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a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它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b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劝惩,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c《左传》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在叙事中敢于(),往往以“礼也”“非礼也”来评判人物或其行为,表现了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它的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权势者暴虐淫侈的行为,也()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d《左传》中人物众多,写来无一不形象鲜明。
这部书甚至通过连续记载人物的事迹,描述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
比如,对晋公子重耳的描写,他颠沛流离在外十九年。
______在战争中,老谋深算,决胜于帷幄,显示了卓越的才略,这不是很可以看到其性格发展的脉络吗?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微言大义直言不讳表彰B.微言大义和盘托出彰显C.言近旨远直言不讳彰显D.言近旨远和盘托出表彰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a处“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与“据传来源于为孔子所撰的《春秋》”语义一致。
B.b处标点使用完全正确。
C.c处“这一精神”指“一字暗含褒贬”。
D.d处使用双重否定句,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3.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第二段画横线处填入7句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到了秦国,秦人妻以怀嬴,奉画沃盥以后,他曾情不自禁地“挥之”,引起怀嬴愤怒。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①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毫厘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毫厘:一毫一厘,形容极少的数量)②浸渍:用液体泡。
浸润:(液体)渐渐深入;滋润。
③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取其精华。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2.B解析:A、C、D出现中途易辙、主客倒置、动词语序不当等语病。
故选B3.A4.C.解析:A“也影响了西洋画风”,无中生有。
B“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与原文“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意思不符。
D.强加因果。
5.B解析:选项中“对自然定律的抽象、总结”与原文“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意思不符,偷换概念。
6.D解析:A.①选项“完全走向”与原文“甚至走向了反面”意思不符,②明清时期工笔人物并没有轻弃晋唐的“艺术形式”。
B.说法过绝对。
C.推理无据。
7.B解析:致:表达8.D解析:A.其,那,那里的/第三人称代词,郑国 B.而:连词,表并列/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的 C.因:连词,于是,就/介词,通过 D.之:定语后置标志9.B10.C解析:《促织》中“操童子业,久不售”中的“售”指考取秀才。
11.C解析:材料二选文部分“从事”分析在“方今寇聚于恒”的客观条件下,推测“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选项“在寇聚于恒时能挺身而出”,将推测误认为“已然”;挺身而出,形容不怕困难艰险,勇敢地站出来,原文意为若乌公委以重任,石处士会出仕,不会拒绝乌公的聘请。
12.①辞去官位而闲居里巷的人,同谁去交往呢?(定语后置句式1分,宾语前置句式1分,游,交游,交往,1分)②先生仁义又勇敢,如果凭借大义聘请他并坚决地委以重任,他还有什么话推辞呢?(若,如果,1分;强,坚决,竭力1分;委重,委以重任1分;其何说之辞,1分)13韩愈不悦的原因:表面上写乌公选尽人才,韩愈被夺去想要依赖相伴终老的人而耿耿于怀。
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22 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2022 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漏窗为中国园林普遍采用,仅苏州园林的漏窗就有千余种。
漏为透,一窗一洞天,气息贯通,使隔帘风月,墙外风烟,。
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光与风流通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出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许多巧妙的用途,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
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那种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
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
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
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起波澜。
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均会以窗为画面背景。
相对于含纳万景而言,中国园林是局促而狭小的,园林建筑及花草布置,假山设立,一窗一亭一桥一廊,都不是纯然的外在设置,它为人心而设。
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中国园林除了实用和审美之外,强调的是安顿人心,伸展性灵。
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小见大、由近及远的哲学思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接踵而至派生开门见山B.纷至沓来衍生开门见山C.接踵而至衍生直言不讳D.纷至沓来派生直言不讳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B.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C.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小见大、由近及远的哲学思想。
D.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二、选择类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的《陈情表》感人至深,文中叙述祖母抚育他的大恩和他要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不能从诏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 小题,每题3分)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1)千里共婵娟(2)蜡炬成灰泪始干(3)露从今夜白(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一上高楼万里愁(6)为赋新词强说愁(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句1 分,错字漏字不给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3.(1)于是,就(2)好(共2 分)14.南阳没有守令(长官),谁可以担任这一职务呢?(共2 分)15.祁黄羊能够做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分)大公无私(共3分,意对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示例:芦苇荡广大,满眼绿色,有好闻的清香。
(共3 分)17.此句既是景物描写,又在描写中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起风的芦苇荡威力震撼,令人生畏,自然引出了葵花的惊恐。
(共3 分)18.A D (共4 分)19.爸爸一早就出门,不忍心叫醒女儿,一整天在外劳动,只有晚上才和女儿相见,虽然劳累困倦,但是女儿是他唯一的亲人和牵挂,他非常珍视这一时刻;女儿一整天见不到爸爸,无人照顾,只有晚上才看见爸爸,整天都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只有和爸爸在一起才感觉到真正的快乐。
父女俩相依为命,此时此刻令人感觉温馨幸福,生活困苦孤独但内心仍然存在美好的希望。
(共5 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0.材料二(共2 分)21.好家风意义深远,泽被后人;好家风让家庭充满爱和力量;好家风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共3 分)22.(1)大堰河——我的保姆(2)土地(3)太阳(4)太阳与火把(共4 分)23.武松,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除恶蜈蚣岭等(共4分)部分区期末练习九年级语文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蹲”文物直播间,看三星堆文物在半掩半埋中被挖掘,听用2500年前的青铜乐器演奏《茉莉花》,“触摸”《千里江山图》的细节之处……文物直播让作为历史文化宝库的博物馆焕发出时尚魅力,让原本()的文物火爆“出圈”。
那么直播是如何将文物观赏方式从“隔窗观物”转变成“视听盛宴”,进而获得网络用户的()的呢?直播让文物从静止的实物陈列转向动态的线上“展演”,拓宽文物展现的时空维度,带来更加多样的呈现形式。
_________________,对文物意义进行创新“转译”,实现二次传播。
总之,文物直播建构出新的知识生产场域,并以()的方式培育用户的历史感知力,引导用户的审美价值取向。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文物直播成为传播热点,让文物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数字交互中历久弥新、深入人心。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不温不火青睐别具匠心B.束之高阁青睐别开生面C.不温不火垂爱别开生面D.束之高阁垂爱别具匠心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直播过程中,基于共同兴趣或话题集聚的用户,不仅是点赞、评论与发弹幕的文化体验者,同时也是内容生产者B.在直播过程中,基于共同兴趣或话题集聚的用户,不是发弹幕、点赞与评论的文化体验者,而是内容生产者C.基于共同兴趣或话题集聚的用户,在直播过程中,不仅是内容生产者,同时也是发弹幕、点赞与评论的文化体验者D.在直播过程中,基于共同兴趣或话题集聚的用户,不是内容生产者,而是点赞、评论与发弹幕的文化体验者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哦,香雪》是当代作家铁凝的代表作。
这篇短篇小说与《百合花》有着相近的风格,不以情节取胜,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有散文化的味道。
B.《苏武传》中苏武的弟弟跟随皇帝去祭祀河东后土,这里的“后土”指的是地神;《过秦论》中“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七庙”指古代天子的宗庙。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每到年末,盘点流行语就成为人们回顾一年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这是因为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词汇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有的流行语凝聚了时代的缩影,有的流行语蕴含着生活的体悟。
当然,在流行语年复一年的()之间,认为一些词汇不知所云,()了语言之河。
其实,但对于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流行语,我们应该持(),展现出人们强大的语言创新能力。
而诸如“哈基米”“挖呀挖”等“短视频流行语”也曾火爆全网,却并没有入选,缺乏稳固性,会自然地()(选自王庆峰《“十大流行语”中的时代记忆》,有删改)(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迭代玷污披沙拣金优胜劣汰B.迭代污染海纳百川新陈代谢C.演化污染披沙拣金新陈代谢D.演化玷污海纳百川优胜劣汰(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行语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投射了人们在一个时期内普遍关注的事物和问题,也传达着人们对不同事件和生活的态度。
B.流行语投射了人们在一个时期内普遍关注的事物和问题,也传达着人们对不同事件和生活的态度,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
C.投射了人们在一个时期内普遍关注的事物和问题的流行语,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传达着人们对不同事件和生活的态度。
D.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的流行语,投射了人们在一个时期内普遍关注的事物和问题,也传达着人们对不同事件和生活的态度。
二、选择题(3分)2.(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对其的解读不符合《乡土中国》观点的一项是()“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费孝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几乎被陌生人充斥,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
——齐尔格特•鲍曼A.费孝通的“人熟是一宝”指的是中国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们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女人的手指振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shǔn)了一下。
B.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琐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nòng)堂划成狭长的两块。
C.至少,也当浸渍(zì)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D.她们嘈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执拗地粘(nián)在头发里的绵絮。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八角坳离山有三十多里路,再加上要拐弯抹角地走小路,下半夜才赶到。
这庄子以前我来过,那时候在根据地里像这样大的庄子,每到夜间,田里的活儿干完了,老百姓开会啦,上夜校啦,_______,山歌不断,闹得可热火。
可是,现在呢,_______,连个火亮儿也没有,黑沉沉的,活像个乱葬岗子。
我_______地_______了庄子,按着政委告诉的记号,从东头数到第十七座窝棚,蹑手殴脚地走到窝棚门口。
A.锣鼓喧天鸦雀无声悄悄摸进B.沸反盈天风平浪静偷偷混进C.沸反盈天鸦雀无声悄悄混进D.锣鼓喧天风平浪静偷偷摸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港督府进行过大规模的装修、改建和扩建。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作品文笔细腻婉约,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清新隽永的抒情诗风格,代表了“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
天津市南开区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天津市南开区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成功,指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要持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和善的人们对和平的憧憬和坚守。
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成功是全体中华儿女勘力同心、以弱胜强的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磅礴力气!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宏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至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究竟的荚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我们要弘扬宏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志气,敢于斗争,擅长创建,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而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必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决不因各种杂音噪音而改弦更张。
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必需坚持斗争精神。
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必需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宏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是对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成功献诞生命的全部先烈、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献诞生命的全部英灵的最好劝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雄浑无坚不摧一以贯之B.宏伟坚不行摧锲而不舍C.雄浑坚不行摧一以贯之D.宏伟无坚不摧锲而不舍2.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对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成功献诞生命的全部先烈、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献诞生命的全部英灵的最好告慰。
B.这是对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成功献诞生命的全部先烈、对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献诞生命的全部英灵的最好劝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南开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说课的兴起,应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
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间。
小说课却几乎地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
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
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
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
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
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着文学生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课起到彰显独到眼光、丰富批评类型的作用。
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归功自然而然关联B.归结大势所趋关联C.归功大势所趋关注D.归结自然而然关注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小说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C.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
二、选择题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战国]屈原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芰荷、芙蓉B.《赤壁赋》散文北宋]苏轼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荆州、江陵C.《老人与海》小说[英]海明威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地亚哥D.《雷雨》戏剧[现代]曹禺谁指使你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萍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一国与他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
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入和输出,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比如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摘编自刘健《服务贸易》,人民论坛网2018年9月17日)材料二: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长期以来,我们将制造业视为生产性劳动,将服务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
但实践表明,在产品国际化生产的曲线中,制造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以研发、设计为代表的服务处于产品价值链的高端,服务创造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制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本身也出现了服务化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组织对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链接作用,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不仅有利于一国宏观经济稳定,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妇女就业,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二来自服务贸易,就业的一半以上来自服务贸易,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业来自服务贸易。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采取的应对疫情措施,如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对旅行、运输、航空等传统服务贸易产生重创,但却引发零售、医疗、教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视听服务等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催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贸易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为此,我国积极行动,在多方面与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如我国很快适应了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改变的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和贸易内容。
(摘编自赵瑾《何为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何为》《光明日报》 2020年9月8日)材料三:中国举办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以此为契机,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展现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数字化的发展。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上必须面对面进行的服务形式,大大降低了成本;数字技术模糊了商品和服务贸易活动之间的区别;数字技术使企业接触到全球更多的以数字化方式连接的客户,并促进贸易活动外包。
这些趋势将提升数据流、知识产权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
我国积极行动,本届服贸会上,云会议、云展览、云洽谈,这些数字科技一一实现;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是突破时间、空间、语言限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会展新基建平台,凸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繁荣,中国积极行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摘编自赵忠秀《以开放共享促进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繁荣》,中国经济网2020年9月10日) 4.下列对国际服务贸易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一国以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人员、信息、货币等生产要素为他国居民提供服务并获取效益的活动。
B.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出和输入,也包括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后者只是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没有实体接触而已。
C.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服务业是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其实它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比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
D.金融、运输、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农业和制造业生产制造,这属于服务贸易在发挥链接作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GDP增长的绝大多数、人们就业的一半以上、每年新增的就业都是来自服务贸易,可见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人员就业方面的作用巨大。
B.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各个国家采取居家隔离、航空限制、签证放缓或停止等措施,必然导致教育、零售、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迅猛地增长。
C.数字技术可以极大赋能传统服务贸易。
它可以使传统服务贸易更便捷,营利能力更强,也能使传统服务贸易开拓更多领域,创新服务形式。
D.新出现的“云上服贸会”能够突破时间、空间、语言的限制,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的会展新基建平台,这都促进了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6.新冠疫情影响下,传统服务贸易受到重创,不属于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化危为机”的积极行动的一项是()A.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上必须面对面进行的服务形式,使服务贸易变得便捷,大大降低了成本。
B.对接新型贸易结构,在多方面与疫情影响下催生的新型贸易结构加以对接,来适应其新发展。
C.我国举办2020年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搭建起平台和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D.参与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
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
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
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国都城),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国都城)也。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
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 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
棠谿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悼之四年,晋荀瑶(智伯)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
”乃先保南里以待之。
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
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
将门,知伯谓赵孟(赵襄子) :“入之。
”对曰:“主在此。
”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基(憎恨)知伯,遂丧之。
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节选自《左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子履桓子之跗履:踩B.君子挟才以为善挟:怀有C.夫德者人之所严严:严厉D.苟能审于才德之分审:清楚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闻唇亡则齿寒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D.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B.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C.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D.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都是智伯失败原因的一组是()①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②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④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
⑤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⑥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⑤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一项是()A.赵襄子派张孟谈去离间韩、魏和智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