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一、有关燃料电池基本知识了解1、定义: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将燃料化学能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它和其它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一样,都是自发的化学反应,不会发出火焰,其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且废物排放量很低。

其中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这是我们书写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依据。

2、燃料电池的电极规定燃料电池的两极材料都是用多孔碳、多孔镍、铂、钯等兼有催化剂特性的惰性金属,两电极的材料相同。

因此,燃料电池的电极是由通入气体的成分来决定。

通入可燃物的一极为负极,可燃物在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通入空气或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氧气在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3、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可有不同种类的电解质,其电解质通常有水剂体系(酸性、中性或碱性)电解质、熔融盐电解质、固体(氧化物或质子交换膜)电解质等。

在不同的电解质中,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因此,在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时要特别注意电解质的种类。

4、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其工作原理是:氢气(可燃物)从负极处失去电子(燃料被氧化掉),这些电子从外电路流到正极;同时,余下的阳离子(氢离子)通过电解液被送到正极。

在正极,离子与氧气发生反应并从负极获得电子。

二、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在中学阶段,掌握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十分重要的。

所有的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也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

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第二步,再写出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第三步,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到负极反应式。

下面对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三步法”具体作一下解释。

1、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因为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可根据燃料燃烧反应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但要注意燃料的种类。

第二章第1节3课时外界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微观解释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第1节3课时外界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微观解释人教版(2019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反应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 。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 。

大多简单碰撞理论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本质原因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或减少)→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或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或减小)。

简单碰撞理论解释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知识回顾问题4: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的途径有哪些?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微观探析 逻辑推理提示:(1)提高分子的能量(比如加热)→提高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 (2)压缩气体体积→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 (3)降低活化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

问题5:以上途径分别对应外界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及接触面积等)中的哪一项?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或增大浓度加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微观探析 逻辑推理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提示:升高温度——既增加单位体积内分子碰撞的次数,更重要的是反应物分子吸收了能量,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了。

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影响外因 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几率(次数)化学反应速率分子总数活化分子数升高温度不变增加增加增大微观探析 模型辅助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升温注意:总的活化分子数也增大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T 1 <T 2T 1T 2思考与讨论1:温度是怎样影响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否受反应状态的限制?提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对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都适用,升温,速率均增大,降温,速率均减小,且不受反应物状态的限制。

思考与讨论2: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一样吗?提示: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的程度不同,其中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降低,但降低的程度也不同,其中放热反应速率降低幅度小。

设NO+CO 2⇌2CO⊿H >0 正反应速率为v 1;逆反应速率为v 2N 2+3H 2 ⇌ 2NH 3 ⊿H <0 正反应速率为v 3;逆反应速率为v 4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离平衡常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离平衡常数

(3)CH3COONH4 的溶液 pH_等__于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判断的依据:
__相__同__条__件__下___C__H_3_C__O_O__H__的__电__离__常__数___等__于__N__H_3_·__H__2_O__的__电__离__常__数__。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题组五 电离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一)计算电离平衡常数
3.25 ℃时,2.0×10-3 mol·L-1 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
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 c(HF)、c(F-)与溶液 pH 的变化关
系,如下图所示:
Ka=
c(F-) ·c(H+) c( HF )
25 ℃时,HF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___1_0_-_3_.4_m_o_l_/_L______。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科学、引领、示范、高效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科学、引领、示范、高效
(2017 年新课标 2 卷. 12)改变
0.1mol/L 二元弱酸溶液的 pH,溶液中
的 H2A、HA- 0
[已知

(X)

c(H2A)

c(X) c(HA
)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科学、引领、示范、高效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科学、引领、示范、高效
题组一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1.运用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下列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C )

电离平衡常数(25 ℃)
碳酸 次溴酸
K1=4.3×10-7 K2=5.6×10-11 K=2.4×10-9
科学、引领、示范、高效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案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2课时 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3)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难点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预 设教学生成核心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必修相关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反应?能作图吗?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复习回忆,总结归纳,分析作图做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H 为“-” 为放热反应∆H 为“+”讨论、思考、提问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环节三盖斯定律的应用讲评练习: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738.5 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1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3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 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的 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 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研究化 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 作。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2
焓变 反应热
【例 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6KJ/mol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 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 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H =(946kJ/mol+3×436kJ/mol)- 2×3×391kJ/mol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 1/3 mol N2反应.所以此题lmolN2生成NH3 的反应热△H= -92kJ/mol。 l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 △H= -30.67kJ/mol。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说明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根据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并要求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 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4.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共36 课时,各章的课时分配建议如下:绪论 1 课时第一章 6 课时第二章11 课时第三章10 课时第四章 6 课时复习 2 课时本书按章编排,每章分为“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分配建议等。

教学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教学目的要求。

内容分析主要说明本章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特点。

课时分配建议可供教师安排课时参考。

教学建议分节编排,包括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等部分。

活动建议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实验、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等教学活动的建议。

问题交流主要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的设计意图或对栏目活动的组织提出建议,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包括提示、参考答案以及补充习题等。

教学资源主要编入一些本章教材的注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及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原理拓展、科技信息、化学史、国内外化学与化工生产中的某些新成就等。

这些内容意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不宜对学生讲授,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内容】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反应限度;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关系;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电化学)。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能量变化的原因:反应物分子吸能断键,生成物分子放能成键2.放热反应:生成物释放的能量>反应物吸收的能量(ΔH<0)主要有燃料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大多数化合反应CaO+H₂O=Ca(OH)₂①燃烧热: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释放出的能量C→CO₂,H₂→H₂O,S→SO₂,②中和热:酸和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₂O(l)时所释放出的能量③溶解热:25℃,101KPa下,1mol溶质完全溶解所产生的能量变化,ΔH有正负【实验】操作注意小烧杯与大烧杯杯口平齐;反应前后温度测定用同一根温度计,测定完成用滤纸擦干;操作速度要快,以防热量流失。

计算注意单位;换算成生成1molH₂O。

1.计算反应热——盖斯定律//高考通常在选四大题考察①原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只与物质的始末态有关、②运用:给定多个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热。

③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点:C(s)+O₂(g)=CO₂(g)ΔH=-870.3kJ/mol标状态;等号上标测定条件(25℃,101KPa可不标);ΔH与反应计量数对应且有正负。

2.能源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反应速率:反应体系中某个物质浓度变化(取绝对值)与时间变化的比值公式:v=Δc/Δt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温度影响活化分子的百分比。

2.浓度: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浓度影响每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量。

3.压力:压力的本质是专注。

在涉及气体的反应中,压力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的分子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4.催化剂: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

4.其他:如充电能量、光辐射、超声波、电弧、高速研磨等。

进入反应系统。

二.反应方向与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1.平衡过程包括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