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土力学名词解释

1、土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或土中中各粒组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6、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呈可塑状态的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其大小等于液限与塑限的差7、液性指数:表征了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用来区分天然土所处的状态。
1、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重量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
2、附加应力:由外荷载(建筑荷载)作用在地基土体中引起的应力。
3、基底压力: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自重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传至地基的单位面积压力。
3、渗透力:由渗透水流施加在单位土体上的拖曳力。
4、流土: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某一范围内土粒群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5、管涌:在渗流作用下,无粘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并被带出的现象。
6、超固结比: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时的土压力p0的比值。
7、前期固结压力:指土层在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压力。
8、最终沉降量:地基变形稳定后基础底面的沉降量。
9、固结: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压缩量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1、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对外荷载产生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2、土的极限平衡状态: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相切时的应力状态。
3、极限平衡条件:根据摩尔库仑破坏准则来研究土体单元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应力条件及大小主应力之间的关系,该关系称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7、灵敏度:原状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重塑土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1、土压力: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
2、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
3、主动土压力:挡土墙背离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降为最小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4、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向着土体方向移动时,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土压力达到最大值,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
5、挡土墙:为了防止土体的滑坡或坍塌而修建的支挡结构物。
(完整版)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142、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用来描述土可塑性的物理指标。
143、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
14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145、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
14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
13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13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
139、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
1310、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
1311、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
121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121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11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0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p表示。
10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09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
08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07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讲解

一名词解释:1、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142、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用来描述土可塑性的物理指标。
143、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
14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145、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
14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
13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13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
139、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
1310、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
1311、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
1212、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1213、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11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0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p表示。
10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09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
08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
07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土力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塑性指数IP(越大,土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越大,过程中常按IP对粘性土分类):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液性指数IL: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性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渗流:水等液体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渗透力:单位体积土体内土颗粒所受的渗透作用力,也称为动水力★渗透破坏:由于渗透力、水压力或浮力的变化,导致土体颗粒或土体结构变化,引起堤坝或挡土墙等遭到破坏的现象,叫做渗透破坏(类型:管涌\流土)★流砂:渗透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且向上的渗透力克服向下的重力时,表层土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俗称流土或流砂★管涌:在渗透水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这种现象称为管涌,也叫潜蚀★自重应力:由土体自重引起的应力★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基底附加应力:建筑物建造后在基础底面新增加的压力,是基底压力减去基底标高处原有自重应力之后的应力★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中引起的,附加在原有自重应力之上的应力★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粒间应力★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计算地基时,超过地基下一定深度,土的变形可不计,该深度称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压缩系数:反映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或在一定压力变化区间其压缩性大小的参数,其值等于e——p曲线上对应一定压力的切线斜率或对应一定压力变化区间的割线斜率★压缩指数: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测绘的e ——log p压缩曲线,其后段接近直线,直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先期固结压力:土体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最大固结压力★临★界孔隙比:由不同初始孔隙比的砂土试样在同一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得出初始孔隙比与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相应于体积变化为零的初始孔隙比为临界孔隙比★砂土液化:是指饱和砂土或粉土在地震力作用下,砂土或粉土在受到强烈振动后,土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土体失去强度而造成地基失效的现象★挡土墙:用来支撑天然或人工土坡,防止土体滑动的构筑物。
土力学名词解释

1.土力学: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一门力学。
它以力学和工程地质学为基础,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及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2地基:承受建筑物,构筑物全部荷载的那一部分天然的或部分人工改造地层。
3.地基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强度,稳定性,安全度,变形。
4.土:土是由岩石经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
5.土粒:土中的固体颗粒经岩石风化后的碎屑物质,简称土粒。
6.土是由土粒(固相)“冻土” ,土中水(液相)和土中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物质。
Eg:是固体颗粒,液体水,冰,气四相体。
7.物理风化:由于温度变化,水的膨胀,波浪冲击,地震等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碎裂的过程,这种作用使岩体逐渐变成细小的颗粒。
(只改变大小,不改变性质)8.化学风化:岩体(或岩块,岩屑)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作用不仅使岩石颗粒变细,更重要的是使岩石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大量细微颗粒(黏粒)和可溶岩类(发生质的变化)。
9.残积土:指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碎屑堆积物。
它的基本特征是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六分选,天层理,分布在宽广的分水岭地带,变形大,不稳定,属于不良地质。
10.坡积土:残积土受重力和暂时性流水(雨水,雪水)的作用,搬运到山坡或坡脚处沉积起来的土坡积颗粒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性和局部层理。
分布在山脚或山腰平缓部位上部与残积物相连,厚度变化大。
矿物成分宇母岩不同,不稳定,属于不良地质。
11.洪积土:残积土和坡积土受洪水冲刷,搬运,在山沟出口处或山前平原沉积下来的土。
随离山由近及远有一定的分选性,近山区颗粒粗大,远山区颗粒细小,密实,颗粒有一定的磨圆度。
12.粒度: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通常以粒径表示。
13.粒组:介于一定的粒度范围内的土粒,称为粒组。
14.颗粒级配: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个组粒占总量的百分比)表示土中颗粒大小及其组成情况。
土力学

土力学(工程管理专业)一:名词解释1.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空隙中流失的现象称为管涌。
2.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颗粒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3.临塑荷载: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其相应的荷载。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5.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6.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7.地基: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8.基础:将结构承重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9.流砂:当地下水流动,流动力的数值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土体发生浮起而随水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流砂。
10.无筋扩展基础:指用砖,毛石,混泥土,毛石混泥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11.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12.液限:土自可塑状态变化到流动状态的临界含水量。
13.压缩模量:土体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
14.土的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ds=w sρρ/15.塑性荷载:指地基塑性区开展到一定深度对应的基底压力。
16.附加应力:由建(构)筑物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增量。
17.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力破坏的极限能力。
二:选择与填空1.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
2.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称为土的饱和度Sr。
3.实验室中可测的指标:重度,密度,含水量。
4.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
5.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比较陡说明:级配不好。
6.常见的粘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好的是:蒙脱石。
7.粘土矿物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8.土是在岩石的风化作用下形成的。
9.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
土力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自重应力:由土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土中应力。
附加应力:是指土体受外荷载以及地下水渗流、地震等作用下附加产生的应力增量,它是引起土体变形和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土体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应力。
基底附加压力:由于新建建筑物在地基当中增加的应力就叫基底附加应力。
土的压缩性: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对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移动或转动),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土体向前位移时,土压力随之减小。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推挤土体向后位移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随之增加。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9. 地基破坏模式有几种?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p-s曲线的特征如何?(形式: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破坏。
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P-S曲线陡直下降,通常称为完全破坏阶段。
其地基变形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压密阶段即当荷载较小时,基底压力p与沉降s大致呈直线关系;剪切阶段即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基础边缘土体开始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剪切破坏区逐渐扩大,土体开始向周围挤出,P-S曲线不再保持直线;完全破坏阶段即随着荷载继续增加,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连续的滑动面,基础极具下沉或向一侧倾斜,同时土体被挤出,基础四周地面隆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P-S曲线陡直下降。
1、何为最有含水量?影响填土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在一定功能的压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率。
含水量对整个压实过程的影响;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同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土粒级配的影响。
土力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土力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简答题:1. 何谓正常固结粘土和超固结粘土,两者的压缩特性和强度特性有何区别?答:把土在历史上曾经受到的最大有效应力称为前期固结应力,以pc表示;而把前期固结应力与现有应力po'之比称为超固结比OCR,对天然土,OCR>1时,该土是超固结;当OCR=1时,则为正常固结土。
压缩特性区别:当压力增量相同时,正常固结土压缩量比超固结土大。
强度特性区别:超固结土较正常固结土强度高2. 简述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答:土压实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含水率、击实功能、土的种类和级配以及粗粒含量等。
对粘性土,含水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当含水率较低时,相同击实功能下所获得的干密度较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所得到的干密度会逐渐提高;当达到某含水率时,对应击实功能下会得到最大干密度,对应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随着含水率的提高,最大干密度反而会减小。
击实功能的影响表现为:击实功能越大,所得到的土体干密度也大;最优含水率随击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
土类和级配的影响表现在:粘性土通常较无粘性土压缩性大;粘粒含量大,压缩性大;级配良好,易于压密,干密度大;粗粒含量对压实性有影响,大于5mm粒径的粗粒含量大于25%-30%时,需对轻型击实试验的结果进行修正。
3.地基破坏形式有哪几种?各自会发生在何种土类地基?答: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
地基破坏形式主要与地基土的性质尤其是压实性有关,一般而言,对于坚实或密实的土具有较低的压缩性,通常呈现整体剪切破坏.对于软弱黏土或松沙地基具有中高压缩性,常常呈现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4.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超固结粘土的沉降一定小于正常固结粘土的沉降吗?为什么?答:是的。
因为和正常固结粘土相比,超固结粘土孔隙比比正常固结土小,如果现有有效应力相同,则在某荷载增量作用下,超固结土是沿再压缩曲线压缩,而正常固结土沿压缩曲线压缩。
由于同一土质,再压缩曲线肯定比压缩曲线缓,即再压缩指数比压缩指数小,因此,超固结粘土沉降比正常固结土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 液限:表示土从塑态转化为液态时的含水量。
2 基底附加压力:一般建筑物都埋于地表以下,建筑物建成后作用于基底上的平均压力减去基底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才是新增加的压力,此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3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转动或移动时,墙后土压力逐渐减少,当达到某一位移量时,墙后土体开始下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4 超静水压力:由外荷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
5 管涌: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致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增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
6 地基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破坏时作用在基底上的压力。
7 基底压力:指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压力,与地基对基础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称基底反力。
10 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承受荷载的能力。
11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时,墙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12 孔压系数:在不排水和不排气的条件下,由外荷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应力增量的比值。
13 粒径级配: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就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14 砂土的密实度:通常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15 固结度: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部分对起始孔隙水压力的比值。
16 土的触变性:含水量和密度不变,土因重塑而软化,又因静置而逐渐硬化,强度有所恢复的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17 有效应力:全部竖直向粒间作用力之和对横断面积的比值。
18 压缩系数:孔隙比的变化对竖向压应力的变化的比值。
19 前期固结压力:土在历史上受到的最大固结压力(有效应力)。
20 最优含水量:在压实曲线上,峰值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称为最优含水量。
21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22 灵敏度:原状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或称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23 渗透力:单位土体内土颗粒所受的渗流作用力称为渗透力。
24 流土:在自下而上的渗流出处,任何土,只要满足渗透坡降大于临界坡降这一水力条件,均会发生流土。
25 正常固结土:土层目前的自重应力等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土层。
26 不均匀系数:控制粒径与有效粒径的比值,表示土的粒径级配均匀与否,用下式表示: Cu=d60/d1027前期固结压力:土体在历史上曾受到过的的最大有效应力,以op表示28平均固结度:土层发生渗流固结,在某一时刻t, 土层一平面已承受的有效应力与全部附加应力的比值。
29 库仑定律:当土所受法向应力不很大时,土的抗剪强度可以简化为法向应力的线性函数,即表示为库伦公式:30 临塑荷载:塑性变形区的最大深度Zmax = 0 ,地基处于刚要出现塑性变形区时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称为临塑荷载。
二、填空1 土的主要特点有碎散性、自然变异性、三相组成。
2 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k 的方法有常水头渗透试验、变水头渗透试验。
3 根据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类。
4 地基破坏的类型分局部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
5 饱和土体在承受附加应力的瞬间,全部附加应力是由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承担,完全固结后,附加应力全部由地基土的土骨架承担。
6 已知甲土样的粒径级配曲线比乙土样的平缓,那么颗粒级配较好的是甲土样。
7 在土坡的稳定性分析中,安全系数可以表示滑动土体的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的比值。
8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9 在土的三相指标中密度、含水量、比重是必须测定的基本指标,它们的测定方法分别是环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10 地基破坏分压密、局部剪切、整体剪切三个阶段。
11 土的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
级配的优劣可以用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两个系数加以判别。
12 有效应力原理包含下述两点:一、土的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二、土的有效应力控制土的变形和强度。
13 郎肯土压力理论的三个假定条件分别是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
14 土中的主要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他们都是由硅片和铝片组成的层状结构。
15 土孔隙中水可分为有结合水、自由水两大类型。
16 土的压缩性指标有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等。
17 根据超固结比,将土可分为超固结土、正常固结土和欠固结土三种固结状态。
18 三轴剪切试验根据排水条件,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和固结排水剪三种试验方法。
19 饱和粘性土在局部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可认为是由机理不同的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
三、简答题1 何谓压实度?试简述土的压实原理。
答:压实度指现场测定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测定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土的压实原理:具有最优含水量的土,其压实效果最好。
这是因为含水量较小,土中水主要是强结合水,土粒周围结合水膜很薄,使颗粒间具有很大的分子吸引力,阻止土颗粒移动,压实比较困难。
当为含水量增大,土中包括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结合水膜变厚,土粒间的联结减弱而使土粒易于移动,压实效果就变好。
但当含水量继续增大,以致土中出现自由水,压实时孔隙中过多的水分不易立即排出,势必阻止土颗粒移动,所以压实效果反而下降。
2 比较直剪试验优缺点。
答: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⑴剪切过程中试样内的剪应变和剪应力分布不均匀;⑵剪切面人为地限制在上、下盒的接触面上,而该平面并非是试样抗剪最弱的剪切面。
⑶剪切过程中试样面积逐渐减小,且垂直荷载发生偏心;但计算抗剪强度时却按受剪面积不变和剪应力均匀分布计算。
⑷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因而不能量测试样中的孔隙水压力。
⑸根据试样破坏时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虽可算出大、小主应力、的数值,但中主应力无法确定。
3 请简述压缩模量ES 的定义,以及它与一般材料弹性模量的区别。
答:在完全侧限条件下,土体竖向附加压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为土的压缩模量。
它与一般材料弹性模量的区别:⑴土在压缩试验时,不能发生侧向膨胀,只能发生竖向变形;⑵土不是弹性体,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除了部分弹性变形,还有相当部分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
4 试简述对土的工程分类依据?解:对于无粘性土,颗粒级配对其工程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颗粒级配是无粘性土工程分类的依据和标准。
而对于粘性土,由于它与水作用十分明显,土粒的比表面积和矿物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种土的工程性质,而体现土的比表面积和矿物成分的指标主要有液限和塑性指数,所以液限和塑性指数是对粘性土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5 比较三轴试验优缺点。
解:优点:⑴试验中能严格控制试样的排水条件,准确测定试样在剪切过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从而定量获得土中有效应力的变化情况;⑵与直剪试验相比,试样中的应力状态相对地较为明确和均匀,不硬性指定破裂面位置;⑶除抗剪强度指标外,还可测定,如土的灵敏度,压力系数、孔隙水压系数等力学指标。
缺点:⑴试样制备和试验操作比较复杂;⑵试样中的应力与应变仍然不均匀。
⑶试验一般都是在轴对称的应力应变条件下进行的。
6 流砂现象与管涌现象的异同点?答:在向上的渗透水流作用下,表层土局部范围内的土体或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称为流土.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致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 这种现象称为管涌.7 怎样分别确定土的三种模量?答:土的三种模量:压缩模量,变形模量,弹性模量。
压缩模量是根据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得到的;变形模量是根据现场载荷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有静力法和动力法两大类。
8 何谓先期固结压力?如何根据先期固结压力来判断天然土层固结状态?答:土层在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压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如果土层目前承受的上覆自重压力等于先期固结压力,这种土称为正常固结土;如上覆自重压力小于先期固结压力, 这种土称为超固结土; 如上覆自重压力大于先期固结压力, 这种土称为欠固结土.9 简述测量土的渗透性的试验方法有哪些?答:测量方法有:(1)常水头法,(2)变水头法,(3)现场抽排水法。
10 简述分层总和法的计算步骤。
答:计算步骤: ( 1)划分计算分层, (2)计算各层土的自重应力, (3)计算各层土的附加应力, (4)确定 计算深度,( 5)计算各层土的沉降量, (6)计算总的沉降量11 按施工条件,如何选择地基土的强度试验方法及指标? 答:当施工的工期短,地基土来不及固结排水时,采用 UU 试验;当施工的工期长,地基土基本固结排水时,采用 CD 试验; 介于以上两种之间,采用 CU 试验。
13 侧限渗压模型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转换过程 答:这一转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 ) t=0时,荷载全部由孔隙水来承担,即 u=叭(T =0。
(2) t>0时,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增加,总应力由土骨架和水共同承担, 产(r +u (3) t=呦,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为零,此时外荷载全部由土骨架承担,土的固结过程完结, 尸 14 产生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条件答:主动土压力产生的条件: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土体位移,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 在挡土墙上土压力即为主动土压力,它是土压力中的最小值。
被动土压力产生的条件:挡土墙挤压墙后土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位移,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上土压力即为被动土压力,它是土压力中的最大值。
产生被动土压力所需要的位移量大大超过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要的位移量。
51 、土的强度问题: 1、地基承载力与地基稳定性的问题2、挡土墙及地下结构土压力问题3、 型问题 52、抗剪强度测定指标: C 试验:(1)室内试验: 1 、直接剪切试验 :快剪 Q 、固结快剪 CQ 、慢剪 S2、三轴压缩试验:不固结不排水剪 UU 、固结不排水剪 CU 、固结排水剪 CD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2)现场原位测试:十字板剪切试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3)野外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饱和软黏土54 、抗剪指标的选择: 1、建筑物施工速度快,而地基土的透水性和排水条件不良时,可采用三轴仪不固结 不排水试验或直剪仪快剪试验的结果 2 、如果地基荷载增长速率较慢,地基土的透水性不太小 (如低塑 性土的黏土 )以及排水条件又较佳时, (黏土层中夹砂层 )可以采用固结排水或慢剪试验结果 3 、介于两 种直剪,可采用固结不排水或固结快剪试验结果58、地基破坏的三个阶段:线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破坏阶段59 、土压力: 1 、静止土压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向任何方向移动2、主动土压力:大小:随位移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