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论_在线作业一

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论_在线作业一

中国古代文论_在线作业一
总共17题共100分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0分)
A.“诗言志”
B.“兴观群怨”
C.“发愤以抒情”
D.“诗缘情而绮靡”
A.《论衡》
B.《庄子》
C.《老子》
D.《淮南子》
A.曹丕
B.刘勰
C.陆机
D.曹植
A.儒家
B.道家
C.杂家
D.墨家
A.“诗言志”
B.“诗缘情”
C.“诗教”
D.“思无邪”
A.“发乎情,止乎礼仪”
B.“诗言志”
C.“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D.“发愤著书”
A.《孟子》
B.《论语》
C.《荀子》
D.《庄子》
A.《楚辞补注》
B.《楚辞章句》
C.《楚辞集注》
D.《楚辞集释》
A.《诗品序》
B.《文赋》
C.《文心雕龙》
D.《典论论文》
A.“音乐——文学——政治”
B.“音乐——文学”
C.“音乐——人心——治道”
D.“音乐——政治”
二. 多选题(共3题,共24分)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朱熹强调诗歌创作要把体现()放在第一位。

(A) 学问(B) 义理(C) 意境(D) 辞章参考答案:(B)2.“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出自:()(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陈子昂参考答案:(C)3.白居晚在( )中,较为系统的评述了历代诗歌,但其评价全从提倡讽谕诗的立场出发,未能全面分析各个历史阶段的特色与成就,显示出轻视后代诗歌向多方面发展的偏颇态度。

(A) 《新乐府序》(B) 《乐府古题序》(C) 《论诗绝句》(D) 《与元九书》参考答案:(D)4.指出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是:( )(A) 李白(B) 陈子昂(C) 杜甫(D) 白居易参考答案:(B)5.“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的诗论见解。

(A) 苏轼(B) 欧阳修(C) 梅尧臣(D) 黄庭坚参考答案:(C)6.范?文的()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之后,是南宋末年一部比较有理论价值的诗话。

(A) 《岁寒堂诗话》(B) 《韵语阳秋》(C) 《对床夜语》(D) 《白石道人诗说》参考答案:(C)7.提出写作要达到“惟陈言之务去”的是:( )(A) 韩愈(B) 柳宗元(C) 元结(D) 元稹参考答案:(A)8.“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的作者是:()(A) 李白(B) 陈子昂(C) 白居易(D) 杜甫参考答案:(D)9.《六一诗话》的作者是:()(A) 黄庭坚(B) 叶梦得(C) 欧阳修(D) 惠洪参考答案:(C)10.反对文学的独立价值,明确指出“作文害道”的是:()(A) 二程(B) 朱熹(C) 陆象山(D) 张载参考答案:(A)11.提出“功夫在诗外”这一诗歌创作重要命题的是:()(A) 苏轼(B) 杨万里(C) 陆游(D) 欧阳修参考答案:(C)12.提出所谓“活法”、“悟入”的是:()(A) 黄庭坚(B) 苏轼(C) 吕本中(D) 杨万里参考答案:(D)13.提出“味在酸咸之外”这一重要文学理论命题的批评家是:( ) (A) 皎然(B) 司空图(C) 李商隐(D) 空海参考答案:(B)14.殷?的文艺思想以()为中心。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
14、学术界对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有许多不同的解说,其中一种,“风意骨辞”说。认为“风”是指文意的特点,“骨”是指文辞的特点。
15、在钟嵘《诗品序》中提出了“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的“直寻”理论。
16、钟嵘反对当时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声律理论,“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主张一种“自然声律”论。
8、不平则鸣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到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主张,“大凡物不得平则鸣”。韩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认为文学创作和思想实践大多都是“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非常丰富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个人的遭际来自于时代环境,来自于各种历史条件,诗人和思想家的作用就是把个人的遭际变成文字的表达,变成传之久远的作品。后来在《荆潭唱和诗序》中又提到了这个观点:“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2、非乐
墨子的非乐,并非完全不考虑和否认音乐的功能和美感,而是在人民的直接需求面前反对大力提倡音乐,反对统治者对于音乐的奢侈享受。他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强调“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在这一点上,与孔子的“文质彬彬”观相对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文学言辞在实际功能方面的次要性,一方面这是墨子思想与儒家思想较量的产物,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春秋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实际性的思想。
5、《毛诗序》中所说的“诗有六义”,是指风、赋、比、兴、雅、颂。
6、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提出了他的“发愤著书”说。
7、在东汉,在王逸的《楚辞章句序》中提出了与班固不同的对屈原以及楚辞的评论。

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A)袁宏道(B)袁中道(C)袁宗道(D)王世贞
参考答案:
(A)
10.
()确立了对唐诗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A)《瀛奎律髓》(B)《唐诗钞》(C)《唐诗品汇》(D)《唐诗选》
参考答案:
(C)
11.
王渔洋诗论的核心是提倡:()
(A)肌理
(B)性灵
(C)神韵
(D)兴趣
参考答案:
(C)
12.
《升庵诗话》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CDE)
(三)判断题
1.
钱谦益十分强调文学创作是“天地元声”的体现。
(A)对(B)错
参考答案:
(A)
2.
李梦阳提倡复古主义文学观,力主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法式。
(A)对(B)错
参考答案:
(A)
3.
明代中后期,胡应麟主张“神韵说”。
(A)对(B)错
参考答案:
(A)
4.
金圣叹认为文章有“圣境”、“神境”、“化境”。
(A)理(B)趣(C)情(D)味
参考答案:
(C)
19.
最早评论《金瓶梅》的是:()
(A)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
(B)谢肇?《金瓶梅跋》
(C)《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D)东吴弄珠客《金瓶梅序》
参考答案:
(A)
20.
金圣叹说:“天下之文章,无有出()之右者。”
(A)《石头记》(B)《西游记》(C)《金瓶梅》(D)《水浒传》
(A)杨慎(B)王世贞(C)何景明(D)袁宏道
参考答案:
(A)
13.
指出“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批评家是:()
(A)张惠言
(B)周济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文论一、名词解释:1.诗缘情2.发愤著书3.词别是一家4.尚巧贵妍5.文笔6.文以载道7.意、趣、神、色8.义理、考据、词章9.兴观群怨10.不平则鸣11.风骨12.《南词叙录》13.诗言志14.六观15.以禅喻诗16.幽情单绪17.诗大序18.“文气”说19.性灵说20.小说评点21.以意逆志22.吟咏情性23.别裁伪体24.《花部农谭》二、简答题: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诗始于《三百篇》,而规模体具于汉。

自是而魏,而六朝、三唐,历宋元明以下至昭代,上下三千余年间,诗之质文、体裁、格律、声调、辞句,递升降不同。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当文献材料存在明显错误,而又缺乏足够资料可供比勘时,可采用()法加以合理改正。

(A) 本校(B) 对校(C) 他校(D) 理校参考答案:(D)2.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的《()》采录汉魏六朝以来230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A) 十三经注疏(B) 困学纪闻(C) 经典释文(D) 经义述闻参考答案:(C)3.()为成书时最初文字记录,保持书籍的本来面目,因此为校勘之最可靠依据。

(A) 写本(B) 稿本(C) 清稿本(D) 定本参考答案:(B)4.()因其将书页鳞次栉比地相连,看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A) 蝴蝶装(B) 线装(C) 旋风装(D) 包背装参考答案:(C)5.线装书约出现于()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A) 唐(B) 宋(C) 元(D) 明参考答案:(B)6.()装帧的形式先后有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A) 古典文献(B) 纸质文献(C) 简帛文献(D) 电子文献参考答案:(B)7.()指采用照像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制本。

(A) 活字本(B) 刻本(C) 影印本(D) 抄本参考答案:(C)8.明()《四部正讹》堪称辨伪成熟的标志性著作。

(A) 胡三省(B) 胡应麟(C) 焦循(D) 吴师道参考答案:(B)9.古籍纸书装帧样式中,借鉴外来成果的为()。

(A) 梵夹装(B) 包背装(C) 经折装(D) 蝴蝶装参考答案:(A)10.《()》为清崔述的辨伪名著。

(A) 新学伪经考(B) 考信录(C) 古今伪书考(D) 群书疑辨参考答案:(B)11.将雕版印刷的每张版叶,从版心中缝线反折,有字的一面向里,对齐,然后逐叶用浆糊把中缝线一边粘连在用以作书面的厚纸上的装帧方式是()。

(A) 经折装(B) 线装(C) 包背装(D) 蝴蝶装参考答案:(D)12.()是将卷轴改为折叠式,书纸仍由多张纸粘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按一定宽度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页,前后则用两块与折页相同的硬板把折页夹起来。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一. 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 《典论·论文》(魏·曹丕)2. 《文选序》(梁·萧统)3. 《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 《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 《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 《诗品序》(梁·钟嵘)8. 《文心雕龙》(梁·刘勰) 9. 《沧浪诗话》(宋·严羽) 10. 《闲情偶记》(清·李渔)11.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 12. 《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3. 《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 14.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15. 《文选序》(梁·萧统) 16. 《典论·论文》(魏·曹丕)17. 《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 18. 《楚辞章句序》(汉·王逸)19. 《文赋》(晋·陆机) 20. 《诗品序》(梁·钟嵘)21. 《文选序》(梁·萧统) 22.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23. 《答李翊书》(唐·韩愈) 24. 《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二. 名词解释1. 诗言志:“诗言志”理论出自《尚书·尧典》,《尧典》中描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理论原则。

从音乐说起,涉及到了诗歌、艺术、以及相关的各方面内容。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诗言志”理论。

这段的主要说明,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歌声是延长了的诗的语言,突出了诗要表达的意义,声音的高低与曲律相配合,各种乐器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能相互干扰,要形成整饬的秩序,不能相互扰乱。

这样就可以使得天神和世人达到交流和统一,用这样的音乐来教育贵族子弟,使之收到教育和引导。

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从诗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认为“志”有三方面的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中南大学《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法制史》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
参考答案:
(B)
26.
在女方答应议婚后,由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宗庙以定吉凶的过程被称为( )。
(A)“纳吉”(B)“纳征”(C)“问名”(D)“请期”
参考答案:
(C)
27.
商朝前期实行父死子继制和( )。
(A)指定继承制(B)夫死妻继制(C)兄终弟继制(D)任意继承制
8.
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
(A)刑部(B)御史台(C)大理寺(D)中书省
参考答案:
(C)
9.
周王王位的继承人为( )。
(A)嫡长子(B)庶长子(C)庶兄(D)嫡孙
参考答案:
(A)
10.
宋朝把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称为( )。
(A)翻供(B)覆供(C)翻异(D)否供
参考答案:
(C)
11.
首创市舶制度的朝代是( )。
依照唐律可以适用自首原则的犯罪有下列哪些( )。
(A)重伤人身(B)私习天文(C)诈骗钱财(D)私渡关津
参考答案:
(C)
15.
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小三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的审判活动叫做( )。
(A)秋审(B)朝审(C)热审(D)冬审
参考答案:
(C)
16.
科举制首创于( )。
(A)隋(B)唐(C)元(D)清
参考答案:
(A)
6.
“观其眸子,不直则吒然”,即观察当事人眼睛与视觉,无理则双目失神,这就是“五听”制度中的( )。
(A)“色听”(B)“目听”(C)“辞听”(D)“气听”
参考答案:
(B)
7.
传说夏桀曾将商汤“囚之夏台”“夏台”指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选题
1.
朱熹强调诗歌创作要把体现()放在第一位。

(A) 学问(B) 义理(C) 意境(D) 辞章
参考答案:
(B)
2.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出自:()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陈子昂
参考答案:
(C)
3.
白居晚在( )中,较为系统的评述了历代诗歌,但其评价全从提倡讽谕诗的立场出发,未能全面分析各个历史阶段的特色与成就,显示出轻视后代诗歌向多方面发展的偏颇态度。

(A) 《新乐府序》(B) 《乐府古题序》(C) 《论诗绝句》(D) 《与元九书》
参考答案:
(D)
4.
指出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是:( )
(A) 李白(B) 陈子昂(C) 杜甫(D) 白居易
参考答案:
(B)
5.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的诗论见解。

(A) 苏轼(B) 欧阳修(C) 梅尧臣(D) 黄庭坚
参考答案:
(C)
6.
范?文的()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之后,是南宋末年一部比较有理论价值的诗话。

(A) 《岁寒堂诗话》(B) 《韵语阳秋》(C) 《对床夜语》(D) 《白石道人诗说》
参考答案:
(C)
7.
提出写作要达到“惟陈言之务去”的是:( )
(A) 韩愈(B) 柳宗元(C) 元结(D) 元稹
参考答案:
(A)
8.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的作者是:()
(A) 李白(B) 陈子昂(C) 白居易(D) 杜甫
参考答案:
(D)
9.
《六一诗话》的作者是:()
(A) 黄庭坚(B) 叶梦得(C) 欧阳修(D) 惠洪
参考答案:
(C)
10.
反对文学的独立价值,明确指出“作文害道”的是:()(A) 二程(B) 朱熹(C) 陆象山(D) 张载
参考答案:
(A)
11.
提出“功夫在诗外”这一诗歌创作重要命题的是:()(A) 苏轼(B) 杨万里(C) 陆游(D) 欧阳修
参考答案:
(C)
12.
提出所谓“活法”、“悟入”的是:()
(A) 黄庭坚(B) 苏轼(C) 吕本中(D) 杨万里
参考答案:
(D)
13.
提出“味在酸咸之外”这一重要文学理论命题的批评家是:( ) (A) 皎然(B) 司空图(C) 李商隐(D) 空海
参考答案:
(B)
14.
殷?的文艺思想以()为中心。

(A) “兴象”(B) “风骨”(C) “兴寄”(D) “滋味”
参考答案:
(A)
15.
指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的作者是:()
(A) 欧阳修(B) 苏轼(C) 梅尧臣(D) 朱熹
参考答案:
(A)
16.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作者是:()
(A) 柳宗元(B) 欧阳修(C) 韩愈(D) 苏轼
参考答案:
(C)
17.
赞扬陶渊明“一语天成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批评家是:()
(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元好问
参考答案:
(D)
18.
()在论元结文章时提出了文学创作“以自然为祖,元气为根”的重要思想。

(A) 白居易(B) 李商隐(C) 杜牧(D) 元稹
参考答案:
(B)
19.
诗“穷者而后工”是()提出的见解。

(A) 苏轼(B) 欧阳修(C) 梅尧臣(D) 黄庭坚
参考答案:
(B)
20.
一般认为,王昌龄有( )一书,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诗歌意境的论述。

(A) 《诗格》(B) 《诗式》(C) 《诗法》(D) 《诗诠》
参考答案:
(A)
(二) 多选题
1.
下列论诗之句,出自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的有:()
(A)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B)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C)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D) 池塘春草谢家真,万古千秋五字新。

(E)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参考答案:
(ACDE)
2.
以下出自杜甫的有:( )
(A)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B)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C)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D) 一语天成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E)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参考答案:
(ABE)
3.
以下属于南宋诗话著作的有:()
(A) 《六一诗话》
(B) 《岁寒堂诗话》
(C) 《沧浪诗话》
(D) 《对床夜语》
(E) 《韵语阳秋》
参考答案:
(BCDE)
4.
下列属于白居易文学批评主张的有:()
(A)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 “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


(C)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D)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E) (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参考答案:
(ACD)
5.
以下属于唐代古文运动理论家的有:()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李华
(D) 独孤及
(E) 梁肃
参考答案:
(ABCDE)
(三) 判断题
1.
杜甫《与元九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2.
欧阳修先后提出“不平则鸣”、“穷者而后工”的重要见解。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3.
李白的诗歌理论崇尚自然清新。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4.
皎然《诗式》明确反对诗禅合一。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5.
陈子昂提倡“兴寄”,要求诗歌审美意象隐含深刻的思想。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6.
黄庭坚明确反对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7.
早在中唐,韩愈就提出过“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主张。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8.
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在文学创作中,情感可以超越理的界限。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9.
刘知几的《史通》倡导文学的实录精神。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10.
方回的《论诗绝句》认为诗歌是元气的自然流露。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