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B ③④ ⑤ .
D ② ⑤⑥ .
4 下列 对原 文表述 与概括 不正 确的 一项 . 是( ) 3分 ) (
() 3 河北有 田 , 岁得 帛千 匹 , 足 以富 乐 。 亦
( 分) 3 译文 :
A.本文 是 苏 轼 为 老 朋 友 陈 季 常 写 的一
篇 小传 ; 山 子 , 是 陈 季 常 ; 轼 做 府 判 官 方 就 苏 时, 他们 结 为 好 友 。文 章 既 叙 述 了朋 友 的怪
马, 动词 。
C .文 章 以传 闻开 头 , 括 人 物 自少 年 、 概
壮年到 老年 的经历 ; 后再 写故 友 的重逢 , 然 回 想人物 年少 时 的情 景 , 充 能 够 突 出人 物 精 补
神风貌 的若 干细节 。 D. 文 也 寄 托 了作 者 自 己的 伤 感 。方 本 山子之所 以弃 富贵 而乐 归 隐 , 因为 “ 遇 ” 是 不 ;
异 行为 , 表达 了 自己的感慨 。 B .陈 季 常 舍 弃 功 名 富 贵 , 愿 隐 遁 贫 甘
贱 ; 的是 尼 姑 房 子 , 的 是 粗 茶 淡 饭 ; 有 住 吃 没
人 认识他 , 相貌 就像 古 代方 山冠 的遗像 , 因而 叫他方 山子 。
参 考答 案 1 .选 A。宗 : 推崇 、 附 。 归 2 .选 D。于 : , 词 。A. ① 就 , 在 介 乃 副 词; ②竟 然 , 副词 ; . B 之① 他们 , 方 山子 一家 指 人, 代词 ; 无 义 , 于 主谓词 组 之 间 , 消句 ② 用 取 子独立性 , 词 ; 骑 ①骑 马 的人 , 词 ; 助 C 名 ②骑
皆弃不取 , 来 穷 山 中, 岂无得 而然哉 ? 独 此
余 闻 光 、 间 多异人 , 往 佯 狂 垢 污 , 黄 往 不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二)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二)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二)张乖崖严惩污吏张乖崖为崇阳令①,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②下有一钱,诘③之,乃库中钱也。

乖令杖④之。

吏勃然⑤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⑥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⑦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⑧剑下阶斩其首。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①崇阳:在今湖北省东南部。

张乖崖曾为宋朝崇阳县令。

②巾:头巾。

③诘:查问。

④杖:杖刑,古代用竹板或棍棒拷打臀、腿或背的刑罚。

此处“杖”用作动词,“杖之”即对他施刑杖。

⑤勃然:由于发怒而脸变色。

⑥尔:你。

⑦援笔:拿起笔来。

援:持、执。

⑧仗:握着、持执。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

一吏自库中出尔能杖我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乖崖援笔判云4、小吏因拿一钱,就被乖崖“斩其首”,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仆嫌其妻昔有仆嫌其妻之陋者,主翁闻之,召仆至,以银杯瓦碗各一酌酒饮之,问曰:“酒佳乎?”对曰:“佳。

”“银杯者佳乎,瓦碗者佳乎?”对曰:“皆佳。

”主翁曰:“杯有精粗,酒无分别。

汝既知此,则无嫌于汝妻之陋矣。

”仆悟,遂安其室。

从前有一个仆人嫌弃他的妻子长得丑陋,他的上司听说这件事,就叫他来,拿出银杯和瓦碗各一只,然后倒入酒让他喝,问道:“酒好么?”仆人回答说:“好。

”“银杯中的酒好,还是瓦碗中的酒好呢?”仆人回答说:“都好。

”上司说:“杯子有精致和粗糙之分,酒却并没有分别。

你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嫌弃你的妻子不漂亮了。

”仆人顿时醒悟,于是就安分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昔有仆嫌其妻之陋酒佳乎2、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

以银杯瓦碗各一酌酒饮之3、用自己的话说说“主翁”是怎样使仆明白道理的?4、读了本文,你对文中的“主翁”和“仆”有什么认识?对“主翁”:对“仆”:5、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公输为鹊①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②,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③。

龙集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2(含答案)

龙集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2(含答案)

龙集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2 (一)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酒。

舍人相谓④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⑤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⑥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解】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②舍人:身边的侍从人员。

③卮(zh):古代常用来盛酒的器皿。

④相谓:互相商量。

⑤引酒:拿过酒杯。

⑥固:本来。

1.请将这个故事的名字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的意思是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朗读节奏的划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B.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C.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D.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酒且饮之(举,拿) B.夺其.卮日(他的)C.终亡.其酒(死亡) D.引酒且.饮之(将要)(二)欧阳询①观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③裘④坐观,因⑤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解】①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②索靖:西晋书法家。

③布:摊开,展开。

④裘:皮衣。

⑤因:于是。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欧阳询尝.行尝: (2)晋索靖所书.书:(3)良久而去.去: (4)数百步复反.反:2.在下列括号中填人合适的四字短语,将欧阳询观古碑的过程补充完整。

( ) ( ) ( ) 宿其旁3.本文的描写非常传神,从中能感受到。

(三)司马迁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赵括)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赵)奢不能难,然不谓(赵括)善。

(赵)括母问(赵)奢其故,(赵)奢“兵,死地也,而(赵)括言之。

(假)使赵不将(使……担任将领)(赵)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赵)括也。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七年级02)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七年级02)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一)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裹。

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③躯。

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④天子衮龙⑤百官绂绣⑥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⑦,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

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经纬:纺织品中直线为经,横线为纬。

此指所吐之丝。

②黄口灿然:即言蚕黄色的嘴金光灿灿。

③厥(jué):作代词用,意为“其”,“他(它)”。

④文章:带花纹的织品。

⑤衮龙:衮(gǔn),衮龙,古帝王之礼服。

⑥绂绣:绂(fú),绂秀,祭祀时穿的礼服。

⑦枵腹而营口:枵(xiāo),枵腹,空腹。

营,经营,此为“寻找”意;营口,即寻找食物糊口。

1.解释加点词:⑴蛛语蚕曰语:⑵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汤:⑶我固自杀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原句: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译句: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5处)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4.蚕答蛛的话运用了怎样写作手法,表现了蚕怎样的感情?5.读了本选文,你必会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春蚕的千古名句,该诗句是。

(二)刘羽冲偶得古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会有土寇会:⑵几为所擒为:⑶使试于一村使:⑷自谓可将十万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二)(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

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

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

愿趣火视绝缨者。

”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

”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

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

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

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

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

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愿趣.火视绝缨者催促B.王怪.而问之曰感到奇怪C.寡人未尝有异.于子不同D.今幸得用于臣之义.按道理应该做的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楚庄王赐其.群臣酒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妾扢其缨而绝之.学而时习之.C.今幸得用于臣之.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 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

⑵“臣,先殿上绝缨者也。

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

4.请你对文中的楚庄王和大臣分别从其值得学习的方面做出评价,并用文中语句说说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选出加下划线的正确读音.思援弓缴而射之(jiǎo zhuó)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fúfó)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 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_ 非然也________3.给“之”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后面.A.弈秋B.他,指前一人C.助词“的” D.鸿鹄 E.指弈秋的教导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 一人虽听之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4.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但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截然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学习态度结果告诉的道理前一个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人________ 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8分)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

临死敕儿日:“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橘,与千户候等”者也。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威求假焉。

此种殖之不可以已也。

谚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注释】责:要求。

殖:同“植”。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两处)(2分)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答案】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答案】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本文阐述了怎样的道理。

(3分)【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或答:积累的知识,必然能有用/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要好好学习,积累知识和技能/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意思对即可)(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8分)郑子产①有疾。

谓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③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④人于萑苻之泽。

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故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①子产: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正卿。

字子产,为郑执政,有政绩。

②子太叔:即游吉,春秋时郑国正卿继子产后执政。

③狎(xiá):轻视,轻悔。

④取:同“聚”。

⑤萑苻(huán fú):湖泊名。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以舌代耕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

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①,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②,或题于扉屏③,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于闾里④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赠献者积粟.盈仓。

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⑤也。

”注释:①无嗣:无子。

嗣,子孙后代。

①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①扉屏:门扇屏风。

①闾里:里巷。

①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明惠.过人(惠:贤惠)B.未尝..有教者入门(未尝:从来没有)C.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安:怎么)D.赠献者积粟.盈仓(粟:粮食)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闻邻中读书,日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2)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3.贾逵能学有所成,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二)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者最胜王黄门①兄弟三人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③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④。

推此知.之。

”(选自《世说新语·品藻第九》)【注释】①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最小。

①谢公:即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

①寒温:寒喧。

①“吉人”句:语出《周易》。

吉人,善良的人,贤明的人。

躁人,急躁的人。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兄弟三人俱.诣谢公俱:一起B.多论.俗事论:议论C.向三贤孰.愈孰:哪个D.推此知.之知:知识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一)柳敬亭传(14分)黄宗羲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精练琢磨,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令人欢咍嗢噱⑦矣。

”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令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令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

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妥于心称善也。

【注】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

②倾动:令人倾倒动容。

③莫后光:人名。

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

④机变:机敏灵活。

⑤鸣:扬声名。

⑥句:同“勾”,勾画。

⑦欢咍(hāi):欢快。

嗢(wā)噱(jué):大笑。

⑧缙绅:指官绅阶级。

⑨旅会:大聚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2)可使以.其技鸣( )(3)句性情,习.方俗( )而诣莫生( )(4)期月..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诵停顿。

(2分)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译文:(2)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妥于心称善也。

译文:4.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说说柳敬亭最终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

(4分)答:(二)勤学(14分)(明)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1]。

诸生试观侪辈当中苟有虚而为盈[2],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当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3],内外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当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一)柳敬亭传(14分)黄宗羲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⑦矣。

”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

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

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

③莫后光:人名。

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

④机变:机敏灵活。

⑤鸣:扬声名。

⑥句:同“勾”,勾画。

⑦欢咍(hāi):欢快。

嗢(wā)噱(jué):大笑。

⑧缙绅:指官绅阶层。

⑨旅会:大聚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2)可使以.其技鸣( )(3)句性情,习.方俗( )(4)期月..而诣莫生(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译文:(2)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译文:4.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说说柳敬亭最终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

(4分)答:(二)勤学(14分)(明)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1]。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2],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3],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注释:[1]确:坚实。

[2]侪辈:同辈。

[3]乐易:愉快和蔼而又平易近人。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 )(2)笃.志力行( )(3)自矜..自是( )(4)讳.己之不能(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2)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7.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8.根据这篇短文,结合王阳明的生平,说说本文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哲学思想?(3分)(三)益者三友和益者三乐(14分)《论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②辟,友善柔,友便佞③,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④游,乐宴乐,损矣。

”(注释)①谅:诚实②便(pián)辟:逢迎谄媚③便佞(nìng):用花言巧语迎合于人。

④佚(yì):放纵。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乐.节礼乐.乐宴乐.10.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1)友.直,友谅(2)乐道.人之善(3)乐.骄乐11.翻译句子:(2分)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翻译12.读文章第二段,作者认为有益的快乐和有害的快乐分别有哪些?(4分)13.古人很钟情这个“三”字,有时它是实指,有时它是虚指,请各写出一例:(2分)实指——()虚指——()(四)于思言苟变于卫侯(14分)于思言苟变①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⑥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

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

卫侯:指卫慎公。

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

③五百乘(shè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

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

⑤杞梓(qǐzǐ):都是树木名称。

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

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14.解释加点的词(4分)(1)其才可将.五百乘()(2)故弗用.也()(3)然变也尝为.吏( )(4)良工不弃.()15.翻译(4分)(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16.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现在“爪牙”一般比喻。

(2分)17.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五)名二子说(15分)轮、辐、盖、轸①。

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②,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③,而患亦不及辙④。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注释:①辐:辐条,车轮。

内周的短棍,用以支撑车轮。

盖:车上用以遮日、遮雨的伞状物。

轸(zh n):车厢底四周的横木。

②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

由,顺从。

辙,车轮压的迹道。

③车仆马毙:(一旦)车翻了,马死了。

仆,倒,这里指翻。

④而患亦不及辙:车辙却也受不到灾祸。

意思是车会摔坏,马会死,唯有车辙安然无恙。

18.解释加点的词(5分)(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 (2)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3)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 (4)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 (5)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19.翻译(6分)(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2)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3)辙乎!吾知免矣。

20.作者苏洵,北宋散文家。

有二子,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据文意回答:(4分)轼,是诫子辙,是诫子(六)爱子说(12分)郑板桥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

②上帝:老天。

③犹子:兄弟之子。

④家人:仆人。

⑤飧(sūn):熟食品。

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2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朗读停顿。

(3分)。

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

2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4分)(七)勤训(17分)李文照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岁。

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

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

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

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淫,物之情也。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2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一日之计.在于晨( )(2)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 )(3)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 )(4)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26.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3分)27.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28.翻译句子。

(4分)(1)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2)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

29.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答案(一)1. (1)给(2)凭借(3)熟悉(4)过了一个月2.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3. (1)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说书,声名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2)人们争着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而且没有人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表演得好。

(每句2分,意对即可)4.勤学苦练,精益求精。

(二)5.(1)如果(2)坚定(3)自夸(4)避忌6.(1)跟着我学习的学生, 不把聪慧敏捷看作很了不起, 而是把勤奋刚强, 谦虚退让看成是最主要的。

(2)把空的当作满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隐讳自己的短处,妒忌别人的长处。

7.本文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说明学习应该有坚定的志向,并且要勤奋谦虚。

8.本文反映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三)9.yào yuèlè10.(1)以……为友(2)称道(3)以……为乐11.以骄纵而不节制为快乐,以放荡逸闲为快乐,以大吃大喝为快乐,这是有害的快乐。

12.有益的快乐:节制礼乐、称道别人的好处、广交贤良的朋友有害的快乐:骄傲自大、游荡好闲、宴饮取乐13.示例:实指——岁寒三友虚指——三省吾身(四)14.(1)率领,统带(2)任用(3)担任(4)抛弃、舍去15.(1)向百姓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16.辅佐君王的武臣坏人的党羽17.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我的理解是:对于人才,我们要把他放到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的地方,使人尽其才;而不能因为他有某方面的短处就弃用他。

(五)18.(1)有专门的作用(2) 车厢前的横木(3) 车轮压的印痕(4) 不在其中(5)这19.(1) 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