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概述ppt

合集下载

dram存储器简介演示

dram存储器简介演示

06
dram存储器应用案例 与分析
应用案例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总结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是DRAM的重要应用领域,DRAM作 为高速缓存和主存储器,为高性能计算提供可靠的数据 支持。
详细描述
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DRAM被用作CPU和硬盘之间 的缓存,以提供高速的数据读写。由于DRAM的读写速 度远高于硬盘,因此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此外,DRAM还可以作为主存储器,存储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在CPU进行 运算时被快速访问,因此DRAM的高速读写性能在此得 到了充分应用。
THANK YOU
应用案例二: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总结词
DRAM在移动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它不仅用于提高 设备的性能,还用于增加设备的续航时间。
详细描述
在移动设备中,DRAM被用于提高设备的处理速度和 响应能力。由于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是一个重要 的考虑因素,因此使用低功耗的DRAM可以帮助增加 设备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DRAM的读写速度远高 于Flash存储器,因此使用DRAM作为缓存可以帮助设 备更快地启动应用程序和读取数据。
应用案例三:数据中心中的应用
总结词
数据中心是DRAM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它被用于提 高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效率。
详细描述
在数据中心中,DRAM被用于缓存数据库的热点数据 ,以便快速地被服务器读取和写入。这可以减少磁盘 I/O操作,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效率。此外,数据中 心通常使用分布式内存架构,将多个服务器连接到一个 共享的DRAM池中。这种架构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并 行处理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访问延迟。
移动设备:移动设备 (如手机、平板电脑 等)中通常也使用 DRAM作为内存,用 于运行操作系统和各 种应用程序。

内存储器接口演示PPT

内存储器接口演示PPT
•8
6.1.4
二、动态存储器 1. DRAM的存储元 单管动态存储元电路如图6.3所示。 2. DRAM的外部特性 图6.4所示为2164A的引脚图,其引脚功能如下: A0~A7:地址输入线。DRAM芯片在构造上的特点是 芯片上的地址引脚是复用的。两次送到芯片上去的地址分 别称为行地址和列地址。在相应的锁存信号控制下,它们 被锁存到芯片内部的行地址锁存器和列地址锁存器中。 DIN和DOUT:芯片的数据输入、输出线。 RAS:行地址锁存信号。 CAS:列地址锁存信号。 WE:写允许信号。当它为低电平时,允许将数据写入。 反之,当WE=l时,可以从芯片读出数据。
存储系统分为两个存储体,如图6.19所示。 对于16位的CPU为此也都设置了用于存储体选择的两个 控制 信号和。表6.3描述了这两个引脚和所选择的存储体。 在Intel系列的CPU通过产生独立的写信号来选择每个存 储体的写操作,如图6.20所示。
图6.21描述了一个8086存储系统的连接图。
•23
6.4.2 32位机的存储系统
•13
0111 101
该片6264的地址范围为:
0111 1010 0000 0000 0000=3E000H

0011 1111 1111 1111 1111=3FFFFH
若将图6.9中的“与非”门改为“或”门,如图6.10所 示,则6264的地址范围就变成84000H~85FFFH。
二、部分地址译码方式
在构成一个实际的存储器时,往往需要同时进行位扩 展和字扩展才能满足存储容量的需求。扩展时需要的芯片 数量可以这样计算:要构成一个容量为MN位的存储器, 若使用pk位的芯片(p<M,k<N),则构成这个存储器需 要(M/p)(N/k)个这样的存储器芯片。 例6-1 用Intel 2164构成容量为128KB的内存。 分析:由于2164是64K×1的芯片,所以首先要进行位扩 展。用8片2164组成64KB的内存模块,然后再用两组这样 的模块进行字扩展。所需的芯片数为(128/64)×(8/1) =16片。 连接示意图如图6.18所示。

第4章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PPT课件

第4章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PPT课件

S
SiO2 浮栅
行线
VCC
位 线 输 出
P+ + + + P+ N衬底
(a)
浮栅管
D
位线 S (b)
图4.3 Intel 2764EPROM的外形和引脚信号
3. EPROM
可多次擦除、重写 三种工作方式:
读方式:VCC=+5V,VPP=+5V,CE#低 编程方式:VCC=+5V,VPP=21~25V,CE#高,
图4.2 DRAM控制器的原理图
4.1.5 只读存储器ROM
ROM的特点:
只许读出、不许写入
ROM器件的优点:
结构简单,所以位密度高 具有非易失性,所以可靠性高
应用场合:
存放不需要经常修改的信息
ROM的分类:
根据信息的设置方法,ROM分为5种 : 掩膜型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可用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2PROM 闪烁存储器(flash memory)
4.2 存储器的连接
1. 存储器和CPU的连接考虑
① 高速CPU和较低速度存储器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CPU插入等待状态Tw
② CPU总线的负载能力问题。 加入总线驱动器
③ 片选信号和行地址、列地址的产生机制。
片选译码、片内译码 ④ 对芯片内部的寻址方法。
通过低位地址线和芯片连接,提供行、列地址
2. 存储器芯片片选信号的产生方法
线选译码
▪ 适用于容量较小的存储器、结构简单 ▪ 地址重复、地址空间不连续
全译码
▪ 适用于容量较大的存储器、结构复杂 ▪ 不存在地址重复、地址空间连续
部分译码

第八讲存储器DRAM PPT

第八讲存储器DRAM PPT
D
A4
A3
A2
A1
A0
② 三管动态 RAM 芯片 (Intel 1103) 写 4、 2
行0
A9 1 地 0 A8 1 址 1
1
A7 1 译
码 31
A6 1 器 31
A5 1

… …



单元 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
0
1

31
列地址译码器
读选择线 写选择线
读 写数 数据 据线 线
刷新放大器
D
A4
A3
刷新放大器
D
31
1 A0
4、 ③ 单管动态 RAM 4116 (16K ×1位) 外特性 2
RAS
行时钟
CAS
时序与控制
列时钟
WE
写时钟
A'6
行地址
~
A'0
缓存器
行 存储单元阵列 译 码 基准单元
读 列译码器
出 放
再生放大器
大 列译码器
数据输入
寄存器 DIN
I/O
缓存器
列地址 缓存器
行 基准单元 译 码 存储单元阵列
D
31
1 A0
② 三管动态 RAM 芯片 (Intel 1103) 写 4、 2
行0
A9 1 地 0 A8 1 址 1
1
A7 1 译
码 31
A6 1 器 31 A5 1
0
0 A4






单元 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
1

列地址译码器
0 A3

《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地址转换过程是:
CPU获得的逻辑地址首先与下限寄存器 的值相加,产生物理地址;然后与上限寄存 器的值比较。 1、若大于上限寄存器的值,产生“地址越界” 中断信号,由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处理; 2、若不大于上限寄存器的值,则该物理地址 就是合法地址,它对应于内存中的一个存储 单元。
案例分析
【例3-1】在某系统中采用固定分区分配管理 方式,内存分区(单位字节)情况如图3-10a所 示。现有大小为1KB、9KB、33 KB、121KB 的多个作业要求进人内存,试画出它们进入 内存后的空间分配情况,并说明内存浪费有 多大?
内存的在系统中的地位
CPU
内存
I/O 系统
外设
内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3.1.1 存储体系
存储器存取 时间减少 存储器存取 速度加快 每位存储器 成本增加 存储器容量 减少 外 存 高速缓存器
程序和数据 可以被CPU 直接存取 内 存
程序和数据必 须先移到内存, 才能被CPU访问
三级存储器结构
存储器管理
单一连续分配仅适用于 单道程序设计环境,处 理机、主存都不能得到 充分的利用。
操作系统
32 KB
作业 分配给用户作 业的空间 未用
64 KB
1 60 KB
浪费
单一连续分配
特点:
( 1 )管理简单。它把主存分为两个区,用户区一 次只能装入一个完整的作业,且占用一个连续的 存储空间。它需要很少的软硬件支持,且便于用 户了解和使用。 ( 2 )在主存中的作业不必考虑移动的问题,并且 主存的回收不需要任何操作。 ( 3 )资源利用率低。不管用户区有多大,它一次 只能装入一个作业,这样造成了存储空间的浪费, 使系统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 (4)这种分配方式不支持虚拟存储器的实现。

计算机原理第三章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第三章存储器

解:(1)需要26根地址线。

(2)有24根地址线

(3)共用8片。

(4)连线图如下图所示。
〔例6〕半导体存储器容量为7K×8位,其中固化区为4k×8 位,可选用 EPROM芯片:2K×8/片。随机读/写区为3K×8, 可选SRAM芯片:2K×4/片和1K×4/片。地址总线为A15~A0,
为“0”。
★ 注意:读出 “1” 信息后,电容Cs上无电荷,不能再 维持“1”,这种现象称为“破坏性读出”,须进行“恢复”操 作。
(3) 保持,字选线为“0”,T截止,电容Cs无放电 回路,其电荷可暂存数毫秒,即维持“1”数毫秒;无电荷 则保持“0”状态。
★ 注意:保持“1”信息时,电容Cs也要漏电,导致Cs上 无电荷,须定时“刷新”。
写1:数据线I/O=1、 I / O =0,使位线D=1、 D =0;
推出T1截止,T2导通使Q=1、 Q =0,写入“1”。
(2)读出
行选线xi,列选线yj加高电平,使T5 、T6导通和V1 、V2导通。
如果原存信息Q=0,则T1导通,从位线D将通过T5、T1到地 形成放电回路,有电流经D流入T1,使I/O线上有电流流过,经放 大为“0”信号,表明原存信息为“0”。而此时因T2截止,所以D 上无电流。
〔例〕32位地址线的计算机: 232=220×210×22=4千兆=4G 但现在实际配的主存假设为512兆,
即 512兆=220×29
所以,32 位地址线寻址的是逻辑地址, 29位地址线寻址的是物理地址。
3.1.3 存储器的分类
一、根据存储介质来分
1. 半导体存储器:
静态存储器 动态存储器
2. 磁表面存储器:磁盘、磁带等。(磁性材料)

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ppt文档

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ppt文档

3.地址译码器
由于存储器系统是由许多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一般 存放8位二进制信息,为了加以区分,我们必须首先为这些存储单 元编号,即分配给这些存储单元不同的地址。地址译码器的作用 就是用来接受CPU送来的地址信号并对它进行译码,选择与此地 址码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以便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3)按在微机系统中位置分类
分为主存储器(内存)、辅助存储器(外存)、缓冲存 储器等,主存储器又称为系统的主存或者内存,位于
系统主机的内部,CPU可以直接对其中的单元进行读/ 写操作;辅存存储器又称外存,位于系统主机的外部, CPU对其进行的存/取操作,必须通过内存才能进行; 缓冲存储器位于主存与CPU之间,其存取速度非常快, 但存储容量更小,可用来解决存取速度与存储容量之 间的矛盾,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
3.地址译码器(续)
0
A5
0 1
存储单元
• 单译码A结2 构行
1
A4 A3 A2 A1 A0
译 码 器
63
• 双u 双译译码AA码结10 可构简译码化7 芯片6设4个计单元
64个单u元主要采用的译码0 结构1
7
列译码
单译码 双译码
A3A4A5
4.1.2 存储器的系统结构
4.片选与读/写控制电路 片选信号用以实现芯片的选择。对于一个芯片 来讲,只有当片选信号有效时,才能对其进行读 /写操作。片选信号一般由地址译码器的输出及 一些控制信号来形成,而读/写控制电路则用来控 制对芯片的读/写操作。 5.I/O电路 I/O电路位于系统数据总线与被选中的存储单元 之间,用来控制信息的读出与写入,必要时,还 可包含对I/O信号的驱动及放大处理功能。
掩膜式ROM 一次性可编程ROM(PROM) 紫外线擦除可编程ROM(EPROM) 电擦除可编程ROM(EEPR

主存储器培训课件

主存储器培训课件

课程大纲
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主存储器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 ;
主存储器的组成结构;
主存储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主流厂商和产品介绍。
学习收益
建立起主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熟悉主存储器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案例,能够进行方案 设计和应用;
掌握主存储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其性能和可靠 性;
熟悉主流厂商和产品,掌握其特点和优劣,能够进行 合理配置和优化。
案例分析
案例一
需求分析
产品选型
配置设计
安装调试
某金融公司主存储器的 选型与配置方案
该金融公司需要满足高 并发访问、持久稳定的 数据存储需求,同时要 求具备一定的容灾能力 。
选择了两台某品牌的磁 盘阵列作为主存储器, 采用冗余配置提高可靠 性。
采用RAID 5+热备盘的 方式提高磁盘阵列的容 错性和性能。同时,根 据业务需求划分不同的 逻辑卷,并进行相应的 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设 置。
内存泄漏通常是由应用程序的错误引起的,例如在动态分配 内存后未正确释放或在关闭程序之前未正确关闭相关资源。
05
主存储器的选型与配置
选型原则
兼容性
选择的主存储器应当与主机、服务器等设 备兼容,以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
性能
根据应用场景和数据读写速度要求,选择 具有高性能的主存储器。
容量
考虑存储需求和数据规模,选择适当的存 储容量以满足业务需求。
03
课程不足
由于主存储器技术发展迅速,本课程在某些方面的更新可能不够及时

学习建议
深入学习
主存储器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建议学员在课后深入学 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阅读最新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 存储器的分类 二、存储容量单位
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机硬件系统

能修改

不能修改
计算机硬件系统
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是计算机存 放程序和数据的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按照指令要求向指定的 位置存进(写入)或取出(读出)信息。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分 为两大类:主存储器(又称为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又称 为外存储器)。
1KB=210B=1024B 1MB=210KB 1GB=210MB 1TB=210GB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或传送的数据 长度称为字。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若干字节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
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用来存放一位二 进制数(0或1)。
计算机硬件系统
字节是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即以字节为单位存储和 解释信息。规定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即1B= 8bit。
计算机硬件系统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一般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 节)、TB(太字节)等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