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合集下载

平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及应用试验

平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及应用试验
长 满袋 。 22 生 周 期 及 产 出 量 . 长 从 表 1 见 , 体 菌 种 从 接 种 到 可 液
1 . 培 养基 2
① 斜面培养基(D P A综 合 培 养 基 )马 铃 薯 ( : 去
皮 ) 0 , 萄 糖 2 , HP , S . g 琼 脂 2 , 2 0g 葡 0g K :O 3g MgO 1 , 5 0g 水 1 0 ,H 自然 ; 摇 瓶 培 养 基 : 铃 薯 2 % , 皮 3 蛋 0mL p 0 ② 马 0 麸 %,
文 章 编 号 10 — 37 2 1 ) l0 2 一 l 0 0 8 5 (0 2 O - 0 6 O
平 菇 是 商 洛 栽 培 量 较 大 的 食 用 菌 。传 统 的 应 用 固 体 菌
种 栽 培 模 式 , 在 生 产 周 期 长 , 染 率 高 , 龄 长 , 菇 不 整 存 污 菌 出 齐 、 一 致 等 缺 点 。 采 用 液 体 菌 种 具 有 生 产 周 期 短 、 龄 一 不 菌 致 、 动性好 、 命力旺盛 、 发快 、 流 生 萌 出菇 整 齐 , 种 后 菌 丝 恢 接 复 生 长 快 , 利 于 机 械 化 操 作 等 优 点 , 规 模 化 或 工 厂 化 生 有 是
白 胨 3 , 萄 糖 2 , HP .% , S . % , 膏 % 葡 % K 。O O 2 Mg O 00 5 石 00 %, 脂 2 3g酵 母 膏 00 % , 泡 剂 01 . 5 琼 ~ , . 5 消 . %。
13 试 验 方 法 .
出 菇所 需 时 间 2 , 固体 菌 种 需 3 。产 量 方 面 , 体 菌 种 5 而 d 5d 液
浑 浊 度达 到8 %以 上 。 0
菌 种 应 用 平 菇 生 产 , 果 液体 菌 种较 固体 菌 种 出菇 提 前 1 , 结 od 生

液体深层培养制备平菇菌种的研究(Ⅱ)

液体深层培养制备平菇菌种的研究(Ⅱ)

4
厘 米的
3
市售
往复 式摇瓶 机上
3 ℃ 下 振 荡培养 了 2
, 。

,
4
方法
:
待 菌 丝 体大 量 出 现
尚 未 形 成 菌球 时
。 ,
尸 H
用 精密
尸 H 试 纸 测定
接入 5 0 立 升罐 培养 斤 蒸 汽灭 菌 2 0 分钟
罐 子 为 标 准发酵 罐
3
装 公
湿 菌 体量
将 培 养 液 离 心 沉 降后 取 沉 淀物称重

为 了 进 一 步 降低
’ . .
一 爹 当莱 萦漩凌 丫 臀畜糖 蔽 蓄 几蕊蔽 占 豪下一 茎莱 薇沥 曼 一 厂 认 7 }

.
`
二 护
一 ” 毛
,

} (克 /
1 0 0 毫升 )
( 毫升 / 1 0 0 毫升 )
2
}
( 克 / 1 0 0毫 升 )
1
决 普 矗哥液 荀 荀糖亘 厂
{ (毫
,
分析
,


葡萄 糖培养 液 中能 正 常地 进 行罐培 养
天时
,
其原 因
主 要是 由于 平 茹体 增殖 速度 不 快
p H
在 培 养周期 菌体 量 小
, 。
8 获2
1克
/ 1 0 毫升 的湿

培 养 液成份 可 以 被 多种杂 菌利用 的关 系

性 中

配 料 时培 养液 被冲稀 乡 菌体密度 较
压力
5一

苯 酚硫 酸 法
3
.
1
.
0 公斤 / 厘

平菇液体菌种制作技术及栽培试验

平菇液体菌种制作技术及栽培试验

平菇液体菌种制作技术及栽培试验
黄祖荫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1995(017)001
【摘要】平菇栽培中,采用液体菌种有以下优点:菌丝生长快、长势旺盛,菌龄整齐,省工节能,接种方便,提早出菇,产量较高。

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液体菌种的制备 (一)材料和方法①供试菌种:平菇P10,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厂提供。

②固体培养基:PDA培养基。

③液体培养基,玉米粉2%,葡萄糖1%,磷酸二氢钾0.2%。

酵母片少量。

pH6.2,1.5kg/cm^2高压灭菌30分钟。

④制备方法:试管母种接种后。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黄祖荫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110.3
【相关文献】
1.平菇液体菌种的栽培试验 [J], 王淑华;孙桂芬
2.不同平菇菌株液体菌种栽培试验 [J], 陈相波;杨虎;张宁宁;孙来玉;刘洋
3.平菇液体菌种栽培菌株筛选试验 [J], 张玉林;谭永忠
4.湘北地区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熟料大棚栽培技术 [J], 李友志(文/图);徐小平(文/图);
李盛(文/图);欧迎峰(文/图);郭向荣(文/图);李慕雯(文/图);王迪轩(文/图)
5.平菇液体菌种专用母种制作技术 [J], 王凤林;王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怎样生产和使用平菇液体菌种?

怎样生产和使用平菇液体菌种?

怎样生产和使用平菇液体菌种?我国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陈幸美等,1963)试用深层培养(液体培养)平菇、香菇、草菇等15种食用菌的菌丝体,并取得成功。

其后,上海师范大学杨庆尧教授等进一步将其完善、定型,并在平菇、香菇等食用菌栽培上推广利用。

下面介绍一种浅层培养平菇液体菌种的工艺。

(1)准备菌种平菇母种若干支。

(2)配制培养基配方一:蛋白陈2.0克,酵母膏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

.5克,磷酸氢二钾1.0克,葡萄糖20克,加清水至1000毫升。

配方二:蛋白豚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0.5克,硫酸钙0.1克,维生素B,10微克,加清水至1000毫升。

配方三:玉米粉60克,维生素B:10微克。

先将玉米粉加人适量开水中搅成玉米糊,然后加清水至1000毫升,加人维生素Bi。

将配制好的任何一种培养基分装于250毫升三角瓶中,每瓶50~100毫升,加棉塞或硅橡胶塞后置于121℃、0.11兆帕的条件下灭菌20分钟,冷却后接种。

(3)接种培养按无菌操作要求,每支母种接种4~6瓶。

接种后置于恒温摇床上,在25℃、125转/分钟条件下培养4~6天,合格者即为一级种子液。

(4)质量检查摇培过程中或摇培结束后,均应进行质量检杏.若培养液变混浊、有酸臭味,表示已被细菌污染;若培养液有咐味,菌丝球异常,表示已被霉菌污染。

将污染的培养物重新灭菌后倒掉,以免污染环境。

将具有平菇香味,菌丝球颜色白、球形正常的液体菌种镜检后立即应用于下一步生产,或置4℃条件下短期贮存。

液体菌种使用方法液体菌种(一级种子液)的用途有如下三种。

①用来扩大生产二级种子液,用量为5%(体积比),培养基配方及生产方法同上。

②用来扩大生产原种或栽培种(普通棉籽壳培养基或木屑培养基),每瓶(袋)用种量为5~10毫升。

可用刻度吸管(事先灭菌备用)或5毫升进样器作为接种工具,转接液体菌种。

③用作栽培种,每袋用种量为15~30毫升。

没有恒温摇床的单位,每天用人工振荡4~6次,每次30秒左右,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自动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自动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自动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开胃健脾、补肝益肾、抗疲劳等多种保健功能。

平菇的生产具有规模化、高效化、自动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是平菇生产的重要过程,其直接关系到平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目前,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主要采用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精度不高、易污染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自动化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平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研究旨在探索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自动化技术,具体内容包括:1. 设计液体培养罐和接头,实现液体菌种的自动化培养和接种。

2. 开发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液体菌种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3. 设计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装置,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连续化生产。

研究目标为:1. 实现平菇液体菌种的自动化培养和接种,降低人工干预,加快生产速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液体菌种培养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保证生产质量。

3. 设计一套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平菇生产的连续化,降低人力成本。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系统集成、成本分析等方法。

具体步骤:1. 确定液体培养罐和接头的设计方案,制作样机进行试验,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2. 开发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的控制系统,包括液体培养罐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的控制和监测。

3. 设计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

4. 对该技术进行成本分析,评价其经济效益。

四、预期成果该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 成功实现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自动化技术,提高平菇生产效率。

2. 提高液体菌种培养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保证生产质量。

3. 完成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系统集成,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作者:曹德宾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9年第11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笔者接到较多关于液体菌种的咨询,有的仅(宣传)看到其优点,而不了解其劣势,甚至一味地将液体菌种的优势与固体菌种的不足相比鞍。

就以上情况,笔者现将液体与固体两种形态菌种的特点客观地介绍一下,供参考。

菌种培养时间——液体菌种时间短以平菇为例,1级一3级菌种的培养时间分别为7天、23天和25天,总计需要60天左右,液体菌种仅需10天左右,即使将设备排空后的清洗、检修等包括在内,也不会超过15天,仅为固体菌种培养时间的1/4—1/6。

菌种产品纯度——液体菌种纯度高液体菌种在培养期间,设备基本处于全密封状态,一旦发生污染,包括其气味、色泽,均会发生变化,并在期间经常取样检查。

所以,发生污染及隐性污染的概率较低,产出的菌种纯度较高:固体菌种培养期间则有发生隐性污染的可能。

菌丝萌发状态——液体菌种发菌齐液体菌种培养时间短,菌龄高度一致。

播种后菌种萌发一致,不存在“老幼不齐”类现象;固体菌种的菌龄偏长,接种点附近有点熟化现象,而且,因接种块的大小不匀等导致栽培袋的菌龄不一,使得栽培很难达到整齐划一。

菌种贮存时间——固体菌种时间长一般条件下,液体菌种制成后即应投入栽培生产,不宜存放,即使2℃~4℃条件下,储存时间也不要超过1周,固体菌种如需存放,只要保持该温度条件,至少可以保存30天以上。

适宜运用对象——固体菌种适应广液体菌种适应于连续生产,尤其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液体菌种应为首选。

中国的食用菌生产多为散户栽培,投资水平、技术水平等条件存在先天不足,决定了液体菌种适应范围很窄。

而固体菌种适应范围广。

设备基础投资——液体菌种有点高以我们进行研究的“液体菌种”课题为例,一套自动液体发酵系统,容量为(70+7)立升,购置价格为5万元,配套相应的水、电、发酵室、接种室等投资3万余元,每次完成的菌种产品约在40立升左右,按加倍稀释计算,相当于200瓶(500 mL)菌种。

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摇瓶培养条件优化

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摇瓶培养条件优化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2021,29(3):242~249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摇瓶培养条件优化谢婷1何娟1张顺凯2焦海涛2边银丙1肖扬1*(1.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武汉430070;2.湖北森源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4200)摘要建立液体菌种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是香菇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保障。

以香菇‘森源16’为试验菌株,选择菌丝生物量、菌丝球密度和直径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香菇摇瓶液体发酵工艺。

结果:棉秆粉为最佳碳源,麸皮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g/100mL,棉秆粉1.5g/100mL,木屑粉1.5g/100mL,麸皮0.6g/100mL,KH2PO40.1g/100mL,MgSO4·7H2O0.05g/100mL;最优摇瓶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mL/250mL,摇床转速170r/min,初始pH5.5,羧甲基纤维素钠0.20g/100mL,漆酶0.05g/100mL。

关键词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2095-0934(2021)03-242-08 Optimization of liquid spawn media and shake flask culture conditionsof Lentinula edodesXie Ting1He Juan1Zhang ShunKai2Jiao Haitao2Bian Yinbing1Xiao Yang1*(1.Institute of Applied Myc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0,China;2.Hubei SenyuanEcological Co.,Ltd.,Yichang,Hubei444200,China)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and high-efficiency production technology system for liquid spaw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factory production of Lentinula edode s.In this study,Senyuan No.16was used as the test strain,and the mycelial biomass,mycelial ball density and diameter were used as the main evaluation indicators.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L9(34)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liquid culture process of L.edodes in shaking flasks. Results showed that cotton stalk powder is the best carbon source and wheat bran is the best nitrogen source.The optimized medium formula is glucose3g/100mL,cotton stalk powder1.5g/100mL,wood chip powder1.5g/100mL, wheat bran0.6g/100mL,KH2PO40.1g/100mL and MgSO4·7H2O0.05g/100mL.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shake flasks are100mL/250mL of liquid volume,170r/min of shaker speed,initial pH of5.5,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0.25g/100mL,laccase0.05g/100mL.Key words Lentinula edode s;liquid spawn;medium optimization;shake flask culture香菇(Lentinula edodes)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山珍之上品”,且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健胃、助消化、抗炎症、抗菌和抗肿瘤等活性[1,2]。

平菇AD_(28)液体发酵培养的环境条件优化研究

平菇AD_(28)液体发酵培养的环境条件优化研究
收稿 日期 :07—0 0 20 4- 5
基 金项 目: 山东 省科 技 攻 关 项 目( 号 :1100 ) 编 0 10 18 。
菌种 , 即一级摇 瓶种 。
14 2 二级摇 瓶培养 .. 在 50 m 三 角烧 瓶 中灌 装 0 l
作者简介 : 庆梅( 9 6 16 一), , 女 副教授 , 主要从事食 用菌 的深层 发 酵培养及其栽培研究工作。E—ma :ig iu 6 .o i qnme @13 tm。 l b
1 3 工 艺路 线 .
深层发酵 液和菌 丝体 中提取 的 多糖 物 质 , 可增 强人 体 免疫功 能 。因此 , 研究平 菇液体 深层发酵 培养 , 对
于促进食 品 、 医药工业 的发展 具有 一定 的现 实意义 。
平菇 A 藏 菌 种一 斜 面扩 大 培 养一 斜 面母 D保 种一 摇瓶 培养一液 体菌种一 二级摇瓶 培养 。
酵是开发 与利 用平菇活性 成分 的有效技 术手段 。 国内外有关 专家多 年研究证 实 , 长期 食用平 菇 , 有降低 血压和体 内胆 固醇含量 的功效 , 肝炎 、 对 胃溃 疡 、 二指肠溃疡 、 十 慢性 胃炎有一 定的疗效 。从平 菇
1 1 4 基 础 培 养 基 蔗 糖 1 , 白 胨 0 5 , . . % 蛋 .%
面菌种接人 盛有 20m 液 体 菌种 培 养 基 的 50m 0 l 0 l 三 角烧 瓶 中 , 每瓶接人 3~6块 ( 豆粒 大小 ) 使其 黄 ,
菌丝 朝上悬 浮 于液 面上 ,5℃静 止 培 养 4 2 8h后 置
10rmi旋 转式摇床 2 8 / n 5℃振荡 培养 5d作 为液体 ,
关键词 : 液体发酵 ; 平菇 A ; D 菌丝体 ; 环境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表 3。
表 2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水平
A
装 量 /mL
1
100
2
125
3
150
B 温 度 /℃
20 25 30
因素 C
转 速 / (r·min-1) 120 150 180
D 接 种 量 /%
5 10 15
表 3 正交试验结果
因素
处理 A
B
C
装量/mL 温度/℃ 转速/(r·min-1)
1
1
1
1
表 3 不同区域中试栽培结果 试验 出耳 平均每袋 采收 抗杂 耳片 耳片大 耳片厚 耳片 鲜耳总 生物学 区域 袋数 干料重/kg 潮次 能力 颜色 小/cm 度/mm 展开性 重/kg 效率/% 桂中 5 000 0.305 5 较强 棕褐 未测 未测 正常 1 820 119.34 桂南 3 130 0.305 5 较强 棕褐 6.1×4.1 1.64 正常 1 149 120.36
后,随机选取 15 个 菌 球 ,排 成 一 排 ,皿 下 衬 坐 标 纸 测 量 15 个
菌球直径,然后计算单个菌球平均直径。
1.3.5 正交试验 根据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最佳培养基做正交
收 稿 日 期 :2008-02-07 基 金 项 目 :山 西 省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2006031037 )。
(120±10)r/min 条 件 下 培 养 5 d,测 量 菌 丝 量 、菌 球 密 度 、菌 球
大小筛选最佳培养基。
1.3.3 菌种培养 以筛选的最佳培养基为培养基。 一级摇瓶
培 养 500 mL 三 角 瓶 装 100 mL 培 养 基 ,培 养 同 1.3.2;二 级 摇
瓶培养 500 mL 三 角 瓶 装 培 养 基 以 及 培 养 条 件 按 正 交 试 验 设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生命力旺 盛、接种方便、用种量少、接种后恢复生长迅速等优点,适宜作 为配套技术应用于工厂化生产。
平菇是我地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平菇栽培是否稳产高产 直接影响着菇农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 为此,对我地栽培中常 用的 1 个平菇菌株高邮 918 的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试验。
北 虫 草[Cordyceps militaris (L. )Link]与 冬 虫 夏 草 (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同 属 异 种 ,均 系 我 国 传 统 滋 补 强 身 名 贵 药 材, 特 别 是 虫 草 素 (Cordycepin )即 3'- 脱 氧 腺 苷 抗 肿 瘤 的药用价值受到广泛的关注。 北虫草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 与后者接近,而人工培养又较后者成功。 因此, 近年来北虫草 人工栽培尤为活跃,由于虫草菌种在所有真菌中变异退化最 快,所以对菌种的选育和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现有文献 报道虫草菌种的生产主要集中摇瓶发酵和发酵罐发酵两种, 有关利用细胞悬浮培养瓶生产北虫草菌种的方法尚未见报 道。 试验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利用细胞悬 浮培养瓶生产北虫草菌种的工艺过程, 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 对北虫草栽培种植户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0.5029
59
1.4221

1.5512
210
1.4222
2.2 正 交 试 验 试 验 中 影 响 菌 丝 生 长 的 因 素 主 要 有 培 养 基
的装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菌种接种量,将这四因素设置
3 水平,以 L9(34)作正交 试 验 对 培 养 条 件 进 行 了 调 配 筛 选 ,见
3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平菇高源自 918 菌株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为 玉米粉 6%,KH2PO4 0.05%,MgSO4 0.05%,蔗糖 1%,VB1 10 mg/L, pH 自然; 摇床发酵培养条件最佳组合为装量 150 mL, 温 度 30℃,转速 150 r/min,接种量 15%。
参考文献 [1] 张 玉 林 ,谭 永 忠.平 菇 液 体 菌 种 栽 培 菌 株 筛 选 试 验[J]. 中 国 食 用
其次是配方⑤,配方②,配方①,配方④最差。综合菌球密度和
菌球直径指标,最佳培养基为配方③。
表 1 不同培养基菌丝生长情况
培养基 平均干重/(g·100 mL-1) 平均密度/(个·mL-1) 平均直径/mm

0.7451
222
1.5111

1.3643
93
1.2667

1.6233
109
1.2887
2
1
2
2
3
1
3
3
4
2
1
2
5
2
2
3
6
2
3
1
7
3
1
3
8
3
2
1
9
3
3
2
K1 5.0980 6.0135
5.1230
K2 6.0526 5.2572
6.2000
K3 6.2119 6.0918
6.0395
R 1.1139 0.8346
1.077
D
菌丝干重 /(g·100 mL-1)
接 种 量 /%
1
1.3912
注:耳片大小、厚度系随机取样 50 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的平 均值。
结果表明:桂中、桂南两地域的中试栽培所表现的各项 指标比较优良及稳定;中试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还超过小试 栽培 4%。
3小结
通过分离和驯化,获得 1 株较适应于桑枝秆人工代料栽 培 的 优 良 云 耳 菌 株 — — — Au-6-⑧, 经 过 小 试 栽 培 、 中 试 栽 培 试 验表明,该菌株的各项栽培性能指标及生物学转化率均优于 传统的杂木屑配方(评比试验结果);正常条件下,桂中、桂南 两地域中试的生物学转化率没有明显差别, 分别达到 119.34%和 120.36%。 综合结果分析,该菌株完全可以在桑蚕 区进行推广应用。 为此,根据该菌株分离源的属地,特将 Au6-⑧菌株暂定名为“百云 6 号”。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高邮 918, 由 江 苏 高 邮 食 用 菌 研 究 所 提 供 。
母种为 PDA 培养基。
1.2 液 体 培 养 基 ① 玉 米 粉 3% ,KH2PO4 0.3% ,MgSO4 0.15%, 蔗 糖 1%,pH 自 然 ; ②玉 米 粉 5% ,KH2PO4 0.05% , MgSO4 0.05%,蔗 糖 1%,VB110 mg/L,pH 自 然 ;③玉 米 粉 6%, KH2PO4 0.05%,MgSO4 0.05%,蔗糖 1%,VB1 10 mg/L,pH 自然; ④玉 米 粉 1%,酵 母 膏 0.5%,豆 饼 粉 2%,KH2PO4 0.1%,CaCO3 0.2%,pH 自 然 ;⑤玉 米 粉 6%,麸 皮 2%,KH2PO4 0.1%,MgSO4 0.05%,VB1 10 mg/L,pH 自然。 1.3 试验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 试 材 料 ①培 养 基 原 料 :虫 草 培 养 基 ;葡 萄 糖 ,蛋 白 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氨,琼脂粉购自沈阳化学试 剂公司。 去离子水为自行处理制备。 ②供试菌株: 北虫草 (Cordyceps militaris)菌 种 由 沈 阳 中 天 生 物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李 春 燕教授惠增,菌种药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人 工 北 虫 草 药 材 研 究 (批 件 号 2003L01393、 药 物 临 床 研 究 号 2003L01394)。③仪器: 26504-1L 细胞悬浮培养瓶:(CORNIG 股份有限公司,挪威),78-1 型磁力加热搅拌器:(杭州仪表电 机厂,中国), H2-9211K 恒温震荡器:(太仓市科教器材厂,中 国),LRH-250-G 生化培养箱:(广东医疗机械厂,中国),SWCJ-2FD 超 净 工 作 台 :(江 苏 苏 州 安 泰 空 气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中 国)。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①菌种分离 : 平板马铃薯 、葡
图 1 桂中大棚人工代料栽培 图 2 桂南室内床架人工代料栽培
!!!!!!!!!!!!!!!!!!!!!!"
供金顶榆黄蘑、黄绿盖元蘑、丰收木耳菌 ①金顶黄菌株: 是长白山特产,色艳、形美、味鲜。 原料广,生产工艺简单,全国 大部分地区四季可栽。 ②黄绿盖元蘑:东北林区特产,无柄、迭 瓦状、盖特厚,低温型。 生产工艺及原料同栽培黑木耳。 ③丰收 牌黑木耳:该菌株每年由当地众多种植户推荐,现场优中选优 分 离 获 得 , 不 断 推 陈 出 新 。 上 述 菌 种 价 格 : 邮 购 2 支 30 元 , 递 增 1 支加 6 元,多购预订更优惠。 地址:吉林蛟河市白石山林 业 局 联 系 人 : 杨 儒 钦 邮 编 :132503 电 话 :0432 -7053818 13039174529 15105476453
- 21 -
!!!!!!!!!!"
!!!!!!!!!!!!!!!!!!!!!!"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8(6)
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 因素主要有培养基的装量、培养温 度、摇床转速、菌种接种量。
2 结果与分析
利用细胞悬浮培养瓶培养 北虫草菌种
2.1 培养基筛选 由表 1 可见培养基配方③菌丝干重最重,
!!!!!!!!!!"
平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王 芳 张玉萍 孟丽君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太原 030006)
摘 要 通过对平菇高邮 918 菌 株 进 行 培 养 基 筛 选 ,筛 选 出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玉 米 粉 6%,KH2PO4 0.05%,MgSO4 0.05%,蔗 糖 1%, VB1 10 mg/L,pH 自然。 并 对 发 酵 条 件 进 行 正 交 试 验 ,得 出 最 佳 组合装量 150 mL,温度 30℃,转速 150 r/min,接种量 15%。 关键词 平菇 液体菌种 培养条件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8)06-002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