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一项目需求

合集下载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项目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项目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变更和跟踪等一系列活动。

良好的项目需求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团队对需求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从需求管理的定义、重要性、过程和工具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需求管理的定义需求管理是指对项目需求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对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变更和跟踪等活动,旨在确保项目团队对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项目计划、设计、开发和测试等工作。

二、需求管理的重要性1. 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需求是项目目标的具体化表达,只有清晰明确的需求才能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2. 提高项目交付质量:良好的需求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客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

3. 减少项目风险:通过对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确认,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解决,降低项目风险。

4. 提高客户满意度:需求管理的核心是确保项目团队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并能够按照需求进行项目交付。

只有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三、需求管理的过程1. 需求收集:通过与客户、利益相关者和项目团队进行沟通,收集项目需求。

可以采用面谈、问卷调查、焦点小组等方法进行需求收集。

2.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可行性和相互关系。

可以使用需求分析矩阵、用例图等工具进行需求分析。

3. 需求确认: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原型演示、评审会议等方式进行需求确认。

4. 需求变更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出现需求变更的情况。

需求变更管理包括对变更请求的评估、审批和跟踪等活动。

5. 需求跟踪: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对需求进行跟踪和控制,确保项目团队按照需求进行工作。

项目需求管理计划

项目需求管理计划

项目需求管理计划项目需求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项目需求的有效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满足相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项目需求管理计划的定义、目的、关键步骤和实施方法。

一、定义项目需求管理计划是制定和执行项目需求管理活动的指南和依据。

它包括明确项目需求管理的目标、范围、角色和职责,以及项目需求的收集、分析、优化和跟踪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二、目的项目需求管理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需求能够与项目目标相一致,有效满足相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跟踪和控制,以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效果。

三、关键步骤1. 需求收集:明确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包括项目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等。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需求矩阵等方法进行需求的收集。

2.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可以使用需求分析矩阵、用例图等工具进行需求分析。

3. 需求优化:对需求进行优化和精简,确保需求的可行性和可实现性。

可以通过与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协商,以及权衡需求和项目约束条件的关系来进行需求的优化。

4. 需求跟踪:建立有效的需求跟踪机制,确保需求能够被准确捕捉和跟踪,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更新。

可以使用需求追踪矩阵、变更控制表等工具进行需求的跟踪和控制。

四、实施方法1. 收集需求:与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通过制定问卷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相关需求。

2. 分析需求:根据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明确项目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等。

可以使用需求分析矩阵和用例图等工具进行需求分析。

3. 优化需求:与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商,权衡需求和项目约束条件之间的关系,对需求进行优化和精简。

4. 跟踪需求:建立需求跟踪机制,确保需求能够被准确捕捉、跟踪和控制。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项目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对项目需求的识别、分析、沟通和控制。

通过有效的项目需求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各方对于项目目标和交付成果的理解一致,同时确保项目团队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开发和交付合适的解决方案,以实现项目的成功。

一、需求识别项目需求的识别是项目需求管理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需要与项目发起人、关键利益相关者和业务代表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对项目目标、范围和交付成果有准确的理解。

项目团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识别和收集需求:1. 用户访谈:与最终用户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需求研讨会:组织利益相关者会议,促进沟通和讨论,澄清项目需求。

3. 环境分析:对项目所处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识别相关需求和限制。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项目需求进行详细分解和理解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项目需求,以便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需求分类:将需求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2. 需求优先级排序:将需求按照其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以便在有限资源下进行决策。

3. 需求验证:与用户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验证,确保对需求的理解一致。

三、需求沟通需求沟通是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需求误解和冲突,并确保项目团队能够正确理解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需求沟通方法:1. 需求文档:编写清晰、详细的需求文档,确保项目团队和关键利益相关者对需求有一致的理解。

2. 会议和讨论:组织项目会议和讨论,促进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 可视化工具: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需求。

四、需求控制需求控制是确保项目需求的变更和演化得到有效管理的过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项目团队需要及时识别和评估变更的影响,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项目需求管理是指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项目需求进行有效的识别、分析、规划、跟踪和控制的过程。

它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方对项目需求的理解一致,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项目的规划和执行。

在项目需求管理过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需求识别: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与利益相关方一起收集和识别项目的需求。

这些需求可以来自于客户、用户、管理层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

需求识别的目标是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为后续的需求分析和规划打下基础。

2. 需求分析:在需求识别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对需求的可行性、优先级和约束条件进行评估,以及对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关系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的结果将成为项目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3. 需求规划: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制定需求管理计划,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分解层次和变更控制策略等。

需求规划的目标是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方对需求的理解一致,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项目的规划和执行。

4. 需求跟踪:在项目执行阶段,项目团队需要跟踪和控制需求的变化和演化。

这包括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及时更新需求文档和相关的项目文档。

5. 需求验证:在项目交付阶段,项目团队需要验证项目交付物是否满足需求。

这包括对项目交付物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其符合需求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为了有效地进行项目需求管理,项目团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技术,例如需求收集工具、需求分析模型、需求跟踪矩阵等。

此外,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利益相关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确保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有效管理。

总之,项目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方对项目需求的理解一致,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项目的规划和执行。

通过有效的需求管理,可以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效率,最大程度地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项目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对项目需求的采集、分析、确认和控制。

合理有效的项目需求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得到准确理解,并且能够满足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一、需求采集需求采集是项目需求管理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交流,获取项目的需求信息。

需求采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会议:组织会议与利益相关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访谈:与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3. 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取更广泛的需求信息。

4. 文档分析:分析相关的文档资料,如业务流程图、需求规格说明书等,获取需求信息。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的过程,目的是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需求分析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分类:将采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

2. 需求整理:对需求进行整理和梳理,去除冗余和重复的需求。

3. 需求验证:与利益相关者进行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需求确认需求确认是指与利益相关者共同确认项目需求的过程,目的是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对需求的理解一致。

需求确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会议:组织需求确认会议,与利益相关者一起讨论和确认需求。

2. 原型演示:通过原型演示的方式,让利益相关者直观地了解需求,并提出修改意见。

3. 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将需求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四、需求控制需求控制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需求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目的是确保项目范围的稳定和变更的合理性。

需求控制包括以下步骤:1. 需求变更评估: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分析其对项目目标和范围的影响。

2. 需求变更审批:对需求变更进行审批,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需求跟踪:跟踪需求的变化和实现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

五、需求文档管理需求文档管理是对项目需求文档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目的是确保需求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项目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在项目管理中,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项目需求的全面管理和精确分析,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项目目标和客户需求,并有效地规划和实施项目,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

一、需求管理的重要性需求管理是指对项目的各项需求进行有效的收集、分析、优化和控制的过程。

在项目的初期阶段,需求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需求管理有助于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通过仔细梳理和收集需求,可以全面而清晰地定义项目的范围,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偏离初衷。

其次,需求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充分理解客户需求。

通过与客户充分沟通,详细了解客户的期望和要求,项目团队可以准确把握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

最后,需求管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优化资源配置和进一步规划项目进程。

通过对需求的详细分析和评估,项目团队可以明确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合理安排项目进程,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成果质量。

二、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需求分析是项目需求管理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项目需求进行详细的分解和分析,以便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需求和找到解决方案。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需求收集:需求收集是需求分析的前提工作。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议或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全面而准确地收集项目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 需求分解:将整体需求分解为具体的模块或功能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可以使用流程图、用例图等工具来进行需求的分解和描述。

3. 需求分析:对需求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可行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可以使用SWOT分析、需求优先级矩阵等方法来帮助分析需求。

4. 需求确认:通过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以使用原型设计、用户演示等方式来帮助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确认需求。

5. 需求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或演化。

需求控制是指对需求的变更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项目进程和目标不受影响。

项目需求管理制度

项目需求管理制度

项目需求管理制度项目需求管理制度的意义和目的项目需求管理制度的定义项目需求管理制度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规定并实施对项目需求的识别、分析、变更控制以及评审审批等流程的一套规范和制度。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可以确保项目不偏离最初制定的目标和需求,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识别和控制需求的变更,以提升项目绩效和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项目需求管理制度的意义1. 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需求管理制度旨在保证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围绕项目目标进行工作,防止需求的偏移或模糊,确保项目交付能够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2. 避免项目变更的风险:项目需求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明确的流程和标准,使项目团队能够及时、全面地分析和评估需求变更的风险,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变更,提升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优化项目交付时间和成本:项目需求管理制度能够在需求变更发生时及时识别、评审和控制,避免因需求变更而导致的项目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提高项目交付效率。

4. 提升项目团队的协作效率:项目需求管理制度规定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方式,明确了各个角色的职责和权限,使项目团队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减少沟通误差和冲突。

项目需求管理制度的核心流程1. 需求识别:项目需求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在此基础上识别项目的关键需求,包括功能性、非功能性需求和约束条件等。

2. 需求分析:在识别需求后,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明确需求的可行性、优先级和相互关联性等。

同时,项目需求管理制度要求对需求进行合理的拆分和归类,为需求变更控制提供依据。

3. 需求变更控制:项目需求管理制度要求建立明确的变更管理流程,确保需求变更能够被及时、全面地评估和决策。

变更控制还涉及到对已确认需求的追踪和管理,以确保项目团队能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工作。

4. 需求评审审批:在需求定义和变更控制过程中,项目需求管理制度要求对需求进行评审和审批,以确保需求具备正确性、可行性和一致性。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

项目需求管理项目需求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对项目需求的收集、分析、确认、变更控制和跟踪等一系列活动。

良好的项目需求管理能够确保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得到明确定义,有助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和沟通,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交付质量。

一、需求收集需求收集是项目需求管理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以下活动:1.1 制定需求收集计划:确定需求收集的方法、工具和时间安排,明确需求收集的目标和范围。

1.2 进行需求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与项目相关方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项目的期望和需求。

1.3 分析现有文档:研究已有的项目文档、报告和数据,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现状,发现潜在的需求。

1.4 观察和实地调研:观察现场环境,了解实际操作情况,发现项目需求中的隐含问题和矛盾。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类、评估和优先级排序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活动:2.1 需求整理和分类: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合和分类,形成需求清单和需求矩阵,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管理。

2.2 需求评估和优先级排序:根据项目目标和约束条件,对需求进行评估,确定其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并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

2.3 需求分解和细化:将高层次的需求进一步分解为更详细和具体的子需求,便于后续的设计和实施。

三、需求确认需求确认是指与项目相关方共同验证和确认项目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它主要包括以下活动:3.1 召开需求确认会议:邀请项目相关方参加需求确认会议,共同审查和讨论需求清单,明确需求的定义和范围。

3.2 编制需求确认报告:根据会议结果,编制需求确认报告,记录需求的确认结果和相关决策,便于后续的变更控制和跟踪。

四、需求变更控制需求变更控制是指对项目需求的变更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影响的可控性,它主要包括以下活动:4.1 需求变更评估: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分析其对项目目标、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影响,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技术要求工作条件1.除非在技术规格中另有说明,所有仪器、设备和系统都应符合下列要求:2.适于在气温为摄氏0℃~+40℃和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条件下运输和贮存。

3.适于在电源220V( 10%)/50Hz、气温摄氏-5℃~+40℃和相对湿度85%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连续正常运行的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

4.配置符合中国有关标准要求的插头,如果没有,则需提供适当的转换插座。

5.如产品达不到上述要求,供应人应注明其偏差。

如仪器设备需要特殊工作条件(如水、电源、磁场强度、温度、湿度、动强度等)供应人应在供应文件中加以说明。

其它要求:1.为便于采购人进行接收仪器的准备工作,成交供应商应在合同生效后60天内向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及安装说明等文件。

另一套完整上述资料应在交货时随货包装提供给采购人,这些费用应计入总报价中。

2.对于需安装、校准、试运行的仪器设备,如果有必要的安装准备条件,成交供应商应在合同生效后一个月内向采购人提出详细的要求或计划。

设备安装调试的费用由供应人承担,需计入成交总价中,并应单独列出,供采购人参考。

3.对于人员培训所需的仪器、设备,供应文件中应注明。

4.对于在采购人所在地进行的培训,供应人培训人员的旅费、食宿费用等费用由供应人自理。

5.对于需到制造厂家所在地进行的培训,供应文件中将注明培训日程和时间要求。

受训人员的旅费、食宿费、培训场地费及培训资料费等培训费用均应由供应人支付。

6.在评审过程中,谈判小组有权向供应人索取任何与评审有关的资料,供应人务必在接到此类要求后,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

对于无答复的供应人,谈判小组有权拒绝其供应。

7.技术规格如有中英文文本,以中文内容为主,英文内容供参考。

包组A:X射线衍射仪(一)设备名称及数量:X射线衍射仪一套;(二)设备主要用途、功能和特点:能完成粉末样品物相分析,薄膜样品的物相、厚度、应力分析,室温到高温(≥1200℃)分析,小角散射(纳米颗粒度分布)分析,纤维样品的物相分析,纤维取向度分析。

可以满足上述多种应用要求,可按照不同应用要求快速进行光学最优配置,光学附件的更换无需重新校准。

(三)技术参数及指标:4.1 X射线源:4.1.1 最大输出功率:≥3kW4.1.2 最大电压:≥60KV*4.1.3 最大电流:≥50mA4.1.4 超高频电压发生器, 高压稳定度:0.005% (外电压变化10%)4.1.5 发生器具有完善的保护措施:过载,过电流,过电流,冷却水的流量、压力、温度等。

*4.1.6 X射线防护罩:具有误操作保护功能,挡蔽泄漏X射线的剂量好于0.5mmPb铅当量的遮蔽能力。

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并提供相应标准编号。

4.2 X光管:4.2.1 靶材及功率:Cu靶, 2.2kW*4.2.2 保证寿命:不少于4000小时4.3 测角仪:*4.3.1 转动方式:θ/θ模式4.3.2 2θ转动范围:-100︒~160︒4.3.3 编码盘: 光学编码盘4.3.4 可读最小步长:0.0001 度*4.3.5 角度重现性:+/- 0.0001 度4.3.6 驱动方式:马达驱动4.3.7 最高定位速度:≥700︒/min4.4 探测器:*4.4.1半导体阵列探测器(如无此配置,投标方可以提出其他提高强度的配置,),完全免维护;4.4.1.1 探测器最大计数率:>4,000,000cps4.4.1.2 99%线性范围:>1,000,000cps4.4.1.3 最小背景:< 0.1cps*4.4.1.4 探测器数量>100个4.4.2普通探测器(点探,闪烁体或者正比探测器):4.4.2.1最大计数率:1,000,000cps4.4.2.2 99%线性范围:1,000,000cps4.4.2.3最小背景:< 0.2cps4.5 样品台:*4.5.1 标准粉末样品台,适合常规样品、薄膜(掠射、反射)、应力、取向的研究*4.5.2 高温样品台4.5.2.1 温度范围:室温~ 1200℃4.5.2.2 控温精度:高温±1℃4.5.2.3 加热方式:环境加热4.5.2.4 升温速度:≥50℃/s4.5.2.5 样品气氛:空气、真空、惰性气氛4.5.2.6 控温过程:程序控温4.5.2.7 真空系统:机械真空系统4.5.2.8 0.8mm深的样品杯 3只4.6 附件:*4.6.1 小角散射附件*4.6.1.1可以在广角测角仪上进行小角散射研究由平行光反射镜提供高强度平行光光源。

带有小角散射专用分析软件。

*4.6.1.2 含小角散射透射样品台4.6.1.3能进行纳米粒度的分布计算*4.6.2 薄膜附件*4.6.2.1 必须含平行光反射镜*4.6.2.1 必须含薄膜应力分析软件和薄膜厚度分析软件4.6.3 纤维取向附件4.6.3.1 可以完成纤维取向测试,样品的透射和反射中自旋*4.6.4 备用X射线陶瓷光管1支,Cu靶 1 块 (包括安装,含服务费) (四)附属设施:5.1 计算机系统:至少双核 1.86G Hz,1G 内存,80G HD, 19”液晶显示器,惠普专业版彩色喷墨打印机,发货时根据厂家当时计算机标准配置可能有变化,但需高于此配置。

*5.2 冷却水系统:5.2.1 工作要求:连续工作。

5.2.2 控温精度:优于±1℃。

5.2.3 供水流量:满足该仪器要求。

5.2.4 分体结构:室内噪音小于40db。

5.2.5 进水温度:可调。

5.2.6 过热保护:过热预报警,自动保护。

*5.3 UPS 电源(适用于本仪器配套,在无市电时能独立工作1小时以上)*5.4 稳压电源(适用于本仪器配套)5.5专用工具一套以及一批其他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常规保养所需的附件和消耗品。

(五)技术文件及资料:投标时应提供主要技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6.1 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技术性能。

6.2 设备的外形尺寸及正常操作与安装维修时所需的空间位置,正常修理周期和修理时间。

6.3 易损件清单及更换周期。

6.4 操作手册。

(六)软件要求:7.1 图形处理方式:峰形拟合功能;合并、加减、移位任何数量的扫描数据;三种背景确定/扣除方式;可剥离Kα2;快速傅立叶变换或平滑多项式平滑处理7.2物相定量分析:可编程定量分析软件以及自动物相鉴定及打印结果报告,3维图形显示功能7.3物相检索软件:含原始数据直接检索功能7.4 数据库:最新的PDF2 卡片光盘(七)安装调试及所需材料工具:为了使合同设备能顺利运行,卖方应负责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买方合同设备免费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技术指导,并对设备性能进行担保。

安装调试所需工具由卖方自备。

(八)人员培训(操作,维护)等要求:卖方向用户免费提供国内的应用培训和现场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直至设备连续正常运行10天。

要求卖方派有资格的技术人员指导并制定培训内容。

通过技术培训,应使买方的技术人员能够掌握操作和维修技术,能较熟练地调整工艺和及时处理各种故障。

(九)售后服务、技术服务、质量保证、验收标准:*10.1 在国内设有属于厂家的维修站,并有专职维修工程师;10.2 在国内设有备品备件库;10.3 按供货方合格证书技术资料中的精度、质量要求和双方签订的合同技术附件所规定的条款进行验收;10.4卖方提供整机两年的免费保修,保修期自仪器专家验收签字之日起计算。

保修期内出现故障导致仪器停用的时间,从保修期中扣除。

在保修期内,买方所购设备各部件发生非人为故障,卖方应免费上门更换同种品牌不低于原规格型号的新部件;主要零部件一个月内连续2次出现同一故障,供方必须无条件更换同一档次设备。

计算X射线光管的保修期为2年或4000使用小时;10.5 在提出维修要求后,能在4小时内作出维修响应,2-4个工作日内到达采购人现场。

11 软、硬件升级:卖方应免费向用户提供自验收之后未来10年的仪器软件升级,与之相关的硬件升级收取成本费。

12. 仪器及生产商必须满足的相关国际安全标准*12.1 质量标准:符合国际上公认的认证标准,并提供相应编号。

*12.2 射线防护标准:符合国际上公认的认证标准,并提供相应编号。

本包组(包组A)的最高限价为人民币 175 万元,供应总价不得超过最高限价。

包组B: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一)设备名称及数量: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一套;(二)主要用途: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在各种材料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材料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之一,已成为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常规设备。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分析和记录材料的微观形貌,并可通过配备能谱仪、EBSD 等进行材料组成与结构分析。

主要为材料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服务,同时兼顾其它相关学科的需求。

(三)技术规格3.1 电子光学系统* 3.1.1 分辨率:二次电子(SE)像*高真空模式:15KV时优于1.0 nm1 KV时优于1.7 nm低真空模式:30KV时优于2.0 nm* 3.1.2 放大倍率:范围不小于55 ~800,000倍根据加速电压和工作距离的改变,放大倍数自动校准* 3.1.3 加速电压:0.05 ~30 kV3.1.4 电子枪:肖特基热场发射阴极电子枪* 3.1.5 电子束流:≥ 40 nA,连续可调3.1.6 灯丝寿命:2年*3.1.7能谱仪分析工作距离:≥5mm3.2 样品室3.2.1 样品室:可容纳样品直径不小于250 mm可安装EDS + EBSD附件3.2.2 样品台:同心样品台,五轴自动移动最大范围指标:X ≥ 100 mm Y ≥ 100 mm Z ≥ 50mm连续旋转:R=360︒倾斜角T:范围不小于-5º~70º3.3 探测器:*3.3.1 二次电子:二次电子检测器,低真空二次电子探测器3.3.2 背散射电子:固体背散射电子检测器3.3.3 样品室IR-CCD相机3.4 真空系统3.4.1 无油真空系统3.4.2 涡轮分子泵和离子泵3.4.3机械泵3.4.4 样品室真空度:高真空模式优于1×10-2 Pa;低真空模式压力<400 Pa 3.5 数字图像记录系统3.5.1 图像扫描:最大3584×3094像素3.5.2 图像显示:1280×1024像素,19” LCD显示器3.5.3 单幅或四幅图像显示3.5.4 图像记录:TIFF, BMP或JPEG3.6 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3.6.1 基于网络架构的数据传输系统3.6.2 计算机系统Pentium 1.86GHz 以上CPU;DDRII 1G内存;SATA-II 120G以上硬盘;DVD刻录机;19” LCD显示器3.6.3 Windows XP操作系统3.6.4 操作方式:键盘、鼠标可自动调节:电子枪对中、真空控制、亮度与衬度、调焦和象散、动态聚焦、倾斜补偿3.7 标准应用软件3.7.1 样品台图像导航功能3.7.2 鼠标拖曳式放大及对中功能(四)配置要求4.1 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1台由真空系统、电子光学系统、样品室和样品台、电子探测器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自动稳压器、计算机系统、操作软件、专用工具及附件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