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兴县苏家吉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
兴县高家峁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兴县高家峁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摘要本文通过对兴县高家峁矿区矿床矿层厚度、矿石品位、矿体规模、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研究本区内铝土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意义。
关键词兴县高家峁;铝土矿特征;找矿兴县是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资源大县,高家峁矿区位于兴县县城15°方向直距18km处的高家峁村一带。
区内发育煤层,铝土矿埋藏较深,以往地质工作甚少,仅在地表做过少量取样工作、深部稀疏钻探控制,为本区找矿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1 矿区地层和构造1.1 地层矿区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仅在沟谷中有少量基岩出露。
区内赋存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含煤岩系;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含煤岩系、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第三系上新统(N2);第四系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
1.2 构造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兴县~石楼南北向褶带的北段东侧,受区域构造影响,总体为一走向南北,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5°~15°,一般小于10°。
区内未见断层,总体构造较为简单。
2 矿体地质特征2.1 铝土矿赋存层位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本溪组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之上,自下而上可分两段:一段:俗称含矿段。
底部由铁质粘土岩开始,向上依次为山西式铁矿、铁质粘土岩到中部的铝土矿,上部为硬质耐火粘土矿或粘土岩。
铝土矿为灰、灰白色,碎屑状、半粗糙状和致密状结构,块状构造,矿层下界距奥陶系灰岩侵蚀面0.00~3.69m,平均0.78m。
各类岩(矿)石之间呈渐变关系,界线不大明显,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本段厚度平均6.89m。
二段:以底部细砂岩、砂质粘土岩与一段分界,向上依次为杂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石灰岩、薄层细砂岩,黑色页岩。
本段厚度平均9.75m。
2.2 矿体规模矿区含矿面积3.32km2,面含矿系数为0.99。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

铝土矿的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的水溶液都是大气 降水(所谓的海相沉积矿床也不例外)。
所谓的沉积型与风化壳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铝土 结构。
h
3
分类:
风化壳铝土矿床 古风化壳铝土矿床(被沉积岩覆盖,经历
h
9
h
10
刘长龄(1985 1988, 1989 )提出了碎屑胶 体混合沉积多因型学说
这种岩溶铝土矿或沉积铝土矿的成矿模式 可以概括为:“各阶段、多因素,不同程度地 连续成矿”。从其搬运方式来说,属于碎屑 与胶体不同程度地兼有或称混合沉积。
此和布申斯基的碎屑沉积,.阿尔汉格尔斯基 的化学沉积而不相同。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
h
1
以往对于风化壳中产出的红土型铝土矿,都 认为是风化成因的,都分布于赤道两侧低纬 度带(25°~23°)。
对于在我国占主要地位的层状铝土矿,我国 的教科书都把它列为沉积矿床(胶体沉积矿 床)。
h
2
近些年廖士范等认为, 全球铝土矿全部是风化作 用形成的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碎屑、 红土砾块,统称为风化壳(红土)铝土物质构成, 无一例外。
h
13
按照矿床成因分类,表生作用做题分为风 化作用化沉积作用,与这里的“风化壳铝土 矿床”是一致的。
h
7
本人认为:
①全部的铝土矿床从成因上分还是应该分为风化 型(红土型)和沉积型两大基本成因类型。
②过去认为Al是难容物质,在搬运过程中以胶体 形式为主。现在看来,在有机质保护下的铝质胶 体仍然是一种搬运方式,特别是远距离搬运后, 风化成因的铝土矿团块逐渐磨细到交替的粒度是 合情合理的。
山西铝土矿的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山西铝土矿的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柴峰;王丽芳;赵运发;李宏建;罗声奇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2003(17)2
【摘要】沉积铝土富矿资源形成于酸度较强而沉积物又不被介质溶解的平静稳定的沉积环境.成矿盆地斜坡下部的铝土矿带与硫铁矿相邻地段、成矿洼地、凹地及漏斗是铝土矿富矿赋存部位及找矿有利地段.
【总页数】4页(P150-153)
【作者】柴峰;王丽芳;赵运发;李宏建;罗声奇
【作者单位】山西铝厂,山西,河津,043300;山西第三地质勘察院,山西,榆次,030620;山西铝厂,山西,河津,043300;山西铝厂,山西,河津,043300;山西第三地质勘察院,山西,榆次,030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5
【相关文献】
1.山西宽草坪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王志华;陈天红;侯旭勤
2.铝土矿的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分析 [J], 赵超
3.浅析铝土矿的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J], 石再平
4.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规律研究 [J], 鲍淼; 韩家家; 朱斗圣; 谢方旭; 林权富; 刘刚
5.铝土矿成矿理论研究进展及三水型铝土矿找矿方向 [J], 李启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铝土矿分布规律及找矿前景预测

山西省铝土矿分布规律及找矿前景预测――勘查方法概论二○○六年二月目录一、铝土矿分布、环境及古地理 (1)1.概况、铝土矿的勘查研究程度 (1)2.石炭系、本溪组铁铝岩段沉积的构造古地理及环境 (2)3.含矿岩系的典型剖面序列、类型 (3)1) A序列 (4)2) B序列 (4)3) C序列 (4)二、铝土矿的成矿及富集规律 (5)1.成矿于古陆、古岛边缘的成矿盆地 (5)2.盆地的封闭性越好越有利于铝土矿成矿 (5)3.成矿盆地的斜坡越开缓越有利于铝土矿的形成 (6)4.成矿盆地旁侧的古陆规模越大越有利成矿 (7)5.铝土矿的富集规律 (7)三、铝土矿分布区划及远景 (8)1.河东成矿盆地 (8)1)保德—兴县铝土矿集中区(Ⅰ区) (9)2) 临县—中阳铝土矿集中区(Ⅱ区) (9)2.霍西成矿盆地 (10)1) 孝义—交口铝土矿集中区(Ⅲ区) (11)2) 灵石—霍州铝土矿集中区(Ⅳ区) (12)3.阳泉成矿盆地 (12)阳泉铝土矿集中区(Ⅴ区) (13)4.宁武—静乐成矿盆地 (13)1) 朔州铝土矿集中区(Ⅵ区) (14)2) 宁武—原平铝土矿集中区(Ⅶ区) (14)3) 娄烦铝土矿集中区(Ⅷ区) (14)5.五台天和成矿盆地 (15)五台铝土矿集中区(Ⅸ区) (15)6.晋城成矿盆地 (15)晋城铝土矿集中区(Ⅹ区) (15)7.豫西成矿盆地 (16)平陆铝土矿集中区(Ⅺ区) (16)8.沁源成矿盆地 (17)沁源铝土矿集中区(Ⅻ区) (17)四、山西铝土矿床的勘查方法探讨 (17)1.铝土矿的产出特征 (17)1)矿体平面分布的连片性 (17)2)矿体厚度变化的双重性 (18)3)矿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双重性 (18)4)矿体隐伏剥蚀边界的难预测性 (19)5)矿石自然类型平面分布的杂乱性 (19)2.铝土矿体产出的形态分类 (22)1)依据矿体埋藏情况可分为3种 (22)2)依据矿体剖面形态和平面分布可分为5种 (22)3)依据故体剥蚀程度可分为2种 (23)4)依据矿体构造特征可分为3种 (23)3.铝土矿床的勘查方法 (24)1)勘查手段选择 (24)2)勘查方法组合 (24)3)勘查工作程序 (27)4)矿床的合理控制 (28)4.无效工程及其产因 (34)1)无效工程种类 (34)2)无效工程增高的原因 (35)五、结论 (37)1.关于铝土矿形成的构造古地理环境 (38)2.关于沉积基底及不同铝土矿石矿床的时空分布 (39)3.关于铝土矿沉积的地质时代及成因 (40)4.关于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 (40)5.关于古风化壳型稀有稀土矿 (41)6.关于山西铝土矿勘查研究的经验教训 (42)7.铝土矿资源破坏严重,采富弃贫危急矿 (44)8.高铝矾土行业发展对铝工业的危害 (44)9.勘查程度偏低要加大勘查力度 (45)10.加强资源保护政策的落实 (45)一、铝土矿分布、环境及古地理1.概况、铝土矿的勘查研究程度工作区从北部的大同到南部的平陆,从西部的离石至东部的阳泉。
苏家吉铝土矿综合开采初探

子组 , 上第三 系上 新统 , 第 四系 上更新 统及 全新 统地 层 。矿 区构 造线方 向与 区域 基 本一 致 , 总体 为一 走 向南北 、 向西 倾 斜 的单 斜 构 造 , 倾 角为 5 。一1 2 。 , 一 般为 8 。 左右 , 矿体 厚 0 . 8—7 . 1 5 n 3 , 平均为 2 . 6 3 m, 变化系数为 3 8 . 7 5 % 。 区 内未 见 断 层 , 总体 构 造 简 单 。矿 区铝 土 矿 与煤 共 生 , 共含 煤 1 2层 , 煤 层 累 积
l 3 . 6 7 %; S i O 为0 . 4 6 %~ 2 1 . 9 8 %, 平均为 6 . 5 0 %,
万t / a , 满足不 了 1 0 0万 t e a氧化铝 的供矿需要 ( 约 需2 0 0万 t / a铝 土矿 石 ) , 苏 家吉 矿 区的开 采可 提 高
氧化 铝厂矿 石 的 自给率 ¨ 。
计算重叠区域铝土矿资源量为 9 4 3 . 7 6万 t , 重叠 区 域标高为 7 9 0~ 9 5 0 m, 煤层赋存 在铝土矿层之上 , 最近的 1 3 煤 层 与铝土 矿层距 离 约为 4 4 m。煤层 和
铝 土矿 层 的相对关 系 见 图 1 。
图 1 铝 土 矿 层 与煤 矿 层 相对 关 系
高福 龙 : 苏 家吉铝土 矿综 合 开采初探
2 0 1 5年 2月第 2期
矿采 取地 下 空场 法开采 , 给 出了首采 区段 的确 定方案 , 同时指 出应根 据矿 体赋存 特 点和矿 体 厚度 变
化 对不 同区域 铝 土矿采 取 不 同的回采 工 艺。
关 键词 铝 土矿 开 采顺序 空场 法
兴 县氧 化铝 项 目建设规 模 为 1 0 0万 t , 目前 氧 化 铝 厂基 本建 成 , 与之 配套 的矿 山黄辉 头矿 区 , 奥 家 湾 Ⅱ 、I 矿 体 正 在 建 设 , 矿 山总建设规模 为 1 3 2
兴县黄辉头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作者简介 : 赵
军( 9 9 , 河南信 阳人 , 17 -) 男, 助理 工程 师, 主要从事地质勘察研究。
第 四系上 更 新统 :浅 黄 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砂 土 ,平均 厚 度 为
35 1 。 .5m
明显 ,呈层 状 、似层 状产 出 ,与上 部硬 质 耐火 黏土
矿 、黏土岩 和下 部铁质 黏 土岩 一般 界线 清楚 。平均 厚 度 为 74 . m。二段 底 部 为 细砂 岩 或 砂 质 黏 土岩 , 6
研究与探 一
太 原 科技
文章 编 号 :0 6 4 7 (0 0 0 — 0 7 0 10 — 8 7 2 1 ) 106 — 2
2 1 第 1期 0 0年
J I I 薅基 土 矿矿床 l j l 扭& 掼矽{义 皇 }
赵 军
晋 中 002 36 0) (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西 摘 要: 从矿层厚度、矿石品位、矿体规模 、开采技术条件等方 面,叙述 了黄辉 头矿 区铝 土矿 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找
成 ,致密状 结构 ,块 状及 蜂 窝状 构造 ;铁 质 黏土岩
呈褐 黄色 ,致 密状结 构 :铝 土矿 为灰 、灰 白 、褐红 色 ,致密状 、半 粗糙 状 、碎 屑状 和粗糙 状 结构 ,块 状构造 。各 种矿 石类 型之 间呈 渐变 关 系 ,界线 不太
上 第 三 系 上 新 统 :角 度 不 整 合 于 下 伏 地 层 之 上 ,主 要为 棕 红 色黏 土 ,夹 多层 砾 岩层 和含 多 层 钙 质结 核 。本 统平 均厚 度 为 5.5I。 2 7 n
处的程 家焉一 张 家楼焉 一带 ,其 地 理坐 标为 ,东 经
1 0 4~ l。93 ” o6 1” l 1O 0 ,北 纬 3 。 1” 3 。4 1 ” 1 83 5- 83 5 , 1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刘 华摘要:铝土矿是铝工业的基石,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铝土矿的供应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尽管铝土矿资源丰富,但随着多年的开采,浅层资源日益减少,找矿难度逐步加大。
因此,了解铝土矿的成因以及如何识别找矿标志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铝土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铝土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涉及多种地质作用。
岩浆活动作为最初始的成因,当富含铝硅酸盐的岩浆从地球深处上升至地表时,经过冷却和凝固,形成了原始的铝土岩。
然而,这些岩石要经过无数年的风化、侵蚀和搬运,才能在特定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下富集成形。
在这个过程中,沉积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使分散的铝土物质逐渐聚集,最终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
另外,一些早期的沉积型铝土矿,在后来的地质变动中,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会发生变质,形成更加致密的铝土矿床。
1 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是极为复杂且精细的。
其成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和堆积型铝土矿矿床。
这两种类型的形成过程各有特点,但都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年代。
1.1 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有序的过程。
在陆生阶段,风化作用将母岩逐渐分解,形成了富含铝的物质,这些物质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逐渐形成了富铝的风化壳物质,如钙红土层、红土层或红土铝土矿。
富铝风化壳物质经过海水的淹没和成岩后生作用,逐渐演变改造,最终形成了原始的铝土矿层,这个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是地质年代中的一瞬间。
在表生富集阶段,随着地壳的抬升,原始铝土矿层逐渐被带到地表浅部。
此时,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改造能力开始发挥作用,它们不断地冲刷和淋滤,使得硅质被淋失、铝质得以富集,这个过程进一步加速了铝土矿的形成,并使其品位变得更加富集。
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最终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矿床。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析

2019(3):75-76. [5] 周晓颖. 山西交口韩家沟一带铝土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
因探讨[J]. 华北自然资源, 2020, 96(3):36-38. [6] 覃清. 铝土矿地质与成因分析[J]. 有色金属文摘, 2018, 33202Biblioteka 年第 7 期西部探矿工程
175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析
李月雷*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 晋中 030602)
摘 要:铝土矿指的是可以在工业中进行使用,将一水铝石以及三水铝石等作为基本成分矿物的矿 石统称。对金属铝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铝土矿属于主要原料,同时这也属于其在应用方面的最佳领 域。就金属铝的生产而言,对铝土矿的使用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90%。尽管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 使用量较小,但其用途极其的宽泛。基于此,主要分析了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析,以供参 考。 关键词:铝土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1)07-0175-03
若是铝土岩所埋藏的深度不够深的时候,或直接 裸露在地表,因为长时间受到风化侵蚀,受地表水和雨 水的影响,进而导致酸性容易极易形成,在酸性溶液的
影响下,会导致粘土矿物产生脱硅的情况,雨水会冲走 经过溶解得到的 Fe(OH)3、Si02,由于化学性质较为稳 定,进而使得 Al2O3 被留在原来的地方,这便会提高矿 石质量,矿石结构也会更松,颜色也会变得更浅。
总而言之,在工业中铝土矿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 置,对此需要促进铝土矿勘察工作质量的提高,尽快开 发利用铝土矿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不破坏环 境,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开发的合理性和 科学性,有效借助矿产资源,促进资源利用率提升,为 地区经济良好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以 及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经济良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兴县苏家吉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中对苏家吉铝土矿地质情况、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地层、矿石、岩石共生组合类型等方面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苏家吉铝土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概述
矿区位于兴县县城15°方向直距18km处的高家峁~苏家吉村一带,行政隶属于兴县魏家滩镇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1°08′00″~111°09′15″,纬度38°37′00″~38°38′00″。
2、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仅在沟谷中有少量基岩出露,赋存地层有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上、下统和上第三、第四系地层。
矿区位于兴县~石楼南北向褶带的北段西侧,构造线方向与区域基本一致,总体为南北走向,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5~12°,区内未见断层,总体构造简单。
3、矿床产出特征
3.1矿体赋存层位
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中下部,奥陶系中统峰峰组顶部侵蚀面之上,赋存标高为802~1076m。
3.2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和变化规律
矿区面积3.26km2,矿体规模为大型。
矿体形态受基底灰岩侵蚀面控制,奥陶系侵蚀面凹地的发育程度决定了矿体的形态和规模,矿体空间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一般为一层,局部有夹层。
矿体为长方形状,南北长约1840m,东西宽约1814m,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分布连续。
矿体厚度0.80~7.15m,平均3.22m。
3.3矿石质量
3.3.1矿石矿物成分
本区铝土矿矿石由20余种矿物组成,主要有铝矿物、硅矿物,其次为铁矿物和少量其他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次要矿物有褐铁矿、
赤铁矿、针铁矿,微量矿物有电气石、伊利石、绿泥石、方解石,重矿物有锐钛矿、金红石、锆石等。
3.3.2矿石结构构造
本区矿石的结构可分为致密状、碎屑状、半粗糙状、粗糙状。
矿石的构造可分为块状和薄层状,块状的矿石质量相对较好。
3.3.3矿石化学成分
铝土矿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SiO2、Fe2O3、TiO2,平均含量:Al2O3:59.88%;SiO2:7.27%;Fe2O3:12.27%;TiO2:2.56%。
约占矿石化学成分总量的84%。
A/S值8.24。
含矿岩系主要成分在含矿层底部含量较低,向上逐渐增高,铝土矿层为最高值,再向上又逐渐降低;SiO2含量的变化一般随Al2O3的变化呈反向变化规律,Fe2O3在含矿岩系下部含量较高,多形成山西式铁矿、铁质粘土岩或局部形成高铁铝土矿。
矿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石,极少数工程见夹石,且主要为硬质粘土层,并可以综合利用。
一般矿层中部一水硬铝石含量高,多形成粗糙状铝土矿、半粗糙状铝土矿,其上、下常为致密状铝土矿或碎屑状铝土矿。
受古地理环境影响,在古风化壳低凹地带,多形成厚度较大的半粗糙状铝土矿。
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地段,常见碎屑状铝土矿沉积。
当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时,多形成致密状铝土矿。
矿层底部可见高铁型铝土矿,向上渐变为中铁型或低铁型铝土矿。
3.3.4矿石自然类型
本矿区矿石自然类型根据结构可分为致密状、碎屑状、半粗糙状、粗糙状四种类型,其中以致密状和碎屑状为主。
致密状铝土矿为区内主要矿石类型之一,呈褐红、灰、灰白色,致密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Al2O3:40.88~77.67%;SiO2:0.96~19.98%;Fe2O3:1.26~31.74%;A/S值2.68~55.02,占全区的40.65%。
碎屑状铝土矿为区内主要矿石类型之一,呈灰、灰白色,碎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Al2O3:42.63~77.71%;SiO2:0.74~21.98%;Fe2O3:1.10~37.59%;A/S值2.61~100.07。
约占全区的35.66%。
半粗糙状铝土矿为区内次要矿石类型,呈灰白、灰、浅灰色,半粗糙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Al2O3:41.87~75.77%;SiO2:1.73~18.07%;Fe2O3:1.45~24.39%;A/S值2.92~38.04。
约占全区的19.95%。
粗糙状铝土矿为区内较少矿石类型,呈灰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块状构造。
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Al2O3:40.77~74.32%;SiO2:2.38~14.98%;Fe2O3:2.42~25.19%;A/S值2.72~29.99,约占全区的3.74%。
总之,整个矿床矿石工业类型属低硫中铁型铝土矿。
矿石工业品级主要属于Ⅰ~Ⅱ级品。
3.3.5矿体围岩及夹石
本区矿体及其顶底板为同一沉积建造的连续沉积物,自下而上具有铁铝硅分异富集的特点。
矿体直接顶板主要为粘土岩,平均化学成分:Al2O3:38.94%;SiO2:34.81%;Fe2O3:6.74%。
直接底板主要为含铁质粘土岩,平均化学成分:Al2O3:36.1%;SiO2:23.73%;Fe2O3:17.65%%。
极少数工程见夹石,夹石主要为粘土岩,平均化学成分:Al2O3:42.52%;SiO2:28.37%;Fe2O3:10.73%。
4、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
属华北中石炭统底部的“G”层铝土矿,覆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的灰岩侵蚀基准面上,其含矿岩系为一套由山西式铁矿、铁质粘土岩、铝土矿、硬质耐火粘土矿及粘土岩等组成的铁铝质建造。
本区域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到晚石炭世早期逐渐下降,海水入侵形成奥陶系为基底的浅海水域,当时吕梁山以古岛存在,五台古陆和中条古陆相对隆起,为铝土矿的形成产生物质来源,矿物质主要来源铝硅酸盐岩类岩石。
晚石炭世海侵之前,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广泛分布着风化壳及没有受到充分分解的残余物,晚石炭世海水侵入,发生水解作用,溶解了风分壳及残余堆积物中的各种元素及化合物,从而使海水富含铝质,这些富含铝质的海水在滨海、泻湖等局限性盆地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沉淀下来,形成了属于滨海~泻湖相沉积型铝土矿矿床。
铝土矿形成以后,长期的地表风化,氧化作用及地表水的淋滤作用等次生改造作用,造成铝土矿富集。
另外,当时滨海地带海水不断动荡,胶体化学溶液对成矿起到一定作用。
5、找矿标志
5.1地层标志。
铝土矿产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下部,层位稳定。
含矿岩系底板为奥陶系灰岩。
5.2矿石标志。
铝土矿矿石不具明显的层理、页理,多呈灰、灰白、褐红色,块状,一般比上下围岩硬度大,矿体露头一般形成陡坎。
5.3岩石共生组合类型标志。
山西式铁矿、铁铝岩与铝土矿关系密切,可作为铝土矿找矿的间接标志。
5.4其他找矿标志。
从山西地质特征来看,大部分区域煤矿、铝土矿共生,
即多数煤层下面赋存着铝土矿,也可作为铝土矿找矿的间接标志。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兴县苏家吉矿区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
[2]《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国土资源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