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型钢混凝土框架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比较

型钢混凝土框架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比较摘要:由于型钢混凝土的优越性能,在现代的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也有了更迫切的要求,本文以实际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尝试改变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型钢含钢率和型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分析这些因素的改变对型钢混凝土框架整体结构和局部构件的力学性能影响。
通过对这些性能指标的分析,为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混凝土等级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architecture, s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is also more urgent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actual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trying to change th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the structure of the grade of concrete strength, steel ratio of steel and steel concrete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local membe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mechanical analysis; concrete grade一、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型钢混凝土即在混凝土中内置型钢,简称SRC(Steel Reinforeed Conerete)。
谈影响高层钢筋砼结构抗震设计的因素

谈影响高层钢筋砼结构抗震设计的因素发表时间:2017-07-13T11:31:38.2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作者:施传潮[导读]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建筑建设形式,大量应用在各种高层建筑之中。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建筑建设形式,大量应用在各种高层建筑之中。
地震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地震的出现可能会造成房屋倒塌受损情况,导致严重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损失出现。
所以为了提升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的使用质量,一定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确定好高层建筑项目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同时还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设计好结构的延性,并科学选择结构形式,从而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确保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具有充分的延性、强度以及刚度。
鉴于此,本文是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因素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砼结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一、影响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影响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以及建筑物自身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几个方面。
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对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提出一定的要求,建筑物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对于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提高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地理环境对高层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对于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我国地缘辽阔,同时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地震带之间,地震灾害频发,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次生灾害常常伴随发生,这些都会对建筑物结构造成巨大的灾害和严重的损失。
同时由于局部地区的地质特点,例如地下岩洞、矿山开采等,如果调查不够深入,选址不当必将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建筑物选址时要做好实地的调查工作,对当地的地形、地质,历史灾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保证针对当地环境合理的进行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对高层建筑物结构的破坏。
影响钢筋混泥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影响钢筋混泥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摘要:住宅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本要求是指以混凝土钢筋浇捣成,为了达到底层框架抗震设计抗震墙砖房的基本要求,随着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要求日趋多样化,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组合结构的钢一混凝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就本文而言,本文讨论了影响框架节点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的一些因素,供给框架节点钢筋混凝土的抗震设计作为学习作用。
关键词:框架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抗震效果Abstract: the house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r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poured refers to hin, in order to reach the bottom frame aseismic design of brick building aseismic walls basic requirements, with the building fun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odeling requirement becoming more diverse, with China’s steel quantity unceasing enhancement, combination of steel structure in a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nod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ome factors, supply framework node of the 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s learning effect.Keywords: frame aseismic performance reinforced concrete seismic effect近年来,抗震的理论的不断发展,“弱梁强柱,强剪弱弯,更强节点”已经成为在延性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工程界的共识。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机理、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改善抗震性能的技术措施。
1. 抗震机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而钢筋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在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承受压力,而钢筋则承受拉力,二者形成了一种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其次,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了梁柱系统,通过设置合理的剪力墙或框架结构,能够将地震力传递到地基,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在地震时,梁柱系统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2. 抗震设计方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质和设计要求,确定地震设计参数,如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等。
其次,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主要考虑静态荷载的作用,动力分析则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通过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确定结构设计方案。
然后,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
根据国家相关抗震规范,对结构进行验算,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通过考虑结构的抗侧扭和抗倾覆性能,设计合适的增加刚度和增加阻尼的措施,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
3. 改善抗震性能的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筋,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韧性。
(2)设置合理的结构抗侧扭和抗倾覆措施,如增加剪力墙、设置剪力连接板等,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加强结构的抗震连接,如采用预应力技术、使用梁柱节点加劲板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4)在结构中合理设置减震装置,如液体阻尼器、摩擦减震器等,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5)进行结构的动力监测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结构的隐患,采取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与地震易损性分析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与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进行全面的分析。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结构体系,结合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地震活动的频繁发生,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地震易损性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首先介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其结构形式、受力机制以及设计原则等。
接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和能量耗散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开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建立相应的易损性评估模型,分析不同地震动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认识,而且可以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概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是一种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共同受力、协同工作的新型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体系充分利用了钢材的高强度、高延性以及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强、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从而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性能。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等几种形式。
钢骨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中嵌入钢骨,通过钢骨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来承受荷载钢管混凝土结构则是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利用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外包钢混凝土结构则是在混凝土构件外部包裹一层钢材,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在抗震性能方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具有显著的优势。
钢材和混凝土的结合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0建筑与工程 O
S I N E&T C N O CE C E H OL GYIF R N O MATO IN
20 0 8年
第3 3期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张 剑 ( 肥市 给排水 设计 研 究院 安徽 合
合肥
201) 3 0 1
【 摘 要 】 筋混凝土结构框架节点的设 计是 实现三水 准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文章讨论 了影响框 架节点抗震性 能的一些因素, 出了优 钢 提 化 设计 的 一 些方 法 .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抗 震 设 计 时参 考 。 供 ・ 【 关键词 】 延性 ; 抗震性能; 核芯区
载 力计 算 公 式 ” ,并 未 全 面考 虑 到 影 响钢 筋 混凝 土 框架 节 点 抗 震 性 能 箍 筋 那 样 能 显 著 地 提 高 框 架 节 点 的 抗 剪 承 载力 。 28直 交 梁 . 的 各种 因素 , 得 进 一 步探 讨 研究 。 值 国 内外 的 实 际 震 害 与 试 验 研 究 表 明 , 直 于 框 架 平 面与 节 点 相 交 垂 的直交梁对框架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 . 从而提高框架节点 如果 斜 向地 震 的 双 轴 效 应 使 两 个 方 向 梁 的 纵 筋 混 凝 土 强 度 直 接影 响框 架 节 点 抗 剪 承 载 力 , 于承 受 一定 荷 载 的 的 抗 剪 承 载 力 。 但 是 , 对 则降低了直交梁对节 点的约束作用。对于仅一侧有直交梁的 框 架 节 点 , 凝 土 强 度 越 高 , 梁 、 的 截 面 尺 寸越 小 , 架 节 点 核 芯 都屈服 , 混 则 柱 框 抗 区混 凝 土 的承 剪 截 面 也 相 应 减 小 。 一 定 配 箍 率 下 . 其 抗 震 性 能 反 框 架 节 点 。 剪 性 能 并 未 改 善 框架 节 点 的抗 剪 承 载 力 。 在 对 29楼板 . 而不利。《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提倡使 用 HR 4 0级钢筋 , B0 钢筋 强度 框 架 节 点 四周 的楼 板 对 节 点 核 芯 区具 有 约 束作 用 , 梁 轴 平 行 的 与 虽 然 大 于 HR 3 5级 钢 筋 , 相 同 的 设 计 条 件 下 . 钢 量 相 对 减 少 , B3 在 用 但 如 是 钢 筋 表 面 与周 边 的混 凝 土 粘 结 锚 固 能 力 下 降 . 框 架 节 点 的高 粘结 楼 板 钢筋 与 梁 上部 受力 钢 筋 协 同工 作 。 果考 虑楼 板 作 为梁 翼 缘 在 受 在 弯 过 程 中 发 挥 的 作 用 , 应 相 应 地 提 高 节 点 的剪 力 计 算 值 。 则 应 力 区 , 筋 和 混凝 土 的共 同作 用 相 对 较 差 , 筋 易 滑移 。 钢 钢
钢结构为什么抗震性能不好

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钢结构一直以其高强度、良好延展性和可塑性而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然而,
在地震灾害中,钢结构的抗震性能常常被质疑。
这一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首先,钢材的材料特性决定了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限。
虽然钢材具有高强度和
延展性,但在地震作用下,钢结构完整性容易受到影响,局部构件易发生弯曲、扭转等破坏,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其次,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抗震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若未充
分考虑地震影响因素、结构连接的合理性等,容易导致结构刚度不足,抗震性能不理想。
同时,施工质量的不达标也会造成结构存在裂缝、虚粗以及焊缝质量等问题,使得钢结构在地震中受力不均衡,抗震性能受损。
另外,维护保养的不到位也会影响钢结构的抗震性能。
长期使用过程中,若未
及时检修、维护结构表面防腐涂层等,可能导致锈蚀、腐蚀等问题,在地震作用下使结构材料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整体抗震性能。
针对以上问题,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能需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设计阶段增
加地震影响考虑,合理配置结构的刚度与强度,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二是加强施工管理,确保结构质量和连接部位的可靠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三是加强维护保养,及时检修结构,保持结构表面完整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钢结构抗震性能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材料特性、设计施工质量和维护
保养不到位。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得到重视和改善,才能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稳定。
(字数:450)。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抗震因素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抗震因素在当今的建筑领域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广泛而普遍。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且具有巨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抗震因素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稳定性,更直接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震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方式。
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包括水平和竖向的振动,会在结构中引起惯性力。
这些惯性力会导致结构构件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等复杂的应力状态。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柱子、梁等构件可能发生弯曲破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柱子可能出现受压破坏,节点区域也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混凝土结构的累积损伤,降低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为了使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有良好的表现,合理的场地选择是第一步。
应避免在地震活动频繁、地质条件不良的区域建设重要建筑物。
如果无法避免,就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了解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情况。
不同的场地条件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放大作用不同,例如,软弱土层会放大地震波的作用,增加结构的地震响应。
结构体系的选择对于抗震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优先采用规则、对称的结构形式,避免出现平面或竖向的不规则。
规则的结构能够使地震作用在各个构件上的分布更加均匀,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等都是常见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它们在抗震性能上各有特点。
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抗侧刚度相对较小;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但空间布局相对受限;框架剪力墙结构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能够提供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构件设计方面,柱子、梁和节点等关键部位需要特别关注。
柱子作为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其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满足抗震要求,以防止在地震中发生失稳或破坏。
梁的设计要保证有足够的抗弯和抗剪能力,以承受地震引起的弯曲和剪切作用。
节点是结构中应力集中的部位,其构造和配筋应精心设计,确保在地震作用下节点的强度和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摘要:由于型钢混凝土具有刚度大,防火、防腐性能好及重量轻、延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抗震性能来讲,型钢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层、高层和一般构筑物。
本文总结出了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六大因素:轴压比、剪跨比、型钢含量和型钢形式、
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型钢的锚固形式。
关键字:型钢混凝土;轴压比;剪跨比;配箍率;型钢的锚固形式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优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
型结构,它分别继承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
型钢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钢(抗拉性能好)和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按照最佳几何尺寸,组成最优的组合构件,这种组合构件具有刚度大的特点,与钢结构相比,防火、防腐性能好,具有较大的抗扭和抗倾覆能力,而且,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重量轻,构件延性好,增加净空高度和使用面积,同时缩短施工期,节约模板,特别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及桥梁结构中使用组合构件,更加体现了它的承载能力高和能克服混凝土结构施工困难的特点。
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抗震角度来讲,型钢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层、高层和一般构筑物。
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影响型钢混凝土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
1、轴压比
实验和工程实践表明,轴压比是影响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式、延性、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的最重要因素。
当轴压比超过一定限值时,无论配箍率如何提高,框架柱的延性都不能得到明显改善,
在大轴压比下,框架柱承受水平荷载前已因为高轴力的存在而产生较大的预压应变,预压应变使柱截面的塑性转动能力大大降低,延性变差。
不论型钢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何,随着轴压比的增加,构件延性逐渐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在设计中轴压比定的太小,虽然可以较好地控制柱的破坏形态,构件延性也较好,箍筋用量也较少,但是,柱截面的尺寸也将因此变大,同时,有可能导致短柱的形成,反而降低柱的延性。
故确定一个合适的轴压比限值对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而言非常重要。
轴压比对柱的剪切与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越差,而且影响十分明显;轴压比对柱的剪切的影响的另一方面是对柱剪切承载能力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柱轴压比的增加,柱的剪切承载力也提高。
但是,轴压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其承载能力即不再提高。
因为,斜截面剪切问题,实际上是斜截面上抵抗受拉主应力的问题,而轴压比的存在显然对抵抗主拉应力有利。
2、剪跨比
剪跨比也是影响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延性的主要因素,剪跨比较小的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多发生剪切斜压破坏、剪切粘结破坏等脆性破坏,剪跨比较大的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多发生弯曲破坏。
剪跨比对柱的剪切与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剪跨比对柱的剪切破坏形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当剪跨比很小时,特别是当剪跨比小于1.5时,试件均为斜压破坏。
斜压破坏脆性很大,因此对抗震极为不利。
抗震设计中应竭力避免短柱的出现,抗震规范中一般要求框架柱的剪跨比大于2.0。
在短柱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要求采取专门措施以提高柱的延性。
实验表明,当剪跨比λ小于1.5时,一般均为斜压破坏;当剪跨比λ=1.5~2.5时,柱一般为剪切粘结破坏,当剪跨比λ>2.5~3.5时,弯曲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为受弯破坏或俗称剪压破坏。
剪跨比对柱剪切性能的另一方面影响,反映在对柱剪切承载能力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1.5<λ<2.5,剪跨比增大,剪切承载力下降,反之剪跨比越小,剪切承载力越高。
因为剪跨
比实质上反映了压弯剪复合受力构件中弯矩与剪力的相互作用。
剪跨比越大,说明构件中弯矩作用越大(相对于剪力),则构件的抗剪能力降低;剪跨比越小,说明构件以受剪为主(相对于弯矩),其抗剪能力越强。
但是抗剪承载力的增加与降低并非无限制的,当剪跨比小于一定的值或大于一定的值,构件剪切承载力均趋于稳定。
3、型钢含量和型钢形式
型钢含量和型钢形式是影响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延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同条件下,型钢含量越大,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延性越好。
和型钢含量相比,型钢形式对构件延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国内外对于普通型钢混凝土柱的实验表明,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优于格构式型钢混凝土柱,同样是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十字型钢的约束能力强,承载力下降缓慢,工字型型钢对内包混凝土约束小,破坏阶段外围混凝土剥落严重,且有可能发生侧向失稳,因此,型钢为十字形的柱抗震性能优于型钢为工字型的柱。
4、配箍率的影响
在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中,配箍率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没有对钢筋混凝土柱显著。
在较高轴压比情况下,配箍率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其他条件均相同,配箍率越高,曲线也相对丰满。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中,配置箍筋主要是为了约束混凝土,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中,型钢既能承担轴力,其腹板也相当于连续配置的箍筋,从实验结果看,外围混凝土剥落后,型钢内部混凝土几乎完好,因此,在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中,型钢对混凝土的约束起主要作用,配置箍筋主要是起保护外围混凝土不过早剥落的作用。
另外,增加配箍率可以防止剪切粘结破坏。
钢箍间距越小,钢箍越密越多,不仅提高了柱的抗剪能力,而且对外围混凝土的约束增加,这就提高了混凝土的应变能力。
在配角钢骨架柱中,由于钢箍是平腹杆和斜腹杆角钢组成的封闭箍,角钢比箍筋刚度大,因此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更为有效。
所以加密箍筋或减小平腹杆间距对提高柱的延性是有效的。
所以在配实腹钢的型钢混凝土柱中配置一定数量箍筋是必需的。
5、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不同,构件的延性也不同,一般混凝土强度较高的构件,其延性较差,其抗震性能也较差。
6、型钢的锚固形式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锚脚锚固梁内型钢的试件其抗震性能最好,若不加锚脚,梁内型钢直接伸入节点内,尽管试件的耗能性较差,但也可以使梁或柱达到其抗弯强度,在非抗震或抗震等级不高时,这种简单的锚固方式也是可行的,当然型钢伸入节点的长度不能太短。
综上所述,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轴压比、剪跨比、型钢含量和型钢形式、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型钢的锚固形式等。
参考文献:
1、周东华、刘坚主编,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2、赵鸿铁主编,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