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料的九种配方

合集下载

平菇培养基配方

平菇培养基配方

平菇培养基配方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平菇的生产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而平菇的培养基配方则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之一。

一、基础培养基配方1. 糖蜜培养基糖蜜培养基是平菇的基础培养基之一。

其配方如下:糖蜜 20g酵母提取物 10g葡萄糖 10g琼脂 15g蒸馏水 1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2. 麦芽汁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也是平菇的常用培养基之一。

其配方如下:麦芽粉 20g琼脂 15g蒸馏水 1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二、改良培养基配方为了提高平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人们对基础培养基进行了改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改良培养基配方。

1. 菜籽油-麦芽汁培养基菜籽油-麦芽汁培养基是一种富含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发育。

其配方如下:麦芽粉 20g琼脂 15g蒸馏水 1L菜籽油 10m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2. 椰子水-糖蜜培养基椰子水-糖蜜培养基是一种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发育。

其配方如下:糖蜜 20g酵母提取物 10g葡萄糖 10g琼脂 15g椰子水 500mL蒸馏水 500mL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三、总结平菇的培养基配方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基础培养基和改良培养基配方都可以用于平菇的生产,但不同的配方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环境和需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平菇的栽培方式

平菇的栽培方式

平菇的栽培方式平菇发酵半熟料栽培技术1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40kg、木屑10kg、玉米面1.5kg、麦麸(或精稻糠)2.5kg、豆粉 0.5kg、白灰 1.5kg、石膏 0.5kg、尿素 0.15kg。

配方中加入 20% 左右的木屑对防虫有一定效果,也会增加出菇的时间,但不要加太多,否则影响出菇的品质。

注意:可用30%稻草和 30% 的豆秸代替玉米芯,则可不加玉米面、豆粉、麦麸。

2 发酵半熟料处理先把料预湿,使水分到65%-70%,水量高一些,因为发酵的过程中全有水分的蒸发,用手握紧料,有水流出即可。

然后加入精料拌匀,建堆后发酵,尽量多打眼,而且要打到底,用草帘或遮阳网覆盖,不要用塑料,否则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不易散发出去。

到60℃就翻堆,尽量多翻,发酵好的料不臭,有香味。

将料散开,挥发一下有害气体,装袋,以22cm×45cm 的聚乙烯袋最为合适,不要太长,否则养分利用率不高。

然后装锅95℃蒸3-5h 即可。

有条件的种植户最好做一些菌框,把菌袋立放在菌框内,能让菌袋受热均匀,还可以减少菌袋间的挤压,造成后期的料袋分离,袋内出菇,影响产量。

3 接种蒸好后温度降到30℃以下,就可以接种子,开放式接种就可以,另外高温季节如用粮食种,接种量不易过大,否则易污染。

4 养菌主要注意温度和通风,每隔3天左右在袋面上打一层防虫药,如氯氰菊酯,菌袋装袋前可以用缝纫机在两头10cm 处各扎一排眼,利于菌丝生长期通风,如用套环可不用,袋内温度不要超过30℃,高温季节尽量单摆。

5 出菇菌丝长满后,最好经过后熟一段时间,等差不多有1/3 菌袋有小菇蕾时,再刺激出菇,出菇菌袋可以通过划口、套环,扎眼方式出菇,其中套环方式出菇整齐,菇型美观。

划口出菇时,要竖划,否则菌袋内易留积水。

套环直径也不要太大,直径5cm 的就好。

扎眼用直径2cm 的木棍。

浇水切忌用大水直接浇,容易使刚出的小菇蕾死亡。

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微喷,省工省时,效果好。

平菇抗病、防霉、防虫、高产配方

平菇抗病、防霉、防虫、高产配方

平菇抗病、防霉、防虫、高产配方
1、棉籽壳1000公斤,复合肥10公斤,磷酸二铵或尿素2公斤,石灰粉30~40公斤,疣克星3袋或菇丰4袋,康壮灵4瓶,防虫灵半瓶,菌宝一瓶,也可用克霉灵或克霉增产灵20袋。

2、玉米芯1000公斤,复合肥10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或尿素2公斤,石灰粉30~40公斤,疣克星3袋或菇丰4袋,康壮灵4瓶,菌宝一瓶,防虫灵半瓶。

3、木屑平菇配方必须熟料栽培,木屑1000公斤,麸皮200~250公斤(或麸皮150公斤,玉米粉80公斤),复合肥10公斤,胖大壮10袋,磷酸二铵5公斤或尿素2公斤,石灰粉30~40公斤,疣克星3袋或菇丰4袋,康壮灵4瓶,防虫灵半瓶,用长22、扁宽45厘米、厚2.5丝米的栽培袋常压灭菌100℃必须维持18小时再闷一夜。

生料和发酵料栽培均可适用。

发酵料采用发酵剂发酵的不需要另加菌宝,多菌灵,克霉灵或克霉增产灵,若采用熟料栽培时在上述配方中再添加麸皮150公斤或玉米粉80公斤,用此法栽培的平菇菌丝生长健壮,抗霉能力强,特别是出菇期不发生黄菇病,可连续出菇6潮以上。

加入防虫灵拌料后发菌、出菇直至出菇结束全过程菌袋内无虫害发生。

- 1 -。

平菇的栽培技术

平菇的栽培技术

平菇的栽培技术一常用栽培配方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稻草、麦草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饼粉4%~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二配料与发酵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将可溶物质配制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匀。

根据培养料物质的性状,调节到合适的含水量。

(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过量。

)1、配料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2~1.3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积发酵选向阳地势高燥地方,培养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 ~70%。

拌匀后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圆形堆,有利升温发酵;料量大,可堆成长条形堆。

因麦秸等有弹性应压实,其他应根据情况压实。

然后用直径2~3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离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气。

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两根竹杆,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杆交叉,堆好后撒出底部竹杆,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

经1~3天料温升至50-60℃,经24小时翻堆一次。

翻堆时要注意将外层料翻入料内,内层翻到外层,上层翻到下层,下层翻到上层,内外上下调整位置,以便保持温度一致,承受压力一致,有利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再按原法堆好。

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经24小时发酵完毕,料发好后质地柔软酥松,用手一拉即断,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三装袋接种(1)塑料袋规格与装料量:气温低时宜用长而宽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3厘米,长40-45厘米为宜,装干料0.7~0.8公斤。

(2)菌种量: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15% ~20%。

平菇栽培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平菇栽培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平菇栽培原料的选择及处理.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平菇栽培原料的选择及处理编者按:平菇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中投料量最大、产量也最高的品种。

从2008年至今,其市场价格一路上涨,2008年秋季,鲜菇由每公斤5元左右开始,最高涨至8元左右,至2009年7月份,仍保持每公斤7元左右的坚挺价位,生产者的效益得到了阶段性的大幅提高。

但仅仅依靠市场阶段性的高价位来实现高效益是远远不够的,生产者还必须提高栽培技术水平,从而保证生产效益的稳定和提高。

本期刊发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曹德宾研究员撰写的一组文章,希望对广大菇农朋友有所帮助。

原料选择及处理原则:就地取材、科学处理。

1.原料品种及其特点棉籽壳:资源较丰富,质地偏硬,做基料通透性好,碳氮比较为合适,适于生料、发酵料以及熟料栽培,产量较稳定,为平菇栽培首选原料。

问题是价格偏高,今年在900~1100元(吨价,下同),较去年同期略降。

玉米芯:资源较丰富,尽管碳氮比较高,但可以调配,通透性较好,第一、二潮菇产量相对理想。

问题是不适宜生料栽培,配料时应加大氮素,价格偏高,一般在400~600元。

2.基料处理棉籽壳:生料、熟料、发酵料栽培均可,但由于发酵期间会损失一些营养物质等原因,故提倡生料栽培。

秸秆类:必经发酵方可播种,否则应熟料栽培,生料播种的烧菌概率较高,故不可取。

如玉米芯等秸秆原料应经晒后粉碎,又如棉秆,该秸秆的粉碎须两道工序,即先行切碎至1~2厘米长,再行粉碎到木屑大小,由于其外皮部柔韧性较强,故单纯的粉碎效果不好,试验证明:该种原料的利用效果要优于一般木屑或秸秆。

3.几点注意事项(1)基料堆酵处理是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一种技术,当时针对发菌慢、污染率高、病虫害严重三大问题而研究、推广的发酵技术,堆酵处理的基料的确表现为发菌快、成功率高。

但是堆酵过程中,基料产生大量生物热,其能源的绝大部分均来自基料自身,就是说,基料堆酵的过程,也是一个基料自身营养大量流失的过程,因此,对后期产菇势必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制作方法

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制作方法

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制作方法
棉籽壳菌种、麦粒菌种、枝条菌种、液体菌种在发菌、出菇以及接种成本、效率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为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相关专家整理出了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制作的方法,供广大种植朋友们参考。

1.麦粒种制备
配方:麦粒99%,石膏1%,麦粒先用温水加1%石灰浸泡至无白心,然后捞出加石膏拌匀装瓶(350g/瓶),126°C灭菌120min,冷却后无菌接种(每瓶接种量为四分之一平板母种),接种后25°C恒温培养至菌丝满瓶。

2.棉籽壳种制备
配方:棉籽壳85%,麸皮13%,石灰1%,石膏1%,原料预湿后拌料装袋(17cmX35cm聚丙烯袋,每袋装湿料0.9kg),料含水量为62%,料装袋后于126°C灭菌120min,两头接种,每个平板菌种接2袋。

接种后25°C恒温培养至菌丝满袋。

3.枝条种制备
杨木枝条(规格12cmx0.4cmx0.7cm)扎捆后放入桶内,再加1%石灰水浸泡24h以上,捞出沥水撒麸皮,使每根枝条均匀粘上麸皮后装袋。

枝条装袋前后各在袋底部和顶部铺一层棉籽壳种培养基。

装袋后126°C灭菌120min,冷却后一头接种(袋接种量为四分之一平板母种)。

接种后于25°C恒温培养至菌丝满袋。

4.液体种制备
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g、蛋白胨2g、硫酸镁0.5g、氯化钙0.1g、磷酸二氢钾0.5g、B族维生素100ug、蒸馏水100ml。

准确称量原料后煮沸定容,分装三角瓶后每瓶加玻璃珠10粒,121℃灭菌30min,冷却后接种,每瓶接打孔母种块10块,接种后置于转速160r/min、25°C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7天。

平菇培养料的种类和配方

平菇培养料的种类和配方

平菇培养料的种类和配方
凡是富含纤维素的玉米秸、玉米心、麦秸、稻草和多种野草均能作平菇的培养料。

秸秆培养料的配制要点如下:一是备料。

在收割季节,及时将备用的秸秆晒干堆放。

实践证明,经过2~3个月堆放的秸秆、草料发菌效果最好。

注意,发霉的秸秆不能用来栽培平菇。

二是碎料。

如用玉米秆或玉米心,在使用前要用铡刀或铡草机将其切成豌豆大小的颗粒;如用草料,要切成2~4厘米长的小段。

各种原料的配方如下:一是麦秸60%、玉米秆40%,或两者各50%;二是稻草50%、玉米秆50%;三是野草50%、玉米心50%。

在以上3种配方中,都有40%~50%的玉米秆或玉米心,这是因为玉米秆(心)糖分多,对平菇生长有利。

平菇母种的制作

平菇母种的制作

平菇母种的制作一.平菇母种的制作平菇母种配方:土豆2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蛋白胨3克、硫酸镁2克、维生素2克。

按配方精确称取,先将土豆去皮切片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文火煮沸20分钟左右。

然后过滤,加水再加热,先将琼脂、白糖、硫酸镁、维生素煮至全部溶化,用量杯量一下是否还够1000毫升,如不足,用开水补足。

趁热分装试管中,每管装12毫升,1000毫升可分装80---100支试管。

分装时要用长管漏斗,不要使培养基沾到试管口上,以免沾湿棉塞污染杂菌。

塞棉塞要用普通棉花,塞入试管要松紧合适。

然后,每10支试管用皮套捆成一小捆,每5小捆再捆成一大捆,棉塞用牛皮纸包好,放入高压锅中1.2公斤压力,灭菌30分钟,停火。

等压力表回零才能排气开锅,取出试管倾斜排放在桌面上,斜面试管有两种:原母种试管-----斜面长度应为管长的1/3,生产母种试管的斜面应为管长的1/2,冷却凝固后,取一些试管放入恒温箱中27--30度空白培养5天,经无菌观察,确认无杂菌,才能大量用于分离制种或转接生产母种。

接种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可以使用甲醛加高锰酸钾消毒法,接种后放入25度的恒温箱中培养7---10天,长满试管确认无任何杂菌,就可用于转接二级原种了。

二.平菇原种制作配方1:阔叶木锯沫80斤、玉米面25斤、克霉灵1两、白糖1斤、硫酸镁5两、磷酸二氢钾3两、石膏1斤、碳酸钙1斤。

含水量65%。

配方2:玉米芯80斤、稻糠15斤、夫子10斤、克霉灵1两、白糖1斤、硫酸镁5两、磷酸二氢钾2两、尿素3两、石灰2斤。

含水量65%。

配方3:阔叶木锯沫40斤、玉米芯40斤、豆饼粉10斤、玉米面10斤、白糖1斤、克霉灵1两、硫酸镁5两、菇丰素15克、二氢钾3两、碳酸钙1斤、石灰1斤。

含水量65%.配方4:玉米100斤,磷酸二氢钾0。

5斤,硫酸镁0。

5斤,白糖1斤,碳酸钙2斤,629消毒剂1瓶。

拌料:先将主料和夫子或玉米面、石膏、白灰干拌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菇栽培料的九种配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威振;;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新技术获1990年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J];河北农业科技;1990年12期
2
文青善;杨登山;;平菇栽培快速优质灭菌法[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3年09期
3
孟国良,段平琴;平菇栽培中的问题及对策[J];食用菌;1996年05期
4
张绪金,张绪银,朱秀芳;平菇栽培滴灌保湿技术[J];食用菌;1997年04期
5
;平菇栽培覆土高产方法[J];北京农业;1998年10期
6
吴明;平菇栽培新技术[J];农家参谋;2002年09期
7
王鑫;平菇栽培退菌问题浅析[J];食用菌;2003年04期
8
桂秀平;;平菇病虫无公害防治[J];农业知识;2007年07期
9
王肇平;预防平菇污染的简易料处理[J];长江蔬菜;1991年01期
10
陆和平;高温季节平菇栽培常见的问题[J];农家参谋;1997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菇栽培原料的选择及处理[N];河北科技报;2009年
2
;平菇栽培“七忌”[N];吉林农村报;2008年
3
高平市绿源农业科技示范园郭义朝;北方平菇的栽培管理技术[N];山西科技报;2011年
4
夏志兰;平菇栽培原料常用配方[N];湖南科技报;2009年
5
李颖先;平菇栽培新技术[N];河南科技报;2001年
6
李颖先;平菇栽培新技术[N];山西科技报;2002年
7
西安市周至菌物研究所刘军寇存良;夏秋高温平菇栽培[N];陕西科技报;2000年
8
山河;高温季节平菇栽培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N];山西科技报;2002年
9
孙庆温;硬柄型平菇与软柄型平菇管理有差异[N];河南科技报;2008年
10
;平菇栽培“七忌”[N];吉林农村
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宝梁;转基因棉籽培养料栽培平菇过程中Bt蛋白、转入DNA降解及对平菇、平菇害虫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王锡琴;油脂废渣在食用菌生产中的资源化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娟;平菇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李梦雪;紫苏秸秆对平菇生物学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D];中北大学;2014年
3
闫燕;转基因培养料与平菇间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伟;富硒平菇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黄军平;平菇褐斑病品种抗病性鉴定及
防治药剂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刘国宇;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筛选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李会杰;平菇发酵料栽培工艺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刘巧宁;五种培养料对平菇栽培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李慧;我国栽培平菇种质资源评价及核心种质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王瑾;南宁市平菇菇蚊菇蝇种类调查及物理防治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