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背景寻访古迹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通过前往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参观、探寻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遗址,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和感受。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前往中国的山东省,寻访了历史悠久的孔庙和孔府。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导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因此孔庙和孔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二、实践过程我们的实践活动从早上开始,先来到了孔庙。

孔庙是供奉孔子的宫殿式建筑群,包括了上百间的大殿和楼阁,整个建筑群庄严肃穆,气势宏伟。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成殿,这是孔庙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孔子的正殿。

大成殿造型宏伟庄重,内部供奉着孔子的神像,正中摆放着装饰华丽的祭祀用品。

在大成殿前,许多游客正在虔诚地上香祭拜,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敬意。

我们也跟着导游的引导,依次参拜了其他的殿宇和神庙。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和儒家思想的内涵,使我们对孔子与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午,我们来到了孔府。

孔府是孔子后裔的居住地,也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宅院。

孔府的建筑与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相符,有庭院、房屋、书院等,并且保持着古朴的原貌。

在孔府内部,我们参观了孔子后人的住房和书院。

住房中的陈设、家具都是按照古代风格进行布置,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书院是孔子后人的学习和研究场所,内部墙壁上镶嵌着成排的书柜,展示着古代文献和典籍。

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学者的智慧和思考。

三、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寻访古迹的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忠诚”、“礼义”,这些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亲身参观孔庙和孔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对整个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其次,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更深的认识。

孔庙和孔府的建筑既庄严肃穆又充满艺术美感,其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孔府孔庙考察报告总结

孔府孔庙考察报告总结

孔府孔庙考察报告总结孔府孔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地处中国山东省曲阜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儒家的发源地,孔府孔庙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在最近一次考察中,我深入了解了孔府孔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其在儒家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现将考察报告总结如下。

一、孔庙的历史背景1. 孔子的生平和贡献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在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曲阜(当时的鲁国),定义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仁爱、礼仪和忠诚。

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教诲被广泛传播,并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2. 孔庙的创建和发展孔庙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当时鲁国君主为了纪念孔子,决定在其出生地修建庙宇,以作为崇拜和学习儒家思想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庙逐渐扩建,成为一个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建筑群体。

二、孔庙的建筑特色1. 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举行祭孔仪式的场所。

这座殿堂高大宏伟,以红色为主色调,建筑风格典雅庄重。

殿内有孔子像和供奉孔子的神龛,以及儒家经典文献等重要文物。

每年的祭孔大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大量信众和学者前来参加。

2. 明圣阁明圣阁是孔庙的藏书楼,也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这座建筑保存了丰富的古籍,包括儒家经典、历史书籍及文学作品等。

明圣阁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孔子思想的深厚底蕴,还是学术交流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3. 千古楼千古楼是孔庙的教育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楼内设有讲堂,曾经是儒家经典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接受孔子思想的熏陶,学习儒家经典,以培养自己的修养和品德。

4. 泰和殿泰和殿是孔庙的皇家宫殿,也是鲁国君主举行重要宴会和接待贵宾的地方。

这座殿堂建筑华丽精美,彰显了孔庙的尊贵和崇高地位。

三、孔庙在儒家文化传承中的地位1. 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庙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孔庙社会实践报告报告

孔庙社会实践报告报告

一、前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我于近期参加了孔庙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孔庙,位于我国山东省曲阜市,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孔庙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参观孔庙,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孔庙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孔庙的各个景点,包括大成门、大成殿、圣迹殿、东西庑、泮池等。

通过实地参观,我对孔庙的建筑风格、历史沿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参观孔子研究院孔子研究院是我国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要基地。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孔子研究院的学术研究、文献资料等方面的情况,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 参加孔子祭祀仪式在孔庙,我们参加了孔子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庄严肃穆,体现了儒家文化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通过亲身参与祭祀仪式,我深刻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庄严与神圣。

4. 参观孔子六艺馆孔子六艺馆展示了孔子提出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社会的应用。

通过参观,我对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与专家学者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孔子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交流。

专家学者们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内涵以及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使我们对孔子及其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四、实践体会1. 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儒家文化仍是我们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2.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参观孔庙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孔子及其思想,还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孔府孔庙考察报告总结

孔府孔庙考察报告总结

孔府孔庙考察报告总结一、引言孔庙和孔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孔庙和孔府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其保护与传承进行探讨。

二、孔庙概述1. 孔庙的历史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是为纪念伟大思想家孔子而建立的。

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在的孔庙已成为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2. 孔庙的建筑孔庙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是祭祀场所,外部则是学校和行政机构。

主要建筑包括大成殿、显圣门、显圣桥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成殿,它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式样木结构建筑。

3. 孔庙文化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孔庙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

三、孔府概述1. 孔府的历史孔府始建于公元前1038年,是孔子后代居住和管理家族事务的地方。

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在的孔府已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官宦大族家庭建筑群。

2. 孔府的建筑孔府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主要由三进大院、东西厢房和后花园等组成。

其建筑风格典雅、布局合理、色彩协调,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3. 孔府文化孔府不仅是一处古代官宦大族家族建筑群,也是一处展示儒家文化精髓的场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孔氏家族世系、品味传统文化艺术、感受封建社会生活风貌。

四、保护与传承1. 孔庙孔府保护现状目前,国家对孔庙和孔府进行了全面保护,并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当地政府也加强了对其的管理和维护。

2. 保护与旅游开发为了更好地保护孔庙和孔府,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设置保护区、修缮建筑等。

同时,也积极进行旅游开发,提高了其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3. 传承与教育孔庙和孔府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宝库。

为了传承其文化精髓,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儒家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并将其纳入中小学课程中。

五、结论通过本次考察,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孔庙和孔府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其保护与传承进行探讨。

对文庙的考察总结

对文庙的考察总结

对文庙的考察总结1. 引言文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文庙进行考察,并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观察结果。

通过对文庙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礼仪文化以及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

2. 文庙的历史背景文庙,又称孔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最早的文庙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周朝时期,当时的文庙是为了纪念关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而建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庙逐渐演变成为儒家学者教育的场所,也成为了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和仪式的地方。

3. 文庙的建筑风格文庙的建筑风格多样,但总体上保留了传统的古建筑特点。

典型的文庙建筑通常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大成殿、明伦堂和东西配殿。

大成殿是最重要的建筑,是供奉孔子和其他儒家经典的地方。

明伦堂是教育场所,用来举行讲学、论文和礼仪等活动。

东西配殿则用于供奉其他儒家经典和名人。

4. 文庙的功能和意义文庙作为教育场所,扮演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角色。

在古代,文庙是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和儒家思想,学子们可以获得修身养性、培养德行的机会。

文庙还具有社会交流和文化传统的作用。

在文庙中,学者们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思想,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文庙也是举行各种仪式和庆典的地方,体现了我国古代对于礼仪和仪式的重视。

5. 文庙的影响和传承文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庙培养了一批才学出众、德行高尚的儒家学者,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传承至今。

其次,文庙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后世古建筑的重要参考,对于中国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传承和发扬文庙的精神,我国政府和文化机构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修复文庙,举办相关的研讨会和展览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儒家文化。

6. 总结通过对文庙的考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运作机制、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

社会实践报告孔庙

社会实践报告孔庙

一、前言孔庙,位于我国山东省曲阜市,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孔庙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1. 孔庙的历史地位孔庙,原名文宣王庙,是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

自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和后人为了纪念他,开始在曲阜建立祭祀孔子的庙宇。

经过历代扩建,孔庙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2. 孔庙的文化价值孔庙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纪念性建筑,更是一座集儒家文化、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于一体的文化宝库。

孔庙内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儒家文化、古代建筑、历史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实践目的1. 深入了解儒家文化通过参观孔庙,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儒家思想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 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感受孔庙的建筑风格、园林布局,体验儒家文化的韵味。

3. 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实践过程1. 参观孔庙我们首先参观了孔庙的各个殿堂,如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孔庙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以及儒家文化的内涵。

2. 体验儒家文化在孔庙内,我们还参加了儒家文化体验活动。

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吟诵古诗、体验古代礼仪等方式,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文化的精髓。

3. 采访专家学者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儒家文化,我们还采访了孔庙的专家学者。

他们为我们讲解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儒家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五、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儒家文化通过参观孔庙、学习儒家经典、采访专家学者,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文化,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增强文化自信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 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参观、学习、体验等活动,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今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了基础。

孔庙碑林调研报告

孔庙碑林调研报告

孔庙碑林调研报告孔庙碑林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孔庙碑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和文化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艺术珍品库之一。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孔庙碑林的历史价值、保护现状以及在当代传承中所面临的挑战,以促进对于孔庙碑林保护与传承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孔庙碑林的历史背景、碑林文物保护现状、参观者反馈与意见等方面。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孔庙碑林的历史背景孔庙碑林位于山东曲阜,始建于北魏太武皇帝孝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54年)以后。

是为祀奉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场所。

碑林内保存了大量的石碑和石刻,包括儒家经典、先贤碑刻、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志铭等。

这些碑刻珍品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样,而且在艺术上精湛卓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 碑林文物保护现状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孔庙碑林的文物保护工作相对较好。

碑林内的石碑和石刻均进行了修复和整理,使其保存状况良好。

此外,工作人员经常进行检查和修缮工作,确保碑林内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然而,由于碑林内文物众多且年代久远,碑刻的腐蚀和受损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

3. 参观者反馈与意见我们对一些参观者进行了采访,根据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孔庙碑林的保护工作持积极评价。

他们认为碑林内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同时,一些参观者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比如渗水问题、展示方式等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调研结果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孔庙碑林的保护与传承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碑林文物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改进碑林内的环境,防止渗水和日晒等情况对碑刻的损害,并建设完善的设施系统,以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和展示。

2. 加强文物修复与保养工作:加强对碑刻的维护与修复工作,采取科学的修补方法,重要碑刻应当加强监测,对于出现问题的碑刻要及时进行修复和保养。

曲阜孔庙考察报告

曲阜孔庙考察报告

曲阜孔庙考察报告曲阜孔庙考察报告一、引言孔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孔庙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象征之一。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孔庙的历史沿革、建筑构造、文物收藏等方面的情况,探究孔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孔庙的历史沿革曲阜孔庙始建于公元478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其建筑风格为明清宫殿式建筑,包括大成殿、中和殿、显圣殿、宣德门等建筑,为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典范。

孔庙作为孔子的纪念馆,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古代,孔庙是皇帝祭孔的场所,具有极高的文化地位。

三、建筑构造与文物收藏孔庙的建筑构造和文物收藏都十分丰富。

孔庙的主要建筑是大成殿、中和殿、显圣殿和宣德门。

这些建筑均为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孔庙内还收藏着大量的文物,包括孔子和他的弟子的生平事迹、文化历史、礼仪文化等方面的文物。

这些文物丰富多彩,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四、孔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孔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孔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孔庙是一座神圣的场所,皇帝亲自祭孔,以此来维护国家文化的传承。

孔庙的存在,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骄傲。

五、结论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于孔庙的历史沿革、建筑构造、文物收藏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孔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存在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孔庙的维护和保护,让其继续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曲阜孔庙的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学院:美术学院学号:201202241专业:12级美术学姓名:李广宝考察日期:2013.10.08~2013.10.12考察报告山东,一个有着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过“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子、孟子、颜子、子思四大圣人,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继往开来”的孟子,继承并发扬儒家学说,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了解孔子文化,我们来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孔庙进行了实地考察。

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

孔庙面积之大,时间之久,气魄之雄伟,保存之完好,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之奇迹“唯一的孤例”,不仅是儒家文化载体,更是一座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化艺术殿堂。

孔庙,作为中国的礼制建筑,有着自己的结构与礼制。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地各级的孔庙逐渐的分为礼制性庙宇和非礼制性庙宇,但凡列入国家祭典的孔庙都是礼制庙宇,孔子后代的家庙、孔子活动过的地方所建的纪念性庙宇、以及书院内的祭祀庙宇等是非礼制庙宇。

所谓礼制庙宇,就是由国家的力量予以倡导和推行,它的建筑模式、体量、色调以及祭祀的内容、等级等等,都必须遵循国家认可的规范和准则。

在孔庙系列中,太学国庙和曲阜祖庙处于最高等级,而府之庙学又高于县之庙学,但同为孔庙,无论级别高低,其精神如一,在建筑构成和祭祀活动上大体都依循一套共同遵守的原则。

从建筑上说,绝大多数孔庙都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敬一亭、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建筑布局大多是中轴分明,左右对称。

从门的结构中,我们看到了对称中的美。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思想,并曾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国家。

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学的推重,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致祭,并将孔门弟子和历代儒学大师172人配祀孔庙。

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孔庙历经两千多年历朝各代近百次增修扩建。

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孔庙南北长约1000多米,东西宽150多米,占地140000平方米,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于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殿、庑、阁、堂、亭、门、坊等建筑共466间,门坊54座,古树名木1250株,碑碣1000余幢。

曲阜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庙内古树庙内存有汉以来历代碑刻1000余块,碑刻中有汉碑和汉代刻字二十余块,是中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

碑刻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文字有汉文、蒙文、八思巴文、满文,书体有真草隶篆。

孔庙碑刻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其中著名的就是永乐、洪武、成化、弘治四大碑刻啦。

永乐碑为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所立,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重修曲阜孔庙,朱棣便亲自写下了这幢御制孔子庙碑文,赞扬孔子“参天地、赞化育、明王道、正彝伦,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得以尽其份”。

命有司维修孔庙,“撤其旧而新之”。

以期“作我士类、世有才贤,佐我大明,於万斯年”。

同时炫耀朱元璋尊孔之盛举。

成化碑,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立,龟趺螭首,碑文说“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天生孔子,实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艺开太平者也”,“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制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

”弘治碑立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因碑文中有“金元入主中国,纲常扫地之时”一语,招惹清乾隆皇帝不悦,遂将碑亭拆掉,只剩龟趺孤碑了。

这四幢碑均用正楷书写,结体方整,书法见劲,展现着汉字的独特魅力,因而它们也备受中外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篇二:山东考察报告赴山东考察学习报告彭凤舞2012年5月21日陵水法院第二组法院在院党组成员王传中带领下赴山东半岛学习考察。

我们深知考察学习是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所以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倍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尤其从出行前的准备到旅行中的团队合作,无不体现了法院干警做事的严谨态度和和谐协作的精神面貌,以及好学上进的进取精神。

这次的学习考察感触颇深,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感受到了山东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孔子文化,见识了山东风土人情景观,在这为期6天的考察里,自己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一、山东印象山东地处山东半岛,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底蕴深厚,按照人们常说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来评价半岛文化(也叫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地位是绝不为过的。

不难看出旅游资源是山东最具特色和优势的资源之一,所有旅游景点几乎是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不仅为山东旅游曾色添彩,更使山东旅游得到了提升。

“一山”是指泰山。

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泰山压顶不弯腰”,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到“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

泰山在齐鲁文化中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还因为泰山本身是用中华文化堆积的一个文化的大山。

穿过秦汉始建的岱庙、越中天门、逛天街、看玉皇极顶对联:“地到无边天做岸,山登绝顶人为峰!”一路攀登,体会风光,体会文化内涵,感受历史,感受一览众山小的雄伟壮观。

真可谓人生如登山!“一水”是指黄河。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身处黄河之岸感觉这里就像是黄河的归宿和依托。

“一圣人”,是指孔子。

尤其做足做大了“三孔”是山东旅游业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

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可见从烟台蓬莱阁到泰安的岱庙,从威海刘公岛到曲阜三孔领略孔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齐鲁文化的独到特色,无不体现着文化与旅游业的完美交容。

济南市。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

济南是山东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

我们参观了趵突泉公园,“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分三股而淌,泉边有宋代建筑“泺源堂”,明代建筑“观澜亭”等众多古迹,公园外的泉城广场,“山、泉、湖、城、河”的特点十分明显,凸现了泉城特色和文化内涵。

泰安市。

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是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拔1545米,为“五岳之首”,自尧舜至秦汉,直至明清,延绵几千年,泰山都是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佛道两家、文人名士纷至沓来,给泰山与泰安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

青岛市。

青岛作为著名的海滨城市,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多项荣誉称号,秉承“打造优美环境、构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城市个性突出、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山、海、城”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到之处,无不让我们叹为观止,难以用笔墨形容。

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其独特的地域、港口、海洋等天然优势,而主要得益于在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选择上。

多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四大战略”,构建支柱产业与大工业体系;倾力服务,扶优促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注重职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长寿”企业家;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扩充城市文化内涵,树立青岛新形象等措施,走出了一条以产业立市、以“工业品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之路。

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政府的引导与推动,造就了企业与经济的大发展。

把青岛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并获得“企业家满意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之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二、所受启发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边走边学边总结是我们此次考察学习的宗旨。

考察学习虽然没有学术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但是我们每位教师通过和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沟通,了解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情,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这次难得的考察学习机会,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确实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必将对于日后工作学习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也是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次创新的作法,是新形势下倡导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是有利于提升司法队伍建设的一次新尝试。

考察过程中心灵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同时认识到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知识量信息量的贫乏,视野的狭窄,认识事物的模糊肤浅,解决问题的教条刻板。

我们将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观点去指导工作实践,为党的法治事业努力创新,勤奋工作,再做新的更大的贡。

一路走来我们目睹了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

去繁华的大都市目睹大城市的时尚繁荣和人间百态。

去自然风景区,直接面对自然界的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了见闻。

每到一处,我们通过看看名胜古迹,了解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并了解了山东省在旅游业中充分挖掘半岛历史文化积淀、半岛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临海特色和优势,以自然生态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为主导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提升我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以及社会的理解。

篇三:文物考察报告文物考察报告考察时间:4月19日——4月22日考察地点:北京考察对象:故宫博物院、雍和宫、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国子监、孔庙、圆明园遗址公园、八达岭长城、定陵、国家博物馆第一站:故宫博物院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