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方法

合集下载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制

(2)无机微量(100倍液,配制500ml) 无机微量(100倍液,配制500ml) 倍液 500ml 药品名称 MnSO4 ·4H2O 4H ZnSO4 ·7H2O 7H CuSO4 ·5H2O 5H H3BO3 Na2MoO4 ·2H2O 2 KI CoCl2· 6H2O 配方用量mg/L 扩大50倍称量mg 50倍称量 配方用量mg/L 扩大50倍称量mg 1150 22.3 8.6 0.025 6.2 0.25 0.83 0.025 430 1.25 310 12. 12.5 41. 41.5 1.25 定容于500ml 定容于500ml 蒸馏水中。 蒸馏水中。每 升培养基吸此 液10ml
四、实验步骤
1、接种前的准备:如实验一准备的培养基等; 接种室的准备(超净台的准备) 2 2、培养材料表面灭菌:洗涤、清理;(此处 开始在超净台上操作)75%酒精浸泡30秒, 倒出酒精;0.1%升汞5-8 min,倒出升汞; 无菌水洗涤3-5次,无菌水浸泡备用。
四、实验步骤
3、接种:取出叶片置于培养皿中的滤纸上, 吸取水分,剪去被升汞杀死的叶片边缘,将 叶片剪成适当大小(3-5mm见方),接种到 适当培养基中。重新包扎好瓶口,写好标签 (时间、材料等) 4、培养观察:置于培养室或培养箱中培养, 温度25度左右,光照16小时,照度20003000lux。第一周注意观察污染情况,随时 清理污染的培养瓶,记录污染率及生长情况。
实验三 月季的快繁
一、实验目的:对月季茎段进行快繁 ,掌握 利用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 二、实验用品: 1、仪器用具:超净工作台、接种器具(实验 一已灭菌)酒精灯、酒精棉球 2、试剂:实验一准备的培养基、0.1%升汞、 75%酒精、吐温、无菌水 三、实验材料:植物茎段(月季)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成分及方法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成分及方法

一、常用培养基1、LB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如果需要用1NNaOH(~1ml)调整pH至7.0,再补足水至1L。

注:琼脂平板需添加琼脂粉12g/L,上层琼脂平板添加琼脂粉7g/L。

2、SOB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蛋白胨2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0.5g1mol/L氯化钾2.5ml用水补足体积到1L。

分成100ml的小份,高压灭菌。

培养基冷却到室温后,再在每100ml 的小份中加1ml灭过菌的1mol/L氯化镁。

3、SOC培养基成分、方法同SOB培养基的配制,只是在培养基冷却到室温后,除了在每100ml的小份中加1ml灭过菌的1mol/L氯化镁外,再加2ml灭菌的1mol/L葡萄糖(18g葡萄糖溶于足够水中,再用水补足到100ml,用0.22um的滤膜过滤除菌)。

4、TB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蛋白胨12g酵母提取物24g甘油4ml各组分溶解后高压灭菌。

冷却到60℃,再加100ml灭菌的170mmol/LKH2PO4/0.72mol/LK2HPO4的溶液(2.31g的KH2PO4和12.54gK2HPO4溶在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0ml。

高压灭菌或用0.22um的滤膜过滤除菌)。

5、2×YT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蛋白胨16g酵母提取物10g氯化钠4ml如果需要用1NNaOH(~1ml)调整pH至7.0,再补足水至1L。

注:琼脂平板需添加琼脂粉12g/L,上层琼脂平板添加琼脂粉7g/L。

6、YPD培养基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蛋白胨20g酵母提取物10g葡萄糖20g用水补足体积为1L后,高压灭菌。

建议在高压灭菌之前,对色氨酸营养缺陷型每升培养基添加1.6g色氨酸,因为YPD培养基是色氨酸限制型培养基。

为了配制平板,需要在高压灭菌前加入20g琼脂粉。

二、常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溶解1g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目的掌握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技术;不同质地实验用品的灭菌方法。

二、方法步骤1、母液配制一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其它成分分别配制成100-200倍母液,使用时按比例稀释即可。

配好的母液需贮存于2~4℃的冰箱中,定期检查有无沉淀和微生物污染,如果出现沉淀或微生物污染,则不能使用。

2、植物激素配制植物激素一般配制成浓度为0.1—1.0mg/ml的溶液,贮存在2~4℃下备用。

由于多数激素难溶于水,所以配制时应按下面步骤进行:IAA:先用少量95%乙醇使之充分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的体积。

NAA:可溶于热水中,也可采用与IAA同样的方法配制。

2,4-D:先用少量1mol/L的NaOH溶液充分溶解,然后缓慢加入蒸馏水定容至需要浓度体积。

细胞分裂素类:KT和BA等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均溶于稀盐酸,应先用少量1mol/L的HCl溶解后再稀释至需要浓度。

赤霉素:赤霉素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一般用95%的乙醇配制成5~10mg/ml的母液低温保存,使用时再稀释。

3、培养基配制按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取各母液的需要量加入一适当体积的烧杯或其它配制培养基的容器中,再加入实际配制培养基体积约2/3—3/4的蒸馏水,然后以每升所用蔗糖的量称取放入培养基并使其溶化。

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调整pH至5.6—5.8,以0.6%—0.8%的比例加入琼脂,并搅拌加热使琼脂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终体积,混合均匀后分装于培养器皿中,然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基灭菌分装好的培养基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灭菌条件为温度121℃,压力0.105MPa,灭菌时间与培养基容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培养基体积与灭菌时间的关系三、结果与分析1、培养基的母液配制情况。

2、培养基配制时的注意事项。

四、提交实验报告附:MS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配制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配制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配制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一、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步骤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培养基所需的各种原料和试剂。

常用的培养基原料包括蛋白胨、葡萄糖、琼脂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适量的水和试剂的称量工具。

2. 称量试剂:按照配方中的比例,准确地称取所需的试剂。

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并使用洁净的称量工具,以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3. 溶解试剂:将称取好的试剂溶解于适量的水中。

在溶解过程中,可以通过搅拌或加热的方式促进试剂的溶解。

溶解完毕后,应检查溶液的透明度和均匀性,确保试剂充分溶解。

4. 调整pH值:根据具体的培养基配方,使用酸碱溶液调整培养基的pH值。

通过逐滴加入酸碱溶液,并经过搅拌均匀,逐步调整pH 值至所需范围。

在调整pH值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调节,以免对培养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5. 加热消毒: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持续5-10分钟,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在加热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溢出和烧焦,同时要保持试剂的充分混合。

6. 灭菌冷却:将消毒完毕的培养基冷却至适宜的温度,通常为45-50摄氏度。

在冷却过程中,应避免引入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可使用无菌工作台或灭菌过滤器进行操作。

7. 分装保存:将冷却好的培养基分装到无菌培养皿或试管中,并密封保存。

在分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试剂接触到外界空气,以防止污染。

二、培养基配制的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要保持清洁,操作过程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2. 在配制过程中,应准确称取试剂的质量,并按照配方中的比例进行配比,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配方的准确性。

3. 在试剂溶解和调整pH值时,应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试剂充分溶解和均匀混合。

4. 加热消毒时,应注意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以避免试剂烧焦或溢出。

5. 冷却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和细菌的侵入,可使用无菌工作台或灭菌过滤器进行操作。

6. 培养基的分装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尽快密封保存,避免试剂受到外界空气和微生物的污染。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
• 加热灭菌
• 干热灭菌 • 湿热灭菌
• 过滤除菌 • 辐射灭菌
• 放射线辐照灭菌 • 紫外线灭菌
• 化学药品灭菌
Page 9
一般培养基用0.1Mpa,121.5℃,15~ 30min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灭菌的温 度及维持的时间随灭菌物品的性质和容量 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
Page 10
过滤除菌
定无菌生长,方可使用。
Page 14
几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牛肉膏 3.0g 蛋白胨 10.0g
NaCl 水 pH
5.0g 1000ml 7.4~7.6。
Page 15
高氏Ⅰ号培养基配方如下:
可溶性淀粉
20g
NaCl
0.5g
KNO3 K2HPO4·3H2O MgSO4·7H2O FeSO4·7H2O
• 碳源:提供微生物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用途:糖、 蛋白质、核酸合成。
• 氮源:提供微生物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用途:蛋 白质、核酸合成。
• 能源: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 能。
• 生长素:微生物生长必需,但又不能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 无机盐:提供微生物繁殖所需各种重要元素。 • 水分:水是保证生命活动重要的介质。
• 称量:按照配方正确称取各种原料放于搪瓷杯中。 • 溶化: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 • 调pH值:用1MNaOH或1MHCl调pH,用pH试纸对照。 • 加琼脂溶化: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 • 分装:注意不要污染棉塞。 • 包扎成捆,挂上标签(必须用铅笔写),注明何种培养基。 • 灭菌备用:培养基灭菌后必须在370C下恒温培养24h,确
琼脂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

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1. 成分配方转换—在容器中加入少量水(蒸馏水、天然水)—按配方称各种药物(依次添加)—加入足够的水(一药一勺,服完药后立即盖上瓶子)。

2. 解散淀粉溶解:少量的冷水进粘贴琼脂融化温度为95-97℃,加热时需搅拌以防烧焦。

3.调整pH值用1n盐酸或1n氢氧化钠将培养基调至所需值。

4. 过滤滤纸或棉。

(有时可以省略)5. 分装一般在烧瓶或试管中灭菌。

(1)三角瓶静态培养时,100ml培养基/ 250ml烧瓶的最大值不应超过150ml 培养基/ 250ml否则,在灭菌过程中,培养基的煮沸极易污染棉塞,造成细菌污染;如果进行瓶培养,15-20ml培养基/ 250ml三角瓶应通风良好。

(2)试管包装液体培养基通常填充4-5ml,约为试管高度的1 / 4;一般固体斜培养基为3-4ml,约为试管高度的1 / 5。

6. 用绷带包扎包装完毕后,塞好棉塞,用牛皮纸包好棉塞,防止灭菌时湿气进入,弄湿棉塞。

7. 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按照配方中要求的温度和压力进行。

如果灭菌温度过高,营养成分就会被破坏培养基中的糖和氨基酸会使培养基的颜色变深。

8. 斜灭菌后,需要倾斜的试管应在加热过程中倾斜放置,使其固化成一个斜坡,约占试管长度的1 / 2。

9. 存储中可以使用不污染被放置在30℃后一天。

通常用牛皮纸包好,置于2-8℃冰箱中保存。

微生物实验室常见20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微生物实验室常见20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配方大全一、糖发酵管成分:牛肉膏 5g蛋白胨 10g氯化钠 3g磷酸氢二钠2g0.2%滇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蒸馏水 1000mLPH 7.4制法1. 葡萄糖发酵管按上述成分配好后,按0.5%加入葡萄糖,分装于有一个倒置小管的小试管内,121℃高压灭菌15min。

2. 其他各种糖发酵管可按上述成分配好后,分装每瓶1000 mL,121℃高压灭菌15min。

另将各种糖类分别配好10%溶液,同时高压灭菌。

将5mL糖溶液加入于100 mL培养基内,以无菌操作分装小试管。

蔗糖不纯,加热后会自行水解者,应采用过滤法除菌。

从琼脂斜面上挑取小量培养物接种,于36℃±1℃培养,一般观察2~3d。

迟缓反应需观察14~30d。

二、乳糖胆盐发酵管成分:蛋白胨 20g猪胆盐(或牛、羊胆盐)5g乳糖 10g0.04%滇甲酚紫水溶液 25mL蒸馏水 1000mL制法: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于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剂,分装每管10 mL,并放入一个小倒管,115℃高压灭菌15min。

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三、5%乳糖发酵管成分:蛋白胨 0.2g氯化钠 0.5g乳糖 5g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1.2mL蒸馏水 100mLpH 7.4制法:除乳糖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50mL蒸馏水内,校正pH。

将乳糖溶解于另外50mL蒸馏水内,分别灭菌121 ℃ 15min,将两液混合,以无菌操作分装于灭菌小试管内。

在此培养基内,大部分乳糖迟缓发酵的细菌可于ld内发酵。

四、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和VP试验用)成分:磷酸氢二钾 5g多胨 7g葡萄糖 5g蒸馏水 1000mL制法:溶化后校正pH,分装试管,每管1mL ,121℃高压灭菌15min。

甲基红(MR)试验:自琼脂斜面挑取少量培养物接种本培养基中,于36±1℃培养2~5d,哈夫尼亚菌则应在22~25℃培养。

滴加甲基红试剂一滴,立即观察结果。

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

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

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1)基础盐培养基(MSM):(NH4)2SO42.0g,MgSO4·7H2O0.2g,CaCl2·2H2O 0.01g,FeSO4·7H2O0.001g,Na2HPO4·12H2O1.5g,KH2PO41.5g,蒸馏水1000 mL。

(2)LB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 mL,pH7.5。

(3)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硝酸钾1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氯化钠0.5g,硫酸亚铁0.01g,可溶性淀粉20g,蒸馏水1000mL。

(4)查彼氏培养基:硝酸钠2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1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蛋白胨0.5g,蒸馏水1000mL。

(5)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 g,蒸馏水1000mL。

将无病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蒸馏水1000mL,煮沸0.5 h,纱布过滤,滤液加蒸馏水补足1000mL,再加入葡萄糖,然后分装三角瓶灭菌备用。

(6)铵察氏琼脂培养基:氯化铵2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1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蛋白胨0.5g,琼脂20g,蒸馏水1000 mL。

(7)克氏合成1号琼脂培养基:磷酸氢二钾1g,碳酸镁0.3g,氯化钠0.2 g,硝酸钾1g,硫酸亚铁0.01g,碳酸钙0.5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8)葡萄糖天门冬素琼脂培养基:葡萄糖10g,天门冬素0.5g,磷酸氢二钾0.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9)葡萄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葡萄糖10g,酵母膏1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10)瓦氏肉汁琼脂培养基:蛋白胨5g,葡萄糖10g,牛肉膏10g,氯化钠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11)淀粉琼脂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0g,碳酸镁1g,磷酸氢二钾0.3g,氯化钠0.5g,硝酸钠1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配方1 斜面菌种保存培养基1.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000ml煮沸0.5h,纱布过滤,滤液补足1000ml,再加15g葡萄糖和15-20g琼脂,充分溶解后趁热纱布过滤,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1.2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麦芽汁的制备:干麦芽首先进行粉碎(不能太粗,也不必太细。

太粗影响糖化效率,过细影响过滤速度),按麦芽重量的3~4倍加水,搅拌均匀后,37℃左右浸泡1小时,然后缓缓加温至55~63℃(在升温过程中应不断搅拌使温度均匀),保温4~6小时(用0.02摩尔/升碘液测定为黄色至无色时),糖化结束。

在糖化过程中,应每小时搅拌一次。

取过滤后的清液,加1.8%琼脂,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 (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2 基菌落总数检测2.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将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 加入蒸馏水1000ml中,煮沸溶解后,调pH,然后在121℃下灭菌15min,取出,稍微冷却后,带热倒入培养皿中。

3志贺氏菌检测3.1 GN增菌液成分:胰蛋白胨:20g,葡萄糖:1g,甘露醇:2g,柠檬酸钠:5g,去氧胆酸钠0.5g,磷酸二氢钾4g,磷酸氢二钾1.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pH7.0制法:将上述物品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煮沸,调pH为7.0,分装,在115℃高压灭菌15min。

3.2 HE琼脂成分:胨:12g,牛肉膏3g,乳糖12g,蔗糖12g,水杨素2g,胆碱20g,氯化钠5g,琼脂18~20g,蒸馏水1000ml0,0.4%溴麝香草酚蓝溶液16ml,Andrade指示剂20ml.,甲液20ml,乙液20ml。

pH7.5 制法:将上述前七种成分加入400ml蒸馏水中作为基础液,将琼脂加入到6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甲液乙液到基础液中,调pH,再加入指示剂,并与琼脂液合并,待冷却至50~55℃,倾注浇平板。

注1:此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

注2:甲液的配置:硫代硫酸钠:34g,柠檬酸铁钠:4g,蒸馏水:100ml。

注3:乙液的配置:去氧胆酸钠:10g,蒸馏水:100ml。

注4:Andrade指示剂的配置:酸性复红:0.5g,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6ml,蒸馏水:100ml。

将酸性复红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数小时后如复红褪色不全,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2ml。

3.3 SS琼脂3.3.1 基础培养基:成分:牛肉膏:5g,胨:5g,三号胆盐:3.5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牛肉膏蛋白胨,三号胆盐加入到400ml蒸馏水中,将琼脂加入到600ml蒸馏水中,煮沸使其溶解,然后液混合,于121℃下灭菌15min,保存备用。

3.3.2 完全培养基成分:基础培养基:1000ml,乳糖:10g,柠檬酸钠:8.5g,硫代硫酸钠:8.5g,10%柠檬酸铁溶液:10ml,1%中性红溶液:2.5ml,0.1%煌绿溶液:0.33ml。

制法:加热融化基础培养基,按比例加入处染料以外的所有成分,搅拌均匀,调pH7.0,加入中性红溶液和煌绿溶液,混合均匀后浇平板。

注1:配制好的培养基宜当日使用,或保存于冰箱48h内使用。

注2:煌绿溶液配好后,应在10日内使用。

注3:可以购买SS琼脂的干燥培养基。

3.4 麦康凯琼脂成分:蛋白胨:17g,胨:3g,猪胆盐(牛、羊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乳糖:10g,0.01%结晶紫水溶液:10ml,0.5%中性红水溶液:5ml。

制法:将蛋白胨、胨、猪胆盐、氯化钠溶解于400ml蒸馏水中,调pH7.2,将琼脂加入到6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将两液混合均匀,于121℃下灭菌15min备用。

临用时加热融化琼脂,趁热加入乳糖,等冷却到50~55℃时,加入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搅拌均匀后浇平板。

注: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配好后,须经高压灭菌。

3.5 伊红美蓝琼脂(EMB)成分:蛋白胨:10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2g,琼脂17g,2%伊红Y溶液:20ml,0.5%美蓝溶液:10ml,蒸馏水1000ml,pH7.1。

制法:将蛋白胨、磷酸盐、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调pH,于121℃下灭菌15min备用。

临用时加热融化琼脂,并加入乳糖,冷却至50~55℃时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混合均匀后浇平板。

3.6 三精铁琼脂成分:蛋白胨:20g,牛肉膏:5g,乳糖:10g,蔗糖:10g,葡萄糖:1g,氯化钠:5g,六水硫酸亚铁铵:0.2g,硫代硫酸钠:0.2g,琼脂:12g,酚红:0.025g,蒸馏水:1000ml,pH7.4。

制法:将除琼脂和酚红以外的各种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pH,然后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加入0.2%酚红水溶液12.5ml,摇匀,分装时量多一点,于121℃下灭菌15min,搁高层斜面备用。

3.6葡萄糖半固体发酵管成分:蛋白胨:1g,牛肉膏:0.3g,氯化钠:0.5g,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1ml,葡萄糖:1g,琼脂:0.3g,蒸馏水:100ml,pH7.4。

制法:将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加入水中,调pH后,加入琼脂,煮沸溶解,再加入指示剂和葡萄糖。

分装,于121℃下灭菌15min,备用。

3.7 半固体管成分:蛋白胨:1g,牛肉膏:0.3g,氯化钠:0.5g,琼脂:0.35~0.4g,蒸馏水:100ml,pH7.4。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于水中,加热煮沸,并调pH后分装小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直立凝固备用。

3.8 尿素琼脂成分:蛋白胨:1g,氯化钠:5g,葡萄糖1g,磷酸二氢钾:2g,0.4%酚红溶液:3ml,琼脂:20g,蒸馏水:1000ml,20%尿素:100ml,pH7.2±0.1。

制法:将除尿素和琼脂以外的成分配好,调pH,加入琼脂后加热使其溶化并分装小瓶,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至50~55℃后,加入经过滤灭菌的尿素溶液,最终尿素浓度为2%,最终的pH应为7.2±0.1。

分装于灭菌试管内,搁斜面备用。

3.9 西蒙氏柠檬酸盐琼脂成分:氯化钠:5g,七水硫酸镁:0.2g,磷酸二氢铵:1g,磷酸氢二甲:1g,柠檬酸钠: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0.4%溴麝香草酚蓝溶液:40ml,pH6.8。

制法:先将盐类溶解于水中,调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然后加入指示剂,混合均匀后分装试管,121℃下灭菌15min,搁成斜面。

实验方法:挑取少量琼脂培养物接种,于36℃±1℃培养4天,每天观察结果,阳性者斜面上有菌落生长。

培养基由绿色转为蓝色。

3.10 氰化钾(KCN)培养基成分:蛋白胨:10g,氯化钠:5g,磷酸二氢钾:0.225g,磷酸氢二钠:5.64g,蒸馏水:1000ml,0.5%氰化钾溶液:20ml,pH7.6。

制法:将除氰化钾以外的成分配好分装,121℃灭菌15min,放在冰箱内使其充分冷却,每100ml培养基加入0.5%氰化钾溶液2.0ml(最后浓度为1:10000),分装于12mm×100mm灭菌试管,每管约4ml,立刻用橡皮塞塞紧,放在4℃冰箱内,至少可保存两个月,同时将不加氰化钾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基,分装备用。

试验方法:将琼脂培养物接种于蛋白胨水内成作为稀释菌液,挑取1环接种于氰化钾培养基,另外挑取1环接种于对照培养基,在36℃±1℃下培养1~2天,观察结果,如有细菌生长,则为阳性,经2天后不生长则为阴性。

注:氰化钾是剧毒物质,使用时应小心,切勿沾染,以免中毒。

夏天分装培养基应在冰箱内进行,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封口不严,氰化钾逐渐分解,变成氢氰酸气体逸出,以致药物浓度降低,细菌生长,造成假阳性现象。

3.11 氨基酸脱羧酶实验培养基成分:蛋白胨:5g,酵母浸膏:3g,葡萄糖:1g,蒸馏水:1000ml,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L-氨基酸或DL-氨基酸:0.5g或1g/100ml,pH6.8。

制法:除氨基酸以外的所有成分加热溶解后,分装每瓶100ml,分别加入各种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

L-氨基酸按0.5%加入,DL-氨基酸按1%加入。

再调pH6.8,对照培养基不加氨基酸。

分装于灭菌的小试管内,每管0.5ml,上面滴加一层液体石蜡。

115℃高压灭菌10min。

实验方法:从琼脂斜面上挑取培养物接种,于36℃±1℃下培养18~24h,观察结果,氨基酸脱羧酶阳性者由于产碱,培养基应呈紫色。

阴性者因为碱性物质产生,但因葡萄糖产酸而是培养基变成黄色,对照管应为黄色。

3.12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验用)成分:蛋白胨或胰蛋白胨:2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pH7.4 制法:将上述成飞混合均匀,分装小管,121℃灭菌15min。

靛基质试剂:柯凡克试剂:将5g对二氨基甲醛溶于75ml戊醇中,然后慢慢加入浓盐酸25ml。

欧-波试剂:将1g对二氨基苯甲醛溶于90ml95%的乙醇内,然后慢慢加入浓盐酸20ml。

实验方法:挑取少量接种物接种,在36℃±1℃下培养1~2天,必要时可培养4~5天,加入柯凡克试剂约0.5ml,轻摇试管,阳性者试剂层呈深红色,或加入欧-波试剂,沿管壁流下,覆盖于培养液表面,阳性者接触面上呈玫瑰红色。

注:蛋白胨应含有丰富的色氨酸,每批蛋白胨买来后应用已知菌种实验。

3.13 糖发酵管成分: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3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2g,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12ml,蒸馏水:1000ml,pH7.4。

葡萄糖发酵管按上述成分配好后,按0.5%加入葡萄糖,分装于有一个倒置小管的小试管内,121℃灭菌15min。

其他各种糖发酵管可按上述成分配好后,分装每瓶100ml,121℃灭菌15min,另将各种糖类配好10%溶液,一同灭菌,将5ml糖溶液加入到100ml液体培养基中,以无菌操作分装小试管。

注:蔗糖不纯,加热后会自行水解者,应采用过滤法除菌。

实验方法:从琼脂斜面上挑取小量培养物接种,于36℃±1℃,一般观察2~3天,迟缓反应需观察14~30天。

3.14 5%乳糖发酵管成分:蛋白胨:0.2g,氯化钠:0.5g,乳糖:5g,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1.2ml,蒸馏水:100ml,pH7.4。

制法:除乳糖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50ml蒸馏水内,调pH,将乳糖溶解于另外50ml蒸馏水中,分别于121℃灭菌15min,将两者混合,以无菌操作分装到小试管中。

注:在此培养基内,大部分乳糖迟缓发酵的细菌可于1天内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