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找矿标志
金矿成矿找矿标志

金矿成矿找矿标志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
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所以用我浅薄的知识及参考名人的资料浅谈一下寻找金矿的标志。
(一)地化标志:特定的元素组合Au—Ag—As—sb— Pb—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
(二)构造标志:①构造蚀变破碎带、韧性剪切带是本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点)均与断裂破碎带有关,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地表常表现为褐红色、褐黄色,破碎蚀变带标志较为明显.②规模较大的挤压片理岩化带中,应注意寻找石英脉型金矿。
③断裂构造和脉岩产状多变及复合部位,往往是形成金矿的有利地段。
(三)岩浆岩标志①碱性系列分异完全的中酸性岩体,其次是富含钠质的长英质侵入岩。
②金丰度较高,离散度大且有热液蚀变的后期岩脉是金矿化的标志之一。
③中基性一基性火山岩发育区,对寻找火山热液型金银矿亦有利。
④高磁性、高碱性指数的花岗岩是找金的标志。
(四)热液蚀变标志①碱质交代作用:即热液期的钠化和钾化,表现为钠长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
②硅化:由于金在活动溶解、迁移过程中析出大量的SiO。
并与SiOz沉淀条件相同,所以,金矿化与硅化、石英脉相伴出现,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③黄铁矿化:金的氧化络合物,可以被硫化物还原而发生沉淀。
所以,金往往与硫化物,特别是黄铁矿伴生。
黄铁矿化富集地段,也是金矿化或金矿典型存在地段。
④碳酸盐化、褐铁矿经,特别是“红化”也常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
(五)矿物标志①黄铁矿:物理特征:颜色暗淡、硬度小,它形微粒状及胶状黄铁矿与金矿关系密切,特别是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含金最高。
化学特征:黄铁矿中Cu、Pb、Zn含量与含金量呈正相关关系,Co、Ni与金为负相关;黄铁矿中As、Te含量较高时,表明可能含金,若Ag>15g /T、Cu>0.1时,可作为找金标志。
浅谈沃多克金矿找矿标志的认识

浅谈沃多克金矿找矿标志的认识摘要:通过对沃多克金矿的控矿地质背景及含矿地层分布的特征的认识,对矿区矿体特征的了解,大致确定了沃多克金矿的矿床成因类型。
得知金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第三岩性段的浅变质岩岩系中。
含矿构造带常具有明显的蚀变和矿化现象。
总结出沃多克金矿的找矿标志为:异常标志、地层标志、构造标志、蚀变矿化标志、岩浆岩标志及其它标志关键词:沃多克;金矿;找矿标志1、矿区地质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第三岩性段第二岩性层(D2t3b)和第三岩性段(D2t3c)。
(1)第二岩性层(D2t3b)岩石蚀变现象普遍,局部片理化强烈。
岩石劈理、片理发育,蚀变较强,并有大量石英闪长岩脉及层间石英细脉穿插。
岩石绿泥化、绢云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普遍,常形成规模较大的矿化蚀变带。
矿区内矿化蚀变带均产于该层位,为矿区主要的矿化层位。
(2)第三岩性段(D2t3c),主要岩性为变细砂岩及堇青石角岩,局部有少量细条带状或透镜状分布的变粉砂岩夹层。
堇青石角岩呈半环形分布于该层位下盘靠近东部黑云英闪岩一侧,形成黑云英闪岩岩体的外接触带。
受区域动力及热变质作用,岩石蚀变强烈,角岩化明显,岩性依次由变细砂岩→角岩化细砂岩→堇青石角岩。
1.2构造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发育普遍,矿区内见有数条断裂,主要断裂为南东东向至北西西向。
矿区受萨热乌增黑云英闪岩体挤压,构造蚀变带呈缓弧形长条状分布,基本呈单斜构造。
主要岩性为变中细砂岩、绿泥绢云千枚岩、黄铁矿化石英闪长岩脉。
金矿化带与之相吻合,是本区金矿矿体的主要导矿、储矿控矿构造,其中石英脉、石英闪长岩脉等中酸性岩脉密集分布。
容矿岩石主要为石英闪长岩。
1.3岩浆岩矿区内中酸性岩脉发育,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脉和石英脉,其次还有少量的细粒花岗岩脉,呈脉状体顺层产出,断续相连,具尖灭再现,雁形排列现象,其中石英闪长岩脉,石英脉局部密集分布呈脉带。
石英闪长岩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蚀变及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金矿化。
云南省富宁县者桑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云南省富宁县者桑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富宁县者桑金矿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越北古陆之间,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西缘,文山-富宁褶断束东部。
区内金矿床、矿点的分布明显受构造、地层及火成岩的控制。
从地球化学异常、矿点分布特征来看,受北东向构造断裂控制,沿断裂挤压破碎带分布。
标签:者桑金矿地质特征找矿类型1区域概况1.1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富宁县者桑金矿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越北古陆之间,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西缘,文山—富宁褶断束东部。
1.1.1地层区域上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中、上寒武统、下、中奥陶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区域上出露的其他地层有第三系等(图1)。
基本上属于稳定的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2w):硅质岩、泥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夹凝灰岩,局部夹泥质灰岩透镜体。
下三叠统罗楼组(T1l):岩性主要为灰绿色和灰黑色中—薄层状细砂岩,钙质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硅质岩和红色泥岩,局部夹少量塌积灰岩岩块,是本区的主要含矿地层。
中三叠统百逢组(T2b):主要岩性有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凝灰岩。
1.1.2岩浆岩区域上岩浆岩发育,分布面积广(约占25%),主要以基性及碱质基性侵入岩为主,根据前人资料可划分为辉绿岩和辉长辉绿岩两个岩相带。
岩浆岩表现为多旋回、多期次,产出状态从深成、浅成到喷发相均有。
侵入岩产出形式有岩床、岩墙、岩脉及岩盖等,形成的岩性复杂,即各类辉长岩、碱性辉长岩、辉长辉绿岩以及少量闪长岩、苏长岩、辉橄岩等,许多岩体具有一定岩浆分异现象,前人称为富宁岩群。
喷发岩类以安山玄武岩、凝灰岩等为主。
受北西向大断裂控制,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为本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条件。
1.1.3构造本区区域构造走向近东西,属向东倾状的短轴背斜—者桑背斜,矿区为者桑背斜之南翼部分,形成、派生一系列断裂,破碎,紧闭的复式背向斜,沿背斜轴向发育有近东西向的断裂及派生的北东向断裂及后期形成的北西向断裂,加之岩浆岩的侵入就位,区内的构造变形十分剧烈使之亦显得十分复杂,使一些地层缺失,使多数的地层呈断块形式产出,呈断裂接触(区域上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局部地层形成倒转、平卧、直立、尖棱褶皱的背向斜,从目前面貌、特征分析,北东向断裂与矿化关系较为密切,基性岩浆岩亦基本沿北东向断裂侵位。
浅谈新疆东天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

浅谈新疆东天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新疆东部成矿区带已经发现康古尔、金窝子、马庄山等大中型金矿床数座,金矿点百余处。
本文分析了新疆东天山地区区域地质特征,然后说明了新疆东天山地区各类金矿的成矿条件,最后详细阐述了新疆东天山地区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标志。
a标签:新疆东天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找矿标志1新疆东天山地区区域地质特征东天山区域地层以卡瓦布拉克深大断裂为界,北部属北疆-兴安地层区,南部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区,研究区属南部塔里木地层分区南天山一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组(Chxb),志留系乌勇布拉克群(Swn),泥盆系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Dla)和阿拉塔格组(D2a)。
区内金矿主要产于泥盆系阿拉塔格组。
区域大地构造划分上本区以卡瓦布拉克深大断裂为界,分别处于准噶尔与塔里木板块碰撞对接带之中天山结晶地块和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萨阿尔明一库米什古生代沟弧带(南天山地向斜)两个三级构造单元中。
北西-北西西向卡瓦布拉克深大断裂西起东经89°30’的孔雀沟附近,东到东经96°的北山一带,长达500km 以上,总体显向南突出的弧形,依规模和变形程度可分为三段,具规模大、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斜切本区部分地层和侵入体,并控制着本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和矿产的分布。
2新疆东天山地区各类金矿的成矿条件2.1韧性剪切带型金矿该类金矿主要沿秋格明塔什一黄山韧性剪切带及次一级韧性剪切带分布,该断裂是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带,其变形标志明显,由一组产状陡立的透人性片理组成。
韧变时代为300一250Ma,高峰期285~265Ma。
总体呈EW向延伸,长逾600km,宽5一20km,金矿体多赋存在蚀变糜棱岩及石英脉中。
代表性矿床有康古尔及马头滩金矿,矿体产于金背景较高的石炭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
区域韧性剪切带为成矿物质活化、成矿流体迁移提供了条件,而次级脆韧性剪切带为容矿构造,其有脆韧性缓冲转换作用、脆性破裂作用,前者有利于形成蚀变岩型金矿,后者有利于形成石英脉型金矿。
泰安市化马湾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成果与方法 !"#$%&%’%()* +(, -%)#.,
[!] 宽 ! "# 左右 。韧性剪切带西侧为细粒含黑云英 云闪长岩, 受韧性剪切影响形成条痕状糜棱构造; 东
)&&4 年 ) 月
侧为柳杭组黑云变粒岩、 绢云石英片岩, 由于矿物被 塑变拉长, 岩石外貌呈细纹状条纹状排列, 已成为变 余糜棱岩。金矿受韧性剪切带控制, 金矿化带所在 部位亦是韧性剪切带的中心带, 是塑性流变及剪切 应变最强烈地段。其主要表现是带内岩石矿物粒度 明显变细, 岩石片理极为发育, 小揉皱及显微揉皱普 遍, 拖拽揉皱及片理 “ $” 型弯曲明显, 含矿岩石中斜 长石常见晶体压碎、 双晶弯曲或错断, 中心带内的矿 化带及两侧常见碎裂岩, 并断续可见构造角砾岩。 !"#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 主要为新太古代蒙山岩套 白马庄片麻状细粒含角闪黑云石英闪长岩、 望府山 条带状细粒含黑云英云闪长岩和上港岩体。其中条 带状细粒含黑云英云闪长岩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 岩石风化呈土灰色, 粒状变晶结构, 条带状构造, 主 要矿物为斜长石 (%&’ ( ) 、 石英 ()&’ ( ) 、 普通角闪 石 ()%’ ( ) , 副矿物组合为磷灰石 磁铁矿型; 上港 片麻状中粒含黑云奥长花岗岩分布于矿区中部和南 部, 基本顺层侵入柳杭组地层中, 具明显的片麻状构 造, 岩石灰白色, 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 (%*’ ( ) 、 石英 (+&’ ( ) 及黑云母等, 副矿组合为锆石 磷灰石 型。
岩石种类 123* 423* % & #% % & #% % & )" % & )/ ! & *# 56* 3’ !" & 0+ !) & 0* !0 & ’) !# & ’) !0 & "*
三道沟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三道沟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卢玉浪,陈明阳(黑龙江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摘 要:三道沟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Pt3-Pz)龙江—塔溪岩浆弧(D-P3),中生代(T3-K)处于松嫩盆地边缘嫩江深断裂西侧的北东向龙江隆起带上。
岩浆活动强烈,构造—成矿环境与内蒙突泉—林西极其相似,是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银)矿、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的重要区域。
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的研究,认为该区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模式,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在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示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8-0071-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gold deposits in Sandaogou areaLU Yu-lang, CHEN Ming-yang(Heilongjiang Mining Group Co., Ltd., Harbin 150090,China)Abstract: The tectonic position of Sandaogou area is located in Longjiang tahi magmatic arc (D-P3) of Daxing'anling arc basin system (Pt3-Pz), and the Mesozoic (T3-K) is located in the ne Longjiang uplift belt to the west of Nenjiang deep fault on the edge of Songnen basin. It is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area of epithermal gold (silver) deposit and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the mining are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rea is a fracture zone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model with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which provides a demonstration for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in the area.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criteria1 区域地质特征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依次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上统林西组(P3ιn),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ι)、光华组(K1gn)、甘河组(K1g),第四系(Q4)。
广西昭平县隆盛金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

广西昭平县隆盛金矿成因分析及找矿标志蒋 勰1,杨 磊1,谢友良1,2,王倪山1(1.湖南省核地质调查所,湖南 长沙 410019;2.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摘 要:隆盛金矿位于昭平县南部,属于广西大瑶山金成矿带。
该矿带蕴藏着多处金矿床(点),关于该成矿带的成因类型及找矿标志,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笔者自2020年在隆盛金矿多次开展地质工作,通过总结控矿因素,探讨矿床成因,在矿体深部施工了多个钻孔,见矿效果良好。
认为隆盛金矿是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多次活动下形成的构造裂隙和层间裂隙间的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为后续大瑶山地区寻找类似条件下的金矿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瑶山成矿带;金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2-0096-4Genetic analysis and prospecting index of Longsheng gold deposit in Zhaoping County, GuangxiJIANG Xie 1, YANG Lei 1, XIE You-liang 1,2, WANG Ni-shan 1(1.Hunan Institute of Nuclear Geology Survey, Changsha 410019,China;2.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sha 410083,China)Abstract: Longsheng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Zhaoping County, belongs to Dayaoshan gold metallogenic belt of Guangxi. There are many gold deposits in this belt. Many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genetic type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is belt. Since 2020,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ut geological work in Longsheng Gold Mine many times. By summarizing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discussing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a number of borehol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depth of the orebody, and the results are goo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Longsheng gold deposit is a gold bearing quartz vein type and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between the tectonic fissure and interlayer fissure formed under multiple activities such as strata, structure and magmatic rock,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search for similar gold deposits in Dayao Mountain area.Keywords: Dayaoshan metallogenic; Gold ore; Genesis of deposit; Prospecting mark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蒋勰,男,生于1987年,汉族,湖南东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及成矿规律。
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在金的矿床中最主要的是自然金(其中常含银4—15%,有时有少量的铋钯锑等杂质),其次是银金矿、碲金矿、砷金矿等。
金矿床银多。
因其成矿时间,几乎贯穿整个地质史,现讲下列几类主要金矿床类型及其找矿标志介绍如下:一、砂金矿这类矿床由于埋藏浅。
只用简单是淘洗工具就可以轻易获取,所以远在几万年前就被古人开采。
目前砂金任然是一类重要的金砂,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金来自砂金。
砂金矿床以冲积砂金矿最具工业价值。
各类高背景含金岩石和金的原生矿床是金砂的主要来源。
但产生砂金的地方不一定有原生金矿,砂金是靠水流的搬运而富集。
有时离原生金源可达10—20公里。
砂金找矿标志1、沿水系上游是否存在金的高背景岩层或岩金矿床。
2、在河的变宽部是否有“沙洲”,在河曲的突出部位,水流端急的支流进入水流平缓的主流处,易富集成矿。
3、黑龙江流域是我国砂金最多的地区之一,当地老百姓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找砂金的经验:“大沟有腿(即产生金的山脉),小沟有咀”“沟里平宽,侧山平正,旁有排子(阶地),后有座山(沟之顶山,即原生金来源地,钱有迎门山,即关门咀子)4、冲击砂金矿主要产于基岩上面的砾石层的底部。
二、含金石英脉矿床属中温或中低温热液矿床。
金主要产于石英脉中而得名。
可是常与花岗岩话和混合岩化作用有关。
矿床可产于各种性质不同的围岩,特别是含中基性火山岩是变质岩中。
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钠长石化、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及黄铁绢石岩化。
矿床多呈脉状及网脉状,少数呈扁豆状受构造裂隙控制。
矿石矿物有自然金、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少量碳酸盐类。
萤石、重晶石。
电气石和钠长石等。
三、火山岩、次火山岩金矿矿床主要赋存在中新生代火山口。
超浅成侵入体,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严格受火山机构及其周围的构造裂隙所控制,矿体呈脉状、圆筒状、环状等。
技术矿物有自然金、银金跨国、黄铁矿、白铁矿、辉银矿等。
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冰长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
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所以用我浅薄的知识及参考名人的资料浅谈一下寻找金矿的标志。
(一)地化标志:特定的元素组合Au—Ag—As—sb—Pb —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
(二)构造标志:①构造蚀变破碎带、韧性剪切带是本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点)均与断裂破碎带有关,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地表常表现为褐红色、褐黄色,破碎蚀变带标志较为明显.②规模较大的挤压片理岩化带中,应注意寻找石英脉型金矿。
③断裂构造和脉岩产状多变及复合部位,往往是形成金矿的有利地段。
(三)(三)岩浆岩标志①碱性系列分异完全的中酸性岩体,其次是富含钠质的长英质侵入岩。
②金丰度较高,离散度大且有热液蚀变的后期岩脉是金矿化的标志之一。
③中基性一基性火山岩发育区,对寻找火山热液型金银矿亦有利。
④高磁性、高碱性指数的花岗岩是找金的标志。
(四)(四)热液蚀变标志①碱质交代作用:
即热液期的钠化和钾化,表现为钠长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
②硅化:由于金在活动溶解、迁移过程中析出大量的SiO。
并与SiOz沉淀条件相同,所以,金矿化与硅化、石英脉相伴出现,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③黄铁矿化:金的氧化络合物,可以被硫化物还原而发生沉淀。
所以,金往往与硫化物,特别是黄铁矿伴生。
黄铁矿化富集地段,也是金矿化或金矿典型存在地段。
④碳酸盐化、褐铁矿经,特别是“红化”也常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
(五)(五)矿物标志①黄铁矿:物理特征:颜色暗淡、硬度小,它形微粒状及胶状黄铁矿与金矿关系密切,特别是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含金最高。
化学特征:黄铁矿中Cu、Pb、Zn含量与含金量呈正相关关系,Co、Ni与金为负相关;黄铁矿中As、Te含量较高时,表明可能含金,若Ag>15g/T、Cu>0.1 时,可作为找金标志。
黄铁矿世代与金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本地区一般中间或偏晚世代与金矿关系密切。
②石墨:在含金建造中,石墨或碳的存在是找金的一个重要标志。
③毒砂:毒砂与金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多数含毒砂的矿床中都含金,一般毒砂粒度越细,含金量越高。
在矿物组合上往往出现黄铁矿一毒砂一磁黄铁矿一黄铜矿的组合形式。
④石英:是金矿石中最重要的脉石矿物,因此,在研究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获得更多的找金信息。
脉石英具灰色、烟灰色、油脂光泽的压碎
结构,中间产出的脉石英往往具金矿化;反之,颜色浅、比重大的脉石英一般不含金。
(六)地球化学标志①在有利的地质条件下,所出现的以Au为主的多金属组合异常,且Au含量高,衬度大,具清晰的内、中、外三带的化探异常。
②与化探异常相伴出现的重砂黄金异常,其伴生矿物多为方铅矿、毒砂、白钨矿、辰砂、铋矿、黄铜矿、独居石等。
③在化探普查阶段:如出现Au、Ag 、As或Ag、Cu、Pb、Zn元素组合,在详查阶段如出现Au、Ag、As、Hg.Sb、Cu、Pb、Zn、Bi、Mo时,可能预示有金矿化或金矿体发现。
因矿床类型不同,元素组合略有差异。
(七)矿石组构标志条带状构造、草莓状结构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体时接触热变质的产物,金矿化较差。
而脉状一阿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压碎状结构、交代结构是多期次断裂活动的产物,有利于金矿富集,因此它们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显檄标志。
(八)矿鞠组台标志黄铁矿、毒砂、石英、绢云母组合是寻找断裂蚀变岩型金矿的标志。
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解石组合是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标志。
(九)圈岩蚀变标志断裂蚀变岩型金矿的近矿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是寻找该类金矿的围岩蚀变标志。
石英脉型金矿的围岩蚀变从外剜内
依次为绿泥石化一绢云母化,绢云母化是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围岩蚀变标志。
野外岩性描述 1.黏土(粉质黏土):黄褐色,软塑,可见铁锰结核及铁质氧化物浸染条纹,微弱可见云母碎屑,刀切面光滑(较光滑)。
表层0.00-0.40m为种植土,黑褐色,可见植物根系。
在1.8-2.0米,为浅黄色,硬塑。
2.粉土:黄褐色,中密,潮湿,含有细中砂颗粒,见锈斑。
3.中砂(粉砂,细砂):黄褐色,稍密,潮湿(稍湿,饱和),由石英、长石组成,分选性好,级配差,均粒结构,含少量黏性土。
在5.2-5.6米夹粗砂薄夹层,黄褐色,稍密,饱和。
4.粗砂:黄褐色,中密,饱和,由长石-石英质砂组成,分选性一般,级配较好,混粒结构,含少量黏性土,中间含有砾石颗粒,粒径在5-10mm之间,含量约10-20%,零星可见卵石颗粒。
5砾砂:褐黄色,中密,饱和,由长石-石英质砂组成,分选性差,级配好,混粒结构,含少量黏性土,中间含有卵石颗粒,粒径在30-50mm,最大可达80mm,含量约10%,在1
5.8-1
6.2为细圆砾土,黄褐色,中密,饱和。
在16.7-1
7.0m为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
6.细圆砾土:黑灰色,中密,饱和,由砂岩和少量花岗岩类组成,一般粒径为10-18mm,最大粒径可达80mm,呈浑圆形(圆棱形),充填物为中粗砂,含量约20-25%,含5-10%的黏性土。
7.
粗圆砾土:褐黄色,密实,饱和,由花岗岩类及砂岩组成,一般粒径为20-35mm,最大粒径可达120mm,圆棱形(浑圆形),充填物为粗砾砂及黏性土,含量约20-25%。
8. 卵石土:褐黄色,密实,饱和,由砂岩及花岗岩类组成,一般粒径为60-85mm,最大粒径可达150mm,圆棱形,充填物为细圆砾土,含量约20-25%,含少量黏性土。
9. 泥质砾岩:黄褐色,砾状结构,层理构造,泥质胶结,无胶结强度,半成岩化,主要由细圆砾组成,一般粒径5-15mm,最大可达80mm,岩芯多呈砂状,局部呈短柱状,个别砾石已风化成土状,黏性土矿物含量约20-30%。
10,杂填土:灰色,稍密(松散,密实),稍湿,由砂土,砖头,碎石,黏性土及少量生活垃圾(炉渣,塑料袋等)组成。
10.石灰岩:青灰色,弱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以方解石细脉充填,岩芯呈节柱状,局部机械破碎呈碎块状,其中51.5~51.8m为小溶洞,无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