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pdf版

合集下载

矿产勘查 3第三讲第三章 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

矿产勘查 3第三讲第三章 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
深入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典型 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以及对区域控矿条件的分 析,总结在时、空和物质来源方面直接控制矿床形成 的分布规律。根据不同比例尺成矿预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2020-10-07
7
二、 成矿预测一般程序
成矿预测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概况、工作和研究 程度、地质背景、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对地质工作 部署建议等部分。
注:
a. 概况部分应简要说明任务、工作范围及其划定的 依据、地质工作简史、研究程度、已取得的成果;对 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应说明自然经济地理情况。
b. 成矿规律与预测部分是报告的重点,应说明区域 地质、地质建造、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特征;已知 典型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
2020-10-07
资源量
以Ⅳ级成矿区、带 和小比例预测圈出 的A类预测区为工 作区;对区内四五 级构造单元进行成 矿分析,总结成矿 规律和矿产分布规 律;有条件时建立
区 域成矿模式或矿床 成矿亚系列;圈出 不同类别的预测区 (面积约100km2); 预测G级资源量
在中比例尺预测 划出的A类预测 区中圈定矿田边 界(面积数十平
8
二、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
1.相似类比理论
相似类比理论:是在 “相似地质环境下,应该 有相似的成矿系列和矿床产出;相同的(足够大) 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 这一假 设前提理论下建立的矿床模型,是用以指导预 测的工作。
这是进行地质类比的基本工具。矿床模型 是对矿床所处三维地质环境的描述,其实质上 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度类比法。
时可进行立体预测
应提 交的 主要 图件
研究程度图, 地质矿产图, 成矿规律图, 成矿预测图 及预测资源 量分布图, 地质工作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规律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规律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 多种技术手段,开展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工 作。
研究方法与流程
研究流程
1
2
1. 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3
2. 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工作,获取第一手数 据。
研究方法与流程
3. 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地 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03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
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不同级别的矿产资源潜力区,为国家矿产资源战略
规划和勘查开发提供了决策支持。
研究不足与展望
基础地质研究不足
技术方法创新不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尽管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 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基础地 质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空白, 需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 工作,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提供坚实的地质支撑。
分布广泛
矿产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市,其中一些地区因特定矿产 资源丰富而著称。例如,山西、陕西等省份煤炭资源丰富, 东北、西北等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
矿产资源储量与品位
储量巨大
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如煤炭、稀土等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天 然气等资源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品位较高
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品位普遍较高,部分矿种的品位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 高品位矿产资源有利于提高开采利用效率,降低选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的关系
成矿规律是潜力评价的基础
成矿规律研究是揭示矿产资源形成、分布和富集规律的科学,为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 数据支持。
潜力评价是对成矿规律的验证和应用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第13-14讲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20112011-3-2 8
3.1 空间数据结构
1. 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中, 栅格数据结构中,地理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被划 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 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 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20112011-3-2
9
3.1 空间数据结构
20112011-3-2 5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数据模拟(Data modeling)系指关于定义和组 数据模拟(Data modeling)系指关于定义和组 织现实世界的数据到一个一致性数字数据库的 过程。 过程。根据某种结构对数据的逻辑组织被称为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模型(Data model)。根据数据模型能够描述 现实世界。数据结构(Data 现实世界。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能够被选择 以表达数据模型。必须选择最终文件格式(File 以表达数据模型。必须选择最终文件格式(File format)以适应数据结构 以适应数据结构。 format)以适应数据结构。 数据库(Database) (Database)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内在 数据库(Database)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内在 相关关系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相关关系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储存、编辑、 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储存、编辑、显示数据 库中的数据。 库中的数据。 20112011-3-2 6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
地质体(包括矿体) 地质体(包括矿体)是产于自然界的空间实 Objects), 体(Spatial Objects),这些实体局部空间上是连续 区域空间上是不连续的,譬如岩体、 的,区域空间上是不连续的,譬如岩体、侵入体 接触带以及不整合面等。 接触带以及不整合面等。产在现实世界的离散空 间实体, 间实体,在数据模型上可作为不规则的自然空间 物体处理。 物体处理。 空间物体,据其产出的空间状态, 空间物体,据其产出的空间状态,可划分 为点、 表面和体积等。 为点、线、面、表面和体积等。点、线、面分别 具有0 维空间尺度,体是三维的, 具有0、1和2维空间尺度,体是三维的,具有体 的物体以封闭的完整表面作为界面。 的物体以封闭的完整表面作为界面。

【采矿课件】第三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二)共106页文档

【采矿课件】第三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二)共106页文档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采矿课件】第三章成矿预测与矿产 普查(二)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采矿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矿产资源评估与开发潜力的准确评估对于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矿产资源评估的方法和开发潜力的挖掘。

一、矿产资源评估方法矿产资源评估是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及其可开发利用价值。

在评估中,常用的方法有地质资料分析法、资源数量统计法和数学模型法等。

地质资料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地质勘探调查的实地资料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采集地质勘探的钻孔、测量等数据,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矿床类型等因素,综合分析资料得出矿产资源量的评估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估地下矿产资源,并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依据。

资源数量统计法主要是通过对已知矿产资源储量进行统计和核算,以预测未来的开发潜力。

该方法适用于已有大量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通过对历史开发数据的归纳总结,结合矿产资源的出产规律,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开发潜力。

但是,该方法依赖于详尽的统计数据,对于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区域效果有限。

数学模型法是采用数学模型对矿产资源进行建模和分析,以推断未知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发潜力。

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地统计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虚拟地质模型等。

数学模型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能够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尽可能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二、开发潜力的挖掘开发潜力是指矿产资源在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下所能发挥的价值。

为了充分挖掘开发潜力,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资源管理的改进。

技术创新是提高开发潜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采矿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更加高效、环保的开发。

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测量勘探可以提高勘探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用新型矿产开采设备和工艺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资源管理的改进是保证开发潜力的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合理的资源管理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制定开采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开采,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矿床学第十六章 成矿预测

矿床学第十六章 成矿预测
区域性成矿规律分析重点是成矿带和矿化集中区的划分和圈定,从而为找 矿推出成矿远景区。区域性成矿规律分析,在苏联,基本上以不同大地构造单元 划分成矿带(区),次一级构造单元划分次一级矿带或矿田。在构造观点上,传统
地槽地台观点仍占统治地位,基本沿用H.斯蒂勒(1939—1950年), Ю.А.毕力 宾(1955年)的基本观点,侧重于地槽区成矿规律分析较多,联系地槽发展的不同
法国地质学家P.鲁蒂埃的工作使这一勘查新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他从矿质来源、搬运和沉淀环境等诸方面精辟地分析了矿床成因,并于 1967年 提出了4种主要的矿床成因模式。在讨论这四种成因模式时,他得出如下结论: “采用一种或几种成因模式对于矿产勘查战略和战术具有重大影响;从实践的观 点来看,摒弃僵化的勘查方式和方法之所以十分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2. 地质异常致矿理论
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又称地质异常理论。该理论认为,地质异常是指与周围背 景存在明显差异的地质现象,是地质体某种性质的特殊反映。
从概念上讲,地质异常应区别于一般的控矿地质因素或地质标志。它具有一 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界限,这种范围和界限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求异法)进行圈 定。根据已知矿床建立的矿床模型,只能预测与之类型相同、规模相似或更小的 矿床,而不可能预测出尚未发现过的新类型矿床或迄今未曾发尚未揭示的或尚未总结其规律的,因而不能单纯 根据“相似类比”理论进行类比预测。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发现地质异常, 因为地质异常是可能产生特殊类型矿床或前所未有的新类型或新规模矿床的必要 条件。我国近几年的矿产预测实践表明,大型超大型矿床就具有与周围环境遇然 不同的地质异常(赵鹏大、朱章森等)。
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构造特点、岩浆活动和沉积建造,与之相应的有不同的 内外生矿床形成。В.И.斯米尔诺夫强调了不同类型地槽的划分,分地槽为亲 玄武岩地槽和亲花岗岩地槽,各自成矿特点有很大差别,前者以乌拉尔地槽为代 表,它在早期岩浆活动强烈,晚期岩浆活动较弱,以亲玄武岩的铁、镍、铬,铜 (金)矿床为主。后者以维尔霍扬地槽为代表,早期岩浆活动较弱,晚期岩浆活动 强烈,以亲花岗岩的金、银、锡、钨、铅、锌、锑矿化为主。进一步还将地槽构 造带详细划分许多次一级构造带,同时也承认地槽区成矿的多旋回性。他们比较 重视陈国达教授提出的地洼成矿分析。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板块构造观点。

矿床统计预测第05讲_矿产资源总量估计和潜力评价方法_v1.1

矿床统计预测第05讲_矿产资源总量估计和潜力评价方法_v1.1

全国成矿区(带)划分
我国成矿区(带)划分在上世纪80年代前仅做过零星研究,例如张炳熹在60年代对南岭地区 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研究并提出了全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1980年原地质矿产部 “成矿远景区划基本要求(试行)”制定了全国五级成矿区(带)划分 要求,即全球成矿带为Ⅰ级、跨越数省的成矿带为Ⅱ级、控矿的地质条件相同并有较大展布范 围的矿带为Ⅲ级、由同一成矿作用形成的矿田分布区为Ⅳ级、受局部有利构造、岩体、层位控 制的矿田为Ⅴ级。 1987年出版的我国第一张成矿区(带)划分图“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1:400万,郭文魁主 编,1987)将全国划分出66个成矿区(带)。 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图(陈毓川,裴荣富等,1989内部)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成矿域、19个成矿区 (带)。 1999年以全国29个跨省成矿区划项目划分方案为基础(苗树屏、袁君孚等,1983),在全国资 料统一平台上将全国统一划分出五个成矿区(古亚洲、秦祁昆、特提斯、滨西大洋和前寒武 纪),17个Ⅱ级区(带)73个Ⅲ级区(带),形成了覆盖全国的Ⅰ、Ⅱ、Ⅲ级成矿区(带)的 整体划分方案(陈毓川、朱裕生等,2003)。 2000—2003年,以陈毓川为首的我国区域矿产地质学家,将成矿区(带)正式命名为成矿域 (Ⅰ级)、成矿省(Ⅱ级)、成矿区(带)(Ⅲ级)、成矿亚带(Ⅳ级)和矿田(Ⅴ级)的 五级划分法,全国范围内初步认定5个成矿域,16个成矿省,80个成矿区(带)(陈毓川、朱 裕生等,2003)。 最近,又在综合了全国各类地质资料和现有成矿地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的全国Ⅰ、 Ⅱ、Ⅲ级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概述
评价方法
概 述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比如一省、 一国、甚至洲际和世界范围内,对某种矿产资源的总量进 行估计并结合矿物原料经济因素,对其近、中、长期的供 应保证程度作出评价。

矿山(选矿)书籍汇总大全

矿山(选矿)书籍汇总大全

矿山(选矿)书籍汇总大全★科学化验、重视试验、发挥经验,矿虫:152****2638(微信)选矿书籍:《尾矿工复审》2008年《碎矿与磨矿第二版》2006年《尾矿库安全技术与管理》《磁电选矿技术》《泡沫浮选》2007年《浮选柱》浮游选矿技术>2006年版选矿概论>2006年版重力选矿技术>2006年版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要成果选编>中国钒钛磁铁矿选矿>《选矿施工图设计手册(上册)基础资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选矿施工图设计手册(中册)机械设备》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选矿施工图设计手册(下册)部件材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铝硅矿物浮选化学与铝土矿脱硅》《氧化铅锌矿的浮选》磁选理论及工艺>稀有金属选矿>有色金属硫化矿选矿>选矿操作解疑>选矿工艺学>选矿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选矿学>(课件)选矿基础知识>矿物加工工程>(课件)矿物加工学>(中国矿大2003年版)选矿厂尾矿设计规范>铁锰选矿学>选矿手册----第一卷>选矿手册----第二卷1分册>选矿手册----第二卷2分册>选矿手册----第三卷1分册>选矿手册----第三卷2分册>选矿手册----第三卷3分册>选矿手册----第四卷>选矿手册----第七卷>选矿手册----第八卷1分册>选矿手册----第八卷2分册>选矿手册----第八卷3分册>选矿手册----第八卷4分册>选矿手册----第八卷5分册>选矿设计常用资料(施工图设计)>常用浮选剂的生产与分析方法>浮选溶液化学(王淀佐)>结晶学及矿物学>浮选药剂>朱建光浮选药剂的组合使用.>有机浮选剂>浮选药剂作用原理及应用>《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浮选(课件)>磁电选矿(课件)>最新矿石精选、分离技术工艺与选矿厂规划设计、规范运作实务全书>铁矿石精选技术与经济>选矿作业中自动取样机研制>圆锥破碎机>重选原理>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选矿厂设计>选矿设计手册>选矿厂磨工>选矿设备工艺设计原理>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选矿厂生产技术检验>选矿理论与实践>选矿试验研究与产业化>化学选矿>尾矿库安全操作规程释义>现代矿物加工技术>矿山尾矿库监测>钼矿选矿与深加工.>最新选矿设备手册>尾矿库事故解析与防治>图片版微波助浸助磨技术>微生物浸矿理论与实践>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与资源化>非金属矿物深加工>中国铁矿选矿技术>碎矿与磨矿技术2006年版>磨矿原理>选矿测试技术>矿物浮选和浮选剂--理论与实践--(王淀佐)> 浮选回路的模拟和控制>选矿科学的发展规律>矿物原料选矿与深加工>小型铁锰选矿厂设计>金与有色金属选矿厂设计>小型有色金属选矿厂设计参考资料>智能选矿制造执行系统>超细粉碎>第八届选矿年评报告文集>选矿自动化>浮选理论与选冶实践.>选矿药剂概论>选矿流变学及其应用>微细与超细难选矿泥射流流膜离心分选法>颗粒间相互作用与细粒浮选.>浮选理论的新进展--王淀佐>选择性磨矿及其应用>选矿方法与工艺实践>非金属矿超细磨与分选>选矿厂管理>悬浮液选矿与攻击新发展>浮选理论与学术会议论文集>泡沫浮选表面化学>硫化矿物颗粒的电化学行为与电位调控浮选技术> 矿用浮选药品手册>选矿厂废水及尾矿处理>选矿厂自动化原理>非金属矿选矿法>物理选矿>选矿过程检测技术>国内外采矿选矿冶炼设备现状与差距---选矿设备>选矿知识问答>选矿导论>非金属矿采矿选矿工程设计与矿物深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实用全书-第一册.>氧化和复合铁矿石联合选矿法>铁矿石选矿理论与实践>铁矿石选矿经济>铁矿石分析方法>黑色金属矿石选矿试验>世界锰矿加工技术>中国有色金属尾矿库概论>球磨机介质工作理论与实践>破碎与磨矿回路的模拟、最佳化、设计与控制.>尾矿库工程分析与管理>尾矿坝安全评价与病患治理>粉碎理论概要>水筛理论及应用>矿物原料选矿及深加工>单矿物分选学>环境资源中的微生物技术>磁种分选理论与实践>超细粉碎原理、工艺设备及应用>疏水絮凝理论与分选工艺>浮选药剂>见百熙浮选(上卷)>浮选(下卷)>氧化铜矿浮选研究与实践>有机浮选剂分析>中国膨润土矿床及其开发应用>膨润土>膨润土的开发应用>第二届全国选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金川镍矿工艺矿物与工艺关系>膨润土应用技术>择选技术>细粒浮选进展>尾矿建材开发>《尾矿坝安全评价与病患治理》现代尾矿设施设计与管理维护技术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实用手册> 干法筛分理论及应用.>有色金属工业设计总设计师手册第三册轻金属>有色金属工业设计总设计师手册第二册重金属>有色金属工业设计总设计师手册第一册 >有色金属工业设计总设计师手册第四册>有色金属工业设计总设计师手册第五册.>(二)地质:冶金矿山地质技术管理手册>地质院士论文集>湘中湘南古构造成锰盆地及锰矿找矿>测量学(矿大版)>矿床统计预测>中国矿业权评估准侧体系>地质调查项目概预算编制与审查标准评估及费用定额计算应用实务全书>岩石学(地质出版社)>2002宝石学教程>成矿理论与找矿>固体矿产开发规范的新变革>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教案)>物探的基本条件及应用范围>中国超大型矿床>矿山地质学>地质大辞典>现代成矿理论>中国西部地区金矿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1建材----非金属矿产地质工作指南>《成矿与找矿》(徐光炽)岩石与矿物>黑色冶金矿山企业地质设计>盲矿预测>中国新疆非金属矿床.>山东地质矿产研究论文集>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中国铜多金属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及预测评价》《三江地区南段大地构造与成矿》《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侵入岩的成岩与成矿》《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大规模成矿》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评价新模型>中国东部中生代次火山岩型铜银多金属矿床>最新地质勘探技术手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与储量计算及工业指标应用手册》典型金属矿床的成因及其构造环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2002》《地质技术规范篇》《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最新矿产普查找矿、勘探开发与预测、调查技术及经济评价实务全书》《简明工程地质手册》《矿产学教程》三、采矿:《现代矿山电工常用技术手册》《金属矿山采矿设计优化与地压控制》《采矿设计手册——地质卷》《采矿设计手册—矿山开采卷(上)》《采矿设计手册—矿山开采卷(下)》《采矿设计手册—井巷工程卷》《采矿知识问答》小型矿山开发管理理论>天然大理石花岗石材加工>矿山工程设备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矿床无废开采的规划与评价>地下铲运机>2002年冶金工业出版社矿山提升机械设计>现代矿山工程实用图集与施工设计新技术实用手册> 小型矿山开发管理理论.>金属矿山采矿方法>(动画)有色金属矿山工程概预算定额>矿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实用全书>黄金生产技术及标准规范>爆破安全规程>黄金矿山实用手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操作规程>特殊开采方法>冶金矿山难采矿体开采技术>有色金属采矿设计书册>上册采矿手册第一卷-----地质卷>《采矿手册第二卷-》《采矿手册第三卷-》《采矿手册第四卷-》《采矿手册第五卷-》《采矿手册第六卷-》《采矿手册第七卷-》采矿操作技术解疑>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教材金属矿露天开采>教材矿山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工培训>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地下装载机、结构、设计与使用》《破碎与筛分机械设计选用手册>矿山供电>黑色金属矿山采矿设计手册>有色金属矿山采矿设计手册(上)>矿山设计和开采时矿床的地动力学分区>冶金矿山设计参考资料(上册)>冶金矿山设计参考资料(下册)>矿山废料胶结充填>矿山设计>我国主要金属矿产矿山资源危机程度评价>石材地质与开采加工>乳化炸药>金属矿地下开采设计原理>矿山设计最优化浅说>矿山设计和开采时矿床的地动力学分区>矿山设计经济评价方法>多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铁矿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生产规范.>最新地质勘探技术手册>岩盐矿技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生产规范>矿山机械安装工艺.>宝石学与鉴赏学>矿山企业设计基础.>《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手册》《现代矿山采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与强制性标准规范全书》《矿山工程建造师与项目经理实用手册》《矿山企业物资管理与物资成本控制实务手册》《凿井工程图册一分册》《凿井工程图册 3分册》《凿井工程图册 4分册》《凿井工程图册 5分册》《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百科全书》《现代采矿工程设计全书》《新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DTⅡ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GIS应用与安徽东部地区金矿资源评价研究.《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冬给措纳湖幅(147C00102)比例尺1:250000》《典型金属矿床的成因及其构造环境》《中国东部金矿地质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各省区域地质调查进展》《安徽省区域地质志》《油田开发地质学》《溶解采矿学术会论文集》四、有色冶金:氰化碳浆法提金生产技术>矿石及有色金属分析手册>湿法炼锌学>有色冶金分析手册>最新有色金属金相图谱大全>现代仪器分析实用教程>铜铅锌冶金分析>金的回收技术及其发展>贵金属冶金学>化验分析规程---矿石部分>堆浸法提金工艺与设计>再生有色金属冶金>金的氰化与冶炼>金银冶金>铀、金、铜矿石浸于原理与实践.>湿法冶金新研究>(马荣俊)湿法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及设备选型应用手册> 有色合金分析手册>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再生与环保》锑冶金>稀有金属的定量分析>火法炼锌>溶液中金属及其他有用成分的提取>铋冶金>钴的生产经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铅锌冶炼新技术>2006年金银提取技术>二版黄金生产工艺指南>金银技术监督手册>树脂矿浆法与炭浆法>黄金回收600问>黄金生产知识>铂族金属矿冶学>炭浆提金工艺与实践>黄金生产技术大全>湿法提锌工艺与技术>铅锑冶金生产技术>镍冶金学>难选冶金矿石浸金>硫代硫酸盐溶液浸金研究>钨钼钽铌分析检验.>电解铝生产工艺及设备>硫化锌精矿加压酸浸技术>铀矿物鉴定手册.>>锂和铍的冶金分析>铍>伴生金银综合回收>铀矿加工>《金银珠宝贵重金属提冶炼加工分析技术标准与质量检测鉴定验收[1]》《固液分离》2003《中国镍钴冶金》《湿法冶金污染控制技术》土地:《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矿产·土地与环境》《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研究》《土地复垦》《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的演替规律及其调控研究》《土地复垦规划设计资料汇编》矿虫在线微信帮您解答☆扎实的理论指导丰富的实践经验科学的选矿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pdf版
第一篇矿床成矿规律效应与找矿潜力分析
第一章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与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第二章地幔岩、地幔流体和成藏成矿作用
第三章成矿物质来源与时空分布规律
第四章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五章重要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特点分析
第二篇成矿规律预测与找矿潜力远景评价
第一章成矿预测理论
第二章成矿预测方法与技术
第三章区域性找矿远景区预测与评价
第四章矿区局部找矿预测与成矿规律预测实例分析
第三篇我国典型金属矿床找矿新方法新技术与成矿规律预测及评价
第一章铁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二章铜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三章铅锌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四章钨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五章锡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六章银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七章汞、锑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八章金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九章稀有稀土金属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四篇成矿带超大型矿床、矿集区成矿模型与矿床定位预测及远景评价
第一章成矿带超大矿床、矿集区与区域成矿模型
第二章巨型构造成矿带的成矿条件和远景评价
第三章巨型构造成矿带找矿靶区的圈定和矿床定位预测
第五篇我国典型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一)
第一章西南“三江”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二章祁连山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三章西昆仑地区铅锌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四章五台山地区金矿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五章澜沧江地区铜等多金属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六章哈巴河—布尔津河地区金、铜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七章赣江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八章湘中盆地锡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九章中国东部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十章北山金属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六篇我国典型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二)
第一章河北省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二章青海省东昆仑钴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三章西藏改则地区金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四章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铜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五章马超营金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六章广西高龙卡地区金矿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七章北祁连山铜、金、铁钨等多金属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八章青海省金属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