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视剧行业简析
2015年电视剧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电视剧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行业高速增长,产能过剩突出 (3)二、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4)1、行业中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存,精品剧稀缺 (5)(1)观众存在的逆向选择 (5)(2)制作人的道德风险 (7)(3)精品剧定位“空谈无用” (8)2、华策影视:新媒体营销助力,缓解信息不对称 (8)(1)观众形成正向选择,不存在道德风险 (8)(2)互联网推广成效显著 (9)三、政策对行业的规范整合 (10)1、华录百纳:与蓝色火焰形成协同互补效应 (13)2、华策影视:布局全产业链和海外市场 (15)(1)针对“一剧两星”政策和其他机会拓展业务布局 (15)(2)做大做强电视剧主业,加大新媒体拓展力度 (15)(3)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扩充电影、综艺资源 (16)(4)定增引入互联网巨头,植入互联网基金打开想象空间 (17)一、行业高速增长,产能过剩突出我国电视剧产业从上世纪 90 年代孕育兴起,最初是由电视台内部团队使用自有资金制作生产。
随着我国人均GDP 突破6000 美元,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
2009年“制播分离”政策推出,越来越多的民营制作机构参与到电视剧的制作市场中来。
根据艺恩咨询统计数据,从2008 年到2013 年,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市场规模稳步攀升,复合增长率达到18.61%。
2013 年市场规模达到10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2009 到2012 年的四年间,我国电视剧产量也取得了较高的行业增速,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其中2011 年取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数量达到历史峰值17703集、550 部。
此后也一直保持在15000 集左右的水平。
2014 年“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即从2015 年1 月1 日开始,同一部电视剧作品只允许在两家上星卫视播出,并且在黄金时挡只能播出两集。
受到政策预期因素的影响,电视剧厂家开始谨慎布局市场,由此产量同比下降10.9%。
2015年影视制作行业简析

2015年影视制作行业简析一、电视剧行业结束数量之争开启品质时代 (2)1、电视剧市场规模增速减缓,集中度较低 (2)2、电视台购买力提升,精品剧具稀缺性,售价水涨船高 (2)3、网络版权售卖成为电视剧营收新渠道 (4)二、电影产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国产片实力增强 (5)三、电视栏目迎大制作时代,题材丰富收入稳增 (7)1、综艺类节目观看稳中有增,题材百花齐放 (7)2、现象级节目受热捧,大制作、国际化成主流 (8)(1)现象级节目受热捧,获得了高收视率 (8)(2)对综艺节目收视率的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制作成本的提升 (8)(3)广告收入水涨船高,网络独播避免流量流失 (8)四、互联网+风口既至,布局内容终端入口正当时 (9)1、影视内容制作渐入互联网2.0时代 (9)(1)携手互联网公司,助力外延拓展 (9)(2)大数据应用,制作更受欢迎的影视内容 (10)(3)互联网模式融入影视制作,T2O模式兴起 (10)2、移动端影视观看量增速迅猛,逐渐成为影视作品观看主要阵地 (11)(1)随着移动端设备在屏幕大小、续航上的进步,影视内容观看在原先难以涉足的碎片时间领域高速发展 (11)(2)电视与互联网取长补短,互联网电视有望成为家庭观看主要入口 (12)(3)新入口利于培育付费用户群体,进一步挖掘影视作品商业价值 (12)一、电视剧行业结束数量之争开启品质时代1、电视剧市场规模增速减缓,集中度较低我国电视剧市场自2004 年起进入产业发展成熟期,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大批民营资本进入并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中坚力量。
艺恩资讯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2013 年受新媒体和综艺栏目的影响,市场规模达108 亿元,增速减缓。
预计2014 年电视剧市场规模将达130 亿元。
据央视—索福瑞(CSM)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视剧制作机构已超6000 家,目前市场集中度偏低,尚未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美兰德:2015国内电视剧网络传播呈“二八定律”,精品古装大剧受追捧

美兰德:2015国内电视剧网络传播呈“二八定律”,精品古装大剧受追捧2015年,“一剧两星”政策让各大卫视晚间收视集体跳水,之后纷纷调整排播方式,差异化竞争明显;受“限古令”影响,年初民国戏出现井喷,而下半年则出现古装大剧霸屏的现象;“周播剧”成为一线卫视的主打牌,网络自制剧显示出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新媒体播出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2015年内地电视剧市场传统格局被打破,新的竞争格局和规则正在重建。
一、22%的在播电视剧网络视频点击量超八成,网友最爱上腾讯2015年,内地上星频道共播出5098档电视节目,电视剧类1259部,其中首次上星播出的电视剧(即在播首播剧)达277部,占到22%。
据美兰德网络影响力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在播首播剧全年网媒关注度153万条,微博提及量8603万条,视频点击量2324亿次,后两者均超过在播电视剧总量的80%。
视频点击来源方面,腾讯、爱奇艺分别以29%和26%的份额成为网友最喜爱的播出平台,优酷、搜狐、乐视三家网站组成第二阵营;芒果TV的剧库则仍待补充:由此带来的2016电视剧版权争夺或将更加激烈。
二、上半年多方争艳下半年大剧垄断,古装IP剧受热捧根据美兰德电视节目网络传播指数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以古装剧《武媚娘传奇》“剪胸”事件引发热议,随机带动视频点击量不断提升;都市爱情剧《何以笙箫默》、民国剧《千金女贼》《活色生香》、经典改编剧《平凡的世界》等丰富荧屏。
第二、三季度各大卫视继续尝试各类题材,《虎妈猫爸》引发社会话题;《旋风少女》则受到年轻微博用户的热议;之后古装大剧《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纷纷霸占网媒、微博话题。
三、多部首播剧堪称精品,大IP大卡司诠释“现象级”2015年“一剧两星”特征明显,湖南卫视延续新剧独播的特点。
首播剧除涵盖“IP”、“大投入”、“大卡司”、“现象级”等是电视节目保障元素外,“服化道讲究”制作优良等特点突出获得口碑点击双丰收。
“剧”说2015

“剧”说2015进入2015年,电视剧产业迎来了新的变化,“新”字之一是“一剧两星”新政实施之后,卫视电视剧播出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电视剧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字之二是网络自制剧经过去年的孕育,今年将迎来井喷式发展,传统媒体单一渠道播放电视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电视剧制作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4月1日,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携手《综艺报》社举办以“电视剧的质量效益之路”为主题的业务论坛,深入探讨“一剧两星”新政策下的电视剧作品效应,邀请专家学者和一线从业者就“‘一剧两星、一晚两集’后,电视台编播新趋势”及“新形势下,网络剧的市场与制播现状”相关话题进行了业务探讨。
现场共有300余位电视剧制作播出机构从业人员参会。
“一剧两星”后电视台编播新趋势树立独特风格灵活排播化解政策影响“一剧两星”政策实施后,大剧资源将向一线卫视集中,马太效应加剧。
电视剧编播将呈现新趋势:首先,政策变化并未改变观众收看电视剧的热情,但观众收视行为会发生变化,更多会转到晚上十点以后收看电视剧,整体收看量有所减少。
2015年至今,电视剧总体收看量占比31.5%,依然是收视比重最大的电视类节目,但比去年低了2.5%。
同时,观众在涉黄时段收看电视剧时间成倍增长,晚上19点到22点,电视剧比重下降了9%,在22点到24“一剧两星,点涉黄时段收看的比重则增加111%,翻了一倍。
一晚两集”实施后,电视剧的收视率较前一段时间有些下降,但与前几年对比,仍处于高位状态。
其次,“一剧两星”政策打破了原有四家同播的模式,而新模式尚在摸索阶段,使得更多卫视增大了首轮独播剧和重播的比例。
再次,由于同步播出的频道减少,一线卫视更加注重独特的风格定位,其中自制剧和定制剧搭配是促进电视剧风格保持一致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线卫视更加注重差异化的风格定位,如湖南卫视偏重女性化、年轻化,央视、北京卫视受众定位则老年化一些;此外,自制剧和定制剧的搭配可能有利于本土化的剧场风格,以山东卫视为例,其定制剧《红高粱》热播,尽管是四家拼播,但并未影响山东卫视的收视领先性。
2015年影视消费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影视消费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8月目录一、新兴消费之影视消费:高增长,新特点 (3)1、居民收入增长带来消费升级,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逐年上升 (3)2、供需双双提升,影视消费行业呈持续高增长态势 (3)3、新兴影视消费的三个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IP衍生 (5)(1)大数据 (5)①大数据下的网络剧更贴合观众喜好5②大数据下的精准营销助力影视消费6(2)互联网 (6)①O2O渗透加快,在线购票份额超过45% (6)②互联网社交媒体带来的粉丝营销与口碑营销..7(3)IP衍生 (7)①核心IP多元衍生,保证存量需求,带来增量需求 (7)二、互联网重构下的新兴影视消费产业链 (8)1、传统影视业:制片分散,发行集中,院线票房呈二八格局 (8)2、新兴影视消费产业链:跨界延伸与互联网化 (10)三、影视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12)1、影视类公司的特性:高成长行业中的周期性公司..122、产业链上公司选择顺序:院线类公司>发行类公司>制片类公司 (15)(1)典型公司:万达院线 (16)(2)典型公司: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 (18)3、影视类公司短期博弈策略:“票房驱动型” (19)(1)北京文化:打造业内一流团队,有望成为行业黑马 (20)(2)游族网络:大IP运作与影游互动.21(3)光线传媒:期待下半年现象级作品带来“票房驱动型”机会 (22)一、新兴消费之影视消费:高增长,新特点1、居民收入增长带来消费升级,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逐年上升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8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近10年收入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6%和11.8%。
同时,城乡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也分别从2004年的37.7%和47.2%下降到了2013年的35%和37.7%。
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从2003年的2.4%上升到2012年的4.6%。
2015年影视剧传媒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影视剧传媒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3月目录一、行业分析:内容消费需求旺盛,广告市场成长中迎来变革 (3)1、电视剧市场平稳增长,行业内部盈利水平或将分化3(1)产业进入平稳增长期,优质剧目依然稀缺 (3)(2)制作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渠道合作谋求多样化 (5)(3)政策变化加速业内洗牌,产业变局赫然在即 (6)2、娱乐消费热情高涨,电影市场持续快速扩容 (7)3、综艺栏目关注度攀升,商业价值快速上涨 (9)4、广告产业成长中迎来变革,立体式营销将成发展方向 (11)(1)成长与变革并存,行业内部上演冰火两重天..11(2)户外LED呈现马太效应,立体式营销将成发展方向 (14)二、标杆分析:新文化..151、公司概览:立足影视剧的综合传媒公司152、全面布局影视内容,业务融合打开成长空间 (17)(1)电视剧业务稳健扩张,精品化发展逐见成效..17(2)逐步发力电影业务,制片渠道双管齐下 (21)(3)增强栏目制作能力,有望实现突破性的进展..24(4)顶级户外媒体与数字营销新锐加盟,业务融合提升商业价值 (25)(5)并购战略推进加速,积极打造综合传媒集团..253、风险因素 (25)(1)电视剧业绩低于预期风险 (26)(2)新媒体冲击风险 (27)(3)新业务拓展风险 (27)一、行业分析:内容消费需求旺盛,广告市场成长中迎来变革1、电视剧市场平稳增长,行业内部盈利水平或将分化(1)产业进入平稳增长期,优质剧目依然稀缺2010年以来,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维持窄幅波动。
2013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达108亿元,同比增长20%,基本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预计2014年,行业增长将继续保持在20%左右,整体规模或将接近130亿元。
但中长期来看,电视剧产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市场容量增速将逐步回落。
从投放到市场的电视剧产品来看,2012年达到近年高点之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
2013年,全国电视剧备案数量为1029部,同比下滑6.37%;全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41部15770集,同比双双下滑。
2015年影视剧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影视剧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6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规政策 (4)1、行业管理体制 (4)(1)电视剧行业管理体制 (4)①电视剧经营许可制度 (4)②电视剧备案公示和摄制行政许可 (4)③电视剧内容审查许可 (5)④电视剧播出审查 (6)(2)电影行业管理体制 (6)2、行业管理机构 (7)(1)中宣部 (7)(2)广电总局 (7)(3)文化部 (8)3、行业自律、社会监督 (8)(1)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 (8)(2)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 (8)4、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9)(1)主要法律法规 (9)(2)产业政策 (10)二、行业概况 (12)1、电视剧行业情况 (12)(1)市场总体产量不断上升,总供给过剩 (12)(2)行业内企业众多,集中度较低 (13)(3)交易规模持续增加,盈利能力略有下滑 (14)(4)电视台仍是采购主体,互联网视频网站采购增长迅速 (15)2、电影行业 (15)(1)电影创作生产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5)(2)电影票房整体保持上升趋势 (16)(3)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行业集中度不高 (18)(4)行业特有的票房分账模式 (19)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1、有利因素 (19)(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9)(2)文化消费的升级 (20)(3)新媒体的兴起 (21)(4)消费需求驱动全球合作 (21)2、不利因素 (22)(1)资金瓶颈限制 (22)(2)盗版侵权情况严重 (22)四、行业发展壁垒 (23)1、政策壁垒 (23)2、资金壁垒 (23)3、人才壁垒 (23)4、发行壁垒 (24)五、行业风险特征 (24)六、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4)1、华谊兄弟 (24)2、华策影视 (25)3、华录百纳 (25)4、海润影视 (25)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规政策1、行业管理体制(1)电视剧行业管理体制根据《电视剧管理规定》、《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电视剧行业涉及的监管准入主要包括电视剧经营许可、电视剧备案公示和摄制行政许可、电视剧内容审查许可、电视剧播出审查,具体情况如下:①电视剧经营许可制度根据《电视剧管理规定》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国家对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
2015年影视剧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影视剧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6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二、行业发展现状 (6)1、票房规模连续十年快速增长 (6)2、影城数量和银幕数量规模持续扩大 (8)3、观影人群变更带来主流电影题材的变更 (8)三、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9)四、行业经营模式 (10)1、资产结构的独特性 (10)2、经营模式的独特性 (10)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10)1、周期性 (10)2、区域性 (11)3、季节性 (11)六、行业进入壁垒 (12)1、行业准入壁垒 (12)2、人才等资源整合壁垒 (12)3、资金壁垒 (13)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3)1、有利因素 (13)(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13)(2)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14)(3)数字化趋势降低行业成本 (15)2、不利因素 (15)(1)资金瓶颈限制 (15)(2)盗版冲击 (16)八、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6)1、华谊兄弟 (16)2、光线传媒 (16)3、中影集团 (17)4、天娱传媒 (17)5、拾捌文化 (17)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电影行业与电视行业的主管部门相同,均为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我国电影行业及电视行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基础,涵盖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行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则体系。
电影行业及电视行业主要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列示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电视剧行业简析
一、我国电视剧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优质剧供不应求 (2)
1、我国电视剧市场近年来处于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 (2)
2、与市场整体供需情况不同的是,优质电视剧依旧是稀缺资源,呈现供不
应求的局面 (2)
3、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和优质电视剧供不应求造成普通电视剧价格和优质电
视剧价格相差较大 (3)
二、电视台成为电视剧市场主要需求方 (3)
三、网络视频商对优质电视剧的需求与日俱增 (7)
1、得益于网络视频行业环境日益改善,我国网络视频服务行业快速发展 (7)
2、未来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网络收费点播有望成为网络视频服务企
业新的收入增长点 (8)
一、我国电视剧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优质剧供不应求
1、我国电视剧市场近年来处于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2011 年、2012 年和2013 年取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数量分别为14,909 集、17,668 集和15,770 集。
而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每年国内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约为7,000-8,000 集,其中仅有约3000-4000 集进入黄金时段播出。
按此测算,有一半电视剧无法在电视台播出平台播出,只有约20%的电视剧能在黄金时段播出。
2、与市场整体供需情况不同的是,优质电视剧依旧是稀缺资源,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根据CSM 统计,2011-2012 年晚间19:30-21:30 时段所有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中,每年有约1%的电视剧平均收视率超过2%,每年总数量不超过10 部;约20%的电视剧收视率在0.5%-1%之间,约70%的电视剧收视率不足0.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2 年影视剧播出占全国电视节目播出总时长的43.33%,但经常出现诸多电视台抢播同一部电视剧,热门电视剧被电视台反复重播的现象,充分表明国内优质电视剧较为匮乏,电视剧市场规模未能有效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