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2016国际肿瘤热疗大会

合集下载

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加热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魏 青
热疗的历史
起源和发展
类型:
1、表浅治疗 2、组织间 3、灌注①② 4、深部
●肿瘤热疗的概念
肿瘤热疗是用加热的方法治疗肿瘤, 精确而言是指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如微波、 射频和超声波等)在人体组织中沉积产 生的热效应,使组织温度升高至有效治 疗区域(42.5C以上),并维持一定时间, 以达到杀灭癌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 一种方法。
与放疗配合的适应症
1、食管癌: ①Dt30-40Gy后开始放疗(日本:5年存活率37.8%) ②放疗开始后立即(河南: 5年存活率38.9%) ③复发病人需要减少放疗剂量 ④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与放疗配合的适应症
2、头颈部肿瘤: 较大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合并热疗可以提高局部 控制率(广州:应用微波加热)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 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高热与化疗并用治疗肿瘤的作用:
1、高热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更 易接近靶细胞 2、细胞内药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增强, 加重DNA损伤,抑制DNA损伤修复 3、对一些药物有直接增敏作用(如DDP、 ADM、MMC等)
热疗的适应症
1、实质性、块状肿瘤>1-2Cm 2、对高热敏感的肿瘤,如肉瘤、黑色素瘤、乳癌、膀 胱癌、胰腺癌、腹腔转移灶 3、恶性胸、腹水消失率可达80%以上
与化疗配பைடு நூலகம்的适应症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目前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有很多,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仍是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

探索新的、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或者在目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辅助手段,进而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是目前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肿瘤治疗新领域。

本文介绍了热疗的起源与现状,简述了热疗的基本原理及其现有的技术支持及具体临床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迄今已经证实可与热疗发挥协同作用的药物。

1.热疗的起源与现状热疗起源于19世纪末期,最早西医文献记载于1866年,Busch报告1例恶性肿瘤病人因感染丹毒产生高热后肿瘤完全消退。

1893年Co1ey用细菌毒素注入人体引发机体产生高热治疗38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其中12例肿瘤完全消退,19例好转,还同法治愈了10例肉瘤患者,其中1例无瘤且存活期达27年。

但直到20世纪中叶热疗才作为实验性疗法治疗晚期病人。

早期热疗由于设备落后、加热剂量和温度无法控制、作用机制不清、副作用严重等诸多限制,因而发展相对滞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能被广泛应用。

近20年以来在医、工两界的共同寻求与探索下,分子热生物学、细胞热生物学、血管热生物学、热剂量测定法、加热与控温技术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肿瘤热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现代肿瘤热疗技术以其无创或微创性并对免疫系统损伤较小且有可能增强免疫力等优势,逐步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后的又一种抗肿瘤手段。

2.基本原理热疗,即通过各种致热源的热效应,将肿瘤区域或全身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和溶酶体活性增强以杀灭肿瘤细胞,热疗过程中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温度均升高,但正常组织因热效应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故散热充分,且因其血液循环良好,温度升高并不显着;而肿瘤组织由于血流缓慢,甚至血管闭塞,导致散热困难,热量积聚,可以高于正常组织5℃~10℃,进而可发挥抗肿瘤作用。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在现代医学中,热疗法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手段。

热疗法通过提高肿瘤局部温度,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同时增强免疫反应,促进组织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热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热疗法的分类热疗法可分为局部热疗和全身热疗两种。

局部热疗是指将热源直接应用于肿瘤的局部,使周围组织达到高温状态,从而达到杀伤癌细胞的目的。

全身热疗则是将人体整体加热,通过提高体温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局部热疗主要有热凝、热化学疗法、微波、射频和激光等。

其中,热凝治疗是应用高频电场,将肿瘤组织加热至65℃以上,使其凝固坏死。

热化学疗法是通过将抗癌药物注入肿瘤周围组织并加热,促使药物产生更强的杀伤作用。

微波和射频则是将电磁波直接应用于肿瘤,使其产生高温而被破坏。

激光是指将激光直接照射肿瘤组织,产生热效应杀灭肿瘤细胞。

目前,局部热疗在临床中已经应用于多种癌症治疗中,如肝癌、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

热凝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明显,同时相对其他治疗方案副作用较少。

热化学疗法在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治疗中应用广泛,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药物效应,从而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微波和射频在临床上已经形成规模,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等各类肿瘤的治疗中。

局部热疗的优点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对肿瘤疗效有一定的提高。

但其缺点也明显,主要表现为对肿瘤的局部控制能力较强,不能对远处转移的癌细胞造成直接的影响。

全身热疗主要有温泉疗法和热感应疗法两种。

其中,温泉疗法通常是将患者放置于温泉浴池中,以提高体温,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热感应疗法则是通过将患者放入热箱或使用其他局部热源,提高人体体温,达到类似于温泉疗法的效果。

全身热疗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也已经得到了逐步认可。

一项研究显示,全身热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和放疗对身体的损伤,同时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WB-1全身热疗系统,可减少20%的放疗射线量

WB-1全身热疗系统,可减少20%的放疗射线量

WB-1全身热疗系统,可减少20%放疗射线量日前,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肿瘤热疗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热疗联盟大会,国内外权威专家纷纷发表各自最新临床科研成果。

据了解,肿瘤热疗弥补了传统治疗手段的不足,同时在某些方面又突破了肿瘤传统的治疗模式,引起医学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热疗治病源远流长,WB-1热疗系统是最成熟设备利用热来治病在人类历史中早已存在,如中国数千年前就已使用的砭石、药浴、药物熏蒸、热水浴等。

而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日益增高,热疗作为单独应用的方法,或辅助方法,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也越来越广泛。

据介绍,肿瘤热疗指的是运用物理学方法,使生物组织加热升温杀灭癌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的技术和方法。

肿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热疗的原理恰恰就是利用肿瘤细胞“怕热”的特点。

“肿瘤细胞结构不健全,加温时较正常组织散热慢、尤其是恶性肿瘤,他们对高热更为敏感,所以热疗可以通过高频透热、热辐射、热传导等方式产生所需高热,使肿瘤细胞被赦免或逐渐凋亡,而正常组织却不受损伤。

然而,在热疗设备的研发,特别是治病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上,一直非常难以取得突破,有美国的医疗公司研发一种:通过把病人血液抽出体外加热,再回输体内的热疗方式,但存在一定风险。

该设备为国内专家带来灵感,经改良和研发,适合国人体质的WB-1无创全身热疗系统已应用于临床。

WB-1无创全身热疗系统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而且对已经不能接受化疗或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疗效特别显著,不用开刀,无需麻醉,还可提高自身免疫力,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受到患者的好评。

热疗可减少15%-25%放疗射线量,降低副作用热疗可以贯穿肿瘤治疗的整个过程,既可以在手术前期进行,也可以与放、化疗联合使用。

目前已经有不少临床实践证明,在热疗的配合下,不仅可以提高放疗和化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减少这些毒性药物或射线的使用剂量,减少它们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损害。

一位参加十二届中国肿瘤热疗大会的肿瘤放射学专家、医学博士介绍说,他的研究机构曾对40名乳腺癌患者、27名透镜癌患者和22名前列腺癌患者采取超分隔热疗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前言癌症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治疗方法也不断地在进化和更新。

热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理论基础热疗法是指使用高温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

肿瘤热疗是一种特殊的高温疗法,主要基于肿瘤细胞对热的敏感性比健康细胞更高这一原理。

热可使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变性、细胞膜通透性提高、代谢加速以及DNA链断裂等,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热疗法分类根据热源不同,热疗法可以分为高温疗法和低温疗法。

1.高温疗法高温疗法一般是指体内温度或热损伤部位温度达到42℃以上的治疗方式。

高温疗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局部高温疗法局部高温疗法是指使用电磁波、微波、激光等高频电磁波作为热源,将其作用于肿瘤局部,使局部组织升温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温度范围。

•全身性高温疗法全身性高温疗法是指将患者的体温升高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杀伤温度范围,如磁热疗法、微波热疗法等。

2.低温疗法低温疗法是指体内温度或热损伤部位温度低于37℃的治疗方式。

低温疗法可以分为:•冷冻疗法冷冻疗法是利用液氮或制冷剂注射到病灶内部,使局部组织温度降至-20℃到-70℃,杀死肿瘤细胞。

•微波冷疗法微波冷疗法是利用微波作为能量源,通过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人体组织进行治疗,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现治疗效果。

病症应用热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目前主要应用在肿瘤手术前、化疗后和放疗后的综合治疗中。

1.放疗后热疗放疗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疲劳、恶心、呕吐等,热疗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同时,放疗对病理组织产生热效应,如放疗前的瘤体体积大,放疗后收缩趋势明显,容易导致瘤体气化、坏死或裂解等。

2.化疗后热疗化疗后常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热疗可以通过激活机体代谢、促进病灶血液循环,增强化疗药物在病灶的渗透性,提高化疗效果。

3.手术前热疗手术前热疗可以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和切口肿胀等不良反应。

中国医生当选“冷冻治疗主席”广州复大徐克成院长

中国医生当选“冷冻治疗主席”广州复大徐克成院长

中国医生当选“冷冻治疗主席”广州复大徐克成院长第16届国际冷冻大会于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召开,中国应邀派出30人的代表团。

经过精彩演讲和公开投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徐克成教授当选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徐克成、牛立志、北京301医院的肖越勇当选为国际冷冻治疗学会的执行委员。

第16届国际冷冻大会于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召开,中国应邀派出30人的代表团。

经过精彩演讲和公开投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徐克成教授当选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徐克成、牛立志、北京301医院的肖越勇当选为国际冷冻治疗学会的执行委员。

冷冻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肿瘤微创治疗方法,自从1998年美国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通过后,目前在全世界多个国家都有开展,其中,中国的冷冻消融技术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以累计为6000多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开展冷冻治疗并取得卓越成果,而居全球单体医院开展数量之冠。

本次大会,来自奥地利、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阿根廷、乌克兰、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医学专家共济一堂,就目前国际冷冻治疗的现状和科研进展展开精彩演讲。

大会同时还评选了最佳图书奖、最佳演讲奖、最佳论文奖,中国学者多有斩获。

本次大会,让中国的冷冻事业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对国际冷冻治疗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冷冻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肿瘤微创治疗方法,自从1998年美国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通过后,目前在全世界多个国家都有开展,其中,中国的冷冻消融技术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以累计为6000多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开展冷冻治疗并取得卓越成果,而居全球单体医院开展数量之冠。

本次大会,来自奥地利、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阿根廷、乌克兰、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医学专家共济一堂,就目前国际冷冻治疗的现状和科研进展展开精彩演讲。

大会同时还评选了最佳图书奖、最佳演讲奖、最佳论文奖,中国学者多有斩获。

第一届消化道肿瘤钱塘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第一届消化道肿瘤钱塘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第一届消化道肿瘤钱塘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2016年3月11日~13日,由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主办,肿瘤学杂志社承办的“第一届消化道肿瘤钱塘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论坛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应杰儿教授主持。

浙江省肿瘤医院毛伟敏教授、浙江省抗癌协会吴扬秘书长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们对各位专家及同道的莅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并鼓励消化道肿瘤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增进相互的交流和学习,推动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来自浙江、福建、江苏、湖南、江西、上海、山东等地的专家医生近4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特别邀请了国内众多消化道肿瘤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了专题交流。

在大会学术“热点专场”环节,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作了《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路径选择》,江苏省人民医院束永前教授作了《液体活检在肠癌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浙江省中医院程向东教授作了《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俊教授作了《晚期胰腺癌药物治疗的瓶颈与展望》,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的刘秀峰教授作了《胃肠间质瘤诊治历程及展望》,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方勇教授作了《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评价》,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丁克峰教授作了《mCRC外科参与的时机和策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邱萌教授作了《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晓东教授作了《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现状》,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作了《微卫星不稳定在CRC中的筛查意义》,浙江省肿瘤医院朱利明教授作了《GEP-NEN多学科诊治思路与新进展》,针对当前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探讨,整体内容学术前沿与临床务实相结合。

在“2016ASCO GI进展”环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2016 ASCO GI新进展》和《2016 ASCO-GI结直肠癌领域新进展》。

肿瘤热疗PPT课件

肿瘤热疗PPT课件

2,肿瘤毛细血管壁无弹性外膜,脆
尿
性大,在高温作用下易破裂;


3,血管内皮间隙大,肿瘤细胞突入
育 拓
血管内,进一步增大血流阻力;
展 计
4,肿瘤毛细血管网贮存大量血液;

5,肿瘤血管神经感受器不健全,对
9
世 健 会 中 国 基 层 糖 尿 病 教 育 拓 展 计 划
10
可见,肿瘤组织储血量大,而血流量低,一般只有临近正 常组织的1%~15%。

基 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使高温治癌
层 糖
取得了飞速发展,显示了高温治癌的独
尿 特优点,成为肿瘤治疗充满希望的重要

教 手段之一。






6
(二)肿瘤热疗的概念

健 肿瘤热疗是用加热方式治疗肿瘤的一种方

法,即利用有关物理能量在组织中沉淀(聚集)
中 国
而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

疗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以杀死癌细胞,又

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尿







7
(三)热疗生物学

健 分子效应
会 中
细胞毒作用机理
国 热疗的生物学合理性



尿







8
热疗生物学合理性

健 肿瘤的血供特点:


1,血管丰富,但扭曲、杂乱,血流
国 基
阻力大;
层 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扫描后勾画病变肋骨的靶区,然后将超声聚焦在靶区 范围,同时MR提供实时测温和热图,自动描绘T90温度曲线
2019年2月-2019年4月 治疗了150例胰腺癌患 者,其中45例不能手 术患者进行了研究
• 原发灶无法切除或出现肝脏 转移,其他远处转移除外
标准的吉西他滨 单药化疗(1g/m2) 或联合奥沙利铂 (130mg/m2), 联合HIFU治疗
• EORTC62961研究 • 一项随机、III期临床研究 • 2019年7月-2019年11月 • 欧洲、北美9个中心 • 高危软组织肉瘤患者(≥5cm,FNCLCC分级2-3级,深筋膜
下侵犯)
• 新辅助化疗+局部热疗 vs 单纯新辅助化疗
341例高危STS患者; 2019年7月-2019年11 月;随机分为两组
NRL-X采用温场核磁共振成像指导下相位阵列 射频聚焦加热的三维适形深部肿瘤热治疗
美国Pyrexar公司的BSD3000
美国 INSIGHTEC公司磁共振引导下的HIFU
ExAblate® 2000 ExAblate uses 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 肿瘤热应激后会产生大量HSP;
• HSP70在肿瘤细胞存活、发展和转移中扮演重要角 色;
• 针对HSP70蛋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 慕尼黑大学Stefan Stangl团队制备了HSP70单克隆
抗体cmHsp70进行研究。
• 方法: • 将人肺腺癌细胞株植入裸鼠皮下,荷瘤鼠模型; • 治疗组予以微波加热,然后静脉注射免疫荧光标记cmHsp70,对照组静脉注
一、肿瘤热疗走向精准
• 肿瘤热疗发展了500年;
生物体氢原子共振
磁共振温度成像
氢原子共振频率 f=42.56(MHz)xB 测量得到的参数 T1, T2, D 温度变化会射频聚焦加热
Pennes Bioheat Equation (潘尼斯生物热物理公式)
151例 根治 性手 术
RT+CT
观察局部无进展 生存(LPFS), 诱导治疗客观有 效率(ORR)和 OS
• 首要终点:局部无进展生存(LPFS) • 次要终点:诱导治疗客观有效率(ORR)和OS
结果
• 1. NAC+RHT组和NAC组各有148例和151例患者接受根治性 手术,各有105例患者接受术后放疗,在放疗结束后继续 分别接受4周期原方案化疗+RHT和单纯化疗;
为近期大量的肿瘤免疫治疗成功数据的发表,以 往的体外和体内研究证实热疗能够提高HSP表达, 激活体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效应,将热 疗(热消融)与 checkpoint inhibitors 和CAR T细胞 联合运用,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Elizabeth 教授提出“肿瘤免疫治疗-the heat is on”。
• LPFS:联合组为5.6月,单纯化疗组2.4月 (HR=0.71,p=0.012);
• OS:联合组为16.4月,单纯化疗组7.5月 (HR=0.73,p=0.035);
结论
• 对于局部晚期高危STS,术前及术后化疗联合区域局部热 疗不仅显著提高了ORR、LPFS,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OS, 因此,局部热疗可以作为STS的一种新的标准治疗。
2019国际肿瘤热疗大会报告
吴稚冰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 杭州 市肿 瘤医院
• 2019年4月11-15日,12th 国际肿瘤热疗大会 (ICHO)美国新奥尔良召开;
• 讨论热物理、热生物学研究现状和发展; • 肿瘤热疗的基础研究结果交流; • 公布最新的肿瘤热疗临床研究结果; • 继续教育课程。
• 首要终点:ORR • 次要终点:OS
观察临床有效率 和生存时间
结果:
• 临床近期有效率ORR 82%,其中11例完全缓解 (25%);
• 中位生存时间16m(6m-3.4year),5年生存率 33.5%;
• 不良反应,2例出现中度胰腺炎,III度皮肤烫伤2 例,十二指肠穿孔1例;
结论:与同期患者比较,HIFU联合化疗能够改善 III/IV期不能手术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毒副反应 可以接受。
• NAC化疗方案: IFO6g/m2+ADM50mg/m2+V P-16 250mg/m2;热疗:采 用美国BSD2000热疗机局部 加热;
• 完成四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 估和手术治疗
A组: 169例接受 NAC+RHT;最终纳 入生存分析162例
148例 根治 性手 术
RT+CT+RH T
B组:172例接受单 纯NAC;最终纳入 生存分析167例
射生理盐水;
• 采用免疫荧光成像技术显示cmHsp70的分布情况; • 观察肿瘤生长和存活时间。 • 结果:
大量淋巴细胞、NK细胞、 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浸润
很少免疫细胞浸润
• cmHsp70组肿瘤生长抑制显著,并且裸鼠的存活时间显著超过空白对 照组;瘤组织内大量NK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聚,而正常组织和 对照组肿瘤组织中没有聚集,具有选择性免疫效应,这种针对HSP70 蛋白的选择性热靶向免疫治疗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优越性。
图像引导下的热消融
• 热消融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 • 每年全球超过100,000例的肿瘤患者接受热
消融治疗; • 争论和研究热点:热消融与其他抗肿瘤治
疗手段的联合,热消融的免疫效应研究。
图像引导下的热消融
MR引导下的HIFU消融
1例肺癌患者,左侧胸痛,PETCT发现左侧肋骨病变, MR提示肋骨破坏,接受MR引导下HIFU治疗
• 2.中位随访时间74个月; • 3.诱导治疗后ORR:联合治疗组为30.6%,单纯化疗组为
13.8%(p=0.002); • 4.LPFS:联合组为5.6月,单纯化疗组2.4月(HR=0.71,
p=0.012); • 5.OS:联合组为15.4月,单纯化疗组仅6.2月
(HR=0.74,p=0.047);
二、热免疫开启肿瘤治疗之门
• 热疗可以通过增加HSP表达来促进DC成熟、抗原递呈和CTL细胞免疫应答; • 热疗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因子分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 热疗可能促进了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免疫杀伤; • 热免疫治疗将是晚期肿瘤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 Roswell Park癌症研究所的Elizabeth A.教授认为, 癌症的免疫治疗被越来越关注和欢迎,主要是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