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指令详解吐血版,推荐文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教案第一章:汇编语言概述1.1 汇编语言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汇编语言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组成元素,如指令、寄存器、操作数等。
1.2 汇编语言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汇编语言的指令格式和操作数表示方法。
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助记符及其含义。
1.3 汇编语言与机器代码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汇编语言与机器代码的转换过程。
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指令与机器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汇编语言的语法规则2.1 指令语句的语法结构让学生了解指令语句的构成,包括操作码、寄存器、操作数等。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指令的语法规则,如数据传输指令、算术运算指令等。
2.2 伪指令和宏指令让学生了解伪指令和宏指令的概念及其作用。
让学生掌握伪指令和宏指令的语法规则和使用方法。
2.3 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让学生了解汇编语言程序的组成部分,如数据段、代码段、堆栈段等。
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和编写规范。
第三章:汇编语言的编程技巧3.1 寄存器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寄存器的作用和分类,如AX、BX、CX、DX等。
让学生掌握寄存器在汇编语言编程中的应用技巧。
3.2 数据传输指令让学生了解数据传输指令的用法,如MOV、PUSH、POP等。
让学生掌握数据传输指令在汇编语言编程中的应用技巧。
3.3 算术运算指令让学生了解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如ADD、SUB、MUL、DIV等。
让学生掌握算术运算指令在汇编语言编程中的应用技巧。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例4.1 实例一:计算两个数的和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如编写算法、选择寄存器等。
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编程的基本技巧,如数据传输、算术运算等。
4.2 实例二:排序算法(冒泡排序)让学生了解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编程中循环结构和条件判断的使用技巧。
4.3 实例三:字符串操作让学生了解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如字符串长度计算、字符串复制等。
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编程中字符串操作的相关指令和技巧。
(word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推荐文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参考资料第一章概述一、计算机中的数制1、无符号数的表示方法:(1)十进制计数的表示法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
(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只有0和1两个符号。
(3)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法: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按相应进位计数制的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
(见书本1.2.3,1.2.4)(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十进制→二进制的转换: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
●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整数部分:除16取余;小数部分:乘16取整。
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的各个位。
(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3、无符号数二进制的运算(见教材P5)4、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特点:按位运算,无进借位(1)与运算只有A、B变量皆为1时,与运算的结果就是1(2)或运算A、B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3)非运算(4)异或运算A、B两个变量只要不同,异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二、计算机中的码制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
数X的原码记作[X]原,反码记作[X]反,补码记作[X]补。
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
它们的差别在于对负数的表示。
(1)原码定义: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数值位:真值的绝对值。
注意:数0的原码不唯一(2)反码定义:若X>0 ,则[X]反=[X]原若X<0,则[X]反= 对应原码的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注意:数0的反码也不唯一(3)补码定义:若X>0,则[X]补= [X]反= [X]原若X<0,则[X]补= [X]反+1注意:机器字长为8时,数0的补码唯一,同为000000002、8位二进制的表示范围:原码:-127~+127反码:-127~+127补码:-128~+1273、特殊数10000000●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0●在反码中定义为:-127●在补码中定义为:-128●对无符号数:(10000000)2= 128三、信息的编码1、十进制数的二进制数编码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2 8086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
源程序的一般格式为: NAME1 SEGMENT
语句 语句 NAME1 ENDS NAME2 SEGMENT 语句 语句 NAME2 ENDS END <标号>
第四章 汇编语言 程序设计
4.2 语句的格式
第四章 汇编语言 程序设计
汇编语句分为指令语句和伪指令语句两类,一般都由分 隔符分成的 4 个部分组成。
HLT
;然后停机
NOT DONE : IN AL, PORT_VAL ;未超过时,输入下一字节
ADD SUM, AL
;与以前的结果累加
JMP CODE ENDS ;代码段结束
END START
;整个程序结束
可以看到,8086汇编的一个语句行是由4个部分组成,即
标号 操作码 操作数 ;注释(或名字)
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十三五”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内容导航
CONTENTS
4.1 汇编语言的格式 4.2 语句的格式 4.3 伪指令语句 4.4 指令语句 4.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举例
4.1 汇编语言的格式
4.1.1 8086汇编语言的一个例子
第四章 汇编语言 程序设计
MY_DATA SEGMENT ;定义数据段
SUM DB ?
;为符号 SUM 保留一个字节
MY_DATA ENDS
;定义数据段结束
MY_CODE SEGMENT ;定义码段
ASSUME CS :MY_CODE, DS :MY_DATA
;规定 CS 和 DS 的内容
PORT_VA1 EQU 3
;端口的符号名
START :MOV AX, MY_DATA ;DS 初始化为 MY_DATA
汇编语言指令集合吐血整理

汇编语言指令集合吐血整理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程序设计语言,用于直接控制计算机硬件。
在汇编语言中,指令是程序的基本单位,它告诉计算机执行的操作。
本文将汇编语言常用指令进行吐血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指令。
一、数据传送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用于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完成数据的读取和存储操作。
常见的数据传送指令包括:1. MOV:将数据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
语法形式为MOV 目的操作数, 源操作数。
例如:MOV AX, BX 表示将寄存器BX中的数据复制到寄存器AX中。
2. PUSH:将数据压入堆栈。
语法形式为PUSH 操作数。
例如:PUSH AX 表示将AX寄存器中的数据压入堆栈。
二、算术运算指令算术运算指令用于对数据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常见的算术运算指令包括:1. ADD:将两个操作数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到目的操作数中。
语法形式为ADD 目的操作数, 源操作数。
例如:ADD AX, BX 表示将寄存器AX和BX中的数据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到AX中。
2. SUB:将源操作数的值从目的操作数中减去,并将结果存储到目的操作数中。
语法形式为SUB 目的操作数, 源操作数。
例如:SUB AX, BX 表示将寄存器BX中的值从AX中减去,并将结果存储到AX中。
三、逻辑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用于对数据进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常见的逻辑运算指令包括:1. AND:对两个操作数进行逻辑与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到目的操作数中。
语法形式为AND 目的操作数, 源操作数。
例如:AND AX, BX表示将寄存器AX和BX中的数据进行逻辑与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到AX中。
2. OR:对两个操作数进行逻辑或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到目的操作数中。
语法形式为OR 目的操作数, 源操作数。
例如:OR AX, BX 表示将寄存器AX和BX中的数据进行逻辑或运算,并将结果存储到AX中。
四、流程控制指令流程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包括条件分支和循环等。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教程》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1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习题〕什么是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微控制器)、DSP芯片、嵌入式系统〔解答〕通用微处理器:适合较广的应用领域的微处理器,例如装在PC机、笔记本电脑、工作站、服务器上的微处理器。
单片机:是指通常用于控制领域的微处理器芯片,其内部除CPU外还集成了计算机的其他一些主要部件,只需配上少量的外部电路和设备,就可以构成具体的应用系统。
~DSP芯片:称数字信号处理器,也是一种微控制器,其更适合处理高速的数字信号,内部集成有高速乘法器,能够进行快速乘法和加法运算。
嵌入式系统:利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微处理器,结合具体应用构成的控制系统,其典型的特点是把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之中。
〔习题〕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解答〕CPU:CPU也称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
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芯片内集成了控制器、运算器和若干高速存储单元(即寄存器)。
处理器及其支持电路构成了微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对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控制。
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是指可与微机进行交互的输入(Input)设备和输出(Output)设备,也称I/O设备。
I/O设备通过I/O接口与主机连接。
总线:互连各个部件的共用通道,主要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信号。
〔习题〕什么是总线微机总线通常有哪3组信号各组信号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总线:传递信息的共用通道,物理上是一组公用导线。
3组信号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1)地址总线:传输将要访问的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信息。
#(2)数据总线:传输读写操作的数据信息。
(3)控制总线: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操作。
〔习题〕简答如下概念:(1)计算机字长(2)取指-译码-执行周期(3)ROM-BIOS(4)中断((5)ISA总线〔解答〕(1)处理器每个单位时间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称计算机字长。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衔接及综合应用的课程。
尤其微处理器大量发展和计算机渗透嵌入各种仪表和控制系统后,“微机原理与应用”成为组构系统的基本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着重介绍微型计算机基本构成及应用方法。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与电子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并为《单片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打下基础。
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微型计算机基本构成与外界联系(广义输入/输出)的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计算机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学习微处理器芯片基本功能、指令系统、构成微型计算机的外围芯片,以及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口芯片。
掌握微型计算机结构特点,以及实现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连接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和了解各种典型环境下接口设计原则;熟悉和正确选择常用的几种大规模集成接口电路。
二、课程目标1.知道《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知道该课程的研究领域和技术前景;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拓宽微型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和范围的思路和概念。
3.掌握微型计算机结构特点,以及实现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连接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和了解常用的微处理器,并运用微处理器和典型接口集成电路,设计出基本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系统.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指令详解吐血版

第一讲第三章 指令系统--寻址方式回顾: 8086/8088的内部结构和寄存器,地址分段的概念,8086/8088的工作过程。
重点和纲要:指令系统--寻址方式。
有关寻址的概念;6种基本的寻址方式及有效地址的计算。
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分配 教学手段 回 顾 5”×2 板书 计算机 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等讲 授 40” ×2 提 问 3” ×2 小 结2” ×2讲授内容:3.1 8086/8088寻址方式首先,简单讲述一下指令的一般格式:操作码 操作数 …… 操作数计算机中的指令由操作码字段和操作数字段组成。
操作码:指计算机所要执行的操作,或称为指出操作类型,是一种助记符。
操作数:指在指令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操作数。
该字段除可以是操作数本身外,也可以是操作数地址或是地址的一部分,还可以是指向操作数地址的指针或其它有关操作数的信息。
寻址方式就是指令中用于说明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或者说是寻找操作数有效地址的方法。
8086/8088的基本寻址方式有六种。
1.立即寻址所提供的操作数直接包含在指令中。
它紧跟在操作码的后面,与操作码一起放在代码段区域中。
如图所示。
例如:MOV AX ,3000H立即数可以是8位的,也可以是16位的。
若是16位的,则存储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立即寻址主要用来给寄存器或存储器赋初值。
2.直接寻址操作数地址的16位偏移量直接包含在指令中。
它与操作码—起存放在代码段区域,操作数一般在数据段区域中,它的地址为数据段寄存器DS加上这16位地址偏移量。
如图2-2所示。
例如: MOV AX,DS:[2000H];图2-2(对DS来讲可以省略成 MOV AX,[2000H],系统默认为数据段)这种寻址方法是以数据段的地址为基础,可在多达64KB的范围内寻找操作数。
8086/8088中允许段超越,即还允许操作数在以代码段、堆栈段或附加段为基准的区域中。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韩晓茹(习题解答全套

答:(123.025)10=(11111011.00000110)2=(7B.06)16
1.6将十六进制数(3E.7)16和(A4.B)16转换成十进制数。
答:(3E.7)16=(62.4375)10
(A4.B)16=(164.6875)10
[-Y]补=[[Y]补]求补=[[-0001111B]补]求补=[11110001B]求补=00001111B。
[X-Y]补=[X]补+[-Y]补=00100101B+00001111B=0011 0100B
习
2.18086/8088 CPU分为哪两大功能部件?其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8086/8088 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
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也就是在微型计算机的外面加上电源和外部设备,然后配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的系统。
1.3什么是系统总线?按照信号的种类不同可以把系统总线分成哪三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连接微处理器与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用以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78]原=1100 1110B[-78]反=1011 0001B[-78]补=1011 0010B
1.9设[X]补=11001010B,[Y]补=01001010B,求它们的真值。
答:X的真值是-54,Y的真值是74。
1.10设X=+37,Y=-15,求[X-Y]补。
答:[X]补=[+37]补=[+100101B]补=00100101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基址加变址寻址 把 BX 和 BP 看成是基址寄存器,把
SI、DI 看着是变址寄存器,把一个基 址寄存器(BX 或 BP)的内容加上一个 变址寄存器(SI 或 DI)的内容,再加
习题与思考:
1.假定 DS=2000H,ES=2100H,SS=1500H,SI=00A0H,BX=0100H,BP=0010H,数据变量 VAL
的偏移地址为 0050H,请指出下列指令源操作数是什么寻址方式?其物理地址是多少?
(1)MOV AX,0ABH
(2)MOV AX,[100H]
(3)MOV AX,VAL
3
上指令中指定的 8 位或 16 位偏移量(当然要以一个段寄存器作为地址基准)作
为操作数的偏移地址,如图所示。
操作数在存贮器中,其偏移地址由(基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相
对偏移量形成
基址寄存器――BX:数据段、BP:堆栈段;
变址寄存器――SI、DI。
例如:MOV AX,[BX][SI] 或 MOV AX,[BX+SI]
(4)MOV BX,[SI]
(5)MOV AL,VAL[BX] (6)MOV CL,[BX][SI]
(7)MOV VAL[SI],BX
通常操作数在现行数据段区域中, 即数据段寄存器(DS)*16 加 上 SI、DI、BX 中的 16 位偏移量, 为操作数的地址, 例如: MOV AX, [SI] 操 作数地址是:(DS)*16+(SI) (2) 以寄存器 BP 间接寻址,则操作数在堆栈段区域中。即堆栈段寄存器 (SS)*16 与 BP 的内容相加作为操作数的地址,
第一讲
第三章 指令系统--寻址方式
回顾: 8086/8088 的内部结构和寄存器,地址分段的概念,8086/8088 的工作过
程。
重点和纲要:指令系统--寻址方式。有关寻址的概念;6 种基本的寻址方式及
有效地址的计算。
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回顾 讲授 提问 小结
时间分配 5”×2 40” ×2 3” ×2 2” ×2
图 2-2
(对 DS 来讲可以省略成 MOV AX,[2000H], 系统默认为数据段) 这种寻址方法是以数据段的地址为基础,可在多达 64KB 的范围内寻找操作 数。 8086/8088 中允许段超越,即还允许操作数在以代码段、堆栈段或附加段为 基准的区域中。此时只要在指令中指明是段超越的,则 16 位地址偏移量可以与 CS 或 SS 或 ES 相加,作为操作数的地址。 MOV AX,[2000H] ;数据段 MOV BX,ES:[3000H] ;段超越,操作数在附加段
教学手段 板书 计算机 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等
讲授内容: 3.1 8086/8088 寻址方式
首先,简单讲述一下指令的一般格式:
操作码 操作数 …… 操作数
计算机中的指令由操作码字段和操作数字段组成。 操作码:指计算机所要执行的操作,或称为指出操作类型,是一种助记符。
操作数:指在指令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操作数。该字段除可以是操 作数本身外,也可以是操作数地址或是地址的一部分,还可以是指向操作数地 址的指针或其它有关操作数的信息。
也可放置一个相对偏移量,如 COUNT 、MASK 等等,用于表示相对寻址。
MOV AX,MASK[BX][SI]
MOV BH,COUNT[DI][BP];MOV BH,COUNT[BP+DI] 若用 BX 作为基地址,则操作数在数据段区域 若用 BP 作为基地址,则操作数在堆栈段区域
但若在指令中规定段是超越的,则可用其它段寄存器作为地址基准定
访问存储器类型
默认段寄存器 可指定段寄存器 段内偏移地址来源
取指令码
CS
无
IP
堆栈操作
SS
无
SP
串操作源地址
DS
CS、ES、SS
SI
串操作目的地址
ES
无
DI
BP 用作基址寄存器 SS
CS、DS、ES
根据寻址方式求得有效地址
一般数据存取
DS
CS、ES、SS
根据寻址方式求得有效地址
即绝对地址=(ES)*16+3000H 3.寄存器寻址
操作数包含在 CPU 的内部寄存器中,如寄存器 AX、BX、CX、DX 等。 例如:MOV DS,AX MOV AL,BH 4.寄存器间接寻址
2
操作数是在存储器中,但是,操作数地址的 16 位偏移量包含在以下四个寄 存器 SI、DI、BP、BX 之一中。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 以 SI、DI、BX 间接寻址,则
寻址方式就是指令中用于说明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或者说是寻找操作 数有效地址的方法。8086/8088 的基本寻址方式有六种。 1.立即寻址
所提供的操作数直接包含在指令中。它紧跟 在操作码的后面,与操作码一起放在代码段区域 中。如图所示。
1
例如:MOV AX,3000H 立即数可以是 8 位的,也可以是 16 位的。若是 16 位的,则存储时低位在 前,高位在后。 立即寻址主要用来给寄存器或存储器赋初值。 2.直接寻址 操作数地址的 16 位偏移量直接包含在指令中。它与操作码—起存放在代码 段区域,操作数一般在数据段区域中,它的地址为数据段寄存器 DS 加上这 16 位地址偏移量。如图 2-2 所示。 例如: MOV AX,DS:[2000H];
例如:MOV AX,[BP] 操作数地址是:(SS)*16+(BP) 若在指令中规定是段超越的,则 BP 的内容也可以与其它的段寄存器相加, 形成操作数地址。 例如: MOV AX,DS:[BP] 操作数地址是:(DS)*16+(BP) 5.变址寻址 由指定的寄存器内容,加上指令中给出的 8 位或 16 位偏移量(当然要由一 个段寄存器作为地址基准)作为操作数的偏移地址。(操作数在存贮器中) 可以作为寄存器变址寻址的四个寄存器是 SI、DI、BX、BP。 ⑴若用 SI、DI 和 BX 作为变址,则与数据段寄存器相加,形成操作数的地址即 默认在数据段; ⑵若用 BP 变址,则与堆栈段寄存器相加,形成操作数的地址即默认在堆栈段 例如: MOV AX,COUNT[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