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HAE方案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与化疗交替维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与化疗交替维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张雪飞【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12)8【摘要】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As2O3)与化疗交替维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经ATRA和(或)化疗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接受3个疗程的化疗后,再按照以下方案进行维持治疗:ATRA、As_2O_3、HA/MA 化疗方案,依次交替应用。
结果 14例患者初诊时WBC中位数为18.4×10~9/L,PLT中位数为44×10~9/L,骨髓早幼粒细胞中位数为0. 83。
其中,高危组1例,中危组8例,低危组5例。
全部14例患者3年OS率高达100%,3年DFS 为(94. 5±4. 07)%。
1例复发,为高危组。
ATRA不良反应,1例头痛头晕,1例高白细胞症(外周血白细胞<15. 0×10~9/L),2例口干脱屑。
As_2O_3不良反应,4例消化道症状,1例皮肤损害,3例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HA/MA化疗不良反应,5例感染,3例出血。
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与化疗交替维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总页数】2页(P63-64)【作者】张雪飞【作者单位】德宏州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相关文献】1.三氧化二砷与化疗分别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2.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观察4.全反式维甲酸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5.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用全反式维甲酸 、 三氧化二砷 , 联合 小剂量化疗 , 观察缓解时间和药物不 良反应. 结果 :6 中2 3例 例早期 因脑 出 血而死亡 , 其余均完 全缓解 , 完全缓解 率达 9 ,%, 44 达完全缓解 的时 间为 2~ 0d 17 .结论 : 本方案治疗急性早 幼粒 细胞性 白血病能够获得很高 的完全缓解率 , 降低 了复发率 , 缩短 了诱 导时间 , 可望长期生存 , 效确切 、 疗
可靠 .
[ 键 词 ] 反 式维 甲酸 ;三 化 二 砷 ; 诱 导 ; 关 全 二氧 双 急性 早幼 粒 细 胞性 向血 病 ; 临床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 7 37 R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1 0 8(0 90 — 0 5 0 17 — 1520 )10 8 — 3
Jn2 0 a .0 9
全反式维 甲酸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 治 疗 急性 早 幼粒 细 胞 性 白血 病 的临 床研 究
赵 文 海 , 胡龙 虎
(. 1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血液肿瘤科 ,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内蒙古 民族大学 医学 院, 50 1 . 2 内蒙古 通辽 0 8 0 ) 2 00
第 2 卷 第 1 4 期
20 年 1 09 月
内蒙古 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n lo n e n oi iest o ain lis o r a fI n r Mo g l Unv ri fr N t aie a y o t
Vo .4 No 1 12 .
.
,
2 Me ia olg ,n e n oi nv ri r t. dc l l e In rMo g l U iest f i aie ,n e g l T n l 2 0 0 C ia C e a y o Na o t Mo a a
三氧化二砷可能促进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

三氧化二砷可能促进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路透社医学新闻) 1月1日的《血液》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小鼠模型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tRA)和三氧化二砷序贯治疗可改善生存。
该发现提示这种联合对于治疗tRA敏感和耐药的APL患者有价值。
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Yongkui Jing博士与其同事解释说:在APL患者体内致白血病的融合蛋白包含APL基因产物和维甲酸受体alpha(PML-RAR-alpha)。
tRA和三氧化二砷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靶分子PML-RAR-alpha,诱导APL患者取得完全缓解,提示这种联合有潜在的协同作用。
在该项研究中,作者研究了tRA和三氧化二砷对于tRA敏感及耐药的APL细胞凋亡和诱导分化的影响。
发现亚致凋亡浓度的三氧化二砷降低了tRA介导的APL细胞的分化,但是与tRA协同作用促进了tRA耐药的APL细胞分化。
在APL细胞上tRA的预处理可抑制三氧化二砷诱导的凋亡,但在tRA耐药的APL细胞上无这种现象。
研究者称:“在序贯治疗后,含有APL细胞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生存率增加,但是两药联用毒副作用也增加。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小组建议减少两药的应用剂量,tRA和三氧化二砷的疗效会增加而毒副作用下降。
“体外研究提示需要改动用药的剂量,需要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试验以判断这种联合用药对于tRA耐药复发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Jing博士说:“对所有对tRA耐药的复发APL病人联合用药应该更有效,但是对于新的病人不会有不良的影响。
”他补充说:“在中国和法国tRA和三氧化二砷联合用药治疗APL 患者的研究已经开始,联合用药和单剂治疗一样能被患者很好的接受,而且预试验的结果显示诱导缓解二者无显著差异。
要确定这些病人疗效维持时间有多长还为时尚早。
”。
全反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2例疗效观察

① 疗效 2 例患者在入 院后的第 2 因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天 其 余9 例患者均获得 C , R率 9 . I 获得 c Rc 16‘ . R的时同 2- 8天. 12 ② 自细胞变化
8例 患者 初 治 时 髑 C 1 x1' ,其 中 6 (5‘ 者 < 0 几 0 例 7' )患
时间为治疗第 5 1 - 5天。使用羟基脲或联合化疗 自细胞降至
以治愈的一种 自血病亚型,全反氏维 甲酸 ( T A A R )或三氧 化
二砷 ( s ) 的临 床 应 用 , 使 A L 者 的 早 期 死 亡 率 明 显 降 A P患 低 ,完全 缓 解 率 (R 显 著提 高 。大 宗 病 、肋/ D ^a _ A( ) I- r— c等方案序贯化
瘤的强化 时间晚于垂体前叶 。
垂体微腺瘤的动态 M I检查的诊断主要根据垂体 内的信 R
置,’海绵窦的关系等, 瞄 j 为I床外科 手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随着医疗设备的进展和应用软件 的改进 ,动态垂体 I I U 增强扫描扫描速度快, 诊断率高, 应作为临床怀疑微腺瘤 的首
选影像学 诊断方法。
疗 。第 1 年每月化疗一 次,第 2年每 2 月化疗一次。第 3 个 年每 3个月化疗~次,第 l 3年每个病人用 2 3个疗 程三氧  ̄ - 化 二 砷 ( 3 lm / , 1- 8 天 。 化 疗 问 歇 期 加 用 k0 ) O g d 52
AR T A合用或不合 用化疗的 C 已高达 9 %~9 %。五年存 R率 2 5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 0 ,2 () 9 —3 3 0 7 35 :3 1 9.
全反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及联合化疗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1 例疗效观察 2
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的疗效
晋艳玲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6(010)002
【摘要】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白细胞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晋艳玲
【作者单位】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对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J], 王朝荣;毛彦娜;刘炜
2.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J], 宋春鸽;马若巾;杨晓煜;王琰;庞素蕾
3.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J],
黎民君;郭丽堃;陈利媚;冯思琼
4.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J], 林武强;郑合勇
5.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分析[J], 吴晓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

明, 在 给予患者分 别使用两 种不 同的药 物维持后 , 两组患 者 的血清皮质 醇浓度都均有所 下降 , 但是对 照组 的血清皮质 醇
浓度仍然要高 于研 究组。两组患者 的血清皮质醇浓 度在 术后 第1 天, 术后第 2 天逐渐的血清 皮质醇浓 度还要 高于研究 组。 由此可 以证 明 , 依托咪酯在抑制患者 。 肾上腺皮质功能 的作用要优于异丙酚 。
3 讨论
[ 2] 王天德 . 依 托咪酯用 于老年及危 重病 人全麻诱导 的临床观 察 . 山西 医药杂 志 , 2 0 1 4 , 3 3 ( 3 ) : 1 3 0 — 1 3 6 .
在 临床上 , 依托咪酯是 一种常用 的静脉麻 醉药物 ,由于
它 具有抑制人 体 肾上 腺功能 的作 用 , 为此 , 经 常被用于 短小
・
1 3 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5 年1 0 月第9 卷第2 0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O c t 2 0 1 5 , V o 1 . 9 , N o . 2 0
术后躁 动的发生率 =术后 出现躁 动例数 / 总例数 ×1 0 0 %。 1 . 4 统计学 方法 采用 S P S S 2 1 . 0统计学软件 对研究数据进 行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 数资 料 以率 ( %) 表示 , 采 用 检 验。P < 0 . 0 5表 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 . 1 两 组 患 者 的血 清 皮 质 醇 浓 度 比较
对 照 组 和 研 究 组 在
依托 咪酯具备有心血 管稳定性 , 尤其 是在危重 以及 老年
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与化学治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34例疗效观察

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与化学治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34例疗效观察谢伟成;程淑琴;谢碧霞;林翠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年(卷),期】2013(000)002【摘要】目的:观察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与化学治疗(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初诊住院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加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即:采用诱导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每日25mg/m2,分3次口服,连续给药4~6周;三氧化二砷10mg,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治疗2~4周,至骨髓形态学完全缓解.待诱导分化开始3~5日后予去甲氧柔红霉素[商品名善维达,通用名盐酸伊达比星,用法:(8~12)mg/m2/天,化疗第1天,第3天,第5天+阿糖胞苷(75mg/m2,1次/12h)]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IA方案,即: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剂量用法同前.两组疗程为28日,疗程结束后进行血常规和骨髓象检测,如果未达到完全缓解(CR),则进行下一疗程继续用药直至完全缓解.结果:PR再次用药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与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短期疗效显著,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缩短,血小板计数恢复快.%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etinoin,arsenic trioxide on curing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Methods:Divide 68 patients who got the disease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nd received the tenta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into the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qually and randomly.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take with the same IA chemotherapy schedule.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ake the induction therapy,namely,(25~45)mg/m2 of all- trans tretinoin per day,oral administration for three times, dosed for 4 to 6 weeks in a row.10 mg of arsenic trioxide, one time a day of intravenous drip,treated continuously for 2 to 4 weeks until the bone marrow morphology is remitted completely.The standard IA chemotherapy schedule will not be taken until the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has proceeded for 3 to five days.The control group takes the single-purpose IA chemotherapy schedule,and the usage and dosage are the same as treatment group.28 days is a course of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Result:if the purpose of complete remission (CR) is not achieved, continue using the medicine until complete remission.Results:The comparison of time for complete remission on PR( Partial remission) after medicine once again, the time of treatment group is lower than it in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P<0.05).The comparison of recovery time on blood routine,the treatment group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short- term effects o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ith tretinoin,arsenic trioxide and chemotherapy is significant, the target of time contraction for complete remission is reached,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platelet count is fast.【总页数】2页(P314-315)【作者】谢伟成;程淑琴;谢碧霞;林翠芳【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血液科,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血液科,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血液科,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血液科,广州 5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R453【相关文献】1.全反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2例疗效观察 [J], 张景云2.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HAE方案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J], 古学奎;杨洪涌;李文晞;刘安平;陈鹏3.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30例疗效观察 [J], 章志学;肖牛明;罗立新4.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J], 赵文海;胡龙虎5.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J], 江继发;李哲;程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1453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May 29(9)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魏 蓉(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仙桃433000)摘要: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观察组给予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完全缓解率、白细胞值、感染率、病死率、PML-RARa转阴率、复发率、生存率等临床相关指标。
结果 两组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CR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CR率及PML-RAR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病死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8)09-1453-0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白血病的特殊亚型,该病在临床上的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同时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抑制,遗传学标志为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以形成该病特有的PML-RARa基因[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w l i ae[ ] m nl oa ,19 , 0 1 ) 4 2— 4 . o e ds s J .I mu o T dy 9 9 2 ( 0 : 4 4 5 e c ] 张婵 , 5 唐立. 益生菌治疗 炎症性肠病 的研究进展 [ ] J .中国微
s s TN — ap a p o u to n l o o y a c a i e— a t ae n l e F l h r d c in i i p ls c h rd p c i t d l t v —
i arp ae otc —idpn et cai f em cohgs yacnat n e edn ehns J .C l n b m m[ ] e l Mco i , 0 3, ( ) 2 7~2 5 irbo 20 5 4 : 7 l 8.
骨髓形 态学缓解。完全缓解( R) 给予 3~ C 后 5个疗程 H E方案巩 固治疗, A 再给予应用 A R A : H E方案 的 T A、 sO A 序贯 治疗 , 维持 治疗 2年 。观察 患者治疗前、 治疗后及停 药随访期 间骨髓形 态学、 M P L—R R t A o 融合 基 因检测 结果 的变化。结果 1 7例 A I 患者 均获得 C 10 ) 其 中 1 P R( 0 % , 6例 (4 1 ) 9 . % 达到 C R, 例 ( . % ) C 1 59 复发 。结论 应 用 A R A H E方案的序 贯治疗可使 大部 分 A L患者获得 长期 生存 三氧化二砷 ; A H E方案 ; 急性早幼粒 白血病 ; 治疗
急性早 幼粒 细胞 性 白血病 ( P ) F B分 型 中 AL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 白血病 的 M 3亚 型 , 以特异 的染 色体 易位 t1 ;7 ( 2 ;2 ) (5 1 ) q2 q 1 为其 细胞 遗传 学标 志 , 形成 A L特有 的 P L—R R r P M A e融合 基 因。 自从 2 0世 纪 8 0 年代末 全反 式 维 甲酸 ( T A) A R 应用 于 A L的治疗 以 P 来, 大约 9 % 的初治 A L可获得 的完全缓解 。三氧 0 P 化二砷 ( s 亦是近年来 常用 于 A L治疗 的有效药 A: ) O P 物 。我们 应 用 A R 、 s0 H E 方 案 的序 贯 治 疗 T A A:" A A L1 , P 7例 充分 发挥 A R 、 s , H E方案 治疗 T A A: 和 A O A L的协同作用 , P 取得较好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益生菌治疗 溃疡性结 肠炎是 一种新 的治 疗方法 , 目前经 过动物实验 和临床观察 证 明, 益生 菌治疗溃疡 性结肠炎疗 效肯定且 无不 良反应 , 应用 于临床治疗 的 前景充满希望 。但 同时也有诸 多亟 待解决 的 问题 。 如实验 显示 , 同一益 生菌对不 同 的实验模 型具有不 同 的效果 , 同一实验模 型对不 同的益生菌亦有 不 同的反
分期 的患 者选 择何种 益生菌 、 给药 物的剂量 和给药 时 间仍有待于进一步 的观察 。
全反 式 维 甲酸 、 氧 化 二 砷 联 合 H E方 案 序 贯 三 A 治疗 急 性早 幼 粒 细 胞 性 白血病
古学奎 , 杨洪涌, 李文唏, 刘安平 , 陈鹏
广 州 中医药大 学第 一附属 医院血液科 ( 州 5 0 0 ) 广 14 5
・
14 7 0・
广东医学
21 0 0年 7月 第 3 1卷第 1 3期
Gu n d n dcl o r a u.2 1 V 1 1 N .1 a g o gMeia un l 1 00, o.3 , o 3 J J
菌二联活菌肠溶 胶囊 与 5一氨基水 杨酸 效果 类似 , 差 异统计 学意义 , 但枯 草杆菌二 联活菌肠溶 胶囊服用无 任何不 良反应 , 且较 5一氨基水 杨酸相对 廉价 , 具有一
生 态 学 杂 志 , 06,l ( : 5 20 8 2) 14—17 5.
[ ] 冉志华. 6 益生菌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 ] J .中国实用 内
科杂志 , 07, 7 1 ) 4 4—1 1 . 20 2 (8 :1 1 4 7 ( 收稿 日期 :0 0~ 3— 9 编辑 : 21 0 2 王冰)
【 要】 目的 评 价全反 式维甲酸( T A 、 摘 A R ) 三氧化二 砷 ( s 联合 H E方案 序贯治 疗急性早 幼粒 细胞 A2 ) O A
性 白血 病 ( P ) A L 的近 期 和 远 期 疗效 。方 法 应 用 A R 和 A 3 行 双 诱 导 治疗 , TA sO 进 同时联 合 H E方 案化 疗 , 至 A 直
应 。在本例 中显示用益生菌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取得满 意的疗效。但 目前为止 , 溃疡性 结肠炎不 同类 型和 在
dsae J .A at eto,O0 9 i ss[ ] m J s r ne l 2O , 5(Spl ) S9一 2. e G o r up1 : 1 ¥1 [ ] P N V R AL V CJ at aiu a ou G dce* 3 E AJ A, E S O I .L c b clshmnss era o l r G
定 的优 势 。
参考文献
[ ] 中华 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 病协作组.对我 国炎 症性 1 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 ] J .中国胃肠杂志 , 0 7 1 20 , 2
( ) 4 8— 9 . 8 : 8 4 5 r 1 S H I zM.S R O .Poitsad i a ma r o d 2 C U A T R R B r oi n n m t ybw b c l f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