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金属矿成矿规律

合集下载

山西繁峙县金鸡沟矿区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山西繁峙县金鸡沟矿区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1区域地质背景山西繁峙县金鸡沟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山西断隆—五台隆起北东部。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为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热液来源和主要含矿岩石。

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成矿热液多次叠加,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五台群柏枝岩组、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2矿区地质特征2.1矿区地质概况2.1.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仅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黄、灰色亚砂土和全新统残坡积物和冲洪积物。

2.1.2构造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共发育四条断裂F 1,F 2,F 3,F 4,断裂破碎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

1)F 1为张扭性断裂,长约950m,宽约15m,产状为220°∠73°。

破碎带内充填断层泥、断层角砾及构造蚀变岩,角砾成分主要为五台期黑云奥长花岗岩。

断裂带内热液多次填充,黄铁矿化较普遍,局部可见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及黄铜矿化,多呈细脉状、星点状、浸染状及团块状。

蚀变多为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叶蜡石化。

两侧围岩均为五台期黑云奥长花岗岩,赋存一条金矿化体。

2)F 2为张性断裂,长约500m,宽约4m,产状为200°∠75°,破碎带内充填烟灰色英脉、乳白色石英脉,碳酸盐脉和构造角砾岩。

乳白色石英脉呈角砾状,含星点状黄铁矿。

烟灰色石英脉以含黄铁矿为主,局部见星点状或团块状方铅矿和闪锌矿,该脉厚0.2~3m 不等。

断层上下盘均为五台期黑云奥长花岗岩,蚀变多为硅化、高岭土化、孔雀石化。

Cu-I,Au-I,Ag-I 3个矿体均赋存于此断裂破碎带中。

3)F 3断裂,长1000m,宽2m 左右,产状为210°∠50°,正断层。

破碎带蚀变强烈,周边在该断裂破碎带中赋存金矿体。

4)F 4断裂,长400m,宽4m 左右,产状为180°∠80°,正断层。

破碎带内充填黄褐色断层泥及断层角砾,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较普遍。

威海东部地区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

威海东部地区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

威海东部地区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摘要】威海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苏鲁造山带东端,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区。

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威海东部地区,以金、银、铜、铅、锌、钼为主。

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多金属成矿时代为110-120Ma,与燕山晚期伟德山岩浆岩活动时代一致。

通过对典型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的综合分析,得出威海东部地区多金属矿有其特定的成矿规律:它是与中生代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伟德山岩体)有关的一个成矿系列。

由伟德山花岗岩体内部至外围,基本形成了“内部钼、银-中边部铜-边外部铅锌-外围金”的多金属矿分布环带,显示了伟德山花岗岩“亲有色金属、疏贵金属”的展布规律特征。

【关键词】威海东部;多金属矿;伟德山花岗岩;成矿规律威海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苏鲁造山带东端,是山东省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区之一[1]。

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威海东部地区,以金、银、铜、铅、锌、钼为主[2]。

1 区域地质背景本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苏鲁造山带东端,为胶南~威海隆起区(Ⅲ)、威海隆起(Ⅳa)[3]。

区内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荆山群(Pt1j)、中生界白垩系莱阳群(Kl)、青山群(Kq)以及新生界第四系(Q);区内岩浆岩广布,主要为新元古代晋宁期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其中燕山晚期伟德山序列花岗岩与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区域构造型式以韧性变形构造及脆性断裂构造发育。

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多金属矿有:铜矿(点)7处、铅锌矿床2处、钼矿床(点)5处,多金属共生矿床3处、金矿床(点)37处、银矿床(点)5处。

2 成矿规律区内多金属矿主要受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伟德山序列侵入岩、断裂构造和地层控制。

各种矿产其控矿机制和因素虽略有差别,但其又具有相类似的成矿规律。

2.1 成矿物质来源通过岩矿石、单矿物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推断出伟德山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既是区内多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也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条件。

中国新疆优势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中国新疆优势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中国新疆优势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中国新疆地区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的成矿规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新疆地区独特的金属矿产分布格局。

首先,新疆地区的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等大型山脉地区。

这些地区的岩浆活动较为频繁,为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同时,这些地区的变质作用也比较强烈,对金属矿产的富集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新疆地区的金属矿产类型较为多样,主要包括铁、铜、铅、锌、金等。

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和吐鲁番盆地,铜矿主要分布在南疆的且末、若羌和北疆的富蕴等地,铅锌矿则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和吐鲁番盆地。

这些不同类型的金属矿产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岩浆成分、成矿时代、构造环境等。

此外,新疆地区的金属矿产还具有明显的成矿期次,主要集中在早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这些成矿期次与全球地质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周期密切相关,对金属矿产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中国钼矿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钼矿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钼矿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概要引言钼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国钼矿资源的一般特征,并探讨其成矿规律。

钼矿资源特征地理分布中国钼矿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钼矿的主要产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西南地区的主要产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份;华北地区的主要产区包括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

矿石类型中国钼矿主要以钼矿石形式存在,常见的矿石有辉钼矿、钼闪石和钼铜矿等。

其中,辉钼矿是最常见的钼矿石,钼的含量较高,在中国的钼矿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矿床类型中国钼矿矿床类型多样,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蚀变型、砂岩型和热液型等。

其中,矽卡岩型和斑岩型是中国钼矿的主要矿床类型。

矽卡岩型钼矿矿床分布广泛,形成于岩浆侵入过程中,富集了大量的钼元素;斑岩型钼矿矿床则是在斑岩侵入过程中形成,富含钼矿石。

钼矿成矿规律成矿控制因素钼矿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壳演化和流体作用等。

地质构造对于钼矿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构造活动会导致岩浆上升和成矿物质富集。

岩浆活动是形成钼矿的关键因素,岩浆中富集的钼元素在地壳演化过程中会富集形成钼矿石。

成矿过程钼矿的成矿过程通常经历岩浆活动、矿质输运和成矿作用三个阶段。

岩浆活动阶段是形成钼矿矿床的起始阶段,岩浆中所携带的钼元素通过热液活动实现富集和沉淀。

矿质输运阶段是指钼矿石通过流体的输运和迁移形成矿体。

成矿作用阶段是指热液流体在矿体形成后对其进行改造和调整的过程。

成矿规律中国钼矿成矿规律主要受到构造和岩浆活动的控制。

东北地区的钼矿多与中生代花岗岩、变质岩和拉旗山岩等有机岩体相关;西南地区的钼矿则多与侵入岩有关,例如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辉绿岩等。

此外,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钼矿矿床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作用和矿物赋存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中国钼矿资源广泛分布,矿床类型多样。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要求有行文结构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锡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广泛应用,但锡矿资源极不稳定,因此分析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显得无比重要。

从形态学上而言,中国锡矿有液态脉状矿、凝状矿和沉积矿等形态,而大多数
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地。

液态脉状矿主要有分配于碱性玄武质岩体中,大多数脉状矿主要为硫酸盐矿,有较少的金属矿物,王宝森脉、绿九寨脉以及四川等处的湛江脉属于其中。

凝状矿多分布浅滩、山溪等低引力区,形态主要以低温熔融沉积形式出现,凝状矿多为金属矿,炎黄山、大安溪等属于其中。

沉积矿的成矿规律则是以沉积变质、活动晶体及熔融凝固作用为主,出现范围最广,以陕西、湖北、湖南等省的锡矿为代表性。

此外,锡矿的成矿规律还需遵循热液传输成矿作用,其实质是大量热液和物质
从分界带、断层、火山和可热可裂性岩石中渗入,使锡矿被输移到新的构造组合中,同时热液被升温及被负重节制,导致矿体产出及表面晶体熔化等形式的热流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既涉及形态、分布,又涉及热液传输成矿作用,
这些复杂的成矿规律必须在勘探、开采中充分做到遵循,才能保证锡矿的稳定开采。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贵金属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矿业开采工作。

在我国,从金矿中提炼出的金元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相应的勘探开采技术不断改进,掌握金矿的形成规律和地质特点,能够为金矿资源的开采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首先概述了金矿的形成原理,然后分别从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两个方面,对金矿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预测类型;成矿地质特征;金矿预测评价模型;金矿资源潜力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下地幔带出一些物质,金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

了解并利用这些规律,能够通过地质特征进行推测,继而评估是否存在金矿,为金矿的开挖提供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深入探讨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划分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建造构造的演化和矿床地质特征等,以《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为基础,将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归纳为12类。

2金矿的地质特征2.1绿岩带型绿岩带型金矿中,金矿类型主要是角闪岩、辉石等,形成过程是火山喷发出矿物质,对岩石造成化学侵袭,继而出现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反应,因此表面呈现为绿色[2]。

分析其地质特征,主要位于多山区域,而且出现过火山喷发现象,喷发期间带来的物质和原有岩石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出现造山效果。

而且,该金矿内会存在大量片状岩石,呈现绿色、质地较脆,组成物质主要是云母、石英,因此在分布上相对明显。

2.2矿金砂矿金砂金矿的形成,得益于河流对含金金属物质的搬运,在水流作用下聚集到平缓区域,然后形成矿床地带,含有大量金属物质。

该金矿的特点是含金量高、开采方便,因此成为目前经常开采的类型。

分析其地质特征,河流上游经过矿区,且其中的含金量高;中游则会存在明显弯道,在水流作用下可以推动砂子运动;中下游地段相对平缓,有利于金砂的聚集,由于会覆盖在岩石上方,因此表现为砂金状。

2.3变碎屑岩型变碎屑岩型金矿的外表,主要是黑色岩、硬砂岩、浊积岩等,岩石质地较粗糙,以板岩、片岩为主。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

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

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

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及主要找矿标志 实 例 矿化围岩:花岗岩类为主,石英脉、石英细脉 控矿岩体为同熔型花岗岩类,产于大陆边缘活 毛 家 店 、 柏 杖 带、石英网脉带、蚀变破碎带。 动带内,多属侏罗—白垩纪多期次侵入,晚期 子 、 水 泉 、 二 酸性小岩株(岩枝)。明显线状分布,受岩石、 道沟、沙金沟、 硅镁层断裂控制区。岩浆来源深就位浅,分布 平房 在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盆地周边部。 岩 浆 — 热 液 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矿化围岩:花岗岩类为主,石英脉。 控矿岩体为重熔岩浆岩类,大陆内部印支—燕 五 龙 、 下 大 堡 、 金矿床 山期建平—阜新、抚顺—新宾、鞍山—桓仁、 石 柱 子 、 长 皋 、 营口—宽甸、普兰店—丹东等岩浆活动带内。 石 庙 、 隈 子 、 井家沟 接解交代—热液金矿床 金多金属矿体,蚀立金矿体。 燕山期同熔型花岗岩株体与碳酸盐正接触带外 华铜、红石山 接触带不同岩层间、远接触带蚀变破碎带。金 矿化与钙矽卡岩带关系密切。 (次)火山—热液金矿床 石英网脉带、细脉带,金银矿为主,有明显垂 太古宙花岗—绿岩区,燕山期火山—岩浆活动 红 石 砬 子 、 孙 直,水平分带蚀变:矿体产在流纹斑岩、爆发 带,火山断陷盆地的边缘,与隆起区的过渡地 家 沟 、 大 石 沟 、 火山及次火 角砾岩体中上部,呈脉状、透镜状、囊状。 带;火山穹窿内,破火山周边的断裂系统中, 下 肥 地 、 东 地 、 山—热液金 火山口、火山管道的上部或周边部裂隙中浅 望宝山 矿床 成—超浅成次火山岩体上部接解带或隐爆角砾 岩体上部。中基性、基性和碱性火山岩分布区。 太古宙层状浸染型金矿床 分布在花岗—绿岩区绿岩地体、钙硷性火山岩 清原龙王庙 主要含金岩石:片理化条纹状黑云斜长变粒岩、 条带状绿泥黑云角闪片岩、磁铁角闪石英岩和 群“薄层互层带”中属海底火山喷发成因,晚 黑云浅粒岩。矿化分布呈似层状,与围岩产状 于锌—铜型块状硫化物伴生金矿的形成期,已 一致 知矿化带附近发育有剪切带 沉积—变质 元古宙铁镁碳酸盐系中的金 金矿体呈脉状、扁豆状、似层状,金矿石有褐 早元古宙裂谷带中发育的同生断裂是提供成矿 大安口 金矿床 矿床 铁矿型、硫化物型、石英脉型。自然金与毒砂、 物质的主要通道,矿体大多数赋存于磁铁菱铁 斜方砷铁矿关系密切。具有次生富集现象。 镁矿层中,金矿体的形态和规模严格地受含铁 岩层的控制。地表常有铁帽带: Au 、 Ag 、 As 、 Cu综合异常。 太古宙绿色岩系中的金矿床 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类,原岩属基性 主要受太古宙绿岩带控制,在城子坦组、石棚 分 水 、 东 五 家 、 火山岩类。矿体呈脉状,为含金石英脉或蚀变 子组、小塔子沟组,经区域变质作用,热液具 迷 力 、 营 子 、 破碎带,
成矿理论
• 矿床三大成因类型:内生、外生、变质矿床 • 一、内生矿床:1.岩浆矿床,2.伟晶岩矿床,3.接触交代矿床(矽卡 岩矿床),4.热液矿床(岩浆热液、火山喷气---热液、地下水热液、 变质热液) • 二、外生矿床:1.风化矿床,2。沉积矿床(分机械、蒸发、化学或 化学—生物、生物沉积) • 三、变质矿床:接触变质 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混合岩化矿床 • 成矿理论:水成论、火成论;………… • 层控矿床,成矿系列、多源成矿及复成矿床,板块构造成矿理论、槽 台、地洼、地质力学等成矿理论 • 成矿规律:成矿的时间分布规律(成矿期,成矿时代),空间分布规 律(全球成矿带、区域矿带、矿区分带、矿体分带、矿床等距性), 矿产的共生规律。
条 带 状 铁 矿 床 特 征
矿床结构 矿层厚度
1一6层 几米至几十米
1一2层 20米下
矿层延长
十几公里
几百米至几公里
几十米至 几百米
几十米至几百米
矿床规模 矿石矿物
大型 磁铁矿+石英为 主,有少量闪 石类的矿物
大中小型 磁铁矿+石英+闪石,磁铁矿+石英
小型
中小型
小型
磁铁矿+石英+闪石类,磁铁矿+石英+ 辉石为特征
辽宁省铁矿主要类型
矿床类型 鞍山式铁矿 灵山寺式 翁泉沟式铁矿 杨林式铁矿 大安口式铁矿 仰林式铁矿 基性岩型铁矿 四海式铁矿 延庆式铁矿 矽卡岩型铁矿,岩 浆热液铁矿 中元古代 中元古代 晚古生代 浅海沉积类型 接触交代-热液类型 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 风化琳滤型铁矿床 基性岩浆类型 早元古代 成矿时代 晚太古代 成因类型 榆树砬群底部砂砾岩层 赋存层位 鞍山群茨沟组、大峪沟组、樱 桃园组 辽河群浪子山组 凤城县翁泉沟 营口县于家堡子 辽阳大安口 复县罗家屯 辽西;辽东侵入辽河群 铁岭组砂质页岩及泥灰岩 下马岭组含铁砂质及泥质灰岩 段 侵入体与碳酸盐接触带;中酸 性岩体内 辽阳隆昌 凌源太平沟 凌源野猪沟 肖家营子、万宝、桓 仁 矿床实例 辽阳弓长岭 鞍山市齐大山
古元古代不同类型铁矿床产出特点对比
成矿构造环境 类型 浅海相沉积 海相火山沉 积 沉积受变质型 与海底洼地有 关的火山岩沉 积变质热液改 造型(简称火 山沉积型) 粘土-硅质岩建造 中酸性火山岩(变粒 岩)碳酸盐-铁硼建 造 磁铁矿-绿泥石-石英 硼镁铁矿-稀土-磁铁 矿-黄铁矿(铀) 浪子山组 里尔峪组 灵山寺式 翁泉沟式 建造类型 矿石矿物共生组合 地层层序 代表矿床
世界铁矿床主要类型:1、 岩浆晚期铁矿床( 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床,如攀枝花钒钛磁铁 矿;岩浆晚期贯入式矿床 如大庙(含磷)铁矿 );2、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 ;3、与火 山· 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与陆相火山· 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如梅山铁矿;与海相火 山· 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 如大红山铁矿);4、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5、沉积型铁矿;6、 风化琳滤型铁矿床 。
表16
地层顺序 上鞍山群 樱桃组
鞍山群各组地层中条带状铁矿床特征
中鞍山群 大峪沟组 茨沟 组二 段 茨沟组一段 下鞍山群 通什村组 城子疃组
变质相
绿片岩相—低 角闪岩相
主要为角闪岩相
角闪岩—麻粒岩相
主要岩石类型
绢云母一白云 母石英绿泥片 岩、千枚岩、 二云母片岩、 黑云变粒岩
细粒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云 母片岩、石榴绿泥片岩
• 世界锰矿主要类型:1、海相沉积锰矿;2、 沉积变质锰矿床 ;3、层控铅锌铁锰矿床; 4、风化锰矿床 (铁锰帽)
• 世界铬矿主要类型:1、岩浆早期分凝形成 的层状铬矿床,如南非的布什维尔德、津 巴布韦的大岩墙;2、岩浆晚期铬矿床;3、 外生铬矿床(残坡积矿床、滨海砂矿、河 床砂矿等)
辽宁省金矿类型
与海底隆起有 关的火山气液 沉积变质改造 (简称火山型)
酸性火山岩建造(磁 铁浅粒岩型)
磁铁矿-黄铁矿(含铜 钴)
杨林式
海相化学沉 积 陆相沉积 晚期基性岩 浆侵入
沉积变质类型 沉积变质热液 改造 古元古代时期 沿断裂构造侵 入
富镁铁碳酸盐建造 碎屑沉积岩建造 含磁铁矿斜长角闪 岩及辉长-辉绿岩 (简称超贫磁铁矿 类型)
金属矿床找矿
金属矿产分类:
黑色金属矿产: 铁、锰、铬、钛、钒 有色金属矿产: 铜、铅、锌、钼、镍、钴、钨、锡、锑、铋、汞 (轻金属矿产 :铝、镁) 贵金属矿产 :金、银、铂族金属(铂、钯、铑、铱、钌、锇) 稀有金属矿产:钽、铌、锂、铍、铷、铯、锆、铪、锶 稀土金属矿产:钪、钇和镧系元素总称。镧系元素:镧、鈰、镨、 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 稀散元素矿产: 锗、镓、铟、铊、铼、镉、钪、硒、碲 放射性金属矿产: 铀、钍
太古代:鞍山式条带状铁矿;元古代:灵山寺式、翁泉沟式、杨林式、大安口式、仰 山式等铁矿; 小房身式铁矿产出青白口系钓鱼台组石英岩、南芬组紫色页岩下部 ;四海式铁矿产于蓟县系铁岭组;延庆式铁矿产于与铁岭组呈整合接触的下马岭组。 另外,还发现有基性岩浆型铁矿及矽卡岩型铁矿,但规模较小。岩浆热液型、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不发育。
磁铁矿-菱铁镁矿 磁铁矿-赤铁矿-石英 磁铁矿-黄铜矿
大石桥组 榆树砬子组 侵入大石桥组 地层
大安口式 抑山式 类似于河北 大庙式铁矿

• •
海相沉积锰矿:中元古界浅海相沉积锰矿—瓦房子式,老官台式。沉积变质锰矿: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 组浅海相沉积锰矿—黄土坎式。 內生锰矿:燕山期花岗岩与元古界迷雾山组燧石灰岩接触带附近的中低温热液锰矿—兰家沟式; 此外,在辽西北票、建昌等县的中生界火山岩中常见有硬锰矿化,产出地区不少,但规模均极小,不能 构成矿床类型。
黑云 斜长角闪 岩 斜长 片麻 岩、 云母 石英 片岩、 斜长 角闪 岩
基本上为 火山岩建 造 1一8 层 几米 至几 十米 几百 米至 1公 里以 上 大中 小型 1—2层 20米下
以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含辉石为特 征
原岩建造
基本上为沉积 建造沉积岩建造
基性火山岩建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