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人教版《质量》ppt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34页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34页ppt)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已知铝棒的直径 d 为100mm,长 l 为2.5m,铝棒的质量是多少?
V
d
2
l
3.14
0.1m 2
2.5m
0.02m3
2
2
m铝 铝V 2.7 103 kg / m3 0.02m3 54kg
(1)在计算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不能只写计算过程;(2)如果物理量的 单位不一致,必须要统一,可以就密度单位来处理体积或质量的单位;(3)计算的结果必须 由数值和单位一起组成。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新知讲解
任务三、掌握密度公式的计算与运用

特别强调
① ρ、m、V关系的同一性; ② ρ的不变性: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的改变而改变。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思考:①实验中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 质量、体积。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刻度尺。 ③如何直观地验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是正比? 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新知讲解
任务一、知道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那么它的 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它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 kg。
新知讲解
任务二、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诚实守信课件(共28张PPT)PPT幻灯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诚实守信课件(共28张PPT)PPT幻灯片
求神似,以义取神。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运用排比手法,应注意: 作者联想丰富,把感受写于所见、所听、所记之中。写马“渐渐清晰的轮廓”会抖落“心酸”,“急旋的音符”里蕴藏着“哀怨”,“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誓言包含无尽的遗憾。这种表
人物:李博远、刘亚龙、李仙赐 达,意蕴丰富,文采斐然。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诚实守信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诚实守信
壹 点亮诚信之灯
集思广益
请列举有关诚信的名言、成语......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立木取信、驷马难追、言而 有信、童叟无欺、拾金不昧、一言为定......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墨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庄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对比感悟
中华老字号南京冠生园几年内连 续遭受两次重创。《新闻30分》节目 曝光:南京冠生园将卖不出去的月饼 拉回厂里,刮皮去馅、搅拌、入库冷 藏,来年重新搅拌,再送上月饼生产 线…… 一时间千夫所指。全面停产整 顿之后,心存疑虑的消费者仍然避之 惟恐不及,月饼再也无人问津了。第 二年,陷入经营困境的南京冠生园不 得不宣告破产。
3.小伟的表哥被通缉,小伟知道他的藏身之处。当公安机关调查时, 小伟该怎么办?
4.王娟的爸爸参加援鄂医疗队,妈妈生病了,爸爸发微信问到家里的 情况。王娟该怎么给爸爸说?
运用诚信智慧
认清危害
子女教育 贷款
参军
留学 交友
信誉
事业发展 交通出行
就业
升学 评优
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剧本:刘亚龙借了李博远一本书..... ,剥下了罩在他身上的华丽高贵的衮服。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辛辣的讽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课件(共27张幻灯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课件(共27张幻灯片)

课堂练习
1. 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产生变化的是( B )
A.由热变冷的铝锅
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铁球被压成铁饼
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课堂练习
2. 下面关于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C ) A.天乎放在水平台上,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在使用天平前,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左端“0”刻度线处,调 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C.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可调节平衡 螺母使横梁平衡 D.砝码要用镊子拿,不能用手拿
归纳
1. 测量前要先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2. 托盘天平的调节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用镊子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③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 托盘天平的使用(测量方法)
(1)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
(2)砝码放置顺序:先大后小,再移游码;
(3)天平平衡后读数: m物= m砝+ m游码示数。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 kg。 常用单位:克(g)、吨(t)、毫克(mg)。
新课学习
质量单位的换算
1g= 10-3 kg 1mg= 10-3 g= 10-6 kg 1t= 103 kg
新课学习
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50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 kg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50 g 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 2 t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0.25 kg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 mg
物质 组成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问题思考
知识点 1 质量
想一想,区分在哪里?
铁钉 自行车轮胎 椅子
铁锤 汽车轮胎 桌子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PPT课件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PPT课件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编辑版ppt
1
1. 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2. 分别解析八大原则 3. 案例分析
八大原则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1、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尤其是 ISO9000族标准实施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2、是企业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管理 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Leadership
原则三:全员参与
思考?
企业的“企”字有什么深意么?
如果没“人”
则“止”
全员参与
—实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前提条件之一
•各阶层员工是企业之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
他们的才干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以辅立业 以质取胜
7/21/2021
编辑版ppt
15
通用电力公司的全员参与
案例
员工扩大到了顾客、用户和供编应辑版商p。pt
16
全员参与 需关注个人成长、发展及满意度
组织越是 关注员工
员工越能积极参与
越能使员工满意
编辑版ppt
17
广东宏川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亲情 文化
协作 文化
满意
关注
文化
员工
领则四:过程方法
◊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编辑版ppt
没有调查就 没有发言权
固定和不固定, 正式与非正式 渠道 注意失真或神仙 数字
直方图、柏拉 图、鱼骨图等
决策树、剥洋 葱法
勇于自我纠错
32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供方产品组成组织产品的一部分; >把供方作为组织的资源; >辅导供方,建立同盟体系,营造三赢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质量与密度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质量与密度PPT优秀课件
(二)密度: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1.定义: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103kg/m3。
第十九页,共二十页。
谢谢观看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第三页,共二十页。
教学内容
点我喔
01 情 景 引 入 02 互 动 新 授
03 巩 固 扩 展 04 课 堂 小 结
第四页,共二十页。
情景引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现象来区分不同的 物质,同学们先想想,我们都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例如:用味道来区分
酱油和醋。
第五页,共二十页。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质单位 体积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
第十页,共二十页。
互动新授
密度的定义式:
密度= 质量 体积
ρ
=
m V
(1)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m-3 )。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cm-3 )。 (3)单位换算: 1 g/cm 3 =103 kg/m3 。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互动新授 3.一些气体的密度(0℃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
密度
/(kg m3 )
1.98
物质名称 一氧化碳
密度 /(kg m3 )
1.25

1.43

0.18
空气
1.29

0.09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互动新授 通过观察三个表中的数据,能发现什么规律?
(1)一般:ρ固>ρ液>ρ气 。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都表示为“×103 ”的形 式,如ρ水=1.0×103 kg/m3 ;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 “×103”,如ρ空气=1.29 kg/m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质量、密度、以及它们与物体体积、形状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掌握计算质量与密度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对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等有一定的理解。

但质量与密度作为两个新的物理量,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去感受、理解它们的含义。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密度,以及如何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学会用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与密度;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探究质量与密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质量与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质量与密度公式的推导;质量与密度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质量与密度的本质。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质量与密度的变化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天平、砝码、体积测量工具等)、PPT、教学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为什么冰块漂浮在水面?”引发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质量与密度的概念,通过PPT展示质量与密度的定义、特性。

同时,讲解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公开课(课件)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公开课(课件)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物态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 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简称“四不变”。
二、质量的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的测量工具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试一试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把实验 桌上的橡皮筋、火柴 棒、一截车胎、大头 针、大螺栓、木块等 进行分类。说出根据 什么理由来分类,分 为哪几类?
火柴棒 木块
大头针 大螺栓
橡皮筋 车胎
物体
组成 组成 组成

木材 铁 橡胶
物质 组成的
思考 下列问题。 1.一根铁钉与一枚大头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 不同之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质量”来表示工作 的好坏、产品的优劣。
物理中物体的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单位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符号是 kg
质量的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 1 t = 1 000 kg
1 kg = 1 000 g
千 克
1 g = 1 000 mg
2.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哪个用的橡胶多? 3.盛满水的木桶和杯子,哪个装水多? 4.充足气的篮球和乒乓球,哪个里面充的空气多?
新课探究 一、物体的质量 1.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为 m。
一根大头针含有的物质少 一个大螺栓含有的物质多
思考 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说的“质量” 的意义是否相同?
调节游码的位置,
4.天平平衡后读数:m物= m砝+ m游码示数。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实验思路:
自变量:铝块的体积
因变量:铝块的质量
选取 6 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用 刻度尺测量出每个铝块三条边 的长度,利用公式计算出体积。
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被测物体
m/g
铝块 1
铝块 2
铝块 3
铝块 4 铝块 5
铝块 6
V/cm3
实验图像:
m/g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0
100
40
80
30
60
20
40
10
20
0
0
5
10
15
20 V/cm3
5
10
15
20 V/cm3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m/g
160
铁块
140
120
100
80
60
铝块
40
20
0
5
10
15
20 V/cm3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7.9×103

2.7×103
花岗岩 (2.6~2.8)×103
冰(0 °C)
0.9×103

0.9×103
干松木
0.5×103
一些液体的密度 (常温常压)
物质 密度 ρ/(kg·m-3)
水银
13.6×103
硫酸
1.8×103
海水
1.03×103
纯水
1.0×103
酒精
0.8×1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
当两盘中放置的物体的质量相等 时,横梁就处于水平位置 当横梁处于水平位置时,就表 示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
四、天平的பைடு நூலகம்用
铭 牌
g
该游码指示的质量为
2.6
克。
2、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指针左偏,螺母右移。
指针右偏,螺母左移。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位于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图7-1 冰块融化成水
问题2: 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
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有变吗?
结论:泥团被捏成小 动物,物体的形状发 生了变化,但其质量 没有变化。
图7-2 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问题3: 将质量为200g的苹果从地球
拿到月球上去,苹果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苹果200g
苹果200g
由此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 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变化无关。
补充:生活中的质量单位
单位:斤、两 换算:1千克= 1公斤= 2斤
1斤 = 0.5千克= 500克 1斤 =10两 = 500克 1两= 50克
讨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状态、
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1: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其质量有变化吗?
结论:冰块融化成水, 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 化,但其质量没有变 化。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12、小芸想测出杯子中水的质量, 她先测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m,然 后把水倒出,又称量此时杯子的质 量为m ,得出杯中水的质量为m-m , 此结果与原来杯中水的实际质量相 比,则( A ) A、偏小 B、偏大 C、一样 D、无法确定
13、若游码未放在标尺左端零刻 度线处就将横梁调节平衡,用 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则 测量值比真实值( B ) A、偏小 B、偏大 C、一样 D、无法确定
工具:砝码,天平
一、质量
问题:什么叫质量?
一颗铁钉、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张讲台。 物体 。能否将这些 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 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铁 制成, 铁钉、铁锤都是由 ———— 玻璃 制成,桌子、椅子由 ———— 木材 制成。 玻璃杯由 ————
<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 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 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 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 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 一张课桌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 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叫做质 量。 质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
(2)第二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 m物=20g+10g+5 g+1.8 g-0.2 g =36.6 g, 结果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同. (3)第三次测量的物体的质量为 m物=(20 g+10 g+10 g)-3.4 g =36.6 g, 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同.
17、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
用了如下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把游码放在标尺 左端零点上; (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 (3)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 (4)根据估计,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 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计算砝码的总质是,并观察游码所对应 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
图10-5
(2)故意将游码放在0.2 g的位置, 再调节平衡后,继续对此物体 进行称量.天平平衡后,砝码 个数与游码的位置如图10-6所 示.
图10-6
(3)天平调节平衡后,故意将此物 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内.天平平衡后,砝码个数与游 码位置如图10-7所示.
图10-7
请你帮小明分析— 下,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 次测量时砝码总质量与游 码所指示的质量值与第一 次不同?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答 案
3.读出图中天平所示物体的质量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答 案
4.读出图中天平所示物体的质量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答 案
课堂小结: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
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
1 t = 1000 kg = 103 kg 1 kg = 1000 g = 103 g 1 g = 1000 mg = 103 mg
5、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 另一张桌子上。用这个天平测量质 量,应该 ( D) A、不必调节就可以测量 B、只需调节水平底座 C、只需要调节横梁 D、需先调节底座水平,再调节横梁 6、一个铁锅,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它的 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 C) A、给铁锅补上一片铁 B、把铁锅砸碎 C、把铁锅带到月球使用 D、把铁锅用旧
质量
构造
两放
放在水平台上 游码放“零”
测量工具:
使用方法
一调:调平衡 左物右码 读数:
m物体=m砝码+m游码
1、50千克最接近下面哪一种物体的质量 A、新生儿 B、中学生 ( B ) C、大象 D、老虎 2、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 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了。利用它测量 的物体质量比使用维护良好的天平测 量的结果 (B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通过正确的读数,结果会相同
15、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 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 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 图1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2所 示的方法来称物体的质量,小华立 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 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 是: ① 用手拿砝码 。 ② 物体和砝码放 反了托盘 。
14、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 其质量会变化的 是( D ) A.把铜棒扎成一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15、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 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A )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 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 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 量,再求平均值
估计被测物体质量,将其放在左盘。
g
该物体质量为 154.7 克。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称量.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每台天平能够称 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称量).用镊子 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 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 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 脏,以免锈蚀.
图2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 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 出现了如图3所示的情况,他: 应向右盘内增加砝 __________________ 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__________ ;
图3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 和游码位如图4所示,那么小 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47.4 g _________ .
(2)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0 g
三、质量的测量
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里 常用天平称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 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秤:
杆 秤 案秤
台 秤
电 子 秤
三、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
托盘
分度盘 指针
横梁标尺
平衡螺母
游码 底座
砝码 镊子
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称量原理
二、质量的单位
同学们在小学数学中学到的吨、千克、克等都
是质量的单位,除了上述质量单位外,常用的质量单位 还有毫克,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主单位是千克(Kg) 。
学生阅读课本 P12,了解国际千 克原器及千克单位是怎样规的的。
图7-4
国际千克原器
(1)质量单位符号:
吨(t)
103
千克(Kg)
103
克(g)
103
毫克(mg)。
(2)质量单位换算: 1 t = 1000 kg = 103 kg 1 kg = 1000 g = 103 g
1 g = 1000 mg = 103 mg 请你换算:
5×103 kg 5 t =______
5×104 g 50 kg =______
104 mg 10 g =_____ 0.05 g 50 mg =______
(6)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有三个步骤中各有遗漏,请在下列横线 前的括号内写出这些遗漏和错误步骤的序 号,并在横梁上加以补充或纠正 ( 2 ) 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的红线处, , 这时横梁平衡; 。 ( 3 )___________________ 将“右”改为“左”。 将“手拿”改为“镊子夹”,将“左”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右” 。 __________
A:把天平放在一平稳的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
C:把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D: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E;向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然后移动游
码,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下图是某物体质量的测量 结果,请读数:78.2g
1.读出图中天平所示物体的质量
返回
下一题
答 案
2.读出图中天平所示物体的质量
16、小明在练习使用天平称物体质 量时,怎么也想不通老师为什么反 复强调: (1)调节横梁平衡时,要把游码放在 横梁左端的零刻度线; (2)物体与砝码的放置遵循“左物右 码”的原则.他想了许久,针对老 师强调的两点,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