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隔音设计专篇
隔音消音设计方案

隔音消音设计方案1. 引言隔音消音设计是指在建筑或设备中采取措施,以减少噪音传递和干扰的过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噪声污染的关注,隔音消音设计方案在建筑、工业和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隔音消音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的方案。
2. 隔音消音设计原则隔音消音设计的目标是减少噪音传播和降低室内噪声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隔音消音设计原则:2.1 隔声原理隔声原理是基于声音在不同材料中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的不同特性。
常见的隔声原理包括隔离、吸音和阻尼。
•隔离:通过将隔音材料置于噪声源和接收点之间,阻断声音的传播路径,从而降低噪声传递。
•吸音:通过在室内表面添加吸音材料,吸收声波的能量,并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阻尼:通过使用针对特定频率的阻尼材料,减少声波传播时的共振和共鸣效应。
2.2 结构设计隔音消音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特性,以实现最佳的隔音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构设计原则:•墙体隔音设计:使用密封材料和隔音层来减少噪声传递,例如使用隔音砖、隔音墙板等。
•地板和天花板隔音设计:使用隔音材料和阻尼层来降低噪声传播,例如使用隔音地板、隔音天花板等。
•窗户和门的设计:选择高隔音性能的窗户和门,以减少噪声从室外进入室内。
2.3 设备和系统设计除了建筑结构设计外,还可以通过设备和系统设计来实现隔音消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和系统设计原则:•隔音设备:如隔音风机、隔音空调等,可以减少设备噪声的传播。
•隔音管道:使用隔音管道和吸音材料来减少管道内的流体和气体噪声。
•隔音门窗:使用隔音门窗来减少设备室内外的噪声传递。
3. 隔音消音设计方案基于上述原则,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隔音消音设计方案:3.1 隔音材料的选择选择适用的隔音材料是实现隔音消音设计方案的关键。
常见的隔音材料包括隔音砖、隔音板、隔音地板、隔音天花板、隔音窗帘等。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使用。
3.2 密封隔音设计在墙体、窗户和门等与室外环境接触的部位,应进行密封隔音设计。
建筑隔声设计方案

建筑隔声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隔声设计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人们对于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安静环境需求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建筑隔声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
一、建筑隔声设计的重要性1.创造舒适环境建筑物隔声设计可以降低外部的噪音干扰,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无论是住宅、办公楼、学校还是医院,人们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来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保护隐私良好的隔声设计可以保护个人隐私,防止声音泄露。
在办公场所或者公共空间中,保证每个空间间隔的隐私性是很重要的。
适当的隔声设计可以避免敏感信息的外泄,维护个人和机构的权益。
3.提高健康噪音过大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隔声设计,可以降低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建筑隔声设计的原则1.控制传声路径隔声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控制传声路径,避免声音通过墙体、天花板、地板等路径传播。
采用隔音材料、隔音墙体等技术手段来降低传声的效果,从而达到隔声的目的。
2.减少共振共振是隔声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之一。
共振会增加声音的传播效果,使噪音更加明显。
通过控制材料的硬度、密度及表面处理等方式来减少共振,提高隔声效果。
3.避免声桥声桥是声音传播的通道,通过隔热、隔声材料的布置来避免声桥是提高隔声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4.优化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空间结构,包括墙体、天花板、地板等布置,对于隔声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考虑材质选择、厚度等因素,以及控制空间尺寸和布局,可以达到更好的隔声效果。
三、具体1.隔音墙体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墙体材料是提高隔声效果的重要因素。
例如,使用厚度较大的砖墙,或者在两层墙之间设置隔音材料等。
2.隔音窗户设计窗户是建筑中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双层窗户或者采用隔音玻璃等方式来提高窗户的隔声效果。
建筑楼层降噪措施方案

建筑楼层降噪措施方案建筑楼层降噪措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楼层降噪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噪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附近环境的宜居性。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噪声污染。
二、室内降噪措施1. 隔音材料的选择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选择隔音效果好的材料对于降低噪声尤为重要。
常见的隔音材料包括隔音泡沫、吸声板、吸音棉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提高室内的声学环境。
2. 硬装设计在室内硬装设计中,应尽量选择吸声效果好的装饰材料,如地板、墙壁和天花板。
比如,可以选择胶木地板、石膏板和软包面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能够减少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3. 设计合理的隔音结构在室内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噪音传播的路径,合理设计隔音结构。
比如,在公共区域可以增加隔音门,减少噪音的传播。
通过划分功能区域,减少噪音的交叉干扰,提高空间的私密性。
4. 室内噪音控制设备在一些特殊场合,如会议室、录音室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可以采用噪音控制设备,如风机噪声消声器、空调噪声吸音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的安装和调整,可以降低室内的噪音水平。
三、室外降噪措施1. 绿化带在建筑周围设置绿化带可以有效地降低周围环境的噪声。
植物的树木和叶片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可以吸收和抑制噪音的传播。
因此,绿化带的设置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环境。
2. 墙体隔音在建筑的外墙设计中,应考虑墙体的隔音效果。
通过增加墙壁的厚度、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室外噪音的传播。
此外,可以在墙体上设置吸音板,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3. 声屏隔离在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交界处,可以设置声屏隔离带。
声屏隔离带通常由路障、隔音墙、隔音窗等结构组成,可以有效地阻挡路边车辆和交通噪声的传播。
4. 降噪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降噪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比如,可以使用静音设备替代传统的施工设备,控制施工的时间和强度,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声侵扰。
高效节能建筑隔音设计案例分析

高效节能建筑隔音设计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在城市中打造宜居的环境成为了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建筑设计领域中,隔音设计是确保居住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析几个高效节能建筑隔音设计的案例,探讨其设计思路和成果。
案例一:静音住宅小区这个案例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高端住宅小区,由多栋建筑组成。
考虑到该区域的噪音污染问题,设计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隔音设计措施。
首先,在建筑外墙上采用了吸音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外界噪音的传递。
其次,在建筑之间增加了绿化带,作为自然屏障来阻挡噪音传播。
此外,室内空间的布局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将靠近噪音来源的区域设置为功能性空间,如厨房和储物室,进一步减少了居住区域内的噪音干扰。
案例二:办公楼隔音改造在城市中心的一座老旧办公楼进行翻新时,隔音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设计团队采用了多种隔音技术来改善办公环境。
首先,对办公室区域进行了密封处理,通过选择高性能的窗户和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室外噪音的侵入。
其次,利用吸音材料对办公室内部进行装饰,有效地减少了内部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此外,在设计空调系统时,也采用了静音设备,降低了空调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案例三:多功能会议中心多功能会议中心是一个集会议、展览、演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
在其设计过程中,隔音效果的要求非常严格。
设计师采用了复杂的隔音结构,包括各种隔音材料和隔音层,以确保每个功能区域的噪音不会互相干扰。
同时,选择了高性能的音响设备和控制系统,以提供清晰、高品质的声音效果。
此外,还对演出空间进行了专门的吸音处理,以保证演出声音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高效节能建筑隔音设计是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界噪音的传递,提供优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隔音设计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创造和谐、宁静的生活空间。
建筑隔声与吸音设计

D
实际案例分析
某商业综合体
该建筑采用先进的隔声和吸音设计,有效降低了室内外的噪音干扰,提高了室内 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也充分体现了协同设计的理念 。
某住宅小区
该小区在建筑隔声与吸音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居民的生活需求,通过优化建筑设计 、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等措施,实现了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提高了居民的生活 品质。
02
建筑隔声设计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隔离外部噪音,如交 通噪音、施工噪音等,以提供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
03
建筑吸音设计则关注如何吸收和消散声波,以减少室内 回声和声波的反射,提高语音清晰度和音乐听感。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建筑隔声与吸音设计对于提高居住和 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保护听力健康以 及提升建筑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管道支架减震
使用减震支架来支撑管道,减少管 道振动产生的噪音。
03 建筑吸音设计
室内吸音材料
吸音材料
使用具有吸音性能的材料,如玻 璃棉、矿棉、发泡聚酯等,能够 吸收和降低室内噪音。
表面处理
对吸音材料的表面进行特殊处理 ,如涂覆隔音涂料或贴覆隔音毡 等,可以提高隔音效果。
吸音装饰设计
软装饰
利用软装饰材料,如窗帘、地毯、壁 挂等,能够吸收部分室内噪音,起到 一定的隔音效果。
A
整体性原则
将隔声和吸音设计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建 筑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整体性 能最优。
平衡性原则
在隔声和吸音之间寻求平衡,根据实际需 求和环境条件,合理分配隔声和吸音的比 重,以达到最佳效果。
B
C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创新性原则
建筑物的隔音与隔热设计

建筑物的隔音与隔热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住宅的舒适度和健康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物的隔音与隔热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方面,隔音设计能够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提高室内舒适度与私密性,让人们更好地休息和工作;另一方面,隔热设计可以使室内环境更加宜人,防止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节约能源。
本文将就隔音与隔热设计,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逐一介绍其实现方法和注意事项。
建筑物的隔音设计建筑物的隔音设计可分为两类:外隔音和内隔音设计。
外隔音设计是指建筑物为减少其所处环境带来的噪音干扰,从建筑材料和形状、建筑结构设计、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的设计。
外隔音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外界声音减到最小值。
如,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如砖石、混凝土、钢材等,可以有效地阻挡声音的传播;在建筑物的布局与严密度上,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缓冲带”来减少声音的传递,例如在地面和上市层之间设置吸声材料、隔板,可以有效减少楼下楼上之间的噪音。
内隔音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各个房间之间的私密性和保持优良的室内生活环境。
在室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声音的传递。
室内隔音设计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1. 墙体隔音设计:墙体是建筑物隔音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墙的隔音能力越好,整个建筑物的隔音性能就会越好。
选择高密度、吸声、隔音好的墙体材料是墙体隔音设计的首要问题。
同时,增加隔音层的厚度,采用异形断铝或断桥铝等材料,可以降低其传声效应,减弱声音在建筑物内的传播。
2. 吊顶隔音设计:吊顶也是室内隔音设计中的一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极光棉、玻璃棉等防潮、吸声、保温性质优秀的隔热材料作为保温层,来起到吸收、消音等效果,同时增加稳定性与舒适度。
3. 地面隔音设计:在独栋房屋或花园式小区中,可通过增加厚实的地砖、木地板、铺设地毯等方法来消除地面结构感染的传播问题。
建筑物的隔热设计建筑物隔热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减少外界气温的影响,使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得到保障,通过减低保温墙的热传导,减少热损失,从而节约能源。
隔音装修方案

1.室内噪声级达到我国《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噪声标准》的相关要求。
2.通过隔音措施,降低外部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提高居住舒适性。
三、隔音设计原则
1.综合性: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布局及噪声特性。
2.科学性:依据声学原理,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与构造。
3.实用性:在满足隔音效果的前提下,兼顾经济、美观、耐用等因素。
五、施工要求
1.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施工质量。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隔音措施的有效性。
3.隔音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环保、防火、防水等性能。
4.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六、后期维护
1.定期对隔音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隔音装修方案
第1篇
隔音装修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隔音效果成为衡量住宅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高本项目居住品质,满足业主对安静居住环境的需求,特制定本隔音装修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
1.目标:通过合理的隔音设计,降低室内外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使室内噪声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管道与墙体、楼板连接处采用隔音密封处理,减少声音传播。
5.设备隔音
(1)选用低噪声设备,降低设备运行噪声。
(2)设备安装采用减震措施,减少振动传递。
四、施工要求
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
2.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图纸和规范,确保隔音措施的实施。
3.隔音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环保、防、防水等性能。
4.环保性:选用环保、无害、可持续的隔音材料。
建筑行业的建筑物隔声设计

建筑行业的建筑物隔声设计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物隔声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隔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外界面之间传递的噪音和声音。
一个好的隔声设计可以提供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保护居民免受外界噪音的干扰。
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中常用的隔声设计方法和技术。
首先,对于建筑物的外部隔声设计,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隔声墙体。
隔声墙体是一种带有隔声材料的墙体结构,它可以有效地阻止外界噪音的传入。
隔声墙体一般由两层墙壁构成,两层墙之间填充隔声材料,如纤维吸音材料或隔音石膏板。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部噪音的传播,并提供良好的隔声效果。
其次,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隔声设计,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吸音材料。
在室内空间中,声音会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反射和传播。
为了减少这种声音的传播,可以在室内墙壁和天花板上安装吸音材料。
吸音材料可以吸收并减少声音的反射,从而降低室内噪音水平。
常见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瓷砖和吸音布等。
这些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此外,建筑物的隔声设计还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和布局来实现。
例如,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可以考虑将噪音敏感区域与噪音产生区域分开。
噪音敏感区域可以设计在远离噪音源的位置,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此外,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也可以通过减少共振和共鸣现象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通过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噪音的传播。
最后,建筑物的隔声设计还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外部环境特点。
例如,在高噪音区域,如机场或高速公路附近,建筑物的隔声设计必须更加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更厚的隔声墙体或加强吸音材料的使用,以提供良好的隔声效果。
另外,建筑物的建造材料也应该能够抵御外界噪音的侵入,如采用密封性较好的门窗等。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中的建筑物隔声设计是为了提供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保护居民免受外界噪音的干扰。
隔声设计方法包括隔声墙体、吸音材料、结构设计和环境考虑等。
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隔声设计方法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定义
3.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是指吸声系数比较大的建筑装修材料。如果材料内部有很多互相连通的细微空隙,由空隙形成 的空气通道,可模拟为由固体框架间形成许多细管或毛细管组成的管道构造。当声波传入时,因细管中靠近管 壁与管中间的声波振动速度不同,由媒质间速度差引起的内摩擦,使声波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吸收。好的 吸声材料多为纤维性材料,称多孔性吸声材料,如玻璃棉、岩棉、矿碴棉、棉麻和人造纤维棉、特制的金属纤 维棉等等,也包括空隙连通的泡沫塑料之类。吸声性能与材料的纤维空隙结构有关,如纤维的粗细(微米至几十 微米间为好)和材料密度(决定纤维之间“毛细管”的等效直径)、材料内空气容积与材料体积之比(称空隙率, 玻璃棉的空隙率在90以上)、材料内空隙的形状结构等。从使用的角度,可以不管吸声的机理,只要查阅材料吸 声系数的实验结果即可。当然在选用时还要注意材料的防潮、防火以及可装饰性等其他要求。
建筑(装饰)隔音 设计专篇
2018/7
一、概述
建筑隔声,是指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噪声源的增加,建筑物的密集,高强度轻质材料的使用,对建筑 物进行有效的隔声防护措施。建筑隔声除了要考虑建筑物内人们活动所引起的声音干扰外,还要考虑建筑物 外交通运输、工商业活动等噪声传入所造成的干扰。 室内装修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在很多情况下,室内装修有一定的声学要求。不仅是各类剧院、体育场馆 和歌舞厅以及与声学有关的录音室、演播室等专业用房本身有一定的声学技术指标,而且凡是公共场所,一般 都需要传播语言或音乐,即使是家庭用房现在也需要有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所以室内装修工程必须重视声 学要求。如果忽视这一点,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例如有一水上健身娱乐场所,地面基本上都是水面,上空是 一大玻璃圆穹项,由于没有声学设计,致使厅内混响时间特别长,当有文娱表演时连报幕的话也听不清。再如有 的走廓或门厅,做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但即使是普通的谈话声或背景音乐,也在空间内久传不衰,形成令人 烦恼的干扰噪声。
二、定义
多孔性吸声材料有一个基本吸声特性,即低频吸声差,高频吸声好。定性的吸声频率特性见图1。频率高到 一定值附近,见图1中f0,吸声系数α达到最大值,频率继续增大时,吸声系数在高端有些波动。这个f0的位置,大 体上是f0对应的波长为材料厚度t的4倍
当材料厚度增加时,可以改善低频的吸声特性。图1中t2大于t1,相同频率时t2的吸声系数大于t1的吸声系 数。如果t2=2t1,则相同吸声系数对应的频率大约为f2=f1,即厚度增加一倍,低频吸声系数的频率特性向低频移 一个倍频程。但并非可以一直增加厚度来提高低频吸声系数的,因为声波在材料的空隙中传播时有阻尼,使增 加厚度来改善低频吸声受到限制。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有效厚度。像玻璃棉一类好的吸声材料,一般用5cm左 右的厚度,很少用到10cm以上。而像纤维板一类较微密的材料,其材料纤维间空隙非常小,声波传播的阻尼非 常大,不仅吸声系数小,而且有效厚度也非常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定义
2.吸声与隔声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概念。吸声是指声波传播到某一边界面时,一部分声能被 边界面反射(或散射),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吸收(这里不考虑在媒质中传播时被媒质的吸收),这包括声波在边界 材料内转化为热能被消耗掉或是转化为振动能沿边界构造传递转移,或是直接透射到边界另一面空间。对于 入射声波来说,除了反射到原来空间的反射(散射)声能外,其余能量都被看作被边界面吸收。在一定面积上被 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该边界面的吸声系数。例如室内声波从开着的窗户传到室外,则开窗面积可 近似地认为百分之百地“吸收”了室内传来的声波,吸声系数为1。当然,我们所要考虑的吸声材料,主要不是 靠开口面积的吸声,而要靠材料本身的声学特性来吸收声波。
一、概述
造成音质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声学设计。不少装饰工程公司本身没有合格的声学设计人员;有的 一开始邀请声学专家做设计,以后自以为有了“经验”,便大胆地把设计也承包了;有的是东抄西袭,以为找到 了人家的奥秘,你做软包,我也搞软包,你用穿孔板,我也做穿孔板,实际上没有掌握真正的声学要求;也不排除有 的工程技术人员懂得一些声学知识,但并不精于室内声学的原理和实践,做出了并不合格的声学装修设计。 室内声学设计是一门系统学科,涉及面较广,本文只就与室内装饰有关的吸声和隔声的材料和结构方面的 知识作简单介绍,希望装饰工程人员和业主对声学材料和结构有所了解,能够理解声学设计为什么作这样那样 的处理,从而使装饰工程在美观和声学要求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二、定义
1.建筑隔声包括空气声隔声和结构隔声两个方面。所谓空气声,是指经空气传播或透过建筑构件传至室 内的声音;如人们的谈笑声、收音机声、交通噪声等。所谓结构声,是指机电设备、地面或地下车辆以及打 桩、楼板上的走动等所造成的振动,经地面或建筑构件传至室内而辐射出的声音。在建筑物内空气声和结构 声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为空气声的振动能够迫使构件产生振动成为结构声,而结构声辐射出声音时,也就 成为空气声。减少空气声的传递要从减少或阻止空气的振动入手,而减少结构声的传递则必须采取隔振或阻 尼的办法。
二、定义
对于两个空间中间的界面隔层来说,当声波从一室入射到界面上时,声波激发隔层的振动,以振动向另一面 空间辐射声波,此为透射声波。通过一定面积的透射声波能量与入射声波能量之比称透射系数。对于开启的 窗户,透射系数可近似为1(吸声系数也为1),其隔声效果为0,即隔声量为0db。对于又重又厚的砖墙或厚钢板, 单位面积质量大,声波入射时只能激发起此隔层的微小振动,使对另一空间辐射的声波能量(透射声能)很小,所 以隔声量大,隔声效果好。但对于原来空间而言,绝大部分能量被反射,所以吸声系数很小。 对于单一材料(不是专门设计的复合材料)来说,吸声能力与隔声效果往往是不能兼顾的。如上述砖墙或钢 板可以作为好的隔声材料,但吸声效果极差;反过来,如果拿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如玻璃棉)做隔声材料,即使声波 透过该材料时声能被吸收99(这是很难达到的),只有1的声能传播到另一空间,则此材料的隔声量也只有20db, 并非好的隔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