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__谁选择了它们
《谁选择了它们》教科版科学PPT课件1

•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 己。诗 人曾为 王孙、 来自官 场,而 今隐居 山间; 表达了 诗人寄 情山水 田园, 对隐居 生活怡 然自得 的满足 心情, 也是他 高洁品 质的写 照。
•
6.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 庭中度 过的。 家庭不 仅为人 的生存 发展提 供基本 物质保 障,而 且也为 人的精 神生活 提供重 要环境 。人生 的幸福 很大程 度上可 归结为 家庭的 幸福。
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 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 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
1、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银色 的月光 透过松 树的虬 枝翠叶 ,星星 点点地 洒落下 来。清 清的泉 水淙淙 地流泻 于山石 之上, 在月光 辉映之 下,宛 若一条 洁白的 绸布闪 闪发光
艾伦推理: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与温暖地区的同种个
体或近缘异种相比,其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 器官就越小,以减少体表面积,有利于保持体温。
实验验证:在三个容器中装满同样温度的热水,用温度 计测量,观察哪个容器中的水温度下降得最慢。
推测三种狐狸的生活环境并说说理由。
华南兔
其它动物的例子
北极兔
教科版六上《生物的多样性》单元
7.谁选择了它们
考考你的眼力
请观察左边 图片底色与 圆圈颜色, 当底色变化 时,你看到 了什么现象?
带着刚才的思路,观察图中的两只青蛙,推测它们的生活环境。
草地
沙地
阅读P84资料,什么原因导致了草地和沙地中的青蛙不同?
+
+
仔细观察比较这些狐狸的身体形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七节--谁选择了它们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6
可编辑课件PPT
7
分析途中提供的资料,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田野(绿色)
可编辑课件PPT
沙地(黄色)
8
可编辑课件PPT
9
观察图中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狐狸,比较 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我们能推测这 三种狐狸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灰狐 红狐
可编辑课件PPT
北极狐
10
灰狐:体长 50—80厘米; 体重大约2—3 千克;主要活 动范围:森林、 沼泽地。善爬 树,在树枝间 跳跃自如 。
可编辑课件PPT
25
可编辑课件PPT
26
可编辑课件PPT
27
通过人工饲养的动物与它们的野 生同类比有什么特点?
体形更庞大
可编辑课件PPT
28
人工培育后有什么 不同?
水稻产量增加
可编辑课件PPT
29
前后有什么不同?
更加美观
可编辑课件PPT
30
• 野猪变家猪、水稻变成杂 交水稻,这是 人工选择 的结果。
它们的形态特点在它们生 活的环境中有什么优势?
可编辑课件PPT
19
生存地点:北极
生存地点:丛林
生存地点: 北美旷野荒漠
可编辑课件PPT
20
生存地点:北极
生存地点:山地森林
Hale Waihona Puke 生存地点: 高山草原或山林
可编辑课件PPT
21
生存地点:北极
生活环境:草原
生存地点: 北美广阔牧场
可编辑课件PPT
22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4
可编辑课件PPT
5
• 飞蛙-树上的跳跃者,是在马来西亚和印 尼发现的,它们习惯生活在高高的树梢上。 这种青蛙拥有带蹼的长脚趾,而且四肢之 间有扁平的皮肤,它们利用这些东西,可 以从树梢上降落下来。从某方面来说,术 语“降落伞”就涉及到动物以很小的倾斜 度从高处快速下降。虽然华莱士飞蛙喜欢 生活在高处,但是它们必须下降到地面附 近进行交配和产卵。
第7课 谁选择了它们

• 火狐 • 火狐又叫红狐、赤狐等,细长的身体,尖 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 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广泛分布于 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还被引入到澳大 利亚等地。
• 银狐 • 银狐全称银黑狐,原产北美北部,西伯利亚 东部地区,是目前主要饲养狐种之一。银黑狐因 其部分针毛呈白色,而另一些针毛毛根与毛尖是 黑色,针毛中部呈银白色面而得名。银狐嘴尖、 眼圆、耳长,四肢细长,尾巴蓬松且长。 • 蓝狐 • 蓝狐也称北极狐,原产于亚洲、欧洲、北美 洲北部高纬度地区,北冰洋与西伯利亚南部均有 分布。蓝狐形似银黑狐,但体型略小,喙短,耳 宽,嘴圆长,四肢短小,体态圆胖,被毛丰厚。 体色有两种,一种是浅蓝色,且常年保持这种颜 色;另一种是冬季呈白色,其他季节颜色较深。 成年公狐体长4,母狐体长55—75厘米,尾长 25—30厘米,体重4.5—6公斤。
第7课
谁选择了它们
狐狸 也叫“草狐”、“红狐”,属哺乳动物。尖尖的嘴 巴,细长的身体,三角形的耳朵,细软、稠密而蓬松的 毛,又大又长的尾巴,有点象狼,但比狼小。体长约 70厘米,尾巴约45厘米。毛色变化很大,一般呈红褐、 黄褐、灰褐色,耳背灰色或灰黑色,尾尖白色。狐狸的 生命力和适应性都很强,在我国广大的疆域都有狐狸。 它没有固定生活的场所,平时居住在森林、草原、丘陵 地带,白天隐蔽起来睡觉,晚上出来徘徊觅食。一年四 季它吃的食物,绝大多数是为害农田的害鼠、野兔、小 鸟和昆虫等,对农业生产有保护作用。它的毛皮很是珍 贵,可做大衣、衣领、皮帽、围脖等.
• 各个种类的狐狸遍布于北美、欧洲、 亚洲、包括极地地区。同时也分布 于非洲各部。在狐狸被引进澳大利 亚用于控制兔子数量之前,澳大利 亚没有狐狸。
教科版小学科学研究课教案:谁选择了它们教案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二)【教材简析】《谁选择了它们》是教科版六上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在了解了多种多样的生物之后,本课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物种的演变过程,教材主要分四部分。
1.导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决定地球生物的命运?2.探讨青蛙去留问题,明白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分析三种狐狸的不同生活环境,得出自然选择改变生物,穿插了保温实验;4.简单介绍了人工选择。
青蛙的去留问题和自然选择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对资料的占有和分析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第三个活动中穿插的动物保温模拟实验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要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突出重点活动,将保温模拟实验用微课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分析温度数据,明白伯格曼法则。
【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本课的主要困难:1.六年级的学生尚处于具体运算到抽象运算的过渡阶段,要从大量的事实性资料入手分析归纳得出生物的演变过程是有一定的难度的;2.生物的演变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科学家也由于缺少证据,尚且对一些问题持不同意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寻找间接的证据,增强直观体验,来帮助学生建立生物演变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共同作用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不同。
2.生物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次模拟天敌捕食青蛙,青蛙交配产子,再次被捕食,让学生观察体验青蛙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体色并生存下来的过程。
2.通过青蛙、北极狐等生物适应环境的研讨,让学生体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模拟实验,对问题寻求适当的解释,了解自然选择。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7《谁选择了它们》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7《谁选择了它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谁选择了它们》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材以探究生物适应环境为主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还不是很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发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教师进行指导。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发现和体会。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多样性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交流等。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江滨《谁选择了它们》PPT

自然选择: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命个体进行比较时,发 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生活在愈冷 的地方,个体就愈大,形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 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小实验:北极狐圆而大的体形真能 降温慢吗?
选择2个大小不同的球形烧瓶,1个与大烧杯体积 相近的玻璃瓶,3支温度计。在3个容器内同时放 入同样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观察哪个容 器的水温降得慢。
3、北极熊的耳朵和尾巴都很小,是为了( C )
A.在海水中游泳
B.在冰面上跳跃 C.抵
御寒冷 4、 在经过一个寒冷干旱的冬天后,狼群中最 有可能存活并繁殖后代的是( C )。 A 深色毛皮的狼 B 白色毛皮的狼 C 毛皮厚的狼 D毛皮薄的狼
5、(
A )生物学家发现,同一种生物生 活在越冷的地方身体愈接近()。 A、大球形 B、长筒状 C、小球形
大而圆的降温慢
我们能推测这三种狐狸生活的环 境有什么不同吗? 三种狐狸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大自然(也就是环境)改变 着生物。
小结
大自然(环境的变化)改变 并选择着生物,生物因生活的环 境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的形态结 构。
北极熊
北极狼
北极燕鸥
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
• 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 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 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 作用。
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 相适应
5、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 遗传
。
来积累其 和遗传
特征的。
6、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 自然选择逐代 Nhomakorabea累形成的。
《谁选择了它们》PPT公开课课件教科版小学2

•
4.在我们看来,转基因食品在当下中 国所引 发的争 议,看 起来相 当复杂 ,但归 结起来 ,不外 是科学 逻辑与 商业逻 辑共同 作用下 的结果 。从科 学角度 看,这 件事情 很麻烦 ,是因 为转基 因食品 的安全 性在短 期内得 不到明 确认证 。
•
5.鉴于转基因食品,特别是主粮的安 全性研 究需要 一个漫 长的周 期,主 管部门 断不可 急于宣 布转基 因主粮 的安全 性。
•
2.对于人类而言,转基因技术或是天 使,或 是魔鬼 ,既可 能给人 类社会 的发展 带来福 音,也 可能对 人类的 健康造 成损害 。
•
3.关键问题在于,科学界至今不能确 认,转 基因食 品究竟 有无可 能对生 态环境 、人体 健康造 成重大 伤害。 在这样 的背景 下,转 基因食 品的商 业化, 特别是 主粮的 商业化 问题显 得有些 敏感。
① ③
④
② ⑤
① ④
② ③
⑤
1号狐狸
不同的特征 可能生活的
环境 可能的名字
2号狐狸
三种狐狸的比较观察
1号狐狸
2号狐狸
3号狐狸
3号狐狸
1号狐狸
不同的特征 可能生活的
环境 可能的名字
2号狐狸
三种狐狸的比较观察
1号狐狸
2号狐狸
3号狐狸3号狐狸灰狐 Nhomakorabea红狐
北极狐
同一种生物生活在愈冷的地方, 个体就愈大,形体愈接近圆形; 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 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
6.由于不同转基因食品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小学科学六上《谁选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化》的第7课。
这一课以同一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进一步认识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教材主要安排了三个内容:“青蛙的去与留”、“大自然选择了它们”和“选择改变着生物”。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3.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1.知道通过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与观点。
2.能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完善,并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1.在科学探究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2.在活动中使学生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对问题寻求适当的解释,了解自然选择。
2、难点: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四、教学过程(一)活动一:青蛙的去与留1、出示两只青蛙的图片,分别是绿青蛙和黄青蛙。
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两只青蛙,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
2、设问:为什么不同环境中的青蛙体色不同呢?由此引出青蛙的故事:3、是谁促成了这样的演化?动物与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二)活动二:大自然选择了它们1、出示“华南兔和北极兔”、“土狼和北极狼”的对比照片,让学生小组观察。
2.学生小组观察讨论。
3、设计实验明确实验步骤,解读实验报告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多样性
7、谁选择了它们
分析途中提供的资料,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田野(绿色)
沙地(黄色)
观察图中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狐狸,比较 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我们能推测这 三种狐狸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灰狐 红狐
北极狐
灰狐:体长 50—80厘米; 体重大约2—3 千克;四肢短 小,体轻灵活。 主要活动范围: 美洲中部的森 林、沼泽地。 善爬树,在树 枝间跳跃 。
问题: 观察这几种狐狸,它们都是 同种动物,为什么在不同的环 境中,它们的形态不同?是谁 选择了它们?
自然选择: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研究资料: 这些事例说明:
自然选择:优胜 劣汰、适者生存
雀鸟在某岛进化出中喙品种,中喙雀既能吃小果实 也能吃大果实,明显比原来的小喙雀优胜,但有一 次突然间碰到大果实严重失收,中喙雀反而吃不过 专吃小果实的小喙雀,后来一次又碰到飞来很多更 强的大喙雀,最后的最后,小喙雀始终还有优势发 挥,种群数量不减反增。
它们都生活在北极,看看 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它们的形态特点在它们生 活的环境中有什么优势?
生存地点:北极
生存地点:丛林
生存地点: 北美旷野荒漠
生存地点:北极
生存地点:山地森林
生存地点: 高山草原或山林
生存地点:北极 生存地点:
生活环境:草原
北美广阔牧场
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 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 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 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选择改变着生物:
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 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 环境变化是总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 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 重要作用。
通过人工饲养的动物与它们的野 生同类比有什么特点?
体形更庞大
人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后有什么 不同?
水稻产量增加
前后有什么不同?
红狐是最常见的狐 狸,体长约80厘米, 体重4---6.5千克; 体型细长,爪子锐 利,四肢短小,厚 长的尾巴。美洲南 部的森林里。 跑得快,便与 追逐猎物,尾巴便 于保暖。
北极狐:体长50~60厘米,体重2500~4000克。 体型大而圆,嘴短,耳短小,略呈圆形。 寒 冷的北极。肥大的身体便于保暖。
更加美观
• 野猪变家猪、水稻变成杂 交水稻,这是 人工选择 的 结果。
•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 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 的 多样性 。
思考:
长颈鹿的脖子原先就这么长吗? 它又是谁选择的结果呢? 自然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