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慈鲷饲养经验之我谈
三湖蝴蝶饲养经验总结 (资深蝴蝶玩家X少经验谈之八)

蝴蝶,一个很多坦湖爱好者喜欢,又觉得不好养的鱼;一个体色不断变化,每个成长时期花纹都不一样的鱼;作为一个蝴蝶爱好者,上一周,三湖慈鲷发烧友主编专门请X少就三湖蝴蝶的一些经验做了分享,包括饲养、繁殖、疾病等等,下面,X少再做个概括性的总结:1、饲养蝴蝶需要一个相对大点的缸,养蝴蝶对鱼缸的宽度要求会高点,原因是:蝴蝶会在鱼缸造景的石堆附近巡游,包括前后左右,所以要在石堆的前后左右都留有位置就对宽度的要求较大了,但是对鱼缸的高度要求不是很高。
同时养蝴蝶需要堆砌一些石头,个人推荐鹅卵石,便宜,方便养藻。
2、蝴蝶是高耗氧鱼,一定谨记这点,在清洗过滤,或者造景,甚至停电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加氧。
蝴蝶是群居鱼,10只以下会有打斗的现象,所以要么养一只,要么养一群。
3、很重要的,也是各位蝴蝶前辈经常说到的---蝴蝶肠胃很脆弱,在原生环境,蝴蝶是啃食坦湖的石头上的藻类为食的,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所以,蝴蝶消化虽然较快但是无法接受荤食,当然也有从小就改口的蝴蝶,个人不建议这么做。
饲料方面;比较主流的有薄片、贴片、颗粒,品牌也是那几个:卓比克、莫斯特、喜瑞等等。
是素食的就行。
4、因为我们无法提供像坦湖一样的广阔水体,所以我们要经常换水,一周至少一次,一次五分之一左右,要提前晒水,如果可以的话,在水里加些三湖盐。
但是切忌一次加太多,最好的办法是一次加一点、一天加一次的慢慢的加盐。
至于温度,个人建议长时间使用加温棒,目的不在单纯的加温,而是恒温。
25-27度都行,正常维持在26度,新陈代谢快、长得也快。
5、在日常维护的时候,可以多开灯,但是不要不关灯,那也不利于蝴蝶的生长,还有,蝴蝶是会跳缸的(打斗、争食等等)本人有N次血的教训了。
蝴蝶很亲人的,追手的能力和速度与罗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蝴蝶的群落意识很明显,我认为蝴蝶是有思维的鱼类,比如排队吃东西(贴片鱼粮,就能观察到)我见过一群蝴蝶欺负一只或者几只其他品种的鱼,都证明了蝴蝶不是没有智商的。
三湖慈鲷饲养方法

三湖慈鲷饲养方法
慈鲷,又称金鱼,是一种适合在家中进行饲养的观赏鱼类。
三湖慈鲷是其中一种品种,具有鲜艳的色彩和优美的外形,深受养鱼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让三湖慈鲷健康生长,以下是一些关于慈鲷饲养方法的建议。
首先,选择合适的水族箱是非常重要的。
慈鲷是属于冷水鱼类,所以水族箱的水温最好在15-25摄氏度之间。
水族箱的大小应该适中,保持适当的水流和氧气供应。
水族箱内的装饰物要避免尖锐的边角,以免伤到慈鲷。
其次,水质的管理也是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氨氮、硝酸盐等指标,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定期更换部分水质,清理废物和残留食物,保持水族箱的清洁卫生。
避免使用含氯的水直接添加到水族箱中,可以通过使用水质净化剂或者让水自然去氯来处理。
第三,饲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慈鲷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鱼食、鱼片、鱼饼、鲜食植物和冷冻食品等。
适量喂食,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
定时饲喂,建立良好的饲喂习惯,让慈鲷保持健康的饲养状态。
此外,注意观察慈鲷的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慈鲷的鳍、鳞和眼睛是否有异常,是否有异常的行为,如懒散、食欲不振等。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慈鲷的健康。
总的来说,慈鲷饲养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管理、饲料选择、水族箱的环境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慈鲷健康、活泼地生长,让鱼儿在水族箱中展现最美的姿态。
希望以上的建议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慈鲷饲养之路一帆风顺。
三湖慈鲷饲养经验之我谈

三湖慈鲷饲养经验之我谈默认分类2010-07-17 18:57:20 阅读8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饲养马鲷对养鱼易灰心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养活马鲷并非难事,只要有基本的养功就可以了。
但要想把它们养的色泽艳丽、光泽迷人的话就非易事了。
光照、水质、环境是影响马鲷成色的重要因素,想让马鲷完全发色,是众多鱼友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养马鲷的乐趣所在。
宽松的饲养环境是养好马鲷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让它们生活的舒适了,它们的体色才会完全的展现出来。
鱼缸:马鲷的地域性极强,天生好斗。
因此,鱼缸是越大越好,许多马鲷鱼友的鱼缸都超过1000升,有的还超过2000升耶。
初学者应从小缸开始,在取得了一些经验后,再将鱼移到较大的缸中。
在买鱼缸或自己制作鱼缸时,缸应尽可能深些,便于以后好造景。
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造景效果,缸的高度最好达到50cm以上。
如果您是住在楼房的话,当缸的尺寸确定后,就要注意您楼板的承载力了,一个350升的缸加上岩石、底沙和水,总重量将超过600公斤耶。
过滤:有人认为要维持一缸健康的马鲷的最低要求,每小时的过滤量应是水体总量的5.5倍。
至少要达到6倍,建议达到10倍,因为马鲷很会挖,很会吃,也很会拉,过滤系统越强大越好。
对一般的鱼友来说,上部过滤是最好的选择,便于观察水流的状态,但水泵的功率要稍大些。
造景:我认为,造景太复杂易助长马鲷的地域观,打斗会变得更厉害,不便于再往缸里添加新鱼(容易被吃掉);对于一般鱼友来说,没有必要造景,简单放几块岩石,并加大混养密度就可以了,反正马鲷的色彩本来就比较绚丽,密度大了,看起来景色也是不错的。
当然,放鱼的数量就要依你的过滤系统的承受能力而定。
如果您是发烧级玩家,雅致的造景当然是不可缺少的啦,造景时就得多放些岩石和底砂。
底砂可以选择珊瑚砂(珊瑚砂有利于稳定水质和提高硬度)或一些细小的砂砾。
岩石最好选择那些被水流冲刷过表面光滑的。
岩石一定要固定好,否则堆砌的岩石会因其基部受到马鲷的挖拱,造成松动坍塌而危及鱼缸的安全。
三湖慈鲷饲养方法

三湖慈鲷饲养方法:
三湖慈鲷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管理:
三湖慈鲷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可以使用专门的慈鲷盐或食用小苏打加硫酸镁调节水质,以维持水质的酸碱度和硬度。
新水的硝化系统建立后,由于硬度高的关系,水色会非常透明。
若水色不够透亮,要检查过滤系统是否有效或者水质是否调节到位。
2.温度控制:
三湖慈鲷在水温15~38℃环境里都能生存,但适宜的水温为24~28℃。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水温的稳定,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3.饲料选择:
三湖慈鲷需要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
可以选择专门的慈鲷饲料或活食,如小鱼、虫子等。
同时,要根据鱼的大小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饲料,避免过量或过度喂养。
4.疾病防治:
三湖慈鲷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如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同时,要定期清洗鱼缸、更换水,保持鱼缸的清洁卫生。
三湖慈鲷饲养方法

三湖慈鲷饲养方法三湖慈鲷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它的体色艳丽,活动性强,非常适合养在家庭的鱼缸中。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三湖慈鲷的饲养方法。
1. 鱼缸准备三湖慈鲷的饲养需要一个合适的鱼缸,建议选择较大的玻璃缸,容积至少为30升。
鱼缸内部应该摆放适当的石块和植物,以提供慈鲷藏身和游动的空间。
此外,要确保鱼缸有适当的过滤器和加热装置,以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的温度。
2. 水质和温度控制三湖慈鲷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喜欢酸性或中性水环境。
每周应该检测一次水质,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补充。
水温应保持在25°C - 28°C之间,通过加热装置进行调节。
另外,定期更换一部分水,保持水质新鲜。
3. 饲料选择三湖慈鲷是杂食性鱼类,它们可以接受多种类型的饲料。
可以选择切成小块的鱼肉、虾仁、虫子作为主要食物,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此外,可选用鱼类专用的人工饲料或冷冻的鱼肉饲料,以及水生植物或藻类作为膳食补充。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慈鲷的大小和活动量,每天喂食2-3次,让其食欲适中。
4. 定期清洁和观察饲养三湖慈鲷需要保持鱼缸的清洁,定期进行水质测试并定期更换水。
在更换水时,应用适当的处理剂来去除有害物质。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慈鲷的体态和活动,如果发现异常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社交和环境丰富化三湖慈鲷是群居鱼类,它们喜欢在一起活动。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可以考虑购买多只三湖慈鲷一起饲养,以提供社交环境,但要注意控制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和争夺食物。
此外,可以在鱼缸中增加一些装饰物和洞穴,以提供慈鲷休息和藏身的场所,同时也增加了观赏价值。
综上所述,三湖慈鲷是一种适合在家中养殖的观赏鱼,它的饲养相对简单,但仍需要注意水质、温度、饲料选择和定期清洁。
通过正确的饲养方法,我们可以欣赏到慈鲷艳丽的体色和活泼的动作,为家庭环境增添美丽。
饲养慈鲷鱼的要点有哪些_慈鲷鱼饲养的技巧(2)

饲养慈鲷鱼的要点有哪些_慈鲷鱼饲养的技巧(2)慈鲷鱼饲养技巧冰冻红虫对短鲷而言虽然味道不错、适口性也还不错。
但是据我的经验大多数短鲷在吃完红虫以后会将红虫体内的体液吸取掉,然后将红虫的外皮吐出来。
时间长了以后剩下的红虫外皮很容易腐败发霉,进而污染水质。
一定要注意观察,及时清理。
尽量购买知名的冰冻红虫和丰年虾,尽量避免以冰冻红虫或丰年虾为主。
因为有很多人反映冰冻红虫如果消毒不彻底会携带驼型线虫或其他寄生虫卵,从而致病。
冰冻饲料在喂食前,要使用原缸水解冻,然后把里面的脏东西挑出来并充分清洗以后才可以喂食。
如果短鲷出现肥胖的现象,就要想办法减肥(除非你要把他们培养成种鱼)。
可以通过降低喂食次数和逐步降低每次的喂食量来实现。
喂食的多少要靠各位看官自己掌握。
这里只说一下本人的见解:短鲷在野生的状态下不会顿顿吃饱,但是也不会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进食,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觅食。
即便是这样也不会吃得很饱,所以绝大多数野生的短鲷体形都很修长,颇有些“道骨仙风”的意味。
但是体形瘦不意味着不健康。
所以我认为,吃得少、吃的精、吃的全、吃得干净才是正确的。
少量投喂,喂食时间尽量固定,营养全面,鲜活人工相结合,清洁干净。
这些都是喂食的正确标准。
一般来讲喂食的次数:亚成鱼每天2-3次为好,成鱼每天1-2次为好,刚起飞的幼鱼则应该保持每天4-6次,起飞后一个月左右的小鱼每天3-4次。
当然了,这都是最理想的方式,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除非你是专业养鱼的)。
具体实施起来还要各位看官自行斟酌。
综合维他命是好东西,可以增强鱼的抵抗力和发色,但是本人的经验是:如果要使用成品的水族专用液体综合维他命,一定要看好保质期,临近或者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千万不能用,变质的液体维他命可能会变成“夺命汤”。
如果要使用,可以购买善存片或者21金维他,用原缸水融化以后,过滤杂质后添加。
添加到饲料里面比直接添加到水里效果好,添加的量一定要谨慎,毕竟这东西对细菌也是很好的补品。
三湖慈鲷鱼的饲养方法是什么

三湖慈鲷鱼的饲养方法是什么第一步:选择一个水体较宽的水族箱,因为三湖慈鲷生性较活跃,不宜在狭小的水族箱中饲养。
所以个人认为应选用至少在1.2m以上的水族箱来饲养。
第二步:过滤系统选择,因为三湖慈鲷身体十分强健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大,食量也会随之增大会排泄出很多得粪便。
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过滤效果较出色系统。
第三步:加热增氧。
加热棒应选用配合相同尺寸水族箱的型号。
三湖慈鲷只要饲养密度不高个人认为增氧系统可以应人而异的来设置。
第四步:底砂的铺设应按照其所养慈鲷的颜色搭配来铺设。
沙子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有贝壳砂、石英砂、河沙等。
注意的一点是喜欢海水风格的尽量选用洁白的沙子,原生风格的选用黄色或深色的沙子。
无论是哪一种底砂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预先清洗干净,要不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第五步:造景石的设置,造景石是一个很广泛的说法。
基本三湖慈鲷的造景无论哪种石材都可以担当重任。
一般市面出现的有黄蜡石、青龙石等,也可以用取自于河滩的鹅卵石来造景。
海水风格的造景是要表现整体的清亮,则可以选择珊瑚骨、一些人工或天然的海底装饰物,配上洁白的底砂会让人眼前一亮。
第六步:照明的选择个人认为应该根据所养的品种、其原有的生存环境来选择。
个人感觉选择光线较暗的要比较强的感觉要好这里除海水风格的以外,因为三湖慈鲷身上的颜色质感较高,较暗的灯光照射在鱼儿身上会表现出较强的金属感。
缸建议选择长而且宽的缸,当然住楼房的朋友也要考虑下楼板承重的问题。
宽最好在45CM以上,又长又窄的缸不适合养这些鱼。
养马拉维和维多利亚慈鲷最好一米以上缸;坦湖最好80CM以上缸,这些是基本的要求,具体还是看所养鱼只的大小。
选品牌缸要选带上滤盒的,很多国产品牌缸为了养草缸灯具数量的设置和使用外滤桶的方便都不带上滤盒,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底沙其实三湖鲷缸用什么沙子都无所谓,只要洗干净就可,一般大家喜欢用的是珊瑚沙,因为这种沙子对维持水的硬度可能有一定的作用钙离子缓释?只要你愿意洗,普通河沙也可以。
新手如何给三湖慈鲷喂食

新手如何给三湖慈鲷喂食新手最新适合养的热带鱼非三湖慈鲷莫属,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三湖慈鲷好处是:色彩艳丽、不挑食、适应性强.一些新手朋友们在饲养三湖慈鲷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让它们吃什么比较好的问题?既想让它们快速的增色,又害怕营养不均匀而生病,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新手朋友们!一、野生的三湖慈鲷吃什么?在通过水族爱好者在解剖野生三湖慈鲷鱼的尸体中发现,它们的胃里有一些藻类,小鱼,青苔,淡水海绵等食物残渣,但也有个别的不同,总体来说的话有素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三种。
二、人工饲养的三湖慈鲷鱼吃什么?人工饲料种类分类1)人工饲料:颗粒状、薄片状、长条状;2)天然饲料:血蚯蚓、丰年虾、水蚤、线虫、小虾、面包虫;3)冷冻饲料:血红虫、珍珠虾、糠虾、丰年虾;4)自己加工的饲料:蔬菜、汉堡三湖慈鲷一般都是杂食性的,只要健康干净、温度适中、荤素不过失调,吃什么都行。
我们建议一般都是以人工合成的饲料为主,像冷冻的红虫,小虾,丰年虾等动物性饲料为辅助。
三、喂食的基本方法在投喂的时候,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的投喂,又最好用固定的器具、固定的动作或敲打声,以便让三湖慈鲷形成条件反射和记忆,这样在喂食的时候,鱼儿们会提前聚拢过来,非常可爱。
1、按时喂食,鱼吃食就跟人吃饭一样,有规律的投喂有助于鱼儿的消化和成长。
喂食的次数,我们建议是一天两喂,早晚各一次。
2、少食多餐,适量不撑,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请保证少喂勤喂的原则,保证投喂的食物在1-2分钟之内吃完,一天中可多次均匀投喂,这样有助于鱼儿快速成长。
如果时间有限,保证第一点就好,如若不然宁可不喂,有鱼友就是一天喂一次,个别鱼友2天喂一次,鱼儿养的都很好,因为鱼很耐饥,但怕喂饱。
尤其是有些马鲷和蝴蝶类,不知饥饱。
3、夜间少喂或不喂,夜间是绝大多数鱼休息的时候,喂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尽量少喂或不喂。
4、剩余残饵要吸出,如果发现缸中有剩余残饵,尤其是红虫、线虫以及高蛋白的鱼食一定及时清理吸出,否则变质坏水,鱼吃了变质食物容易腹水,肠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湖慈鲷饲养经验之我谈默认分类2010-07-17 18:57:20 阅读8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饲养马鲷对养鱼易灰心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养活马鲷并非难事,只要有基本的养功就可以了。
但要想把它们养的色泽艳丽、光泽迷人的话就非易事了。
光照、水质、环境是影响马鲷成色的重要因素,想让马鲷完全发色,是众多鱼友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养马鲷的乐趣所在。
宽松的饲养环境是养好马鲷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让它们生活的舒适了,它们的体色才会完全的展现出来。
鱼缸:马鲷的地域性极强,天生好斗。
因此,鱼缸是越大越好,许多马鲷鱼友的鱼缸都超过1000升,有的还超过2000升耶。
初学者应从小缸开始,在取得了一些经验后,再将鱼移到较大的缸中。
在买鱼缸或自己制作鱼缸时,缸应尽可能深些,便于以后好造景。
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造景效果,缸的高度最好达到50cm以上。
如果您是住在楼房的话,当缸的尺寸确定后,就要注意您楼板的承载力了,一个350升的缸加上岩石、底沙和水,总重量将超过600公斤耶。
过滤:有人认为要维持一缸健康的马鲷的最低要求,每小时的过滤量应是水体总量的5.5倍。
至少要达到6倍,建议达到10倍,因为马鲷很会挖,很会吃,也很会拉,过滤系统越强大越好。
对一般的鱼友来说,上部过滤是最好的选择,便于观察水流的状态,但水泵的功率要稍大些。
造景:我认为,造景太复杂易助长马鲷的地域观,打斗会变得更厉害,不便于再往缸里添加新鱼(容易被吃掉);对于一般鱼友来说,没有必要造景,简单放几块岩石,并加大混养密度就可以了,反正马鲷的色彩本来就比较绚丽,密度大了,看起来景色也是不错的。
当然,放鱼的数量就要依你的过滤系统的承受能力而定。
如果您是发烧级玩家,雅致的造景当然是不可缺少的啦,造景时就得多放些岩石和底砂。
底砂可以选择珊瑚砂(珊瑚砂有利于稳定水质和提高硬度)或一些细小的砂砾。
岩石最好选择那些被水流冲刷过表面光滑的。
岩石一定要固定好,否则堆砌的岩石会因其基部受到马鲷的挖拱,造成松动坍塌而危及鱼缸的安全。
可用玻璃胶将岩石胶粘在一起,或者是在缸底先垫上一层泡沫板,然后将岩石置于其上。
切记:先放岩石后放底砂。
马鲷原栖地水草并不多见,缸内栽种的水草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可为小鱼提供一些庇护,吸收水中部分的硝酸盐,还会让那些红的、黄的、蓝的色彩斑斓的马鲷在水草丛中显的更加活泼,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观。
注意的是,所有的马鲷在挖坑时都有可能将水草的根系挖出,因此水草一定要用岩石压在其根部固定,并选择一些耐碱的水草,如:榕科植物(Anubias spieces)、皇冠类 (Echinodorus spieces)等。
加温:马拉维湖的水温长年约在21~29℃之间,因此,在中国的冬天,水族箱内应添加加温设备。
水质:马拉维湖的 pH约在7.8~8.6之间,因此,鱼缸中的pH值应维持在7.8~8.5之间,在选择混养鱼种和水草时就得考虑这一因素。
GH值最好应超过10(中度硬水)。
照明:马鲷本身色彩鲜艳,在任何光照条件下表现的都非常好。
但良好的照明,可让鱼儿将漂亮的色泽完全展示出来,还可使岩石上的藻类增殖,供部分马鲷食用。
但太强烈的照明,常会让他们感到不适,而体色也渐变淡。
选鱼:现在市场上见到的马鲷幼鱼(体型约在5~10cm)色彩都非常艳丽,如同成鱼一斑,在挑选鱼只的时候,请不要挑选这些鱼,因为这都是注射了荷尔蒙,等饲养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退色。
应尽量挑选那些最不鲜艳的(一定要健康爱游动,因为生病的鱼也是黯淡无色的)鱼。
若想混养,就应挑选那些性情相对温顺的鱼种,如A属、C属、L属鱼,以减少争斗。
放鱼:是新缸,只要缸内环境达到上述要求,就可放鱼入缸了。
若缸内原本就养有马鲷,新鱼入缸后,它会被其它鱼追咬驱赶,为了减少新鱼受攻击,可在投饵的时间放鱼,好让新鱼能迅速在缸中找到一个地方躲藏起来,或者是加入新鱼后立刻把灯关掉,分散原有鱼只的注意力。
事后,如果发现它总是被其它鱼驱赶追咬,最好还是将它移出,否则它迟早会被“干掉”。
饵料:刚孵化的小鱼可喂丰年虾幼虫、丰年虾幼虫冷冻片或仔鱼饵料。
成鱼则可喂腥味较重的丰年虾成虫或红虫,冷冻的丰年虾和干燥的红虫是不错的选择,但冷冻的红虫尽量不要喂食,因为红虫常会携带病菌。
此外,若单喂干燥的颗粒状或片状饲料,建议以多种混合投喂,以求营养均衡。
混养:成群的马鲷悠游于水族箱中,在造景与照明的映衬下,所散发出无与伦比的色彩光泽与丰富的活力,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但要拥有一缸充满着艳丽色彩的马鲷混养缸,你就得注意以下几个要领,方能让慈鲷和平的生活于空间有限的水族箱中,并且充分的展现艳丽的色彩。
①体型大小:在慈鲷的品系中,多数情况下,大型的慈鲷对体型过小的慈鲷视若无睹,仅在烦躁时偶尔的驱赶一番,或在摄食过程中视作食物而受到攻击。
而体型相近的个体间争斗就激烈了,因为他们为了争夺地盘、食物和配偶,往往大打出手,甚至一定要打到你死我活才罢手。
因此在选择混养对象上,一定要设法控制,常用的方法是在缸中饲养一些消除慈鲷自设领域的鱼类,例如非洲产小型鲤科鱼类,或在底部活动的湖产鲶鱼,或经常出没于洞穴中的弱电鱼类,有了这些鱼类的帮助,就可以消减缸中慈鲷时时发生的打斗与追咬。
②公母鱼:由于多数的慈鲷对于种或属的异性有较为明显的专一性,所以想要马鲷繁殖的您应以一雄多雌来进行混养;而对于饲养目的仅在于欣赏美观的混养前提下,建议单性(全数雄性)饲养。
二、繁育母鱼辨别:通常情况下成年雄性具有较鲜明的色彩,相比之下成年雌性则色彩暗淡。
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利用其生殖孔来辨别。
产卵:这是饲养马鲷最令人兴奋的事情。
马鲷十分多产,母鱼先在岩石或沙床上产卵,然后公鱼排精进行受精,接着母鱼将受精卵含入口中。
此时,可将含卵的母鱼移出单养,而将不需要的继续留在缸里。
否则,仔鱼在原缸中出生后会被其它成鱼吃掉。
口孵:口孵是马鲷的天性。
小鱼通常是在产卵后21~31 天左右被孵化出,小鱼一出来就可以自己游动和进食,小鱼刚出来时约1cm左右。
有些母鱼在小鱼出来后会继续照顾它们数天,在这段时间里,小鱼在夜间或是遇到危险时会躲到母鱼嘴里。
这也是马鲷较容易繁殖的原因。
在口孵期间,如果母鱼受惊吓出现了吞噬或吐出卵的情况,请不要惊动它,它自己会把卵含回口中。
此外,口孵期间,母鱼几乎不再进食,小鱼出来后继续让母鱼呆在自己的缸中10天左右,同时投喂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以利于母鱼的身体和状态得到迅速恢复。
三、管理水质:养好马鲷的最大秘诀在于维持良好的水质。
如何使水质良好稳定?一般自来水pH 都在7左右,需要人为的调高pH。
可用专门的慈鲷盐,如JBL、TK的东非慈鲷盐。
最经济的是用食用小苏打加硫酸镁。
一般100公升水,加食用小苏打30~40克,硫酸镁(纯)16克,pH可以到8左右。
添加硫酸镁后还会对某些兰色系的鱼(如阿里)发色有些帮助。
做到应定时的换水和不定时的加水。
过滤系统:硝化系统建立后由于硬度高的关系,水色会非常透明,若水色不够透亮,就要注意检查一下自己的过滤系统是否有效了。
观察:平时还应注意鱼儿是否精神?是否受伤?是否发情?是否含卵?水温是否正常?是否受到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外?别忘了检查岩石及水草情况。
发现鱼儿情况异常,应及时仔细的查找原因,属环境因素造成的,要及时改善环境;属鱼病征兆,要及时对症下药处理。
总之,勤奋是饲养马鲷成功所在!設備篇》在器材使用方面,飼養慈鯛是與一般熱帶魚的要求沒有很大差別,只是需要在混養及餵食較花一點技巧而已。
基本設備1. 魚缸:愈大愈好並且最好要有蓋,因大部份慈鯛的跳躍能力十分厲害(小心跳缸!)2. 濾水器:外置的會比較好,視乎魚缸大小及類型3. 氣泵:若是選擇使用雨淋管或濾水器設有內置打氣功能的話便可以不用4. 燈照:使用一般水族用的燈箱便可,太強烈的光照會把慈鯛嚇怕5. 暖管:冬天的時候需要調節至25-28°C 的水溫魚缸的選擇若是打算飼養慈鯛幼魚或是短鯛的話(身長 5 cm 以下),可以使用一個兩尺長(24吋) 或有最少40 - 60公升水容量的魚缸;若是飼養一些體型較大的品種,個人建議需要一個最少有三尺長(36吋) 或150公升水容量的大缸了。
在外國,四尺缸(水容量= 200公升左右) 是飼養一般3-6 吋慈鯛成魚的基本設備,一些更大體型的品種則需要用至少六尺缸來飼養(水容量= 400公升)。
如果家中許可,飼養慈鯛的魚缸的確是愈大愈好!魚缸愈大,水質污染的速度比較細缸慢,減少了需要勤換水的煩惱;另一方面,有很多慈鯛都喜歡群體生活,較大的活動空間可以令魚隻展示一些更為有趣的行為呢!石或木材除了非洲慈鯛外,大部份在人工環境飼養下的慈鯛對魚缸內的佈置是沒有什麼要求。
可是,以「基層式」來繁殖的慈鯛(Substrate spawners) 會比起「口孵式」的慈鯛在保護其固定地盤時較為兇惡,所以魚缸應該放置多一些「阻礙物」(或產卵媒介) 來減低打鬥情況的發生。
飼養者可以放置一些石灰石(Limestone)、凝灰岩(Tufa)、火山石(Lava rock)、沉木(Driftwood) 或一些在水族店有售的石材。
個人建議不要放置在戶外自行撿拾的木或石材,因為其物料在表面上看似乾淨,但卻可能會佈滿細菌或寄生蟲,或已受到化學原料的污染,如放入缸中當飾物便會增加魚隻染病或死亡的風險。
底材飼養南美或中美慈鯛可以考慮不用底材,但某些有很多品種都需要底砂來建立安全感或繁殖。
在選用底材時,應先要考慮到魚隻在原生環境的生活習性,儘量避免選用一些人工製造的底材(eg. 波子或色彩繽紛的粗幼砂粒),最好選用天然的底材,其顏色亦要自然才不會令魚隻感到恐懼。
某些非洲品種的慈鯛(eg. 坦湖卷貝魚、珍珠龍王及珍珠天使類) 喜愛不停地用咀把底砂翻掘,所以最好使用最幼細的鹼性砂粒為底材(eg.幼珊瑚砂會比粒狀珊瑚骨合適水草飼養慈鯛的水質多數是以偏微酸至鹼性為主,很有多水草在這些pH 範圍內都不能夠健康地生長。
除了南美洲慈鯛外,很多其他地區的品種都擁有強烈的好寄心及破壞力(主要是非洲及中美洲慈鯛),牠們會在短時間內把水草連根拔起並將之「消滅」。
若是真的很想為魚缸加一點綠草,個人建議儘量選用一些能夠在鹼性水質內生長而且是硬葉的草種,相信會比起需要酸性水質或是幼葉的品種較耐種一點。
硬葉的草種包括:鐵皇冠類(Java Fern)、水蘭類(Vallisneria)、以及水榕類(Anubias)。
水質控制由於慈鯛主要來自非洲、南美洲、及中美洲,這三大地區的慈鯛因此而各有不同的水質要求。
1.非洲馬拉威湖及維多利亞湖:鹼性水質(pH 7.5 - 8.5);硬水(10-17 dH)。
2. 非洲坦干伊克湖:鹼性水質(pH 8.0 – 9.5);硬水(10-20 dH)。
3. 南美洲:酸性水質(pH 5 – 7.0);軟水(2-6 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