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次生晕法在金矿找矿中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常规次生晕法在广西资源县云头界钨钼矿找矿中的成果及意义

常规次生晕法在广西资源县云头界钨钼矿找矿中的成果及意义

剥蚀后迁移距离较 近 , 而异常 区表土覆盖不厚 的特点 , 采用次生 晕化探方 法对云头 界钨矿异 常区 14k 开 展化探 . m 扫面找矿 。根据 8条化探剖 面线共 5 5 7 个样 品分析结果 , 圈出了 6 个钨 异常区 , 在其 中 4个钨异常 区施工槽探工程 , 都发现对应 的石英脉型钨矿体 。这揭示 了该区矿体与次生晕异 常的分布具 有非常一致 的对应关 系。次生晕化探 异 常表 明, 该矿 主矿脉 沿走 向长度超过 1k 矿床规模可望达到 中型 。常规次 生晕 法在 云头界钨矿异常区找矿效果 明 m, 显, 这对华南风化土层覆 盖区钨矿找矿工作有重要 的启示 。 关键词 地质学 ; 钼矿床 ; 钨 次生晕异 常 ; 广西
Ab t a t s r c
T e u g tna o l ae eY n o j sl c v rdb r c i1 i t i n s. n e c n se n rl h n s n ma rai t u tu eimo t o ee y s f e ol ~3m h k es a dh n e u g t mi a— t e y nh i s y ua s n c t n e
t sd rn tr we t e i g a d d n d t n.I iw fs c e t r ft n s e n r sa d o c u t ft ef c h tt et n — i u g l e a h r n e u ai e i a n o n ve o u h a fa u eo u g tn mi e a n a c n h a tt a h u g l n o o se n may ae o e e y r lt ey t i y ro u f c ol h u h r s d t e s c n a y h o me h d t c t l d t n — tn a o l a i c v r b ea i l hn 1 e fs ra e s i,t e a t o su e h e o d r a t o O l a e b i u g r s d v a l o n

翠岭地区1:5万化探次生晕Au异常效果初探

翠岭地区1:5万化探次生晕Au异常效果初探
维普资讯
第2 9卷第 3期 20 年 6月 07




V0 . 9 No 3 12 .
GANSU METALLU RGY
Jn 2 0 u .,0 7
文章 编 号 :6 2 6 (0 7 0 - 3 -2 17 44 1 2 0 )30 40 0
素 的变化特 征 。
3 地球化学特征
2 地 质 概 况
翠岭 A u异 常 区位 于北天 山地 向斜 褶 皱带觉 罗
. 塔格复背斜东段。各类 A 异 常均分布于翠岭大断 3 2 Au元 素 的地 球化 学特 征 u 裂 与雅 满苏大 断裂 之间 的构造挤 压带 中。主要构 造 通过 地层 地球 化 学 剖 面资 料 分析 , 区地 层无 该
l 刖 吾
岩 和石英 脉 ( ) 各 类 岩脉 成 群 分 布 , 主 要 构 造 群 , 与
线 一致 。
翠岭地 区以往物、 化探工作极少, 只有少量的地 质工作 投入 , 陆续发 现一些 A 并 u矿化 点 。通过 15 :
万化探次生晕工作后 , 确认该 区是一个以 A u为主 的成矿 远景 区 。在新 疆 东 疆 干旱 、 干 旱 的地球 化 3 1 景 观地球 化学特 征 半 . A u异常 区属大 陆 性气 候 , 夜 温 差 大 , 候 干 昼 气 学景观 条件 下 , 次采用 大 面积化探 次生晕方 法 , 首 效 多 水 地 果 显著 , 缩小 了找 矿靶 区 , 为进 行地球 化学分 区及成 旱 , 风少 雨 , 系不 发 育 。属 丘 陵 地形 , 势 高 差 矿预测起到了 良 的作用 。 好 较小, 植被不发育 , 土壤呈碱性。基岩出露 占工作区 7 % 一8% , 0 0 以物理 风化 为主 , 化学 风化较 弱 。故 残 坡积层中的元素含量基本上反 映当地基岩 中 A u元

常规次生晕法在广西资源县云头界钨钼矿找矿中的成果及意义

常规次生晕法在广西资源县云头界钨钼矿找矿中的成果及意义

近年来,以次生晕法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不断增加,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广西资源县云头界钨钼矿的找矿实践中,常规次生晕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该方法在此次找矿中的成果及其意义。

首先,该区域利用常规次生晕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通过实地勘探以及物理测量,科研人员发现了该区域的次生晕体系具有一定的物质来源,晕带性状比较稳定,存在多个发育方向的次生晕,同时对于该区域一些难以探测的矿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勘探效率得到了提升。

此外,通过次生晕波速对应的岩性解释,科研人员还发现了该区域存在一些原来被忽视或者被误解的矿床和矿化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总之,常规次生晕法为此次找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信息和线索。

其次,这种方法在找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矿区找矿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地质体不规则、层位错乱、难以准确判断的情况。

此时,常规次生晕法可以通过对次生晕体系的探测来区分出一些岩性差异较大的地层或者结构等情况,从而帮助寻找矿体。

同时该法精度高、成本低,对于经济性的矿产资源有很好的选矿意义。

第三,在次生晕法的基础上,自动化测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常规次生晕法也在不断提高效率和准确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寻找矿产资源的成本。

而在采矿阶段,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后续的生产指导起到很好的作用。

应用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对于寻找矿产资源和提高勘探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具备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广西资源县云头界钨钼矿区的次生晕波速为例,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实地采集的数据,该矿区内次生晕波速有明显的分布特征。

其中,次生晕波速范围较广,约在2000 ~ 3500 m/s之间。

另外,次生晕波速在不同方向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帮助科研人员判断矿体的垂向分布、空间位置等重要信息。

此外,根据精细测量和多次实验,次生晕波速还具有一定的频散性,可以反映该矿区的地貌构造和沉积演化等情况。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次生晕波速具有明显的空间维度和方向维度上的差异,这为勘探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信息。

云南绿春牛尼老白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次生晕及找矿远景分析

云南绿春牛尼老白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次生晕及找矿远景分析

云南绿春牛尼老白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次生晕及找矿远景分析云南绿春牛尼老白铅锌多金属矿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区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矿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区的土壤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有效地找矿,必须深入分析土壤次生晕的形成机理,以及找矿远景。

土壤次生晕是在矿床成矿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转化和改造而形成的矿床四周的一种次生矿化带。

其特点是产状分散、富含微量元素和富集矿物,通常是矿床寻找和评价的重要参考。

绿春牛尼老白铅锌多金属矿区的次生晕主要分布在矿床周边。

根据地质勘探研究,该矿区的次生晕类型主要为继承性次生晕、砂岩氧化次生晕和夹多金属矿次生晕。

次生晕中通常含有丰富的痕量元素,如As、Ag、Bi、Cd、Co、Cu、Pb、Zn等。

这些元素在找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有效地找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矿床的成因和矿床的特点。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矿床周边的次生晕的类型和特征,从而指导我们的找矿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对次生晕的元素组成和特点进行研究。

次生晕中富含痕量元素,这些元素在找矿过程中非常重要,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我们可以通过对次生晕进行采样和分析,来确定次生晕中的元素含量和分布情况。

最后,我们需要对次生晕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

次生晕通常分布在矿床周边,但具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因矿床类型而异。

我们可以通过对矿床周边的异地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来确定次生晕的分布情况和规律。

总之,云南绿春牛尼老白铅锌多金属矿区的土壤次生晕是重要的找矿参考之一。

通过对次生晕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矿床的特点和分布,从而指导我们的找矿工作。

相信在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中,如此重要的找矿参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对云南绿春牛尼老白铅锌多金属矿区进行土壤次生晕分析时,我们需要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收集的数据:1. 矿床地质勘探数据:包括矿床成因、矿物组成、矿区的地质构造、矿床分布规律、矿床年代等。

常规次生晕法在闽东南火山岩区找矿成效及意义

常规次生晕法在闽东南火山岩区找矿成效及意义

常规次生晕法在闽东南火山岩区找矿成效及意义朱启象;杨锋;王力;王文彬【摘要】在表生作用下,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主要以化学分散晕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十分有利.本文以近年来在闽东南火山岩地区新发现矿区为例,重点介绍化探次生晕法在该矿区找矿的方法及成果,由矿床个体研究扩展到区域,旨在说明次生晕法在闽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有效性,对闽东南沿海火山岩区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3(029)001【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钼矿床;次生晕异常;火山岩;找矿意义;闽东南【作者】朱启象;杨锋;王力;王文彬【作者单位】福建省197地质大队,福建泉州362000;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海南省资源环境调查院,海南海口570206;福建省197地质大队,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2+.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业经济也随之增长,矿产资源需求进一步加大。

有色金属矿床在逐年开采过程中,已探明矿体储量越来越少;为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必须进一步寻找隐伏及深部矿体。

闽东南沿海火山岩地区多被植被、浮土覆盖,大量展布侵入岩和火山岩。

长期以来,该区矿产资源素以“砂、土、石”为主要特征,金属矿产更是“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矿产勘查工作一直没有较大突破,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难点区。

以往矿产勘查工作主要依赖于近地表找矿信息,偏重于近地表矿(化)线索,钻探工作多注重近地表矿(化)体、规模、品位、厚度等工作方法[1]。

在该区有效地采用适合寻找隐伏和深部矿床的勘查技术,以及加强矿化异常研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

同时新的找矿成果也将改变对闽东南矿产资源特征的传统认识。

通过对单个矿床研究,进而向区域扩展,有利于认识区域矿床分布规律、提高找矿工作成效。

近年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如原生晕法、原生叠加晕法、构造叠加晕法、包裹体气晕和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法、热晕法、汞气测量法、地电化学法、综合气体地球化学方法、烃类测量、相态分析、卤素地球化学法及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等)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2-3]。

金蟾山金矿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金蟾山金矿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化元 素 。
本 次工作地表多元素分 析取样共 4 2件 , 4 采用 不 2 2 统 计 学 分 析 .
规则 网格拣块 法采 集样 品 。选 择 与金 成矿 作用 有关
的 1 2种元 素进 行 分析 , 括 Au A , u S , n P , 包 , s C , b Z , b
相关 性分 析 结 果 ( 表 3 )表 明 , Au 与 Ag
为 : iW , , b S , , o M n Hg Z , , u B , Au P , b Ag M , , , n AsC 。
2 原 生 晕 地 球 化 学特 征
其 中 ,i B 为高分 异富集 元素 , , w Au和 P b为强 分异 浓集元 素 , b Ag Mo Mn Hg Z , s , , , , , n As和 C u为贫
(. 1 ) P ( . 8 ) 关 性 好 , S , 02 9 ,b 0 18 相 与 b Mo无 相 关 聚类分 析结果 ( 2 表 明 , iHg先 聚类组 合 , 图 ) B,
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 院测试 中心完成 , 用仪器 有 性 。 使
分光 光度计 ,0 一 一 米 平面 光栅 摄谱 仪 ; 8 1W 各元 素 检 在经历 Z , n Mn聚类 组合作 用后 , b A , u聚类组 P , gC
矿深 部成 矿 的可能性 。
风峁矿 化带 , 西部 拐棒沟 一头道 沟一 阳坡 矿化带 。
东 部矿化 带 为 主矿 带 , 育 有 多条 矿脉 。控 矿 发
断裂带 总体走 向 l 。 O , 面上 呈舒 缓 波状 , 向 O~3 。平 倾
S 倾 角 5。 5, E, 5~7 。断裂 带 宽 4 51 不 等 , 主断 ~4 1 1 在 裂 带两 侧发育 有 数 十条 次 级 断裂 , 多数 断 裂 中均 大

2024年浅谈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

2024年浅谈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

2024年浅谈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及其各个圈层中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循环和演化规律。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元素的分带性、元素的共生组合以及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

这些原理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元素的分带性指的是不同元素在地球内部的不同圈层中的分布特征,通过研究元素的分带性,我们可以确定矿体可能存在的区域。

元素的共生组合则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则是指元素在特定区域内的含量异常,这通常是矿体存在的直接标志。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包括原生晕法、次生晕法和分散流法等。

原生晕法是在矿体周围形成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区域进行找矿的方法,通过研究原生晕的规模、形态和元素组合特征,可以推断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状和规模。

次生晕法则是在原生晕外围的次生富集带中寻找矿体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表露头矿体或浅部矿体的找矿。

分散流法则是利用地表水、土壤、植物等介质中元素的分散迁移规律进行找矿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覆盖区找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地球化学在找矿实践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找矿实践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首先,地球化学可以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球化学背景进行分析,确定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异常区域,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线索。

其次,地球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对原生晕、次生晕和分散流等地球化学异常的研究,推断矿体的存在和分布规律,为矿体定位提供依据。

此外,地球化学还可以通过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迁移规律,揭示矿体的成因和成矿机制,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在实际找矿工作中,地球化学方法与其他地质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找矿模式。

例如,通过地球化学勘探与地质填图相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地球化学勘探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找矿的精度和效率;地球化学勘探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快速筛查和矿体定位。

东天山某金矿点原生晕分析及找矿预测

东天山某金矿点原生晕分析及找矿预测
°. 蚀 变 岩 性 以 火 山 角 砾 岩、
角砾硅质岩为主.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褐铁矿化、
/w (MgO )值 为 7
岩 体 的 w (部地段可见零星孔雀石
=1
00~1
11,属 准 铝 质 到 弱 过 铝 质;岩 体 的 锆 石
UGPb 谐和年龄为278Ma±2Ma.岩体的以上特征
长约 2km 左右,宽 60~180 m,蚀 变 岩 性 以 角 砾 凝
灰岩、火山角砾岩为主,
矿化蚀变为硅化、褐铁矿化、碳
酸盐化、黄 钾 铁 矾 化.地 表 矿 化 体 长 约 8

0 m,宽 约
下二叠统阿尔 巴 萨 依 组 (
P1a
e
r)为 一 套 火 山 岩 及 火
走向3
金平均品位 w(
2~1
0m,
s
n.
1001 1412.2019.04.016
j.
东天山某金矿点原生晕分析及找矿预测
李玉坤,李广,杨彩龙,王辰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 文章基于对东天山某金矿点的元素背景 分 析 和 R 型 聚 类 分 析 发 现,区 内 的 金 元 素 是 区 域
中图分类号: P618.
51;P632.
2 文献标识码: A
天山多期复合岩浆弧.东天山某金矿点区所处成矿
0 引言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新疆东天山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发现的一 个 重 要 岩 金 矿 带,位 于 塔 里 木 和 准
区划属康古尔塔格金成矿带西段.
区内出露地层有: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上石炭统
进而预测深部隐伏金矿体.
1 成矿地质背景
金矿点地处吐 哈 地 块 南 缘 的 雅 满 苏 陆 相 火 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次生晕法在金矿找矿中的作用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国内乃至世界所面临的矿资源问题进行了总体评价和论述,同时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寻矿方法;接着对次生晕法在金矿找矿中的运用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在不同矿区,充分运用不同的化探寻矿法,可以再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矿点,进而提高了寻矿效率,只有寻矿方式得当,那么在寻矿效果上方可见成绩。

关键词次生晕法;金矿找矿;作用;地球化学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8-0028-02
我国乃至世界的重钨矿之地——华南,在最近几十年的迅速开发中,很多矿山已经到了资源濒临绝境的地步,经过探测,现有矿产资源只能维持十年左右,一些后备资源的替换依然呈现出了迫在眉睫的现象,在南岭地区,为再次找矿工作已经兴起。

由于在华南地区,植被覆盖复杂,这就给找矿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所以,研发出一套适用于对隐伏矿以及深部矿进行寻找的勘查技术,是一条实现找矿工作的核心所在,同样,这也是全球矿业企业技术研究的一个焦点和难点。

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诞生了一系列适用于探索矿产资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例如此生晕法、构造叠加晕法以及热晕法和原生晕法等,这些新型技术的开发已在具体的寻矿工作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已逐渐成为寻找矿产资源的
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着重分析并介绍了常规此生晕法在金矿找矿中的作用,旨在为金矿找矿工作寻找一条新的工作思路。

1 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
1.1 地质背景
某区范围内的出露底地层以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群为主,其岩性以板岩、石英砂岩以及灰岩和安山岩等为主。

其次是下二叠统,其岩性以英安岩、砂岩以及千枚岩和板岩等为主。

该区在地质构造方面出现发育现象,着重表现为近东西向。

该区地质断裂着重表现为近东西向断裂,在通常情况下,该断裂规模较大,延伸范围较广,同时对一些异常的分布现象进行控制。

该区范围内的岩浆岩着重表现为玄武岩、闪长岩以及含量较少的灰石岩。

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其矿区断裂构造存在发育现象,同时岩浆岩出现活动的频率较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金矿成矿创造了一个非常便捷的条件。

1.2 地球化学特征
该地区属于干旱大论性气候,其年均气温在2.7℃左右,年均降雨量在179mm左右,年蒸发量达到2 000mm,每年的三月到五月份属于该区的风季。

通常情况下,该区的海拔高度在3 600m到4 500m 之间,最高海拔度达到了5 027m,植被在该区范围内的分布较为稀疏,基岩呈现外露现象,岩石被侵蚀现象强烈,沟系构造多呈发育,
但该区沟系多为干河。

物理分化是该区岩石分化的关键,而表现出的化学分化现象较弱,这就从根本上确定了表层物质中的一些地球化学要素的迁移主要不是化学迁移,而是机械迁移。

阵发性洪水是引发表层物质机械迁移的主要自然力,其次就是风的力量了。

进而致使水系沉积物表现出分布不一致、分选性较差等诸多特征。

2 化探方法选择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
由于该地区矿物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且经物理风化后机械迁移距离较近,表层覆盖物较薄,所以在本地区选用常规性次生晕法对矿区的一些隐伏矿资源进行寻找,同时结合化探试验对其进行相关性的检测。

2.1 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分析
由于该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高原地区,沟系较为发育,所以对水系沉积物的测量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在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正式开展前,选择了该区内已知的某个矿点,同时对该矿点进行了采样和试验工作。

以试验成果为依据,在该区范围内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的测量工作,从测量结果上看,其找矿效果较好。

总共圈出26处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异常分类和评价,认定该区异常为甲类异常。

这种异常和东西向断层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异常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其元素构成主要是au,其中还混有一些其他元素,如cu、co、ag以及ni等。

au异常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分布,其南北宽度约为3km,长度约为7km,面积达到13km2。

au
异常的主要特征就是分布范围广、含量较高。

而其它元素异常强度较低,分布面积也小,均在au异常范围之内分布,除au以外的其它元素,其异常吻合性较好。

2.2 1:2.5万沟系次生晕异常特征分析
通过1/2.5万沟系次生晕法对上述异常进行了测量。

在该区范围内,au以最低限6×10-9圈出了若干个沟系次生晕异常,从而对以上的异常现象进行了验证,同时对异常的集中地进行了详细的圈定。

其中,ap-1号在规模分布、强度大小以及异常面积上远远超出了其它几处。

ap-1号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其南北宽度约为1公里,东西长度约为3.6km,面积达到1.4km2,其中,au的含量最高,即354.81×10-9,东西两个集中地与三个分带(外、内、中)较为明显,和ag元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和以上异常对比,可以看出,其异常强度增大、异常集中地凸显、异常面积缩小。

3 地表和深部验证的结果分析
以异常分布范围为主要依据,通过1:1万地质监测,对该地区异常范围内的矿化体分布特点以及成矿的地质状况进行了初步性
的探测,在配置槽探工程的基础上揭露地表矿化体分布,同时对一些重点矿点做了相应的深部验证工作。

对ap—1号异常地质进行详细查证,发现在异常范围内存在五条au矿化体,其宽度在0.5米到6米之间,长度在80米到1 100米之间,含金量达到了180克
每吨。

经评价,认为该地区属于中型金矿之地。

4 结论
在金矿找矿中,采用常规次生晕法对一些隐伏矿资源进行寻找,是一种宝贵的勘查方法,我们应当不断的从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寻找隐伏矿资源的效果和成绩,进而取得更高的寻矿成果。

通过多年的寻矿实践,已经初步证明:在不同矿区,充分运用不同的化探寻矿法,可以再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矿点,进而提高了寻矿效率,只有寻矿方式得当,那么在寻矿效果上方可见成绩。

通过该地区的寻矿和评价,我们已经看出,常规次生晕法以及地球化学法在矿产资源区中的成功运用。

参考文献
[1]青海省有色物化探公司.青海省都兰县沟里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普查报告(内部资料),2000.
[2]吕国安.成矿区(带)异常评价选择的基本条件研究[j].岩土工程,1999,3(6):50-54.
[3]陈国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一轮钨矿找矿[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6,27(4):79-82.
[4]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陆建军.论华南地区中生代 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5,24(1):99-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