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程序设计大赛选拔试题

合集下载

重庆理工大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试卷三

重庆理工大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试卷三

D. SB+225
6.有一个有序表为{2,3,8,10,30,40,45,62,75,77,88,95,99},当二分查
找值为 88 的结点时,需( )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A. 2 B. 3 C. 4 D. 5
7.队列的特点是( )。
A. 先进先出
B. 先进后出
C. 同时进出
D. 以上都不对
8.一个有 m 个顶点的有向图最多有( )条边。
{int key;
struct pnode * lchild , * rchild;
}pnode;
void searchinsert(int x, pnode t ) /*t 为二叉排序树根结点的指针*/
{if ( (1) ) {p=( pnode *)malloc(sizeof(pnode)); p->key=x;p->lchild=null; p->rchild=null;t=p;
3.一个向量(一维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 100,每个元素的长度为 2,则第 6
个元素的地址是( )。
A. 110
B. 108
C. 106
D. 112
4.判定一个循环队列 Q(最多元素为 m)为空的条件是( )。
A. Q->front==Q->rear
B. Q->front!=Q->rear
C. Q>front=(Q->rear+1) % m
D. Q->front!=(Q->rear+1) % m
5.数组 B 中,每个元素的长度为 3 个字节,行下标 i 从 1 到 8,列下标 j 从 1 到 10,
从首地址 SB 开始连续存放在存储器内,该数组按行存放时,元素 A[8][5]的起始地址为

大学程序设计大赛试题答案

大学程序设计大赛试题答案

大学程序设计大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C++中,下列哪个关键字用于定义常量?A. staticB. volatileC. constD. mutable答案:C2. 以下关于Python中的列表(list)说法正确的是:A. 列表是不可变的序列类型。

B. 列表不支持添加元素。

C. 列表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元素。

D. 列表的元素不能被删除。

答案:C3. 在Java中,关于异常处理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try块中必须跟catch块。

B. catch块可以捕获所有类型的异常。

C. finally块可以用于执行清理操作,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

D. throw关键字用于声明一个可能抛出的异常类型。

答案:C4. 以下关于数据库事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事务具有原子性。

B. 事务具有一致性。

C. 事务具有隔离性。

D. 事务不具备持久性。

答案:D5. 在HTML5中,用于创建交互式内容的标签是:A. <canvas>B. <svg>C. <iframe>D. <audio>答案:A二、填空题1. 在JavaScript中,可以使用________函数来获取字符串的长度。

答案:length2. 在Python中,使用________关键字可以遍历字典中的所有键。

答案:keys()3. SQL语句中,用于删除表中所有记录但保留表结构的命令是________。

答案:TRUNCATE TABLE4. 在C语言中,使用________关键字可以定义一个指针变量。

答案:*(星号)5. 正则表达式中,\d表示匹配一个________字符。

答案:数字三、编程题1. 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n的阶乘。

C++代码示例:```cpp#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factorial(int n)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 - 1);}}int main() {int n;cin >> n;cout << factorial(n) << endl;return 0;}```2. 题目描述:编写一个Python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支持加、减、乘、除功能。

编程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

编程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

编程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C++语言中,以下哪个关键字用于定义类?A. structB. classC. unionD. enum答案:B2. 以下哪个算法是用于排序的?A.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B. 深度优先搜索(DFS)C. 归并排序D. 欧几里得算法答案:C3. 在计算机科学中,递归函数的基本情况是什么?A. 调用自身B. 调用其他函数C. 终止条件D. 循环调用答案:C二、判断题1. 在Python中,列表和元组都是可变的。

()答案:错误(列表是可变的,元组是不可变的)2. 在数据结构中,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答案:正确3. 哈希表是一种基于数组的数据结构,它通过哈希函数来计算数据的存储位置。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二叉搜索树,并说明其基本操作。

答案:二叉搜索树(BST)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并且小于或等于其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

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和查找。

2. 解释什么是动态规划,并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

答案:动态规划是一种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来解决的方法,并且存储这些子问题的解以避免重复计算。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斐波那契数列,可以通过动态规划来避免指数级的时间复杂度。

四、编程题1. 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对一个整数数组进行排序。

答案:(示例代码,使用Python语言)```pythondef sort_array(arr):return sorted(arr)```2. 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素数。

答案:(示例代码,使用Python语言)```pythondef is_prime(n):if n <= 1:return Falsefor i in range(2, int(n0.5) + 1):if n % i == 0:return Falsereturn True```结束语本次编程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到此结束,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竞赛中的相关知识点。

编程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编程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编程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1. 问题描述编写一个函数,该函数接收一个整数数组和一个目标值,找出数组中和为目标值的两个数的索引,并返回一个包含这两个索引的数组。

2. 输入格式输入包含两行,第一行为数组的长度 \( n \),第二行为 \( n \) 个整数,以空格分隔。

3. 输出格式输出一行,包含两个整数,用空格分隔,表示和为目标值的两个数的索引(索引从0开始)。

4. 样例输入42 7 11 155. 样例输出1 36. 问题分析此问题可以通过一次遍历数组,并使用哈希表记录每个元素的索引来解决。

遍历数组时,对于每个元素,计算目标值与当前元素的差值,然后在哈希表中查找是否存在该差值。

如果存在,则返回当前元素的索引和差值对应的索引。

7. 算法实现```pythondef two_sum(nums, target):hash_map = {}for i, num in enumerate(nums):difference = target - numif difference in hash_map:return [hash_map[difference], i]hash_map[num] = ireturn []```8. 测试用例- 输入: [3, 2, 4], 6- 输出: [1, 2]9. 注意事项- 如果数组中不存在两个数的和等于目标值,则返回空数组。

- 确保索引从0开始计数。

- 考虑数组中可能存在重复元素的情况。

10. 扩展问题如果数组中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数对,如何返回所有可能的数对索引?。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A题多种波形产生电路一、任务使用555,74ls74,LM324芯片,设计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可输出方波I,方波II,正弦波I,正弦波II的多种波形产生电路,给出设计方案,详细电路图,和自测数据波形。

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为15~45K或者的方波I做信号源,利用此方波,可在四个通道输出4种波形:每通道输出方波II,三角波,正弦波I,正弦波II中的一种波形,每个通道的输出阻抗为600欧姆。

二、要求1)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为15khz~45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 的方波。

(25分)2)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为3.7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幅度为1V的方波II。

(15分)3)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为3.7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峰峰值为3V的三角波。

(20分)4)产生15khz~25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I。

(20分)5)产生输出频率为225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8V的正弦波II。

(20分) 6)设计报告(20分)说明:方波三角板和正弦波输出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频率误差不大于5%,通带内输出电压误差不大于5%。

要求预留方波I,方波II,三角波正弦波和电源测试端子。

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600欧姆应标示清楚、之于明显位置,便于检查。

不能外加555,74ls74,和324芯片,不能使用其他额外芯片。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B题无轴传动时钟一、任务设计一个简单的无轴传动时钟演示系统,系统由两个独立的表盘组成,均采用直流伺服电机带动指针转动,二个表盘之间不能采用机械传动。

两个表盘的指针初始位置均指向12点方向,两个表盘的指针长度有明显差异。

二、要求1)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可显示分秒,显示精度0.1秒;(25分)2)秒针每分钟匀速旋转360度。

当秒针从12点位置开始旋转,转动360度后再次指向12点位置时,分针在0.1秒内转动6度(25分)3)分针每次转动,均同步发出明显的声光提示(10分)4)恢复初始位置后,输入任意分秒时间后,两个表盘的指针在1秒内指向指定位置,并重新开始计时(30分)5)其他(10分)6)设计报告(20分)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B题LED 闪光灯电源(H题)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LED闪光灯电源。

重庆理工大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试卷一

重庆理工大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试卷一
} 2、设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表示,编写算法,将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左右子树 相互交换。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 lchild, rchild; } *Bitree; void Bitree_Revolute(Bitree T)//交换所有结点的左右子树 {
while (low<high && R[low].key<=pivotkey)
;
R[high] = R[low];// 将比枢轴记录大的记录移到高端
}
R[low] =
; // 枢轴记录到位
return low; // 返回枢轴位置
} // Partition
4、折半查找算法:
int binsrch(JD r[],int n,int k)
于电话号码从 7 位升为 8 位(加 60000000),请用 C 语言编写算法,实现电话
薄中所有电话号码从 7 位升为 8 位。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name[9];//姓名
long data;//电话号码 struct node *next;
}pointer; int change(pointer L) {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3.一个顺序表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 100,每个元素的长度为 2,则第 5 个元素
的地址是( )
A.110
B.108
C.100
D.120
4.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体现在(

A.可以顺序存储
B.数据元素是一个字符
C.可以链接存储
D.数据元素可以是多个字符
5.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

程序设计大赛试题及答案()

程序设计大赛试题及答案()

试题1、数学黑洞(程序文件名maths.c/maths.cpp)【问题描述】任给一个4位正整数,其各位数位上的数字不全相同,将数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相减,重复这个过程,最多7步,必得6174。

对任给的4位正整数(各位数位上的数字不全相同),编程输出掉进黑洞的步数。

【输入】一行,一个4位正整数n(1000< n<9999)【输出】掉进黑洞的步数输入1234输出32、进制转换(程序文件名conver.c/conver.cpp)【问题描述】任给一个十进制整数n,及正整数m(m<=16且m≠10), 将n转换成m进制并输出。

【输入】一行,两个整数n,m(0 ≤ n ≤ 500000,2 ≤ m ≤ 16,且m≠10),中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其中n 表示十进制数。

【输出】转换后的数【输入输出样例】输入255 8输出3773、分数线划定(程序文件名score.c/score.cpp)【问题描述】公务员选拔工作正在 A 市如火如荼的进行。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A 市对所有报名的选手进行了笔试,笔试分数达到面试分数线的选手方可进入面试。

面试分数线根据计划录取人数的150%划定,即如果计划录取m名公务员,则面试分数线为排名第m*150%(向下取整)名的选手的分数,而最终进入面试的选手为笔试成绩不低于面试分数线的所有选手。

现在就请你编写程序划定面试分数线,并输出所有进入面试的选手的报名号和笔试成绩。

【输入】第一行,两个整数n,m(5 ≤ n ≤ 5000,3 ≤ m ≤ n),中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其中n 表示报名参加笔试的选手总数,m 表示计划录取的人数。

输入数据保证m*150%向下取整后小于等于n。

第二行到第 n+1 行,每行包括两个整数,中间用一个空格隔开,分别是选手的报名号k(1000 ≤ k ≤ 9999)和该选手的笔试成绩s(1 ≤ s ≤ 100)。

数据保证选手的报名号各不相同。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A题多种波形产生电路一、任务使用555,74ls74,LM324芯片,设计制作一个频率可变的可输出方波I,方波II,正弦波I,正弦波II的多种波形产生电路,给出设计方案,详细电路图,和自测数据波形。

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为15~45K或者的方波I做信号源,利用此方波,可在四个通道输出4种波形:每通道输出方波II,三角波,正弦波I,正弦波II中的一种波形,每个通道的输出阻抗为600欧姆。

二、要求1)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为15khz~45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 的方波。

(25分)2)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为3.7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幅度为1V的方波II。

(15分)3)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为3.7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峰峰值为3V的三角波。

(20分)4)产生15khz~25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I。

(20分)5)产生输出频率为225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8V的正弦波II。

(20分) 6)设计报告(20分)说明:方波三角板和正弦波输出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频率误差不大于5%,通带内输出电压误差不大于5%。

要求预留方波I,方波II,三角波正弦波和电源测试端子。

每通道输出的负载电阻600欧姆应标示清楚、之于明显位置,便于检查。

不能外加555,74ls74,和324芯片,不能使用其他额外芯片。

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B题无轴传动时钟一、任务设计一个简单的无轴传动时钟演示系统,系统由两个独立的表盘组成,均采用直流伺服电机带动指针转动,二个表盘之间不能采用机械传动。

两个表盘的指针初始位置均指向12点方向,两个表盘的指针长度有明显差异。

二、要求1)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可显示分秒,显示精度0.1秒;(25分)2)秒针每分钟匀速旋转360度。

当秒针从12点位置开始旋转,转动360度后再次指向12点位置时,分针在0.1秒内转动6度(25分)3)分针每次转动,均同步发出明显的声光提示(10分)4)恢复初始位置后,输入任意分秒时间后,两个表盘的指针在1秒内指向指定位置,并重新开始计时(30分)5)其他(10分)6)设计报告(20分)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试题B题LED 闪光灯电源(H题)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LED闪光灯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提交方法,务必看清楚步骤!1、在编写源代码时,读写的文件均不应有目录信息,而必须用“文件名.扩展名”的形式。

例如:fp=fopen(“sentence.in”,”r”)或fp=fopen(“estdout.pc2”,”w”)2、双击桌面上的“程序设计大赛”快捷键,弹出如下对话框,在Name和password编辑框均输入:team+对号,如对号为1的,用户名和密码均为team13、在输入Name和password后,点击login登录,出现如下对话框:在problem下拉列表框选择自己要提交哪个问题的源代码→在language下拉列表框选择自己编写程序所用的语言→在Main file下拉列表框选择自己源代码文件→点击Test按钮,若无错误,则进行下一步→点击submit按钮提交!本次测试的题目名字和源程序文件名一致,源程序的扩展名若为cpp,则language 应选择Microsoft C++,源程序的扩展名若为java,则language应选择Java.提交后系统会给出一个结果例如:Yes正确(简单称ac)No-Compilition Error 为编译错误简单称(ce)No-Run-time Error 运行中意外终止(RE)(也有可能是格式错误)No-time-limit Exceeded程序运行超时(TLE)No-Wrong Answer 答案错误No-Excessive Out put 程序输出结果超出pc^2所能检测的范围No-Output Format Error 格式错误No-Other-Contact Staff 其他未知错误重庆理工大学第五届程序设计大赛试题试题1:【反转单词】给你一些英文句子,请将这些句子中的每个英语单词反转,然后再将其输出.这里的英语单词仅由大小写英文字母组成.【输入】输入文件名“sentence.in”多个英文句子,每句占一行,且每句不超过80个字符.【输出】输出文件名“estdout.pc2”按题目要求输出。

程序运行后结果示例:【样例输入】Helloworld!Happyprogramming,happylife!【样例输出】olleHdlrow!yppaHgnimmargorp,yppahefil!试题2:【全排列问题】大家知道,给出正整数n,则1到n这n个数可以构成n!种排列,把这些排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字典顺序)列出,如n=3时,列出1 2 3,1 3 2,2 1 3,2 3 1,3 1 2,3 2 1六个排列。

要求给出某个排列,求出这个排列的下k个排列,如果遇到最后一个排列,则下1排列为第1个排列,即排列1 2 3…n。

比如:n = 3,k=2 给出排列2 3 1,则它的下1个排列为3 1 2,下2个排列为3 2 1,因此答案为3 2 1。

【输入】输入文件名“permutation.in”第一行是一个正整数m,表示测试数据的个数,下面是m组测试数据,每组测试数据第一行是2个正整数n( 1 <= n < 1024 )和k(1<=k<=64),第二行有n个正整数,是1,2 …n的一个排列。

【输出】输出文件名“estdout.pc2”对于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行,n个数,中间用空格隔开,表示输入排列的下k个排列。

程序运行后结果示例:【样例输入】33 12 3 13 13 2 110 21 2 3 4 5 6 7 8 9 10【样例输出】3 1 21 2 31 2 3 4 5 6 7 9 8 10试题3:【猜数游戏】猜数游戏在XXX国非常流行,游戏过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裁判,三个路人,路人足够聪明。

每次裁判会选出三个正整数,其中某两个相加等于第三个然后分别把这数写在三个路人的脸上也就是说,每个路人都知道另外两个路人的数字但不知道自己脸上的数是什么游戏开始,裁判每一轮都会问他们三个能否猜出自己脸上是什么,为了体现游戏的公正性,路人们必须同时给出回答。

直到有一个路人猜出自己的数时游戏停止那么,如果告诉你这三个数a,b,c,为了证明你比路人厉害,你能预测出游戏会在第几轮停止吗?【输入】输入文件名“guess.in”每行三个正整数a,b,c,(1<=a,b,c<=1000000)其中一个是另外两个的和以0 0 0结束。

【输出】输出文件名“estdout.pc2”每行输出一个数,表示游戏在第几轮结束,从1开始计数。

程序运行后结果示例:【样例输入】1 1 21 2 33 2 1123 5 1280 0 0【样例输出】12228试题4:【青蛙的约会】两只青蛙在网上相识了,它们聊得很开心,于是觉得很有必要见一面。

它们很高兴地发现它们住在同一条纬度线上,于是它们约定各自朝西跳,直到碰面为止。

可是它们出发之前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既没有问清楚对方的特征,也没有约定见面的具体位置。

不过青蛙们都是很乐观的,它们觉得只要一直朝着某个方向跳下去,总能碰到对方的。

但是除非这两只青蛙在同一时间跳到同一点上,不然是永远都不可能碰面的。

为了帮助这两只乐观的青蛙,你被要求写一个程序来判断这两只青蛙是否能够碰面,会在什么时候碰面。

我们把这两只青蛙分别叫做青蛙A和青蛙B,并且规定纬度线上东经0度处为原点,由东往西为正方向,单位长度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条首尾相接的数轴。

设青蛙A的出发点坐标是x,青蛙B的出发点坐标是y。

青蛙A一次能跳m米,青蛙B一次能跳n米,两只青蛙跳一次所花费的时间相同。

纬度线总长L米。

现在要你求出它们跳了几次以后才会碰面。

【输入】输入文件名“frog.in”输入只包括一行5个整数x,y,m,n,L,其中x≠y < 2000000000,0 < m、n < 2000000000,0 < L < 2100000000。

【输出】输出文件名“estdout.pc2”针对输入的数据如果永远不可能碰面则输出一行Impossible,如果可以碰面则输出碰面所需要的跳跃次数。

【样例输入】1 2 3 4 5【样例输出】4试题5:【拔河游戏】拔河是一种主要靠体力对抗的游戏。

人们分为两队,往相反的方向拉同一根绳子,成功将绳子拉到自己一方的队将胜。

某公司的聚会上将举行一次拔河比赛。

他们想把参与者尽可能分为实力相当的两支队伍中去。

每个人必须在基中一支队伍里,两队的人数差距不能超过一人,且两队的队员总体重应该尽可能接近。

【输入】输入文件名“war.in”第一行输入一个数M,表示以下将有M个人参加比赛,从第二行开始,每一行将有一个数字,表示一个人的体重,用1~300的数字表示。

参加聚会的人数最多为100人。

【输出】输出文件名“estdout.pc2”输出两行数据,第一行表示第一队队员的总体重,第二行表示另一支队伍的总体重(要求,先输出体重较小的队伍的总体重)【样例输入】710090200220130120110【样例输出】470500试题6:Transferable VotingThe Transferable V ote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winner of an election requires that a successful candidate obtain an absolute majority of the votes cast, even when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candidates. To achieve this goal,each voter completes his or her ballot by listing all the candidates in order of preference. Thus if there are five candidates for a single position, each voter's ballot must contain five choices, from first choice to fifth choice.In this problem you are to determine the winner, if any, of elections using the Transferable V ote system. If there are c candidates for the single position, then each voter's ballot will include c distinct choices, corresponding to identifying the voter's first place, second place, ..., and nth place selections. Invalid ballots will be discarded, but their presence will be noted. A ballot is invalid if a voter's choices are not distinct (choosing the same candidate as first and second choice isn't permitted) or if any of the choices aren't legal (that is, in the range 1 to c).For each election candidates will be assigned sequential numbers starting with 1. The maximum number of voters in this problem will be 10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candidates will be 5.Table A Table B----------------------------- -------V oter First Second ThirdChoice Choice Choice1 12 42 13 2 1 3 23 3 2 1 3 2 14 3 2 1 3 2 15 1 2 3 1 2 36 2 3 1 3 17 3 2 1 3 2 18 3 1 19 3 2 1 3 2 110 1 2 3 1 2 311 1 3 2 1 3 212 2 3 1 3 1Consider a very small election. In Table A are the votes from the 12 voters for the three candidates. V oters 1 and 8 cast invalid ballots; they will not be counted. This leaves 10 valid ballots, so a winning candidate will require at least 6 votes (the least integer value greater than half the number of valid ballots) to win. Candidates 1 and 3 each have 4 first choice votes, and candidate 2 has two. There is no majority, so the candidate with the fewest first choice votes, candidate 2, is eliminated. If there had been several candidates with the fewest first choice votes, any of them, selected at random, could be selected for elimination.With candidate 2 eliminated, we advance the second and third choice candidates from those voters who voted for candidate 2 as their first choice. The result of this action is shown in Table B. Now candidate 3 has picked up 2 additional votes, giving a total of 6. This is sufficient for election. Note that if voter 12 had cast the ballot "2 1 3" then there would have been a tie between candidates 1 and 3.【Input】Input filename “voting.in”There will be one or more elections to consider. Each will begin with a line containing the number of candidates and the number of voters, c and n. Data for the last election will be followed by a line containing two zeroes.Following the first line for each election will be n additional lines each containing the choices from a single ballot. Each line will contain only c non-negative integers separated by whitespace.【Output】Output filename “estdout.pc2”For each election, print a line identifying the election number (they are numbered sequentially starting with 1). If there were any invalid ballots, print an additional line specifying the number of such. Finally, print a line indicating the winner of the election, if any, or indication of a tie; be certain to identify the candidates who are tied. Separate the output for each election by a single blank line.Sample Input3 121 2 41 3 23 2 13 2 11 2 32 3 13 2 13 1 13 2 11 2 31 3 22 3 13 121 2 41 3 23 2 13 2 11 2 32 3 13 2 13 1 13 2 11 2 31 3 22 1 34 154 3 1 24 1 2 33 14 21 32 44 1 2 33 4 2 12 43 13 2 1 43 14 21 42 33 4 1 23 2 1 44 1 3 23 2 1 44 2 1 40 0Sample OutputElection #12 bad ballot(s)Candidate 3 is elected.Election #22 bad ballot(s)The following candidates are tied: 1 3 Election #31 bad ballot(s)Candidate 3 is elect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