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生版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课件

个人所得税课件
6、财产转让所得 7、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8、偶然所得 9、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 所得 10、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怎么扣?
费用扣除 2000(或4800) 每次收入小于4000,扣800 每次收入大于4000元,扣收入的20%
扣租赁的税费、修缮费、800或收入的 20% 扣转让财产原值、转让费税等 无费用扣除
应纳个税=(收入×(1-20%) ×14%
稿酬所得计算 案例
案例6 许某出版《国际经济法教程》 一书,获稿酬8 000元,问许 某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8 000×(1-20%)=6 400(元) 应纳税额=6 400×20%×(1-30%=896(元) 完成任务一 1(3) 任务二 (1)
案例7 张某发明一种节能设备, 并获得专利,张某将该专 利权转让给某公司,获人 民币10万元,问张某应 纳个人所得税多少?
应纳税所得额 =100 000×(1-20%)=80 000 应纳个税=80 000×20%
任务二:个人应纳个税的计算
【知识链接】
五、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六、偶然所得 计税规定 按次计征 扣除标准 无费用扣除 应纳个税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20%
案例2 某人12月取得工资1500元,年终奖30000元。试计算该 个人12月应纳个税。
12月工资不够2000元,不征税 年终奖单独作一个月收入计税 找税率:(30000-500)/12=2458.33,适用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年终奖应纳个税=(30000-500)×15%-125
任务二:个人应纳个税的计算(特殊业务) 【知识链接】 全年一次性奖金
非居民纳税人:
(负有限纳税 义务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 不居住的个人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法(完整版)分解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法(完整版)分解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的地位:是历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税种,其特点是内容繁杂,考点较多。

从考试角度看,试题难度不大,比较容易得分,因此,学习时应认真、仔细,将各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争取不丢分。

本章题型与分值:本章是税法考试的重点章节,各类题型在本章均会出现,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问答题以及综合题,题量4~6题,分值8~12分左右。

最近3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本章内容结构:6节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第二节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第三节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四节税收优惠★★第五节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第六节征收管理★★本章重点和难点:个人所得税税目的划分,纳税人身份的判定,各个税目应税收入及扣除项目的确定,各个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是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相关规定。

本章重要考点:税目的划分,各个税目扣除项目的具体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等。

本章核心考点一览表2014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修改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

2.增加了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2014年应重点关注的内容:税目的划分、各个税目扣除项目的具体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

尤其关注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几个重点税目的各项规定。

个人所得税简介: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一、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

个人所得税(学生复习专用)

个人所得税(学生复习专用)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它是国家参与纳税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征税模式有三种: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我国分类所得税制⏹修改后个税缴纳五大变化⏹ 1.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000元-3500元。

⏹ 2.工薪所得税率表由9级-7级⏹ 3.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级距扩大了2至3倍⏹ 4.涉外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3500元/月,附加减除费用标准由2800元-1300元,标准4800元不变 ⏹ 5.申报缴纳税款的时限,7日-15日。

⏹基本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居住时间标准:⏹ “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 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

“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例1:⏹某在我国无住所的外籍人员2008年5月3日来华工作,2009年9月30日结束工作离华。

⏹例2:⏹ 一外籍人员从2007年10月起到中国境内的公司任职,在2008年纳税年度内,曾于3月7日-12日离境回国,向其总公司述职,12月23日-26日又离境回国欢度圣诞节,27日又返回中国。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注:不予征税项目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3500 (4800)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2.应纳税额的计算⏹例3 某纳税人2011年10月扣除保险和公积金后的收入为4200元,该纳税人不适用附加减附费用的规定。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作业及参考答案(1)讲课稿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作业及参考答案(1)讲课稿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作业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是( )。

A.托儿补助费B.劳动分红C.投资分红D.独生子女补贴2.出租车经营单位对于出租车驾驶员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按( )征收个人所得税。

A.工资、薪金所得B.承包转包所得C.劳务报酬所得D.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3.个人参加笔会现场作画取得的作画所得属于( )。

A.工资、薪金所得B.稿酬所得C.劳务报酬所得D.个体户经营所得4.以下不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项目是( )。

A.转让商标权B.转让技术秘密C.转让专利权D.转让土地使用权5.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应按( )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A.工资、薪金B.劳务报酬C.承包转包D.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6.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采用定额与定率相结合扣除费用的( )。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劳务报酬所得B.工资、薪金所得D.偶然所得7.我国公民马某,2012年12月取得工资4500元,年终奖30000元,则马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元。

A.2925 B.2995 C.6525 D.67458.法国某公司派其雇员塞米尔来我国某企业安装、调试电器生产线,塞米尔于2011年3月1日来华,工作时间为9个月,但其中9月份仅在我国居住18天。

其工资由法方企业支付,月工资合人民币30000元(塞米尔适用附加费用扣除标准)。

塞米尔9月份在我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元。

A.5295 B.3177 C.2975 D.27509.王先生在甲公司工作了15年,2012年1月与该单位解除聘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50000元。

甲公司所在地上年平均工资为28000元。

王先生的补偿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950 B.1060 C.1140 D.162510.王先生2012年2月退休,每月领取退休工资3200元,4月份被一家公司聘用,月工资46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税计算公式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用应纳所得税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形包括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等。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应纳所得税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额-费用5000元;3.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4.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次收入额;二、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形 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2.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申报4.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申报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国籍的纳税申报6.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申报。

三、工资多少要交个人所得税二、工资税率怎么算工资少于3000的按3%计算,3000到12000之间的按照10%计算,80000以上的按照45%进行纳税。

缴税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也是一项强制性规定。

纳税的标准也是有一定的梯度的,符合纳税条件就要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一、工资税率怎么算(一)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元的按照3%税率计算;(二)3000<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元的按照10%税率计算;(三)12000<月应纳税所得额≤25000元的按照20%税率计算;(四)2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35000元的按照25%税率计算;(五)3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0元的按照30%税率计算;(六)5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80000元的按照35%税率计算;(七)80000<月应纳税所得额按照45%税率计算;注:月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起征点。

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法律法规(下))_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法律法规(下))_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人”是指哪些人?“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但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个人哪些收入须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及《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8条规定,下列收入须缴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

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指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3.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指个人从事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

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用权取得的所得。

现代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小包括稿酬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指个人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卡义、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没备、乍船以及其他财产得的所得。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

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 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
• 4.劳务报酬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
所取得的所得
• 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是两个不同的应税所得项
目。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 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 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 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第二节 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
• 一、纳税人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境外取得所
得的居民和在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非居民。居民 与非居民是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划分的, 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第二节 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
• 1.居民纳税人 • 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
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非 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 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 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
• 二、征税对象 •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
得。现行个人所得采用列举法列举了11项所得为 应税所得。
• 1.工资、薪金所得 •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主讲:洪流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 一、个人所得税特点 •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
的一种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税种。征收个 人所得税对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筹集财政资金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实行分类课征 •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有分类所得税制.综
合所得税制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三种类型。我国 目前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把个人应税所得 划分成11类,分别扣除不同的费用和适用不同的 税率。

最新个人所得税讲义学习资料

最新个人所得税讲义学习资料

个人所得税会计目标一、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征税对象二、熟悉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三、税收优惠第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项)税制,纳税义务人兼有11个项目中所列的两项或两项以上所得的,按项分别计算纳税。

(共11项)具体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二部分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一、工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薪金所得范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 不超过1500元的 3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例:李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8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辽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800元。

费用扣除为3500元,则李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如下:应纳税额=(8000-800-3500)*10%-105=265(元)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财产转让所得范围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将所得用于公益性捐赠,不超过申报 应纳税所得额的30%部分可以扣除。 • 个人将所得用于资助非相关的科研机构和 高等学校的研究开发经费,科研在下月、 下次或当年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 抵扣。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简单举例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元 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五)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指个人作品以图书、报刊 形式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八)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 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 产取得的所得。
• (九)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 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 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 (十)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 及其他偶然性质所得 • (十一)其他所得
– 按次计算征税(七个)
– 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 按月计征:工资薪金所得
单选题
• 王某的一篇论文被编入某论文集出版, 取得稿酬5000元,当年因添加印数又取得 追加稿酬2000元。上述王某所获稿酬应缴 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 A、728 B、784 C、812 D、868
二、征税范围——目前共 11项
•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 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 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 关的其他所得。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 所得,比照这个税目。 •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 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以及 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 (四)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 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
2.非居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民纳税 人(有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 境内所得 限纳税 个人。 义务)
【例题· 单选题】
• 某外国人2008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9年2月15日回国, 2009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9年11月15日至2009年11月 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9年12月1日返回中 国,后于2010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 A.2008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9年度为我国非 居民纳税人 • B.2009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10年度为我国非 居民纳税人 • C.2009年度和2010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 D.2008年度和2009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 『答案』B
征税对 象范围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 1.居民 满一年的个人。 纳税人 “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 (负无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下同)内,在 限纳税 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义务) “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天或者多 次累计不超过90天
境内所 得境外 所得
四项所得均实行定额或定率扣除,即:
每次收入≤4000元:定额扣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定率扣20% 提示:财产租赁所得还有其它扣除。
5.财产转让所得 6.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偶然所 得和其他所得
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这三项无费用扣除,以每次收入为应纳税所得 额。
其他规定
单选题
• 下列各项中,应当按“偶然所得”项目征收个人 所得税的是( )。 • A、企业雇员取得认股权证 • B、个人将珍藏的古董拍卖所得 • C、个人将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拍卖所得 • D、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 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
第二节
税 率
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确定
应税项目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例如:某歌星参加商业演出取得收入
70000元,则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单选题-稿酬所得
• 某教授2013年8月因其编著的小说出版 ,获得稿酬8500元,2013年9月又在另外一 个出版社出版取得稿酬3700元,该教授共应 纳个人所得税( )元。 • A、952 B、1288 C、1366.4 D、1358 •
单选题

王某投资境内非上市公司,拥有其10%的股权。 2013年王某获得该公司利润分红20000元,另外获得该公 司为其购买的小汽车一部,并已办理过户等相关手续,小 汽车的市场价格为100000元,则2013年王某应缴纳的个 人所得税为( )元。 • A、12000 B、22000 • C、24000 D、32000
2.综合征 收制 3.混合征 收制ຫໍສະໝຸດ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 一、纳税义务人 税法规定,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 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 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为个人所 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 两个标准,又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 纳税人。
纳税义 务人
判定标准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一、个人所得税以个人的纯所得为 计税依据
• 有关费用的扣除分三类: 1.扣除与应税收入相配比的经营成本和 费用; 2.扣除与个人总体能力相匹配的免税扣 除和家庭生计扣除; 3.扣除体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鼓励的支出, 称为“特别费用扣除”,如慈善捐赠等。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有三种
项目 1.分类征 收制 (我国) 内容 优点:对纳税人全部所得区分性质进行区 别征税,能够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 政策; 缺点:对纳税人整体所得把握得不一定全 面,容易导致实际税负的不公平; 优点:可以对纳税人的全部所得征税,从 收入的角度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 缺点:不利于针对不同收入进行调节,不 利于体现国家的有关社会、经济政策; 优点:既可实现税收的政策性调节功能, 也可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计算题
• 2013年我国某作家出版一部长篇小说,2月份收 到预付稿酬20000元,4月份小说正式出版又取得 稿酬20000元;10月份将小说手稿在境外某国公 开拍卖,取得收入100000元,并按该国的有关规 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0000元。该作家以上收入 在中国境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多选题

• • • •
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剧本使用费按 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8000-3500) ×25%-1005+30000×(1-20%)×20%=6170 (元)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 额的计算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 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适用超额累计,计算原理同工薪
单选题
• 中国公民李某承包某企业,承包后未改变工商登 记。2013年该企业税后利润为200000元,按承包 合同规定,李某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 只能取得承包收入80000元,2013年李某应缴纳 个人所得税()元。


A、2540 C、3850
B、5440 D、2450

计算题
• 2012年10月,某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李某 从该中心取得工资5000元,第三季度的奖 金8000元以及剧本使用费30000元。李某 10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 • 【答案解析】季度奖并入当月工资,按照“
第十三章 个人所得税法
◆本章内容:4节
• 第一节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第五节 • 第六节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优惠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征收管理
基本原理
•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 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计税原理与企业所得税一 致,但纳税人为自然人,不仅包括个人还 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我国个人独 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 所得税。
3.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住房减按10%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 (一)每次收入的确定
1.劳务报酬所得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 得的收入为一次。 4.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 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6.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7.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工资、薪金所得(3%-45%)
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2.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①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②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五级超额 累进税率
1.劳务报酬所得:
比例税率20%(8个税 目) 特别掌握:其中有3 个税目有加成或减 征
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20000元以上加 成征收,即20000元至50000元,税率30%, 50000元以上,税率40% 2.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
纳税人取得下列所得的,应自行申报缴 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 所得的 B、取得应纳税所得而没有扣缴义务人 的 C、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D、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 本章重点内容总结:
• 1.掌握11个税目及每个税目的应纳税额 计算(理解这个计算原理、熟悉税目税率 表、熟悉扣除标准) • 2.掌握计算中的特殊问题(一般了解) • 3.熟悉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的规定 • 4减免税规定(一般了解)
(二)费用减除标准
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生产、 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承 包、承租经营所 得 4.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特许 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扣除标准 3500元。附加减除1300元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 以及损失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 (月扣除35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