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学习宣讲材料PPT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课件PPT

新能源、节能环 保未单独列出
十大领
VS 2010年7大新兴经济领域: VS 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 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
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 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
、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石化、有色金属、物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实施高端装备、信息 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 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
将发布高端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
通过一百多位专家研究而来。 是政府给市场提出的一个方向指导意见(非指令)。
未来中国装备要实现由大变强、高端引领,需要突破的技术方向。 这些技术方向是强国建设必须要达到的基础的技术目标。 动态管理,两年一修订,不断深化。
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即将开始申
3月9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 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 案》(下称《实施方案》)
不包括市场化
内容: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
效果与前景
互联网可最大程度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效率。
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
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
规划纲要概
总体规划:三十年,三步走
3月6日,苗圩: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大概需要三个十年左右时间
其中,《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
《中国制造2025》 :已通过,正在印发。
由工信部牵头研究编制:20多个部委参与,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论证。
中国制造2025PPT学习材料

用电子和IT技术实现 制造流程的进一步 自动化
1784年第一台纺织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随着基于劳动分工 的、电力驱动的大 规模生产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蒸汽驱动的机 械制造设备的出现
18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
现在
工业4.0的概念
工业4.0的概念
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将工厂与工厂内外的事物和服务连接起来,创造前所未有 的价值、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官学一体的项目。“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 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 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 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 分工将被重组。
中国距离工业4.0还有多远
中德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领》 2014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德国期间和德国总 理默克尔,联合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 领》,重点突出了双方在制造业就“工业 4.0”计划的携手合作。双方将以中国担任 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 博览会(CeBIT)合作伙伴国为契机,推进两 国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等领域的合作。
工业4.0应用场景
动态生产线
当前汽车生产线也是高度静态配置,不可能将同一厂商不同产品组的部件相互置换。比如, 客户不能将同是大众品牌下的保时捷的坐椅用于大众其它车型。工业4.0之下,将形成动态 生产线,实现车辆的混装并确保匹配。
工业4.0简介
远程维护服务
在工业4.0之下,生产系统将如同“社会机器”,以类似于社交网络的方式运转,自动连 接到云平台搜索合适的专家处理问题。专家将通过集成的知识平台,通过移动设备更有效 地进行传统的远程维护服务。
1784年第一台纺织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随着基于劳动分工 的、电力驱动的大 规模生产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蒸汽驱动的机 械制造设备的出现
18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
现在
工业4.0的概念
工业4.0的概念
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将工厂与工厂内外的事物和服务连接起来,创造前所未有 的价值、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官学一体的项目。“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 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 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 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 分工将被重组。
中国距离工业4.0还有多远
中德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领》 2014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德国期间和德国总 理默克尔,联合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 领》,重点突出了双方在制造业就“工业 4.0”计划的携手合作。双方将以中国担任 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 博览会(CeBIT)合作伙伴国为契机,推进两 国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等领域的合作。
工业4.0应用场景
动态生产线
当前汽车生产线也是高度静态配置,不可能将同一厂商不同产品组的部件相互置换。比如, 客户不能将同是大众品牌下的保时捷的坐椅用于大众其它车型。工业4.0之下,将形成动态 生产线,实现车辆的混装并确保匹配。
工业4.0简介
远程维护服务
在工业4.0之下,生产系统将如同“社会机器”,以类似于社交网络的方式运转,自动连 接到云平台搜索合适的专家处理问题。专家将通过集成的知识平台,通过移动设备更有效 地进行传统的远程维护服务。
中国制造2025学习宣讲材料PPT

7
中国制造
2025
目 2025
录
CONTENTS
第一章 发展形势和环境 第二章 战略方针和目标
第三章 战略任务和重点 第四章 战略支撑与保障
中国制造
2025
中 国 制 造 第一章
2025 发展形势和环境
中国制造
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 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 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 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2
中国制造
2025 总理对此说了啥?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自从2014年12月 被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2015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中国制造 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
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 利用国际产能合作等机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希望有关国家放宽 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倡导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反对保 护主义。中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 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 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 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苗圩具体解释说,德国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 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 “智能生产”。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 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 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中国制造
2025
目 2025
录
CONTENTS
第一章 发展形势和环境 第二章 战略方针和目标
第三章 战略任务和重点 第四章 战略支撑与保障
中国制造
2025
中 国 制 造 第一章
2025 发展形势和环境
中国制造
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 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 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 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2
中国制造
2025 总理对此说了啥?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自从2014年12月 被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2015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中国制造 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
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 利用国际产能合作等机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希望有关国家放宽 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倡导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反对保 护主义。中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 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 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 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苗圩具体解释说,德国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 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 “智能生产”。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 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 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精品讲座课件】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ppt,可编辑

政府和市 场
关系 发展条件 资源禀赋
发展动力 技术水平 对外经济关系Biblioteka 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
资本短缺
资本充裕
商品短缺,解决有无 产能充裕,消费升级
产业分离
产业融合
技术革命的间歇期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
革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础
决
性作用
定性作用
劳动力、土地、资源、劳动力、土地、资源、
能源、环境容量给充 能源、环境约束加
25
2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TFP相对资本投 入贡献偏小、TFP和 资本边际产出递减 的趋势共同表明, 我国的工业经济增 长主要依靠要素投 入、创新驱动不足 的特征显著、甚至 在日益强化,而这 也正是我国工业经 济增长速度最终进 入下行通道的根本 原因。
26
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 迭代更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勇于 打破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尤其是破除旧的 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以创新、质量、 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新的发展理念、发展路 径和竞争优势。
➢广度上,3D打印、激光加工、超声加工、仿生加工等 新的加工手段、制造工艺加快发展,不断丰富制造的内 涵。 ➢深度上,制造技术进一步向极限拓展(极大、极小、 极精)。如,纳米尺度的超精密加工,超大尺寸构件加 工,MEMS等极微小制造工艺,深海、深空等极端环境下 装备。
18
❖模式:规模标准化生产走向规模个性化定制
第三阵营
印度 59.56
韩国 57.17
巴西 31.97
29
“三步走”战略
建国100周年 2035年
创新引领 实现跨越 迈入全球制造强国
关系 发展条件 资源禀赋
发展动力 技术水平 对外经济关系Biblioteka 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
资本短缺
资本充裕
商品短缺,解决有无 产能充裕,消费升级
产业分离
产业融合
技术革命的间歇期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
革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础
决
性作用
定性作用
劳动力、土地、资源、劳动力、土地、资源、
能源、环境容量给充 能源、环境约束加
25
2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
TFP相对资本投 入贡献偏小、TFP和 资本边际产出递减 的趋势共同表明, 我国的工业经济增 长主要依靠要素投 入、创新驱动不足 的特征显著、甚至 在日益强化,而这 也正是我国工业经 济增长速度最终进 入下行通道的根本 原因。
26
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 迭代更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勇于 打破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尤其是破除旧的 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以创新、质量、 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新的发展理念、发展路 径和竞争优势。
➢广度上,3D打印、激光加工、超声加工、仿生加工等 新的加工手段、制造工艺加快发展,不断丰富制造的内 涵。 ➢深度上,制造技术进一步向极限拓展(极大、极小、 极精)。如,纳米尺度的超精密加工,超大尺寸构件加 工,MEMS等极微小制造工艺,深海、深空等极端环境下 装备。
18
❖模式:规模标准化生产走向规模个性化定制
第三阵营
印度 59.56
韩国 57.17
巴西 31.97
29
“三步走”战略
建国100周年 2035年
创新引领 实现跨越 迈入全球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PPT版学习分享宣讲材料PPT课件精品

工业4.0简介
第 11页
08
工 业 4. 0
工 业 4. 0 应 用 场 景
动态生产线
当前汽车生产线也是高度静态配置,不可能将同一厂商不同产品组的部件相互置换。比如,
客户不能将同是大众品牌下的保时捷的坐椅用于大众其它车型。工业4.0之下,将形成动态 生产线,实现车辆的混装并确保匹配。
工业4.0简介
借鉴了德国的工业4.0计划,我国也制定 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5年5月 19日正式印发,在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 试点工作,要在2025年对制造业完成升 级转型。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用人成 本的上升,我国的制造业亟需转型。 虽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工业4.0对 于中国的制造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相 信就在不远的未来大家就会体验到工业 4.0带来的便利!
1
2
3
产设施的实现;
工业4.0简介
第 8页
05
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
工 业 4. 0
工 业 4. 0 三 大 趋 势
制造运行管理系统 (MOM)将帮助 生产价值链中的供 应商获得并交换实 时的生产信息。供 应商所提供的全部 零部件都将在正确 的时间以正确的顺 序到达生产线。
在未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将在虚拟世界被设计、仿真以 及优化,为真实的物理世界包括物料、产品、工厂等建立起一个 高度仿真的数字“双胞胎”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1959年第一个可编程 逻辑控制器PLC
第四次工业革命
系统基于信息物理 融合
用电子和IT技术实现 1870年第一条生产线 制造流程的进一步 美国辛辛那提屠宰场 自动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84年第一台纺织机
随着基于劳动分工 的、电力驱动的大 规模生产的出现
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课件PPT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manufacturing. At the same
time, emerging economies such as India and Brazil are
also catching up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
In such a situation, the country must come up with
THE PLAN ENDORSED BY PREMIER LI KEQIANG, IS THE COUNTRY’S FIRST ACTION PLAN FOCUSING ON PROMOTING MANUFACTURING . DUE TO CHINESE MANUFACTURING ACCOUNTS FOR ABOUT 20 PERCENT OF THE WORLD’S TOTAL, BUT IT IS FAR FROM STRONG .
economic growth.
•
China is being pressured from both sides:Advanced
econom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have all formulated policies supporting further
• "Four" means four principles; • "Five" means five guidelines; • "Nine" means nine tasks ; • "Ten" means 10 key secto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
中国品牌
《中国制造2025》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最新的世界品 牌500强中,中国有29个内地品牌上榜。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 大国,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成为国际市场上耀眼的“中国名片”。
中国质量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看来,中国在一些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核心系统上,质量和可 靠性不是太高,长期依赖于进口。改变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
中国制造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 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 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 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2.电气时代来临, 量产的生产线出 现带动第二次革 命 1.蒸汽动力的机 械制造设备带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 3.电子及IT的普 及带动工业自动 化生产 4.信息物理系统 (CPS)带动的 工业革命
中国制造
复 杂 程 度
时间 1970年开始 今天
18世纪末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20世纪初
5
2025 工业4.0对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7
2025
中国制造
目 2025
录
CONTENTS
第一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形势和环境
战略方针和目标
第二章
第三章
战略任务和重点 战略支撑与保障
第四章
2025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2025
第一章
发展形势和环境
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 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 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 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制造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4
2025 工业4.0驱动新一轮工业革命
更值得注意的是,工业 4.0 是“互联网+”的重要一部分, 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加速两者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反馈,因此,催生出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而工 业 4.0 是实现这一模式关键环节。工业 4.0 代表了“互联网+ 制造业”的智能生产,孕育大量的新型商业模式,真正能够实 现“C2B2C”的商业模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 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 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 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 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 坚实基础。
是︽ 我 国中 实国 施 制制 造造 强 国 战 略 第︾ 一 个 十 年 的 行 动 纲 领
2025
——
2025 发展形势和环境
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中国制造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11
2025 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 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 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 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 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 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 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 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 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 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 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 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 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 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 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 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 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 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2025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2025
2025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 来 10 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政府 的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 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
工信部表示, 计划大体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 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 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 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中国制造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2
2025 总理对此说了啥?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自从2014年12月 被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制造
2015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中国制造 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 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 利用国际产能合作等机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希望有关国家放宽 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倡导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反对保 护主义。中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
中国制造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6
2025 中国制造2025还说了什么?
绿色制造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全面推进钢铁、有色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 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 绿色评价……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工业互联网的调查报告,超过 74%的受访企业认为工业4.0对最优化配置资产、减少运 营成本、提高员工生产率、创造新利润等“非常或极其 重要”。GE估计,如果工业4.0可以把美国的劳动生产 率增速提振到 1995年IT革命时期的水平,那么到2030 年,与不采用工业4.0技术相比,全球GDP将多增加15 万亿美元,亚太地区多增加约4.2万亿美元。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3
2025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异曲同工
苗圩表示,我们仔细分析了德国提出来的“工业4.0” 和中国制造2025,可以说,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是不谋而 合、异曲同工。二者相同的地方,就是实现信息技术和先 进制造业进行结合,或者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结合,带 动整个新一轮制造业发展。 苗圩具体解释说,德国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 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 “智能生产”。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 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 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