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培养料配方的配制

合集下载

平菇培养基配方

平菇培养基配方

平菇培养基配方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平菇的生产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而平菇的培养基配方则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之一。

一、基础培养基配方1. 糖蜜培养基糖蜜培养基是平菇的基础培养基之一。

其配方如下:糖蜜 20g酵母提取物 10g葡萄糖 10g琼脂 15g蒸馏水 1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2. 麦芽汁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也是平菇的常用培养基之一。

其配方如下:麦芽粉 20g琼脂 15g蒸馏水 1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二、改良培养基配方为了提高平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人们对基础培养基进行了改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改良培养基配方。

1. 菜籽油-麦芽汁培养基菜籽油-麦芽汁培养基是一种富含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发育。

其配方如下:麦芽粉 20g琼脂 15g蒸馏水 1L菜籽油 10m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2. 椰子水-糖蜜培养基椰子水-糖蜜培养基是一种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发育。

其配方如下:糖蜜 20g酵母提取物 10g葡萄糖 10g琼脂 15g椰子水 500mL蒸馏水 500m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三、总结平菇的培养基配方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基础培养基和改良培养基配方都可以用于平菇的生产,但不同的配方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环境和需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平菇的栽培方式

平菇的栽培方式

平菇的栽培方式平菇发酵半熟料栽培技术1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40kg、木屑10kg、玉米面1.5kg、麦麸(或精稻糠)2.5kg、豆粉 0.5kg、白灰 1.5kg、石膏 0.5kg、尿素 0.15kg。

配方中加入 20% 左右的木屑对防虫有一定效果,也会增加出菇的时间,但不要加太多,否则影响出菇的品质。

注意:可用30%稻草和 30% 的豆秸代替玉米芯,则可不加玉米面、豆粉、麦麸。

2 发酵半熟料处理先把料预湿,使水分到65%-70%,水量高一些,因为发酵的过程中全有水分的蒸发,用手握紧料,有水流出即可。

然后加入精料拌匀,建堆后发酵,尽量多打眼,而且要打到底,用草帘或遮阳网覆盖,不要用塑料,否则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不易散发出去。

到60℃就翻堆,尽量多翻,发酵好的料不臭,有香味。

将料散开,挥发一下有害气体,装袋,以22cm×45cm 的聚乙烯袋最为合适,不要太长,否则养分利用率不高。

然后装锅95℃蒸3-5h 即可。

有条件的种植户最好做一些菌框,把菌袋立放在菌框内,能让菌袋受热均匀,还可以减少菌袋间的挤压,造成后期的料袋分离,袋内出菇,影响产量。

3 接种蒸好后温度降到30℃以下,就可以接种子,开放式接种就可以,另外高温季节如用粮食种,接种量不易过大,否则易污染。

4 养菌主要注意温度和通风,每隔3天左右在袋面上打一层防虫药,如氯氰菊酯,菌袋装袋前可以用缝纫机在两头10cm 处各扎一排眼,利于菌丝生长期通风,如用套环可不用,袋内温度不要超过30℃,高温季节尽量单摆。

5 出菇菌丝长满后,最好经过后熟一段时间,等差不多有1/3 菌袋有小菇蕾时,再刺激出菇,出菇菌袋可以通过划口、套环,扎眼方式出菇,其中套环方式出菇整齐,菇型美观。

划口出菇时,要竖划,否则菌袋内易留积水。

套环直径也不要太大,直径5cm 的就好。

扎眼用直径2cm 的木棍。

浇水切忌用大水直接浇,容易使刚出的小菇蕾死亡。

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微喷,省工省时,效果好。

平菇几种常用培养料的配制

平菇几种常用培养料的配制

几种常用培养料的配制1、棉籽壳料的配制棉籽壳培养料是目前生料栽培的最佳原料,单以100%的棉籽壳栽培,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50%。

常用配方如下:配方一:棉籽壳92%,豆饼1%,麸皮5%,过磷酸钙1%,石灰1%。

配方二:棉籽壳90%,麸皮5%,草木灰3%,过磷酸钙1%,石灰1%。

配方三:棉籽壳45%,玉米芯45%,过磷酸钙1%,米糠7%,石灰2%。

以上配方含水量均为60—65%。

2、玉米芯配制(1)玉米芯粉碎料55%,豆秸粉40%,过磷酸钙3%,石膏2%,另加多菌灵0.1—0.2%,PH8.5(2)玉米芯70%,棉籽壳25%,过磷酸钙3%,石膏2%,另加多菌灵0.1—0.2%,PH8.5。

3、麦秸料配制麦秸料是北方各省的主要农作物的下脚料。

一般多采用切段(2—5cm)栽培,适于栽培中高温品种。

配方一:粉碎料73%,玉米粉5%或米糠20%,糖1%,石膏粉2%,PH7.5。

配方二:切碎麦草发酵料86%,玉米粉10%,过磷酸钙2%,石膏1%,石灰1%,尿素0.3%,高锰酸钾0.05%,多菌灵0.1—0.2%。

先把麦秸、玉米粉、石灰等物混合均匀,再把高锰酸钾、尿素、多菌灵配成浓缩液,然后等量加到水中,喷洒到混合料中,边喷边拌,使麦秸吸足水分,堆制盖膜发酵。

(三)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是平菇栽培优质高的基础,其优劣决定着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尤其以生料栽培更重要。

栽培平菇的原料主要有: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稻草、豆秸等,其中以棉籽壳是好。

辅料有麦麸、米糠、石膏、过磷酸钙、尿素、玉米粉等。

培养料配制时要求各环节严格消毒,预防杂菌污染,注意做到:1、所用工具、场地要清理干净,进行消毒。

一般用生石灰粉撒地面,用2%石灰水喷洒墙四周,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工具。

2、原料要新鲜,旧料要做到消毒处理。

一般料用前要曝晒2—3天,晒时要勤翻,使其晒均晒透。

3、严格掌握料水比。

一般要求配好的料含水量在60—65%,即用手握紧料,以指缝见水珠,而不下滴为宜。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夏季栽培平菇应选用高温型品种。

常用的品种有红平菇、侧耳5号、凤尾菇等。

二、培养料配方
玉米心81%,麸皮8%,复合肥6%,石膏1%,石灰4%。

三、装袋与接种EuE
栽培袋由厚0.02~0.03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制成,宽20~22厘米、长45~50厘米。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装入袋内,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扎口。

平菇可以用培养料直接接种,也可经高温灭菌后接种。

用培养料直接接种时,边装料边接种。

即先将塑料袋一端扎好,放入一层菌种,然后装培养料,当培养料装至袋的1/2时,再放一层菌种,继续装培养料,培养料装至距袋口3~4厘米时,撒一层菌种,扎好袋口。

为防杂菌感染,培养料最好经高温灭菌后接种。

四、培养发菌
夏季温度高,菌袋叠放层数宜少,叠3~4层或单层排放。

室温控制在30℃左右。

若料温超过30℃,应加大通风量,同时疏散菌袋散热。

发菌10~15天翻堆。

20~25天菌丝长满袋。

五、出菇管理
菌袋转入菇房后,喷水使菇房湿度保持在85%~90%。

早、晚通风,7~10天可采收第一茬菇。

采收1~2茬菇后,将菌筒立放于畦内,排满畦后,用肥土填平菌筒间的空隙。

在菌床周围培土及上面覆土,浇透水。

覆土可有效控制杂菌感染,也能保温、保湿。

覆土后可采收2~3茬菇。

如何科学制备平菇培养料

如何科学制备平菇培养料

如何科学制备平菇培养料8月上中旬,是早秋栽培平菇的黄金时期,采用发酵料栽培平菇,是提高平菇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但不少菇农因培养料制备不科学,导致栽培失败。

平菇培养料正确的制备方法是:一、采用合理的配方。

平菇对培养料中的C/N有一定的要求,C/N范围为1:30—33,方可确保平菇菌丝的正常生长与出菇。

以下几个配方供选择使用: 1:玉米芯1000公斤、麦麸100公斤、尿素4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蘑菇健壮素1公斤;2:玉米芯800公斤、棉籽壳200公斤、麦麸80公斤、尿素3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蘑菇健壮素1公斤。

二、科学发酵。

首先将培养料翻拌均匀,然后适当添加水份,料水比通常为1:1.3—1.4,在添加水的过程中要采用分批逐次的方法,切忌一次添加,以防养分流失。

待水加够后,要立即进行堆料发酵。

将培养料堆制成宽1.2—1.5米,高1—1.2米,长不限的料堆,料堆表面用木棍打若干小眼,并在料堆上插2—3根温度计。

待料堆的温度升至65℃以上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要注意将料的内外翻拌一致,以后每天翻堆一次,连续翻堆3—4次,每次翻堆后,可用低毒杀虫剂喷洒料面,防治蝇蛆等害虫的产生。

在发酵时,不少菇农习惯在料堆上覆盖薄膜,但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平菇属好氧性菌类,如果缺氧,就会产生厌氧发酵,导致培养料变酸腐败,造成菌种不能正常萌发生长。

三、正确调节水分和使用杀菌剂。

培养料经过几天发酵,会使水分散失一部分,造成培养料含水量偏低,在装袋前应适量添加水,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5%左右,标准为:手用力握培养料,手指缝有水滴出现,不快速滴下为准。

结合培养料调节水分,使用防治杂菌的杀菌剂,如克霉灵、蘑菇专用多菌灵等,一般的使用量为培养料干中的0.05—0.1%,能有效地抑制杂菌,使平菇菌丝尽快长满出菇。

如何进行平菇培养料堆制?平菇培养料堆制应选择适宜当地平菇栽培的配方配臵好培养料,堆成底宽220厘米、高60-80厘米、上宽60-100厘米的长垄,堆好后用草帘、棚膜等物覆盖,以保持料堆湿度。

平菇母种配方及栽培技术

平菇母种配方及栽培技术

平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平菇属木腐真菌。营养是平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主要营养为碳源,如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糖类等。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棉子壳、木屑、稻草、玉米芯以及其农作物秸杆等材料中。简单的碳源如葡萄糖、有机酸和醇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可直接被菌丝细胞吸收,而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化合物则需要经酶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所以在培养料配制时需添加糖、夫子、玉米面等,因为它们都是食用菌易利用的碳源。
维生素类对平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缺少维生素菌丝生长迟缓、稀、弱。在配料时加入的夫子、玉米面、米糠作为间接加入维 生素 ,不需另外再添加。夫皮、米糠、玉米面越新鲜,其维生素含量越丰富,所以强调加入新鲜的夫子皮或米糠或玉米面。
2 。温度: 平菇属变温结实性菇类,也就是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所需温度不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5---32 度,最适宜的温度为 24---28 度。子实体形成的最适宜温度为 13---20 度,低于 10 度生长缓慢,高于 25 度不易出菇。平菇菌丝耐低温能力强,成品菌棒在零下 30 多度也不会被冻死,温度回升后菌丝可继续生长,并且不会影响后期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在出菇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蘑菇生长得越快,但菌盖薄、质量差、颜色浅;温度低,蘑菇生长慢,但菌盖厚,质量好,颜色深。
氮源也是
平菇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平菇菌丝生长时适宜的碳氮比为 20 : 1 ,子实体生长时适宜的碳氮比为 30---40 : 1 。所以针对不同的栽培原料需添 加的氮源也不同,用量也不尽相同。
无机盐等微量元素也是平菇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如磷、钾、钙、镁、铁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和酶的组分,并调节体液的平衡。在无机盐中以镁、钙、磷、钾为最重要,尤其是镁,它能促进细胞酶的活性,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进而促进菌丝的快速生长。同时更使菌丝洁白,更有生命力。出菇后菇质柔韧富有弹性,易于运输和存放。

平菇栽培料如何配制 平菇栽培料配方技术简介

平菇栽培料如何配制 平菇栽培料配方技术简介

平菇栽培料如何配制平菇栽培料配方技术简介平菇栽培的重要步骤是栽培料的制作,栽培料的制作水平与质量是平菇栽培是否成功的关键。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平菇栽培料如何配制,告诉你平菇栽培料配方技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平菇栽培料的构成平菇栽培料要求新鲜、无霉烂、无变质;玉米芯应先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麦秸和稻草先压扁铡碎成2-3厘米的小段。

玉米芯培养料拌料时料水比宜掌握在1:1.8左右,麦秸和稻草用ph值9-10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沥干,再加入其他辅料,充分拌匀。

拌料最好在水泥地面上进行,以防止水分流失。

拌料前先在晴天太阳光下将原料暴晒2-3天,然后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物质。

二、平菇栽培料如何配制先将主料干料(棉籽壳或玉米芯)与玉米粉、麸皮、石膏粉充分混合,然后将糖、尿素、过磷酸钙、石灰等溶于水中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料中,料水比约为1:1.3-1.5,原料要充分搅拌均匀,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出水1-2滴为宜,堆闷2小时后即可使用。

培养料拌好后可直接装袋,也可将原料堆积发酵后再进行装袋。

如果是将原料堆积发酵,可以采用下面的栽培料堆积发酵方法。

三、栽培料堆积发酵方法培养料配置好后,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按堆宽1.5米、高1.2米的规格堆成长条形,长度根据料的多少而定。

然后用直径2-3厘米的木棍每隔40-50厘米距离打1个孔洞至底部,以利于通气,孔洞在料堆上呈品字型排列。

之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经1-2天料温升至60℃-65℃(不宜超过70℃)时及时翻堆,翻堆时要将外层料翻入内层,内层料翻入外层,再按原法堆好,当温度再次升至60℃-65℃时,再进行翻堆。

一般每隔2天翻堆一次,发酵时间约10-12天。

发酵过程中,如果温度达不到50℃以上,应延长发酵时间。

四、栽培料发酵需注意事项为防止杂菌发生,发酵时也可拌入0.1%的多菌灵或0.20%-0.5%的甲基托布津。

发酵后期为防止蝇蛆可喷500倍液敌敌畏。

平菇栽培料配方

平菇栽培料配方

平菇栽培料配方
平菇高产配方一、发酵料及生料配方:1、玉米芯配方,玉米芯100斤,玉米粉2斤,黄豆粉2斤,细油糠3斤,石灰粉3.5斤-4斤(夏季配料需加石灰粉4斤;春、秋、冬季配料需加石灰粉3.5斤),石膏粉2斤,草木灰4斤,二胺0.6斤,尿素0.3斤,食盐0.25斤,含量70%的多菌灵0.2斤,保水剂0.5斤,水分60-65%,PH值9-10。

2、锯末配方,锯末100斤,玉米粉3斤,黄豆粉2斤,石灰粉3.5-4斤,石膏粉2斤,细油糠(稻糠)5斤,磷酸二氢钾0.2斤,维生素B1片60片(含量10毫克),草木灰2斤,食盐0.25斤,多菌灵0.2斤,保水剂0.5斤,水分60-65%,PH值9-10。

二、熟料配方:玉米芯、锯末或豆秸秆做主料的按上述比例进行,不同的是石灰粉1.5斤-2斤,石膏粉1.2斤-1.5斤,二胺0.3斤,尿素0.1斤,其它不变,此配方可比常规配方提高产量15-20%左右。

此配方可以单独用锯末、玉米芯、豆秸秆等做主料,可以生产平菇和榆黄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