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平板培养基配方
PDA培养基

gus基因存在于E.coli等一些细菌基因组内,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
β-葡萄糖苷酸酶是一个水解酶,以β-葡萄糖苷酸酯类物质为底物,其反应产物可用多种方法检测出来。
由于绝大多数植物没有检测到葡萄糖苷酸酶的背景活性,因此这个基因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调控的研究中。
可作为GUS报告基因检测方法根据gus基因检测所用的底物不同,可以选择三种检测方法:组织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灵感度为分光光度检测法最高),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组织化学法。
组织化学法检测以5-溴-4-氯-3-吲哚-β-葡萄糖苷酸(X-Gluc)作为反应底物。
将被检材料用含有底物的缓冲液浸泡,若组织细胞发生了解gus 基因的转化,并表达出Gus,在适宜的条件下,该酶就可将X-Gluc水解生成蓝色产物,这是由其初始产物经氧化二聚作用于形成的靛蓝染料,它使具Gus活性的部位或位点呈现蓝色,用肉眼或在显微镜下可看到,且在一定程度下根据染色深浅可反映出Gus活性。
因此利用该方法可观察到外源基因在特定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CTAB法的全称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Hexadecyltrimethy Ammonium Bromide)。
主要用于提取生物DNA步骤(1)2%CTAB抽提缓冲液在65℃水浴中预热。
(2)取少量实验材料(约300mg)置于研钵中,用液氮磨至粉状;(3)加入700ul的2%CTAB抽提缓冲液,轻轻搅动;(4)将磨碎液分倒入1.5 ml的灭菌离心管中,磨碎液的高度约占管的三分之二;(5)置于65℃的水浴槽或恒温箱中,每隔10 min轻轻摇动,30~60min 后取出;(6)冷却2 min后,加入氯仿-异戊醇(24:1)至满管,剧烈振荡2~3 min(若提取的是总基因组,则不能剧烈震荡。
),使两者混合均匀;(7)放入离心机中10 000 rpm离心10 min,与此同时,将600 ul的异丙醇加入另一新的灭菌离心管中;(8) 10 000 rpm离心1 min后,移液器轻轻地吸取上清夜,转入含有异丙醇的离心管内,将离心管慢慢上下摇动30 sec,使异丙醇与水层充分混合至能见到DNA絮状物;(9)10000 rpm离心1 min后,立即倒掉液体,注意勿将白色DNA沉淀倒出,将离心管倒立于铺开的纸巾上;(10)60 sec后,直立离心管,加入720ul的75%乙醇及80 ul 5 M的醋酸钠,轻轻转动,用手指弹管尖,使沉淀与管底的DNA块状物浮游于液体中;(11)放置30 min,使DNA块状物的不纯物溶解;(12)10000 rpm离心1 min后,倒掉液体,再加入800 ul 75%的乙醇,将DNA再洗 30 min;(13)10000 rpm离心30 sec后,立即倒掉液体,将离心管倒立于铺开的纸巾上;数分钟后,直立离心管,干燥DNA(自然风干或用风筒吹干);(14)加入50 ul 0.5 × TE(含RNase)缓冲液,使DNA溶解,置于37℃恒温箱约15 h,使RNA消解;以上为通用CTAB法,实验时可根据不同材料加以改进,以获得最佳实验结果.TE Buffer配制:10 mmol/L Tris-HCl(pH 8.0)1 mmol/L EDTA(pH 8.0)因为含有以上两种物质,所以称为TE。
常用细菌培养基配方

常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溶解1g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50mg/ml)溶解0.5g羧苄青霉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甲氧西林(methicillin)(100mg/ml)溶解1g甲氧西林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37.5ug/ml终浓度与100ug/ml氨苄青霉素一起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溶解250mg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溶解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5mg/ml)溶解50mg萘啶酮酸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
常以1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四环素(tetracyyline)(10mg/ml)溶解100mg四环素盐酸盐于足量的水中,或者将无碱的四环素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
分装成小份用铝箔包裹装液管以免溶液见光,于-20℃贮存。
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大全及配方

枝毛霉、两型孢毛霉、直立毛霉、球孢毛霉、丝球毛霉、大毛霉、多型孢毛霉、总状
毛霉、鲁氏毛霉、五通桥毛霉、黑球漆斑菌、露湿漆斑菌、玫烟色拟青霉、棉铃虫拟
青霉、拟青霉、球形阜孢、白腐菌、少根根霉、华根霉、科恩根霉、戴尔根霉、日本根霉、爪哇根霉、米根霉、点头根霉、绿穂霉、簇孢匍柄霉、雅致枝霉、康宁木霉、绿色木霉、黄萎轮枝孢、大丽花轮枝孢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含卵磷脂)
哥伦比亚CNA琼脂
SLB培养基
胰酪胨大豆琼脂
大豆酪蛋白琼脂(灌装生产用)
血琼脂基础2号
酪胨琼脂(G.A)
三糖铁(TSI)琼脂
含0.05%聚山梨酯80的pH7.0氯化钠-蛋白液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
TCBS琼脂
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
3%氯化钠三糖铁琼脂
氯化钠三糖铁琼脂
适用范围:大豆根瘤菌(慢生型)、豇豆慢生根瘤菌、花生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
大豆根瘤菌(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豌豆根瘤菌、苜蓿根瘤菌、田菁根瘤菌
10. Mannitol Agar (甘露醇琼脂)
Yeast extract (酵母膏)5gPeptone (蛋白胨)3g
Mannitol (甘露醇)25gAgar (琼脂)15g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
6. Lactic-bacteria MidiumⅡ(乳酸菌培养基Ⅱ)
Lacto-casein peptone (乳酪蛋白胨)10gBeef extract (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5gGlucose (葡萄糖)5g
Tween (吐温) 801gK2HPO42g
实验七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二)培养基灭菌
培养基分装好后,塞上棉塞,外面再包一牛皮纸,便 可灭菌。灭菌的时间和温度按各培养基规定进行,以保证 灭菌效果和不损坏培养基的必要成分。培养基经灭菌后, 可放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无菌者方可使用。 在实验室里用得最多的加热灭菌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和干热灭菌。一般培养基和水等用高压蒸汽灭菌,而玻璃 器皿常用干热灭菌。蒸汽灭菌为105-121℃,15-20分钟, 干热灭菌为160-170℃,1-2小时。目的都是使细菌体内蛋 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 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 穿透力强,而且当蒸汽与被灭菌物体接触凝成水分时,又 可放出热量,使温度迅速增高,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高压蒸汽灭菌步骤如下: 高压蒸汽灭菌步骤如下:
灭菌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其中。 1. 灭菌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其中。 接通电源, 2. 接通电源,进行加热 排除高压锅内的空气,可将排气阀打开, 3. 排除高压锅内的空气,可将排气阀打开,待排出大气后 关闭排气阀;或关闭排气阀,待压力上升到0.5kg/cm2 0.5kg/cm2时再 关闭排气阀;或关闭排气阀,待压力上升到0.5kg/cm2时再 打开排气阀,待压力回复到0时再关闭排气阀。 打开排气阀,待压力回复到0时再关闭排气阀。 当压力达1.05kg/cm2 1.05kg/cm2时 此时灭菌器内的温度为121℃ 121℃, 4. 当压力达1.05kg/cm2时,此时灭菌器内的温度为121℃, 维持20min 对热不稳定的培养基如含有葡萄糖、 20min。 维持20min。对热不稳定的培养基如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 物时,应适当降低压力,延长时间。 物时,应适当降低压力,延长时间。 灭菌时间一到,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时, 5. 灭菌时间一到,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时,才能打开 排气阀,然后打开灭菌器盖, 排气阀,然后打开灭菌器盖,取出物品
微生物实验室常见20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配方大全一、糖发酵管成分:牛肉膏 5g蛋白胨 10g氯化钠 3g磷酸氢二钠2g0.2%滇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蒸馏水 1000mLPH 7.4制法1. 葡萄糖发酵管按上述成分配好后,按0.5%加入葡萄糖,分装于有一个倒置小管的小试管内,121℃高压灭菌15min。
2. 其他各种糖发酵管可按上述成分配好后,分装每瓶1000 mL,121℃高压灭菌15min。
另将各种糖类分别配好10%溶液,同时高压灭菌。
将5mL糖溶液加入于100 mL培养基内,以无菌操作分装小试管。
蔗糖不纯,加热后会自行水解者,应采用过滤法除菌。
从琼脂斜面上挑取小量培养物接种,于36℃±1℃培养,一般观察2~3d。
迟缓反应需观察14~30d。
二、乳糖胆盐发酵管成分:蛋白胨 20g猪胆盐(或牛、羊胆盐)5g乳糖 10g0.04%滇甲酚紫水溶液 25mL蒸馏水 1000mL制法: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于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剂,分装每管10 mL,并放入一个小倒管,115℃高压灭菌15min。
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三、5%乳糖发酵管成分:蛋白胨 0.2g氯化钠 0.5g乳糖 5g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1.2mL蒸馏水 100mLpH 7.4制法:除乳糖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50mL蒸馏水内,校正pH。
将乳糖溶解于另外50mL蒸馏水内,分别灭菌121 ℃ 15min,将两液混合,以无菌操作分装于灭菌小试管内。
在此培养基内,大部分乳糖迟缓发酵的细菌可于ld内发酵。
四、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和VP试验用)成分:磷酸氢二钾 5g多胨 7g葡萄糖 5g蒸馏水 1000mL制法:溶化后校正pH,分装试管,每管1mL ,121℃高压灭菌15min。
甲基红(MR)试验:自琼脂斜面挑取少量培养物接种本培养基中,于36±1℃培养2~5d,哈夫尼亚菌则应在22~25℃培养。
滴加甲基红试剂一滴,立即观察结果。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培养真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去皮马铃薯200 g 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15-20g 水1000 ml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 g,切成小块(不必大小)放入锅中,加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稍冷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在滤液中加蔗糖20g,加水补足到1000ml。
配成的培养基一般呈酸性,用于培养真菌,可以不必调pH。
如配制固体培养基,在加蔗糖前先加15-20g 琼胶加热熔化,最后加入蔗糖,混匀并加水补是至1000ml,趁热分装在试管或三角瓶中。
标准试管(15×150mm)分装量如下:一般用作斜面培养的每试管装培养基3-5ml,用作平面培养的每试管约10ml,加棉花塞后灭菌。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必须调节其酸度值到中性(pH7.0左右)。
(2)牛肉汁蛋白胨培养基(NA)是培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又称营养琼脂或肉汤培养基。
成分如下:酵母浸膏1g 牛肉浸膏3g蛋白胨5-10g 蔗糖(或葡萄糖)l0g琼脂15-20g 水1000mlpH7.0配制方法:称取牛肉浸膏及蛋白胨溶于少量热水中备用,在其余水中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后将牛肉浸膏和蛋白胨溶液加入混匀,然后加水补足到1000 ml,用NaOH或HCL调整至pH7.0,趁热分装,加棉花塞后灭菌。
(3)玉米叶培养基取一定数量的玉米叶片,洗净后剪成1㎝2左右的小块,放在250ml的三角瓶中,盛放量一般为三角瓶的1/3,然后加少量的水以保持湿润,加棉花塞后灭菌。
天然培养基一般不必调整pH。
(4)查氏(Czapek)培养基查氏培养基是一种组合培养基,其成分如下:NaNO3 2g K2HPO4 1 gMgSO4·7H2O 0.5g KCl 0.5gFeSO4 0.01g 蔗糖30g水1000ml(5)灭菌水的配制蒸馏水(或自来水)经过灭菌处理即成灭菌水,是实验室用量最大的必备品之一,常用于病原菌的分离、稀释、保湿等。
生物实验室常用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1MTris-HCl(pH7.4,7.6,8.0)#组份浓度:1MTris-HCl 配制量:1L配制方法:1.称量121.1gTris置于1L烧杯中。
2.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按下表量加入浓盐酸调节所需要的pH值。
在800ml水中溶解121.91g Tris碱,加入浓HCl 调节pH值至所需值。
pH 7.4 HCl 70ml; pH 7.6 HCl 60ml; pH 8.0 HCl 42ml4.加水将溶液定容至1L。
5.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0.03个单位。
#10&timeTEBuffer(pH7.4,7.6,8.0)组份浓度:100mMTris-HCl,10mMEDTA配制量:1L 配制方法:1.量取下列溶液,置于1L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均匀混合。
3.将溶液定容至1L后,高温高压灭菌。
4.室温保存。
#1.5MTris-HCl(pH8.8)组份浓度:1.5MTris-HCl 配制量:1L配制方法:1.称量181.7gTris置于1L烧杯中。
2.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8.8。
4.将溶液定容至1L。
5.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注意:应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调定pH值,因为Tris溶液的pH值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温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约降低0.03个单位。
#3M醋酸钠(pH5.2)#组份浓度:3M醋酸钠配制量:100ml配制方法:1.称量40.8gNaAc·3H2O置于100-200ml烧杯中,加入月40ml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2.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至5.23.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00ml4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Tris-HCl平衡苯酚#配制方法:1.使用原料:大多数市售液化苯酚是清亮无色的,无需重蒸馏便可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
琼脂平板培养基实验报告

琼脂平板培养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琼脂平板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并通过使用琼脂平板培养基来观察和分离不同菌落。
二、实验原理琼脂平板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实验室培养基,其主要成分为琼脂和营养物质。
琼脂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胶状物质,可以在高温下溶解,在冷却后形成固体。
在制备琼脂平板培养基时,需要将琼脂与适量的营养物质混合后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至适宜温度并倒入培养皿中凝固。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所需材料:琼脂、适量的营养物质(如肉汤、酵母提取物等)、试管、移液器、烧杯、玻璃棒等。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并用移液器将其吸入。
3. 将试管加入水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
4. 将琼脂加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5. 将烧杯加入水浴中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
6. 将步骤4和步骤5中的溶液混合均匀,并用玻璃棒搅拌至无颗粒物质。
7. 将混合后的溶液冷却至适宜温度(通常为50℃左右)。
8. 将培养皿倾斜45度,用移液器将混合好的琼脂平板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约倒满1/3即可。
9. 等待琼脂平板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竖立并保存在冰箱内备用。
四、实验结果在使用琼脂平板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分离时,可以观察到不同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的菌落。
通过对这些菌落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检测,可以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制备琼脂平板培养基时需要注意材料的净化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污染。
2. 在加热溶液时需要注意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琼脂不完全溶解或过度凝固。
3. 在混合琼脂和营养物质时需要充分搅拌,以确保混合均匀。
4. 在倒入培养皿中时需要注意倾斜角度,以避免气泡和不均匀厚度的出现。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琼脂平板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并了解了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运用琼脂平板培养基来观察和分离不同菌落,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用平板培养基配方
1.MRS培养基:
液体:蛋白胨 10g 牛肉膏 10g 柠檬酸铵2g 乙酸钠 5g(无水乙酸钠3g) 酵母粉 5g 葡萄糖 20g
磷酸氢二钾 2g 吐温 1.0ml
盐液甲 5.0ml 蒸馏水: 1000ml
溴甲酚紫 0.8g
[备注]盐液甲的配制:MgSO
4.7H
2
O 11.5g ,MnSO
4
.4H
2
O 2.8g
蒸馏水 100ml
固体: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6%~2%的琼脂
PH=6.5~7.0 121℃灭菌30min
2.YB培养基:
液体:蛋白胨 5g 葡萄糖 5g 酵母粉 5g 磷酸氢二钾4g
3.08%硫酸锰 1.0ml 蒸馏水 1000ml
固体:在Y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4%~1.7%的琼脂
PH=6.0~7.0 121℃灭菌30min
3.PYD培养基:
液体:酵母粉 10g 蛋白胨 20g
葡糖糖20g 蒸馏水1000ml
固体:在PYD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的琼脂
[备注]灭菌时要将葡萄糖和蛋白胨、酵母粉分开,溶解后单独灭菌,防止三者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
PH自然121℃灭菌30min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饲料生物技术实验室
张得龙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