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实验五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答案

合集下载

实验五 顺序、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五 顺序、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AX=13F8_BX=0000_CX=002FDX=0000_SP=0000_BP=0000_SI=0000_DI=0 000_ DS=13E8_ES=13E8_SS=13F8_CS=13F9_IP=0003_NV_UP_EI_PL_NZNAPO_ NC_ 13F9:0003_8ED8_ MOV_DS,AX_ 一_T_ AX=13F8_BX=0000_CX=002FDX=0000_SP=0000_BP=0000_SI=0000_DI=0 000 DS=13F8_ES=13E8SS=13F8_CS=13F9_IP=0005_NV_UP_EI_PL_NZNAPO_N C_ 13F9:0005_8B1E0000_ MOV_BX,[0000]_ DS:0000=0006_ 一 _T_ AX=13F8_BX=0006_CX=002FDX=0000_SP=0000_BP=0000_SI=0000_DI=0 000_ DS=13F8_ES=13E8SS=13F8_CS=13F9_IP=0009_NV_UP_EI_PL_NZNAPO_N C_ 13F9:0009_031E0200_ ADD_BX,[0002]_ DS:0002=0007_ 一 _T_ AX=13F8_BX=000D_CX=002F_DX=0000_SP=0000_BP=0000_SI=0000_DI= 0000_ DS=13F8_ES=13E8SS=13F8_CS=13F9_IP=000D_NV_UP_EI_PL_NZNAPO_N C_ 13F9:000D_B103_ MOV_CL,03_ 一_T_
2.分支结构 程序中出现二中选一的分支称为二路分支,三中选一的分支称为三路 分支,还有四中选一,N 中选一称为多路分支。实现分支的要素有两 点: (1)使用能影响状态标志的指令,如算术逻辑运算类指令、移位指 令和位测试指令等,将状态标志设置为能正确反映条件成立与否的状 态。 (2)使用条件转移类指令对状态位进行测试判断,确定程序如何转 移,形成分支。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已知字节变量 X,Y 存放于 VARX,VARY 存储单元中, 利用公式 求 Z的值,并将结果存放于 RESULT 存储单元中。公式:Z=((X+Y)*8-X)/2 。 参考程序如下:(程序名:SY5-1.ASM) data SEGMENT varx DW 0006h vary DW 0007h result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

MATLAB全部实验及答案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实验内容及步骤4、有关向量、矩阵或数组的一些运算(1)设A=15;B=20;求C=A+B与c=a+b?(2)设A=[1 2 3;4 5 6;7 8 9],B=[9 8 7;6 5 4;3 2 1];求A*B与A.*B?A*B就是线代里面的矩阵相乘 A.*B是对应位置的元素相乘(3)设a=10,b=20;求i=a/b=0.5与j=a\b=2?(4)设a=[1 -2 3;4 5 -4;5 -6 7]请设计出程序,分别找出小于0的矩阵元素及其位置(单下标、全下标的形式),并将其单下标转换成全下标。

clear,clca=[1 -2 3;4 5 -4;5 -6 7];[x,y]=find(a<0);c=[];for i=1:length(x)c(i,1)=a(x(i),y(i));c(i,2)=x(i);c(i,3)=y(i);c(i,4)=(y(i)-1)*size(a,2)+x(i);endc(5)在MATLAB命令行窗口运行A=[1,2;3,4]+i*[5,6;7,8];看结果如何?如果改成运行A=[1,2;3,4]+i[5,6;7,8],结果又如何?前面那个是虚数矩阵,后面那个出错(6)请写出完成下列计算的指令:a=[1 2 3;3 4 2;5 2 3],求a^2=?,a.^2=?a^2= 22 16 1625 26 2326 24 28a.^2=1 4 99 16 425 4 9(7)有一段指令如下,请思考并说明运行结果及其原因clearX=[1 2;8 9;3 6];X( : ) 转化为列向量(8)使用三元组方法,创建下列稀疏矩阵2 0 8 00 0 0 10 4 0 06 0 0 0方法一:clear,clcdata=[2 8 1 4 6];ir=[1 1 2 3 4 ];jc=[1 3 4 2 1];s=sparse(ir,jc,data,4,4);full(s)方法二:不用三元组法clear,clca=zeros(4,4);a(1,[1,3])=[2,8];a(2,4)=1;a(3,2)=4;a(4,1)=6;a(9) 写出下列指令的运行结果>> A = [ 1 2 3 ]; B = [ 4 5 6 ];>> C = 3.^A>> D = A.^B5、 已知⎪⎭⎫⎝⎛+⋅=-334sin 234πt e y t 若需要计算t ∈[-1,1],取间隔为0.01,试计算出相对应的y 值。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刘卫国编)课后实验答案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刘卫国编)课后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以下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利用情形并保留全数变量。

(1) 0122sin851z e=+(2) 21ln(2z x =+,其中2120.455i x +⎡⎤=⎢⎥-⎣⎦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 z a a --+=++=--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 解:2. 已知:1234413134787,2033657327A B --⎡⎤⎡⎤⎢⎥⎢⎥==⎢⎥⎢⎥⎢⎥⎢⎥-⎣⎦⎣⎦求以下表达式的值:(1) A+6*B 和A-B+I (其中I 为单位矩阵)(2) A*B 和A.*B(3) A^3和A.^3(4) A/B 及B\A(5) [A,B]和[A([1,3],:);B^2]解:运算结果:3. 设有矩阵A 和B1234530166789101769,111213141502341617181920970212223242541311A B ⎡⎤⎡⎤⎢⎥⎢⎥-⎢⎥⎢⎥⎢⎥⎢⎥==-⎢⎥⎢⎥⎢⎥⎢⎥⎢⎥⎢⎥⎣⎦⎣⎦ (1) 求它们的乘积C 。

(2) 将矩阵C的右下角3×2子矩阵赋给D。

(3) 查看MATLAB工作空间的利用情形。

解:. 运算结果:4. 完成以下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 成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 结果:(2). 成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那么要求结果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置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别离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 S +⎡⎤=⎢⎥⎣⎦。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刘卫国编)课后实验答案

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刘卫国编)课后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122sin851z e =+(2) 21ln(2z x =+,其中2120.455i x +⎡⎤=⎢⎥-⎣⎦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 z a a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 解:2. 已知:1234413134787,2033657327A B --⎡⎤⎡⎤⎢⎥⎢⎥==⎢⎥⎢⎥⎢⎥⎢⎥-⎣⎦⎣⎦求下列表达式的值:(1) A+6*B 和A-B+I (其中I 为单位矩阵)(2) A*B 和A.*B(3) A^3和A.^3(4) A/B 及B\A(5) [A,B]和[A([1,3],:);B^2]解:运算结果:3. 设有矩阵A 和B1234530166789101769,111213141502341617181920970212223242541311A B ⎡⎤⎡⎤⎢⎥⎢⎥-⎢⎥⎢⎥⎢⎥⎢⎥==-⎢⎥⎢⎥⎢⎥⎢⎥⎢⎥⎢⎥⎣⎦⎣⎦ (1) 求它们的乘积C 。

(2) 将矩阵C 的右下角3×2子矩阵赋给D 。

(3) 查看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

解:. 运算结果:4. 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 结果:(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理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 S +⎡⎤=⎢⎥⎣⎦。

MATLAB程序设计及应用(第二版)课后实验答案

MATLAB程序设计及应用(第二版)课后实验答案

Matlab课后实验题答案实验一 MATLAB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0 122sin851ze =+(2)21ln( 2z x=+,其中2120.455i x+⎡⎤=⎢⎥-⎣⎦(3)0.30.330.3sin(0.3)ln, 3.0, 2.9,,2.9,3.0 22a ae e az a a--+=++=--(4)2242011122123t tz t tt t t⎧≤<⎪=-≤<⎨⎪-+≤<⎩,其中t=0:0.5:2.52. 已知:1234413134787,2033657327A B --⎡⎤⎡⎤⎢⎥⎢⎥==⎢⎥⎢⎥⎢⎥⎢⎥-⎣⎦⎣⎦求下列表达式的值:(1) A+6*B 和A-B+I (其中I 为单位矩阵) (2) A*B 和A.*B (3) A^3和A.^3 (4) A/B 及B\A(5) [A,B]和[A([1,3],:);B^2] 解:3. 设有矩阵A 和B123453166789101769,111213141502341617181920970212223242541311A B ⎡⎤⎡⎤⎢⎥⎢⎥-⎢⎥⎢⎥⎢⎥⎢⎥==-⎢⎥⎢⎥⎢⎥⎢⎥⎢⎥⎢⎥⎣⎦⎣⎦(1) 求它们的乘积C 。

(2) 将矩阵C 的右下角3×2子矩阵赋给D 。

(3) 查看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

4. 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 结果:(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 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理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S +⎡⎤=⎢⎥⎣⎦。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得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得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122sin 851z e =+(2) 21ln(2z x =+,其中2120.455i x +⎡⎤=⎢⎥-⎣⎦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 z a a --+=++=--L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0、5:2、5 解:4、 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得数得个数。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得大写字母。

解:(1) 结果:(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 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就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理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与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S +⎡⎤=⎢⎥⎣⎦。

解: M 文件如下;5、 下面就是一个线性方程组:1231112340.951110.673450.52111456x x x ⎡⎤⎢⎥⎡⎤⎡⎤⎢⎥⎢⎥⎢⎥⎢⎥=⎢⎥⎢⎥⎢⎥⎢⎥⎢⎥⎢⎥⎣⎦⎣⎦⎢⎥⎢⎥⎣⎦(1) 求方程得解。

(2) 将方程右边向量元素b 3改为0、53再求解,并比较b 3得变化与解得相对变化。

(3) 计算系数矩阵A 得条件数并分析结论。

解: M 文件如下:实验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 求分段函数得值。

2226035605231x x x x y x x x x x x x ⎧+-<≠-⎪=-+≤<≠≠⎨⎪--⎩且且及其他用if 语句实现,分别输出x=-5、0,-3、0,1、0,2、0,2、5,3、0,5、0时得y 值。

(完整版)Matlab实验5选择结构程序结构

(完整版)Matlab实验5选择结构程序结构

实验五、选择与循环结构一、实验目的:1、 掌握建立和执行M 文件的方法。

2、 掌握利用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的方法。

3、 掌握利用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的方法。

4、 掌握try 语句的使用。

5、 掌握利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6、 掌握利用while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法。

7、 熟悉利用向量运算来代替循环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列分段函数的值。

⎪⎩⎪⎨⎧--≠≠<≤+--≠<-+=其他且且,632,100,6530,6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y要求:(1) 用if 语句实现,分别输出x =-0.5,-3.0,1.0,2.0,2.5,3.0,5.0时的y 值。

提示:x 的值从键盘输入,可以是向量。

%homework_5_1_1.mx=input('请输入x 的值:x=');if (x<0 & x~=-3)y= x.*x + x - 6elseif (x>=0 & x<10 & x~=2 & x~=3)y=x.*x-5.*x+6elsey=x.*x-x-6end>> homework_5_1请输入x 的值:x=[-0.5 -3.0 1.0 2.0 2.5 3.0 5.0]y =-5.2500 6.0000 -6.0000 -4.0000 -2.2500 0 14.0000(2) 用逻辑表达式实现上述函数。

%homework_5_1_2.mx=input('请输入x 的值:x=')y=(x<0 & x~=-3).*(x.*x+x-6)...+(x>=0 & x<10 &x~=2 &x~=3).*(x.*x-5.*x+6)...+(x>=10 | x==-3 | x==3 | x==2).*(x.*x-x-6)>> homework_5_1_2请输入x=[-0.5 -3.0 1.0 2.0 2.5 3.0 5.0]x =-0.5000 -3.0000 1.0000 2.0000 2.5000 3.0000 5.0000 y =-6.2500 6.0000 2.0000 -4.0000 -0.2500 0 6.00002、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的等级为A,B,C,D,E。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精简版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精简版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精简版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 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122sin 851z e=+(2) 21ln(2z x =+,其中2120.455i x +??=?-??(3) 0.30.330.3sin(0.3)ln,3.0, 2.9,,2.9,3.022aaee a z a a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0.5:2.52. 已知:1234413134787,2033657327A B --??==-??求下列表达式的值:(1) A+6*B 和A-B+I (其中I 为单位矩阵)(3) A^3和A.^3(4) A/B及B\A(5) [A,B]和[A([1,3],:);B^2]3. 设有矩阵A 和B 123453 0166789101769,1112 1314150234 1617181920970212223242541311A B ??-?==-?(1) 求它们的乘积C 。

(2) 将矩阵C 的右下角3×2子矩阵赋给D 。

(3) 查看MA 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

4. 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理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 S A OS +??=。

解: M 文件如下;输出结果:S =1 0 02 A =1.0000 0 0 0.5383 0.4427 0 1.0000 0 0.9961 0.1067 0 0 1.0000 0.0782 0.9619 0 0 0 1.0000 0 0 0 0 02.0000 a =1.0000 0 0 1.0767 1.3280 0 1.0000 0 1.9923 0.3200 0 0 1.0000 0.15642.8857 0 0 0 1.0000 0 0 0 0 0 4.0000 ans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由ans,所以22E R R S A O S +??=?2. 产生5阶希尔伯特矩阵H 和5阶帕斯卡矩阵P ,且求其行列式的值Hh 和Hp 以及它们的条件数Th 和Tp ,判断哪个矩阵性能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从键盘输入一个数,将它反向输出,例如输入693,输出为396 >> clear
>> format long g
s=input('s=')
n=fix(log10(s));
A=0;
for i=1:n
a=fix(s/10^n);
x=fix(mod(s,10^i)/10.^(i-1));
A=A+x*10^(n+1-i);
end
A+a
s=693
s =
693
ans =
396
(2)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其中90-100位A,80-89为B,70-79为C,60-69为D,60以下为E
1)分别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
2)输入百分制成绩后要判断成绩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成绩应输出出错信息
If语句
>> a=input('输入成绩')
if a>=90&a<=100 disp('A 成绩合理');
elseif a>=80&a<90 disp('B 成绩合理');
elseif a>=70&a<80 disp('C 成绩合理');
elseif a>=60&a<70 disp('D 成绩合理'); elseif a<60 disp('E 成绩合理');
else disp('成绩错误')
end
输入成绩98
a =
98
A 成绩合理
>> a=input('输入成绩')
if a>=90&a<=100 disp('A 成绩合理');
elseif a>=80&a<90 disp('B 成绩合理');
elseif a>=70&a<80 disp('C 成绩合理');
elseif a>=60&a<70 disp('D 成绩合理'); elseif a<60 disp('E 成绩合理');
else disp('成绩错误')
end
输入成绩148
a =
148
成绩错误
switch语句
>> a=input('输入成绩')
switch a;
case num2cell(0:59)
disp('E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60:69)
disp('D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70:79)
disp('C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80:89)
disp('B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90:100)
disp('A 成绩合理');
otherwise
disp('成绩错误');
end
输入成绩98
a =
98
A 成绩合理
>> a=input('输入成绩')
switch a;
case num2cell(0:59)
disp('E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60:69)
disp('D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70:79)
disp('C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80:89)
disp('B 成绩合理');
case num2cell(90:100)
disp('A 成绩合理');
otherwise
disp('成绩错误');
end
输入成绩148
a =
148
成绩错误
小结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逐渐掌握了点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使用,了解了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因为本次实验较有难度,所以完成的不是很顺利。

在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