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济的发展
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其
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1. 经济发展均衡:宋代经济在农业、商业、手工业和财政等方面全面发展,没有出现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经济整体均衡繁荣。
2. 商业繁荣:宋代商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繁荣,贸易活跃。
商业活动的范围扩大,从国内贸易扩展到海外贸易,交易对象包括动植物、珍宝、货币等。
3. 货币制度完善:宋代形成了独特的货币制度,货币种类多样,
流通范围广,同时发行了官方货币和私货币。
4. 城市化进程加快:宋代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很大。
城市发展带来了商业、手工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繁荣。
5. 财政制度完善:宋代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财政制度,形成了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赋税、徭役、钱法、茶税等。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超过了其他封建社会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粮食作物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 积迅速增长。宋朝时,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 物的首位。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2、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蜀 锦
(2)制瓷业
3.造船业 •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 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2)海外贸易的发展 • 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 是当时世界重要的海 外贸易国家,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 商港 •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 司加以管理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 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3)纸币的出现 “ 交 子 ” 是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纸 币
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南 方 北 方
北 方
南 方
北 方
南 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 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知识小结 宋 代 经 济 的 发 展
经济发 展 的表现
农业:水稻、茶树、棉花种植技术的提高和 发展区域的变化
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业技术的提高 和发展区域的变化 商业:都市、海外贸易的发展和纸币的出现 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工具的改 进和棉纺织品品种的增加 众多名窑;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世界最早的 船坞;指南针技术的运用
商 都市商贸 大都市开封和杭州;街市、早市、夜市、草市、
市镇等各类商贸区出现
业 海外贸易
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代的经济发展

宋代的经济发展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不仅文化、科技、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宋代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的发展宋代是中国农业的黄金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大的改进,农业生产工具也得到了大力的改进。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就是农耕具的改进,比如宋代出现了“板耙”、“犁铧”等农具,在耕作时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地耕作田地。
宋代还兴起了很多农业科技研究团队,推广新的高产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商品生产规模得到了大力提高,各个商品生产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中,造纸业、陶瓷业是宋代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领域,它们的技术和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宋代的纸张不仅普及化,品种多样,而且质量精美。
宋代的景德镇陶瓷也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出口量极大。
三、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商业流通和交易方式也随着繁荣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宋代的市场因为经济繁荣而成为全国第一重要的商业中心,瓷器、绸缎、铁器等商品的购销是宋代商业中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到南方的磁州、福建的泉州、江南的杭州等地都是繁荣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很多的商人前来贸易。
四、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宋代兴起了一大批民间工商业,这些工商业以家庭手工业为主,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成为了很多家庭赖以生存的重要的来源。
手工业工人在生产时所消耗的劳动成本较低,而售价却很高,让手工业生产商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许多家族企业稳定经营,家族企业得到发展。
总之,宋代的经济迅速发展,较之唐代,中国经济在宋代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民间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让当时的人民享受到了较好的生活质量。
这也为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朝的经济发展

宋朝的经济发展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宋朝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等方面来探讨宋朝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宋朝时期,农业是经济的基础。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宋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政策。
首先,社会稳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成为发展农业的重点。
通过修筑水利灌溉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效解决了灌溉问题。
其次,对种植业进行了精耕细作,使用了新的农具和种植技术。
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手工业的兴盛宋朝时期,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特别是丝织、陶瓷和造船业。
丝织业是宋朝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白色细腻的绸缎成为受欢迎的商品。
陶瓷业也在宋朝达到了顶峰,青瓷和哥窑瓷器成为宋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造船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宋朝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贸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商业的繁荣宋朝经济的繁荣得益于商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市场繁荣。
宋朝实行了“放牧行市”的政策,鼓励商业交易和贸易的自由化。
这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捷,商人的利润也得到了保障。
同时,繁荣的市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许多大城市如东京(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迅速崛起。
四、金融的发展宋朝的金融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银行的成立,铸造铜钱的发行,为宋朝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宋朝还发行了纸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
这使得货币的流通更加方便,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总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等方面。
通过农业改革、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和金融的发展,宋朝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支持。
宋朝的经济繁荣不仅在当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农业发展:宋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朝廷通过改善水利设施、推广新种优良品种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田的开垦和改良使得耕地面积得以扩大,农作物产量也得到了提高。
种植作物中,稻谷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和茶叶的种植也有较大发展。
2.工商业兴起:宋朝时期,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手工业(如纺织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和商业都取得了丰盛的成就。
城市规模的扩大,商业贸易市场的兴盛,都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宋代还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如设立专门负责商业事务的机构等,进一步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3.海外贸易的开展:宋朝时期,海上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宋朝政府积极推动海外贸易,出台了有利于海外贸易的政策,如设立海舶司和海船检验所等。
此外,宋朝还加强了对外交往和海上防御力量,进一步保障了海上贸易的安全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总体来说,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农业逐渐改善、工商业兴起和海外贸易发展。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宋朝经济相对较为繁荣,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南宋棉毯
黄道婆,又 名黄婆或黄 母,宋末元 初知名棉纺 织家。由于 传授先进的 纺织技术以 及推广先进 的纺织工具, 而受到百姓
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 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2.制瓷业
(1)、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哥窑、汝窑、定窑等技术精湛。
瓷都景德镇瓷器
哥窑瓷器
(2)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初步开发
南移的三个时期
北
方
战
乱
南
方
经
人口南迁 济
发
展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南宋:经济重心 南移成为定局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类别 农业
原因
状况
手工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纺织业 制瓷业
商业
造船业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 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
广州、泉州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填写表格中的地名集中在中国的南方还是 北方?
南方地区
为什么宋代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出现南方胜 过北方的趋势?
南方相对稳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资源。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 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南宋中央的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东南地区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6页课后活动 1题 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在宋代,中国经历了繁荣的贸易和商业活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以下是宋代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的详细介绍。
一、概况:1.贸易与商业繁荣:宋代是中国古代贸易与商业的黄金时期。
随着海运和陆路交通的便利,贸易活动得到了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种商品和文化交流在这里繁荣起来。
同时,宋代还开始使用纸币,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2.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兴修以及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高产稳定的农业生产为社会增加了大量的财富和粮食供应。
3.手工业的兴起:宋代手工业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手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
丝绸、陶瓷、纺织品等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非常有竞争力。
4.城市发展的兴起:宋代城市的发展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崛起。
南方的杭州、苏州、汴京(今河南开封)等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二、原因:1.富庶的农业资源:宋代江南地区拥有富庶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江南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农民创造了丰富的农产品。
2.贸易与商业的繁荣:宋代贸易与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
宋代与南洋诸国和中东、印度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进口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
同时,通过陆路与北方各地的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3.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宋代政府对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在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纸币发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投资和。
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人民参与商业活动,提供保护和支持。
4.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宋代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课件

【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 建设有何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概念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 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的 南 移
经 济 重 心
终南 完宋 成最
有哪些证据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宋初南方人 口是北方人 口的两倍。
太湖流域已 成为全国重 要的粮仓。 所谓“苏湖 熟,天下 足”。
经济重心在 唐朝开始南移最终在 南宋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南方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宋代的经济发展
教学课件
一、农业的发展
•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 ①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 ②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 方。(主要原因) • 2、宋代经济区域的开拓: •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 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相同之处 : 人口达百万;商业繁荣。 不同之处 :长安规划整齐,城内分为坊、市。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早市、夜市。
《清明上河图》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
的增长, 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2)时间、地点、地位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
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如两宋时期,政府在外贸港口设
立的市舶司、交子在四川地区的出现等。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
问题的能力。
两宋时期,我国商业居于当时世界上的繁荣之列。
北宋出
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
家。
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比较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
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
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耕获图》、《宋代海船》、《清明上河图》、交子会子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利用《北宋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
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利用《北宋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个认识,让学生明确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
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1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自宋代开始,经济
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
2.两宋时期,水稻在南方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从越南引人优良品种占
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茶树普遍种植;北宋至南宋
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
带。
教师指导读书分析、归纳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四大表现:农业技术提
高、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种植区域扩大和经济作物大量栽
培。
(二)手工业的兴盛
1.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
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瓷窑有:定窑、汝窑、钧窑、哥窑、官窑。
3.宋朝,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
广州、泉州、明州造
船业发达。
在讲述农业、手工业发展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手
段,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宋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有热闹的
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一-草市。
2.海外贸易的兴盛:①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②泉州、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③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曰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④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
贸易。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指导学生在P45《宋代海外贸易图》上找到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
币的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在讲述南方商业的繁荣时,应讲清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宋代南方商
业发展的条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
的情况和前面课本中有关宋代民族关系的相关内容全面思考这一问题。
其次是南方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唐朝商业活动的情
况,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提问:“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代相比表现在哪些方面?”“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教学中应强调,这一时期中国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
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教师概述从夏商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到南宋时期我国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而今,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
不平衡的矛盾更突出,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
随着我国经
济的快速增长,东西部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四、诛室小结
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