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装置简介
环氧乙烷工艺概述(经典)分析解析

环氧⼄烷⼯艺概述(经典)分析解析环氧⼄烷情况概述1.1. 装置概况及特点1.1.1.装置建设规模(反应初期)EO/EG装置能⼒为20.89万吨/年当量环氧⼄烷(EOE)。
⼯况1: 10万吨/年⾼纯环氧⼄烷(EO),13.89万吨/年⼀⼄⼆醇(MEG),1.15万吨/年⼆⼄⼆醇(DEG),0.06万吨/年三⼄⼆醇(TEG)。
⼯况2: 5.21万吨/年⾼纯环氧⼄烷(EO), 20万吨/年⼀⼄⼆醇(MEG),1.65万吨/年⼆⼄⼆醇(DEG),0.087万吨/年三⼄⼆醇(TEG)。
装置⼄烯各⼯况下的反应初期与反应末期年消耗均为150000吨。
1.1.2.建设性质本项⽬属于新建项⽬。
1.1.3编制依据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为辽宁北⽅化学⼯业有限公司环氧⼯程项⽬编制的EO/EG装置⼯艺包;《⽯油化⼯装置基础⼯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33-2003其他设计依据参见总说明的编制依据。
1.1.4装置的组成、设计范围和设计分⼯EO/EG装置分为环氧⼄烷反应和吸收系统、⼆氧化碳脱除系统、环氧⼄烷解吸和再吸收系统、环氧⼄烷精制系统、⼄⼆醇反应和蒸发系统、⼄⼆醇脱⽔和精制系统、多⼄⼆醇分离系统、公⽤⼯程蒸汽和凝液系统等单元组成。
SD公司负责装置的⼯艺包设计,中国寰球⼯程公司负责初步设计与施⼯图设计。
1.1.5装置的年运⾏时数、操作班次和装置的定员1.1.5.1年操作⼩时数装置年操作⼩时数为7560⼩时。
1.1.5.2操作班次本装置⼯作制度为四班三倒。
1.1.5.3装置的定员装置定员为103⼈。
1.2 原料、产品及副产品1.2.1原料的规格、⽤量、运输⽅式及来源EO/EG装置主要原料为⼄烯、氧⽓、甲烷等,其规格见⼯艺说明部分,⼄烯年消耗在各⼯况下均为150000吨,其余原料⽤量根据催化剂的活性调整。
各原料⽤量、运输⽅式及来源情况见表1.2-1。
表1.2-1 原料规格、⽤量及来源1.2.2产品和副产品产量、运输⽅式装置的主要产品为⾼纯环氧⼄烷、⼀⼄⼆醇,副产品为⼆⼄⼆醇、三⼄⼆醇,其规格见⼯艺说明部分,产量与运输⽅式见表1.2-2。
环氧乙烷装置简介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图文) 一,装置简介(一)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行业发展史及生产现状1,EO/EC行业发展史环氧乙烷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作防冻液、冷却剂以及纤维和塑料生产的原料,还大量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乙醇胺、防腐涂料以及其他多种化工产品。
EO、EG成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乙烯衍生物。
世界上发现环氧乙烷这种化学物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59年。
当时德国化学家伍兹(Wurtz)用2—氯乙醇与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液相反应时,首先制得了EO这种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20的主要方法氯乙醇法a9来自于他的研究成果。
1931年,法国的勒福特(Lefort)成功完成了在银催化剂上用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 的实验,并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
1938年,美国联合炭化物公司(UCC)采用此方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直接氧化法生产EO的工厂。
1953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即本装置的专利商SD公司)也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SD 技术,并建成了2。
7XI04t/a的生产装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肋的需求量增加,原料乙烯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而廉价易得,纯氧的供应又有来源,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便对直接氧化法加强了改进的研究。
1958年,美国壳牌油晶开发公司(ShellOilDevelopmentCo.)最先完成了以纯氧替代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开发了SheH技术。
随即建成了一座2XI04t/a的工业装置。
此后,空气法和氧气法就成了世界生产EO的两大主要方法。
原先占统治地位的氯乙醇法逐渐被淘汰。
空气法使用空气做氧化剂,氧化反应分为二段或三段完成,系统中因为大量气体循环,需要相应规模的吸收、解吸、空气压缩以及净化等设备,显然,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动力消耗也较大;而且,系统中惰性气体含量多,循环排空量大,乙烯损失也较大。
而氧气法由于工艺流程较短,反应物浓度高,虽然反应转化率低一些,但是选择性高,损失乙烯少得多。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设计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设计摘要:环氧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乙二醇、乙醇胺、减水剂单体等多种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
现有技术中的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不能满足产能扩大的需要,其结构设计不理想。
同时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
本文设计了一种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他解决了上述出存在的问题,保证循环气通过的流速及流量,提高了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关键词:环氧乙烷;生产装置;设计;工作原理1 概述环氧乙烷是结构上最简单的环醚,分子式C2H4O,环氧乙烷在低温10.7摄氏度以下时为无色透明液体,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暴露在环氧乙烷气体下,对眼、喉、鼻有刺激性。
其性质活泼,易燃有毒,是致癌物之一,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因而工业上直接利用水作为吸收剂。
环氧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乙二醇、乙醇胺、减水剂单体等多种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
2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存在的问题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主要用于生产环氧乙烷,目前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大多与其产能配套设置,如果增大环氧乙烷的产能就需要额外增加一套环氧乙烷生产装置,来适应环氧乙烷的生产需要,这样一来增加一套设备就会增加产品生产的成本,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而现有技术中的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不能满足产能扩大的需要,其结构设计不理想。
3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设计与研究图1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图本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1、第一环氧乙烷反应器,2、第二环氧乙烷反应器,3、气-气换热器,4、洗涤塔进料换热器,5、循环压缩机,6、第一洗涤塔,7、第二洗涤塔。
本文设计的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包括环氧乙烷反应器、气一气换热器3、洗涤塔进料换热器4、循环压缩机5、第一洗涤塔6及第二洗涤塔7。
环氧乙烷反应器包括第一环氧乙烷反应器1及第二环氧乙烷反应器2,第一环氧乙烷反应器1与第二环氧乙烷反应器2之间通过管道并联连接,洗涤塔包括第一洗涤塔6及第二洗涤塔7,第一洗涤塔6与第二洗涤塔7之间通过管道串接连接,从第一洗涤塔6顶部出来的循环气再次进入第二洗涤塔7洗涤,洗涤完后从第二洗涤塔7顶部出来,实现二次洗涤过程,本文设计的环氧乙烷生产装置通过将循环气先经过第一洗涤塔6,再经过第二洗涤塔7进行二次洗涤可以保证环氧乙烷反应器入口环氧乙烷的浓度,循环压缩机5设置在环氧乙烷反应器与洗涤器之间,环氧乙烷反应器与循环压缩机5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设置气一气换热器3,气一气换热器3是将温度高的气体传递到给温度低的空间的设备。
环氧乙烷装置简介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图文) 一,装置简介(一)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行业发展史及生产现状1,EO/EC行业发展史环氧乙烷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作防冻液、冷却剂以及纤维和塑料生产的原料,还大量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乙醇胺、防腐涂料以及其他多种化工产品。
EO、EG成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乙烯衍生物。
世界上发现环氧乙烷这种化学物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59年。
当时德国化学家伍兹(Wurtz)用2—氯乙醇与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液相反应时,首先制得了EO这种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20的主要方法氯乙醇法a9来自于他的研究成果。
1931年,法国的勒福特(Lefort)成功完成了在银催化剂上用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 的实验,并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
1938年,美国联合炭化物公司(UCC)采用此方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直接氧化法生产EO的工厂。
1953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即本装置的专利商SD公司)也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SD 技术,并建成了2。
7XI04t/a的生产装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肋的需求量增加,原料乙烯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而廉价易得,纯氧的供应又有来源,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便对直接氧化法加强了改进的研究。
1958年,美国壳牌油晶开发公司(ShellOilDevelopmentCo.)最先完成了以纯氧替代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开发了SheH技术。
随即建成了一座2XI04t/a的工业装置。
此后,空气法和氧气法就成了世界生产EO的两大主要方法。
原先占统治地位的氯乙醇法逐渐被淘汰。
空气法使用空气做氧化剂,氧化反应分为二段或三段完成,系统中因为大量气体循环,需要相应规模的吸收、解吸、空气压缩以及净化等设备,显然,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动力消耗也较大;而且,系统中惰性气体含量多,循环排空量大,乙烯损失也较大。
而氧气法由于工艺流程较短,反应物浓度高,虽然反应转化率低一些,但是选择性高,损失乙烯少得多。
环氧乙烷生产中的装置设计与工艺流程优化策略

环氧乙烷生产中的装置设计与工艺流程优化策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氧乙烷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领域。
在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装置设计和工艺流程的优化是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论述环氧乙烷生产中的装置设计及工艺流程的优化策略,并探讨其对环氧乙烷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一、装置设计1. 主要设备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由反应器、分离器、蒸馏塔等主要设备组成。
其中,反应器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应考虑反应器的尺寸、受热面积、搅拌速度等参数对反应效率的影响。
2. 材料选择在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应选择能够抵抗高温高压、耐腐蚀的材料,以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常见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镍基合金等。
3. 安全性设计环氧乙烷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因此在装置设计过程中,安全性应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应合理设置防爆装置、紧急喷淋系统等安全设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
二、工艺流程优化策略1. 原料选择环氧乙烷的原料主要是乙烯和过氧化氢。
优化工艺流程的一种策略是选择高纯度的原料,以提高环氧乙烷的产率和产品质量。
2. 反应条件控制环氧乙烷的生产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
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例如,适当调节反应温度和压力可以降低副反应的发生,提高环氧乙烷的产率。
3. 反应过程监控在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反应过程的监控是优化工艺流程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在线监测仪器对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反应条件,保持最佳的生产状态。
4. 能源利用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优化工艺流程可以通过合理的能源回收和利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产品纯净度提升提高环氧乙烷的纯净度是优化工艺流程的一项重要目标。
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优化分离工艺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纯净度,满足市场需求。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操作手册概要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操作手册执笔:徐可敏张国甫审核:陈忠华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操作手册目录概述 (1)61 单元 (1)62 单元 (33)B:操作 (37)63 单元 (43)64 单元 (51)65 单元 (77)66 单元 (81)67 单元 (87)68 单元 (100)69 单元 (114)70 单元 (129)74 单元 (133)81 单元 (140)82 单元 (146)83 单元 (150)检查纪录 (155)操作指南 (157)催化剂装填 (175)维护 (181)第 1 页共1 页概述概述陶氏化学公司为镇海炼化公司EO/EG装置提供的工艺设计包将推动实施装置的详细设计,保证装置达到高物料效率、有吸引力的能效、较高的产品质量、极低的污水排放。
在催化剂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装置反应器可生产506.3 kTA环氧乙烷并全部消耗用于生产乙二醇。
装置的纯环氧乙烷生产能力可达到100 kTA。
装置操作安全、可靠。
本操作手册包括有关开车、正常操作、停车和紧急工况等的说明和程序,镇海炼化可据此编写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详细的操作程序。
装置根据工艺操作的逻辑区分划分成不同的部分。
本手册对每一部分都提供了有关工艺、设备和仪表的说明以及各部分的特定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
本手册还包括一些针对整个装置的程序和信息。
装置一般安全注意事项乙二醇装置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极限范围内处理高温、反应、易燃或有毒化学物质方面与其他化学加工装置非常相似。
编写和执行安全规定及程序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这种程序一般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和蒸汽预防、人身保护性设备规范、设备维护程序。
除化工厂内已有的安全注意事项,乙二醇工艺还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包括防止反应系统形成易燃氧气/燃料混合物、乙烯/氧气混合物自燃、浓环氧乙烷分解以及乙二醇蒸馏塔内乙二醇/碱混合物分解。
这些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手册相关区域的操作部分进行了详细讨论。
本工艺设计包中规定的很多设计特性都是为了减少其中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137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装置简介(一)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行业发展史及生产现状1,EO/EC行业发展史环氧乙烷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作防冻液、冷却剂以及纤维和塑料生产的原料,还大量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乙醇胺、防腐涂料以及其他多种化工产品。
EO、EG成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乙烯衍生物。
世界上发现环氧乙烷这种化学物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59年。
当时德国化学家伍兹(Wurtz)用2—氯乙醇与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液相反应时,首先制得了EO这种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20的主要方法氯乙醇法a9来自于他的研究成果。
1931年,法国的勒福特(Lefort)成功完成了在银催化剂上用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并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
1938年,美国联合炭化物公司(UCC)采用此方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直接氧化法生产EO 的工厂。
环氧乙烷装置管道材料设计

环氧乙烷装置管道材料设计作者:何靓钟晓鸣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本文根据环氧乙烷装置的特点,针对装置中一些主要物料分析特性进行选材,同时也提出经济评估和风险分析对化工装置中管道材料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环氧乙烷;管道;材料;风险1 环氧乙烷装置物料简介环氧乙烷装置除了有一般化工装置种常见的公用工程系统物料外,还有大量易燃气体、助燃气体、腐蚀性物料和有毒物料。
主要的物料及特性是:①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一种最简单的环醚,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易燃易爆,并且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在化工装置中属于高度危害介质。
除上述以外环氧乙烷受热后易聚合,危害巨大;②氧气。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氧化性;③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在高温和有应力存在的情况下更会导致金属材料应力腐蚀。
2 管道材料选用2.1 物料特性对选材的影响管道材料的选用设计应根据物料的特性、特点分析选择。
①毒性--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②火灾危险性--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③腐蚀性--《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④特殊性--磨蚀性,粘度,应力腐蚀等2.2 环氧乙烷装置中部分物料的选材2.2.1 环氧乙烷管线环氧乙烷特别应注意的是其毒性危害以及物料自身的特性--聚合,聚合后更是易产生爆炸危害巨大。
产品要求洁净因此在腐蚀性不大的情况下仍然应选取不锈钢为主要材料的输送系统。
管道应优先采用无缝不锈钢钢管,若采用焊接钢管也应填充金属焊接并100%射线探伤。
管道元件的设计时应避免元件内部的结构中存在使物料积聚的空间。
2.2.2 氧气管线氧气应注意的是其助燃性。
氧气管线的设计也应符合GB50030-2013《氧气站设计规范》中的规定。
输送氧气的管道,流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高流速的气态冲刷过金属管壁后容易形成摩擦静电,也有可能让铁锈等颗粒冲撞、摩擦而激发能量而引燃或引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图文),装置简介(一)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行业发展史及生产现状1,EO/EC行业发展史环氧乙烷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作防冻液、冷却剂以及纤维和塑料生产的原料,还大量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乙醇胺、防腐涂料以及其他多种化工产品。
EO EG成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乙烯衍生物。
世界上发现环氧乙烷这种化学物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59年。
当时德国化学家伍兹(Wurtz)用2—氯乙醇与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液相反应时,首先制得了EO这种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20的主要方法氯乙醇法a9来自于他的研究成果。
1931年,法国的勒福特(Lefort)成功完成了在银催化剂上用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 的实验,并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
1938年,美国联合炭化物公司(UCC)采用此方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直接氧化法生产EO的工厂。
1953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即本装置的专利商SD公司)也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SD 技术,并建成了2。
7XI04t/a的生产装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肋的需求量增加,原料乙烯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而廉价易得,纯氧的供应又有来源,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便对直接氧化法加强了改进的研究。
1958年,美国壳牌油晶开发公司(ShellOilDevelopmentCo.)最先完成了以纯氧替代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开发了SheH技术。
随即建成了一座2XI04t/a的工业装置。
此后,空气法和氧气法就成了世界生产EO的两大主要方法。
原先占统治地位的氯乙醇法逐渐被淘汰。
空气法使用空气做氧化剂,氧化反应分为二段或三段完成,系统中因为大量气体循环,需要相应规模的吸收、解吸、空气压缩以及净化等设备,显然,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动力消耗也较大;而且,系统中惰性气体含量多,循环排空量大,乙烯损失也较大。
而氧气法由于工艺流程较短,反应物浓度高,虽然反应转化率低一些,但是选择性高,损失乙烯少得多。
因此,纯氧直接氧化法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空气直接氧化法。
另外,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工工业工程能力和对石油化工产品需求的飞速发展,EO生产装置的规模不断扩大,空气法生产EO的技术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纯氧氧化法。
因此世界上空气法生产EO的装置逐步被淘汰,要么这些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转变成纯氧氧化法,要么干脆关闭了。
从世界EO/EG的生产技术上,形成了Shell、SD和UCC三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格局,而且三家均采用乙烯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纯氧氧化这一基本化学原理。
乙二醇(MEG)及其同系物二乙二醇(DEG)和三乙二醇(TEG)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原料。
现代乙二醇的生产均是采用EO水合反应生成。
一般地,现代生产装置都是联合生产E0和EG产品。
远在1859年,人们就可以通过乙二醇二醋酸酯和氢氧化钾进行水解制取乙二醇。
到1860年由环氧乙烷水解法制取乙二醇的试验成功。
1904年,用乙二醇又合成了硝化乙二醇酯,并发现这一化合物能降低硝化甘油的凝固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由于缺少甘油制造炸药,同时为了解决硝化甘油容易结块问题,便利用硝化乙二醇酯作为硝化甘油的代用品。
于是,研究并采用了从酒精脱水制乙烯出发,先转化成二氯乙烷,再经脱水制成乙二醇的工艺。
但是,由于此法的收率较低,设备腐蚀问题又极其严重,所以后来很少采用。
1915年由氯乙醇制取乙二醇的专利发表,到1922年,美国UCC首先用此法建了第一个工业生产车间,以后道化学公司(DOW相目继也用此法建设了两套生产装置。
从此以后,氯乙醇法就成为60年代以前生产乙二醇的主要方法。
1940年,美国杜邦公司又开发出甲醛和一氧化碳合成法。
由于此法的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虽曾经一度建厂生产,但发展始终受到限制。
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石油化工的兴起和迅速发展,解决了乙烯的来源问题,从此人们便纷纷转向用环氧乙烷水解法生产乙二醇。
到1975年,世界上所有乙二醇产品已经全部是由环氧乙烷水解法生产的。
目前国外又开发出生产乙二醇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但大都未正式应用到大规模生产之中。
2.EO/EG行业的生产现状随着高性能银催化剂的开发和成功运用、工艺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EO/EG产品应用市场的开拓和发展,EO/EG已经成为乙烯系列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乙烯衍生物工业。
200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有120多套装置生产EO EG其生产能力分别达到约1630XI04t/a 和1566XI04t/a,其中美国分别占总能力的26。
6囁口23.8%;西欧为17。
2囁口t0.9%;日本为5.6%和5.1%;其余分布在中东和亚太地区。
截止2001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共有EO/EG装置11套,当量环氧乙烷(EOE)舛XI04tt/a ,其中EG生产能力83.1XI04t/a ,商品EO 生产能力共27.7XI04tt/a 。
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南京杨子装置,2000年该装置扩能至30XI04t/aEG,生产规模最小的是吉联装置,只有4XI04t/aEG当量。
从专利技术上,所有装置均是引进国外,世界主要3大EO/EG专利商在国内均能够找到踪影。
辽化装置是中国最早引进的空气法装置,后来采用UCC专利技术进行了氧气法改造,代表了UCC201纪60年代的专利技术。
燕化装置70年代从美国SD公司引进,是我国最早引进的氧气法装置,代表了SD公司70年代的技术。
之后,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又陆续引进了SD公司的上海金山装置、南京杨子装置、北京东方装置、新疆独山子装置和吉电、吉联装置,天津联化、茂名和抚顺装置则是引进Shell专利技术。
总体上看,后引进的装置由于技术的先进性,装置能耗较低,经济效益明显;Shell装置比SD装置在MEF品UV值等质量指标上要好一些。
目前,我国实际生产EO/EG当量能力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而,国外的石化巨头如BASF BP Shell纷纷花巨资在中国进行石化投资,BASF与南京杨子合作投资30,亿美元建设杨巴一体化石化项目;Shell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投资40亿美元在广东惠州建设中海壳牌石化项目;英国BP与上海金山合资建设90XI04t/a乙烯项目,这三个项目均建设有至少30XI04tt/aEO/EG 装置,这三家项目上马后将在国内EO/EG市场占据主导竞争地位。
(二)装置的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1,工艺路线乙烯和氧在银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发生氧化反应,主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主要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用碳酸钾溶液吸收循环气中的二氧化碳。
环氧乙烷用水吸收, 然后解吸和再吸收,生产出不含乙烯、氧、二氧化碳等杂质的浓度为 9.5%—10.5%的环氧乙烷水溶液。
一部分精馏生产环氧乙烷产品,另一部分水合生成乙二醇溶液。
乙二醇溶液经过多效蒸发及干燥塔分离出水,再进行乙二醇精馏得到一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产品。
2. 基本原理(1)乙烯氧化°比斗1/2邑五潔豊孟 +105kJ/nwlo主轰副反应:巡+迥 K 益就7孟2% +颯0 ‘伽S K JCH 2—CH ? —*CHjCHO (乙 0 13.组成单元环氧乙烷/L-醇装置主要是由乙烯氧化反应,循环气压缩,二氧化碳吸收、解吸,环: 氧乙烷吸收、解吸和再吸收,轻组分脱除、环氧乙烷精馏、环氧乙烷水合反应,多效蒸发, 乙二醇精馏等单元构成。
(1) 环氧乙烷反应系统:原料乙烯、氧气和致稳氮气(甲烷)来自界区。
乙烯、氧气和致稳气,在循环压缩机的出 口侧,与贫循环气混合,混合气中乙烯和氧控制一定的浓度, 通过气一气热交换器管程与反应器出口气体换热后,进入填充银催化剂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主反应: 凤险營理世界从反应器下部出来的生成气体经换热器降温后进入环氧乙烷水洗塔(D —115),在这里与贫循环水逆流接触,吸收其中的环氧乙烷和其他一些反应产物。
未被吸收的塔顶气体回到循环压缩机的进口,以补充压力损失。
经循环压缩机增压后的循环气,大部分直接循环到反应器原料系统,少部分先送到二氧化碳脱除系统脱除C02后,再返回压缩机出口的反应器原料系统,以维持循环气中的C02含量不变。
(2)C02脱除系统来自循环压缩机气量大约为循环气量10%勺气体进入接触塔,在此与来自再生塔的热碳酸钾溶液接触,C02经化学吸收,即碳酸钾与C02反应生成碳酸氢钾,未反应的气体返回到循环气系统。
来自C02接触塔塔釜的富碳酸氢钾溶液,经过减压阀减压后进入再生塔,闪蒸析出部分C02,通过加热使碳酸氢钾还原为碳酸钾,放出C02。
(3)环氧乙烷解析和再吸收系统来自环氧乙烷水洗塔的富循环水,经换热、减压闪蒸后进入解吸塔顶部,环氧乙烷以及其他轻组分和不凝气体被解吸。
被解吸出来的环氧乙烷和水蒸气进入再吸收塔被水吸收,并调整加水量,以保持再吸收塔釜液中含10%(质量)的环氧乙烷,将此塔釜液送到乙二醇原料解吸塔。
(4)环氧乙烷精制系统来自乙二醇原料解吸塔的釜液,一部分进人环氧乙烷精制塔,经过精馏、脱醛处理,生产商品EO(5)乙二醇反应和蒸发提浓系统来自再吸收塔塔釜约为10%(质量)的环氧乙烷水溶液,在乙二醇原料解析塔用蒸汽脱除C02,来自环氧乙烷精制塔含醛的环氧乙烷也在此得以回收。
釜液加热升温后送到乙二醇水合反应器。
进入乙二醇反应器的水和环氧乙烷的混合物比例为22 : 1(摩尔),在管式反应器内环氧乙烷基本上全部转化,转化率在99.9%—99.99%。
离开反应器的乙二醇和二、三乙二醇的稀溶液(浓度15%质量)经顺流式多效蒸发塔蒸发浓缩后,溶液浓度达到约等于85%质量),送至粗乙二醇储槽。
(6)乙二醇精馏系统将含有15%(质量)水的粗乙二醇,在脱水塔中脱水、排醛,塔釜液用釜液泵,送到一乙二醇精制塔中提纯,生产出优质乙二醇产品。
塔釜液用釜液泵输送到一乙二醇回收塔中,从塔上部抽出一乙二醇和少量二乙二醇,循环回粗乙二醇槽,基本上不含一乙二醇的釜液,用釜液泵送至多乙二醇塔生产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等副产品。
(7)水处理系统本系统是由离子交换装置、脱气塔、过滤器等组成。
把采出的工艺循环水通人离子交换器里,经过阴离子交换除去有机酸,进而送到脱气塔,用泵将处理过的工艺水送回工艺水循环系统达到回收EG的目的。
离子交换装置可以进行“全自动”及“手动”运转。
全自动运转由程控器编程实现,制水、再生自动切换。
(三)原料及产品性质1.原料原料性质见表3—37。
2.产品性质产品性质见表3—38。
二、重点部位及设备(一)重点部位1. 环氧乙烷反应系统乙烯和氧在银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发生乙烯氧化反应,主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主要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