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构图基本法则

建筑构图基本法则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寻找建筑和造型的表达形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由于受环境影响,以相互交流的作用,人们创造了早期的建筑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生产活动的工具,并且对不同的形,色,质都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观,久而久之这些认识具有了广泛的意义,成为特定的符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符号形成为一门理论,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建筑构图基本法。
兼具感性和理性的复杂体,所有建筑的诞生及使用都是由人类完成,其规划、设计、审美、消费以及感知的一系列过程所涉及的诸多评判的标准都不是简单的是或非可以绝对划归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或0、1 原理。
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定位一个建筑作品的优秀与否,这个评判和下结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灰色的概念,好或不好都是相对而言,是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标准或尺寸来进行衡量和评判。
着中间就包含很关键的一点——建筑构图基本法则。
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是一个构图过程,完成一件设计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在处理好建筑外部立面及体型要素间的关系。
建筑立面表示房屋外部形状和内容称为建筑立面,筑立面为建筑外垂直面可视部分。
建筑体型指建筑平面布局,建筑栋深,层数,体量。
现在建筑设计都考虑节能环保,这又建筑的体型系数有关。
建筑物外露部分所有面的面积总和,除以该建筑物的体积,所得的数值称为建筑的体型系数。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使建筑平面布局紧凑,减少外墙凸凹变化,即减少外墙面的长度,加大建筑物的栋深。
3.加大建筑物的层数。
4.加大建筑物的体量。
可以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使建筑能耗效果改善。
建筑是三维的艺术,实体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一幢建筑物从整体到立面均由不同部分、不同材料组成,各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通过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为一个整体。
这些规律即为建筑构图法则,其中主要是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和尺度等。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PPT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五、对比
对比:建筑中某两个因素相互衬托而形成的差异。差异大,
对比强烈,起突出重点的作用;反之,则对比微弱,收到 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形式:数量、形状、方向、虚实、繁简、直曲、 疏密、集中与分散、开敞与封闭、光线明暗、强弱、色彩 与质感、人工与自然等。(如图13)
与方向性的对比相比较,不同形状的对比往往更 易引人注目。
以强调建筑的雄伟壮观,如:纪念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 入口有时采用此尺度。 3、亲切尺度:把建筑的尺度处理成比人体实际需要还要小的 尺度,目的是让人感到更亲切,常用于园林和住宅建筑。 (如图12)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五、对比与尺度
图11:某别墅室内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五、对比与尺度
图12:米拉公寓 (高迪之作)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二、均衡与稳定
(2)、均衡类别
a、对称均衡:以轴线为中心并加以重点强调, 两侧易取得统一(如图5)。
b、不对称均衡:是将均衡中心(视觉中心) 偏向重的一侧,它一般是入口的位置。利用 体量、材质、色彩、虚实变化来实现。(如 图6)
c、两向均衡或动态均衡:用于近代建筑,如十 字形平面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三、韵律
图8:连续韵律 美国教堂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三、韵律
图9:起伏韵律 金姬和弗雷德
房子造型充满曲线韵律,蜿蜒扭 曲的双塔就像是两个人相拥而舞, 因此被称为“跳舞的房子”—— 左边是博览帷幔外观的“女舞 者”,上窄下宽像舞裙的样子, 右边圆柱壮的则是“男舞者”, 所以又有人以著名的双人舞者金 姬·罗杰斯及弗雷德·阿斯泰尔将大 楼命名为“金姬和弗雷德”,两 栋建筑像极了他们舞影婆娑的样 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题

公建原理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公共建筑通常以(使用)、(辅助)、(交通)三种空间组成。
2、一般把出入口、通道、过厅、门厅、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之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
3、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4、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水平交通空间的布局,应与整体空间密切联系,要直接、通畅,防止(曲折多变),具备良好的采光与通风。
5、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水平交通空间如过道、过厅、通廊等,除作主要的交通联系外可兼具(其他服务功能)。
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形过道,可兼供(候诊)之用。
6、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的宽度与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来决定。
7、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8、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交通枢纽部位主要是指为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而设置的(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渡的作用。
9、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功能、精神)两方面的要求。
10、在公共建筑门厅的空间环境中,除需考虑空间的尺度外,还应考虑空间的(导向)作用。
11、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时,反映在位置、朝向、采光及交通联系等方面,应有(主次)之分。
12、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时,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密切结合。
13、建筑物内部(使用程序)不仅影响着平面布局方式,同时也影响着空间的安排及出入口设置等。
14、为了更清楚、更简明地表示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关系,常以一种简明的分析图表示公共建筑的内部使用程序,我们通常称之为(功能关系图)。
15、公共建筑走道式空间组合是利用走道将房间连接起来,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
这种组合方式使各房间使用上保持(独立性),而各房间又通过走廊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空间整体。
16、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建筑构图原理-1

• 整个建筑的构思为“天地之间”,被设计 师定位为“开放的宫殿”:大剧院透过一 座水、土相溶的坚实台基,奠定在中国的 土地上,它置身于上海政治、文化中心; 向蓝天展开其屋顶,象征中华民族的聚宝 盆,承接着来自宇宙、人类的恩泽与智慧, 象征着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情追求,也象 征着上海有有始以来就与天地相通的博大 胸怀。
A 建筑物达到稳定往往要求有较宽大的底面,上小 下大、上轻下重使整个建筑重心尽量下降而达到 稳定的效果,许多建筑在底层布置宽阔的平台式 雨篷形成一个形似稳固的基座,或者逐层收分形 成上小下大呈三角形或阶梯形状。 B 随着现代新结构、新材料的发展,传统的砖石结 构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稳定观念也在逐渐发生 变化。不少底层架空的建筑,利用悬臂结构的特 性、粗糙材料的质感和浓郁的色彩加强底层的厚 重感,同样达到稳定的效果。
(2)在建筑造型同一要素之间通过对比, 相互衬托,就能产生不同的形象效果。在 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是取得统一与 变化的有效手段。
5 比例
(1)比例的概念
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 无论是整体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 局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良好的比例能给人 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比例失调就无法使 人产生美感。 (2)建筑物的各部份一般是由一定的几何形体所 构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注意几何 形体的相似关系,对于推敲和谐的比例是有帮助 的。
(2)处理建筑物的均衡与稳定应考虑各建 筑造型要素质量轻重感的处理关系。 (3)可通过对称均衡的形式体现出不同建 筑的特征,获得明显的完整统一。 (4)不对称均衡是将均衡中心偏于建筑的 一侧,利用不同体量、材质、色彩、虚实变 化等的平衡达到目的。它与对称均衡相比显 得轻巧、活泼。
• (5)达到建筑物稳定的不同手法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

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总结建筑结构图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设计师将建筑设计理念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的关键。
建筑结构图反映了建筑的结构形式、结构布局、材料选用等重要信息,是建筑施工的依据,对建筑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建筑结构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细部图等,这些图纸不仅仅是建筑施工的指导图,更是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此,建筑结构图的编制需要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图基本知识点入手,对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结构图的基本内容1. 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布局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平面上的形状和布局。
平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最为基础的图形之一,它通常包括建筑的地面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以及特殊构件的布局图。
平面图中需要包括建筑的功能用途、出入口位置、内部空间布局等重要信息,同时也需要标注建筑结构的主要构件和位置,为建筑的立面和结构细部图提供参考。
2. 立面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结构的垂直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立面上的形状和结构。
立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等,立面图也是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参考。
在立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各层标高、立面构件的材料和尺寸、窗户门洞的位置和尺寸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3. 剖面图建筑剖面图是建筑结构的纵向展示图,它反映了建筑在剖面上的结构和布局。
剖面图是建筑结构图中的另一个基础图形,它通常包括建筑的纵向剖面、横向剖面等,剖面图也是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和构造原理的重要参考。
在剖面图中需要标注建筑的楼层高度、梁柱墙构件的布置、楼板地面的标高等重要信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
4. 结构细部图建筑结构细部图是建筑结构构件的详细图纸,它反映了建筑结构构件的连接形式和细节。
一级注册建筑师备考习题(建筑设计知识题)

Page 1 of 24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750题(建筑设计) 1.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 2. 公共建筑的使用部分包括: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使用部分 3. 公共建筑功能问题有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空间的量度、性状和物理环境。
突出使用性质和人流活动 4. 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 5.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6. 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 7. 电影放映院不需耳光 8. 点式住宅可设天井或平面凹凸布置可增加外墙面,有利于每层户数较多时的采光和通风 9. 对结构形式有规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环境、形状的规定性 10. 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11. 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 12. 橙色是暖色,而紫色含有蓝色的成分,所以偏冷;青色比黄色冷、红色比黄色暖、蓝色比绿色冷 13. 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 14. 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 15. 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6. 冷色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气氛 17. 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三元色为红、黄、蓝 18. 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 19. 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 20. 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 21. 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 22. ‘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 23. 人眼观赏规律 H 18°~45° 局部、细部 2H 18°~27° 整体 3H <18° 整体及环境 24. 黄金分隔比例为1:1.618 25. 通风屋面只能隔离太阳辐射不能保温,适宜于南方26. 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27. 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 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 28. 渐变具有韵律感29. 变异的美学特征:追求多义与含混、追求个性表现、怪诞与滑稽、残破+扭曲+畸变30. 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 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31. 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32. 巴西国会大厅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33. 展览建筑应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34.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35.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采用了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对比36. 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 37. 建筑的有效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 38. 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39.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 40. 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41.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42. 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43. 建筑的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44. 建筑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45. 住宅起居室、卧室、厨房应直接采光,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46. 住宅套内楼梯梯段的最小净宽两边墙的0.9M ,一边临空的0.75M住宅室内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2M ,踏步高度不应小大0.20M 47. 住宅底层严禁布置火灾危险性甲乙类物质的商店,不应布置产生噪声的娱乐场所 48. 地下室、贮藏室等房间的最低净高不应低于2.0米49.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休息平台50.外墙内保温所占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烟道、风道、管道井不计入使用面积阳台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壁柜应计入使用面积51.旋转楼梯两级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处的踏步宽度要大于0.22米52.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米53.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宜保持0.6米平台净宽,侧墙门口距踏步不宜小于0.4米,其门扇开足时不应减少梯段的净宽54.入地下车库的坡道端部宜设挡水反坡和横向通长雨水篦子55.室内台阶宜150*300;室外台阶宽宜350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2.556.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57.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1M(6层及以下一边设栏杆的可为1.0M),净空高度2.2M58.休息平台宽度应大于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2M,净空高度2.0M59.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应为1.05M60.楼梯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梯井净空宽大于0.11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61.门洞共用外门宽1.2M,户门卧室起居室0.9M,厨房0.8M,卫生间及阳台门0.7M,所有门洞高为2.0M62.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63.卧室起居室净高≥2.4M,其局部净高≥2.1M(且其不应大于使用面积的1/3)64.利用坡顶作起居室卧室的,一半面积净高不应低于2.1M利用坡顶空间时,净高低于1.2M处不计使用面积;1.2--2.1M计一半使用面积;高于2.1M全计使用面积65.放家具墙面长3M,无直接采光的厅面积不应大于10M266.厨房面积Ⅰ、Ⅱ≥4M2;Ⅲ、Ⅳ≥5M267.厨房净宽单面设备不应小于1.5M;双面布置设备间净距不应小于0.9M68.对于大套住宅,其使用面积必须满足45平方米69.住宅套型共分四类使用面积分别为34、45、56、68M270.单人卧室≥6M2;双人卧室≥10M2;兼起居室卧室≥12M2;71.卫生间面积三件3M2;二件2--2.5M2;一件1.1M272.厨房、卫生间净高2.2M73.住宅楼梯窗台距楼地面净高度低于0.9米时,不论窗开启与否,均应有防护措施74.阳台栏杆净高 1.05M;中高层为 1.1M(但要<1.2);杆件净距0.1175.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预留排气机械的位置、门下设进风百叶窗或与地面间留出一定缝隙76.每套应设阳台或平台、应设置晾衣设施、顶层应设雨罩;阳台、雨罩均应作有组织排水;阳台宜做防水;雨罩应做防水77.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西面应采取遮阳措施78.严寒地区的住宅出入口,各种朝向均应设防寒门斗或保温门79.住宅建筑中不宜设置的附属公共用房有锅炉房、变压器室、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商店但有厨房的饮食店可设80.住宅设计应考虑防触电、防盗、防坠落81.跃层指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82.在坡地上建住宅,当建筑物与等高线垂直时,采用跌落方式较为经济83.住宅建筑工程评估指标体系表中有一级和二级指标84.7层及以上(16米)住宅必须设电梯85.宿舍最高居住层的楼地面距入口层地面的高度大于20米时,应设电梯86.医院病房楼,设有空调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建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设歌舞厅放映厅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见书99页)
建筑设计除了要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以及 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考虑外,还要符合一 些建筑美学原则。建筑造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是指建筑构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 稳定、对比、韵律、尺度等。不同时代、不同地 区、不同民族,尽管建筑形式千差万别,尽管人 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这些建筑美的规律都是 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创作历史发展中的总结,也是 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在设计中应遵循这个建筑构 图的基本规律,创造出符合美的规律的建筑形体 与里面。
LOGO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刘睿智
引言
建筑和美学是相互依存的,具 体可以这样来阐释:
规划 设计
建筑
在建筑里我们不仅能看 到美的表现,也能从美 学里找到建筑形体的身 影
美学原则
美学
条目
什么是构图?
形式美的法则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构图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 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 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辞海》中, 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 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 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简言之,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包含全部造型因素与手 段的总和.构图显示了作品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一致 性,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性, 是艺术家人格力量和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也往往是 艺术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术之所在。为此,构图能力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分析在美术欣赏中,占有相当重 要的地位。当我们在进行创作过程中,构图是较为重 要的一步,重点应把握。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

统一与变化:“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对于任何建筑,无论它的内部空间还是外部 形象,都存在许多的统一与变化的因素。 统一是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 以及实用功能的统一;变化则 在统一的基础上,又是建筑形 像不至于单调,呆板。
基本手法: 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利用简单几何 形体本身具有一种必然的统一性,表现出 肯定,明确,和统一之感。 2)强调主次分明的统一,常用轴线的处理,以 底衬高,体积变化等手法来突出主体,取 得主次分明,完整统一的建筑形象。
均衡和稳定: 均衡是指建筑形体的左右,前后之间保持平 衡的一种美学特征,可给人安定,平衡和完 整的感觉。 根据对称中心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对称均衡 和不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以中轴线为中心,并加以重点强 调两侧的对称,取得整体统一的 效果,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不对称均衡:将均衡中心便于建筑的一侧, 利用不同体量,材料,色彩, 虚实变化等的平衡达到不对称均 衡的目的,这种形式显得轻巧活 泼。 在设计中,要利用,调整好体量的大小和高 低,材料的质感,色彩的深浅,虚实变化等 因素,使建筑形象获得安定,平衡的感觉。ຫໍສະໝຸດ 谢谢观看END……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小组成员:程静莹06 季蕾18 彭静25 向国华37 杨永翀43
进行建筑体形和立面设计时,除了要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 以及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外,还应该结合一些美学 原则。 这里的美学原则是指构图中的一些 基本规律:1.统一与变化; 2.均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4.韵律; 5.对比与尺度。
对比与微差: 各种要素除按照一定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然 还有各种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对比与微差。 对比指的是各部分之间显著的差异,而微差是 指不显著的差异,即微弱的对比。 同一因素之间通过对比,相互衬托,就能产生 不同的外观效果。对比强烈,则变化大,突出 重点;对比小,则变化小,易于取得相互呼应, 协调统一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 稳定:建筑物在建筑 构图上下的轻重关系。 • 随着现代新结构、新 材料、新技术的发展, 丰 富了人们的审美 观,传统的上大下小 的稳定观 , 上重下轻、 结构 人们 。
中 央 电 视 台
中 国 馆
(三)对比与微差
• 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各种要素 除按照一定秩序结合在一起外,必 然还有各种差异,对比 对比是指显著的 对比 差异,微差 微差是指不显著的差异。对 微差 比可以借相互之间的烘托、陪衬而 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微差 可以借彼此之间的连续性以求得谐 调。 对比与微差在建筑中的运用,主要 有量的大小、长短、高低对比,形 状的对比,方向上的对比,虚与实 的对比,以及色彩、质地、光影对 比等。 对比强烈,则变化大,能突出重点, 建筑中很多重点突出的处理手法往 往是采取强烈对比的结果;对比小, 则变化小,易于取得相互呼应、协 调的效果。如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以 形状的强烈对比,给人以强烈的印 象。
• (a)连续韵律:以一种或几种要 素连续重复地排列而形成,各要素 间的距离和关系,可以无止境地连 续延长。 (b)渐变韵律:连续的要素如在 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变化, 例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 变疏或变密等。
连续的韵律(西班牙巴塞罗那 米拉之家)
•
鸟巢
• (c)交错韵律:各组 成部分按一定规律交 织、穿插而形成,各 要素相互制约,一隐 一现,表现出一种有 组织的变化。 • (d)起伏韵律:渐变 韵律如果按一定规律 时而增加、时而减少, 有如波浪之起伏,或 具不规则的节奏感, 较活泼而富运动感。
•
•
强烈形状对比实例(上海国际会展中心)
• 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体 形处理运用了竖向的两片 板式办公楼与横向体量的 政府宫的对比,以及整个 建筑体形的直与曲、高与 低、虚与实的对比,给人 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 莫斯科红场的波克罗夫大 教堂 ,其不同颜色和花纹 装饰的大同小异的小圆顶 相互衬托,而烘托出各自 的特点。使之相互连续给 人一种和谐美
清代宗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
北京人民大会堂
香港的楼
中央电视塔
(二)均衡与稳定
• 均衡:建筑物各体量在建筑构图中的前后、左右 相对轻重关系。有静态均衡、动态均衡之分。
• (1)力学原理:
• • • • (a)绝对对称平衡 (支点位于中点,左右同形等量) (b)不对称平衡(支点位于一侧,左右同形不等量) (c)基本对称平衡(支点位于中点,左右等量不同形) (d)不对称平衡(支点偏于一侧,左右既不同形又不等量)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如何进行建筑体形和立面设计呢? 除了要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以 及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考虑外, 还要符合一些建筑美学原则。建筑造 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建筑构图 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 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等。
(一)统一与变化
• 统一与变化,即“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 法则。 • 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如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形体由于 它们的形状简单、明确与肯定,很自然取得统一。 • 2.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 2.主从分明 主从分明, 复杂体量的建筑在外形设计中,应恰当地处理好主要与 从属、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使建筑形成主从分明,以次衬 主,以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 (1)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 • (2)以低衬高突出主体 • (3)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
上海体育馆
(五)比例与尺度
• 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
之间的大小关系。无论是整体 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 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 关系。良好的比例能给人以和 谐、完美的感受,反之,比例 失调、就无法使人产生美感。
扬州瘦西湖畔 ----五亭桥
• 一般来说,圆形、正方形、正 三角形等具有肯定的外形而引 起人们的注意;“黄金率”的 比例关系(即长宽之比为1: 1.618)要比其它长方形好;大 小不同的相似形,它们之间对 角线互相垂直或平行,由于具 有“比率”相等而使比例关系 协调。 • 建筑物的各部分一般是由一定 的几何形体所构成。因此,在 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注意几 何形体的相似关系,对于推敲 和谐的比例是有帮助的。如右 图就是以相似的比例求得和谐 统一。
• 尺度所研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 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 抽象的几何形体显示不了尺度感,但一经尺度处理,人们 就可以通过这种处理感觉出它的大小来。在建筑设计过程 中,人们常常以人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一些不变因素,如: 台阶、栏杆等作为比较标准,通过与它们的对比而获得一 定的尺度感。
(四)韵律
• 韵律:建筑构图中有组织 韵律:
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 从而出现了具有条理性、 重复性、连续性为特征的 韵律感。就像音乐中某一 主旋律反复出现,形成韵 律节奏感,给人以深刻印 象。主要通过构建排列上 间距的变化和构件自身的 变化来实现的。
• 韵律形式: 韵律形式: 洞 庭 ---凌 云 塔
• 在设计工作中,尺度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 在设计工作中,尺度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
• (1)自然的尺度:以人体大小来度量建筑物的实际大小,从而给人 的印象与建筑物真实大小一致。常用于住宅、办公楼、学校等建筑 • (2)夸张的尺度:运用夸张的手法给人以超过真实大小的尺度感。 常用于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以表现庄严、雄伟的气氛。 • (3)亲切的尺度:以较小的尺度获得小于真实的感觉,从而给人以 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常用来创造小巧、亲切、舒适的气氛,如庭园建 筑。
• (2)均衡类别:
• (a)对称均衡:以轴 线为中心并加以重点 强调,两侧易取统一。 • (b)不对称均衡:是 将均衡中心(视觉中 心)偏向重的一侧, 一 是 的 。
天 安 门
纽 约 新 当 代 艺 术 馆
。 • (c)两向均衡 均衡: ,
动态的均衡(悉尼歌剧院)
• 随着建筑结构技术的 发展和进步,动态均 衡对建筑处理的影响 将日益显著,动态均 衡的建筑组合更自由、 更灵活,从任何角度 看都有起伏变化,功 能适应性更强。如悉 尼歌剧院、西班牙古 根海姆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