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概念分类和特征

合集下载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什么是世界遗产?人类稀珍的,不可再生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

主要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世界自然遗产①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②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③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④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⑤构成代表进行中的生态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陆地,水生,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社区发展的突出例证;⑥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⑦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自己的总结:是以大自然,植物,动物为依托经过时间的打磨,沉淀形成的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有的面貌,现状景观。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世界遗产学的知识重点

世界遗产学的知识重点

一、什么是世界自然遗产?(1)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2)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二、目前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是哪个国家?目前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第二是西班牙,中国排名第三。

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周期是几个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规定,世界遗产申报周期为18个月,即每年的1月份世界遗产中心接受申报材料至次年的7月召开世界遗产大会表决。

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由什么机构到现场考察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五、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评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世界遗产委员会此前委托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六、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是什么?共四条:(1)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2)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3)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生态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

七、什么是《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经过缔约国大会表决通过,对具有独特、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最高确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才能称为世界遗产。

八、世界自然遗产的识别和申报程序怎样?共五个步骤:(1)缔约国列出预备清单,并将所申报的遗产项目材料报送世界遗产中心;(2)世界遗产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看其材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申报的有关技术要求;(3)世界遗产中心将材料转给IUCN,IUCN派专家到实地考察评估遗产的价值、完整性以及保护管理状况等;(4)IUCN将评估报告及结论呈报世界遗产中心;(5)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次年的遗产大会上最终作出列入,推迟考虑或不列入的决定。

世界遗产分类评定标准

世界遗产分类评定标准

世界遗产分类评定标准世界遗产的评定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参看前例)。

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的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

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

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世界自然遗产的分类

世界自然遗产的分类

世界自然遗产的分类
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综合称谓。

它指的是继承而来的,以突出自然界的典型现象、形态、结构和属性等,并且具有特殊的生态,地理或文化意义的,由一组地理位置的自然区域成分所构成的,具有显著的完整性、品质和分布特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世界自然遗产可以分为五类:
一、古老生物遗产:指最具代表性的、最重要的古生物群体,如古树林、古落叶阔叶林、古河流湿地、古冰原景观、古人工林等。

二、自然地质遗产:指独特的自然历史痕迹和/或自然地质结构,如湖、河、山脉、悬崖、谷地、火山、沼泽、多层熔岩等。

三、自然生态遗产:指最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沙漠、湿地、林地、滩涂等,其中生态系统结构、动植物群落组成、地上植物类型及其演化过程等均保持完整性,无人破坏明显。

四、自然地理遗产:指具有独特性,具有长期历史和在生物地理和气象学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痕迹的自然地理遗产,如世界热带雨林、高原、草原等。

五、文化—自然遗产:指由自然和/或文化景观、现象、地域性等构成的,反映不同社会阶段的生态文化历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的自然文化群落,如人文景观、文化景观、农业景观等。

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自然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不可估量的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等价值。

同时,它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参照点。

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我们宝贵的自然财富,可以为人类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景。

世界遗产概念特点分类

世界遗产概念特点分类

世界遗产概念特点分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以下是世界遗产概念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
1. 稀缺性: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2. 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因此需要得到全人类的保护。

3. 地域性和文化性:世界遗产是人类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分类:
1.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文物、人类遗址等。

例如中国的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等。

2. 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和地质现象等。

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美国的黄石公园等。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兼具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特点,既包括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和地质现象,也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遗址等。

例如中国的黄山、张家界等。

此外,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还可以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世界遗产名录或相关文献。

知识点3 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知识点3 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 28岁时,重阳节前一天,化作一道白气,冲上天空。此后乡亲们便 时常看到她显灵,拯救遇难的渔民。后人就在她升天之处建成祠庙, 尊称她为“妈祖”,虔诚敬奉。
• 随着妈祖从一个民间女子逐渐演变为 “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仰 也逐渐从湄洲岛走向全世界,建于北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的湄洲祖 庙也很快成为妈祖文化的圣地和海内 外妈祖信众崇仰的中心。此后千年, 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纷纷创建妈祖庙。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 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 近年来,专程到湄洲妈祖祖庙祭拜的 信徒年均已达百万人次。
•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中心正式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 号。
“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 奥斯威辛集中营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是德国 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 建的 1000多座集中营 中 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 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 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 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 公里,是波兰西南部奥斯威辛 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 “皮影戏是13世纪中国人打动西方人的艺术,但现在它正 面临失传的境地。”私人博物馆为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创 建了一个生存与传承的空间。
(2)根据范围分类
• 广义的遗产 广义的遗产不仅包括一个地区主要的历史遗迹和习俗,还包括该 地区的整个地理风貌,如农庄和农田、道路、港口、工业建筑、 村镇和主要的街道、商业设施,当然还有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及 其传统和经济活动等;
• 在今天的厂区内,矗立着三块斑驳残痕的石碑。一块为 “永垂不朽”碑,碑中略记了“商办云南耀龙电灯公司石 龙坝工程”的修建过程;一块为“功建名垂”碑,碑中记 载了“开办石龙坝电灯公司工程人员及工匠头人姓名”; 一块为“用实核明”碑,碑中记录了电站建设中的全部银 钱开支。

第三章_世界自然遗产

第三章_世界自然遗产


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亚利桑那州北边,占地1904平方英哩,成立于 1919年。大峡谷在1979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名单。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凯巴布高 原。面积2724.7平方千米。又称“科罗拉多大峡谷”。它大体呈呈 东西走向,全长350千米,平均谷深1600米。峡谷顶宽6~30千米, 峡谷往下收缩成V字形。两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多米。谷底宽 度不足1000米,最窄处仅120米,科罗拉多河从谷底流过。
黄石国家公园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是 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 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位 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 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 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 面积达8956平方公里。这 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 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 易斯与克拉克的发掘,而 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 园。它在1978年被列为世 界自然遗产。
九、米瓜莎国家公园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美洲 加拿大 英文名称: Miguasha National Park 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时间:1999年

米瓜莎省级公园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东 南部,瑞斯帝科河北岸。公元1842年地 质学家艾伯汉· 杰斯尼首次发现了米瓜莎 化石遗址。公元1985年,政府宣告省级 公园的成立。米瓜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 化石遗址,它是泥盆纪“鱼的时代”脊 椎动物生活的代表。这个地区拥有世界 上已发现的数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鱼 石螈的化石标本,这是第一个进化为四 条腿的,呼吸空气的陆地脊椎动物—— 四足动物。米瓜萨公园为地质学与化石 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块有价值的遗址。
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忠实记录了地球演化的 过程,生物多样性突出,生态系统完善,水系、地质地貌、 生物种群等要素和谐共生。是世界上仅有的研究锥状喀斯特 发育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底本”。

世界遗产概述 PPT课件

世界遗产概述 PPT课件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 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 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化石)景观,代表 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 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就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 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 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 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 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 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 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 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0个,也是目 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1)文物古迹(Monuments)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 筑物、雕刻和绘画、考古元素或结构、铭文、洞窟、住 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Group of building)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 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 互联系的建筑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 而又无法替代的、为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 价值的文化和自然财富,它包括亿万年地球史上、人类 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奇观、人造工程、 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
3、形容世界遗产的词语、句子
关系所有世界公民的现实和未来的利益; “全球最珍贵的地方”; 民族的“身份证”; 人类的共同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0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16届会议提出把“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 遗产目录》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设立“非物 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 便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创造力。
Page 21
第二节 世遗产的分类及标准
一、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 定义: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 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文化遗产 保护区。p6 区别
第一编 世界遗产概述
第一章 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第一节 世界遗产的概念及由来
截至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 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闭幕,《 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 已增至936处。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共有725处世 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183处 自然遗产,28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Page 11
摩索拉斯陵墓(墓庙)The Mausoleum of Halicarnassus
公元前4世纪,在今天的土耳其西南地区有一个卡里亚 帝国,在摩索拉斯国王统治下,卡里亚盛极一时。强大的卡里 亚帝国已不复存在,只有王陵的遗迹向世人讲述着帝国的盛况 。陵墓约45米高,底座上部呈阶梯形的金字塔状,摩索拉斯王 的塑像矗立在顶端。
Page 10
希腊阿尔忒弥斯神殿 —— The Temple of Artemis 阿尔忒弥斯 ,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神、狩猎女神
,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而罗马神话则称她为戴安 娜(Diana),埃及人称她依西斯(Isis),阿拉伯人称她 Lat。在古代的希腊阿尔忒弥斯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建 成七大奇观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殿。
Page 19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参与国家最多 的公约。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 式召开会议,评审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 产包括:①文物,②建筑群,③遗址。世界自 然遗产包括:①地质和生物结构的自然面貌, ② 濒危动植物生态区,③天然名胜。
依照埃及人的描述;努比亚人皮肤很深,头发卷曲或 者编著发辫,通常戴着环状耳环。
古代的努比亚人在非洲中部及尼罗河较低流域从事贸 易活动,促进周围一带的繁荣,进而与当时的埃及人 发展出各种技能;精准的弓术、23个字母、军事发展 、先进文明。当时已出现团队规则,由上级领导下属 ,以及埃及王国法律。
Page 18
Page 6
埃及金字塔—— The Pyramids
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 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 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芸芸的金字塔中, 以基沙的三大金字塔最为闻名于世,包括胡夫王、卡夫拉王及孟 卡拉王三座最为宏伟及完整的。
Page 7
奥林比亚神殿的宙斯神像 —— Zeus at Olympia
宙斯(Zeus)为希腊众神之神,这一座神像乃是 全世界最大的室内雕像,所在的宙斯神殿是奥林匹 Page克 8 运动会的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在此行。
希腊罗得斯岛巨像 —— The Colossus of Rhodes
希腊罗得斯岛巨像是七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 ,这座巨像建在罗德市(Rhodes)港口的入海处。 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的青铜铸像, 高约33米。
Page 9
巴比伦空中花园 —— Babylon Hanging Garden
跟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 空中花园的遗迹。巴比伦,幼发拉底河(Euphrates) 河东面,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外左右。
Page 15
狭义: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 类。 广义 :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 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Page 16
二、世界遗产的由来
1、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坝,但可能会 淹没尼罗河河谷里的珍贵古迹。
Page 2
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在 20年的时间,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 的成果,已拥有世界遗产43项,包括文化遗产 27项、自然遗产9项、双重遗产4项、非物质文 化遗产3项。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
Page 3
Page 4
我国的世界遗产还在世界遗产的历史上创造了 几项世界第一: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 ”,50多个国家集资4千万美元,成功地保护了这些世 界遗产。
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被分解,然后运 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新组装起来。之后,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世界遗 产的协丹北部和埃及南部的一个民族, 现主要居住在北非和东非的苏丹与埃及。
Page 12
亚历山大的法罗斯灯塔 —— The Pharos Lighthouse 在埃及的亚历山卓港附近的法罗斯灯塔于公元
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岛上,它至少有122米高,用闪 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
Page 13
Page 14
第一节 世界遗产的概念及由来
一、世界遗产的概念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 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 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 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p3
(1)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世 界遗产的四个类型我国全部都有,在《世界遗 产公约》的缔约国之中是独一无二的。
(2)是拥有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 国家,共有四项,位居《世界遗产公约》缔约 国的前茅。
Page 5
历史的教训
古希腊人记载的地中海地区七大奇迹: (1)埃及金字塔(2)巴比伦空中花园 (3)亚历山大灯塔(4)摩索拉斯陵墓 (5)希腊阿尔忒弥斯神庙 (6)奥林匹亚神殿的宙斯像 (7)希腊罗德斯岛巨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