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与馆藏文物简介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解读

消失与复活——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讲解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津博物馆,我是天津博物馆的志愿者***,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走入神秘的古蜀王国,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探宝之旅。
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发掘是20世纪和新世纪开篇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石器、象牙等,内涵深邃、风格特异。
此次展览也是天津博物馆在本年度引进的一次高规格外来展览,各位观众能够足不出户欣赏到我国古蜀文化的发展脉络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展览将展出156余件珍贵文物,全程展线分为三星伴月和金沙遗珍两大部分。
请大家随我首先来近距离观赏一下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神庙秘宝。
诗仙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在中华文明演进中,古蜀王国确实像障碍重重的蜀道一般始终为神话传说所遮蔽,难以还原真实面目。
直至1929年春,广汉农民燕氏父子在劳作中意外发现了一坑数量庞大的精美玉石,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无心之举竟拉开了持续近八十年的三星堆考古序幕。
(结合有关发掘现场的展览图片进行指示)标注“*”为重点讲解器物(器物尺寸以厘米为单位)第一部分三星伴月——三星堆古蜀王国神庙秘宝序厅部分:铜立人像*高262,人像高172,底座高90,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这尊铜立人像通高达2.62米,由人像与底座两部分组成,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现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精品。
立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与底座两部分。
人像浓眉直目,高鼻阔嘴,肃穆中带着威严和刚毅。
头戴饰有兽面纹和回形纹的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内衣后裾下垂如燕尾。
衣服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肩佩方格纹带饰。
人像双臂抱握于胸前,双手环握中空。
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铜立人像基本采用写实手法,其高矮、比例及动作均与真人相仿,但人像的眼、耳、手部较为夸张,可能是借此来强化其超凡的能力。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陶高柄豆1980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46厘米、圈足径16.8厘米、豆盘径17.98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高柄豆上部呈盘状,中部为管状的豆柄,中空,与喇叭形器圈足相通,圈足上刻有一眼睛符号。
高柄豆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
高柄豆通常较高,最高者近一米,席地而坐的古蜀人,将盛滿食物的高柄豆拎来拎去,随意放置,拿取食物非常方便,是一种设计巧妙的实用生活器皿。
这件高柄豆的圈足上还刻划着一只眼睛,三星堆文物中,眼睛的图案十分普遍,可能代表着某种特殊的含义。
陶高领壶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33.5厘米、底径5.2厘米、口径13.4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敞口,高领,领部长度约占整器的一半,朿颈,圆肩,腹部往下逐渐内收。
陶高领罐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早在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中即已出现,出土数量众多。
是一种盛水或盛酒的容器。
陶盉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高34.1厘米、宽21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器顶有一半圆形口,一侧有一管状短流。
器身宽胖,一侧有一宽鋬。
有三个中空的袋状足与器身相通,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升火加温。
陶盉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物,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盉,可能受到了二里头文化的影响。
三星堆早期的陶盉形制器身较修长,足较粗,较晚者体矮胖,足较细,且有实心足尖。
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陶尖底盏、陶器座1986年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尖底盏直径13.3厘米、高4.6厘米器座直径6.3厘米、高1.8厘米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尖底盏为夹砂陶,内侧黑褐色,外侧黄褐色,局部黑色。
圆唇,圆弧壁,内底平缓,底中部略呈漏斗状外凸,外底呈在锥状。
陶器座为夹砂黑褐陶,朿腰,圈足方唇外叠.。
三星堆博物馆及馆藏介绍

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由《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两大展馆之分展合构而成,共辖九个单元。
前者为“综合馆”(第一展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后者为“青铜器馆”(第二展馆),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阵势雄浑威赫森严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造型神秘诡谲的古蜀青铜神品重器。
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匠心巧运,制作精良。
陈列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地揭示出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清晰地勾勒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之感……综合馆序展以三星堆遗址全景挂屏为主体展品,以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提纲挈领、开宗明义,揭示三星堆文明的深邃与厚重,表征其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杰出代表的典型意义。
第一单元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的沧桑史勾勒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迄商末周初的古蜀历史大轮廓。
全方位展示三星堆古蜀王都的宏大规模,揭示三星堆遗址作为西南地区文明社会初期繁荣昌盛的古城、古国的性质,彰明其在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地位。
第二单元物华天府——三星堆的农业与商贸介绍古蜀国的农业与商业概貌。
众多酒器及各类家养动物造型器物等说明当时的农业已有相当水平,家畜饲养业也具一定规模。
海贝、铜贝以及漆器、玉石饰件、两坑出土青铜人像的服装、冠饰等反映当时商贸之盛况。
第三单元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反映古蜀国制陶工艺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独具特色的各类器型及成熟高超的制陶工艺。
轮制法制作的各类陶质品,反映了古蜀制陶术的巨大进步,小巧精致、颇具神韵的人物与动植物造型陶艺小品体现了先民的生活情趣与审美风尚。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未解之谜
•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 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 不可思议。
大立人青铜像的头 顶花冠的正中,有 一个圆形的代表太 阳的标志。从它所 在的位置看,这个 大立人像也许就是 代表太阳神在行使 自己的职能,也许 他本身就是太阳神 的化身。这是太阳 崇拜的直接表现。
• 青铜太阳轮
• 青铜太阳轮形器恐怕是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具神秘性的 器物,大多数人们认为它是"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 装饰器物",也有人认为它是与古骆越文化之花山壁画 中的太阳轮图形极其相似。然而众所周知,自然界和人 类都喜欢"对称",因为对称不但美观、稳定,而且简洁。 制造四道、六道、八道或十二道芒的饰物不是更美观简 洁吗?为什么三星堆人要舍简求繁?要知道,在测量技 术还很落后的时代,要将圆周等分成五等份该是多么困 难的事。或许又与骆越文化中大自然的三界观演变为五 行观,即人们常说的“三界五行”“超出三界外,不在 五行中”等成语的文化根源。
•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 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 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 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 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 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 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 有高达3.96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 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 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地处四川省广汉市,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在馆藏的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今年是三星堆遗址发现80周年,让我们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穿越时空隧道,欣赏古蜀文明的神秘多姿与精美绝伦。
神秘王国因远离中原,成都平原一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
鸭子河是平原中心一条普通的河流,千百年来,生活在河流附近的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谁也不知道,在他们的脚下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史书记载,约5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叫做“蜀”的神秘古国(距今4800―2800年),关于这个王国的真实面目,人们几乎一无所知。
1929年早春,在鸭子河畔月亮湾,农人燕道诚一家正在自己家屋后水渠里挖泥,突然发现地下躺着许多形状怪异的玉石器。
这个读过书的前清官员意识到,自己挖到的可能是一个难得的藏宝坑。
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蜂拥而至。
但当年燕道诚与众多玉器商人所不知的是,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下,沉寂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86年,这些器物才得以重见天日。
离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得名。
在两个神秘的器物坑里,发现了大量造型怪异、美妙绝伦的青铜人头像、面具、青铜礼器及玉石器,轰动了世界,成为上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三星堆文化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猜想与争议从此开始。
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三星堆,这个本身就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从此与一个神秘的王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般认为,中国文明是“上下五千年”,但真正的文明,都只追溯到夏朝,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颛顼,只是传说而已。
三星堆

青铜太阳轮形器恐怕是 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具 神秘性的器物,大多数 人们认为它是 "表现太 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 器物",也有人认为它 是与古骆越文化之花山 壁画中的太阳轮图形极 其相似。
青铜神树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三星堆的工匠们进行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复杂的项目中包 括制造许多颗青铜树,耗资之大足以伤及国力。三星堆的人们相信他们祭祀的 场所一定是世界的中心。神圣的树木耸立起来的时候,膜拜的人们实现了天与 地的沟通。
三星堆博物馆 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 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 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 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 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博物馆主要有两个展馆,综合馆和青铜馆。 综合馆:主要展出的有古蜀特色的高柄陶鸟、精致的海 贝、饰品,华美的牙璋、戈壁,耀眼的金虎、面罩,还有 威严的金手杖和铜神树。全面反映出古蜀都城高度的发达 的手工业、商业和精神信仰。 青铜馆:展示祭祀坑中出土的大量兽面、人像、铜鸟、 面具及光怪陆离的蛇形、龙形、虎型、轮形、羽行铜器。 夸张的造型、凌厉的线条,神秘的气质,领略沉睡千年, 一醒惊天下的古蜀王国。
时间飞逝,离我去三星堆又过了两周,但仍恋恋不忘里面的各 种物品,它们是如此的美却又耐人寻味。 比如三星堆铜树所蕴藏的社会内容主要为:蕴藏着浓郁的宗教 思想,这种宗教思想和早期巫术有关,其意义为通天达地之神树; 三星堆出土的具有这种特定意义的“树”,具有生命繁衍茂盛、万古 长青的生殖力的崇拜意义;树—神树—社树,自然又成为本土本族的 保护神、社稷神,这类具有特定的宗教思想和巫术色彩的“神树”被 赋予早期社会崇拜或图腾意义。 三星堆青铜造像群中那些头戴面具的造型,显然都带有巫的特点, 显示了它们作为祭祀者的象征。而这种象征,又远非那么简单,不是 单纯的面具,而是面具与人像或人头像的合铸,而且数量众多规模可 观,展现了复杂的多层次的丰富含义,等等。三星堆的文化还有很多 值得我们去慢慢欣赏。
三星堆主要文物资料

名称 :青铜立人像 编号 :K2②:149;150 概要 :出土于广汉三星堆二号祭 祀坑,连座通高2.62米。重180 公斤,铸造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 年,如此庞大的青铜巨人,迄今 为止,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 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 人”。
名称 :玉璋A 编号 :K2③:201-4 概要 :二号祭祀坑出土,通 长54.2厘米,器身呈黑色, 出土前经火烧后部分呈鸡骨 白。图案上下两幅对称,每 幅以云雷纹分割为上下两段, 每段人与山又以平行线分隔。 山上有云气纹和⊙形符号, 此玉璋图案展示了古蜀人用 璋的祭祀活动场景,具有丰 富的古蜀文化内涵。
名称 :青铜人身形牌饰 编号 :K2③:103-27 概要 :形状似人肩以下背部形状, 下端有两腿。背部为两幅倒置的 对称鸟纹,上部两鸟,下部三鸟。
名称 :青铜人头像 编号 :K1:2 概要 :该人像杏状立眼,蒜头鼻, 阔口,双唇紧闭,下颌宽圆。其造 型线条流畅,表情温和恬静,是三 星堆出土大铜头像中最具写实风格 的一件。有学者认为该头像很可能 是古蜀国女巫的形象。
名称 :青铜鸟头 编号 :K2②:141 概要 :器物横断面呈椭圆形。 矮冠末端上卷,大眼,钩喙, 如鹰头。钩喙口缝及眼珠周围 涂朱。器下端边沿处有三圆孔。
名称 :青铜兽首冠人像 编号 :K2③:264 概要 :人像下身残缺,面部、右 耳、下颌部有多处铸造孔。兽耳冠 右耳下部为补缺,左耳边缘上有三 处裂纹,兽首吻部上缘有一长约12 厘米的补铸形成的裂缝延伸至左耳 根部。兽颈部前面右侧有多处铸造 孔。人像左腋下有一道铸造形成的 缺口,人像脑后冠下部有一敲击形 成的凹洞。兽鼻顶端有一处铸造不 佳形成的孔洞。
名称 :玉管 编号 :K2②:88-009 概要 :出自铜罍内。碧 玉质。有绿、浅绿、黄 绿三种颜色。这种素雅 大方的珠玉制品无疑是 当时人们身上的装饰品。
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描写

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描写三星堆是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一处古代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学界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
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的历史文化,还让我们对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铜器。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器物、器皿、器具等。
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形态美观,完全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例如,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把铜制的方形鼎,鼎身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纹饰繁复而富有立体感,展现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除了青铜器,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玉器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神圣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形态各异,有玉璧、玉璋、玉钺等。
这些玉器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
除了青铜器和玉器,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
这些陶器形态各异,有鼓形石器、陶罐、陶壶等。
这些陶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现出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
例如,出土的陶器中有一组陶罐,罐身上绘有精美的纹饰,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除了青铜器、玉器和陶器,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等。
这些石器和骨器不仅展示了古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技术,还可以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出土的石器中有石斧、石锛等,这些石器的制作精细,使用寿命长久,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勤劳。
总的来说,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不仅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水平,还为我们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文物,加强对其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让它们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古蜀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中心, 而且还将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又一新的旅游胜地。
• 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 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 分布的三颗金星,故称三星堆。与三星堆隔河相望,为一 处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月亮湾,月亮湾曾有一 颗高大的马桑树,虬(qiu2)枝怒放, 玉树临风,被称之为婆罗树, 月夜此地别有一种清幽神秘, 形成闻名遐迩的汉州八景之一的 “三星伴月一婆罗”。现在考古发 掘确认:三堆土实际是这个千年 古都的南城墙,城墙上有两个缺口, 因年代久远,城墙坍塌剥蚀而成。 三星堆的实体已在7.80年代烧砖瓦 的热潮中夷为平地。而仅存的半 个堆也是在1986年砖厂取土中发 现两个祭祀后停止挖土才保存下来。
• 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 杖上;出土时尚见金皮内残留的炭化木渣。
金杖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 金杖上端有46 cm长的平雕纹饰图案,内容 为鱼、鸟、人物等。其内涵尚待深入探讨。
• 耳、眼采用嵌铸法铸造。方颐,倒八字形刀眉,眼球呈 圆筒状向前伸出约16厘米。鹰钩鼻,鼻翼呈旋涡状,阔 口,口缝深长,舌尖外露,下颌略向前伸。大兽耳向两
•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 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 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 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 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 如烟海 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
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 奇异诡谲 (jue2)的青铜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 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 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 的边璋(zhang1)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 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 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 陈列充分运用各种现代
表现手法,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力求在内容设计和艺术
形式有所突破和创新,旨在使三星堆这一大批精华荟萃的
文化瑰宝在博物馆这座神秘梦幻般的艺术殿堂得到充分的
展示,文物内涵得到更深的发掘,从而使更多的观众熟悉 中华历史,热爱中国文物。
•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 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古蜀国各种工具和器物,
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三星堆博物馆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 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11公里处的三星村鸭 子河畔。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
究和社会教育等多种职能为一体,采用现代化科
•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 角。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dian4)基,1997年10月落 成开放。主馆面积7000平方米,是我国一座大型的现代 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共分四个不同类别的展厅,馆 内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 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
• 古蜀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刻画眼睛?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为 什么要作圆柱状呢?原来,这与古蜀人崇拜祖先有关。前 面提到,《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从,其目纵,始称 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 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 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 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 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二号 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达2.62 米,重180多公斤,人像头戴兽面 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 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 两手呈持物献祭状。这样高大的 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 一无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兽面 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 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 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 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 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 铜艺术中的极品。青铜神树高384 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 枝下硕果勾垂,树杆旁有一龙援 树而下,十分生动、神秘,它把 有关古代扶桑神话形象具体地反 映出来了。
•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南兴镇,遗址分 布范围达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内目前 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 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 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 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经考 古发掘证实,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 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该 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 周初,曾为古蜀国都邑所在地,其影响 之大、价值之高,堪称世界文化遗产。三 星堆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揭开了川西 平原早期蜀国的面纱,将蜀国的历史推 前了两千多年,填补了中国考古学、青 铜文化、青铜艺术史上的诸多空白。被 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1988年1月被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 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 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 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 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 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 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 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 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 水牛头、鹿、鲶鱼等。
•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 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如一件 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突出,长 达16.5厘米。又如此件突目铜面具,双目突出的圆柱长9 厘米。此外,还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包括菱形、勾 云形、圆泡形等十多种形式,周边均有榫孔,可以组装或 单独悬挂、举奉,表现了对眼睛特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