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合集下载

山西省沉积型铝土矿成矿规律总结和未来勘查开发工作预测

山西省沉积型铝土矿成矿规律总结和未来勘查开发工作预测

【 关键 词】 山西省; 土矿 ; 铝 成矿规律 ; 总结; 勘察 开发 ; 预测
相 , 硅 酸 盐 相 , 酸 盐相 和硫 化 物 相 , 即 碳 而缺 失 氧化 物 相 。 按 照 成 矿 系 列 “ 位 ” 测 理 论 , 盆 地 边 部 应 有 赤 铁 矿 或 镜 铁 矿 的 沉 积 . 实 际 缺 预 在 而 11 矿 区带 划 分 .成 根 据 国 土 资 源 部 全 国 矿 产 资 源潜 力 评 价 “ 术 要 求 总 论 ” 提 出 上是没有的。这主要原因是铁质来源贫乏。风化壳 中有限的铁质和较 技 中
1铝 土 矿 成 矿 规 律 总 结 .
的统一全 国 I、 Ⅲ级成矿 区带划分方案 . Ⅱ、 山西省 铝土矿资源潜力评 价成 矿 区带 归 属 和 划 分 如 下 : I 滨 太 平 洋 成 矿 域 (I ) 级 4 Ⅱ级 华 北 陆 块 成 矿 省 ( ) Ⅱ4 Ⅲ级 晋 西 ~ 东 黄 河两 侧 元 古 宙 、 古 生 代 铝 土 矿稀 土 铜 铁 金 煤 陕 晚 盐类成矿带 ( l) Ⅲ 9 Ⅳ级 四 大 铝 土 矿 、 土 、 、 、 沉 积 成 矿 盆 地 . . 宁 武 成 矿 稀 煤 铁 等 即 即 盆地 、 西 成 矿 盆 地 、 水 成 矿 矿 盆 地 及 鄂 尔 多 斯 成 矿 盆 地 河 东 成 矿 霍 沁
区。
Ⅵ级 在 1 2个预测 区中根据预 测要素 的充分程度 又分 出 A、 C B、 三 类 预 测 区 块 . 相 当 于 Ⅵ 级成 矿 区 即
丰富的铝 、 、 等在风化壳酸性 条件下 . 硅 钛 促使其溶解 于海浸 的水 中 . 迅速进入 以碳 酸盐岩为基底 的盆地 中.由于碳酸 盐岩对水介质 的影 响, 而使其 变化 为弱碱性 的还原环境 , 致使铁相继形成鲕 ( ) 泥石 、 鳞 绿 菱铁矿 、 黄铁矿 的沉积 , 这些矿床沉积较早 , 对其基底 凹凸不平 的碳 酸 盐岩风 化面起 到了填平补齐 的作用 ,因此这些矿体形态 复杂 多变 . 而 随后 相继在碳酸盐相 、 硫化物相沉 积形成了铝土矿 和粘 土矿 、 土岩 粘 等, 这些矿产则形成一定规模 的大 、 中型矿 , 矿体变化较小 山西铝粘 土含 矿岩系中的稀有稀土元素 R E、C、 b T、 aR 、 E S N 、iG 、 b k、 v等 , 研 究 均 未 见 其 单 矿 物 , 能 以 离 子 吸 附 及 类 质 同像 . 存 经 可 赋 于其它矿物 中, 有关研究 , 也可能有的为纯化学的沉积作用来实现 . 与 磷 块 岩 中 的稀 土 元 素 赋 存 特 征 相 似 据 研 究 ,世 界 上 9 % 以上 的铝 土 矿 都 与 基 底 的碳 酸 盐 岩 密 切 相 0 关。 山西 的赋矿盆地基底都是碳酸盐岩 , 加之沉积环境很稳定 . 因此 山 西 的 铝 粘 土 含 矿 岩 系 沉 积 分 异 明 显 、 量好 、 模 大 . 个 矿 种 形 成 一 质 规 各 组很 自然的矿床系列

湘南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湘南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湘 南地 区矿 床分 属深 源 同熔 岩 浆成 矿 、 源重 熔 浅 岩 浆成 矿 、 控成 矿三 个 系列 ( 层 见表 1 。其 中深 源 同 )
新一 轮 的成 矿综 合 预测 , 为湘南 找 矿靶 区优选 研究 提
表 1 湘 南 地 区 主 要 矿 床 类 型 划 分 表
Ta e 1 Ta l lo a i n ofm an de bl b eofa l c to i postt pe n s ut u n i y s i o h H na

要 : 章 对 湘 南 区带 内各 矿 田找 矿 成 果进 行 了归 纳 总 结 , 对 其 已有 的 多种 地 学 成 果 信 息 进 行 了探 文 并
索性 研 究 , 结 出 了矿 床 地 质 特 征 、 矿 系列 类 型 、 矿 因素 及 成 矿 模 式 , 大胆 地进 行 了科 学 的 预 测 定 总 成 控 并 位 , 湘 南 区带 新 一 轮 接 替 资 源找 矿 提 供 新 的认 识 和 思 路 。 为 关 键 词 : 南 区带 ; 学成 果信 息 ; 矿 预 测 ; 矿 模 式 , 矿 新 思 路 湘 地 成 成 找
界 至下 古牛 界地层 主 要 为一套 浅海 相 碎 屑 岩 夹火 山 岩 的 变 质 岩 系 建 造 , E 向 隆 起 地 带 分 布 于 基 底 旱 W 构 造 层 中 , 性 为 变 质 砂 岩 、 岩 、 枚 岩 ; 古 牛 界 岩 板 千 上
地 层 主 要 为 海 陆 交 互 相 碎 屑 岩 和 浅 海 相 碳 酸 盐 岩 建
向紧闭 型褶皱 隆起 , 迹有 湘南北 部 阳明 山一 塔 山隆 形 起带 , 南部 的 九嶷 山一 大 东 山一 诸 广 山 隆起 带 ; 在 ② 古牛 代晚期 , 受华 力 两 运 动近 纬 向 的应 力 作用 , 就 造

山西省原平市下马铺铝土矿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山西省原平市下马铺铝土矿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山西省原平市下马铺铝土矿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摘要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原平市下马铺铝土矿区地质普查工作的探究和地质特征的了解,分析该矿床的形成原因以及成矿的规律,对以后找矿方向作出了精准预测。

关键词原平市下马铺;铝土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1 概述山西省原平市下马铺铝土矿区位于原平市北西320°方向直距34km处的段家堡乡西庄头~龙宫一带,矿区据208国道约2.00km,有简易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

本区地处云中山北端,地貌属断块剥蚀的低中山区,沟壑纵横,切割强烈。

下马铺村一带史上无铝土矿矿权设置记载,但进行过小比例尺地质填图等区域性的基础性工作,地表现有零星铝土矿的出现,近年来,在露头出现附近有铝土矿民采活动,为地质工作提供了考察依据。

1997年~1998年山西省地勘局区调队在本区进行了1:5万的区域地质调查,编制了1:5万轩岗幅、下大林幅地质图。

2009年在该矿区范围内进行了普查工作,由于区内矿体不连续,厚度变化大,用第Ⅰ勘查类型控制不了矿体,对圈出具体靶区造成了难度。

此次通过对矿区普查工作的详细摸底和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初步明确了该矿床的成因及成矿规律,并对其下一步的找矿方向作出了预测[1]。

2 区域地质1)地层本区区域地层出露较齐全,从老到新有太古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2)构造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吕梁~太行断块的宁武~静乐块坳北缘,东邻五台山块隆,西接吕梁块隆。

区域构造线以NE~SW向为主,横穿矿区中部的盘道梁向斜,褶曲构造及NE~SW向断裂是本区的构造主体;3)区域矿产较丰富,主要以煤和铝土矿为主,石灰岩、粘土矿等亦有产出。

其中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下部,是本区主要矿产之一。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规模大小不等,Al2O3>45%,A/S 2.6~7.0。

下马铺矿区东南有石墙等中型铝土矿床,西南部有原平市长梁沟、南蚕食等大中型铝土矿床,北部有西红河、宽草坪等大中型铝土矿床。

河南省嵩县九仗沟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预测

河南省嵩县九仗沟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预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作者简介:杨贺杰(1983—),女,硕士,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就职于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1成矿地质背景九仗沟位于河南嵩县南30km 处,行政区划属于嵩县大章乡。

区域上地层呈单斜产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岩群的深变质岩系、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的一套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第三系河湖相沉积和第四系。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构造有NNE 向和NWW 向等多组,其中以NWW 向组内的马超营断裂规模最为宏大。

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及其北东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构成不同规模的金矿床。

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岩浆侵入作用比较发育,燕山期侵入岩主要为中深成相和浅成相酸性花岗岩类,是与区内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2矿床特征2.1矿体特征金矿体赋存于F 1构造蚀变带中,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F 1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矿体总体走向10°-30°,倾角47°-70°,主矿体位于构造带中心的内蚀变带内,分支复合、膨大收缩现象普遍。

工业矿体多分布于控矿断裂走向拐弯处和倾角变化较明显处。

矿体厚度与产状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矿体倾角变陡时,厚度大,当矿体倾角变缓时,矿体变薄。

2.2矿石组成2.2.1矿石的矿物成分及含量经对光薄片鉴定分析,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方铅矿、褐铁矿、自然金、自然银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高岭石、钾长石、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等。

2.2.2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中除Au 外,主要成分为SiO 2、Al 2O 3、S、Ag 等。

矿石中SiO 2含量为68.02%-70.12%,K 2O+Na 2O 含量1.07%-1.25%。

这反映了在热液交代蚀变过程中SiO 2加入,而K、Na 的离子成分被带出之特征。

3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3.1矿床成因区内熊耳群火山熔岩形成于靠近大陆边缘的陆内张裂环境,熔浆来源于上地幔及下地壳,在喷发、喷溢过程中携带成矿元素存在于火山岩系中,随着温度降低或地壳物质的混染,火山岩浆开始熔离分异成不相熔的熔体。

国内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理论简介

国内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理论简介
的时间演 化序 列来 表征 ; 具有 两种 重 要 的性 质 : 连 续 ① 性, 成矿 系列 中不 同类 型 矿 床 的 形成 时 间虽 然 有 先 有 后 , 整体 构 成 一 个 连续 的 时 间 序列 统 一 体 ; 共 生 但 ② 性, 同一 时间 由于控 矿地 质 因素 的不 同 , 而形 成在 空 间
成矿 系列 组合 ,2个 成 矿 系列 。 至此 成 矿 系列 理 论 的 4 研究 基本 成熟 。
矿床剖析研究的基础上 , 概括出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 , 用 于新地 区 的成矿 预测 u 。
成 矿理 论研 究专 家们 分别 从不 同的方 向研 究 成 矿
规律 , 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程裕淇等提出的成 矿 系列 理论 是 国 内广 泛 运 用 、 已经 相 当成熟 的成 矿理 论 , 到 了广泛 的推 崇 ; 裕生 等 以成矿 系统理 论 为 指 得 翟
发现、难识别矿床成为主要勘查对 象后 ,成矿规律 与成矿预 测将 继续受到重视 。
关 键 词 : 国 内 ;成 矿 规 律 ;成 矿 预 测
中图分类号 :P 1 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1 1 ( 0 8 0 07 0 6 1 2 1 2 0 ) 6— 5 7— 4
0 引 言
第2 2卷 第 6期
20 0 8年 1 2月
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Re o c sEn io m e t& Engne rn s ur e vr n n i eig
Vo . 2. . 12 No 6
De . 2 08 c .0
国 内成 矿 规 律 与 成 矿 预 测 理 论 简 介

1 成 矿 系列 理 论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2020/7/24
15
1.3 发展历史
(3)建立并完善了成矿分析理论
纵观世界有关区域成矿分析的理论,在我国都 有著名学者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如黄汲清院士 有关大地构造多旋回成矿的理论。陈国达院士对 地洼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其成果得到世界的公认。 同时还有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即李四光院士的地 质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构造体系的控矿规律研 究,程浴淇、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理论,赵鹏 大院士的地质异常理论和王世称教授的综合信息 成矿预测理论等,都对我国成矿规律研究起着重 要指导作用。
2020/7/24
7
1.2 分类
1.成矿规律分类
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
特提斯成矿域
环太平洋成矿域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
局部成矿规律:矿田\矿床\矿体
2020/7/24
8
1.2 分类
2.成矿预测分类 定性预测:概念模型预测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
2020/7/24
9
对成矿规律学或成矿学的理解,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Ю. А.毕力 (Ю. А. Ыилин)和B.H.斯米尔诺夫为代表认为: “结合地球及其大陆、大洋与其 间的过渡带、地槽褶皱带与地台和它们所分出的大型地质单元的地质构造与 发展历史的分析,来研究金属矿床区域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的学 (B.И.Cмирнов,1981) 。
板块不同类型边界的控矿规律:
离散型边界(大洋中脊)
会聚型边界(俯冲带):
岛弧:斑岩铜矿
弧后盆地:火山
块状硫化物矿床
2020/7/24
5
4. 研究意义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 的基本途径。
(1)使矿床勘查工作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的研究基础上, 就要深入进行成矿分析,总结成矿规律,用成矿规律去指 导找矿工作。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组成部分,工业矿床 是有经济意义的特殊的地质体。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与周围 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之中,所以要实现找矿工作的新突破, 深人研究矿床产出的地质规律是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铁山岩体北东部铁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铁山岩体北东部铁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SerialNo.619November.2020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19期2020年11月第11期 杨伟卫(1984—),男,高级工程师,435100湖北省大冶市湖滨路9号。

铁山岩体北东部铁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杨伟卫 王 磊 蔡恒安(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 摘 要 铁山岩体北东部分布有多个中、小型矿床,受矿山开采和工作程度影响,多数矿床周边和空白地段未进行评价。

为进一步开展矿区深部及其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扩大资源储量,通过对以往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近些年矿床(点)的勘查资料,从地层、岩浆岩、控矿因素和物探等方面入手,总结成矿规律,并结合物探成果对矿区外围及空白地段进行预测,提出成矿预测靶区,A级3处,B级2处,C级2处。

表明研究区内找矿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关键词 铁山岩体 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成矿预测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0.11.002MetallogenicRegularityandMetallogenicPredictionofIron CopperPolymetallicOreDepositsintheEasternNorthofTieshanIntrusionYANGWeiwei WANGLei CAIHeng′an(TheFirstGeologicalBrigadeofHubeiGeologicalBureau)Abstract Therearemanymediumandsmalldepositsdistributedinthenorth eastpartofTieshanin trusion,whichareaffectedbyminingandworkingdegree,andmostofthesurroundingandblanksectionsofthedepositshavenotbeenevaluated.Inordertofurthercarryoutprospectingandexplorationworkinthedeeppartoftheminingareaanditsperiphery,expandtheresourcereserves,bysortingoutandanalyzingthepreviousdataandcombiningtheexplorationdataoforedeposits(points)inrecentyears,startingfromstra ta,magmaticrocks,ore controllingfactorsandgeophysicalprospecting,thispapersummarizesthemetallo genicregularity,andpredictstheperipheryandblanksectionoftheminingareaincombinationwiththege ophysicalprospectingresults,andputsforwardthemetallogenicpredictiontargetarea,whichincludesthreegradeA,twogradeBandtwogradeC.Thisindicatesthattheprospectsforprospectinginthestudyareaaregoodanditisworthfurtherwork.Keywords tieshanintrusion,polymetallicore,metallogenicregularity,metallogenicprognosis 鄂东南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铜铁矿矿集区,区内主要分布有6大岩体,从北向南依次为鄂城、铁山、金山店、灵乡、阳新和殷祖岩体[1],其中铁山岩体为主要岩体之一,在其周边分布有多个矿床(点),多分布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地段,矿床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矿种以铜铁矿为主,除在铁山岩体南缘分布以大冶铁矿为典型代表的矿床外,在其北东部也分布有中小型铁、铜矿床(点)多处,以往勘查工作关注不足。

山东大庄子金矿床1号脉成矿规律及深部探矿预测

山东大庄子金矿床1号脉成矿规律及深部探矿预测
山章 , 波 , 宇 王 李 韩
山东 黄 金 矿 业 ( 汇 ) 限 公 司 , 岛 平 度 鑫 有 青 摘 2 60 670 要 : 庄 子金 矿 1 脉 矿床 受 大 庄子 断 裂 带控 制 , 矿 体赋 存在 构造 蚀 变 带 内 , 体 形 态似 厚 层 板 状 , 大 号 金 矿 沿走 向呈 脉状 展 布 矿
北 缘 锯 齿 状 突 出分 枝 内 ,盆 地 边 缘 位 于 大 庄 子 村
东一邵家村东一 四甲村东一线…。 张华全等1 为大 2 】 认 庄 子 金 矿 的形 成 与胶莱 盆 地形 成 时 的断 裂 活动 关 系
密切 , 建立 了金 矿 的形 成模式 。 并 金矿 体产 于 玲珑 岩 体 外 接触 带 西南 侧 的早 元 古代 基底 荆 山群变 质 岩 地
蚀 变带 主要 发育 花 岗片麻 岩 ,中部黑 灰色 蚀 变带 中
主要 为 石墨 化含 金构 造 碎裂 岩 ,上盘 灰 白色 带 主要 为 糜棱 岩化 黄铁 绢英 岩 。金 主要 产 于石 墨化 含 金构 造 碎裂 岩 ,局 部也 赋存 在糜 棱岩 化 黄铁 绢英 岩 中且 矿 化 变弱 。碎 裂岩 中的角砾 , 已经糜棱 岩 化 , 明 多 表 大庄 子断 裂先压 后张 再充填 一 交代 的特 征 。
引用格式 : 王营田, 王山章 , 李波 , 山东大庄子金 矿床 1 等. 号脉成矿规律及深部探矿预测[1 J. 黄金科 学技术,0 22 ( )13 17 2 1 ,04 :2 — 2 .
大 庄子 金矿 位 于 山东 省 平度 市灰 埠镇 ,于 1 9 93 年 开始 建设 , 后 经 过 3期 改扩 建 , 先 现为 采 、 、 综 选 冶
矿 区地层 主要 为 :古元 古 界荆 山群 野头 组 和 禄 格庄组 、 白垩 系 王 氏组 和第 四系 。其 中 , 野头 组 是 大 庄 子 金矿 床 的赋 存层 位 ,岩性 主要 为 条带 状 花 岗 片 麻 岩 、 云斜 长 角闪 片麻 岩等 。 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1.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2.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1.成矿地质背景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

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裂:压\张\扭性断裂(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1.成矿期\成矿域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2.研究意义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

能够针对性地查明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认识地质发展历史中成矿作用在区域(全球性和地域性)和局部范围内的演化进程,从而有助于查明矿化富集的时间和地点。

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3.纵横我国的三大成矿域(1)古亚洲成矿域(东西向)(a)时代:加里东-海西期(亿年)(b)主要金属矿产:Au、Cu、Pb、Zn(c)典型矿床:喀拉通克、黄山铜镍硫化物矿床,土屋-延东斑岩铜矿,阿舍勒VMS铜锌矿床,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团结沟斑岩金矿床;白音诺尔铅锌矿床(2)滨太平洋成矿域(北东向)(a)时代:燕山期(b)主要金属矿产:Au、Ag 、Cu、Pb、Zn、W、Sn、Sb(d)典型矿床:胶东金矿床、德兴斑岩铜(金)矿床、银路岭银铅锌矿床、西华山钨矿床、大厂锡矿床、锡矿山锑矿床(3)特提斯成矿域(北北西向)(a)时代:印支-喜山期(b)主要金属矿产:Cr、Au、Cu、Pb、Zn、Sn(c)典型矿床:罗布莎Cr矿床、老王寨Au矿床、玉龙、普朗斑岩Cu矿床、兰坪Pb-Zn 矿床、腾冲Sn矿床4.成矿物质来源与判别标志1.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的来源在理论上只有如下几种可能.(1)宇宙源:加拿大Sudbery 岩浆型Cu-Ni-PGE 硫化物矿床(2)上地幔源: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Cr-Ni(Co)-Cu-V-Fe(Ti)矿床(3)地壳源:与(地)壳源花岗岩有关的W-Sn 矿床(4)过渡类型: 与花岗岩有关的一些Cu-Au矿床2. 判别标志(1)同位素:S、Pb、H-O、Sr、Sm-Nd(2)稀土元素3.共生组合规律(1)火山热液Au-Ag矿床(2)斑岩Cu-Mo\Cu-Au矿床5.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1.矿产资源体的基本属性(1)矿床的地质属性:矿床可视为由某种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在结构构造和物质组成上与周围环境具有显著差异的地质体或地质体组合。

(2)经济技术属性:矿床可视为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采具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地质体。

(3)统计属性:矿床可视为在地壳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小概率地质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

矿床作为小概率地质事件形成于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具有商业利用价值的稀有地质体服从概率统计规律。

(4)矿产资源体的等级性:区域成矿学研究表明,成矿元素通常富集在不同尺度的地质成矿单元中,譬如矿体、矿床、矿田、矿带以及成矿省等。

在同一等级的矿产资源体中,矿化是连续的;矿化的不连续性仅存在于不同等级的矿产资源体之间。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矿产勘查中,寻找不同等级的矿产资源体,需要设计不同的勘查尺度。

目前的矿产勘查,是在重要成矿区带中寻找新的矿床或矿田。

在一个已知矿床内开采的新矿体通常被视为矿床的资源潜力;而在矿田内发现一个矿床则被视为矿田的资源潜力;同样,在矿带内发现一个新矿田被视为矿带的资源潜力。

2.成矿模式表达矿床如何形成与控制因素的模型称为成因模型.3.找矿模型描述矿化特征和找矿标志的模型称为找矿模型(G F Bonam -Carter 1994).矿床的成因模型和找矿模型是致矿信息集成的地质基础。

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成因相同(或相近)一类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控制因素和矿化标志。

在资源评价中,这种模型可被视为特殊矿床类型地质特征空间分布的理想表达,并能够用于指导制定矿产勘查战略。

4.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地质异常概念模型;二是据其概念模型构造资源预测变量,通过对变量的赋值、优化等程序,最终建立数字找矿模型。

5. 单元划分(1)划分原则①统计样品条件a:样品定义的统一性:代表母体,反映母体特征;b:单元应具有一定数量,保证形成具有一定容量的样本,以对母体特征作出较准确的估计;c:单元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形成简单随机样本,有利于样本分布的估计.②:地质条件a:单元既是统计样品,又是资源的载体,保证单元信息的完整性;b:单元的等级性;c:单元划分应以反映矿产资源体与异常标志之间的客观联系为目的.③:满足资源预测技术要求单元划分的目的是通过已知单元异常特征和标志的研究建立预测模型,对未知单元的资源特征和潜力进行评价.因此,必须考虑模型单元与预测单元之间信息的平衡性(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6.基于GIS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1.直接找矿信息:蚀变矿化露头2.间接找矿信息:区域地物化遥信息3.数据模拟(Data modeling): 系指关于定义和组织现实世界的数据到一个一致性数字数据库的过程4.数据模型(Data model):根据某种结构对数据的逻辑组织被称为数据模型(Data model)。

根据数据模型能够描述现实世界。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能够被选择以表达数据模型。

5.数据库(Database)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内在相关关系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储存、编辑、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

6. 空间数据结构(1)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中,地理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被划分为规则的格网,空间位置由格网的行、列表示;网格的大小表示分辨率。

(2)矢量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基本类型是¡°面条(Spaghtti)¡±结构,点被表示为一对空间坐标,线被表达为串坐标对,面被表达为封闭的环线或多边形。

空间物体被视为图元(Graphical Elements)。

8.空间数据模型(Spatial data model)是对数字空间信息及其联系的数学描述,表达数据实体之间的联系形式。

空间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数据模型来实现。

数据模型通常具有两种描述功能:(1)数据内容的描述;(2)数据之间联系的描述。

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一直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所追求的目标。

空间对象是地面物体或地理现象的抽象。

对象(Object)是该数据模型的核心,是客观世界中的实体在问题空间的抽象。

空间对象是空间实体的数值化表达。

空间地质实体系指现实世界的自然实体。

9.空间数据的特性空间数据描述地球上各种空间实体的空间、时间特性和专题属性。

空间特性:系指实体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其分布具有区域性;时间特性:系指实体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即动态变化的时序特性;专题属性:系指在同一位置具有多个属性的多维结构特性。

10.空间信息与空间知识空间信息(Spatial information)是客观反映空间实体本质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空间数据,可用来减少预测事物发生、发展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空间数据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是空间知识的载体。

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即在同一空间位置上具有多个专题和属性信息结构。

空间知识(Spatial knowledge)是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有应用价值的信息结构(李德仁等,2006)。

从空间实体→空间数据→空间信息→空间知识的发展反映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巨大飞跃。

事实上,资源评价的过程是一个从数据→信息→知识决策的过程。

11.空间数据分析与模拟空间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提取与集成意欲揭示蕴涵在海量数据中的空间地质体本质特征、内在联系和组合规律。

空间信息提取面向具体领域,具有特定的前提约束条件和相对性。

提取与集成空间信息是根据空间数据的特点,利用信息提取的数学地质方法,按照一定的度量值和阈值从海量地学空间数据中提取与集成信息。

12.空间滤波滤波通常有三种形式: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和带通滤波。

(1)低通空间滤波(Low-pass Spatial Filtering):系指移出高频变化,而让低频信息通过的滤波,其结果是强化区域变化规律,抑制局部变化特征;滑动平均(Moving Average)技术就是典型的低通滤波。

(2)高通空间滤波(High-pass Spatial Filtering):允许高频信息通过,而移出低频信息,其结果是淡化区域变化特征,放大局部空间特征。

高通滤波图像被定义为原始图像减去低通图像,边缘增强图像定义为原始图像的2倍减去低通图像。

(3)带通空间滤波(Band- pass Spatial Filtering):代表了图象处理的最普通方式,它仅允许特殊频率的信息通过;事实上,低通空间滤波和高通空间滤波是带通空间滤波的两个特例。

应用GIS研究资源潜力分三个步骤:(1)建立GIS空间数据库;(2)提取找矿信息,建立空间异常模式;(3)预测评价矿产资源潜力。

根据对文章和上述表格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矿床的形成环境主要可能为稳定地块和造山带两种大的环境,形成于稳定地块的矿床类型主要有岩浆Ni-Cu-PGE矿床、金刚石矿床、BIF矿床;形成于造山带环境的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铜矿、火山热液Au-Ag矿床、VMS矿床、SEDEX矿床、造山带金矿床、W-Sn矿床、奥林匹克坝Cu-Au-Ag-REE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