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课件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B.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C. 元素概念的提出
D. 绿色化学的提出
7.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是(C )
A.培育新花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8、“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
A
A. 杜绝污染源 B. 处理废弃物
C. 治理污染点 D. 减少有害物
9.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
A. 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B. 使用太阳能 C. 多使用小汽车出行 D. 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 C(
10.背诵并抄写下列元素符号及名称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氢氦 锂 铍
硼碳
氮 氧 氟氖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还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 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 要。
②这既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也叫范畴)。
四、化学是一把双刃剑
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 大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 物质生活,但是,对自然环境也 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甚至威胁着 人类的生存。
满是垃圾的沙滩
环 境 污 染 海 龟 以 塑 料 为 “ 食 ”
澳大利亚虽然声称环境保护,以保护他们周边的动植物,但据统计, 他们一年大约要用7,000,000,000个塑料袋,然而他们的人口却只有大约 2,000,000而已。有关专家说,塑料袋大约要花100年的时间才可以完全降 解,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之大。
面对大自然痛苦的呼救, 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 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 积极响应。作为社会未来主人 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好化学 知识,改变现有化学工业的面 貌,为地球的生灵造福!
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 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
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绿色化学的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第四十二页,共47页。
三、怎样学化学?
1、学一科、爱一科、形成浓厚学科兴趣;
2、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3、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4、养成良好的理科学习行为和思维能力。
第十五页,共47页。
二、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
食到熟食
条件 ——化学中的物质变化
由生
加快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第十六页,共47页。
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
第十七页,共47页。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我国的古代化学工艺如造纸、制火药、烧 瓷器等对世界作出过巨大贡献。
中国精美的瓷器
九 年 级 化 学 上册绪 言化学 使世界 变得更 加绚丽 多彩
第一页,共47页。
内容摘要
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3)、1869年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率
No ——使化学有规律可循。如:自主学习能力(带着问题学习)。谢谢大家 Image
“蔡侯纸”的发明者 ——蔡伦
火药—— 万户飞天模型
第十八页,共47页。
近代: (2)
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原子和分子学说
——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道尔顿
近代,道尔顿(英国科学家)和阿伏 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科
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 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 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 化的基础。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章 绪言 人教版 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章绪言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言(一)绪言1. 化学的概念2. 四个实验的实验现象3. 物质的变化⑴物理变化⑵化学变化4. 物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⑵化学性质(二)空气1. 空气的组成2. 空气的污染二. 重点、难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
2. 空气的组成三. 教学过程:(一)绪言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 四个实验的实验现象3. 物质的变化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例如水结成冰。
通常是物质的状态和外形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例如铁变成铁锈。
通常伴随发生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⑶两种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⑷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物理变化发生。
例如蜡烛燃烧。
4. 物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⑵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5.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物质的变化强调变化发生的过程。
例如汽油燃烧。
物质的性质强调物质本身的属性。
例如汽油具有可燃性。
例1. 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放出大量的热C. 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D. 颜色改变了答案:C分析: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C说明了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
例2.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 高粱酿酒,红磷燃烧C. 胆矾研碎,酒精燃烧D. 食物腐烂,金属导电。
答案:C分析:铜生锈、高粱酿酒、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红磷燃烧有五氧化二磷生成,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都是化学变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手写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手写一、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的定义。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 例如,研究水(H_2O)的组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研究铁(Fe)的性质,铁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等。
2. 化学的发展历程。
- 古代化学。
- 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取暖、熟食等)。
- 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近代化学。
- 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 现代化学。
- 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
例如,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和分子的图像。
-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石蜡受热熔化等。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铁生锈,铁表面生成红棕色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_2O_3)。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
(二) 核心素养要求1.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2.感悟科学家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品格。
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本单元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科学本质”。
要求学生知道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特征;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悟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与品格。
2.化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育目标的学科。
本课题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渐实现。
展示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从而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3.教科书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科书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化学,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曾经产生过化学的火花,因此在本课题学习过程中应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教材全解)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绪言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a知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并能运用观点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察看、描绘实验的能力,启迪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踊跃性。
3.德育目标:经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久运动的,是不行消灭的,只好在必定条件下互相转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心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浸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现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进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欢之情。
二、教课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观点(差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差别。
解决方法:(1)经过察看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议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观点及实质差别。
(2)经过学生议论而概括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差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指引1.学会观点鉴别,注意观点间的差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能够从观点、特点、陪伴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差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二者的互相关系找寻它们的联系。
2.学会察看化学实验。
第一要察看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察看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响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学会察看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虑变化的原由,推断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课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遨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 17 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兴趣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讲话引入新课。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什么是化学 1、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另有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体现 体现体现二、学化学有什么用1、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例: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利用化学合成新的药物,保障人体健康2、化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
3、化学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产生许多边缘学科。
三、化学发展简史1、古代化学:从事物质转化的探索阶段。
特征: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阶段。
2、近代化学:进入研究物质微观阶段。
特征:道尔顿提出原子能论,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近代化学理论)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
从20世纪下半叶起,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发现新元素,而是合成新分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3、表现: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二)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1、概念: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3、表现:颜色改变、有气体放出、有沉淀生成等;常伴随能量变化,例:吸热、放热、发光等。
注意: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2、有颜色改变、有气体放出、有沉淀生成等的变化不一定是是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例:吸热、放热、发光等的变化不一定是是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1、概念: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共36张PPT)

欢迎同学们进入化学课堂!
模老师板也的会使表演用
魔术!
化学与生活 认识化学
化学发展史 绿色化学
你所认识的化学
你觉得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或你遇到 的哪些问题可能与化学有关?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8:36:5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42021/8/242021/8/24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4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2006年5月,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 筑达到设计高程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 坝。
令人欣喜的城市环境
二、化学的发展
(1)古代: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 类的生存
条件 ——化学中的物质变化
加快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化学在中国
我国的化学工艺如造纸、 制火药、烧瓷器等对世界作 出过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中 国 精 美 的 瓷 器
“蔡侯纸”的发明者 火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化学使世界变 得更加绚丽多彩
1 .生活与化学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化学 衣、食、住、行、用
2
3
食
4
关注食品安全
5
住
6
行
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的破冰斧
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 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 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
的物质(大至浩瀚无边的宇宙,小到肉 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等微粒)。
10
三、化学发展史 材料的发展:(时间顺序)
11
• 近代道_尔_顿____(近代原子学阿说伏)加_德__罗____ (分子概念)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 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 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 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 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碳氮 氧 氟
CN O F
钠镁
铝
硅
Na Mg Al Si
硫氯
氩
钾
S Cl Ar K
熟记以上元素符号
硼
B
氖
Ne
磷
P
钙
Ca
14
总结
•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1.生活与化学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从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科技 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2、化学发展史 3、绿色化学
15
• 1869年门__捷_列__夫____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 素周期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 规律可循。
12
• 绿色化学从微观角度讲主要是提高原子 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 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生 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 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13
氢氦
锂
铍
H He Li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