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古诗词竞赛题

合集下载

五年级古诗竞赛试卷

五年级古诗竞赛试卷

五年级古诗竞赛试卷
一补充诗句(50分)
1 随风潜入夜,
2 死亦为鬼雄.
3 王师北定中原日
4 直把杭州作汴州
5 南朝四百八十寺
6 春风不度玉门关
7 黄河远上白云间
8 淡妆浓抹总相宜
9 牧童骑黄牛
10 万紫千红总是春
11 窗含西岭千秋雪
12 立根原在破岩中
13 如今直上银河去
14 月黑雁飞高
15 春江水暖鸭先知
16 遥知兄弟登高处
17 偷采白莲回
18 远上寒山石径斜
19 碧水东流至此回
20 千里黄云白日熏
21 古来征战几人回
22 返景入深林
23 复照青苔上
24 童孙未解供耕织
25 白雨跳珠乱入船
二连线(20分)
(1)我家洗砚池头树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驱车登古原
向晚意不适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个个花开淡黑痕
(2)不懈藏踪迹问言与谁餐
但使龙城飞将在春光懒困倚微风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诚
黄师塔前江水东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兔捣药成浮萍一道开
三默写古诗(30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房兵曹胡马
(宋)苏轼(唐)杜甫
浪淘沙
(唐)白居易。

部编版五年级古诗竞赛试题

部编版五年级古诗竞赛试题

部编版五年级古诗竞赛试题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下一句是“_________”。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下一句是“_________”。

3. 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下一句是“_________”。

4. 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下一句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不是杜甫的作品?A.《春望》B.《望岳》C.《江雪》D.《登高》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三、判断题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

()2.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清明》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景象的诗。

()4. 《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2. 请解释《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五、古诗鉴赏题阅读以下古诗,回答问题:《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2. 欲穷千里目3. 借问酒家何处有4. 夜来风雨声二、选择题1. C2. B三、判断题1. 错误(《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律诗)2. 正确3. 正确4. 正确四、简答题1. 《静夜思》通过描绘夜晚明亮的月光和地上的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味着要想看得更远,就需要站得更高,比喻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

五、古诗鉴赏题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江面上的雪景,四周没有鸟飞,没有人迹,只有一位渔翁在孤舟上独自垂钓。

2.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附答案

⼩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附答案⼩学五年级古诗词知识竞赛测试卷成绩教师寄语同学句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精深,这深厚⽽辉煌的民族⽂化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些优秀诗篇让⼤家学习,就是希望通过这“⼀枝枝红杏”让⼤家感受到古⽂化的“满园春⾊”。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序号)(9分)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

A.阴⼭ B.边关 C.燕⼭2、龚⾃珍《已亥杂诗》“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A、红⾊B、花C、树叶3、以下作者中字乐天,号“⾹⼭居⼠”的诗⼈是谁?()A.⽩居易 B.杜甫 C.李⽩4、下⾯中的哪位是“唐宋⼋⼤家”之⼀?()A.李贺 B.王安⽯ C.李商隐5、“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诗句的含义是()A.描绘了春天⽔上千帆竟发,林中万⽊争春的繁茂景象。

B.歌颂了⼤好春光,美好的景⾊。

C.抒发了诗⼈对幸福美好⽣活的赞美和向往。

D.表达了诗⼈对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坚定信念。

6、《城南旧事》中,德先叔是()。

A.国民党 B.贼 C.⼤学⽣7、《草房⼦》中桑桑是谁的⼉⼦?()A,桑乔 B.校长 C.细细马8、《草房⼦》中秃鹤成功演出的戏是()A.《屠桥》 B.《红菱船》 C.《⼿拿碟⼉敲起来》 D.《洪湖⾚卫队》9、《斑羚飞渡》中.那座美丽的桥指的是:()A.指那⼀道弯弯的彩虹。

B.象征镰⼑头⽺⾏为和精神的闪光。

C.⼈们建造的桥。

⼆、判断题。

(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X”。

)(7分)1、“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中的“乃翁”指的是北宋诗⼈陆游。

……………………………………………………………………………………()2、“春风⼜绿江南岸”中的“绿”是“绿⾊”的意思。

……………………………()3、《念奴娇·过洞庭》,其中念奴娇是词的题⽬。

…………………………()4、杜牧称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一、选择题(1 - 10题)1.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自()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的“九州”指()A. 中国B. 九个州C. 泛指很多州。

解析:在古代,“九州”是中国的代称。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所以这里的“九州”指中国,答案是A。

3. 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解析:A选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写的是春天柳树的姿态;C选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描绘了春天乡村的美景。

而B选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的是夏天西湖荷花盛开的景象。

所以答案是B。

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拟人C. 夸张。

解析:诗人在这里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地纯洁,光明磊落。

所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答案是A。

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A. 孤独B. 对友人的不舍C. 惆怅。

解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所以答案是B。

A. 归还B. 回家C. 还有。

解析:“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这里的“还”是回家的意思。

所以答案是B。

7.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A. 春B. 夏C. 秋。

解析:诗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都是夏季典型的景物特征。

所以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色,答案是B。

8.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两句诗中的“一叶舟”让人感受到()A. 渔民捕鱼的艰辛B. 小船的轻快C. 景色的优美。

五年级古诗词竞赛测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竞赛测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竞赛测试题五年级的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古代诗人的情怀,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下面是一些古诗词竞赛测试题,希望你们能够认真作答。

1. 填空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请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的后两句是什么?2. 选择题:-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望岳》B. 《春望》C. 《登鹳雀楼》D. 《江雪》-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哪首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浣溪沙》3. 判断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是《诗经》中的名句。

()4. 简答题:- 请简述《悯农》这首诗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 请谈谈你对《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理解。

5. 翻译题:- 请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成英文。

6. 创作题:- 以“春天”为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参考答案:1. 填空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选择题:- 正确答案:B. 《春望》- 正确答案:A. 《水调歌头》3. 判断题:- 正确- 错误(出自《诗经·郑风·子衿》)4. 简答题:- 《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诗中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尊重。

-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名作,通过对庐山瀑布壮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5. 翻译题:- Th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 To extend your view a thousand miles, climb one more floor.6. 创作题:-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鼓励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

五年级古诗词比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的“九州”指的是()A. 全国B. 九个州C. 地名。

解析:“九州”在古代是对中国的称呼,这里表示全国。

所以答案是A。

2.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中的“聒”的意思是()A. 声音吵闹B. 安静C. 优美。

解析:“聒碎乡心梦不成”意思是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心,使梦无法做成,“聒”表示声音吵闹,答案为A。

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析:A选项描写的是冬天雪景;B选项描写的是夏天荷花盛开的景象;C选项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姿态,答案是C。

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出自()5.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中的“王孙”指的是()A. 贵族子弟B. 诗人自己C. 王维的朋友。

解析:在这里“王孙”是诗人自比,表达自己的情怀,答案是B。

6.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描写的是()的生活场景。

A. 城市B. 乡村C. 宫廷。

解析:诗句中“童孙未解供耕织”“傍桑阴学种瓜”都体现了乡村田园生活的场景,答案是B。

7.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杨柳”指的是()8.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A. 王维B. 孟浩然C. 李白。

9.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夸张C. 拟人。

解析:“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行千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答案是B。

10.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句诗赞颂的是()的品质。

A. 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

B. 勇敢无畏、敢于战斗。

C.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解析:诗句以石灰自喻,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赞颂了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品质,答案是A。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试卷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词竞赛试卷

小学五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一、填空题:(26分)1、填上古诗中的人名:()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欲把西湖比(),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家。

2、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3、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让你感受深的诗句是:,。

4、赠别诗在我国古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的作品,如:李白的《》;王维的《》;杨万里的《》;王昌龄的《》5、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读了高鼎写的《村居》中的:“,。

”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春天的美好风光;到了夏天,我们联想到了描写杭州西湖夏日独特风光的诗句:,。

提及秋天,“可怜九月初三夜,。

”的美让人流连往返,“停车做爱枫林晚,。

”更点出了秋天的无限风光;在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你更会由衷地赞叹:“千山鸟飞绝,。

”6、时值清明,绵绵的春雨,勾起行人的无限愁绪,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代诗人的《》的诗句:,。

二、连线题:(10分)1、把同一首古诗中的句子连起来。

三万里河东入海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劝天公重抖擞春江水暖鸭先知童孙未解供织不拘一格降人才。

竹外桃花三两枝直把杭州当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五千仞岳上摩天2、把诗人与他们的称号连起来。

李白诗圣杜甫诗鬼王维诗仙李贺边塞诗人王昌龄山水诗人三、选择题(5分)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B、岑参C、王昌龄2、于谦是()诗人。

A、宋朝B、唐朝C、明代3、“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写的是()。

A、荷花B、梅花C、水仙花4、“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A、苏州B、杭州C、扬州5、“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带点的字读()。

A、xiéB、xiáC、jiá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1、“每逢佳节倍思亲”和“低头思故乡”都是写诗人思念故乡或思念亲人。

部编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部编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部编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解释词语。

若:______________ 何: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里的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一个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村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图。

右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我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_________。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B.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

C.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

D.两首诗都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古诗文知识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我会选。

(8分)
1、诗人李白人称()。

A、诗圣 B、诗仙 C、诗囚 D、诗鬼
2、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A、高适
B、岑参
C、王维
D、孟郊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4、“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诗。

A、风
B、雨
C、雪
D、竹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
6、“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指()。

A 、杭州
B 、苏州 C、徐州
7、以下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春潮带雨晚来急
E、春风又绿江南岸
F、春来江水绿如蓝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四、我会连(4分)
诗句诗题作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江畔独步寻花》刘禹锡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石灰吟》王安石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书湖阴先生壁》杜甫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望洞庭》于谦二、我会填。

(一)、按提示填。

(26分)
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桔()时。

2、()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道残阳铺水中,()江瑟瑟()江红。

4、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阴学种()。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7、泥融飞(),沙暖睡()。

8、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按诗意填。

(28)
1、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作者借对_________的吟咏,倾诉了自己忠诚清白、不怕牺牲的精神。

2、唐代诗人_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宋朝诗人杨万里的《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对西湖的美景进行了吟诵,其中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使人们现在还把西湖称作“西子湖”。

4、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______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的《__________》一诗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我会用。

(联系语境写上恰当的诗句)(22)
1、芳芳数学考了99分,有点得意,爸爸对她说:“取得好成绩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力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上加好。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4、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

5、老师,您那眼角的皱纹,您那头上的银发,一丝丝是为我而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
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串。

(写出含有下面字的诗句)(12分)
1、月:“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