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平菇的生料栽培

平菇的生料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制定生产计划:一、栽培时间计划:二、材料准备:⑴.原料:玉米芯米糠石膏粉石灰过磷酸钙硫磺粉尿素杀菌剂杀虫剂高锰酸钾⑵.用具:酒精灯报纸接种针粉碎机塑料布草帘⑶.菌种:栽培种(选用低温品种:美味侧耳)三、成本预算备注:所用大棚为500㎡除去边角处所用面积48m×7.5m,所用菌袋为25×50cm 直径为16cm 一行摆菌袋7.5÷0.16=46袋一共摆六层,由于是井字形摆放所以要减去21袋(由等差数列得出)六层共用菌袋46×6-21=255袋,共摆48行一共摆菌袋255×48=12240袋,一袋4kg共用培养料为48960kg.因为水料比为1:1.35 所以用干料20808kg水28152kg 预计成本:10922元预计收入:25798元四、制作过程:1.菌种制备:生料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的低温型品种。
所使用菌种要求菌丝生长旺盛,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播种量一般为10%~15%2.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6% 麸皮或米糠24%石膏粉1%石灰2%过磷酸钙0.5%尿素0.5% 杀菌剂0.01% 杀虫剂0.001%3.备料拌料:生料栽培对原料要求较为严格,配方中含氮物质加入量应适当减少,以减少杂菌污染常加入2%的石灰,0.1%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培养料的配制:将准备好的原料按照配方的确定的比例进行称取配制时,玉米芯等主料与不溶水的铺料麸皮,米糖等搅拌均匀,经多次翻锥让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调节水一般掌握“三高三低”。
即①基质颗粒偏大或偏干。
水分应多,反之应少②晴天水分蒸发量大,水应略高些,阴天则应偏低③拌料场地吸水性强,水分应调高反之应调低料拌好后,必须追成一堆,让水分充分参入原料。
(生料拌料后,喷入氧化乐果杀虫剂干料重的0.1——0.2边喷边拌,含水量为60%~65%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ph7~7.5为宜拌料后最好进行堆料,期间堆温达70℃时应翻堆。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采收后的平菇要进行保鲜处理,可以放在低温、干燥、阴凉处保存,或者进 行烘干处理,以延长保质期。同时注意避免沾水、霉变和虫害等问题。
04
平菇生料栽培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褐斑病
也称平菇细菌性斑点病,表现为子实体表面出现褐色或红褐色斑点,防治方法是 使用无滴膜或旧膜,保持菇房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100-200mg/kg农用链霉素 或300-500mg/kg新植霉素喷洒。
菌种制备
将平菇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和扩 繁。
配料与发酵
配料
将食用菌原料和辅助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 搅拌均匀。
发酵
将配好的培养料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条件下进行发酵。
接种与培养
接种
将平菇菌种接种在发酵好的培养料上,要求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平菇生料栽培的前景
01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对平菇等食用菌
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02
技术创新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还有很大的技术创新空间,可以提高产量、品质和来自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03
产业带动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菌种研发、菌菇深加
工、农业机械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平菇生料栽培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面临着菌种退化、病虫害侵袭、出菇不均匀等问题。
解决方案
加强菌种选育与保藏、完善栽培工艺、推广科学种植等措施,可以解决上述 问题,提高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产量和品质。
06
附录:平菇生料栽培的相关资料与参考文
献
附录:平菇生料栽培的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
平菇生料栽培实验

平菇生料栽培实验一、概述平菇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我国已经发现的侧耳有30多种,进行栽培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平菇等。
平菇肉质厚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的39.3%,并且平菇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
二、目的1、优化平菇的稻草培养基;2、掌握食用菌生料栽培技术要领。
三、原理培养基是为了微生物提供营养条件的有机/无机的合成基质,培养基的优化,是指通过改变培养基所含个成分的比例;对微生物进行梯度培养,根据生长状况选出最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四、器材原料及药品小组器材:桶2个,菌袋和套环各20个,电子天平,托盘(公共)菇料及药品:稻草粉(是碳源)、石灰(防止细菌杂生)、石膏、米糠(是氮源)、克霉王(防止霉菌)五、实验步骤1、称料,配料:选择干燥,无霉变,无异味的秸秆粉盒米糠进行称量每组分得总量30斤,按以下配方进行配制:注:变量是稻草,米糠容易长霉菌六、拌料先将稻草粉和米糠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克霉王、石灰、石膏、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并将混合液缓缓倒入稻草粉和米糠的混合物中,边倒边搅拌。
最后,用手握料要用力,有水从指缝渗出而不滴落为宜。
此时含水量月为50%~65%之间(高了氧含量少了,无氧呼吸酒精上升),切记加水时不宜过急,以防培养料含水量过高从而导致改变了配方。
七、装袋并接种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并压实。
压实应特别小心,以防用力过大将袋子压破或用手指捅破。
要求:所压的料应内松外紧,便于菌生长,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并且上下松紧一致决不允许培养料中出现分层或有大量缝隙;每袋装料不超过2/3袋长。
建议每袋料装3~5 cm压一次料,每次压到边缘时,手扶袋,一手用大拇指侧向内压,切记不宜压得太紧,用手握装好的料有松散感,但不散开为宜。
接种:将装好的料用筷子打一个孔直到底部,在底部上一点也可以(孔是为了通气,增加氧气含量),然后将菌种均匀的洒在培养料上,接种量不可过多,只要大致覆盖住培养料即可,然后戴上套环,盖上盖子,做个标记。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平菇的生长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其中种植技术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筛选合适的生菌料生菌料是平菇生长的基础,因此选择合适的生菌料是保证平菇生长的关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生菌料有玉米秆、水稻秆、麦秆、玉米芯等,这些生菌料都具有一定的营养和水分,适合平菇生长。
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生菌料。
二、处理生菌料对于选好的生菌料,需要进行处理才能用于平菇生长。
首先要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或者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处理。
消毒后需要晾晒,把水分控制在20%以下即可。
三、控制菌床温度平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16℃-25℃之间。
在控制温度时,需要注意不要让其过高或过低,否则都会对平菇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还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70%左右,避免出现热干渴的情况。
四、菌种选用菌种是影响平菇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菌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
因此在进行平菇生料栽培时,选用合适的菌种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平菇菌种有长白菇、杏鲍菇、香菇等,选择适宜的品种能够更好地促进平菇生长。
五、保持菌床通风在平菇生料栽培中,菌床通风也很重要。
保持菌床通风,可以调节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同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平菇的生长。
一般建议每天进行2-3次通风,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
六、注意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平菇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注意防治。
在平菇生料栽培过程中,可以选择无毒无害的绿色防治方法,如利用寄生菌、酵母菌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无害化化学药剂等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平菇生料栽培技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关键是选择适宜的生菌料和菌种,以及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
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了解和进行平菇生料栽培有所帮助。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嘿,你问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呀?那咱就来唠唠。
首先呢,得准备好材料。
要有平菇菌种,这可是关键哦。
就像做饭得有好的食材一样,菌种得挑那种品质好、活力强的。
还有培养料,比如玉米芯、棉籽壳啥的。
这些培养料要新鲜、干净,不能有霉变啥的。
然后把培养料处理一下。
要是用玉米芯,得把它粉碎成小块块。
棉籽壳呢,也得弄得松散一点。
接着可以在培养料里加点石灰,调节一下酸碱度。
这就像给培养料做个“美容”,让它更适合平菇生长。
接下来,把菌种和培养料混合在一起。
要搅拌均匀哦,就像拌沙拉一样。
不能让菌种都堆在一块儿,也不能太少了。
混合好后,把它们装到袋子里或者箱子里。
袋子或箱子要有一些小孔,让平菇能呼吸。
弄好之后,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地方。
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二十多度比较好。
湿度也得适中,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
就像给平菇找个舒服的“家”,让它能好好生长。
在平菇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
看看有没有长杂菌啥的。
要是有杂菌,得赶紧处理掉,不然会影响平菇的生长。
还可以给平菇喷点水,保持湿度。
但也不能喷太多,不然会把平菇淹死的。
等平菇长出来了,就可以收获啦。
用手轻轻地把平菇摘下来,别太用力,不然会弄坏平菇。
摘下来的平菇可以炒着吃、煮汤喝,可美味啦。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邻居,他特别喜欢种平菇。
他按照我说的方法,准备好材料,认真地栽培平菇。
他每天都去看看平菇长得怎么样,有问题就及时处理。
过了一段时间,平菇长得可好了,又大又肥。
他送了一些给我们,我们吃了都说好吃。
从那以后,他就更有信心了,经常种平菇给大家吃。
所以啊,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其实不难,只要你用心去做,就能种出好吃的平菇。
赶紧试试吧。
平菇生料栽培要点

平菇生料栽培要点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05期一、栽培场所和栽培季节平菇老产区,杂菌基数高,有“一年好、二年坏、三年就下马”之说。
多年实践证明除了定期消毒每年更换场地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9月至次年春天均可栽培,此时温度较低,杂菌感染率低,而平菇菌丝在较低的温度下也可生长,这样达到即能发菌又能减少污染的目的。
二、原料及配方1.玉米芯81%,麸子13%,石灰3%,1%过磷酸钙,石膏1%,糖1%,多菌灵0.1%。
2.棉籽壳95%,石灰2%,石膏1%,1%过磷酸钙,糖1%。
多菌灵0.1%。
三、优质菌种选用的优质菌种要求如下:纯度高,无杂菌感染;菌丝纯白。
有光泽,生长均匀整齐,粗壮旺盛;含水量适中,与瓶(或袋)壁紧贴,无干缩、松散和积液现象:瓶装菌种菌龄30-35天,袋装菌种50天。
四、建堆拌料拌料场地应防雨防晒,最好是水泥地面。
人工拌料时。
拌前几遍翻拌要快,要均匀。
拌料力求达到“两均匀一充分”,即主料与辅料均匀、干湿均匀,料吸水充分。
拌好的料含水量为60%-65%(用手握料手缝有水不下滴为宜),pH值9-10。
注意多菌灵遇到石灰效果会降低。
应与石灰分别加入。
拌料后可闷料。
气温15℃以下,闷料6-8小时,气温15℃以上,闷料4-6小时。
将料堆翻堆一次后再装袋,否则易造成缺氧菌种萌发慢。
五、装袋接种选用宽20厘米。
长45厘米,厚5丝(0.01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提前用缝纫机轧12行,每三行一组,共四组。
塑料袋用前最好先系好一头。
系时留1.5厘米的头。
装袋前将菌种瓶外壁用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分钟,将菌种掰成杏核大小,放入消毒的盒中。
若菌种块过大,菌种易提前老化形成菌皮,影响菌棒质量。
若菌块太小,菌丝损失严重,延长生长迟缓期。
掰开的菌种要现掰现用。
播种量一般为干料重的15%-20%(即1000千克干料需要150-200千克菌种),不同培养基的菌种播种量有一定差别(木屑菌种20%,棉籽皮和玉米芯菌种15%,麦粒菌种10%)。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江苏省射阳县食用菌栽培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起步,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
栽培品种基本上以平菇为主,栽培方式为生料栽培。
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从业人员有2.5万人。
2009年,平菇投料量19.5万吨,产量达30万吨,年创产值12亿元,人均获纯利3万元以上。
该产业目前位列全国县级之首,全球之冠。
现将平菇生料栽培的管理技术整理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一、平菇品种的分类:平菇品种不同,其子实体正常发育时所需适温范围也不相同,生产上常用平菇品种,按温型分类,详细可分为高温型.中高温型、广温偏低型、中低温型。
按菇体色泽分类,可分为乳白色、纯白色、灰白色、浅白色;深灰色.灰黑色,黑色。
而气温的变化又决定着品种的色泽,如平菇江都9745在8℃左右是深黑色,在25℃左右时呈深灰色或灰白色。
一般来说,气温越高,色泽越浅;气温越低,色泽越深。
1、高温型。
高温型品种按色泽可分为两大类:(1)乳白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15-34℃,最适出菇温度为22-28℃,主要品种有苏引6号.伏源1号、高温908、海南2号,这类品种大多安排在春季3-6月投料播种,4-9月高温季节产菇,但因高温白色品种春夏栽培病虫发生频繁,杂菌污染率高,如经验不足,管理不善,易发生黄菇病。
夏季种植尽管卖价高,但产生经济效益并不高,因此,乳白色高温型品种总投料量并不多,销售竞争者也少。
笔者建议,用户如要种高温型乳白色品种,可多种海南2号,该种和国内几十个白色高温品种对照比较,其抗霉性、抗黄菇病、早熟性、商品性均名列前茅。
(2)灰褐色类,主要品种有江都71号;基因2005,这两个品种出菇温度12-36℃,菇体与凤尾菇相似,单生型,鲜菇肉质细嫩、口感好,市场较抢手,幼菇提早采收,可作秀珍菇上市,售价高。
实践证明:这两个品种经多年推广,尤以抗杂菌,抗黄菇病能力特强,长势长相突出,后劲足,最多可出8潮菇,又因商品价值、口感均超过乳白色品种,因此,市场前景更广阔。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1)对霉菌的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既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又适合细菌生长,又能彻底抑制霉菌生长的环境,生料栽培平菇成功率高。
菌袋的发酵周期在20天左右(发菌速度较慢)。
(2)对霉菌的不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适合细菌生长、平菇菌丝也能生长的环境,虽然有一部分霉菌产生,使用抗杂性比较好的菌种,培养料的温度不超过30。
C-35(,成功率高。
12o C-35o C(袋内温度)菌袋的发菌周期在8-10天(发菌速度快)o
注意事项
(1)低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培养料的含水量,促进细菌的快速产生。
(2)高温季节不可以使培养料的水分过高,细菌的过度繁殖会影响平菇的生长速度。
(3)培养料的水分过低,会使霉菌的繁殖更猖獗。
(4)使用抗杂菌较强的品种,可以不加任何消毒药品。
消毒药品会被细菌迅速分解,如果菌种的抗杂力较弱,即使添加了消毒药品的培养料。
出完头茬菇后也会大面积感染杂菌。
关于菌种
(1)生料种植平菇用野生型菌种效果好,方法是:在树林里寻找多个平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得到纯菌种后做生料栽培,实验抗杂效果,然后选择抗杂菌效果好的菌种进行应用和低温长期保存。
(2)保存的菌种每年都可以进行泡子分离,防止菌种退化。
泡子分离简单的办法:平菇子实体接近成熟时,在晚上用手电筒直射平菇子实体特别容易看到泡子云,发现有泡子云飘落弹射时,另一人打开试管迅速扑捉抱子,一秒内将棉塞盖住。
这样成功率高、感染率低。
多泡菌种经过扩大繁殖做出菇实验,从产量高、质量好的子实体上组织分离后再次得到的菌种再用于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管理
A 发菌期管理
(即播种后到现蕾时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 主要是调温、保湿、防杂
(1)调温:控制在30℃以下,尽量保持在24℃ 左右,方法是掀开薄膜降温 。 (2)保湿:控制R.H 65%; (3)防杂:若菌块上出现黑、绿斑点,表明有 杂菌污染,应及时用15%的石灰水或0.3%多 菌灵涂抹,涂抹范围比杂菌范围大些,涂抹 时应从外向内进行,防止杂菌孢子扩散传播。 一般20d~30d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三、平菇栽培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
2、为什么不能把不同的平菇菌种混播在同 一栽培容器中? ⑴拮抗作用:不同菌种播种在同一容器中, 发菌伊始,各种菌种各自划地为营,各方互 不相让,产生拮抗作用,造成内耗,导致出 菇推迟,少出菇,甚至不出菇。 ⑵出菇条件:不同品种,出菇条件不同,管 理上顾此失彼。平菇菌种极多,出菇条件不 同,同一容器中栽培二个以上菌种,管理上 顾此失彼,影响出菇。
等都含丰富碳素物质,平菇能分泌纤维素酶、
木质素酶与半纤维素酶将其分解成单糖,吸
收利用。
一、生物学特性
(三)生活条件
1、营养 N源:一般利用各种天然含氮化合物, 如:花生饼粉、豆粉、麸皮、米糠等 作为氮素营养来源,它能被平菇所分 泌的蛋白酶分解成可吸收的氨基酸被 利用。
(三)生活条件
1、营养 矿质元素:P、Mg、S、Ca、K等; 在实际栽培中,常常加入适量的 钙镁磷肥、石膏粉或过磷酸钙以提供 Ca、Mg、P等。
广 栽 品 种
金顶侧耳(榆黄蘑):P. citrinopileatus
凤尾菇:P. safor-caju 阿魏蘑:P. ferulae 红平菇:P. salmoneo-stramineus
第五章
概 述:
3)营养价值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 分析:鲜菇中含水量为85.70~92.90%,游离氨 基酸有23种,谷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总氮含量 为2.8%~6.1%,总糖量26.8%~44.4%,同时还 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硫胺素、核黄 素)和矿质元素(P、Fe、K)等。 (谷氨基酸含量特别高)
维生素:天然培养料中含量基本上能满足 需要。
(三)生活条件
2、温度:
平菇低温、变温结实型
温度对平菇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子 实体的形成以及平菇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作 用,不同生长阶段要求的温度不同。 菌丝体生长:范围 5~35℃,最适24~27℃; 子实体形成:范围 8~22℃,最适15~18℃;
(三)生活条件
3、水分与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70%, 空气相对湿度65~70%;
子实体形成阶段:要求较高的空气相对 湿度,以80~95%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过大,会导致杂菌滋生,但 若太低,培养料水分会很快蒸发,影响菌丝 正常生长。
(三)生活条件
4、pH
平 菇 喜 欢 偏 酸 性 环 境 。 生 长 范 围 为 pH
(四)管理 C 采收
Ⅰ 适时采收
即当平菇①盖充分展开②颜色由深变浅③下 凹部分白色,毛状物开始出现,便可采收。
Ⅱ 采收方法
用左手扶住整丛的平菇,右手拿刀片与培养 块表面平行方向割下,不论大小,一次采完。
采收过早,菇体发育不足,产量低;过迟,菇 盖干燥,边缘卷缩破裂,菇柄坚硬,质量下降,且 不利于下批菇生长,弹射出来的孢子飞散到培养料 表面会产生粘液引起菌丝退化腐烂。
三、平菇栽培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
原理:石灰粉消毒杀菌,借助于石灰水溶液的碱性作 用。故在干燥状态下,并无消毒作用,只有当生石灰 接触到很湿的物体如培养料及料上的霉菌菌丝或水溶 液,才能显示碱性,因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为任 何微生物生长发育都要求一定的pH值。 当环境中的pH值高达12以上时,常见霉菌、细菌都 将死亡。这就是石灰能抑制杂菌生长的道理。 石灰吸潮或溶于水后,变成碱性物质Ca(OH)2, Ca(OH) 2 易吸收空气中的CO2 生成,变成中性物质 CaCO3,这就是用石灰消毒后能正常出菇的原因。
第五章
概述:4)药用价值源自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平菇除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还有较 高的药用价值。如: 多糖蛋白:抑制癌细胞 牛磺酸:降低血液中胆固醇 菌糖、甘露糖、纤维素、助消化的各种酶等: 用于胃肠作用,促进消化。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结构
菌丝体
平 菇 子实体
白色、绒毛状、多细胞、分枝丝状体。
(二)常见培养料配方
⑴ 棉籽壳87%、麸皮(米糠)10%、石膏2%、 过磷酸钙1%、多菌灵0.15%、pH 6~6.5、 料∶水=1∶1.3; ⑵ 锯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 1%、pH 6.5、料∶水=1∶1.3; ⑶ 棉籽壳82%、米糠15%、石膏2%、过磷酸 钙 1% 、 多 菌 灵 0.15% 、 pH 6.5 、 料 ∶ 水 =1∶1.3; ⑷ 棉籽壳90%、稻草8%、石膏粉1%、过磷酸 钙 1% 、 多 菌 灵 0.1% 、 pH 6.5 、 料 ∶ 水 =1∶1.3;
1、菌丝体阶段(营养生长阶段)
孢子萌发期→多核菌丝期→单核菌丝期→ 双核菌丝期→结实菌丝期 2、子实体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根据子实体形态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桑椹期→珊瑚期→成长期→成熟期
(二)生活史(异宗配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
桑椹期:菌丝体纽结形成子实体原基的时期。
此时,在培养料表面可见一团白色或蓝灰色 小米粒的子实体原基,形似桑椹,故称桑椹期。 珊瑚期:原基分化形成小菇柄,并各自伸长, 形似珊瑚。
(一)栽培季节
低温型品种:9月下旬至12月底(秋栽)糙皮侧 耳、美味侧耳等; 中温型品种:7~8月和1~2月底(春、秋栽)凤 尾菇、佛罗里达平菇等;
高温型品种:3月至7月底(春栽)如鲍鱼菇、 榆黄菇等。
播种时必须根据季节选用品种,如凤尾菇属中温型, 生长要求温度略高一些,春栽易获高产,一般3月中旬播 种,4月下旬出菇,6月下旬结束。低温型的可以越冬, 可以从秋冬到第二年5月不断出菇,所以一般选秋栽。
⑶挖取菌种 ①消毒:一切用具(菌种铲、瓷盘、面盘、 镊子等)、手、菌种瓶(袋)口等,都需 用0.1%KMnO4或75%酒精消毒; ②挖取菌种:除去表层菌种,用菌种铲挖 取菌种(大小似红枣)放在瓷盘中备用。
⑷压块和播种 一般采用分层播种法: 即 把 塑 料 薄膜 放 入 0.1%KMnO4 溶 液 中浸泡半小时后沥干,铺在栽培床上,然 后摆上已消毒的木框,分2~3层撒播菌种 和栽培料,每层播完菌种后均需压实,最 上面菌种占1/2,表面菌种多一些,包好 塑料薄膜。(注表面菌种多一些)
⑴称取原料 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 ⑵配制 ①配制溶液:把过磷酸钙、多菌灵溶于水 中,并用石灰水或NaOH调节pH到6~6.5; ②拌料:先把石膏、玉米粉 、黄豆粉 拌 匀,再撒在棉籽壳上反复拌2~3次; ③调节含水量:把上述配好溶液倒入,并 加一定量水,拌匀使料的含水量达到 65%左右。(即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 缝中有水珠渗出,但不滴下。)
根据子实体形态变化可分为( 1)、
( 2)、( 3)和 ( 4)四个时期。
( 1)桑椹期 ( 2)珊瑚期 (3)成长期 ( 4)成熟期
一、生物学特性
(三)生活条件
平菇是一种腐生菌,生长发育 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
1、营养
平菇不能制造养分,它所需要的碳源、氮 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是从培养基中得到。
C源:棉籽壳、玉米芯、麦草、稻草、甘蔗渣
(四)管理 B 出菇期管理
①温度:降温诱导,控制在之间15℃~18℃(具体 视品种而定)
②湿度:要求的R.H升高,应保持在85%~90%,不 同时期喷水方法不同。 ③空气:此时对O2的需求量很大,应适时通风换气, 排除CO2,增加供氧量。时间一般在早晚进行。 ④光照:增加散射光照射,促使子实体分化。 从播种到第一批菇采收大约需35d~40d
(二)常见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 92%、玉米粉 2.5%、黄豆粉
2.5%、石膏(硫酸钙)2.0 %、过磷酸钙
1.0 %、多菌灵 0.15%、pH 6~6.5、料∶水 =1∶1.3;
(三)栽培方法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方法很多。 按栽培场所分:有室内栽培、阳畦栽培、 地道栽培、塑料大棚栽培等。 按栽培方式分:有瓶栽、块栽、床栽、 袋栽、畦栽、箱栽等。
以上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到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
形成,因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满 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 稳产、高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栽培管理
(一)栽培季节
决定平菇栽培季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人 们可以根据平菇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期对 温度的特殊要求,利用自然温度或人为地创造 一些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栽培期。 一般来说,每年9月至次年3月均可栽培。 不同品种栽培季节不同:
若按养料处理情况有:
熟料栽培:不发酵、灭菌; 生料栽培:不发酵、不灭菌; 发酵料栽培:发酵、不灭菌。 由于平菇生命力强,抗逆性好,生 长快,周期短,产量高,即使生料栽培 也很容易获得成功。以下就以平菇菌砖 生料栽培为例来说明栽培方法:
⑴称取原料 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 ⑵配制 ①配制溶液:把过磷酸钙、多菌灵溶于水 中,并用石灰水或NaOH调节pH到6~6.5; ②拌料:先把石膏、米糠拌匀,再撒在棉 籽壳上反复拌2~3次; ③调节含水量:把上述配好溶液倒入,并 加 一 定 量 水 , 拌 匀 使 料 的 含水 量 达到 65%左右。(即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 缝中有水珠渗出,但不滴下。)
成长期:珊瑚期后,菌盖迅速伸展,菌柄加粗 的这一时期。
成熟期:孢子形成并开始脱落的时期。
平菇
⑴平菇生活史
异宗结合、双因子控制、四极性,模式图是:
子实体→ →担子→ →核配→ →减数分裂
↑ ↓
珊瑚期
↑
担孢子(AB、ab、aB、Ab)
↓