢!哈哈!。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地处四川省广汉市,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在馆藏的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今年是三星堆遗址发现80周年,让我们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穿越时空隧道,欣赏古蜀文明的神秘多姿与精美绝伦。

神秘王国因远离中原,成都平原一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

鸭子河是平原中心一条普通的河流,千百年来,生活在河流附近的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谁也不知道,在他们的脚下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史书记载,约5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叫做“蜀”的神秘古国(距今4800―2800年),关于这个王国的真实面目,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1929年早春,在鸭子河畔月亮湾,农人燕道诚一家正在自己家屋后水渠里挖泥,突然发现地下躺着许多形状怪异的玉石器。

这个读过书的前清官员意识到,自己挖到的可能是一个难得的藏宝坑。

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蜂拥而至。

但当年燕道诚与众多玉器商人所不知的是,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下,沉寂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86年,这些器物才得以重见天日。

离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得名。

在两个神秘的器物坑里,发现了大量造型怪异、美妙绝伦的青铜人头像、面具、青铜礼器及玉石器,轰动了世界,成为上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三星堆文化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猜想与争议从此开始。

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三星堆,这个本身就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从此与一个神秘的王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般认为,中国文明是“上下五千年”,但真正的文明,都只追溯到夏朝,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颛顼,只是传说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由《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两大展馆之分展合构而成,共辖九个单元。

前者为“综合馆”(第一展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后者为“青铜器馆”(第二展馆),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阵势雄浑威赫森严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造型神秘诡谲的古蜀青铜神品重器。

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匠心巧运,制作精良。

陈列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地揭示出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清晰地勾勒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之感……
综合馆
序展
以三星堆遗址全景挂屏为主体展品,以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提纲挈领、开宗明义,揭示三星堆文明的深邃与厚重,表征其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杰出代表的典型意义。

第一单元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的沧桑史
勾勒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商末周初的古蜀历史大轮廓。

全方位展示三星堆古蜀王都的宏大规模,揭示三星堆遗址作为西南地区文明社会初期繁荣昌盛的古城、古国的性质,彰明其在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地位。

第二单元物华天府——三星堆的农业与商贸
介绍古蜀国的农业与商业概貌。

众多酒器及各类家养动物造型器物等说明当时的农业已有相当水平,家畜饲养业也具一定规模。

海贝、铜贝以及漆器、玉石饰件、两坑出土青铜人像的服装、冠饰等反映当时商贸之盛况。

第三单元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
反映古蜀国制陶工艺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独具特色的各类器型及成熟高超的制陶工艺。

轮制法制作的各类陶质品,反映了古蜀制陶术的巨大进步,小巧精致、颇具神韵的人物与动植物造型陶艺小品体现了先民的生活情趣与审美风尚。

第四单元以玉通神——三星堆玉石器
本单元展示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玉石器,凸显其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

反映三星堆玉石器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工艺流程,揭示玉器在古蜀宗教礼仪上的内涵和功用及其所富涵的精神价值。

第五单元烈火熔金——三星堆冶炼
本单元展示三星堆的部分青铜礼器,以反映三星堆古蜀国的冶金工艺。

三星堆青铜器工艺繁复,造型精美,达到了当时范铸工艺的最高水平。

三星堆金器以锤拓、模压、粘贴为主要技法,同样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

第六单元通天神树——古蜀人智慧与精神的象征
本单元旨在揭示神树在古蜀原始宗教文化中“宇宙树”的象征意义,以反映古蜀人天人合一、人神互通的原始宗教观念,以及日神崇拜及三界、天下之中的时空观。

以三星堆文物中最具神韵的重器神树,为综合馆陈列高唱一曲压轴戏。

序厅
以青铜人首鸟身像为主体标志性雕塑,辅以大型铜质浮雕背屏,旨在揭示陈列之内容主题——“人与神”,表征古蜀先民的精神追求,寄意人类海阔天空的前景与美好未来
一展厅铜铸幻面寄载魂灵——奇秘面具
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它们是中国时代最早和出土规模最大的面具群体。

本厅为青铜面具专厅,重点展示纵目面具、戴冠纵目面具和特大型面具,一大批人面具与兽面具则如众星拱月,列队布阵,围聚主体展品,带有面具意味的一批奇形怪状的眼形器亦安置此间,由此塑造本厅恢弘的气势与神秘的氛围。

二展厅赫赫诸神森森群巫——神巫群像
在基本不具备偶像崇拜传统的中国上古时代,三星堆出土的一大批青铜人物造像可谓绝世精品,它们既是神灵的象征,又是人间统治集团的代表。

本厅以两侧林立之高大立屏展柜烘托中心展柜之形式,构成具有“神道”纵深意味的多层次递进空间,旨在使青铜偶像群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现。

此厅之“群像”与前厅之“面具”亦可形成彼此呼应,交相映照之势。

三展厅皇天后土人神共舞——祭祀大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上古社会最重大的事件,颇足以说明先民们的意识形态。

本厅依据三星堆文物重器“神坛”和众多人物造像之原型,借助古蜀时代成都羊子山祭台的考古实例,构筑古礼演绎祭祀大典模拟场景:高大的祭台、巍峨的神坛、拜祭的人群、天幕的火光,这一切,旨在表达“天人合一”这种人类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追求,由此揭示古蜀先民浓郁的生命意识和博大的宇宙情怀。

四展厅矗立凡间沟通天地——群巫之长
青铜大立人是三星堆文物中又一件举世瞩目的重器,其身份当是精神领袖兼世俗领袖。

为大立人设置专厅,意在彰显其无比尊严与无比珍贵。

此厅作为大立人陪衬的是另一件重器“兽面冠人像”,其造型特别是手势与大立人如出一辙,颇可相互参照。

在此厅中,还聚集了三星堆青铜人物造型中的多件全身人物造像,其与“面具”和“人头像”各据一方,三足鼎立,由此构成一楼展览之文物特色。

五展厅千载蜀魂——奇绝的宗庙神器
本厅位于二楼,荟萃了三星堆文物中颇具神秘意味的10件(组)典型器物。

这些神器造型奇特,制作精良,内涵丰厚,多为当时宗庙中的常设重器,用于朝拜天地、礼敬百神、通灵镇邪等,因宗庙重器非常人所能得见,故谓之“秘宝”。

透过这些光怪陆离、奇妙诡谲的青铜造型,人们可窥见古蜀先民精神世界之一斑,领略古代造型艺术的无穷魅力
六展厅心路历程——三星堆考古录
本厅位于三楼,其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讲述“三星堆发现故事”,主要以“老照片”图说方式简要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三星堆发现与发掘的心路历程。

二是集中介绍一些有关三星堆的“千古之谜”,使陈列留下有余不尽之悬念;对观众而言,亦有“猜谜”之意。

三是特设数字博物馆与小型放映厅,使展览体现出现代感及高科技含量。

此部空间具有一定的参与互动及娱乐休闲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