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
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外侧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小儿16例,入院后全部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肤由外侧向内侧穿入克氏针固定,分析手术效果。
结果:参考国际通用的Flynn 评定标准[5]: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肘关节提携角和屈伸功能相差5°。
16例手术患儿早期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和Volkmann挛缩;远期观察肘部无手术瘢痕,无肘内翻畸形,全部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5%。
结论:选择外侧穿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是经过临床实践证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相对于内外侧交叉穿针,对尺神经损伤的几率更小,是临床可以推广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中图分类号】R7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142-02肘部是人体容易受损伤的部位,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又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大约占肘部所有损伤的60%[1]。
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比如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骨牵引以及开放复位克氏针固定等,若病例选择不当,方法错误,会导致诸多并发症,如: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尺神经损伤、肘部生长畸形,文献报道最多见的是肘内翻,其发生率高达24%~58%[2]。
作者对自己遇到的1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全部采用手法复位经皮肤由外侧向内侧穿入克氏针固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11岁,平均5.68岁。
右10例,左6例。
16例中只有1例为屈曲型,而且Gartland分型[3]Ⅲ型占了13例,其余3例为Ⅱ型;16例患儿均无严重合并症;其中14例为自己摔倒跌伤;上后立即手术12例(8~12小时内),3~6天内手术2例。
住院4~10天,平均7天。
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者饮食结构及排便习惯 的调整 , 讲解术后
可能 出现的情况 , 使患者在心理上有安全 感; 有不适要 及时处 理 , 如出 血、 疼痛 、 肛 门坠涨不适 、 尿潴 留等 , 对不 同情况 可 针 分别采用缝扎 、 压迫止血 , 镇静剂 、 止痛药 物, 或应用镇痛泵 , 松解压迫敷料 , 局部 热 敷膀胱 区, 导尿等 , 有前列 腺肥大 的男 性
励患者正常饮 食 , 时排便 , 定 保持 大便 成
形 , 干结 或 大便 次 数 过 多 者 , 予药 物 调 有 给
作 , 后 细 心 观 察 , 时处 理 , 术 及 与患 者 及 时 有 效 的 沟 通 亦 不 可 忽 视 。术 后 疼 痛 不 但
术后观察患者创面情况及排便情况 ,
本组 2 8例 3个月 内均复诊 ,2例 得 2 到 05~15年 随 诊 , 折 全部 愈 合 。1 . . 骨 例术后发生前臂骨筋膜综合征 , 紧急 切开 减压 , 延期缝 合伤 口, 病愈 , 能恢 复好 , 功 按朱盛修等 对肱 骨髁上 骨折 的评 判标 准, 2 优 1例 (5 ) 良6例 ( 14 ) 可 7% , 2.% ,
l 0. 7
肱骨 干纵 轴 线 成 角 约 4 。 后 倾 1。~ 5, O 1。 5 。然后外旋 上 臂 , “ ” 臂下 清 晰 在 c 型
显 示 内上髁 且用 手 能 清晰 摸 到 内上 髁 后 , 在 髁 尖 或 略 靠前 进 针 , 角度 与肱 骨 干 纵 其
轴线约 3 。 4 。 后倾 1。 5 ~0, 0 。经透视满 意 后, 自皮外切 断克 氏针 多余部 分 , 末端 弯 曲防止 克 氏 针 进 入 皮 下 。屈 肘 8 。~ 0 9 。患肢末梢血运及桡动脉搏动 良好后 , 0, 肘后支具固定 , 术后 每天解开支具做肘关 节被动屈伸 活动 3次 , 每次 3分 钟 , 活动
手法复位经皮平行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经皮平行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平行穿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5例。
结果临床愈合时间3.5~5.5周,平均4.0周。
随访5~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针孔感染,2例肘内翻畸形,无V olkmann挛缩。
按照朱盛修等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7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2%。
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平行穿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方法操作简单等特点,适合临床开展。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平行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肘部骨折,发生率约占儿童时期全部肘部骨折的50%~60%,占全部儿童骨折约30%,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伸直型居多,并且极易发生肘内翻畸形。
资中县人民医院于2006年开始采用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患者85例,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3~15岁;伸直型79例,屈曲型6例:尺偏型44例;绕神经损伤5例,正中神经损伤2例,尺神经损伤1例;无血管损伤;II型65例,III型骨折20例。
1. 2 治疗方法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患者取仰卧于骨科手术床上,肘部常规消毒和铺单并进行手法复位:伸直型骨折患肘微屈,两助手分别握其上臂和前臂行对抗牵引,术者双拇指伸至肘后远端向肘前推,余指握抱近端向后拉,远端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肘,并使前臂旋后,纠正前后、旋转移位。
用拇指推挤内、外侧,整复骨折的尺、桡侧移位。
屈曲型骨折,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前侧,于四指置于近端伸侧,稍牵引下采用加大成角再反折的手法,移位即可纠正。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护理常规2015-10-15

3.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4.注意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灼痛感,如患者持续疼痛,则应解除固定进行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
5.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应注意经常调整布带松紧度,必要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4.保持患者于功能位置,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
5.牵引的方向不可随意变动。牵引绳应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子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6.骨牵引时每日用0.5%碘伏消毒针孔处及周围并用纱块覆盖,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二)气血两虚证:损伤恢复期主证。久病气血两伤,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心悸、气短乏力失眠、伤口经久不愈,舌淡嫩、脉细弱。
(三)肝肾阴虚证:伤病后期主证。肝肾虚衰,筋骨萎弱,骨折愈合缓慢,骨质疏松,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患肢疼痛
1.观察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和颜色、脉搏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情况、患指的感觉等。
(二)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辨证分型的不同,科学合理指导饮食,使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在指导患者饮食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情况和舌苔变化,随时更改饮食计划。
1、早期(1-2周):以清淡为主,选用调理脾胃、佐以活血祛瘀之品。如蔬菜鱼片粥,金针云耳蒸肉片、淮山芡实炖瘦肉、田七当归炖鸽肉等。忌食酸辣、油腻的食物,尤其不可过早地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鱼等,否则瘀血积滞。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43-01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童四肢骨折的75%[1],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闭合复位经皮穿克氏针内固定为目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公认方法[2]。
我科自2004 年1月至2008年12月参与护理了闭合复位经皮穿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243例,期间我们根据骨折的早、中、晚三期的辨证施护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3例,男159例,女84例,年龄2~15 岁,平均8岁,左侧145例,右侧98例,伸直型234例,屈曲型9例,尺偏型119例,桡偏型92例,无明显尺桡偏3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h~3d。
2 分期护理方法2.1早期(第1周):此期患儿由于术前和术中的创伤,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其护理指导方法应主要以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为主。
①中药内服:此期可指导其口服桃红四物汤、消肿一号方或肢伤一号,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肿行气、通络止痛之功效。
②功能锻炼:因骨折处尚不稳定,水肿较重,康复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收缩锻炼,包括用力握拳、充分伸直五指、屈伸腕关节等。
每日3-5次,每次5-10 分钟。
③中医饮食指导:此期可食用“猪血汤”[3],以行气活血止痛,并辅以清热凉血。
2.2中期(第2-3周):此期患儿肿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应根据其一举一动,采取如下护理措施:①中药内服:此期可指导其口服新伤续断汤、跌打养营汤或肢伤二号,以起到活血、接骨续筋、舒筋活络之功效。
②功能锻炼:术后第8天至拆除石膏前,骨折水肿已基本消退,给予更换石膏。
在第1阶段肌肉收缩锻炼的基础上,指导其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以及小范围的旋转运动。
③中医饮食指导:此期可食用“木瓜粥”[4],以调和为主,并辅以和营止痛、接骨续筋、调和脾胃。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77例肱骨髁上骨折的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术后随访一年。
结果无一例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畸形愈合、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发生。
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肱骨髁上骨折护理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肱骨髁上骨折好发生5-7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常并发血管神经损伤7%,残留肘内翻畸形14%[1]。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不仅可以使不稳定的骨折获得稳定,而且不需要将肘关节国定在90°以上的屈曲位,因而也避免了因肘关节过度屈曲引起的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2].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最好方法,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我科77例治愈患儿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9年6月报2011年12月共开展了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7例,其中男48例,女29例,年龄2岁到15岁,平均5.8岁。
6例术前并发桡神经损伤。
1.2方法患儿在基础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下,仰卧于手术台上,患肢外展,C型臂透视下手法整复位置满意后,准备电钻和克氏针,先由肱骨外髁经皮穿入一枚直径1.5-2mm的钛针,方向与肱骨干纵轴线成35度角-40度角,向后成20 度角,克氏针需穿过对侧骨皮质;稍伸直肘关节后清晰扪及内髁避开内侧尺神经与肱骨干纵轴线成20度-30度角,向后与肱骨干平行经皮穿入内侧钛针,若肿胀明显内髁扪不清,可在外髁平行第一枚克氏针经皮固定,可同样达到效果。
将克氏针末端弯曲,剪断钉尾,留于皮外,无菌包扎。
石膏托屈肘70-80度位固定。
3-4周后经X线检查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之后2周内拔出内固定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护理常1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护理常规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
是儿童最为常见的骨折,多见于5~12岁的儿童。
一、临床表现1.血瘀气滞证伤后1周~2周。
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肘部剧烈疼痛,局部瘀肿明显。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
瘀血未尽,筋骨未复。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
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二、临症护理1.非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
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如有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体位采用小夹板托于肘关节屈曲位固定,患肢下垫枕,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肿胀。
(3)功能锻炼向患者讲解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早、中期复位固定后开始做握拳、伸指、腕关节屈伸及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
晚期骨折固定去除后增加活动范围的主动练习,包括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和旋后运动。
2.手术治疗:(1)做好情志护理,向病人解释手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2)术后密切观察患肢伤口有无出血、肿胀和疼痛情况,并予以适当处理。
(3)维持有效固定,保持患肢功能位,固定一般为3~4周,(4)功能锻炼方法同非手术治疗。
三、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之品,勿过食荤腥油腻生冷之品。
1.血瘀气滞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品,如蔬菜、水果、蛋类、豆制品、瘦肉等。
2.瘀血凝滞宜食活血化瘀之品,如牛奶、鸡蛋、红枣、木耳、瘦肉等。
3.肝肾不足宜食强筋壮骨之品,如甲鱼、黄鳝、乌鱼、乳鸽炖汤等。
四、用药护理1.中药治疗骨折初期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遵医嘱口服“伤科1号方合剂”或“逐瘀定痛汤方剂”;骨折中期淤血肿胀消而未尽、骨折未连接,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筋,遵医嘱口服“伤科2号方合剂”或“养营壮骨丸剂”;骨折后期宜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遵医嘱口服“气血双补汤方剂”或“伤科3号方合剂”。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穿针手术治疗及其疗效评价。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以来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3岁,平均8岁,左侧14例,右侧22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术后3周后去除石膏,门诊拔除克氏针。
结果随访36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个月。
优26例,占72.2%;良8例,22.2%;差2例,5.6%。
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费用低,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肘关节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最多见,约占肘部骨折的50%~60%[1],该类骨折早期若治疗不当会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内翻等并发症。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反复多次手法复位仍明显移位,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稳定不易固定,再次移位。
我院自2000年3月以来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3岁,平均8岁,左侧14例,右侧22例,受伤原因:摔伤18例,交通伤10例,其他伤8例。
伤后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5天,本组均无合并伤。
1.2 手术方法对于肘部肿胀明显,入院后行上肢悬吊皮肤牵引,待肿胀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采用臂丛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患者仰卧,在 C形臂X线机监视下,以了解复位及穿针情况,复位是由一助手握住伤肢上臂,另一助手握住伤肢前臂,并顺势作拔伸牵引,矫正重叠移位,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肘关节屈曲90°,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透正侧位观察复位情况,满意后将2.0~2.5mm 克氏针2~3枚交叉固定即可。
穿针方法,复位后上臂与地面平行,肘关节屈曲130°,平行尺骨鹰嘴外侧经肱骨小头外侧穿入第一枚针,克氏针与肱骨纵轴约呈45°角,在第一枚针的近端穿入第二枚针并与第一枚针分岔,朝向内侧骨干皮质,所有克氏针一定要穿过对侧皮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6-10-28T13:43:41.090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作者:林成凤刘淑琼吴玉瑜杨乃群
[导读] 自2004 年1月至2008年12月参与护理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微创治疗病例234例。
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福建泉州 362000
【关键词】中医饮食调理中药熏洗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50-02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童四肢骨折的75%[1] ,其治疗方法多样,有非手术治疗手法整复石膏或夹板固定,或牵引复位固定及手术治疗有微创及切开两种方法。
而微创治疗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为目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公认方法[2],自2004 年1月至2008年12月参与护理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微创治疗病例23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3例,男159例,女84例,年龄2~15 岁,平均8岁,左侧145例,右侧98例,伸直型234例,屈曲型9例,尺偏型119例,桡偏型92例,无明显尺桡偏3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h~10d ,平均住院时间为5d。
2 护理方法
2.1饮食指导
2.1.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为主。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此阶段,食疗可用:方1 猪血汤
组成:猪血250g,葱、姜、精盐。
用法:猪血250g,已成血块,切成小块,加葱、姜,少许精盐,隔水蒸熟,分次食用。
功效:行血止痛,活血。
主治:骨折后局部肿胀,瘀血严重者,为骨折早期。
方2 鲫鱼汤
组成:鲫鱼1条,黄酒、姜、葱、精盐。
用法:鲫鱼活杀,去内脏及鳞,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ml,加黄酒、姜、葱,急火煮开3min,改文火煮20min,加精盐,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骨折早期,兼脾胃不和者。
附注:鲫鱼为补脾利水养生食品,食之可以益脾胃,利水湿。
2.1.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食疗可用方1 木瓜粥
组成:木瓜25g,粳米50g。
用法:木瓜洗净,切成小片,置锅中,加清水500ml,加粳米,急火煮开5min,文火煮30min,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舒筋活络,调和脾胃。
主治:骨折中期,局部胀痛不退者。
方2 丝瓜白芷汤
组成:老丝瓜50g,白芷20g。
用法:老丝瓜洗净,切成小块,白芷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3min,文火煮20min,去渣取汁,分次食用。
功效:行气和中,止痛。
主治:骨折中期,胀痛不退者。
2.1.3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
治疗宜补,通过健脾胃、益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可用方1 扁豆山药汤
组成:扁豆50g,山药50g。
用法:扁豆洗净,山药洗净,切成小片,同置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3min,文火煮20min,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养血。
主治:骨折后期,脾胃虚弱,胃纳差者。
2.2中药内服治疗用药指导:
2.2.1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初期(伤后15d内)以活血化瘀、消肿行气、通络止痛为主。
方用桃红四物汤或消肿一号方,肢伤一号;
2.2.2中后期(损伤后15d后)以活为主,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方用新伤续断汤或跌打养营汤。
肢伤二号;
2.2.3后期: 以补为主,补益肝肾,强骨壮筋,肢伤三号方。
2.3中药薰洗与功能锻炼
2.3.1在责任护士指导下进行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从10°-20°开始活动,逐渐加大活动范围,以活动时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可使全身与局部气血畅达,筋脉得到滋养,经络调畅,肌肉强健,髓充骨坚,通过活动可增加局部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促使骨折端
的修复与再生,并能防止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直的发生。
2.3.2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起到活血通经、软坚散结、舒筋活络的作用。
熏洗药物为正骨医院协定熏洗〈2〉方:伸筋草、透骨草1、泽兰、桂枝、归尾、红花、三棱、莪术、海桐皮、薏仁根、芒硝、山楂各15 g。
将中草药用小块纱布分类包好投入煎药罐内,放清水2500-3500 mL进行煎煮,煮沸30 min放入盆子,待水温降至50℃-60℃时,患儿熏洗时,将其取坐位或平卧位,用药水浸洗患处或用毛巾湿敷患处,外加TDP照射,以热汽熏蒸患部,边洗边揉肘关节周围穴位。
每天熏洗早晚各1次,每次20-30min,7 d为1疗程,熏洗14 d后进行效果评定。
2.3.3在熏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患肢血运、感觉以及肢体肿胀、桡动脉搏动情况,如病人出现乏力、眩晕、患肢感觉异常,应停止熏洗,并通知医生。
2.3.4熏洗时注意控制药液的温度,一般以不烫为宜,不可过热,以免发生烫伤,也不宜使药汤太冷,以免产生不良刺激。
对有黄疸、出血倾向、气血两亏的患者禁止熏洗。
每次熏洗完毕后,用洁净柔软毛巾擦干患部,协助患儿穿衣,嘱其尽力主动屈伸肘关节至不能活动为止,然后由护士一手握患儿上臂的上部,另一手握前臂的下部,使患肢被动伸、旋转、力量由小到大,不可用暴力,以患儿能忍受为度,每天活动3-6次,每次5-10 min,疗程与中药熏洗相一致。
3 结果 24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27个月,平均11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参照Flynn 临床功能评定标准[1],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丢失携带角及屈伸功能在0°~5°为优;5°~10°为良,10°~15°为可,> 15°为差。
结果优219例,占90.1%;良21例,占8.6%。
可3例,占1.3%。
4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关节周围的筋脉、肌腱、韧带受损,致使脉络不通,关节润滑失常,气血流通受阻,引起损伤的肌肉、肌腱纤维化,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肘关节活动。
通过中药饮食调理可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消散;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中药熏洗可祛风通络,舒筋活血。
药物熏洗时,由于温热的刺激,患部血管扩张,起到温经散寒、通经活血的作用。
且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病变部位,对患肢周围组织渗透,可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提高疼痛阈值,松弛肌肉、肌腱、韧带,防止肌肉痉挛和关节强直,起到热疗、药疗双重作用。
运用中药熏洗配合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中药内服可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疗程,对患肢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权,刘正全,张德文,等. 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6):333-335.
2.许飞珠,李洁,贾曼.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1B):48-49.
3.赵金莲.肘关节周围骨折固定术后中药熏洗的观察与护理[J].中医药导报,15(2):68.
4.食疗方:
3.1猪血汤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12 3.2鲫鱼汤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10
3.3木瓜粥、丝瓜白芷汤来源:薛秀娟,等.大众药膳.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91 3.4扁豆山药汤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