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1(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地基处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变电站场地站址地基处理工程设计一、设计说明地基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继《地基处理》课堂教学结束后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与地基处理理论学习相配套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深入理解和巩固地基处理的基础理论,牢固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地基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实际具体问题。
了解并掌握实际地质和荷载条件下不良地基处治设计的一般方法;熟练地质资料的使用;培养运用土力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练掌握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和监测技术,培养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作风和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1、设计目的(1)提高地基承载力结构的荷载最终都将传到地基上,结构建筑物的强度很大,而基础能够承受的强度却很小,压缩性很大。
通过适当的措施,改善和提高土的承载能力。
(2)改善剪切特性地基的剪切破坏以及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取决于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以及减小土压力,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3)改善地基土的压缩特性主要是采用一定措施以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以减少地基土的沉降。
另外,防止侧向流动(塑性流动)产生的剪切变形,也是改善剪切特性的目的之一。
(4)改善透水特性由于地下水的运动会使地基出现一些问题,为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以减小其水压力。
(5)改善动力特性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一部分轻亚粘土)将会产生液化。
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地基土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特性。
(6)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性等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任务书-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资料1. 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体育中心的地基加固工程,总占地面积34万m2,场地地基处理总面积约23万m2。
体育馆、游泳馆、商业用房等建筑采用桩基础,其它场地为体育场、各类球场、停车场、市民广场、道路及绿地等用地均采用地基处理方式。
加固范围主要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及室外体育广场等,拟建场地对差异沉降敏感度一般,对施工噪声影响要求不高。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性质,该工程为二级工程,场地为二级基地,勘查等级为乙级。
2.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黄、褐红,呈湿,松散状,由粘性土或砂质粘性土组成,均质性差,局部地段夹少量碎石,回填时间为近6个月。
该层全场均有分布,层厚2.30-6.60m。
(2)淤泥:灰、深灰、灰黑色,呈饱和,流塑状,局部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有机质,粘性好,韧性好,干强度高,属高压缩性土,摇震反应慢,局部地段混杂有中粗砂而表现为淤泥混砂。
该层工程性能差,全场区均有分布,但厚薄不均,层厚4.50~12.60m。
场地东侧分布有砾砂,深灰色为主,饱水,松散状,以石英粗砂为主,呈棱角状,均匀性较差,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具有一定的干强度。
(3)粉质粘土:灰、灰黄、褐黄色,湿,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和石英砂组成,其中中粗砂含量约20-30%,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分布不均,厚薄不均,部分钻孔缺失。
厚度为0.40-4.90m。
(4)粗砂:呈灰黄、褐黄色,饱水,松散-稍密状,局部中密状,主要由石英砂组成,胶结型一般,呈棱角状,分选型一般,级配一半,均匀性较差,含泥约20%,厚度0.40-4.90m。
(5)残积砾质粘性土:浅黄、灰黄、褐黄、灰白色,呈湿,可塑状,主要由粘土和石英砂组成,为花岗岩风化残余,稍具原岩结构,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稍有光泽,遇水易崩解软化。
工程地基施工处理方案怎么写

工程地基施工处理方案怎么写一、施工前准备1. 地质勘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勘查,包括岩土勘察、地下水勘察、地质构造和地震影响等内容,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2. 地基设计:根据地质勘查结果,进行地基设计,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基础结构、承载力、稳定性等方面的设计。
二、地基处理1. 地基改良:如果地质情况较差,需要进行地基改良,包括灌注桩、搅拌桩、土体加固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2. 基础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结构施工,包括基础平整度、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作,确保基础结构稳固。
3. 地下水处理:如果地下水水位较高,需要进行地下水处理,包括井筒降水、井筒灌浆、井筒加固等方法,确保基础结构不受地下水影响。
三、施工质量控制1. 质量检查:对地基处理和基础结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地基改良效果、基础结构尺寸和质量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监理:由专业监理单位对地基处理和基础结构施工过程进行监理,记录施工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环境保护1. 地面清理:地基处理和基础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地面清理,清除工地垃圾、材料残余等,并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卫生。
2. 施工废料处理: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料和废水进行合理处理,符合环保要求,预防环境污染。
3. 生态保护:对施工现场周边的植被和动物进行保护,避免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五、安全施工1. 安全管理: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包括施工作业安全交底、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安全培训等,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2. 防护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包括警示标志、围挡栏杆、安全带使用等,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
六、施工后整理1. 施工记录:对地基处理和基础结构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施工现场照片、质量检查记录、监理意见等,形成施工档案。
2. 完工验收:由专业验收单位对地基处理和基础结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出具合格证书,确认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2017年地基处理毕业设计任务书

地基处理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王祥琴)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7年01月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各种地基处理技术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岩土工程条件复杂,各类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已有的地基处理工法在设计计算、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各地还发展了许多新的地基处理工法。
在看到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地基处理的实践中,目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研究、设计与施工方法滞后于工程需求的现象,要求我国的岩土工程工作者进一步重视因地制宜,加强多种地基处理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各类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对地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1)稳定问题稳定问题是指在建(构)筑物荷载(包括静、动荷载的各种组合)作用下,地基土体能否保持稳定。
地基稳定问题有时也称为承载力问题,但两者盖不完全相同。
地基承载力概念在建筑领域用得较多,有时也根据变形控制。
若地基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作用下将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将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严重的可能引起建(构)筑物的破坏。
地基的稳定性,或地基承载力大小,主要与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有关,也与基础型式、大小和埋深等影响因素有关。
(2) 变形问题变形问题是指在建(构)筑物的荷载(包括静、动荷载的各种组合)作用下,地基土体产生的变形(包括沉降,或水平位移,或不均匀沉降)是否超过相应的允许值。
若地基变形超过允许值,将会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严重的可能引起建(构)筑物的破坏。
地基变形主要与荷载大小和地基土体的变形特性有关,也与基础型式、基础尺寸大小等影响因素有关。
(3)渗透问题渗透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蓄水构筑物地基渗流量是否超过其允许值。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任务书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1、使学生对单位或分部工程的结构构造、施工技术等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使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纪律(1)所有学生必须服从学院统一分配,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安排,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自觉防范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实习期间,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的纪律规定,绝对服从指导教师安排,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地点。
(3)实习结束后,必须按时返校,无故不返校,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4)本次实习,工管1101、工管1102、工管1103、工管1304、工管1305 五个班全体学生必须全部参加,一般不得请假,有特殊情况应向辅导员请假,并经指导教师批准,指导教师全程考勤。
(5)在实训中要尊重和服从工地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虚心学习,勤动脑,勤动手。
(6)学生必须围绕实训内容认真写好体会,实训结束后,编写一份实训报告交给指导教师。
(7)实训小组长及班委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积极向指导教师提供反映学生现场情况,凡发现不负责任者,立即更换,并予以处理。
2、安全:(1)进入施工场地必须带好安全帽。
(2)禁止穿高跟鞋、拖鞋、易滑鞋和光脚走入现场,不准在施工现场追逐、打闹,不准在脚手架上和其他危险处休息、聊天。
(3)不准带无关人员进入工地。
(4)电器设备未经技术人员许可,严禁触摸。
(5)以上纪律和安全规则,不遵守者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其本人负责。
(6)现场实习前必须在《商洛学院认知实习安全承诺书》上签名,否则不予实习。
三、实训内容(供同学参考)(一)、土方工程1、掌握常用土方施工机械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及提高生产率的方法;2、掌握土壁塌方的原因和土壁支撑方法;3、如何选择回填土的填方土料及填筑压实方法。
(二)、桩基工程1、了解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2、了解预制构件的预制、起吊、运输及堆放方法;3、掌握各种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
地基基础检测任务书

工程
概况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检测流水号工程地址
桩土信息
复
合
地
基
地基类型成桩工艺/桩型
复合地基处理面积(m2)承压板型号及尺寸
工程总桩数(根) 设计桩径(mm)
桩间距(m×m)布桩形式
设计桩长(m)试桩桩长(m)
设计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KN)
单桩最大预估荷载
(KN)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kPa)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最大预估荷载(kPa)
桩
基
础
地基类型成桩工艺/桩型
工程总桩数(根)设计桩径(mm)
设计桩长(m)试桩桩长(m)
设计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KN)
单桩最大预估荷载
(KN)
静
载
荷
试
验
检测方法
及数量
反力装置反力大梁堆载法
主机型号及编号数量位移传感器型号及编号数量力传感器型号及编号数量千斤顶型号及编号数量
荷载箱型号及编号数量
审核:校对:编制:
备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1、加载分级: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如下。
加荷级别对照表
加荷级别 2 3 4 5 6 7 8 9 10 11 荷载(kPa)
1、卸载分级: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两倍,逐级等量卸载。
卸荷级别对照表
卸荷级别 1 2 3 4 5
荷载(kN)。
地基基础设计任务书与指导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C》任务书指导书第一部分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试设计该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持力层为粘性土,厚8m,土的天然重度为18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第一组:f ak=240kPa,第二组:f ak=180kPa,第三组:f ak=140kPa)地下水位在-7.5m处,无侵蚀性,不考虑冻深影响。
⑵给定参数柱截面尺寸为350mm×500mm,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上部结构传来轴心荷载为:第一组:720kN,弯矩值为90kN·m,水平荷载为10kN。
第二组:580kN,弯矩值为70kN·m,水平荷载为10kN。
第三组:480kN,弯矩值为60kN·m,水平荷载为10kN。
⑶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可以调整)(f t=1.1N/mm2)钢筋:采用HPB235或HRB335(可以调整)(f y=210 或300N/mm2)(三)设计内容⑴确定基础埋置深度⑵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⑶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⑷确定基础的高度⑸基础底板配筋计算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设计时间5天。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 同前所述 (二)确定地基承载特征值f a 同前所述)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三)确定基础的底面面积A ≥hf F ⨯-γa k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前所述(四)持力层强度验算⎪⎭⎫ ⎝⎛±+=l e A G F p 0k k k maxk min 61≤1.2f a2k mink max k p p p +=≤f a式中 p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p kmax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p k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kPa);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G k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 A ——基础底面面积(m 2); e 0——偏心距(m);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l ——矩形基础的长度(m)。
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任务书

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本次建筑工程技术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任务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建筑工程行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学生。
二、任务要求1. 任务名称:设计并搭建一座小型木结构房屋2. 任务描述: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小型木结构房屋的设计和搭建。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从设计到搭建的全过程,并保证房屋的结构安全和功能完善。
3. 任务步骤:步骤一:设计方案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场地条件和功能需求,设计一套符合要求的小型木结构房屋方案。
设计方案需要包括房屋的平面布局、立面图、剖面图等,并注明主要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
步骤二:材料采购学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主要结构材料,并进行材料采购。
采购时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三:施工准备学生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物、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准备所需工具和设备等。
步骤四:基础施工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基础的施工工作,包括地基挖掘、基础浇筑、地下排水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
步骤五:结构搭建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房屋结构的搭建工作,包括墙体搭建、屋顶搭建、地板铺设等。
搭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步骤六:装饰装修学生需要进行房屋的装饰装修工作,包括墙面涂料、地板铺设、门窗安装等。
装修过程中需要注意装饰效果和施工质量。
步骤七:验收和整理学生需要对完成的房屋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清理杂物和废料。
4. 任务成果:学生需要提交以下成果:- 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局、立面图、剖面图等设计图纸;- 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技术要点;- 完成的房屋:经验房屋需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实训报告: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经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土木工程专业岩土方向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办公楼地基处理设计
二、课程设计资料
1工程概述
拟建邯郸市机械电子研究所办公楼泰祥中华大厦位于邯郸市区北部,中华北大街东侧,邯郸市机械电子研究所院内。
拟建泰祥中华大厦,为地上1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47.0m,南北长65m,东西宽14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基础埋深4.0m,基底压力(标准组合)为200kPa。
基础形状及尺寸参见“基础平面布置图”。
建筑物低级基础设计等级为已级;建筑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已级。
2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冲积平原西部,该场地原为厂区,基本平坦。
原有建筑物已全部拆除,勘察时厂绝对标高约53.50m。
勘探点标高引自中华大街中心线,其标高为4.41m。
2.2地层
勘察范围内所见土层以第四纪新近沉积土、一般沉积土为主,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11层,现依据钻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及土工试验资料分层叙述如下:
1. 层杂填土[Q42m1]:以建筑垃圾为主,含砖块、白灰、木炭等,结构松散。
厚度:0.80-2.20m,平均1.61m;层底标高:52.30-53.10m,平均52.64m;
层底埋深:0.80-2.20m,平均1.61m。
2. 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黄色,可塑—软塑,局部流塑,夹黏土及粉
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7MPa-1,范围值为0.23-0.53MPa-1,为中等—高压缩性。
厚度:
2.50-
3.80m,平均3.03m;层底标高:49.30-49.90m,平均49.61m;层底埋
深:4.20-5.20m,平均4.64m。
3. 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黄色,软塑,夹黏土薄层,局部相变为黏土,
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2MPa-1 ,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1.50-2.20m,平均1.80m;层底标高:
47.40-48.30m;层底埋深:6.20-6.90m,平均6.44m。
4. 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黄色-灰色,软塑—流塑,稍有光泽,无摇
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26MPa-1,范围值为0.23-0.53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0.50-1.20m,平均0.90m;层底标高:46.50-47.50m,平均46.91m;层底埋深:7.00-7.70m,平均7.34m。
5. 层黏土[Q42(al-pl)]: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夹粉质黏土薄层,光滑,
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高。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4MPa-1,最大值为0.54MPa-1,为中等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
厚度:1.80-2.60m,平均2.17m;
层底标高:44.40-44.90m,平均44.74m;层底埋深:9.00-10.0m,平均9.51m。
6. 层粉质黏土[Q42(al-pl)]:灰色,硬塑,局部可塑,含有机质、姜石、瓦
片等,夹黏土及粉土薄层,局部相变为黏土,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22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
1.50-
2.60m,平均2.16m;层底标高:42.10-4
3.40m,平均42.58m;层底埋
深:11.30-12.00m,平均11.67m。
以上各层为第四纪新近沉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以下土层为一般沉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7. 层粉质黏土[Q41(al-pl)]:褐黄色-,可塑,含姜石、氧化铁等,夹粉土
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26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1.00-2.10m,平均1.63m;层底标高:
40.50-41.50m,平均40.95m;层底埋深:12.80-13.80m,平均13.30m。
7-1. 层粉质黏土[Q41(al-pl)]:褐黄色,可塑,含姜石、氧化铁等,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5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0.70-1.60m,平均1.16m;层底标高:
39.40-40.25m,平均39.79m;层底埋深:13.80-15.00m,平均14.46m。
8. 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黄色,硬塑,局部可塑或坚硬,含姜石、
氧化铁等,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19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4.00-4.70m,平均
4.49m;层底标高:34.70-3
5.60m,平均35.31m;层底埋深18.50-19.50m,
平均18.94m。
9. 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黄色,硬塑,局部可塑或坚硬,含姜石等,
混砂颗粒,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20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2.50-4.50m,平均3.36m;层底标高:30.80-32.60m,平均31.95m;层底埋深21.80-23.50m,平均22.30m。
10. 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黄色-褐红色,硬塑-坚硬,局部可塑或
坚硬,含姜石等,混砂颗粒,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14MPa-1,为中等压缩性。
厚度:8.50-10.50m,平均9.50m;层底标高:22.10-22.30m,平均22.20m;层底埋深32.00-32.50m,平均32.25m。
11. 层粉质黏土[Q42(al-pl)]:褐黄色,硬塑-坚硬,局部可塑或坚硬,含姜
石等,夹黏土薄层,混砂颗粒,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11MPa-1,为中等压缩性。
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为9.70m。
2.3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范围内,初见水位埋深为25.0—4.00m,稳定地下水水位埋深为1.60
—2.25m,为上层滞水。
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
依据本场地东侧12=住宅楼K16、K25两组水样水质分析资料结果,受环境类型影响及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2.4. 不良地质作用
勘察范围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
2.5. 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邯郸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属第一组,该场地为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地段,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依据场地内JK2、K6孔剪切波资料,计算20.0深度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Vse分别为170.5m/s、178.6m/s。
参考场地东侧南500m 建业小区K37孔的剪切波资料,该场地覆盖层厚度超过50m(详见附图《波速测试综合成果图》)。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勘察范围内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3 岩土指标统计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1。
表1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
4 地基土承载力及压缩模量Es的确定
依据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及土工试验,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及压缩模量Es1-2请采用表1-1中的建议采用值:
表1-1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
三、课程设计内容
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要求进行二∽三个地基处理设计(每个方案中可以是不同处理的组合),并进行经济、施工周期等各项条件的比选,从而给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每种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均要给出施工要求、质量检测的方案。
四、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地基处理》叶书麟、叶观宝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4.《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例》徐至钧赵锡宏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5.《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龚晓南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6.《地基处理》龚晓南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7.《地基处理手册》龚晓南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