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规律(摘抄)

成矿规律(摘抄)
成矿规律(摘抄)

1、断裂性质和规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首先要查明控矿断裂的性质、规模、产状要素等等。

就力学性质而言,可将断裂分为张性、压性和扭性三大类。三类断裂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下:

张性:围岩受力处于膨胀状态,孔隙度较高。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不规则状、延伸较小,矿液易于通过。温度下降快,形成相对开放系统,以充填成矿为主。主要发生在浅部,受控的矿成脉状或向下尖灭的透镜状居多。

压性:围岩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孔隙度渗透率都小。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舒缓波状,走向、倾向延伸大,有尖灭再现的特点,温压下降慢,形成相对封闭系统,以交代成矿为主,完全压性断裂,对成矿不利。

扭性:兼具张性和扭性的特点(压扭接近压性,张扭接近张性),孔隙度渗透率也介于二者之间。

结构面产状平直,延伸大,有次级断层与主断裂共生,对成矿有利,充填交代作用均可成矿。

在实际工作中,从断层结构面特点和伴生构造岩的性质,可以对断裂主要力学性质作出判断。有时有的断裂构造活动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质的改变,产生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要具体分析。

张性、压性断裂活动过程中,常常都伴有扭应力活动,形成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

压扭性断裂结构面常常是不透水面,在成矿过程起着“屏蔽”作用。

一般纯张性断裂中矿化不是最好的,而张扭性断裂中矿化意义较

大。

不同力学性质断裂的派生构造也有不同特点,有助于查明受控矿脉的尖灭再现、侧现、侧伏等规律。断裂构造的规模,包括断距大小,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延伸距离,下切深度大小等。有的断裂深切下地幔,且长期活动,常称为深大断裂。它们往往是类生矿化,特别是壳下源矿化的控制构造,值得重视。

2、断裂活动的时间和期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时期的断裂构造,而矿化只与其中某一时期或几期断裂构造有关,至于成矿后的断裂对矿体主要是改造和破坏。同一条断裂的不同活动期,其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互相影响。构造的多期活动,可以导致多期矿化的叠加,这些情况在各个矿区极为常见。矿床划分成矿段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矿区构造活动期次。一些层控矿床,断裂构造在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断裂构造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

断裂构造现象极为常见,但是成矿只是在断裂中某些局部地段。从断裂控矿角度出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积累了不少实际资料。

下列有利的成矿部位,对预测选区选点极为重要。

(1)不同断裂交叉处,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

(2)在断裂产状变化处,在平面上断层走向发生扭曲转弯处,在剖面上张性断层倾角由缓变陡处,压性断层由陡变缓处。

(3)断裂中局部圈闭好的部位,如压扭性断层的下盘,断层泥和蚀变构造岩起圈闭作用;

(4)断裂构造与有利岩层交汇或其他构造交切处等。

结合不同成矿特点,可以划分出多种矿化局部富集的构造类型。

4、断裂构造分带对成矿分带的控制

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一些内生矿床,在断裂构造的不同部位,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往往显示一定的构造分带。通常在近地表断裂破碎带较宽,张性特征明显,低序次配套分枝断裂发育,而向断裂的深部,变为密集的节理裂隙发育带和韧性剪切带,很少发育次级断裂,构造岩带变得很窄。

5、断裂控矿的机制分析

造成矿化在断裂局部富集的原因极其复杂。就断裂本身而言,要考虑断裂的性质和规模、断裂活动的全过程,尤其重要的是每个有利成矿部位的应力状态、围岩孔隙度、压力差,成矿时该部位的物理化学环境,断裂所在的围岩介质特点等许多因素。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断裂构造,不同性质的断裂和的不同部位,应力强度并不均一。出现压力差时,成矿流体势必从高压强处向低压强处运移,矿化有利部位往往就是应力集中的地方,也就是构造活动强烈,多次活动叠加的地方。在一条断裂中局部微张开的部位,也是矿化有利部位。

如正断层倾角缓变陡处,逆断层由陡变缓处,,这些地方处于相对低压环境,矿液易于在此集中。不同的断裂性质,往往形成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直接影响成矿作用。通常压性断裂易形成相对封闭系统,形成还原环境。而张性断裂则易于形成相对开放系统,形成氧化环境。

围岩性质不同也是影响矿化的局部富集的重要因素。渗透率高,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往往是有利的矿化部位,当有利岩层之上,再还

有透水层作为上覆隔挡层时,更有利于矿液的聚集,这对油气及金属矿床的形成极为重要。

综上所述,断裂构造活动和成矿活动是内生矿物质迁移的统一过程;构造应力是成矿流体运移的重要驱动力;控矿断裂构造是成矿预测的重要构造前提。

碳酸盐类岩石的蚀变主要类型:

矽卡岩化、硅化、重晶石化、白云岩化等。

矽卡岩化是中深部条件下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岩接触的常见的一种蚀变。分布于中酸性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由石榴石(钙铝石榴石——钙铁石榴石系列)和辉石(透辉石——铁辉石)及其他钙、铁、鎂、铝、硅铝酸岩矿物组成。与矽卡岩有关的矿化最重要的是铁、铜、铅、锌、钨等,锡、钼、铋、钴、铌、金、钚等亦与之有关。常常见到与某种元素为主的,其他多种组分有组合利用价值的综合矿床。

由于围岩条件的不同,形成的矽卡岩矿物组成也不同,交代灰岩形成钙矽卡岩,交代白云岩形成镁矽卡岩,前者分布最广,主要由辉石和石榴石组成,后者矽卡岩主要由镁橄榄石、硅镁石、韭闪石、硼镁铁矿等组成。

一般认为:矿化多在矽卡岩形成以后,并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而矿化与矽卡岩的空间关系也比较复杂;有的与矽卡岩体一致,整个矽卡岩体就是浸染状体,见于钨、铜多金属矿床;有的矿体产于矽卡岩和围岩的接触带上,见于铜、金、铁等矿床;还有的矿体产于矽卡

岩中某个相带或有利构造中;也有的矿体不产于矽卡岩体而在围岩中,但仍在矽卡岩附近;有时矿化和蚀变同受某一构造及岩性控制,矽卡岩的矿物组成和类别也与矿化类型有一定关系。

就我国情况而言,以铁矿为主的矽卡岩主要由透辉石、钙透辉石、钙铁榴石组成,其次是方解石、阳起石、绿帘石、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及部分赤铁矿。

以铜为主的矽卡岩化,矽卡岩为钙铁——钙铝榴石、透辉石、绿帘石等;部分与镁质矽卡岩有关。

一部分矽卡岩铜矿与斑岩铜矿互为过渡,以白钨矿为主的矿化,矽卡岩矿物组成以含铁少为特点,主要为钙铝榴石、透辉石、角闪石、绢云母等组成;其次有:符山石、萤石、石英等共生。白钨矿成浸染状、细脉状产出;钼矿化的矽卡岩,亦以钙铝榴石、透辉石为主;锡矿化则有相当数量的符山石、阳起石、绿泥石出现,矽卡岩铍矿化含较多挥发分,并向云英岩过渡。

物探异常的研究和评价

目前效果较好,应用较广的是航空和地面磁测、重力和放射性测量。

地震法用于勘查石油、地壳分层。各类电法,主要用于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广泛应用于确定盖层厚度、矿体、岩体及控矿构造产状等。

物探异常的研究和评价时,首先将重磁异常区域场和局部场进行分离并选用有效地处理方法,达到尽可能区分“矿”与“非矿”异

常,查明确定异常的找矿远景。为此,首先要结合地质资料,将异常群分类排队,分区、分带,对全区异常的分布、强度及组合特征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选出可能与矿有关的局部异常。

近年来区域重力异常和磁测得到广泛应用,以磁异常为例,局部异常可以按其规模、形态和找矿意义区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走向明显,延展范围很大的异常,这可能反应断裂构造带,火山岩带,基性——超基性岩带或者沉积变质类型,沉积改造类型矿床;

(2)范围大、近等轴状的异常,可能反映埋深不同的各种岩体或细脉浸染类型矿床、风化沉积类型矿床。

(3)规模不大,出现在一至数条测线上的小型异常,这类异常反映多数是小岩体、岩珠、岩墙,但有时是脉状、透镜状矿体的重要信息,应注意识别。

断裂构造有利的成矿部位:断裂产状变化部位或局部启张部位;两条断裂的交汇部位;构造岩或岩脉构造的圈闭部位;成矿期多次脉动叠加部位;增殖裂隙发育部位。

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形态复杂多变,总体产出于岩体的接触带部位。爆破角砾岩型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矿体形态也较复杂,多数为脉状,筒状或囊状,受火山机构控制产于角砾岩筒的颈部及

放射状或环状断裂中。

但对众多的热液矿床而言,矿体的产状更主要的是受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控制。在此情况下,矿体的形态相对较为规则简单,主要为透镜状、脉状或板状等,有时受褶皱控制而呈鞍状,其走向和倾向一般与控矿构造一致或相近,但有时如当矿体的产出受两组或多组构造控制时会有所不同。

控矿构造乃至成矿过程是在同一应力场中形成和发生的,我们曾经总结过对受断裂控制的矿体一般倾伏规律为:当正断层上盘相对右行滑落或逆断层相对左行逆冲时,矿体向右倾伏。当然,矿体的倾伏并非总是如此,有时两组断裂的交线部位,亦可以导致矿体倾伏,并使其复杂化。总之,工业矿体的倾伏与控矿构造的力学性质有关,建立模型时,还要注意矿体间侧列及矿体的产出规律,从而在深部工业矿体追索圈定中提高预测能力。

矿体等距或似等距分布的机制,一般认为与应力以一定的波长在均匀岩石中传递,并在一定距离内不断积聚与释放有关,受同一断裂控制的矿体其等距分布断裂面的波长起伏、凹凸变化有关,并且符合主波长理论。

矿脉组之间的展布形成往往反映构造性质和长期活动演化历史,并具有一定规律性,如受断裂控制的矿体的尖灭再现和尖灭侧现都是极为常见的展布形式。

煤产在沉积岩里,大部分金属矿则产于岩浆岩,或其形成与岩浆岩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岩浆岩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产物,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裂隙上升,冷凝而成。埋于地下或接近地表的称为侵入岩,喷出地表的称为喷出岩,其特征是:一般较为坚硬,绝大多数矿物呈结晶粒状紧密结合,常具有块状、流纹状及气孔状构造,原生节理发育。岩浆岩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是由先成岩石(包括沉积岩)经外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其特征是常具有碎屑状、鲕状等特殊结构及层状构造,并富含生物化石和结核。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与原岩截然不同的岩石。其特征是大多具有明显的片理状构造。

对断层的研究

生产中遇见构造断层时,应确定断层的性质、类型,断层的产状要素,断层断裂位移的方向与距离。

(1)追索构造断层矿体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岩性均一的岩石中,重视对断层泥的研究。

2)据断裂带两旁岩层或矿体牵引现象,判断断层方向。

3)据平行主要矿脉的小矿脉的断层方向,判断主矿脉的断层方向。

4)据矿体顶、底板围岩的标志层,判断断层方向。

5)据断裂两旁的羽毛状裂隙、劈理,判断断裂位移方向。

6)掌握全矿区断层产出和分布规律,以指导工程的前进方向。

(2)断层类型的判断。成矿后的断层可分两类。第一类断层是由宽大的破碎带所组成,无明显断裂面,有断层角砾,断层两壁为厚层状岩石,岩性均一,缺少标志层,很难判断断层性质和断裂位移的方向与距离;第二类断层有明显的断裂面,两壁常为薄层状岩石,标志明显,断面与错动易于辨认,破碎带狭窄,断层面上有檫痕及滑动镜面,两侧有牵引现象。第二类断层较易于判断断层性质和断裂位移的方向与距离。

工程中遇到第一类断层时,首先应了解破碎角砾组成物的松紧程度和胶结物的性质。轻松和黏结程度较差者,大多数可能是正断层;相反可能是逆断层。角砾间如有方解石或成层泥沙充填,甚至有空洞者,多属于正断层;角砾紧接,很少次生充填物可能属于逆断层。研究破碎带中角砾成分及其分布,可判断矿体错失方向。坑道掘进遇到这一类断层时,应切穿破碎带,观察坑道两壁角砾成分,有矿石角砾一壁即为断层对盘位移方向,沿此方向即可追索错失的矿体。

工程中遇到第二类断层时,应首先观察断层檫痕,判断断层位移的方向。断层性质可根据断层倾角、断层滑向、走向在断层面上的夹角、滑向水平投影与断层走向的水平夹角来决定。

成矿规律与成矿题

一.名词解释 1.成矿物质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 从地质体中直接为矿床或矿体提供的成矿物质成直接物质来源,经过多种地质过程为矿床提供的物质来源称为间接物质来源。 2.成岩矿产与非成岩矿产 成矿物质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属于工业品位高的矿产称为成岩矿产;品位低的不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为非成岩矿产。 3.矿化剂 促进成矿物质溶解搬运富集的化合物,一般为挥发性气体,称为矿化剂。 4.矿化系数 成矿地质体中成矿元素含量与元素克拉克比值称为矿化系数,矿化系数大于1有利于成矿。 5. .蒸发岩 在大陆表面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分布的封闭湖泊中逐渐浓缩,由盐湖卤水结晶分异形成的岩石。 6.亲硫元素 易于形成硫化物,与铜共生的元素。 7.矿产资源 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矿物岩石称为矿产资源。 8.高温硅钾卤水 温度高、富含K2O、Na2O、SiO2、P2O3、F等元素及化合物和挥发份的卤水。一般是在岩浆和高级区域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卤水。 9. 沉积矿床 在地表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一般成层状,和围岩是同时形成的。 10.钾长石岩 富含钾长石的热水沉积岩,一般细晶或隐晶质结构。 11.青盘岩化 热液交代安山质火山岩形成的含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碳酸盐矿物的岩石,是斑岩矿床的低温蚀变岩石。 12.矽卡岩 岩浆热液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的蚀变岩石,一般产在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 13.活动大陆边缘 具有俯冲构造的大陆边缘,一般发育火山岩浆带。 14. 低温热液矿床 低于250℃,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 15.成矿流体 富含成矿元素和挥发份的热卤水,称为成矿流体。 16.围岩蚀变 在热液作用下,由于物质成分交换,原有岩石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作用,称为围岩蚀变。 二.简述题 1. 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区域划分。 由于地幔软流圈对流带动地壳发生漂移,地球表面划分大陆裂谷区域、大洋裂谷区、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等。 2.简述地壳重熔岩浆形成的地质环境与岩性特征。 在地块及板块边缘由于俯冲挤压作用导致温度压力升高,地壳岩石发生熔融,低熔点岩石先发生熔融,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 3.简述硫酸盐型卤水的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规律(摘抄)

1、断裂性质和规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首先要查明控矿断裂的性质、规模、产状要素等等。 就力学性质而言,可将断裂分为张性、压性和扭性三大类。三类断裂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下: 张性:围岩受力处于膨胀状态,孔隙度较高。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不规则状、延伸较小,矿液易于通过。温度下降快,形成相对开放系统,以充填成矿为主。主要发生在浅部,受控的矿成脉状或向下尖灭的透镜状居多。 压性:围岩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孔隙度渗透率都小。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舒缓波状,走向、倾向延伸大,有尖灭再现的特点,温压下降慢,形成相对封闭系统,以交代成矿为主,完全压性断裂,对成矿不利。 扭性:兼具张性和扭性的特点(压扭接近压性,张扭接近张性),孔隙度渗透率也介于二者之间。 结构面产状平直,延伸大,有次级断层与主断裂共生,对成矿有利,充填交代作用均可成矿。 在实际工作中,从断层结构面特点和伴生构造岩的性质,可以对断裂主要力学性质作出判断。有时有的断裂构造活动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质的改变,产生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要具体分析。 张性、压性断裂活动过程中,常常都伴有扭应力活动,形成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 压扭性断裂结构面常常是不透水面,在成矿过程起着“屏蔽”作用。 一般纯张性断裂中矿化不是最好的,而张扭性断裂中矿化意义较

大。 不同力学性质断裂的派生构造也有不同特点,有助于查明受控矿脉的尖灭再现、侧现、侧伏等规律。断裂构造的规模,包括断距大小,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延伸距离,下切深度大小等。有的断裂深切下地幔,且长期活动,常称为深大断裂。它们往往是类生矿化,特别是壳下源矿化的控制构造,值得重视。 2、断裂活动的时间和期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时期的断裂构造,而矿化只与其中某一时期或几期断裂构造有关,至于成矿后的断裂对矿体主要是改造和破坏。同一条断裂的不同活动期,其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互相影响。构造的多期活动,可以导致多期矿化的叠加,这些情况在各个矿区极为常见。矿床划分成矿段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矿区构造活动期次。一些层控矿床,断裂构造在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断裂构造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 断裂构造现象极为常见,但是成矿只是在断裂中某些局部地段。从断裂控矿角度出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积累了不少实际资料。 下列有利的成矿部位,对预测选区选点极为重要。 (1)不同断裂交叉处,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 (2)在断裂产状变化处,在平面上断层走向发生扭曲转弯处,在剖面上张性断层倾角由缓变陡处,压性断层由陡变缓处。 (3)断裂中局部圈闭好的部位,如压扭性断层的下盘,断层泥和蚀变构造岩起圈闭作用; (4)断裂构造与有利岩层交汇或其他构造交切处等。

中国钛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钛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钒钛磁铁矿岩矿床:在成矿时空分布上,矿床主要受扬子地台西缘的盐源-丽江台缘拗陷、康滇地轴中段(攀西地区)近南北向深大断裂,以及沿其深大断裂于加里东期—海西晚期侵位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的基性岩(辉长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基性超基性岩(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的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带状赋存在岩体内(尤其在岩体的下部),属岩浆晚期分异型矿床。其次,矿床受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深大断裂,以及沿其深大断裂于海西晚期侵位于前震旦系片麻岩、大理岩中的含矿基性杂岩体(辉长岩、苏长岩、斜长岩)的控制,矿体呈大小不等的脉状、透镜状、囊状,赋存在含矿母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或岩体中,往往呈雁行排列、成群出现,属富含挥发分的铁矿浆沿含矿基性杂岩体形成后发育的断裂裂隙控制的岩浆晚期贯入型矿床。该类矿床集中分布在攀西地区(占同类储量的96%);其次为承德地区的大庙、黑山、头沟、马营、铁马土沟,丰宁地区的招兵沟和崇礼地区的南天门(占同类储量3%);此外,在陕西省洋县的毕机沟,山西省左权的桐峪、代县的黑山沟、黎城的西头,北京市怀柔的新地、昌平的上庄,河南省舞阳的赵案庄,广东省兴宁的霞岚,新疆的尾亚和黑龙江的呼玛等地也有分布。 钛铁矿砂矿床:包括滨海沉积、残坡积和河流冲积等多种成因类型。其中:①滨海沉积钛铁矿砂矿床,主要受各地质时代富含钛铁矿的岩浆岩或其他含矿母岩,以及风化、剥蚀、搬运、水动力和沉积环境等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因素的制约,成矿时代多属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省)东部沿海,即万宁市的保定、南桥、东澳-龙保、横山、坑垄,琼海市的沙老、南港、博敖、潭门、文峰岭,文昌市的辅前、三更寺,陵水县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新村港、南湾岭,崖县(三亚市)的马岭,儋县(儋州市)的龙山(占同类砂矿储量的73%);其次是广东省徐闻县的柳尾、陆丰的甲子、阳江的南山海、吴川的吴阳,福建省厦门的黄厝、诏安的宫口,广西合浦的石康。②残坡积钛铁矿砂矿床,主要受海西、印支期富含钛铁矿的中基性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风化壳的控制,成矿时代以第四纪为主,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万宁市的长安和兴隆(占同类储量的46%),其次是云南省保山的板桥,广西藤县的东胜、三吉壤、翰池和苍梧的新地,江西省定南的车步、赤水,陕西省安康的大同等地。③河流冲积钛铁矿砂矿床,主要受各类含矿母岩和风化、剥蚀、搬运、水动力和沉积环境等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因素的制约,往往在河流下游河床宽阔的河漫滩或阶地富集成矿,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成矿时代多属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岳阳的新墙河、华容的三郎堰、湘阴的望湘,云南省勐海的勐河和勐往,陕西省安康的付家河和月河恒口,广西岑溪的义昌河,海南省陵水县的陵水河,吉林省珲春的珲春河等地。 金红石岩矿床:主要受富含金红石的区域变质中基性岩(角闪岩为主)控制,属变中基性岩岩浆矿床;其次为受富含金红石的其他区域变质岩或沉积变质岩的控制,成矿时代多在加里东期以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枣阳的大阜山,山西省代县的碾子沟,浙江省瑞安的仙岩,陕西省大河的熊山沟,河南省西峡县的八庙子沟和新县的红显边、杨冲,山东省莱西的刘家庄等地。 金红石砂矿床:其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与钛铁矿砂矿相似(伴生或共生产出),或分布在金红石岩矿床分布区河流的下游河漫滩、阶地,成矿时代多属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阴的望湘、岳阳的新墙河、华容的三郎堰,安徽省潜山的黄铺古井、张家冲、铁冶冲,广东省罗定县的云致,海南省万宁市的保定、乌石-港坡,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的520矿区等地。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答案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 1.成矿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成矿作用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古水文地质等诸因素的影响,一个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裂谷盆地的主要矿床类型有哪些? 答:(1)火山块状硫化物(VMS)矿床 (2)喷流-沉积(Sedex)型矿床 (3)砂页岩型(SST)(铜)矿床 (4)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矿床 (5)密西西比河(MVT)矿床 (6)微细侵染型(金)矿床 (7)现在海底热水沉积成矿 3.简述洋底热水系统的构造位置与成矿作用。 答:构造位置:(1)红海中央裂谷海底(2)太平洋中脊及其附近(3)大西洋与印度洋(4)加利福尼亚湾(5)冲绳海槽 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与海底扩张作用有关,热液喷口平行于洋中脊分布,往往是多个喷口成群组成一个喷口系统;海底热水沉积物的基底为玄武岩等火山岩,火山中裂隙、断层十分发育;喷口喷出的热水温度一般在50摄氏度以上,有的高达400摄氏度,热水中Na、K、Ca、Cl和SiO2含量高,多为富SiO2、高盐度的热卤水还有Fe,Mn、Cu、Pb、Zn等多种金属组分,从喷口喷出后沉积喷口周围,形成黄铁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的层状金属硫化物沉积、铁锰沉积或铁锰结核。 4.试述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的地质特征。 答:陆陆碰撞作用导致在两个大陆之间形成一个代表陆陆碰撞型造山带的逆冲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洋壳碎片(蛇绿岩)、复理石建造等被挤压、冲断,而在其核心部分甚至还有陆壳基底岩系卷入。 陆内隆起带形成沉积-构造层和断裂系统,陆内隆起基底断裂对盖层多期沉降构造格局起主要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陆粱隆起的断裂组合由数个斜冲走滑断裂带细成。陆梁隆起带盖层断裂受控于基底断裂,断裂的上下盘形成一些呈小幅

成矿预测图的编制方法

成矿预测图的编制方法 [导读]成矿预测图的编制过程,包括准备工作;编制基础图件等具体内容见文中。 成矿预测图的编制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工作步骤和内容: 一、准备工作 编图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确定地形底图,制定编图的技术要求,编制区域研究程度图等。由于编图是在各种航天、航空和地面实际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依据的实际资料应十分充分。为此要广泛地收集研究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件、地质调查报告、矿点和矿床资料、物探和化探工作成果,以及有关区域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矿产等方面的专题著作。所有资料都应分类编号,登记在目录卡片上,便于检索。 编制预测图需要选择适当的地形图,作为各种图件的统一底图。地形底图要求平面位置必须准确,地形等高线则可以省略或从简,但要保留坐标系统、水系、主要城镇、铁路、公路和重要的地形制高点,便于标定和转绘各种有关资料。 编图的技术要求,是根据预测矿产的类型和资料的完备程度而定,由此确定编制图件的种类、内容和图示方法。 区域研究程度图是用于反映区域各地段以往研究工作的详细程度,并且说明编图资料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据此反映矿产预测的可靠程度,所以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图上用不同颜色、线条、符号分别表示以往各种比例尺的地质调查、物化探工作的面积范围,并说明工作时间和工作单位。 二、编制基础图件 在编制预测图之前,必须进行各项资料的整理,编制完成各种基础图件。一般要求有地质图、构造图、岩相-古地理图、物化探成果图、重砂测量成果图、矿产图等。 (一)地质图它是区域地质特征分析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其它各种图件的基础,因此应当尽早编出。地质图的内容一般应当符合相应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要求。由于编图利用资料的来源不一,单图的比例尺也可能不尽相同,所以编图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不同图幅之间地层分层统一性的研究,按照统一的分层标淮将它们编在同一比例尺的底图上。在覆盖地区,还应利用物探资料对区域构造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构造图它是以地质图为基础,应用地质构造分析、力学分析或地质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编制。要反映出构造体系对岩浆岩和矿产分布的控制作用。应用地质历史分析方法作图则要突出区域构造的发展阶段,要把区域构造发展不同阶段的沉积岩层划分成构造层。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 1.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 2.成矿预测 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 (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成矿地质背景 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 (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 断裂:压\张\扭性断裂 (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 (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 (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 (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 (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 (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 (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 (1)地层(岩性)控矿 (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 (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 (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 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1.成矿期\成矿域 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 2.研究意义 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能够针对性地查明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认识地质发展历史中成矿作用在区域(全球性和地域性)和局部范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_王登红

第8 8卷 第1  2期2 0 1 4年1 2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 l.88 No.12Dec. 2 0 1  4 注:本文为中国地质大调查“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33903)和“中国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1212011220369)、“中国分矿种(组)矿产地质总结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4039601)、“中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项目(编号12120114039701)等联合资助的成果。收稿日期:2014-08-30;改回日期:2014-11- 21;责任编辑:周健。作者简介:王登红,男,1967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百万庄路26号;电话:010-68999048;Email:wangdenghong @sina.com。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 王登红1),徐志刚1),盛继福1),朱明玉2),徐珏1),袁忠信1),白鸽1),屈文俊3), 李华芹4),陈郑辉1),王成辉1),黄凡1),张长青1),王永磊1),应立娟1),李厚民1),高兰1), 孙涛1),付勇1),李建康1),武广1),唐菊兴1),丰成友2),赵正1),张大权5)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4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武汉,430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 对重要矿产开展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是国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又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自2006~2013年的8年间,通过对400多个典型矿床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全面研究,编制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技术要求,组织了全国性的技术培训,指导了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完成了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了全国单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同位素定年的方法和成矿规律编图方法,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奠定了扎实了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了潜力评价和地质找矿工作,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显著地提升了我国成矿学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矿种成矿规律;区域成矿规律,潜力评价;成矿预测;研究进展 作为“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项目旨在根据现有资料、系统总结全国重要矿种、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并以此指导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勘查。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为:通过开展全国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编制成矿规律研究技术要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负责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成矿规律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和完成全国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及其数据库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典型矿床野外调查。自2006~2013年,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为首的研究集体野外调查矿产地共453处,采集各类样品数千件,新测定同位素年龄数据400多个,编制了16个矿种的1∶500万全国性图件4类64种, 建设分矿种的数据库16个,汇总数据库1个,发表论文16 8篇,已出版专著8部、全国性成矿规律图1套,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1 研究方法方面的新进展 成矿规律的研究是一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研究人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千差万别,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至关重要(王登红,2011)。以往没有一套规范性的技术要求来表达对成矿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如何编制成矿规律图,学者们认识各异,编出的图件也各不相同,影响到对成矿规律的认识和表达。在项目实施之初,项目负责人就认识到编制统一技术规范的重要性,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全国统一的技术要求(陈毓川等,2010a),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例如,为编好省级的、大区的和全国的单矿种成矿规律图和综合矿种成矿规律图,项目有关人员研读并吸取了国内外的一些成矿(规律)图和“国标GB958-99”之长处,设计出了一套新的图例(图1、2、3) 。该套图例

成矿规律研究

成矿规律研究 成矿规律研究是矿产预测工作的核心内容,采用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方法,解剖典型矿床,划分成矿系列并建立区域的和矿床的成矿模式,编制成矿规律图件。 第一节成矿特征研究 一、典型矿床解剖 典型矿床解剖工作是成矿规律研究工作的基础,要求选择工作区内在矿种、规模、成矿类型、控矿因素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或矿点,进行典型矿床解剖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 1. 控矿因素的研究 控矿因素的研究是在成矿地质背景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控制成矿的直接地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前提是首先确定各类地质作用是否和成矿有关。 (1)与成矿有关的地层的研究内容:地层层序、时代、产状、空间分布、岩石组合,岩石结构构造、岩石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微量元素、不同岩性和成矿的关系。 (2)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研究内容:侵入岩三度空间形态、侵入深度、侵入期次,侵入时代、侵入角砾岩特征、自变质作用,接触带特征,岩石结构构造、剥蚀程度、矿物成分、微量元素、岩石化学、同位素成分、稀土元素分配、气液包裹体、岩石组合、脉岩、隐伏岩体的推测和圈定。 (3)控岩控矿构造研究内容 褶皱构造:划分褶皱变形期,确定各期次褶皱的产状、形态、空间组合形式,确定褶皱构造演化历史及空间特征变化,确定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关系。 断裂构造:确定控矿和非控矿断裂,确定其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深度,级别划分、空间展布特征,平面和剖面形态组合特征、控矿构造期次,发生发育历史、控矿构造的性质及各期次各空间产状的性质转化特征,控矿构造和区域构造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的确定,成矿物质迁移沉淀和构造活动的关系。 (4)古构造的分析研究内容:韧性剪切带、继承性区域断裂带、火山机构、火山原生构造、火山岩浆构造带、沉积盆地,隆起和坳陷等古构造轮廓、同生构造带、造礁带等。 2. 成矿特征的研究 (1)填制矿产统计卡片,内容包括矿床位置、区域构造背景、控矿因素、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内容,附矿区平面图及典型矿体剖面图。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2007-12-23 15:16:31) 分类:能源矿产与环保 标签: 知识/探索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10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基金资助项目(KZCX210203) 作者简介:苏建平(19702),男,甘肃甘谷人,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区域地 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第9卷第3期 2003年9月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苏建平1 ,2,张翔2 ,3 (1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 21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甘肃地域广阔,北山,祁连,秦岭造山带都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

质构造演化,形成了众多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甘肃金矿受特定的地层,岩性及岩浆,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可划分为北山(北山北带和南带成矿带),祁连(带),西秦岭(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成矿带)和摩天岭4个成矿区7个岩金成矿带. 控矿因素 111 矿源层 甘肃已发现的岩金矿床(点),在元古—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等地层中均 有分布,按其规模和拥有资源量首推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和热水溶滤热泉型金矿,赋矿地层分别为早三叠世晚期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相高水位体系域及早,中三叠世台地斜坡相低水位体系域类复理石建造与早古生代海槽型含C泥质硅质岩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前者如南秦岭寒武—志留纪黑色岩系Au2U组合的微细粒金矿,后者如北祁连变质火山岩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铜2金矿点(石居里沟,青羊沟)及火山沉积再造型金 矿(北祁连寒山,鹰咀山,肮脏沟,青分岭和北山地区南金山,马庄山等金矿).其他 如西秦岭地区印支—燕山期深—浅成中酸性岩浆岩外接触带热晕型金矿及北山南带以小西弓金矿为代表的古元古代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也具一定规模.大陆边缘尤其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强烈而广泛,上地幔及中下地壳中的Au及有用组分随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近地表)并富集形成火山沉积型矿床,或分散在火山

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pdf版

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pdf版 第一篇矿床成矿规律效应与找矿潜力分析 第一章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与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第二章地幔岩、地幔流体和成藏成矿作用 第三章成矿物质来源与时空分布规律 第四章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五章重要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特点分析 第二篇成矿规律预测与找矿潜力远景评价 第一章成矿预测理论 第二章成矿预测方法与技术 第三章区域性找矿远景区预测与评价 第四章矿区局部找矿预测与成矿规律预测实例分析 第三篇我国典型金属矿床找矿新方法新技术与成矿规律预测及评价 第一章铁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二章铜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三章铅锌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四章钨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五章锡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六章银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七章汞、锑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八章金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九章稀有稀土金属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四篇成矿带超大型矿床、矿集区成矿模型与矿床定位预测及远景评价 第一章成矿带超大矿床、矿集区与区域成矿模型 第二章巨型构造成矿带的成矿条件和远景评价 第三章巨型构造成矿带找矿靶区的圈定和矿床定位预测 第五篇我国典型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一) 第一章西南“三江”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二章祁连山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三章西昆仑地区铅锌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四章五台山地区金矿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五章澜沧江地区铜等多金属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六章哈巴河—布尔津河地区金、铜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七章赣江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八章湘中盆地锡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九章中国东部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十章北山金属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六篇我国典型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二) 第一章河北省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第二章青海省东昆仑钴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一、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 1.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 2.成矿预测 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 (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二、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成矿地质背景 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最基本的控矿因素: (1)地层(岩性) (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 (3) 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 (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 (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 (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 (e) 碱性岩(正长岩):Au、Cu、Mo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 (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 (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 (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

(1)地层(岩性)控矿 (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 (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 (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 三、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1.成矿期\成矿域 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 2.研究意义 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能够针对性地查明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认识地质发展历史中成矿作用在区域(全球性和地域性)和局部范围内的演化进程,从而有助于查明矿化富集的时间和地点。 3.纵横我国的三大成矿域 (1)古亚洲成矿域(东西向) (a)时代:加里东-海西期(亿年) (b)主要金属矿产:Au、Cu、Pb、Zn (c)典型矿床:喀拉通克、黄山铜镍硫化物矿床,土屋-延东斑岩铜矿, 阿舍勒VMS铜锌矿床,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团结沟斑 岩金矿床;白音诺尔铅锌矿床 (2)滨太平洋成矿域(北东向) (a)时代:燕山期 (b)主要金属矿产:Au、Ag 、Cu、Pb、Zn、W、Sn、Sb (c)典型矿床:胶东金矿床、德兴斑岩铜(金)矿床、银路岭银铅锌、矿床 西华山钨矿床、大厂锡矿床、锡矿山锑矿床 (3)特提斯成矿域(北北西向) (a)时代:印支-喜山期 (b)主要金属矿产:Cr、Au、Cu、Pb、Zn、Sn

区域成矿规律

地球物质科学前言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姚书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绪言 ?我国现已面临着矿产资源与能源的危机,大宗矿产资源与能源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石油、天然气、煤;U、Fe、Cu、Al、Pb、Zn、Mn、Ni、K;W、Sn、Au) ?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探,提高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已成为当务之急。(西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东部危机矿山深部找矿、海洋资源调查)?要加强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加强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推进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实现找矿新突破,为国家提供足够的战略资源。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是核心和关键

一、概述(概念、目的、研究思路) 二、区域成矿背景、控矿要素及典型矿床研究 三、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 四、在区域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应用

一、概述 ◆区域成矿规律——是指矿床在某一区域内产出和分布的规律性,他是自然形成和客观存在的。需要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山开采等工作中获取的地、物、化、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维与升华,揭示区域内矿床成因联系和时、空分布规律。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目的: ●丰富和发展成矿学与矿产勘查学的理论; ●为矿产预测和矿产勘查服务,不断提高理论找矿水平,减小勘查风险、提高找矿效益。 ★提高矿产资源勘查部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指导新矿床的发现和危机矿山深部找矿,为隐伏矿床、难识别矿床和新类型矿床的寻找指出方向等。 为提高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水平,缓解危机作贡献

◆成矿规律研究的思路: 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以技术为支撑以构造为主线,以成矿为核心,以找矿为目标 ◆成矿规律研究的研究内容: ?成矿背景与环境分析 ?矿床类型划分与成矿模式构建 ?成矿系统与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的总结 ?划分成矿区(带)、编制成矿规律图 ?总结关键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集 ?指导矿产预测与评价

山东苍山县兰陵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山东苍山县兰陵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山东苍山兰陵铁矿为新发现的超大型隐伏沉积变质型铁矿,共查明铁矿石资源量62228.9万吨,矿石为需选磁铁矿石,平均品位全铁32.91%,磁性铁23.34%。综合以往勘查工作,对地质物探资料分析研究并探讨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的找矿效果,总结兰陵铁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其找矿预测模型。 标签:兰陵铁矿超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成矿预测 0引言 兰陵铁矿位于山东省苍山县西南方向兰陵镇,苍峄铁矿成矿带的南侧,矿石特征与苍峄铁矿基本一致,在矿床成因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联系。5万航磁异常图上,表现为平稳正负磁场背景之上的北西西向条带状磁异常,长约15km,宽约2~3 km,峰值达500nT,磁异常强度相对高、宽度相对大,形态较规则。20万重力异常图显示:铁矿体位于重力梯度带上,重力等值线呈明显同步弯曲,铁矿带具有明显剩余重力高值异常。反映了矿区内铁矿体具有明显的高密度特征。 近几年,通过勘查工作,兰陵铁矿已查明为一超大型铁矿床。该矿床具有资源量规模较大(共查明铁矿石资源量62228.9万吨),成矿地质条件好、施工钻孔较多(65个钻孔)、控制延伸较大(最大斜深1252.64m)、矿石质量较好(矿床平均品位磁性铁23.34%)、矿石易选、等特点。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不足。本文意在对区内地质物探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总结其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探讨区内铁矿的综合勘查手段,建立找矿预测模型。 1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华北板块鲁西地块鲁中隆起区尼山隆起尼山凸起南缘[1]。区内地层结构较复杂,受太古代泰山岩群老变质基底古地形或区域成矿期后构造作用的影响,基底地层埋藏较深,其上部经历了多次规模较大的海侵海退过程,接受了厚大的新元古代至古生代寒武系地层沉积及第四系覆盖[2](见图1)。 出露地层为新生代第四系,隐伏地层分别为古生代寒武系、新元古代震旦系、南华系及青白口系,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其中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为赋矿层位。 矿体赋存于基底褶皱变质岩系地层中,产状与地层一致;区内断裂构造均为物探推断断裂,分为近东西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及北东向四组,其中近东西向断裂对区内地层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北西向断裂无影响;近南北向断层组合为区域内的主要成矿后构造,对矿体分布有一定影响。

浅谈矿床的成矿系列与区域成矿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816992989.html, 浅谈矿床的成矿系列与区域成矿规律 作者:谢天坤李小春 来源:《地球》2013年第02期 [摘要]目前的矿床学界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区域中矿床或者是矿化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在矿床学界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足够重视,矿床学者们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矿床来为研究的对象,并利用成矿系列思想来对成矿规律进行研究。 [关键字]矿床成矿系列区域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79-1 1 矿床成矿系列的内含与划分 矿床成矿系列指的是在时空域中的基本矿床组合的自然体。它是组成全球矿床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矿床成矿系列的存在才形成了全球矿床世界。它的定义可简略为:在特定的四维时间、空间域中,由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 特定的时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内,一般是指一个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特定的空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是指上述地质构造活动所涉及的地质构造单元,亦就是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一般相当于形成的三级构造单元,或跨越或包含在老的构造单元内。 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是指在此特定的时空域中发生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是指在上述特定的时空域内由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组合,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成因联系。 这四个因素组成一个矿床成矿系列,构成特定时空域中一个矿床组合自然实体。因此,每一个矿床成矿系列在全球均是唯一的矿床组合实体。也可以说每一个矿床成矿系列就是一个完整的亦是最基本的成矿系统,如下图一所示为矿床成矿系列。 2 以大兴安岭北段为例分析其区域成矿的时空特征 在我国的大兴安岭北段大多是以金为主,多金属矿床并存的矿床,其成矿的时间是在燕山晚期,也有少许的矿床是在印支- 燕山早期形成的。该地区的矿床大多都分布在哈乌尔断裂向西及莫尔道嘎北向的前燕山期花岗岩与前中生代地层出露的隆起地,大部分的铅- 锌通常都位于得尔布干断裂西北侧的凹陷地区,其中铜等的多金属矿床一般都是位于这两者中间的过渡呆。总体来说,大兴安岭北段是由东南到北西依次表现为铅、锌、银矿带。另外,金等的多 金属矿床的分布空间是呈现由北东成带的,北西成行的时空成矿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矿规律与预测复习与习题

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是经济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按研究尺度划分: ?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 ?局部成矿规律: 矿田\矿床\矿体 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控矿因素:一般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如构造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层、岩相、古地理)等。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指一定类型的岩浆岩与一定类型的矿床之间的专属对应关系. 成矿期: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

成矿省:某一特殊矿物组合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矿化类型为特征的矿床集中区(有利于成矿的区域) 成矿系列: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在不同或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有相互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成矿系统:在一定的时域-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 矿物共生:是指在各种金属矿床的矿石中,某些种类的矿物,常由于成因上的联系而构成一套特征的矿物组合。 成矿模型为精心组织的、用于描述矿床类型基本属性的信息系统,是表达矿床如何形成与控制因素的模型。 找矿模型——又称勘查模型,它是表述目标矿床及其对一定勘查技术产生预期效应的模拟体系,是描述矿化特征和找矿标志的模型 找矿模型和成矿模型都具有成矿预测的功能,二者之间实际上有着紧密的关系:成矿模型是找矿模型的基础;找矿模型是成矿模型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延伸 描述性模型——对一类矿床本质属性的概括,是对该类矿床基本而共同的特征的总结,或者说是一类矿床输出信息的系统总结。 矿床成因模型——对观察到的矿床地质现象作出合理的成因解释。是一组相关矿床属性的汇集,从中可发现某些属性之所以有用的原因。成矿信息:是指示矿化存在的各种显示和标志,它直接或间接指示识

成矿规律图的编制

成矿规律图的编制 [导读]成矿预测的中心任务是深入地研究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选区,同时进行远景评价。因此编好成矿规律图意义重大。它是在上述各种基础图件编制之后,对成矿规律已有了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它同预测图都是成矿预测工作的主要图件,在图上要反映各类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成矿预测的中心任务是深入地研究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选区,同时进行远景评价。因此编好成矿规律图意义重大。它是在上述各种基础图件编制之后,对成矿规律已有了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它同预测图都是成矿预测工作的主要图件,在图上要反映各类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以下说明成矿规律图编制过程与要求。 一、底图的选择因矿床的成因不同而有所差别。内生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主要为岩浆活动、构造及围岩岩性等,因而一般以构造图(构造岩性图)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 变质矿床可以考虑采用构造岩性图为底图。沉积矿床通常以岩相一古地理图为底图。底图的比例尺是根据成矿预测的任务确定的。 二、图面内容包括控制成矿的各种主要地质因素、矿床、矿点及有关的蚀变等矿化现象,以及重要的物化探异常和重砂异常的分布.化探异常最好以颜色表示元素种类(可考虑与矿点符号中矿种的颜色一致),而以不同的线段表明晕的性质。 三、区域成矿规律与矿化信息的综合分析在编图过程中,要综合前述所有基础图件、辅助图件的资料,深入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了解研究地区整个地质发展过程中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等与成矿的关系。 了解各个地段在地质发展各阶段中的成矿作用特征,了解不同地段主要成矿控制因素的变化。并选择产出条件比较典型的矿床(矿点)进行重点分析。面、线、点充分地结合以深入掌握各个成矿单元中各种矿产的形成规律及成矿特点。 四、划分区域的成矿单元(或称成矿区划)成矿单元是指在矿床类型及成因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及共同特征的区域,它是根据成矿规律分析结果划定的。 矿产是一定地质条件和发展阶段的产物,因此划分成矿单元应根据:1、各区的地质特征及地质发展史;2、各区成矿作用的特征;3、各区地球化学场的特征等。圈定成矿单元的分布范围,要充分考虑控制矿产区域分布的地质条件。成矿单元有大有小,具体命名可参考以下名称(线型分布的称“带”,面型分布的称“区”): 构造成矿带(区)大致与一级构造单元的规模相适应; 成矿带(区)大致与二级构造单元的规模相适应;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模拟题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成矿物质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 从地质体中直接为矿床或矿体提供的成矿物质成直接物质来源,经过多种地质过程为矿床提供的物质来源称为间接物质来源。 2.成岩矿产与非成岩矿产 成矿物质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属于工业品位高的矿产称为成岩矿产;品位低的不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为非成岩矿产。 3.矿化剂 促进成矿物质溶解搬运富集的化合物,一般为挥发性气体,称为矿化剂。 4.矿化系数 成矿地质体中成矿元素含量与元素克拉克比值称为矿化系数,矿化系数大于1有利于成矿。 5. .蒸发岩 在大陆表面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分布的封闭湖泊中逐渐浓缩,由盐湖卤水结晶分异形成的岩石。 6.亲硫元素 易于形成硫化物,与铜共生的元素。 7.矿产资源 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矿物岩石称为矿产资源。 8.高温硅钾卤水 温度高、富含K2O、Na2O、SiO2、P2O3、F等元素及化合物和挥发份的卤水。一般是在岩浆和高级区域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卤水! 9. 沉积矿床 在地表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一般成层状,和围岩是同时形成的。 10.钾长石岩 富含钾长石的热水沉积岩,一般细晶或隐晶质结构。 11.青盘岩化 热液交代安山质火山岩形成的含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碳酸盐矿物的岩石,是斑岩矿床的低温蚀变岩石。

12.矽卡岩 岩浆热液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的蚀变岩石,一般产在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 13.活动大陆边缘 具有俯冲构造的大陆边缘,一般发育火山岩浆带。 14. 低温热液矿床 低于250℃,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 15.成矿流体 富含成矿元素和挥发份的热卤水,称为成矿流体。 16.围岩蚀变 在热液作用下,由于物质成分交换,原有岩石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作用,称为围岩蚀变。 二.简述题 1. 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区域划分。 由于地幔软流圈对流带动地壳发生漂移,地球表面划分大陆裂谷区域、大洋裂谷区、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等。 2.简述地壳重熔岩浆形成的地质环境与岩性特征。 在地块及板块边缘由于俯冲挤压作用导致温度压力升高,地壳岩石发生熔融,低熔点岩石先发生熔融,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 3.简述硫酸盐型卤水的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 低于250℃,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可以形成石膏、重晶石、天青石和明矾等硫酸盐矿物。 4.简述中国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多个地块拼合一起,地块之间构造岩浆活跃强烈,地块内部形成沉降盆地,全部为陆相沉积缺失海相沉积。 5.简述地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构造形迹。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导致地壳移动产生南北向及东西的压力,地球自转离心力大小与地球半径有关,因此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块产生相对位移。形成的主要构造形迹有中高纬度区的东西向纬向构造、中低纬度区南北的经向构造和亚洲大陆北东的构造形迹等。 6.简述地洼学说的基本原理及构造层特点。 由于地壳垂直升降作用形成大陆地壳具有变质岩基底、沉积盖层和岩浆活动层三层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