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南开大学新校区市政道路_初步设计_设计原则

西北隔生态绿廊和天南镇与天津大学相望,总用地面积 250 公顷。
结合新校区控祥规划, 本次市政工程主要包括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内行车道 路,共计 31 条路,长度约 17.6km,道路宽度 6~49m(不包括景观设计人行步 道) 。 根据南开大学新校区工程开槽前计划,我院应于 2011 年 9 月开始展开初步 设计,2011 年 10 月完成。
概算 ............................................................................................................ 24 10.1 10.2 编制依据.......................................................................................... 2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 25
11
问题与建议 ................................................................................................ 26
附图: 1)道路系统图 2)竖向设计图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程概况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位于海河教育园区南部, 东临津南新城, 南邻津港高速,
2
设计依据
1)设计合同(中标通知书) 2)上阶段立项及批复文件 3)南开大学新校区控制性(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初稿) 4)南开大学新校区电子地形图 5)南开大学新校区市政工程测量资料(缺) 6)南开大学新校区市政工程勘察资料(缺) (有附近参考资料) 7)南开大学新校区相关河道技术标准正式回函(缺) (有口头回复)
南开大学新校区

中文名 南开大学新校区(津南) 英文名 Nankai University 简 称 NKU 校 训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创办时间 2010年3月 所属地区 中国天津津南区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类
学校属性 211、985、2011计划、全 国重点大学 主要院系 金融学院、周恩来政府管 理学院、历史学院、医学 院、哲学院、汉语言文化 学院 主要奖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发展中 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 现任校长 龚克 知名校友 周恩来、曹禺、陈省身、 姜立夫、王安顺
南开大学新校区更是一座绿色的‚花园式‛大学。新 校区构建了多能源利用体系,使用浅层地能供冷供热,太 阳能供应生活热水,学校还将自建污水处理站。校区内采 用LED节能路灯,全部建筑都要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 另外,学生宿舍将统一使用分体空调。 南开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南开大学泰达学 院距离,从而形成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三足 鼎立的格局,这将为中国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 应有的巨大贡献。
南开大学
‚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是‚既‛、‚又‛的 意思。我们可将其解释为‚承诺‛、‚要求‛。 ‚允公允能‛就是既要有‚爱国爱群之公德‛,又 要有‚服务社之能力‛。 ‚允公允能‛的‚公‛,从严、张二人的教育 思想来看,其所指向的是国家、民众和与之相联系 的事业,是针对‚五病‛中的‚私‛而言的。所以 ‚允公‛可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 爱事业,以大公之心在学习和工作中奉献智慧才干。
南开大学校徽
标志形象的基本元 素由图形标志和字体标志两部分构成。其中, 图形标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也称为 ‚校标‛。 南开大学校标的核心图像为八角形,它既 是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也是其核心形态。 八角星行由两个正方行叠加、结合而成, 八个角皆为直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一是体现‚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体 现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 知,锐意进取‛之精神。 八角星行方圆互动,融合东西,体现了南 开大学‚智圆行方‛的入世哲学、‚追求卓越‛ 的立世哲学和‚允公允能‛的济世哲学。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活动中心

设计 :麟和建筑工作室
De s i g n: At e l i e r L + De s i g n Pr i n c i p a l : L i L i n x u e
主持建筑 师 : 李麟学
建筑 师 : 刘 呖 周凯锋 刘林 王彦雯 吴琦
业主 : 南开大学
Ar c h i t e c t s : L i u Ya n g , Z h o u Ka i f e n g, L i u L i n , Wa n g Ya n wen , Wu Q
Cl i e n t : Na n k ai Un i v e r s i t y
( P u b l i c B u i l d i n g c a t e g o r y ) , 2 0 1 6
Ph o t o g r a p h e r : Su Sh e n g l i a n g
摄影 师 :苏圣亮
以大学城为代表的 中国大学校 园建设 , 往往 以大规模的尺度和速成模式为主要特 征 , 图在这一现实建造状况背景下 , 提供一 处异质 的 , 与自然融合的 乌托邦”。 校 区位于 海河大学 教育园 区的南部舴 为 天津滨海新 城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周边新
墙 景框” , 于开放和 自然
景观 乃至更远处的城市建成环境纳入 一条步移景异的线性观 景公共 空间中 , 通 过对环
作为次一等级城市公共空 间的津 南校 园 , 位 于其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基地与原生场地 的 境视 觉映射 的变化 塑造 , 将既存的反差进一步凸显。 相关记 忆仍然清 晰可辨— — 场地被 一处湖 面和低矮 的林地环绕 , 自然风 貌平坦 、空 多向度的体量布局与覆盖其上 的铝板材 料幕墙结合 , 消解 了惯 常依 据太阳轨迹所设定 旷 , 场地 内部远大于市 区的季节 性大风 、中国寒冷地带的冬季气候特征的丰富性 , 强 的 “ 方向性 和 立面性 , 从而组织最大化的阳光捕获 。伴随着学生于各功能房间 化了与周边建成环境的 巨大反差 。
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概览

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概览该方案将新校区设计成两轴三环双心多组团的圈层式结构。
两轴即南北向和东西向景观主轴,三环即校园内的车行主环路及内外两条功能性主步行环路,双心即东西两个景观核心。
校园以中央带状绿地为核心,由内向外分别布置公共教学区与二级学院区、学生与教师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形成以绿为核的圈层式空间格局,并形成教学科研和生活运动两个功能带。
借用中国传统民居中“庭院”的布局模式,新校区内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内向的“天井”——书院建筑院落。
院落空间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半公共半私密的交流共享场所,也使各个书院式建筑组群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介绍一、项目的基本情况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现有学科覆盖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军全部12个门类。
在按照学校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至2019年,南开大学将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生规模达到35000人。
同时,新校区建设也要突出服务“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和“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任务,不仅要改善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还对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未来南开大学将由八里台校区、津南新校区、泰达学院三个校区组成。
其中,新校区是南开办学的拓展与延伸,与八里台校区的发展一脉相承,是新时期南开办学上台阶、上水平、国际化的硬件保证,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新校区.新校区在学科和学院安排上以新兴、交叉、应用为主,同时预留国际合作空间,为学校实现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留下空间。
新校区将按“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模式实施。
一期建设满足12000人使用需求。
二期建设满足继续迁入9000人使用需求,并预留适度的发展空间,为南开今后百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校区的规划原则(现代化、多样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人性化、特色化)1、现代化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满足校园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学习生活环境。
公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室内±0.00 3.950m 3.950m 3.950m 3.950m 3.950m 3.650m 5.000m 5.000m 3.950m 5.000m 5.000m 3.400m
2.3 工程定位及高程情况 测绘院的测量放线工作采用了建筑物外控桩定位。通过外控桩定出 建筑位置。
第三章:工程测量准备
网,将控制网的方向线引测到距槽边1000MM处设置控制桩,加以保护,
固定。基础开挖至接近槽底时,需要进行积水坑的开挖施工,在基坑边
根据控制轴线桩或方向线引桩,用两台T2(2")经纬仪,在基坑的两边 一边一台对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向下投测轴线,根据轴线位置放出
积水坑槽下口边线,再根据图纸的坡度及高度要求放出在该高度处的槽
3.2 测量仪器准备
序号 1 2 3 4
5
仪器名称 全站仪 S3水准仪 50m钢尺 对讲机
激光垂准仪
精度指标 3mm+3pp
2mm 1mm ------
1mm
数量 1台 3台 3把 6部
3台
用途 施工放样 标高控制 施工放样 通讯联络 楼层轴线控制线传
递
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3 技术准备
13
合同质量目 合格,达到国家及天津市地方标准各项要
标
求。
2.2 各楼号基本情况 各楼设计层数、层高分别为:
楼号 留学生宿舍A
留学生宿舍B
建筑层数 5
6
建筑层高(m)
首层层高:5.4m,二层3.6m,三至五层 3m地上5层局部2层;总高度19.35m; 层高:3m,总高度19.35m;
留学生宿舍C
5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天津南大新校区(津南校区)图书馆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天津南大新校区(津南校区)图书馆工程主体施工方案编制: 审批: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 (9)第三章主体工程部署 (10)第四章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1)第五章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41)第六章混凝土施工方案 (56)第七章墙体砌筑工程 (82)第八章雨季施工措施 (88)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0)第一章工程概况南开大学新校区(津南校区)图书馆工程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北洋园)东翼,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南侧。
总建筑面积46418m2,建筑基底面积8453 m2。
地上7层,其中2层与6层部分有夹层,建筑高度43.20m(室外地坪至屋面面层)。
最大跨度:15米,最大基坑深度:-3.1米。
南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整体建筑俯视呈“中”字形布局,主楼居中,前后为室外大台阶部分。
外檐美观大方、造型新颖、线条明朗清晰、效果多变。
南北两侧的大跨度台阶及高度逾10米的南开大学校徽,突出体现了南开大学做为在世界享有崇高声誉的高等学府应有的磅礴大气及深厚文化学术氛围,同时充满了现代建筑的立体感觉,整体建筑风格显示了学校充满生气、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一流高校的风采。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图书馆落成后将满足多种教学及学习需求,并将成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校园内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南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总平面图(阴影部分为本次投标项目主楼):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分类为一类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等级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
3南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1轴——○20轴立面图。
新校区建设详细规划方案

新校区建设详细规划方案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和教育产业发展,我校计划新建一个更大、更现代化的校区。
本文将介绍新校区详细的建设规划方案,包括建筑布局、教学设施、功能分区等方面。
建筑布局新校区总建筑面积预计达到100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简约现代。
教学区教学区占据新校区的主要位置,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中心等。
教学楼和实验楼将根据教学科目的不同分别建设,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图书馆和会议中心则可以作为全校通用的资源。
生活区生活区坐落在新校区的北部,包括学生宿舍区、餐厅、商店和娱乐场所等。
学生宿舍将安排在生活区的西南角,餐厅和商店将位于生活区中部,娱乐场所则设立在生活区的东部。
大型体育设施区大型体育设施区位于新校区的中央,包括运动场、游泳池等。
考虑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在新校区建设最先进的体育设施,以提供最好的户外运动体验。
教学设施新校区将拥有全面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交互式智能教室新校区的教学楼将配置高科技交互式智能教室,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该设施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生动地与教授互动,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实验室针对各类学科,新校区将拥有高水平的实验室设施。
在实验室方面,我们将引进最新的科技设备和工具,以支持学院的各项研究和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设备新校区将使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来支持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在校内的任何地方通过WIFI连接到学校的办公网络,这将有助于使教与学更加便捷高效。
功能分区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校区的效能,我们将对新校区进行进一步细分,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区分区域。
教学区教学区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会议中心。
学生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分为学生公寓区和生活区(包括餐厅、商店和娱乐场所)。
大型体育设施区大型体育设施区包括运动场、游泳池等。
其他新校区还包括一些需要人力管理的区域,例如校园保洁、校园安保等。
结论总的来说,新校区规划方案致力于提供最先进的教育设施和高品质的综合服务。
南开新校区建设规划和理念

此即南开大学的建设理念! 此即南开大学的建设理念!
泰达校区: 国际化 开放式 应用型模式
发挥原有学科优势
底蕴厚重
充满生机
不断创新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在中国共产党南 开大学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做报告: 开大学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做报告:
《坚持育人为本 强化质量特色 努力建设世界 坚持育人为本 知名高水平大学》 知名高水平大学
南开发展形势与历史方位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 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高素质人 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质量和特色为主题,以 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 水平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津南校区规划建设为契 机,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 神,使南开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科学 发展。
南开大学建设规划
--津南新校区的建设规划理念
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
• 建设方向: 建设方向: 面向文明、面向生态、 面向文明、面向生态、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 展校园 • 规划宗旨 规划宗旨: 体现国际一流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 具有天津区域特色 • 知名设计单位: 知名设计单位: 英国诺丁汉大学咨询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艾奕康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机遇 机遇 全球性发展 经济发展 南开津南校区规划建设 2、挑战 挑战 保持自身特色与改进 高校之间竞争 自身矛盾与不足
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
• 人才 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 • 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素质教 教育 育 • 创新 创新:教育改革创新、学术研究创新、 服务社会发展创新、文化传承创新 • 特色:形成“公能”的南开特色、创 特色 新的学科体系、前沿与需求导向的科 学研究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区域位置示意图
选址方案
周边道路系统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概览
一等奖方案:质朴厚重的人性化校园
圈层式结构
该方案将新校区设计成两轴三环双心多组团的圈层式结构。
两轴即南北向和东西向景观主轴,三环指校园内的车行主环路及内外两条功能性主步行环路,双心即东西两个景观核心。
校园以中央带状绿地为核心,由内向外分别布置公共教学区与二级学院区、学生与教师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形成以绿为核的圈层式空间格局,并形成教学科研和生活运动两个功能带。
借用中国传统民居中“庭院”的布局模式,新校区内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内向的“天井”——书院建筑院落。
院落空间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半公共办私密的交流共享场所,也使各个书院式建筑组群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
博物馆、纪念塔、南开讲堂、纪念馆、周恩来纪念园等文化建筑,以“珠落玉盘”的方式分布在校园绿地中,突出文化氛围,体现南开精神,使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知。
该方案将运用国际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理念,将新校区打造成为低碳、环保、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校园。
包括发展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系统等清洁能源,着力打造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等清洁能源系统;采用中水回用、余热回收、雨水回收等节能减排技术,并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除利用校园原有水系形成生态湿地与自净系统外,还采用生态墙、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透水铺地等绿色生态的环境设计。
在建筑设计方面,无论是平面格局还是立面造型,都力求塑造出端庄典雅、厚重朴实的建筑造型和相应的空间特征。
中西建筑空间布局的交融,复合多元的国际化建筑风格,高效而人性的建筑空间,灵活开放的交流共享场所,以及适应地区气候、生态节能的立面形式,构筑出一个生态化、人文化、特色化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校园。
南开大学主轴线鸟瞰
一等奖方案南开大学-图书馆透视图
一等奖方案南开大学-公共教学楼透视图二等奖方案:与城市和谐共生的开放式学府
“水”上做文章
“怀天子津渡之气概,具北国水城之妙韵,延百年校训之精神,树生态校园之典范”。
这是该方案为南开大学新校区勾勒出的一幅美妙蓝图。
新校区设计在“水”上做文章,通过水体将校区同环城绿廊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初步划分出校园的空间结构,打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可持续生态人文校园。
沿着由学术草坪、雕塑和宽阔的林荫道组成的入口进入新校区,两旁小桥流水,景色宜人。
步入核心区,可到达中心建筑——图书馆,其外形酷似晶亮的知识宝盒,一天24小时以不同形态迎接师生。
图书馆由核心书库及环绕四周的阅览室组成,在实现阅览室自然采光的情况下,又不影响对书库中书籍的保护。
核心区四周,坐落着各个学院。
以中央图书馆为中心的400米步行范围覆盖整个校园核心区,以方便学生步行参加日常学习活动。
生活区与核心区由河道景观空间连接,多栋公寓组成内院式标准单元,每个单元均有中央院落,能有效应对北方的气候条件,创造舒适的校园居住环境。
穿插其中的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与色彩,或典雅,或活泼,呈现出不同的主题。
艺术长廊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新校区东侧为城市生活片区,周边居民和访客都能使用坐落于其中的运动和文化设施,体现开放式校园的概念。
该方案在建筑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如校门设计庄重而灵巧,外观以南开的“开”字作为意象,既反映出南开传统教育理念,又充满新世纪现代感。
而行政楼旁东西两栋公共教学楼,其建筑材料的选取与风格设计既传承八里台校区的元素,又体现出新的建筑概念。
参考方案: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现代园林式大学
“一带·两轴·四组团”
该方案融合学校发展模式,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一带·两轴·四组团”的总体规划结构。
一带即生态共享带,两轴即学术轴与学科交叉轴,四组团即四个科研及生活组团。
为了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公共教学与学院区划分成东西两个片区,分别服务于西北面和东面的学生片区。
教学科研区、生活区和体育区的布置更是采取复合品字形结构,缩短师生往返不同区域的距离,将这一距离严格控制在600
米以内。
针对南开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特质,该方案注重研究社区的构建和交往空间的营造。
公共教学和学院空间设计以强调和促进学术交往为主,宿舍区则充满着浓郁的居住社区气息,为学生日常生活创造和谐亲切的空间氛围。
近水驳岸、大草坪、广场、以及亭台阁榭等户外空间、景点,更是便于学生在休闲中交流思想。
新校区将传承八里台校区的历史文化,继承老校区的空间肌理、建筑风格、景观片段,使老校区历史文脉在新校区中得到延伸。
总理像、校钟、大中路、马蹄湖、新开湖、小引河,都能在新校区中找到,唤醒师生对老校区的记忆。
新校区还将借鉴传统园林手法,营造疏密有致的园林空间,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内既有轴线对称、适合理科性格的书院群落,也有适度开放、适合文科性格的园林布局,理性与浪漫相互交织,彼此相融,打造出一个带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绿肺。
图书馆及中央生态公园鸟瞰图
中央图书馆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一期用三年建成
根据天津市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黄金走廊的中心位置海河中游南岸的海河教育园区。
未来的南开大学校园将主要由八里台校区、津南新校区和泰达学院三个校区组成。
津南新校区将按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模式实施。
一期建设期从2011年至2013年,满足1.2万人使用需求。
二期建设期从2013年至2015年,满足继续迁入9000人使用需求。
可持续发展建设期从2016年至2050年,继续完善使用需求和各种配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