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高频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高频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高频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信工学号:指导教师: 高晓红王超设计时间: 2015.12.14,2015.12.25教师评语:成绩评阅教师日期目录(一)设计题目...................................................................... ...................................... 1 (二)设计内容、目的及要求 ..................................................................... .. (1)2.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2.2 课程设计内容...................................................................... . (1)2.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 (1)(三)调幅接收机工作原理 ..................................................................... .................. 2 (四)设计方案选择 ..................................................................... (3)4.1 点频调幅接收机...................................................................... (3)4.2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 . (3)4.3 最终方案选取...................................................................... . (4)(五)单元电路设计 ..................................................................... (5)5.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 (5)5.2 混频器...................................................................... . (7)5.3 本机振荡器...................................................................... .. (8)5.4 中频放大器...................................................................... (10)5.5 检波器...................................................................... .. (12)5.6 低频放大器...................................................................... .............................. 13 (六)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 . (15)6.1 系统工作流程...................................................................... .. (15)6.2 总电路的波形仿真与分析...................................................................... ...... 15 (七)心得体会...................................................................... .................................... 17 (八)参考文献...................................................................... .................................... 18 附录一...................................................................... .................................................... 19 附录二...................................................................... . (21)11(一) 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二) 设计内容、目的及要求2.1 课程设计的目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继高频电子线路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之后又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的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和具备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熟悉和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组织能力提高、合作精神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超外差式接收机

课程设计.超外差式接收机

第1章设计内容与要求1.1 设计题目超外差调幅接收机设计1.2 设计目的与要求1.联系课堂所学知识,增强查阅、收集、整理、吸收消化资料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2.培养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有关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熟练掌握Multisim、EDA等软件的仿真。

4.掌握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对其电路模块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放大器等的电路、原理、功能的巩固理解。

1.3设计技术指标接收频率范围535~1605KHz,输出功率150mW,灵敏度50μV。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工作原理本设计总体有五大功能模块组成,其中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经过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放大器将有用信号进行放大,并抑制干扰信号,然后信号经过变频器进行变频,其中变频器是由混频器与本地振荡器组成,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f=465kHz,然后中频信号经过中频放大器进行功率的放大,然后再经过检波器进行检波,即对信号进行解调,将信号变成变成低频调制信号,最后进过低频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以实现对扬声器的驱动!2.2系统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第3章 各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3.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 3.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功能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实现对微弱的高频信号进行不失真放大,从信号所含频谱来看,输入信号频谱与放大后输出信号频谱是相同的。

其中心频率在几百kHz 到几百MHz ,频谱宽度在几kHz 到几十MHz 的范围内。

3.1.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 1. 增益:(放大系数)电压增益: 功率增益:2.通频带:放大器的总通频带随着放大级数的增加而变窄,并且通频带越宽,放大器的增益就越小,两者是相矛盾的! 3.选择性从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总和(有用的和有害的)中选出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姓名:王鸿福学号:310808030220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8—2班指导老师:张炜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摘要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发射机还是接收机都在不断更新换代。

尤其以接收机的发展更为明显,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但能收音,而且还有可以接受影像的电视机,接受信息的手机等。

调幅接收机是一种常用的广播通信工具,有多种制作形式。

例如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和点频调幅接收机。

本文主要介绍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电路设计与调试方法。

此种调幅接收机主要有六部分组成,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变频器、中频放大、检波器和音频放大。

输入回路是选择接收信号的部分,需要调谐于接收机的工作频率;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也可以省略放大)送给变频器变频,变频后经过中放送给检波器将已调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本机振荡则是为检波器提供与输入信号载波相差一个确定的中频(在我国为465KHz)信号;最后的音频功放则是将声音信号放大。

因为超外差式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因此,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应用更加普遍。

本文详细介绍了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各部分的设计过程和在电类软件中的仿真。

关键字:超外差、变频、检波目录一、概述1.1设计题目超外差调幅接收机1.2设计目的与要求1、联系课堂所学知识,增强查阅、收集、整理、吸收消化资料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2、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Multisim、System View 等软件的仿真。

4、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1.3设计技术指标1、频率范围:535~1605kHz2、负载:3、灵敏度:4、选择性:5、输出功率:6、输出信噪比:7、直流电源:3V二、系统设计方案选择2.1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原理超外差式接收机主要由输入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前置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和喇叭或耳机组成。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_课程设计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_课程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系别自控系班级电子本101 学生姓名赵丽学号 2010311105 指导教师郝波职称教授起止日期:2012年 9月 17日起——至 2013年1月4日止推荐精选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系别自控系班级电子本101学生姓名赵丽学号 2010311105指导教师郝波职称教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实训A任务下达时间: 2012 年 9月 17日起止日期:2012 年9 月17日起——至2013 年1 月4 日止教研室主任田景贺 2013 年9月16日批准推荐精选沈阳工程学院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自控系班级:电子本101学生姓名:赵丽推荐精选中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

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在众多种收音机中,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调频发射机也以其良好的发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

超外差收音机,首先把接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信号是465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这样就克服了直放式收音机在接收不同频率的时候灵敏度不均匀的缺点。

而且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既便于放大又便于调谐因此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分立元件组成的FM 收音机设计全过程包括电路各个模块参数的计算,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电路板的焊接过程、调试过程讨论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

FM收音机电路的缺点是伴有音质噪声,需进一步改进。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系别自控系班级电子本101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教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实训A任务下达时间:2012 年9月17日起止日期:2012 年9 月17日起——至2013 年1 月4 日止教研室主任2013 年9月16日批准阳工程学院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自控系班级:电子本101学生:丽中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

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在众多种收音机中,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调频发射机也以其良好的发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

超外差收音机,首先把接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信号是465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这样就克服了直放式收音机在接收不同频率的时候灵敏度不均匀的缺点。

而且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既便于放大又便于调谐因此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分立元件组成的FM收音机设计全过程包括电路各个模块参数的计算,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电路板的焊接过程、调试过程讨论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

FM收音机电路的缺点是伴有音质噪声,需进一步改进。

在本次设计中,其目的是得到一个调幅接收机机。

在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其分为高频放大、混频、本振、中放、限幅、鉴频、低频放大七个部分。

整个电路的设计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选择性好的级,应尽可能靠近前面,因在干扰及信号都不大的地方把干扰抑制下去,效果最好。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学号:310808030318姓名:宋发旺专业班级:电信08-3班指导老师:张培玲日期:2011年6月9日摘要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这两种调制方式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

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我设计的是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最常见用于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而且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通信设备更是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如我们常用的手机,无线电话还有各种电器的遥控器等,大到航天小到小孩玩具都离不开发射和接收设备。

鉴于发射和接受设备的重要和常用,我这次课程设计选择了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设计,以便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理解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超外差无线调幅接收机目录一、概述 (1)1.1选题意义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要求 (1)二、总体方案 (2)2.1接收机的技术指标 (2)2.2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原理 (2)三、各部分设计及原理分析 (4)3.1高频信号放大器 (4)3.2混频器 (6)3.3本地振荡器 (7)3.4中频放大器 (7)3.5检波器 (8)3.6低频放大器 (9)四、实验结果 (11)4.1高频信号放大器结果分析 (11)4.2混频器结果分析 (11)4.3本地振荡器结果分析 (12)4.4中频放大器结果分析 (13)4.5 检波器结果分析 (13)4.6低频放大器结果分析 (14)五、心得体会 (14)参考文献 (16)一、概述1.1选题意义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发射机还是接收机都在不断更新换代。

尤其以接收机的发展更为明显。

接收机通过接收天线将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已调波电流,然后从已调波电流中检出原始信号。

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再用听筒或扬声器将检波取出的音频电流转化成声能,人就听到了发射机处发送的语言、音乐等信号。

超外差接收机中混频器能将不同载波频率转化为固定的中频,克服了直接放大式接收机的不稳定性,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能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课程设计报告范文一、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2~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一般调幅收音机频偏10kHz的选择性应大于20dB,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比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上获得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二调频接收机设计1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及频谱与波形图图一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图2超外差原理的频谱与波形图2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一所示2.1输入调频回路又称天线回路。

它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所需电台的信号,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与干扰,特别是要滤除中频干扰,同时也要求输入回路的插入损耗小,并使天线阻抗和高放管的输入阻抗相匹配,并传输最大的功率,避免信号来回反射。

输入回路常常是一带通滤波器。

2.2高频放大器也称射频放大器。

它应具有足够的增益,通常约为10dB,而且要求低噪声,这样可降低整个接收机的噪声系数;要求选频放大,以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与干扰,如镜像干扰以及在混频级可能引起各种互调失真的某些信号;要求加一定得自动增益控制,以防止输入过强信号时,引起中放级的过载;同时,也要求高频放大器能抑制本机振荡器辐射至天线而干扰其他用户。

所以,高频2.4中频放大器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是把变频得到的中频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送到检波器检波。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的新设计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的新设计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的新设计【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的新设计】引言: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其设计对于实现高效、稳定的信号接收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良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设计方案,旨在提供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一、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的基本原理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是通过将收到的调幅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进行混频,然后进行解调和滤波,最终恢复原始信号。

具体而言,它包括一个前置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解调器和音频放大器等几个关键模块。

二、传统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的问题传统的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 线路复杂度高:传统电路设计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元器件和调整来保证性能。

2. 抗干扰性差:传统电路对噪声和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较弱,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 信号失真:传统电路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入非线性失真,影响解调效果。

三、新设计方案的核心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电路设计方案,具有以下核心特点:1. 简化电路结构: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和元器件选择,我们将电路结构简化为几个关键模块,降低了线路复杂度。

2. 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新设计方案加入了一些滤波电路和信号处理算法,有效地抑制了外界噪声和干扰信号。

3. 优化非线性处理:通过引入非线性补偿电路和调整解调算法,我们减小了信号处理过程中的非线性失真,提高了解调效果。

四、性能评估与测试结果为了评估新设计方案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结果总结:1. 信号传输质量:与传统电路相比,新设计方案在传输质量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和失真。

2. 抗干扰性能:新设计方案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信号接收。

3. 能效比提高:新设计方案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性能,相比传统电路具有更高的能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系(院):通信工程系学期:2010-2011-1专业班级:通信082姓名:程星星学号:030821216评语:成绩:签名:日期:1 引言本学期学习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对无线电通信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课程设计可以通过实践来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设计能力。

此外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个中软件应用到电子设计,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

低频信号有效的发射出去需要经过高频信号调制,利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调制方式。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这次课程设计我选用的是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

1.1 调幅接收机的原理及电路图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原理1超外差式接收机主要由输入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前置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和喇叭或耳机组成。

工作原理图如下:图1、超外差调幅接收机工作原理图超外差调幅接收机整机电路图:图2、超外差调幅接收机整机电路图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基本原理:空间有许许多多电台发送的电磁波,它们都有自己的固定频率,收音机通过天线和由电感线圈和可变电容器组成的谐振电路(称调谐电路)来选择性的接收所需高频信号。

由调谐电路选择出的所需要的电台信号是已调幅的高频信号,并且十分微弱,需要先经过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再经过变频器(混频器和本振)将高频信号变为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核心部分,由于它是调制信号,喇叭无法将这种信号直接还原成声音,因此,必须从高频信号中把音频信号分离出来,这个分离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

在收音机中,检波是由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或三极管来完成。

调幅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出音频信号,再经过低频功放然后送往喇叭,喇叭将音频信号还原为声音。

收音机接收天线将广播电台播发的高频的调幅波接收下来,通过变频级把外来的各调幅波信号变换成一个低频和高频之间的固定频率—465KHz(中频),然后进行放大,再由检波级检出音频信号,送入低频放大级放大,推动喇叭发声。

而不是把接收天线接收下来的高频调幅波直接放大去检出音频信号(直放式)。

超外差式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公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1.2方案的选择及其性能指标1、选择方案择中波晶体管超外差调幅接收机(不超过七只晶体管),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3、超外差接收机方框图2、主要性能指标频率范围:535~1065kHz中频频率:465kHz灵敏度:<1mV/m选择性:20lg >14dB输出功率:最大不失真功率≥100mW电源消耗:静态时,≤12mA,额定时约80Ma3.2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源电压的选择本接收机选用4.5v的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选得高,对于提高灵敏度和输出功率有利。

2 各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分析根据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我们可以将电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输入回路、变频回路(包括本振电路、混频电路和选频电路)、中频放大(中放)回路、检波及AGC 回路、低放级回路、功放级回路。

1 输入回路:接收机输入回路的任务是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并从中选择出所需电台信号。

输入回路是由接收机内部的磁棒天线线圈与调台旋钮相连的可变电容CA 构成的LC 调谐电路。

调节可变电容 CA 可使 LC 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再由L2耦合到下一级变频级。

输入回路2 变频级回路图7 变频电路原理图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l 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465KHz 的中频信号。

变频级电路的本振和混频,要求由一只三极管担任(自激式变频电路)。

由cu Lu RLC.....于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非线形特性,所以可以获得频率变换作用。

可选择“共基调发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按本设计要求,c u 为外来中波信号调幅波,载频为f c (535~1605KHz );u l 为本机振荡电压信号(等幅波),f l 应为1MHz ~2MHz 。

两个信号同时在晶体管内混合,通过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产生f l +f c 的各次谐波,在通过中频变压器的选频耦合作用,选出频率为f l+f c =465KHz 的中频调幅波,如图所示。

共基调发振荡电路示意图选择共基调发振荡电路的原因是该电路对外来信号与本机振荡电路之间的牵连干扰最小,工作稳定,可比共射式获得较高的频率。

它的振荡调谐回路接在发射极与地之间,基极通过C 5高频接地,振荡变压器的反馈线圈(L 4)接在集极与地之间,如图所示6C1VT . 1 25CCu..1 23 CCU - .... . ...3L 4LCut中放1VTCCU-CutLut音频中频465KHz中频调幅波高频调幅波3T12 .混频示意图VTl、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由于Cl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l的次级Lcd 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

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混频电路由VTl、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

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l的次级线圈Lcd送到VTl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l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

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3中频放大及检波回路中放级及检波电路原理示意选频级输出的中频信号由V2的基极输入并进行放大,中放电路中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B4和谐振电容C 。

它们也是并联谐振在中频465kHz 。

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器放大以后,再送给检波以得到所需的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

电路如图3.3所示。

VT2、VT3为中放管。

T2、T3为中频变压器,因谐振频率为465 kHz ,故简称“中周”。

电路作用是放大465 kHz 的中频信号,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接收机检波电路的任务是把要接收的广播电台音频信号从中频载波中“取下来”,以达到接收的目的。

实际电路中采用一个三极管将基极和集电极连在一起,用基极和发射极来从当一个二极管。

它的作用是对中频载波信号进行检波,检波后的残余中频及高次谐波再通过C16、C17、R10组成高频滤波电路滤除,最后把取出来的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到低放级放大。

RP 为检波负载。

电路作用是利用VD 的单向导电性,取出中频调幅信号中的音频信号,以便放大和声音还原。

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 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8C+3T4T5TVD2VT3VT. ..FRt至功放15Ct+_CCU- ....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保证中频信号不随电台信号强弱而变化,趋于稳定。

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保证中频信号不随电台信号强弱而变化,趋于稳定4 前级低频放大电路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

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VT4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5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

本电路采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可以消除输出变压器引起的失真和损耗,频率特性好,还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体积和重量。

VT5、VT6组成同类型晶体管的推挽电路,R7、R8和R9、R10分别是VT5、VT6的偏量电阻。

变压器T5做倒相耦合,C9是隔直电容,也是耦合电容。

为了减少低频失真,电容C9选得越大越好。

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低,可以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

部分元件的选择1、三极管选择变频管的截止频率f应比实际最高频率高出2~3倍以上。

各级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都应该尽量小,对于β的选择,一般希望选大些,特别是第一中放管的β值应选大于100,但不宜过大(容易引起自激),应根据实际需要选配适当的β值。

可以全部选用中等β值(60~80)配套,或采用β=80~120的与30~60的配成一套(电源电压不高,功率管ICEO即使稍大些也可用)。

2、电容的选择高频部分的电容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在0.01~0.047μF 间选用。

变频管的振荡耦合电容和基极旁路不能过大或过过小,否则,因容值过大引起间歇振荡,过小引起低端停振现象,应根据振荡频率f 估算所涉及回路的时间常数选取该电容。

中频槽路电容误差可允许 5%~ 10%(通常中周TTF 系列配200pF 电容)。

电解电容允许误差不作要求,但要注意其耐压值,有较高的绝缘电阻。

本机振荡回路并联的微调电容,可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拉线电容。

四、单元电路的原理和计算错误!未指定书签。

4.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TA1CA133pCA50.1UFCA40.01ufLEDA1QA13DG12CKA1+12RA11KANTA12.2uhLA1CA2103CCA1RA318K5.1K RA250KRA410KRA61.5KCA3120pRA51KJA1TTA1TTA2JB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如图4-1所示, 他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负载为LC 并联谐振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